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剂学部分分类真题(十六)_第1页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剂学部分分类真题(十六)_第2页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剂学部分分类真题(十六)_第3页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剂学部分分类真题(十六)_第4页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剂学部分分类真题(十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药剂学部分分类真题(十六)一、最佳选择题1.

单室模型药物恒速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7(江南博哥)5%,所需要的滴注给药时间A.1个半衰期B.2个半衰期C.3个半衰期D.4个半衰期E.5个半衰期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单室模型药物半衰期的计算。设n为半衰期个数,计算公式如下:n=-3.323log(1-fss)其中fss=75%,计算得n=2。故本题选B。

2.

静脉滴注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99%所需半衰期的个数为A.8B.6.64C.5D.3.32E.1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半衰期的相关知识。静脉滴注给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比值等于99%所需半衰期的个数为6.64。故本题选B。

3.

下列哪项符合多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A.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与(Css)min的算术平均值B.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等于单剂量给药的AUCC.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大于单剂量给药的AUCD.达稳态时的累积因子与剂量有关E.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与(Css)min的几何平均值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多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多剂量静脉注射后的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定义为:达稳态后在一个剂量间隔时间内,血药浓度曲线下的面积除以间隔时间,而得的商,其公式表示为:。用数学方法证明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的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等于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血药浓度下面积。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达稳态后的累积因子所以从上式可知R与K和τ有关,和剂量无关。故本题选B。

4.

单式模型药物恒速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药物浓度90%需要的滴注给药时间是A.1.12个半衰期B.2.24个半衰期C.3.32个半衰期D.4.46个半衰期E.6.64个半衰期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半衰期的相关知识。单式模型药物恒速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药物浓度90%需要的滴注给药时间是3.32个半衰期。故本题选C。

5.

关于单室模型单剂量血管外给药的错误表述是A.c-t公式为双指数方程B.达峰时间与给药剂量XO成正比C.曲线下面积与给药剂量XO成正比D.峰浓度与给药剂量XO成正比E.由残数法可求药物的吸收速度常数Ka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单室模型单剂量血管外给药的相关知识。c-t公式为双指数方程;曲线下面积与给药剂量XO成正比;峰浓度与给药剂量XO成正比;由残数法可求药物的吸收速度常数Ka。达峰时间与给药剂量XO成反比。故选项B错误。

6.

给某患者静脉注射(推注)某药,已知剂量X0=500mg,V=10L,k=0.1h,E=-10h。该患者给药达稳态后的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A.0.05mg/LB.0.5mg/LC.5mg/LD.50mg/LE.500mg/L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平均稳态血药浓度=XO/V=500mg/10L=50mg/L。故本题选D。

7.

某药的半衰期为3.0小时,那么它的消除速率常数为A.0.15h-1B.0.23h-1C.0.46h-1D.1.0h-1E.1.5h-1正确答案:B

8.

某单室模型药物的半衰期为6小时,静脉滴注达稳态血药浓度的95%需要A.5.3小时B.12.5小时C.25.9小时D.36.5小时E.51.8小时正确答案:C

9.

缓控释制剂在人体内进行生物利用度测定时采集血样时间至少为A.2~3个半衰期B.3~5个半衰期C.5~7个半衰期D.7~9个半衰期E.9个以上半衰期正确答案:B

10.

静脉注射某药,Xo=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μt/ml,其表观分布容积V为A.4LB.10LC.15LD.20LE.30L正确答案:A

11.

关于配伍变化的错误表述是A.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时,应该避免一切配伍变化B.配伍禁忌系指可能引起治疗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或导致毒副作用增强的配伍变化C.配伍变化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药理的三方面配伍变化D.药理的配伍变化又称为疗效的配伍变化E.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配伍变化的相关知识。配伍变化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药理的三个方面;药理的配伍变化又称为疗效的配伍变化;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系指可能引起治疗作用减弱甚至消失,或导致毒副作用增强的配伍变化;药物配合使用应避免药效出现不符合临床要求的配伍变化。但根据药物作用机制,可以有目的地对药物进行联合使用,以加强临床效果,如丙磺舒与青霉素合用,减低青霉素排泄,从而提高青霉素效果。故选项A错误。

12.

不属于药物制剂化学性配伍变化的是A.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大量气泡B.头孢菌素遇氯化钙溶液产生头孢烯-4羧酸钙沉淀C.两性霉素B加入复方氯化钠输液中,药物发生凝聚D.多巴胺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后会变成粉红至紫色E.维生素C与烟酰胺混合变成橙红色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药物制剂化学配伍变化。药物制剂化学性配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由氧化、还原、分解、水解、复分解、缩和、聚合等反应所产生。反应的后果可以观察到变色、浑浊、沉淀、产气和发生爆炸等,如B、C、D、E。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是由泡腾剂产生的,有利于片剂的崩解,是利用化学配伍的变化。两性霉素B注射液为胶体溶液加入大量NaCl会使其因盐析作用而令胶体粒子凝聚产生沉淀,属于物理配伍变化。故本题选C。

13.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发生爆炸B.变色C.分解破坏、疗效下降D.有关物质增多E.潮解、液化和结块正确答案:E

14.

