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

1.(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都市乡土"范式提供了我们理解古典性和现代性双重继承的视野。五四时期,除了鲁迅等侨寓文学的写作,茅盾、老舍等人皆主张文学应该具有“风土”和“土之力”,并且提倡地方的自然背景与社会背景要错综交织。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城市生活及其经验几乎变成所有作家的生存背景,城市即是故乡,而都市皆为乡土,“都市乡土”事实上已然变为“都市中国"。“在都市书写中国”并且书写“都市中国”,不仅代表了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双重趋势,也提示着古典性与现代性的双重继承。近年来,中国城市文学的研究有三条重构本土现代性的思路值得重视。

其一,空间上的拓展。走出对历史、租界与时尚的留恋,重现地域化的空间书写。空间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物质维度,且与其他的物质维度发生各种关系,进入这一关系的人赋予空间以形式、意义和功能。文学作为“表征的空间”,本质是精神的一种虚构物,象征着空间内对符号更高层次和更富有创意的使用。因此,文学的空间性是其根本属性,也是一种对城市是否有根的质询。

其二,时间上的回溯。通过回溯本土近世精神的源流,在中国内部发现历史。中国作家和学人对“古典"的迷恋,打破了仅仅以鸦片战争后的上海“开埠”作为城市研究起源的迷思,挖掘出比“上海摩登"更加久远的一脉相承的地域特色和本土资源。这一追溯更利于观察宏观的历史叙事和微观的细小内在世界中新的特点,在时间、空间、器物、人物以及内在文化气质上向纵深拓展。被推崇为西方文学创作主张的“语言经验”“叙事策略"和“抒情风格”等对接上了抒情传统、文人情怀、市民趣味,成为现代性在本土化叙事的一种自觉拯救。

其三,美学上的再造。对城市书写意象性、情感论、人生论传统的挖掘,自觉回到文明深处挖掘中国化的城市美学。现代作家施蛰存曾提出“意象抒情论”,意在提炼富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美学。以意象性与抒情传统相融合为契机,追求历史意象、空间意象与心理意象的高度统一,城市的物象和情感得以从中国文化传统汲取鲜活的生命力。“物与我”“情与景"爱与美”交汇照亮的意象美学观,正在成为全球化时代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精神资源。

意象与抒情乃至人生观的统一是中国独特的言象系统造成的,城市文学研究的突破集中呈现为对作家语言本土化风格的挖掘。通过对吴语、秦腔、粤语、河南话、东北方言等的发掘,地方性语言和戏曲唱腔成为凸显城市文学本土特征的重要载体,方言、口音、语调在创作中也最能显示作家驾驭地方性语言风格的能力,对标签性地方语言的捕捉,有力拓宽了身体与地方、人与环境的情感关联。民族性和本土性的元素借此成为世界性图景的一部分。城市书写需要达成一种本土想象的诗学,对语言的重视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强调词语对感觉的真切表达,强调叙述情境,追求叙事向着感觉还原,其中大量的意象性话语和抒情性话语的使用,隐喻、象征中蕴含的智慧、灵气既体现了母语文化的深厚传统,又充满着经过现代意识过滤后的开放性和反讽性意味,由此带来了城市文学的独创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补充着中国文化的精华意蕴。正是独特的言象关系,蕴藏着中国作家对城市“可读性"的独特理解。通过唤醒语言与物象的本真性,重构言象关系,焕发城市及其风物的生活美学与人生意义,营造出全球化时代中国人存在的家园。

—朱军《上海摩登、都市乡土与都市中国——当代城市文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有删改)材料二:

王安忆以“上海移民”的身份透视上海,通过弄堂、服饰等意象书写俗常琐碎的日常生活,以平和宁静的笔触彰显对人性的关注与关怀。她以老上海为起点,通过洋房、公馆、弄堂等建筑细节回忆上海,用细腻温柔的笔调描绘平淡的烟火生活与繁华的市井街道,满足了读者对上海的文学想象。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她陆续发表了诸多上海书写的作品,如《长恨歌》《富萍》《桃之夭夭》等。她悉心观察上海,理解这个城市的现代化意义,并尝试从城市的历史、语言文化等的古典性叙述中追溯城市渊源,从普通人的生活中寻找现代城市的脉搏,使城市的精神与灵魂跃然纸上。

上海书写是中国地域书写的重要支脉,作家通过意象、女性以及作品风格建构属于自己的上海世界,续写上海传奇,探索上海的精神灵魂,从多角度深层次展示上海的文化特性。意象是书写者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以独特的情感体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书写者以城市人独有的“城市意识"描述生活,通过构建作品中人物与意象之间的互文关系,借以“言志”,让人物与意象成为共同体。故而,意象的选择实际上是书写者自身观念与意图的一种表现。

王安忆的上海书写承载着独特的价值意蕴,城市历史的文化底蕴、人文理想的关怀思考、地域写作的异彩斑斓成就了作家关于上海书写的文化价值,而对上海市民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困境的关照审视、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发展问题的反思则构成了王安忆上海书写的现实意义。她的上海书写发展了中国文学的地域写作,在她的上海故事中可以窥见上海的人世百态,上海也在她们的笔下变得灵动、丰满。对于关注地域书写、创作地域小说的作家而言,地域文化是创作素材之一,但不是束缚。文学作品与地域文化相互影响:地域文化可以推动文学的创作,文学作品也会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王俊虎、赵文杰《地域书写城市想象文学记忆——王安忆与程乃珊上海书写比较研究》(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市乡土"事实上已然变为“都市中国”,主要原因是几乎所有作家的生存背景是城市生活及其经验。

