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鄂州市鄂南高中、黄石二中高三模拟(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湖北省鄂州市鄂南高中、黄石二中高三模拟(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湖北省鄂州市鄂南高中、黄石二中高三模拟(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湖北省鄂州市鄂南高中、黄石二中高三模拟(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湖北省鄂州市鄂南高中、黄石二中高三模拟(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届高考模拟考试(一)高三语文试卷命题学校:鄂州高中命题教师:高三语文组审题教师:高三语文组考试时间:2024年5月2日上午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I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国是用漆最早的国家,在战国时期就有漆器的生产,而南方楚国的漆器制造最为发达。在目前全国出工漆器中,80%以上的漆器出自长江流域,如湖北江陵出土的楚墓漆器、湖南出土的楚墓漆器。荆楚地域的漆器制造,顺应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造物思想,楚人在漆器制造中体现的造物思想在本项上属于楚地精神思想的呈现,荆楚文化以其思想的源远流长、造物形式的特色鲜明而著称于世,其精湛的艺术和深邃的思想影响至今。荆楚文化历史悠久,它兼具北方商周文化和南方蛮夷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荆楚艺术的图像造型与色彩风格更接近于殷商文化,且不断结合二者优势而发展,呈现出古朴的原始宗教色彩与更多朴实敦厚的艺术造型。荆楚艺术形式不仅是偏向理性和写实的再造,更多的是表现情感与想象的创造。在荆楚漆器图像艺术中,漆器物象多以神秘而古怪的意象组合造型出现。如漆器镇墓兽和鹿角立鹤等都是多种动物特征部位的综合组织的造型。在荆楚器物上描绘的人神杂糅、龙蟠凤逸等造型都极富想象力与创造性。荆楚漆器图像展示出的卓越创造才能与艺术智慧体现了楚地独特的文化审美及意境追求,其生动的造型与无限的空间想象创造了独特的楚文化。荆楚漆器在先秦时期大量作为楚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和祭祀礼仪器物。漆器因轻便实用、防腐防潮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其制造业也迅速发展,逐步代替青铜器的制作与使用。荆楚漆器选用木质胎骨制作而成,结合图像的曲线造型,体现了整体似水般的柔和协调意境。中国古语曾云:“天下莫弱于水,而攻其坚强者莫之能先也。”长江流域的楚人们早就形成了唯美柔和的荆楚美学思想,制作出精美独特的手工艺品。楚漆器造型与装饰纹样艺术,不管是在鸿篇巨制、庞大繁杂的漆棺漆绘上,还是在精巧别致的生活物品上,都精细刻画、繁缛铺陈,体现出变化无穷的图像造型艺术,呈现出楚人认真和追求完美的造物态度。漆器也以它便于绘制多种装饰图案,以承载楚人的浪漫想象和造物精神,而受到荆楚地域人们的普遍欢迎。荆楚漆器的图像整体上以红、黑二色为主色调,图像画面色彩多以黑漆做底,用红漆绘制纹样。在楚漆器中无论是生活物品还是乐器、兵器、礼器等都用红色与黑色的搭配来绘制物象。黑代表着深沉与神秘,红色体现着热情和活跃,红、黑二色的配置在色相上清晰明朗,在明度上响亮明快,在饱和度上稳重而纯正。整体色彩的搭配形成高雅、正统、大气的明快响亮而又深邃悠远的视觉效果。荆楚漆器图像在以红、黑色为主调的基础上加饰少量的黄、绿、赭等辅助色点缀。甚至镶贴金银装饰边角轮廓,使器物造型宛如深邃夜空中点缀的繁星,体现了精彩细腻而缤纷斑斓的色彩装饰效果,反映出浪漫的情怀及诡谲的神秘意境。荆楚漆器装饰纹样形态配合玄秘红黑装饰色彩的运用,体现了楚文化独特的审美哲思和楚人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与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通过荆楚漆器的艺术呈现,我们也探索、感知、发现民族传统的道庄文化思想,现实生活中的漆器也是道的存在,在楚人看来,只有适合于“道”才是制器的最高境界。楚漆器装饰纹样整体经历了模仿期和成熟期两个阶段,即抽象的几何纹与仿生型。漆器模仿期的几何装饰纹样中,有旋涡纹、蟠螭纹和勾连雷纹等。最常见的是云气纹(卷云纹),这种纹样是对商周青铜器纹样的继承和发展,云气纹在漆器装饰纹样中不断演变与发展,彰显了楚人追求自由浪漫的情怀和对自由与神秘宇宙追寻探索的精神。正如《庄子·逍遥游》中写的“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神思想象和精神境界。从中我们都可探索到远古楚人精神追求与艺术创造的和谐统一,反映着我们中华远古文明独特的审美文化。楚漆器装饰纹样成熟期的仿生型,如龙纹、凤纹、虎纹、树纹等动植物纹样。荆楚漆器如湖北江陵望山天星观出土的动物座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万类相竞相合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江陵出土的彩绘雕龙座屏又迥然不同,是抽象曲线和腾龙的再现,楚人借龙之形表达出他们超然物外的造型想象。在荆楚图像中无不体现和记载着楚人与天神共往来的文化精神交流与美学思想境界。荆楚漆器更是通过描绘奇禽怪兽和香花异草纹样反映着远古楚人的社会生活与道庄文化哲思的审美意境。