地西泮注射液与5%葡萄糖输液配伍时,析出沉淀是由于A.离子作用B.直接反应C.盐析作用D.溶剂组成改变E.pH改变正确答案:D

15.

两性霉素B注射液为胶体分散体系,如果加入到含大量电解质的输液中出现沉淀是由于A.缓冲剂引起B.盐析作用引起C.溶剂组成改变引起D.混合顺序引起E.直接反应引起正确答案:B

16.

某些含非水溶剂的制剂与输液配伍时使药物析出的原因是A.溶剂组成改变B.盐析作用C.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D.离子作用E.成分的纯度改变正确答案:A

17.

哪一个不是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A.提高机体的耐受性B.提高生物利用度C.增强疗效D.预防和治疗合并症E.减少副作用正确答案:B

18.

蛋白多肽类药物不能添加的附加剂A.甘露醇B.葡萄糖C.乳糖D.异丙醇E.右旋糖酐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蛋白多肽类药物的附加剂。异丙醇不能添加到蛋白多肽类药物中。故本题选D。

19.

在测定蛋白质肽类药物冷冻干燥剂中,一般不需要加入A.甘露醇B.蔗糖C.葡萄糖D.异丙醇E.右旋糖酐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测定蛋白质肽类药物的冷冻干燥剂。在测定蛋白质肽类药物冷冻干燥剂中,一般不需要加入异丙醇。故本题选D。

20.

有关蛋白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存在旋光性B.紫外吸收特性C.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D.加入少量中性盐溶解度增加E.处于等电状态时溶解度最小正确答案:C

21.

下列哪一个不是蛋白质的稳定剂A.纤维素类B.缓冲液C.大分子化合物D.表面活性剂E.糖和多元醇正确答案:A

22.

有关生物技术药物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临床使用剂量小,药理活性高,不良反应少B.稳定性差,易失活C.分子量大,口服给药易吸收D.一般只有注射给药,在体内的半衰期短E.大多数为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正确答案:C

二、配伍选择题A.

B.

C.Mt/M∞=Kt

D.Q/A=2Co(Dt/π)1/2

E.Mt/T∞=Kt1.

一级方程正确答案:A

2.

零级释药方程正确答案:C

3.

Higuchi方程正确答案:D

4.

Arrhenius公式正确答案:B[解析]本组题考查一级方程、零级释药方程、Higuchi方程和Arrhenius公式。选项A是一级方程;选项C是零级释药方程;选项D是Higuchi方程;选项B是Arrhenius公式。故本题组分别选A、C、D、B。

A.lgC=(-k/2.303)t+lgC0B.t0.9=C0/10kC.C-C0=-ktD.t0.9=0.1054/kE.t1/2=0.693/k5.

零级反应有效期计算公式是正确答案:B

6.

一级反应速度方程式是正确答案:A

7.

一级反应有效期计算公式是正确答案:D

8.

一级反应半衰期计算公式是正确答案:E[解析]本组题考查生物药剂学的相关知识。零级反应有效期计算公式是t0.9=C0/10k;一级反应速度方程式是lgC=(-k/2.303)t+lgC0;一级反应有效期计算公式是t0.9=0.1054/k;一级反应半衰期计算公式是t1/2=0.693/k。故本题组分别选B、A、D、E。

A.肝肠循环B.生物利用度C.生物半衰期D.表观分布容积E.单室模型9.

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的时间是指正确答案:C

10.

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器官中迅速达到动态分布平衡是指正确答案:E

11.

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是指正确答案:A

12.

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是指正确答案:D[解析]本组题考查肝肠循环、生物利用度、生物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和单室模型的概念。生物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的时间;单室模型是指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器官中迅速达到动态分布平衡;肠-肝循环是指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表观分布容积是指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经血管外途径给药后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相对量。故本题组分别选C、E、A、D。

A.C=Ko(1-e-kt)/VkB.logC'=(-k/2.303)t'+log(ko/Vk)C.logC'=(-k/2.303)t'+log[Ko(1-e-kt)/Vk]D.logC=(-k/2.303)t+logCoE.logX=(-k/2.303)t+logXo13.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的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关系为正确答案:E

14.

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式为正确答案:A

15.

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后停止滴注的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正确答案:B

A.变色B.沉淀C.产气D.结块E.爆炸16.

高锰酸钾与甘油混合研磨时,易发生正确答案:E

17.