B.被西方文学推崇的创作主张与中国本土化的文学主张相结合,体现了现代性在本土化叙事上的自觉拯救。

C.重构独特的言象关系,可以唤醒语言与物象的本真性,从而激发了中国作家对城市“可读性"的独特理解。

D.王安忆的《长恨歌》《富萍》《桃之夭夭》等上海书写作品,体现了地域写作现代性和古典性的双重特征。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文学在时间上追溯到了鸦片战争之前,挖掘了更为久远的地域特色和本土资源。

B.城市文学从中国文化传统中汲取鲜活的生命力,有利于在全球化时代讲好中国故事。

C.地域文化作品只有让人物和意象成为共同体,才能体现出写作者自身的观念和意图。

D.王安忆的的上海书写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和现实意义,发展了中国文学的地域写作。

(3)下列作家作品中,不适合作为“都市乡土”文学代表作品的一项是

A.鲁迅《祝福》通过鲁镇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残酷压迫和摧残。

B.苏青《结婚十年》描写上海工薪阶层为了生计,侍夫育儿、穿衣吃饭的日常生活状态。

C.茅盾《子夜》描写吴荪甫在旧上海滩的商业斗争,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抗争与失败。

D.程乃珊《上海先生》以上海为主要背景,展现出了普通人在社会变迁中的挣扎与追求。

(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主要针对中国城市文学的重构本土现代性的问题,指出了三个方面的研究思路。

B.材料一举施蛰存的事例,论证城市书写者从文化深处挖掘中国化的美学再造这一观点。

C.材料二第一段列举了王安忆的《长恨歌》等作品,是为了论证她对人性的关注和关怀。

D.材料二中最后一段以王安忆的上海书写为例,论证地域文化和文学作品可以相互促进。

(5)王安忆的上海书写体现了中国城市文学的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

2.(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阿道的告别

扎西才让

从山中回到村里时,已是深夜,但家中小佛堂里酥油灯的光焰,还在缓慢地摇曳着。母亲就跪在灯前,等待儿子的归来。

阿道进门,靠着门框说,阿妈,我回来了。母亲抱怨道,以前你总喜欢早早就睡觉,今个倒是奇怪,连夜饭都没来吃,我都到村里找了你好几遍了!阿道忙解释说,阿妈,今个我去找阿爸了,有事,商量了一会。达吉吗?母亲问。对啊。阿道说。他最近好吗?母亲问。

好得很,壮得像头牦牛。阿道说。那就好,只要不生病,就没啥担心的。母亲说。

阿妈,您说得对,身体就是革命的本钱。阿道说。革命?本钱?啥意思?母亲问。

哦,我的意思是,只要身体好,啥都会有的。阿道说。这话有道理。母亲说。又问,你找达吉商量啥事?阿道犹豫了一阵,还是老老实实地说,阿妈,明后天我得出一趟远门。

母亲忙从佛堂里出来,点燃了上房里的另一盏灯。她用灯光照定儿子的脸,问,你要出远门?到哪?

那地方你可能不知道,名叫天水。阿道说。

离我们这多远?母亲问。

得走八九天才能到吧。阿道说。

你去那么远的地方干啥?母亲问。

给你、达吉和尤汝他们找幸福。阿道说。

胡说,幸福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找吗?母亲生气了。

阿道只好告诉母亲,阿妈,明晚夕,我要跟着红军离开这里,可能得好几年。

你好好说话,你跟着他们去干啥?母亲说。

阿道不知该怎么解释,想了好一阵,说,我那亲阿爸去世得早,我是你和达吉养大的,我知道你们吃了很多苦,现在还在吃苦,我想把这种情况改变一下,让你们好好享福,就悄悄地参加了红军。

你参加红军了?他们会答应吗?母亲问。

嗯,答应了。阿道说。

阿道,你给我说实话,你真的要撇下我跟他们走?母亲说。

阿妈,不是撇下您,我都给达吉、尤汝和如地他们说好了,他们会照顾您的,您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阿道说。

阿道,你要走,你说我能放心吗?母亲说。

阿妈,有啥不放心的,红军都是好人。阿道说。

真是好人?母亲问。

阿道说,对啊,他们是保护我们老百姓的,是我们自己拉起来的队伍,您还不放心吗?

嗯,这倒是实话,我听说他们经过朱力村的时候,在麦场上打了粮食,给村里付了银圆。母亲说。

就是嘛,前天,有个战士给如地家背水时,打破了他家的水缸,赔偿了一件毛衣呢。阿道说。

这事你听谁说的?母亲问。

是如地阿妈亲口说的。阿道说,昨天他们从黑周家里买了几只羊,给了几个银圆,黑周不敢收,他们硬是塞给了黑周的儿子,您说这样的军队,不是好军队吗?