(摘编自肖蓉《荆楚漆器图像艺术的写意浪漫精神与文化哲思》)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相较于理性和写实的再造,荆楚漆器更体现出一种卓越的创造性,是楚人丰富思想情感和想象力的表达载体。B.荆楚漆器在先秦大量为楚人日常生活和祭祀所使用,漆器制造业的发展使青铜器的历史政治地位一落千丈。C.红、黑二色在楚人的生活中十分常见,这反映了楚人精神世界的两种特点:深邃稳重与热情活力。D.楚漆器的装饰纹样精细繁缛,体现出变化无穷的艺术之美,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全国目前已出土漆器中,荆楚漆器占绝大多数,神秘而古怪的意象组合造型是荆楚漆器的一大特色。B.漆器因为实用方便、便于绘图等诸多特点,被楚人青睐,成为楚人的浪漫想象和精神追求的物质载体。C.荆楚漆器图像整体上以红、黑色为主调,加饰少量其他颜色,这使器物造型宛如深邃夜空中点缀的繁星。D.楚漆器的装饰纹样是楚人浪漫情怀、主体意识和博大宇宙意识完美融合的结晶,体现出道庄文化哲思之美。3.以下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是()A.从湖北荆门出土的《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圆奁》,黑色漆奁胎体上,绘制隆重气派的出行图,漆绘图中写实地描绘出车马,画中人物衣带飘动,神态刻画得生动灵活。B.《虎座鸟架鼓》在造型上,底座是伏虎,踏于虎座上:振翅欲飞的凤鸟头部高昂和喙部微张,仿佛在对空鸣叫。两只小兽,后足蹬在凤鸟背脊,充满奇幻的组合色彩。C.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彩漆杯形器,器身以红色作为底色,用金色和深红色描绘漩涡纹、绹纹、龙纹、雷纹等,纹饰均匀对称,构图严谨。D.荆楚漆器的装饰纹有动物纹样、植物纹样、自然场景纹样、几何造型纹样,还发掘有描绘社会生活与劳动场景的图像和记载巫术神话传说的故事纹样,种类繁多。4.下列四个漆器中,根据文本,最有可能是荆楚漆器的是()A. B.C. D.5.文物,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假如你带外国友人参观荆楚漆器文物,想以“浪漫的工匠情怀”为主题向友人介绍荆楚漆器背后的文化内涵,请结合材料准备你的介绍提纲。【答案】1.B2.C3.B4.C5.(1)荆楚漆器反映了楚人追求自由浪漫的情怀:a.图像造型多为意象组合,体现楚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b.颜色以红黑二色为主,浪漫而神秘;c.变化万千的纹饰反映了楚人对自由浪漫和神秘宇宙的追寻,体现超然物外的道庄文化思想。(2)荆楚漆器反映楚人的工匠精神:a.漆器精细的刻画和变化无穷的图像造型呈现出楚人认真和追求完美的造物态度,精益求精;b.荆楚漆器的奇特造型和黑红为主的色彩运用,体现了楚人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与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c.荆楚漆器的几何纹与仿生纹反映了楚人对宇宙自然的不懈探索精神。【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使青铜器的历史政治地位一落千丈”错,原文第四段提到,随着漆器制造业迅速发展,“逐步替代青铜器的制造和使用”,并没有说青铜器的地位一落千丈,选项无中生有。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C.“这使器物造型宛如深邃夜空中点缀的繁星”中的“这”指代错误,根据原文内容,是“荆楚漆器图像在以红、黑色为主调的基础上加饰少量的黄、绿、赭等辅助色点缀,甚至镶贴金银装饰边角轮廓”,使“器物造型宛如深邃夜空中点缀的繁星”,并不是选项中的“荆楚漆器图像整体上以红、黑色为主调,加饰少量其他颜色”,选项指代错误。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结合第三段首句“荆楚艺术形式不仅是偏向理性和写实的再造,更多的是表现情感与想象的创造”,可知该段观点重点阐述荆楚漆器表现情感与想象的创造。A.对图像的描绘侧重“写实”。不符合。B.介绍该漆器造型的独特性,充满奇幻的组合色彩,符合“漆器物象多以神秘而古怪的意象”,能支撑该段“荆楚漆器更多表现情感与想象的创造”的观点。C.强调颜色使用和构图严谨的特点。不符合。D.侧重荆楚漆器装饰纹样的种类多。不符合。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原文,“图像整体上以红、黑二色为主色调,图像画面色彩多以黑漆做底,用红漆绘制纹样”“如漆器镇墓兽和鹿角立鹤等都是多种动物特征部位的综合组织的造型。在荆楚器物上描绘的人神杂糅、龙蟠风逸等造型都极富想象力与创造性”;“装饰纹样成熟期的仿生型,如龙纹、凤纹、虎纹、树纹等动植物纹样”“装饰纹样有儿何纹与仿生纹,体现神秘、灵动飘逸的特点”,可总结出荆楚漆器的特点:以红、黑二色为主色调;图案多为多种动物特征部位的综合组织的造型,装饰纹样有儿何纹与仿生纹,并且极富想象力与创造性等。综上,C最符合。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1)荆楚漆器反映了楚人追求自由浪漫的情怀:a.“在荆楚漆器图像艺术中,漆器物象多以神秘而古怪的意象组合造型出现。如漆器镇墓兽和鹿角立鹤等都是多种动物特征部位的综合组织的造型。在荆楚器物上描绘的人神杂糅、龙蟠凤逸等造型都极富想象力与创造性”,图像造型多为意象组合,体现楚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b.“荆楚漆器的图像整体上以红、黑二色为主色调”“黑代表着深沉与神秘,红色体现着热情和活跃,红、黑二色的配置在色相上清晰明朗,在明度上响亮明快,在饱和度上稳重而纯正”,颜色以红黑二色为主,浪漫而神秘;c.