生物碱与鞣酸溶液配伍,易发生正确答案:B

18.

水杨酸与铁盐配伍,易发生正确答案:A[解析]本组题考查药物副剂的化学配伍变化。产生化学配伍变化的原因很复杂,可能由于氧化、还原、分解、水解、复分解、缩合、聚合等反应所产生。故本组题分别选E、B、A。

A.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药效B.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C.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有利于吸收D.改变尿液pH,有利于药物代谢E.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克服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19.

麦角胺生物碱与咖啡因同时口服正确答案:C

20.

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联合使用正确答案:B[解析]本组题考查药物的配伍使用。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是:①期望所配伍的药物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②减小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③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④为了预防或治疗合并症而配伍其他药物。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配伍联用的目的是减小或延缓药物的耐药性;麦角胺生物碱与咖啡因同时口服可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有利于吸收。故本题组分别选C、B。

说明以下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A.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克服药物的毒副作用B.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药效C.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D.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有利于吸收E.有利于排泄21.

巴比妥类中毒抢救时,给予碳酸氢钠正确答案:E

22.

吗啡与阿托品联合使用正确答案:A[解析]本组题考查药物的配伍目的。配伍使用的目的:①使配伍的药物产生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如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等。②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如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配伍联用。③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用吗啡镇痛时常与阿托品配伍,以消除吗啡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等。④预防或治疗合并症。故本组题分别选E、A。

A.水解B.氧化C.异构化D.聚合E.脱羧23.

维生素A转化为2,6-顺式维生素A属于正确答案:C

24.

青霉素G钾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降解属于正确答案:A

25.

氯霉素在pH7以下生成氨基物和二氯乙酸属于正确答案:A

26.

肾上腺素颜色变红属于正确答案:B[解析]本组题考查药物物理化学变化。维生素A转化为2,6-顺式维生素A属于异构化;青霉素G钾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降解属于水解;氯霉素在pH7以下生成氨基物和二氯乙酸属于水解;肾上腺素颜色变红属于氧化。故本题组分别选C、A、A、B。

A.变色B.沉淀C.产气D.潮解或液化E.溶解度改变27.

溴化铵和利尿药配伍正确答案:C

28.

维生素C与烟酰胺配伍正确答案:A

29.

麝香草酚和薄荷脑配伍正确答案:D

30.

黄连素和黄芩苷液体配伍正确答案:B

A.乳化剂B.保护剂C.调节pHD.抑制蛋白质聚集E.增加溶解度31.

葡萄糖在蛋白质制剂中的作用正确答案:B

32.

枸橼酸钠-枸橼酸缓冲液在蛋白质制剂中的作用正确答案:C

33.

聚山梨酯80在蛋白质制剂中的作用正确答案:D

三、多项选择题1.

生物利用度是表示药物的A.吸收速度B.分布速度C.代谢速度D.吸收程度E.消除总量正确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是衡量血管外给药用药剂量中进入体循环的相对数量与在大循环中出现的相对速率。生物利用度包含药物吸收速度与吸收程度。故本题选AD。

2.

影响达峰时间tmax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有A.KB.KaC.FD.TmE.Xo正确答案:AB

3.

药物动力学模型可采用的判别方法有A.AIC判断法B.图形法C.拟合度法D.F检验E.残数法正确答案:ABCD

4.

用统计矩法可求出的药动学参数A.KB.FC.TmaxD.ClE.A正确答案:ABD

5.

关于生物利用度测定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洗净期为药物的3~5个半衰期B.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实验设计C.整个采样时间至少为7个半衰期D.所用剂量不得超过临床最大剂量E.多剂量给药计划要连续测定3天的峰浓度正确答案:BD

6.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配伍变化的有A.在含较多黏液质和蛋白质的水溶液中加入大量的醇后产生沉淀B.散剂、颗粒剂在吸湿后又逐渐干燥而结块C.混悬剂因久贮而发生颗粒粒径变大D.维生素C与烟酰胺混合后产生橙红色固体E.溴化铵与强碱性药物配伍时产生氨气正确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物理的配伍变化。物理配伍变化有:①溶解度改变;②潮解、液化和结块;③分散状态活粒径变化。故排除DE。

7.

关于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配伍变化包括物理、化学与药理学方面的变化,后者又称为疗效配伍变化B.物理配伍变化有析出沉淀、分层、潮解、液化和结块以及分散状态和粒径的变化C.化学变化可观察到变色、浑浊、沉淀、产气和发生爆炸等,但有些观察不到D.注射剂产生配伍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溶剂组成、pH值的改变、缓冲剂、离子和盐析作用,配合量、混合顺序和反应时间等E.不宜与注射剂配伍的输液有血液、甘露醇、静脉注射用脂肪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