还真是啊。母亲说。

阿道说,我把想加入红军的事给他们说了,他们了解我家情况后,刚开始死活不同意,我说我就跟他们几年,锻炼锻炼自己,后面还是会回到村里的,领头的才勉强答应了。

那你应该提前给我说的。母亲说。

阿道说,要是提前给你说了,我担心我人还没离开,村里人人就都知道了,万一被坏人听到,就麻烦了。

真的几年后就回来?母亲问,问时,流泪了。

阿妈,您甭哭,甭哭吵!阿道用袖口拭去母亲的眼泪说,您放心,我保证回来。

劝归劝,母亲还是压低声音哭了好一阵。

阿道慌里慌张地安慰母亲,一边安慰,一边讲述他跟红军战士如何接触如何信任的经过。

在安慰与讲述的过程中,母亲停止了哭泣,她抚摸着儿子的脸庞说,阿道,我知道你是儿子娃,决定了的事,再也不会变,也不想变,那好吧,我不拖你的后腿,我和达吉尤汝他们,都等你回来。

说罢,母亲去了厨房,端来半扇青稞面烙饼,一盘洋芋。

阿妈,夜饭我在达吉那里吃了。阿道说。

再吃点吧阿道,你是年轻人,饿得快。母亲说。

阿道拿起烙饼,昏暗的灯光下,他的眼泪夺眶而出,滴在烙饼上,又被他吃进肚里。

母亲,没有看到这一幕。

下午,阿道赶到红军战士的汇聚地,和他们一起收拾行李。

黄昏后,战士们简单地吃过晚饭,准备启程。

离开时,他们把起居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用过的东西,也放还到原处。那些被损坏的东西,也给房主留下了赔偿钱。

眼前正在经历的事,使阿道想起与红军战士的认识过程:从特别生疏到敢于接触,到热情接待,到军民结成了亲密的友谊。他忽然明白了,正是这些感人的细节,决定了人间革命的大势。

在朦胧天光的沐照下,队伍终于出发了。

翻越虎头山的一处隘口时,阿道回看自己的村落,暗淡的灯光中,隐隐约约能看到村口乡亲们的身影,无声而长久地伫立着。

他又看向虎头山下的森林,那里,一处小木屋外,有个男子迎风而立,高举右手,做出了告别的姿势。

阿道登上一块凸出的岩石,这个身穿破袄的男子,站在了高山之巅,高高地举起右臂,使劲挥动。

天光下,他的臂膀粗壮,毡靴坚挺,他浑身散发的,是看得见的对未来的执着。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小说全文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出红军的纪律严整、公私分明,让人愿意跟着红军去革命。

C.阿道提前去和达吉告别,并让达吉、尤汝和如地照顾母亲,体现了阿道做事细致周到的特点。

D.小说主要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与《装在套子里的人》选用“我"作为叙述视角不同。

(2)关于小说最后红军队伍出发后的描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亲们的身影,无声而长久地伫立着”,表达了乡亲们对红军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B.阿道站在高山之巅的挥手,既有离别亲人的不舍,又充满着踏上新征程的豪情壮志。

C.最后一段中“看得见的对未来的执着”,这种对未来的坚定与他的外貌描写相得益彰。

D.从村落到森林,由森林而高山,由近而远的切换,更能揭示出“幸福在远方”的主旨。

(3)文章详写深夜的话别,略写天亮前的出发过程,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用意。

(4)标题为“阿道的告别”,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意蕴。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溥,字天如,太仓人。伯父辅之,南京工部尚书。薄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以此也。与同里张采共学齐名,号“娄东二张"。

崇祯元年以选贡生入都,采方成进士,两人名彻都下。已而采官临川。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四年成进士,改庶吉士。以葬亲乞假归,读者若经生,无间寒暑。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所品题甲乙,颇能为荣辱。诸奔走附丽者,辄自矜曰:“吾以嗣东林也。”执政大僚由此恶之。里人陆文声者输赀为监生求入社不许采又尝以事扶之,文声诣阙言:“风俗之弊,皆原于士子。溥、采为主盟,倡复社,乱天下。"温体仁方枋国事,下所司。迁延久之,提学御史倪元珙、兵备参议冯元扬、太仓知州周仲连言复社无可罪。三人皆贬斥,严旨穷究不已。闽人周之夔者,尝为苏州推官,坐事罢去,疑溥为之,恨甚。闻文声讦溥,遂伏阙言溥等把持计典,己罢职实其所为,因及复社恣横状。章下,巡抚张国维等言之夔去官,无预溥事,亦被旨谯让。

至十四年,溥已卒,而事犹未竟。刑部侍郎蔡奕琛坐党薛国观系狱,未知溥卒也,讦溥遥握朝柄,己罪由溥,因言采结党乱政。诏责溥、采回奏,采上言:“复社非臣事,然臣与溥生平相淬砺,死避网罗,负义图全,谊不出此。念溥日夜解经论文,矢心报称,曾未一日服官,怀忠入地。即今严纶之下,并不得泣血自明,良足哀悼。”

———《明史列传卷一百七十六》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里人A陆文声者B输赀C为监生D求入社不许E采F又尝以事G扶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乞,在本文中是请求的意思,与“乞邻"乞求”“乞哀"中“乞”的意思相同。

B.游,交往,与《答司马谏议书》“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中“游”字意思相同。

C.预,在这里是预料的意思,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预”字的意思相同。

D.坐,因某事获罪,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溥与同乡张采,二人齐名,号称“娄东二张”,张溥考中进士后,张彩方考中。

B.张溥因亲人去世请假回家,天下喜好名声的争着到他门下,自称是“复社”文人。

C.朝中部分官员抨击复社和张溥,倪元珙等人认为复社无罪,张国维也为张溥辩护。

D.张溥年轻时好学,有“七录七焚"的佳话,后致力于复古学,聚集名士成立了“复社”。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②闽人周之夔者,尝为苏州推官,坐事罢去,疑溥为之,恨甚。