“楚漆器装饰纹样整体经历了模仿期和成熟期两个阶段,即抽象的几何纹与仿生型。漆器模仿期的几何装饰纹样中,有旋涡纹、蟠螭纹和勾连雷纹等。最常见的是云气纹(卷云纹)……彰显了楚人追求自由浪漫的情怀和对自由与神秘宇宙追寻探索的精神”“通过荆楚漆器的艺术呈现,我们也探索、感知、发现民族传统的道庄文化思想”,变化万千的纹饰反映了楚人对自由浪漫和神秘宇宙的追寻,体现超然物外的道庄文化思想。(2)荆楚漆器反映楚人的工匠精神:a.“楚漆器造型与装饰纹样艺术,不管是在鸿篇巨制、庞大繁杂的漆棺漆绘上,还是在精巧别致的生活物品上,都精细刻画、繁缛铺陈,体现出变化无穷的图像造型艺术,呈现出楚人认真和追求完美的造物态度”,漆器精细的刻画和变化无穷的图像造型呈现出楚人认真和追求完美的造物态度,精益求精;b.结合“荆楚漆器装饰纹样形态配合玄秘红黑装饰色彩的运用,体现了楚文化独特的审美哲思和楚人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与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可知荆楚漆器的奇特造型和黑红为主的色彩运用,体现了楚人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与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c.“楚漆器装饰纹样整体经历了模仿期和成熟期两个阶段,即抽象的几何纹与仿生型,云气纹在漆器装饰纹样中不断演变与发展,彰显了楚人追求自由浪漫的情怀和对自由与神秘宇宙追寻探索的精神”,荆楚漆器的几何纹与仿生纹反映了楚人对宇宙自然的不懈探索精神。(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和农民李小为的交往刘国芳一天在乡下玩儿,我看见一个男人在地里拔甘蔗,便过去搭讪:“你这甘蔗栽得好。”男人笑笑,回答:“还好。”男人接着说:“吃甘蔗。”男人不是说说而已,还递了一根甘蔗过来。我也不客气,接过甘蔗就咬,然后说:“好甜。”男人笑了。一个女人走过来,喊男人:“李小为,赶紧拔甘蔗呀!”男人应了一声。我于是知道这个男人叫李小为。这天我跟李小为聊了好一会儿,还帮他拔了甘蔗。走时,李小为送了我一捆,有七八根。我不要,李小为硬要给。我推辞不过,只好拿了。到家时妻子看我扛回来一捆甘蔗,问我:“买这么多甘蔗做什么?”我说:“在乡下玩儿,一个农民送的。”妻子说:“你认识他?”我说:“不认识。”妻子说:“你不认识他,他干嘛送你甘蔗?”我没解释,削了根甘蔗吃,真的很甜。吃着,我寻思,平白无故地拿了人家一捆甘蔗,我得回赠点儿什么给人家。刚好家里有一袋香菇和红枣,我拿上便出门。妻子见了,问我:“拿哪里去?我说:“拿了人家那么多甘蔗,我回送些东西给人家。”妻子说:“这香菇七八十块钱一斤,他那几根甘蔗哪值这么多钱?”我没理睬妻子,走了。见了李小为,我把东西给他。李小为有些意外,说:“怎么能拿你的东西?”我说:“我还拿了你的甘蔗呢!”李小为说:“地里的东西,不值钱。”在随后的大半年时间里,我和李小为有来有往。通常是我去李小为那儿玩儿,李小为会给我些东西,然后我过几天会拿些东西回送给他。比如有一次李小为给了我一袋红薯,过后我回了他两包莲子。又一次李小为给了我一袋萝卜,我回了他一袋木耳和几斤香蕉。还有一次李小为给了我一袋芋头,我回了他两瓶酒。我妻子当然知道这些,她总是摇头,还说:“你觉得有意义吗?人家给你的东西,根本不值钱;你给他的,哪次不要七八十或者上百?”我说:“哪能这么算?”后来李小为问我住哪里,我当然告诉了他,于是李小为便到城里来找我。李小为第一次来时,搬了一只大冬瓜来,然后在我楼下“老刘老刘”地叫。我把头探出窗外,应了一声,李小为就上来了,然后放下东西就走。妻子在李小为走后问我:“这就是你交的那个农民?”我点着头说:“他叫李小为。”妻子说:“真不知道,你怎么会跟一个农民交朋友。”李小为后来还来过几次。他来时,肩上总会扛些他地里裁的东西,到了,在楼下喊:“老刘——老刘——”我便把头探出窗外,叫他上来。李小为便走上楼来,把东西送进门。碰到吃饭的时候,我便喊李小为一起吃饭,还会跟他喝些酒。我妻子不大喜欢李小为,她总觉得在我们的交往中我吃了亏。为此,她不大理睬李小为。这天,李小为又来了,在楼下喊:“老刘——老刘——”那天我正在打电话,没应他,只把头探出窗外向他摆摆手。李小为就上来了,跟我说:“我拿了些葛粉给你。”我点点头,表示感谢,然后对着手机说:“也不差多少,四五万吧。”又说:“你没有呀?那算了,我找别人借。”李小为没走,还在门口,在我打完电话后他问:“是不是在借钱?”我说:“我这房子小了点儿,想换套大一点儿的,差那么几万块钱,打电话跟亲戚朋友借,却没人愿借。”李小为“哦”了一声。这天李小为又来了,仍在楼下“老刘老刘”地喊,我让他上来。李小为一上来,就递给我几沓钱,还说:“我这里有五万块钱,你先拿着用吧!”我很惊讶。我妻子也在,同样惊讶。好一阵,我才问:“你哪里有这么多钱?”李小为说:“我们村拆迁了。”我“哦”了一声。我妻子则连忙说:“谢谢!谢谢!”此后有一段时间很少见李小为。当然,也不是没见过,比如我把旧房卖了后,就去找过他,把钱还给了他。后来的一天,忽然看到李小为了,就在我们小区里。我说:“李小为,你怎么在这里?你来看我吗?”李小为说:“我住这里。”我说:“你也住这里?”李小为说:“是,我买了一套二手房,装修好的,直接就住了进来。”我说:“我们是邻居了。”虽然同住一个小区,但我很少碰得到李小为,不知他在忙什么。这天,我忽然听到李小为在楼下“老刘老刘”地喊。我妻子听见了,连忙把头探出窗外,跟李小为说:“上来,上来。”李小为就上来了,把手里一袋东西放进来,说:“我拿些红薯给你们。”我问:“你哪里还有红薯?”李小为说:“我在小区外面开了一块地,自己栽的。”我妻子接嘴,跟我说:“哪天你也跟李小为一起去开块地,栽些东西。”我应了一声:“好哩。”(《微型小说选刊》2022年第9期)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故事讲述人“我”的视角,叙述“我”和妻子见证农民李小为淳厚真诚、热忱助人的品格和美德的故事。B.从送甘蔗给“我”,到送红薯,最后是借出5万元拆迁款给“我”救急买房:交一个朋友,李小为竭尽所能。C.李小为最后因为拆迁,搬入了与“我”同一个小区,成为城里人,身份虽然改变了,但他对朋友的真诚和热情丝毫没有变。D.小说两次写到“哦”了一声,读音不同,但意味相同,生动表现了两人友情的默契。与《哦,香雪》结尾的“哦”意味不同。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小见大以微显著,呈现出“在精美中追求单一,从丰富中体现单纯”的审美特征。B.红薯本来就是乡村里最平凡普通的农作物,在小说中隐喻着普通人诚实的言行和向善向美的道德内涵。C.小说巧妙地运用了伏笔和对比的手法,使得整篇小说情节结构既严谨自然,又有转折变化,十分耐读。D.“你哪里还有红薯?”一句的“哪里”既有疑问,也有内心情感的表现,比“那里”表现力更为丰富。8.请简要赏析本篇小说结尾艺术。我妻子接嘴,跟我说:“哪天你也跟李小为一起去开块地,栽些东西。”我应了一声:“好哩。”9.有人评价这篇小说是“平凡人生的诗性叙事”,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答案】6.D7.A8.①与前文妻了对李小为的态度形成对比,表达对淳朴善良的赞美。②“好哩”表现“我”内心的欣喜,小说也戛然而止,在给读者愉悦的同时,也留下想象空间。9.要点:①小说取材城乡平凡人“我”与李小为交往故事,写出小人物之间的情谊。②小说主题赞美传统的向善向美优良品质,充满诗意。③从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选择和提炼概括性强、象征和隐喻意味更浓的核心细节如红薯、甘蔗等来叙事。④叙述语言洗练、简洁,处处留白,展现诗性特点。【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读音不同,但意味相同”“与……意味不同”错误,第一种情况,两个“哦”意味不同,读音不同。前者表知晓领会的意思,读第四声;后者是表惊讶,读第二声。第二种情况,两个“哦”读音相同,意味相同,都表示知晓领会,读第四声。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分析鉴赏能力。A.“在精美中追求单一,从丰富中体现单纯”错,应是在单一中追求精美,从单纯中体现丰富。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段的作用的能力。分析小说的结尾艺术,可以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读者阅读效果上进行分析。小说的结尾是夫妻二人的对话,妻子的对话与前文在情节上形成对比。两个人的态度表现不同的情感。妻子的“一起去”,表明她开始支持两个人的交往,表现了是她的善良。“我”的应答不是“好”而是“好哩”,结合生活日常可知,“哩”“滴”表现一种轻松、喜悦的情感,很有感染力。文章到此结束,没有写是否“开块地,栽些东西”等以后的故事,为读者留下想象空间。【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作答时,围绕“平凡人生的诗性叙事”进行分析,先分析“平凡人生”的特点:最平凡的日常生活,如“搭讪”、互赠东西的日常“有来有往”、借钱、拆迁等等;最寻常的物象红薯、甘蔗等。再围绕“诗性叙事”,从情节、主题、语言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小说通过写小人物之间的交往,尤其是妻子的态度转变,来赞美人与人之间向善向美优良品质。叙事简洁,大量的对话与独句成段,展现语言洗练的诗性特点,处处留白,令读者想象回味。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沽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出白《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材料二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子,曰:“君闻夫江上之处女乎?”苏子曰:“不闻。”曰:“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今臣不肖,弃逐于秦而出关,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苏子曰:“善。请重公于齐。”乃西说秦王曰:“甘茂,贤人,非恒士也。其居秦累世重矣,自殽塞、谿谷,地形险易尽知之。彼若以齐约韩、魏,反以谋秦,是非秦之利也。”秦王曰:“然则奈何?”苏代曰:“不如重其贽,厚其禄以迎之。彼来则置之槐谷,终身勿出,天下何从图秦。”秦王曰:“善。”与之上卿,以相迎之齐。甘茂辞不往。苏秦伪谓王曰;“甘茂,贤人也。今秦与之上卿,以相迎之,茂德王之赐,故不往,愿为王臣。今王何以礼之?王若不留,必不德王。彼以甘茂之贤,得擅用强秦之众,则难图也!”齐王曰:“善。”赐之上卿命而处之。(出日《战国策·秦策二》)材料三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王曰:“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淳于髡曰:“不然。夫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今求柴葫、桔梗于沮泽,则累世不得一焉。及之皋黍、梁父之阴,则郄车而载耳。夫物各有畴,今髡,贤者之畴也。王求士于髡,譬若挹水于河,而取火于燧也。髡将复见之,岂特七士也。”