(5)请简要概括选文中“复社"兴衰的过程。

四、古代诗歌阅读(9分)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居仁①报李季言论养生之益

(宋)刘子翚

平生外骛已知非,木枕藤衾老可依。

春半风光唯掩户,病边怀抱自忘机。

不知静守绵绵息,何似闲随栩栩飞。

欲寄勤渠②问仙李③,玄关底处是真归。

【注】①居仁:犹指居家,内心存仁,行事循义。②勤渠:表殷勤。③仙李:指道家的老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并没有认识到以往的错误,所以年老后只能以卧床休养为养生之道。

B.诗人抱病居家,既有辜负春日风光的遗憾之情,也有放下世俗机心之意。

C.诗人想要写信给道家的老子询问养生之道,暗含对道家思想的推崇之情。

D.全诗多处使用典故阐述他的养生之道,表意委婉含蓄,有言简意丰之效。

(2)钱锺书先生称作者是“诗人里的一位道学家”,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悟得了哪些“养生"之道。

五、名篇名句默写(6分)

5.(6分)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阿房宫的桥如龙般长而俊伟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说:“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一样写到头发稀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青玉案元夕》中,寻找的那人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还描写了与之形成对比的人物,其人物描写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文字运用Ⅰ(10分)

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这一天中午的时候,许三观来到了林浦,他沿着那条穿过城镇的小河走过去,他看到林浦的房屋从河两岸伸出来,一直伸到河水里。这时的许三观解开棉袄的纽扣,让冬天温暖的阳光照在胸前,于是他被岁月晒黑的胸口,又被寒风吹得通红。他看到一处石阶以后,就走了下去,在河水边坐下。河的两边泊满了船只,只有他坐着的石阶这里没有停泊。不久前林浦也下了一场大雪,许三观看到身旁的石缝里镶着没有融化的积雪,在阳光里闪闪发亮。从河边的窗户看进去,他看到林浦的居民都在吃着午饭,蒸腾的热气使窗户上的玻璃白茫茫的一片。

他从包裹里拿出了一只碗,将河面上的水刮到一旁,舀起一碗下面的河水,他看到林浦的河水在碗里有些发绿,他喝了一口,冰冷刺骨的河水进入胃里时,使他浑身哆嗦。他用手嘴巴后,起脖子一口将碗里的水全部了下去,然后他双手抱住自己猛烈地动了几下。过了一会,觉得胃里的温暖慢慢地回来了,他再舀起一碗河水,再次一口喝了下去,接着他再次抱住自己抖动起来。

(1)下列句子中的“伸”,与文中加点词语“伸”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当下脆皮大学生现象多,比如“我伸个懒腰,脖子断了……"

B.《基督山伯爵》中唐泰斯为那些受到冤屈的人伸张正义。

C.院子里的瓜藤不止爬满了这片篱笆,还延伸到邻家的院子里。

D.他有今日的地位,完全是能屈能伸,善于处世的结果。

(2)将下列动词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抹了抹仰喝抖

B.擦了擦昂灌颤

C.抹了抹昂灌颤

D.擦了擦仰喝抖

(3)第二段文字重复描写许三观喝水的动作,有什么作用?

七、语言文字运用Ⅱ(10分)

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形成沙尘天气有两个最基本的因素:一是大风,①;二是沙尘,丰富的沙尘物质是沙尘暴的物质基础,潮湿的地面缺少沙尘物质,这也就是沙尘暴一般都发生在干旱沙漠地区的原因。

如果要形成强沙尘天气,还要具备另一个因素,②,这是强沙尘天气发生的重要触发因素。强沙尘天气多发生在下午到傍晚,就是这个因素导致的。因为午后地面最热,低层大气最不稳定,上下对流最旺盛,沙尘得到了额外的向上动力,自然就飞扬得更高了。相反,冷锋如果夜间过境,由于气层稳定,上下对流受到抑制,风速增强,沙尘难以上扬,③。所以春季风沙天气期间,西北航线的飞机多数安排在夜间飞行,沙尘暴多出现在3~5月也与此有关。因为干旱地区地面的沙源条件全年几乎是一样的,冬春季节大风都很多,而实际上春季是沙尘暴的多发期,这除了冬季地面可能冻结以外,主要是和春季地温比冬季高、对流强有关。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文中划波浪线的语句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八、写作(60分)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普遍向往没有压力的生活,但人生中让人欣喜的大小成就,又往往是在压力之下取得的。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或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

1.(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都市乡土”范式提供了我们理解古典性和现代性双重继承的视野。五四时期,除了鲁迅等侨寓文学的写作,茅盾、老舍等人皆主张文学应该具有“风土"和“土之力”,并且提倡地方的自然背景与社会背景要错综交织。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城市生活及其经验几乎变成所有作家的生存背景,城市即是故乡,而都市皆为乡土,“都市乡土"事实上已然变为“都市中国”。“在都市书写中国"并且书写“都市中国”,不仅代表了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双重趋势,也提示着古典性与现代性的双重继承。近年来,中国城市文学的研究有三条重构本土现代性的思路值得重视。

其一,空间上的拓展。走出对历史、租界与时尚的留恋,重现地域化的空间书写。空间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物质维度,且与其他的物质维度发生各种关系,进入这一关系的人赋予空间以形式、意义和功能。文学作为“表征的空间”,本质是精神的一种虚构物,象征着空间内对符号更高层次和更富有创意的使用。因此,文学的空间性是其根本属性,也是一种对城市是否有根的质询。