(出白《战国策·齐策》)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人畏焉A或令孺子B怀钱挈壶瓮C而往D沽E而狗迓F而龁之G此酒所以酸H而不售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反以谋秦”的“反”与“不思其反”中的“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B.“不吾知其亦己兮”中的“吾”的用法与文中的“幸无我逐也”中的“我”的用法不同。C.“赐之上卿命而处之”中的“处”字,与二十四节气中之一“处暑”中的“处”字含义不同。D.“淳丁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中的“见”与“终必不蒙见察”中的“见”含义相同。12.下列对文中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是()A.宋人卖酒,并未以少充多,不曾店大欺客,对于宣传也很重视。但由于没有留意营销环境,导致了酒酸不售。B.甘茂亡秦途中遇见苏子,以“处女”自譬,展现了自己的才能,也表达了自荐的用意。C.苏子能识人,看到了甘茂的过人之处,为其离开秦国而惋惜。因此力劝秦王,重用廿茂,可最终被甘茂拒绝。D.淳于髡认为,物性相生,人性相近,寻找人才要识共性,寻其源,在正确的地方,自然有满意的收获。13.把文中的划线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如重其贽,厚其禄以迎之。彼来则置之槐谷,终身勿出,天下何从图秦。(2)王求士于髡,譬若挹水于河,而取火于燧也。髡将复见之,岂特七士也。14.党的十八大以米,党中央深入强化人才强国的理念。文中对于任用人才,有哪些建议和举措?【答案】10.AEG11.C12.C13.(1)您不如多备厚礼,以高位重金迎他回来。他来了,就把他安置在槐谷,让他终生不能出去,诸侯又凭什么图谋秦国呢。(2)君王向我寻求贤士,就譬如到黄河里去取水,在燧中取火。我将要再向君王引荐贤士,哪里只是七位贤士啊。14.①营造良好的求才环境,驱除恶犬;②天生我材必有用,要把人才放到合适的位置。处女无烛,却可洒扫;甘茂在秦在齐,各有其用;③挖掘人才,要有正确的方向,不能缘木求鱼。【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因为人们害怕它呀!有人让小孩带着钱,提着酒壶去买酒,狗就迎面扑上来去咬他,这就是你的酒酸了也卖不出去的原因。“焉”为代词,是“畏”的宾语,所以应在“焉”后面断开,即在A处断开;“令”的宾语为“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沽”,中间都不应断开,应在“沽”后面断开,即在E处断开;第二个“而”为连词,表示前后是承接关系,中间不应断开,应在“之”后面断开,即在G处断开;“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为判断句,中间不应断开。所以,应选A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含义和用法相同”错误。“副词,反过来;/反悔,反覆”;句意:反过来图谋秦国。哪里料到你会违反誓言。B.“用法不同”错误。均为“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句”;句意:不了解我那就算了吧。/请求不要把我赶走。C.正确。“安置/止息,停留”;句意:赐予甘茂上卿的爵位,安排甘茂在齐国住下。/“处暑”表示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暑气开始消退。D.“含义相同”错误。“使之见,引荐;/被”;句意:淳子髡一天之内向齐宣王引荐七个人。/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因此力劝秦王,重用廿茂,可最终被甘茂拒绝”错误。苏子说秦王,只是为了齐王能够顺利地接纳甘茂。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贽”,礼物;“置”,安置;“勿出”,不能使……出去;(2)“复”,再次;“特”,只是;“王求士于髡”“髻若挹水于河”“而取火于燧也”,状语后置句。【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可知,要营造良好的求才环境,驱除恶犬。由原文“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乃西说秦王曰:‘甘茂,贤人,非恒士也。其居秦累世重矣,自殽塞、谿谷,地形险易尽知之。彼若以齐约韩、魏,反以谋秦,是非秦之利也。’”“苏秦伪谓王曰;‘甘茂,贤人也。今秦与之上卿,以相迎之,茂德王之赐,故不往,愿为王臣。今王何以礼之?王若不留,必不德王。彼以甘茂之贤,得擅用强秦之众,则难图也!’”可知,天生我材必有用,要把人才放到合适的位置。处女无烛,却可洒扫:甘茂在秦在齐,各有其用。由原文“夫物各有畴,今髡,贤者之畴也。王求士于髡,譬若挹水于河,而取火于燧也。髡将复见之,岂特七士也”可知,挖掘人才,要有正确的方向,不能缘木求鱼。参考译文:材料一:有一个卖酒的宋国人,酒的分量很足,对待顾客十分恭敬有礼貌,酿造的酒也很好喝,卖酒的标帜挂得很高很显眼,然而酒就是卖不出去。酒都发酸了,他对此感到很奇怪,于是去问他所熟识的邻居长者杨倩。杨倩说:“你家的狗很凶猛吧?”卖酒的说:“狗凶猛,为什么酒就卖不出去呢?”杨倩说:“因为人们害怕它呀!有人让小孩带着钱,提着酒壶去买酒,狗就迎面扑上来去咬他,这就是你的酒酸了也卖不出去的原因。”国家也有猛狗。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之术,想要用它使大国的君王明察起来;有的大臣就是恶犬,迎面扑来咬他们。这就是国君所以受蒙蔽,受挟制的原因,也是有本领的人不能被重用的原因啊!材料二:甘茂从秦国逃出后准备到齐国去,出了函谷关,遇见苏子,说:您听说那种江上女子的故事吗?苏子说:没听说过。