其二,时间上的回溯。通过回溯本土近世精神的源流,在中国内部发现历史。中国作家和学人对“古典”的迷恋,打破了仅仅以鸦片战争后的上海“开埠"作为城市研究起源的迷思,挖掘出比“上海摩登”更加久远的一脉相承的地域特色和本土资源。这一追溯更利于观察宏观的历史叙事和微观的细小内在世界中新的特点,在时间、空间、器物、人物以及内在文化气质上向纵深拓展。被推崇为西方文学创作主张的“语言经验"叙事策略”和“抒情风格"等对接上了抒情传统、文人情怀、市民趣味,成为现代性在本土化叙事的一种自觉拯救。

其三,美学上的再造。对城市书写意象性、情感论、人生论传统的挖掘,自觉回到文明深处挖掘中国化的城市美学。现代作家施蛰存曾提出“意象抒情论”,意在提炼富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美学。以意象性与抒情传统相融合为契机,追求历史意象、空间意象与心理意象的高度统一,城市的物象和情感得以从中国文化传统汲取鲜活的生命力。“物与我"情与景”“爱与美"交汇照亮的意象美学观,正在成为全球化时代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精神资源。

意象与抒情乃至人生观的统一是中国独特的言象系统造成的,城市文学研究的突破集中呈现为对作家语言本土化风格的挖掘。通过对吴语、秦腔、粤语、河南话、东北方言等的发掘,地方性语言和戏曲唱腔成为凸显城市文学本土特征的重要载体,方言、口音、语调在创作中也最能显示作家驾驭地方性语言风格的能力,对标签性地方语言的捕捉,有力拓宽了身体与地方、人与环境的情感关联。民族性和本土性的元素借此成为世界性图景的一部分。城市书写需要达成一种本土想象的诗学,对语言的重视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强调词语对感觉的真切表达,强调叙述情境,追求叙事向着感觉还原,其中大量的意象性话语和抒情性话语的使用,隐喻、象征中蕴含的智慧、灵气既体现了母语文化的深厚传统,又充满着经过现代意识过滤后的开放性和反讽性意味,由此带来了城市文学的独创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补充着中国文化的精华意蕴。正是独特的言象关系,蕴藏着中国作家对城市“可读性”的独特理解。通过唤醒语言与物象的本真性,重构言象关系,焕发城市及其风物的生活美学与人生意义,营造出全球化时代中国人存在的家园。

—朱军《上海摩登、都市乡土与都市中国——当代城市文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有删改)材料二:

王安忆以“上海移民"的身份透视上海,通过弄堂、服饰等意象书写俗常琐碎的日常生活,以平和宁静的笔触彰显对人性的关注与关怀。她以老上海为起点,通过洋房、公馆、弄堂等建筑细节回忆上海,用细腻温柔的笔调描绘平淡的烟火生活与繁华的市井街道,满足了读者对上海的文学想象。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她陆续发表了诸多上海书写的作品,如《长恨歌》《富萍》《桃之夭夭》等。她悉心观察上海,理解这个城市的现代化意义,并尝试从城市的历史、语言文化等的古典性叙述中追溯城市渊源,从普通人的生活中寻找现代城市的脉搏,使城市的精神与灵魂跃然纸上。

上海书写是中国地域书写的重要支脉,作家通过意象、女性以及作品风格建构属于自己的上海世界,续写上海传奇,探索上海的精神灵魂,从多角度深层次展示上海的文化特性。意象是书写者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以独特的情感体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书写者以城市人独有的“城市意识”描述生活,通过构建作品中人物与意象之间的互文关系,借以“言志”,让人物与意象成为共同体。故而,意象的选择实际上是书写者自身观念与意图的一种表现。

王安忆的上海书写承载着独特的价值意蕴,城市历史的文化底蕴、人文理想的关怀思考、地域写作的异彩斑斓成就了作家关于上海书写的文化价值,而对上海市民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困境的关照审视、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发展问题的反思则构成了王安忆上海书写的现实意义。她的上海书写发展了中国文学的地域写作,在她的上海故事中可以窥见上海的人世百态,上海也在她们的笔下变得灵动、丰满。对于关注地域书写、创作地域小说的作家而言,地域文化是创作素材之一,但不是束缚。文学作品与地域文化相互影响:地域文化可以推动文学的创作,文学作品也会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王俊虎、赵文杰《地域书写城市想象文学记忆——王安忆与程乃珊上海书写比较研究》(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市乡土”事实上已然变为“都市中国”,主要原因是几乎所有作家的生存背景是城市生活及其经验。

B.被西方文学推崇的创作主张与中国本土化的文学主张相结合,体现了现代性在本土化叙事上的自觉拯救。

C.重构独特的言象关系,可以唤醒语言与物象的本真性,从而激发了中国作家对城市“可读性”的独特理解。

D.王安忆的《长恨歌》《富萍》《桃之夭夭》等上海书写作品,体现了地域写作现代性和古典性的双重特征。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文学在时间上追溯到了鸦片战争之前,挖掘了更为久远的地域特色和本土资源。

B.城市文学从中国文化传统中汲取鲜活的生命力,有利于在全球化时代讲好中国故事。

C.地域文化作品只有让人物和意象成为共同体,才能体现出写作者自身的观念和意图。

D.王安忆的的上海书写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和现实意义,发展了中国文学的地域写作。

(3)下列作家作品中,不适合作为“都市乡土"文学代表作品的一项是

A.鲁迅《祝福》通过鲁镇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残酷压迫和摧残。

B.苏青《结婚十年》描写上海工薪阶层为了生计,侍夫育儿、穿衣吃饭的日常生活状态。

C.茅盾《子夜》描写吴荪甫在旧上海滩的商业斗争,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抗争与失败。

D.程乃珊《上海先生》以上海为主要背景,展现出了普通人在社会变迁中的挣扎与追求。

(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主要针对中国城市文学的重构本土现代性的问题,指出了三个方面的研究思路。

B.材料一举施蛰存的事例,论证城市书写者从文化深处挖掘中国化的美学再造这一观点。

C.材料二第一段列举了王安忆的《长恨歌》等作品,是为了论证她对人性的关注和关怀。

D.材料二中最后一段以王安忆的上海书写为例,论证地域文化和文学作品可以相互促进。

(5)王安忆的上海书写体现了中国城市文学的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概念的内容,再结合选项正确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明确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再判断选择。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时,要审准题意,锁定有效信息材料;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

【解答】(1)C.“重构独特的言象关系,可以唤醒语言与物象的本真性,从而激发了中国作家对城市‘可读性’的独特理解”错误,原文“正是独特的言象关系,蕴藏着中国作家对城市‘可读性’的独特理解”,可见应该是“独特的言象关系”蕴藏着中国作家对城市“可读性"的独特理解,而非“重构独特的言象关系”。

故选C。

(2)C.“地域文化作品只有让人物和意象成为共同体,才能体现出写作者自身的观念和意图"错误,原文“书写者以城市人独有的‘城市意识’描述生活,通过构建作品中人物与意象之间的互文关系,借以‘言志’,让人物与意象成为共同体”,可见“只有……才"说法绝对。

故选C。

(3)A.“通过鲁镇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残酷压迫和摧残”错误,小说通过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以及有封建思想影响的农村的愚昧、落后,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故选A。

(4)C.“是为了论证她对人性的关注和关怀"错误,材料二第一段列举了王安忆的《长恨歌》等作品,是为了论证“王安忆以‘上海移民’的身份透视上海,通过弄堂、服饰等意象书写俗常琐碎的日常生活,以平和宁静的笔触彰显对人性的关注与关怀”。

故选C。

(5)由“不仅代表了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双重趋势,也提示着古典性与现代性的双重继承"可知,古典性与现代性的双重继承;由“走出对历史、租界与时尚的留恋,重现地域化的空间书写”可知,重现地域化的空间书写;由“通过回溯本土近世精神的源流,在中国内部发现历史"可知,回溯本土近世精神的源流;由“对城市书写意象性、情感论、人生论传统的挖掘,自觉回到文明深处挖掘中国化的城市美学”可知,挖掘中国化的城市美学;由“意象与抒情乃至人生观的统一是中国独特的言象系统造成的,城市文学研究的突破集中呈现为对作家语言本土化风格的挖掘"可知,选择具有本土特色的语言和意象。

答案:

(1)C

(2)C

(3)A

(4)C

(5)古典性与现代性的双重继承;重现地域化的空间书写;回溯本土近世精神的源流;挖掘中国化的城市美学;选择具有本土特色的语言和意象。

【点评】整合文本重要信息

l.审准题意,锁定有效信息材料。

2.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

3.归纳整合。

4.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

2.(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阿道的告别

扎西才让

从山中回到村里时,已是深夜,但家中小佛堂里酥油灯的光焰,还在缓慢地摇曳着。母亲就跪在灯前,等待儿子的归来。

阿道进门,靠着门框说,阿妈,我回来了。母亲抱怨道,以前你总喜欢早早就睡觉,今个倒是奇怪,连夜饭都没来吃,我都到村里找了你好几遍了!阿道忙解释说,阿妈,今个我去找阿爸了,有事,商量了一会。达吉吗?母亲问。对啊。阿道说。他最近好吗?母亲问。

好得很,壮得像头牦牛。阿道说。那就好,只要不生病,就没啥担心的。母亲说。

阿妈,您说得对,身体就是革命的本钱。阿道说。革命?本钱?啥意思?母亲问。

哦,我的意思是,只要身体好,啥都会有的。阿道说。这话有道理。母亲说。又问,你找达吉商量啥事?阿道犹豫了一阵,还是老老实实地说,阿妈,明后天我得出一趟远门。

母亲忙从佛堂里出来,点燃了上房里的另一盏灯。她用灯光照定儿子的脸,问,你要出远门?到哪?

那地方你可能不知道,名叫天水。阿道说。

离我们这多远?母亲问。

得走八九天才能到吧。阿道说。

你去那么远的地方干啥?母亲问。

给你、达吉和尤汝他们找幸福。阿道说。

胡说,幸福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找吗?母亲生气了。

阿道只好告诉母亲,阿妈,明晚夕,我要跟着红军离开这里,可能得好几年。

你好好说话,你跟着他们去干啥?母亲说。

阿道不知该怎么解释,想了好一阵,说,我那亲阿爸去世得早,我是你和达吉养大的,我知道你们吃了很多苦,现在还在吃苦,我想把这种情况改变一下,让你们好好享福,就悄悄地参加了红军。

你参加红军了?他们会答应吗?母亲问。

嗯,答应了。阿道说。

阿道,你给我说实话,你真的要撇下我跟他们走?母亲说。

阿妈,不是撇下您,我都给达吉、尤汝和如地他们说好了,他们会照顾您的,您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阿道说。

阿道,你要走,你说我能放心吗?母亲说。

阿妈,有啥不放心的,红军都是好人。阿道说。

真是好人?母亲问。

阿道说,对啊,他们是保护我们老百姓的,是我们自己拉起来的队伍,您还不放心吗?