甘茂说:在江上的众多女子中,有一个家贫无烛的女子。女子们在一起商量,要把家贫无烛的女子赶走。家贫无烛的女子准备离去,她对女子们说:我因为没有烛,所以常常先到,打扫屋子,铺好席子。你们何必吝惜照在四壁上的那一点余光呢?如果赐一点余光给我,对你们又有什么妨碍呢?我自认为对你们还是有用的,为什么一定要赶我走呢?’女子们商量以后,认为她说得对,就把她留下来了。现在我由于没有才德,被秦国赶走,出了函谷关,愿意为您扫屋铺席,请求不要把我赶走。苏子说:“好,我将设法让您在齐国受重用。”于是苏子先西入关中游说秦王说:“甘茂是个贤能的人,并不是平常之士。他在秦国受到惠王、武王、昭王等几朝重用,由崤山、函谷关直至溪谷,秦国的险阻要冲无不了解。万一他通过齐国联合韩、魏,反过来图谋秦国,这就对秦国十分不利。”秦王说:“那可怎么办呢?”苏代说:“您不如多备厚礼,以高位重金迎他回来。他来了,就把他软禁在槐谷,让他终生不能出去,诸侯又凭什么图谋秦国呢。”秦王说:“好。”于是,给甘茂以上卿的高位,拿相印到齐国去迎接他。甘茂推辞不去。苏代又对齐王说:“甘茂是个贤能的人,眼下秦王给他上卿的高位,拿相印去迎接他。但甘茂却因为感激您齐王的恩德而不去秦国,他愿意做大王的臣子。现在大王用什么样的礼节对待他?大王如果不挽留他,他一定不会感激大王。以甘茂之贤能,如果让他统率强秦的军队,那秦国可就难以对付了。”齐王说:“好。”于是,赐予甘茂上卿的爵位,安排甘茂在齐国住下。材料三:淳子髡一天之内向齐宣王引荐七个人。齐宣王说:“您过来,我听说千里之内有一位贤士,这贤土就是并肩而立了;百代之中如果出一个圣人,那就像接踵而至了。如今您一个早晨就引荐七位贤士,那贤土不也太多了吗?”淳于髡说:“不对。那翅膀相同的鸟类聚居在一起生活,足爪相同的兽类一起行走。如今若是到低湿的地方去采集柴葫、桔梗,那世世代代采下去也不能得到一两,到皋黍山、梁父山的北坡去采集,那就可以敞开车装载。世上万物各有其类,如今我淳于髡是贤士一类的人。君王向我寻求贤士,就譬如到黄河里去取水,在燧中取火。我将要再向君王引荐贤士,哪里只是七个人。”(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天河杜甫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含星动双阙,伴月落边城①。牛女②年年渡,何曾风浪生。[注]①杜甫因疏救房绾受牵连,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他辞官去了秦州。诗中的“边城”即秦州。②南朝梁殷芸《小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年年机杼劳役。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从此牛女因天河阻隔而增相思之苦。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总写天河,用它平时时显时暗,衬托出秋天到来后的格外明亮,喑含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期待。B.颔联用烘云托月笔法,写微云遮不住明亮天河,天河清朗的景象可理解为对大唐国运终将昌隆的坚定信念。C.颈联对仗工整。一写想象中的京城,一写现实中的自己,动静结合,表达了诗人彻夜无眠忧国忧民的情思。D.全诗托物抒怀,从不同角度写出秋季天河长夜分明、处处分明、岁岁分明的特点,直咏天河,却意在言外。16.本诗尾联用牛郎织女典故,却翻出新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牛郎织女的典故多用于表达因天河阻隔而相思别离之苦,本诗中却写天河风平浪静,牛郎织女年年渡河相会,暗写现实中国家处在狂风巨浪之中。②表达了作者不惧人生风浪的积极心态,也超脱了个人的恩怨,升华到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高度。【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鉴赏表现手法的能力。C.“动静结合”错误,应为“虚实结合”。“含星动双阙”写想象中的京城在银河星光辉映的倩影,“伴月落边城”写现实中自己在边城彻夜无眠忧国忧民的不尽情思。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典故的能力。据注释②“天帝发怒,又让织女回到河东,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可知,这个典故多用于表达因天河阻隔而产生的相思别离之苦。而本诗“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写牛郎和织女年年渡天河相会,其实天河中哪有什么风浪能隔绝他们呢?其实在他们的心中,为了能够与对方相会,天河的那点风浪算不了什么。对于此时被贬的杜甫来说,这里的“风浪”别有深意,喻指的自然是政治风浪,表达了诗人不惧人生风浪的积极心态。从对自身的关注上升到对国家对百姓的担忧,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青,是古人喜爱的颜色。一样的青色入诗,意境可能大不相同,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写出即将下雨的黑沉阴郁;又用“_________”表现天空的广阔无边无际。(2)《过秦论》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得到天下后,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3)“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的修辞手法。如“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运用了这种手法。【答案】①.云青青兮欲雨②.青冥浩荡不见底③.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⑤.楼船夜雪瓜洲渡⑥.铁马秋风大散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兮”“冥”“弩”“何”“洲”“渡”“藤”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说起汪曾祺,在很多人眼里,他的文章大多关乎吃吃喝喝,是个把美食写到极致的作家。比如他写高邮的咸鸭蛋、北京的豆汁儿、江阴的河豚、湖南的腊肉,都让人垂涎欲滴,大呼过瘾。甚至[甲],这其实是无稽之谈,更是不读书的人在胡说了。如果你完整读过他的全集,会发现他作品里,写美食的连百分之十都不到。他的文学成就是来自小说,诸如《受戒》《大淖记事》等,写的都是传统中国的烟火气、衰败的大时代和精致的小人物。他写的美食,大多出现在晚年回忆家乡时写的小文章里。[乙],而不止是美食。如果细读其作品,你会发现他笔下的美食,种类并不丰富,价格并不昂贵,没有山珍海味,甚至连大鱼大肉也没有。他写的全都是日常的饮食,从土豆、萝卜、鸭蛋到香椿、咸菜、苦瓜,从炒米、茶面、豆腐到萝卜丝、干丝、回锅油条……有些人一看可能要笑了,这算是什么美食家呀,没有一点意大利阿尔巴白松露,也不曾有过艾玛斯鱼子酱和北海道甜瓜,实在不能算美食家。但就是这些再普通不过的食材,一旦落于他的笔下,都会变得活色生香。那是因为,他写每一道食材,都是饱含着感情在写,都是不带有任何偏见在写。于是无论过了多少个春秋,这些食物都会在文字中散发出迷人的味道。18.请在[甲][乙]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19.下列句子中的“春秋”和文中加点的“春秋”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以一字定褒贬。B.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C.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D.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20.文章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他写的全都是日常的饮食,是平常人家餐桌上司空见惯的食物。”从语义上看两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18.[甲]他一度被人称为美食作家[乙]汪曾祺先生写下的是他的回忆(大意一致即可,细节可灵活处理,如乙,这些文章写下的是他的回忆或者他写下的是回忆均可。)19.C20.①原句使用“从……到……”的结构,具体列举了餐桌上的食物,丰富了文章内容,使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汪曾祺作品中关于美食的描写。②原句通过具体列举的食物,能让读者深刻体会作家透过这些食物承载的丰富情感,别有韵味。改句只是抽象概括,情感表达显得平淡。【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甲处,横线前面“他的文章大多关乎吃吃喝喝,是个把美食写到极致的作家”,可见人们以为他是美食作家;但结合后文“写美食的连百分之十都不到”可知,这是人们的误会,故填“他一度被人称为美食作家”。乙处,结合横线后面的“而不止”,横线处可填“是……”。内容根据上一句的“晚年回忆家乡时”,可填“回忆”。再补充主语和谓语“汪曾祺先生写”。故可填”汪曾祺先生写下的是他的回忆”。【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无论过了多少个春秋”的“春秋”指“春天和秋天”,泛指年岁、光阴。A.指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后泛指史书。B.指中国时代名,即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C.指春天和秋天,泛指年岁、光阴。D.指年龄。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找到原句与改句的不同。原句的“从……到……”被简单概括成“平常人家餐桌上司空见惯的食物”。再分析具体效果,原文通过列举一系列具体的食材和食物,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他所写的内容。这种方式使读者仿佛看到了这些食物在餐桌上摆满的样子,增加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其次,原文中的描述方式也更富有情感和温度。他通过列举这些食材和食物暗示了这些食物背后所蕴含的生活气息和情感。这些食材和食物都是平常人家餐桌上的常见食物,它们代表了普通人的生活,也代表了人间的烟火气。相比之下,改写后的句子虽然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但是它缺乏了具体的细节和情感的表达,因此表达效果相对较弱。(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遥远的中俄边界,大兴安岭的深处,生活着一个原始又神秘的游牧民族——鄂温克族。他们信奉月下跳舞的萨满,跟随驯鹿觅食的脚步迁徙和打猎,在享受大自然馈赠的同时,也不得不与严寒、猛兽、瘟疫等恶劣的生存条件抗争。这个民族的故事,被女作家迟子建记录在了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①这部小说一经出版就广受好评,并于2008年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视角展开,采用了自述的口吻。