嗯,这倒是实话,我听说他们经过朱力村的时候,在麦场上打了粮食,给村里付了银圆。母亲说。

就是嘛,前天,有个战士给如地家背水时,打破了他家的水缸,赔偿了一件毛衣呢。阿道说。

这事你听谁说的?母亲问。

是如地阿妈亲口说的。阿道说,昨天他们从黑周家里买了几只羊,给了几个银圆,黑周不敢收,他们硬是塞给了黑周的儿子,您说这样的军队,不是好军队吗?

还真是啊。母亲说。

阿道说,我把想加入红军的事给他们说了,他们了解我家情况后,刚开始死活不同意,我说我就跟他们几年,锻炼锻炼自己,后面还是会回到村里的,领头的才勉强答应了。

那你应该提前给我说的。母亲说。

阿道说,要是提前给你说了,我担心我人还没离开,村里人人就都知道了,万一被坏人听到,就麻烦了。

真的几年后就回来?母亲问,问时,流泪了。

阿妈,您甭哭,甭哭吵!阿道用袖口拭去母亲的眼泪说,您放心,我保证回来。

劝归劝,母亲还是压低声音哭了好一阵。

阿道慌里慌张地安慰母亲,一边安慰,一边讲述他跟红军战士如何接触如何信任的经过。

在安慰与讲述的过程中,母亲停止了哭泣,她抚摸着儿子的脸庞说,阿道,我知道你是儿子娃,决定了的事,再也不会变,也不想变,那好吧,我不拖你的后腿,我和达吉尤汝他们,都等你回来。

说罢,母亲去了厨房,端来半扇青稞面烙饼,一盘洋芋。

阿妈,夜饭我在达吉那里吃了。阿道说。

再吃点吧阿道,你是年轻人,饿得快。母亲说。

阿道拿起烙饼,昏暗的灯光下,他的眼泪夺眶而出,滴在烙饼上,又被他吃进肚里。

母亲,没有看到这一幕。

下午,阿道赶到红军战士的汇聚地,和他们一起收拾行李。

黄昏后,战士们简单地吃过晚饭,准备启程。

离开时,他们把起居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用过的东西,也放还到原处。那些被损坏的东西,也给房主留下了赔偿钱。

眼前正在经历的事,使阿道想起与红军战士的认识过程:从特别生疏到敢于接触,到热情接待,到军民结成了亲密的友谊。他忽然明白了,正是这些感人的细节,决定了人间革命的大势。

在朦胧天光的沐照下,队伍终于出发了。

翻越虎头山的一处隘口时,阿道回看自己的村落,暗淡的灯光中,隐隐约约能看到村口乡亲们的身影,无声而长久地伫立着。

他又看向虎头山下的森林,那里,一处小木屋外,有个男子迎风而立,高举右手,做出了告别的姿势。

阿道登上一块凸出的岩石,这个身穿破袄的男子,站在了高山之巅,高高地举起右臂,使劲挥动。

天光下,他的臂膀粗壮,毡靴坚挺,他浑身散发的,是看得见的对未来的执着。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小说全文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出红军的纪律严整、公私分明,让人愿意跟着红军去革命。

C.阿道提前去和达吉告别,并让达吉、尤汝和如地照顾母亲,体现了阿道做事细致周到的特点。

D.小说主要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与《装在套子里的人》选用“我”作为叙述视角不同。

(2)关于小说最后红军队伍出发后的描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亲们的身影,无声而长久地伫立着”,表达了乡亲们对红军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B.阿道站在高山之巅的挥手,既有离别亲人的不舍,又充满着踏上新征程的豪情壮志。

C.最后一段中“看得见的对未来的执着”,这种对未来的坚定与他的外貌描写相得益彰。

D.从村落到森林,由森林而高山,由近而远的切换,更能揭示出“幸福在远方"的主旨。

(3)文章详写深夜的话别,略写天亮前的出发过程,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用意。

(4)标题为“阿道的告别”,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意蕴。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时,要了解文本内容,明确小说的艺术特色,再判断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最后红军队伍出发后的描写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明确小说最后红军队伍出发后的描写,再判断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选材详略安排用意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明确详略得当的好处,再结合文本分析作答。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标题意蕴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答。

【解答】(1)B.“小说全文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出红军的纪律严整、公私分明,让人愿意跟着红军去革命"错误。小说并没有全文运用侧面描写,而是通过阿道与母亲的对话,直接描写了红军的纪律严整、公私分明,以及阿道愿意跟着红军去革命的决心。

故选B。

(2)D.“从村落到森林,由森林而高山,由近而远的切换,更能揭示出‘幸福在远方’的主旨”错误。小说最后并没有揭示“幸福在远方"的主旨,而是通过阿道回望村落的描写,表达了阿道对亲人和家乡的不舍,以及他对未来的执着和坚定。

故选D。

(3)由“阿道进门,靠着门框说,阿妈,我回来了。母亲抱怨道,以前你总喜欢早早就睡觉,今个倒是奇怪,连夜饭都没来吃,我都到村里找了你好几遍了!阿道忙解释说,阿妈,今个我去找阿爸了,有事,商量了一会。达吉吗?母亲问。对啊。阿道说。他最近好吗?母亲问……下午,阿道赶到红军战士的汇聚地,和他们一起收拾行李”可知,详写了阿道与母亲的对话;由“黄昏后,战士们简单地吃过晚饭,准备启程……天光下,他的臂膀粗壮,毡靴坚挺,他浑身散发的,是看得见的对未来的执着"可知,略写红军离开时的表现与阿道对红军的认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通过阿道与母亲的大量对话描写、烘托出红军一心为民的形象和对百姓的影响力,更有利于凸显文章主题;同时,借助主人公阿道之口详细叙述其所见所感,更增添文章真实感,令人信服。