这样的叙述方式使得小说具有了强烈的主观性和真实感,读者仿佛能够听到这位酋长女人的声音,感受到她的情感波动。同时,②她的视角,我们也得以更深入地了解鄂温克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③小说中,作者以清晨、正午、黄昏三大板块,叙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鄂温克族人近百年的游牧生存现状及其百年沧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鄂温克族人在面对外部世界时,所坚守的文化和信仰。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留并尊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④虽然他们生活在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中,但他们的情感世界却同样丰富而深刻。命运如同一只大手,将每个人抛来掷去。在困境中,有的人选择怨恨,有的人选择承担,还有人选择放下。不同的人生态度,也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局。他们之间的爱情、友情、亲情,以及对待困境中的态度,都深深地触动了我们。小说的语言精妙而富有诗意,迟子建运用简约的文字写出了鄂温克人的鲜活形象。⑤虽然他们鲜为人知,但在迟子建的笔下却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生命力。⑥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依赖于作者对鄂温克族文化和生活的深入了解,还得益于语言的运用。正因如此,通过小说,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鄂温克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爱情的执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21.下列选项中,和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A.她学着“北京话”的样子,轻巧地跃上了踏板。B.原来这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C.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D.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22.画横线的文段有三处语病,请指出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答案】21.D22.修改示例:②通过她的视角,我们也得以更深入地了解鄂温克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或:她的视角,使我们也得以更深入地了解鄂温克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⑤他们虽然鲜为人知,但在迟子建的笔下却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生命力。⑥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依赖于语言的运用,还得益于作者对鄂温克族文化和生活的深入了解。【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画波浪线句子“命运如同一只大手”运用比喻修辞方法,把生命比作一只大手。A.借代。用“北京话”代替讲北京话的人。B.没有运用修辞手法。C.比拟。“跳跃”一词赋予了苇眉子以人或物的动作行为。D.比喻,把爆竹声比作浓云。故选D。【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本题,句②,“她的视角,我们……”中途易辙,应在“她的视角”前加上介词“通过”;或在“我们……”前加上“使”。句⑤,“虽然他们”语序不当,应改为“他们虽然”。句⑥,“不仅依赖于作者对鄂温克族文化和生活的深入了解,还得益于语言的运用”,语序不当,应改为: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依赖于语言的运用,还得益于作者对鄂温克族文化和生活的深入了解。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谚语往往在通俗易懂的话语中蕴含着经验与智慧,但有些谚语彼此之间仿佛有矛盾,比如“大丈夫宁死不屈”“大丈夫能屈能伸”;“宁可玉碎,不可瓦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读了以上材料,你如何看待这两组谚语之间的矛盾?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对立之道,相反相成谚语,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着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然而,有些谚语表面上看似矛盾,实际上却体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如“大丈夫宁死不屈”与“大丈夫能屈能伸”,“宁可玉碎,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