(4)由“阿妈,不是撇下您,我都给达吉、尤汝和如地他们说好了,他们会照顾您的,您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阿道说”等可知,文本主要写阿道向母亲及亲友告别,对挚爱的亲人的感恩和不舍;由“眼前正在经历的事,使阿道想起与红军战士的认识过程:从特别生疏到敢于接触,到热情接待,到军民结成了亲密的友谊。他忽然明白了,正是这些感人的细节,决定了人间革命的大势"可知,阿道为追随红军而告别亲人、家乡,对红军的敬佩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由“天光下,他的臂膀粗壮,毡靴坚挺,他浑身散发的,是看得见的对未来的执着”可知,阿道与旧生活告别,对获得新的人生的执着与豪情。

答案:

(1)B

(2)D

(3)详写了阿道与母亲的对话,略写红军离开时的表现与阿道对红军的认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通过阿道与母亲的大量对话描写、烘托出红军一心为民的形象和对百姓的影响力,更有利于凸显文章主题;借助主人公阿道之口详细叙述其所见所感,更增添文章真实感,令人信服。

(4)阿道向母亲及亲友告别,对挚爱的亲人的感恩和不舍;阿道为追随红军而告别亲人、家乡,对红军的敬佩和对新生活的向往;阿道与旧生活告别,对获得新的人生的执着与豪情。

【点评】文学类选择题解答步骤:

第一步:细读选项,抓关键。

此类题4个选项,答题区域涉及文本的各个角落,因此需要仔细阅读选项,把握选项中的部分关键词语,给第二步打好基础。

第二步:精准定位,找区间。

根据选项中的关键性词语,迅速浏览文本,找与之匹配的关键词,从而确定选项的答题区间。

第三步两相比较,问三问。

两相比较就是把选项和相关区域的原文进行比较,在具体比较时可以“问三问":选项有没有篡改内容,有没有混淆逻辑,有没有主观臆想;是否篡改了原文中表范围、程度、时间等的内容;是否混淆了原文中几个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原文中有没有此类信息。选项命制时加入了命题者的臆想,主观臆想的选项内容往往是无中生有的。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溥,字天如,太仓人。伯父辅之,南京工部尚书。薄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以此也。与同里张采共学齐名,号“娄东二张"。

崇祯元年以选贡生入都,采方成进士,两人名彻都下。已而采官临川。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四年成进士,改庶吉士。以葬亲乞假归,读者若经生,无间寒暑。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所品题甲乙,颇能为荣辱。诸奔走附丽者,辄自矜曰:“吾以嗣东林也。”执政大僚由此恶之。里人陆文声者输赀为监生求入社不许采又尝以事扶之,文声诣阙言:“风俗之弊,皆原于士子。溥、采为主盟,倡复社,乱天下。"温体仁方枋国事,下所司。迁延久之,提学御史倪元珙、兵备参议冯元扬、太仓知州周仲连言复社无可罪。三人皆贬斥,严旨穷究不已。闽人周之夔者,尝为苏州推官,坐事罢去,疑溥为之,恨甚。闻文声讦溥,遂伏阙言溥等把持计典,己罢职实其所为,因及复社恣横状。章下,巡抚张国维等言之夔去官,无预溥事,亦被旨谯让。

至十四年,溥已卒,而事犹未竟。刑部侍郎蔡奕琛坐党薛国观系狱,未知溥卒也,讦溥遥握朝柄,己罪由溥,因言采结党乱政。诏责溥、采回奏,采上言:“复社非臣事,然臣与溥生平相淬砺,死避网罗,负义图全,谊不出此。念溥日夜解经论文,矢心报称,曾未一日服官,怀忠入地。即今严纶之下,并不得泣血自明,良足哀悼。”

———《明史列传卷一百七十六》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里人A陆文声者B输赀C为监生D求入社不许E采F又尝以事G扶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乞,在本文中是请求的意思,与“乞邻"乞求”“乞哀"中“乞”的意思相同。

B.游,交往,与《答司马谏议书》“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中“游”字意思相同。

C.预,在这里是预料的意思,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预”字的意思相同。

D.坐,因某事获罪,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溥与同乡张采,二人齐名,号称“娄东二张”,张溥考中进士后,张彩方考中。

B.张溥因亲人去世请假回家,天下喜好名声的争着到他门下,自称是“复社”文人。

C.朝中部分官员抨击复社和张溥,倪元珙等人认为复社无罪,张国维也为张溥辩护。

D.张溥年轻时好学,有“七录七焚"的佳话,后致力于复古学,聚集名士成立了“复社”。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②闽人周之夔者,尝为苏州推官,坐事罢去,疑溥为之,恨甚。

(5)请简要概括选文中“复社"兴衰的过程。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对词语和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联系语境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解答】(1)句意:同乡人陆文声用金钱贿赂有权的人成为监生,请求加入复社不被允许。张采曾经也因为某件事扶持过陆文声。

“里人陆文声者”,“者”字常用于句末,表示“……的人”,是一个明显的断句标志,所以在B处断句。

“输赀为监生”意思是“出资捐了一个监生”,表述完整,D处断句。

“求入社不许”意思是“请求加入复社未被准许”,表意清晰,E处断句。

故选:BDE。

(2)C.“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预’字的意思相同”错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预”是“预先"的意思。这里的“无预”是“参与"的意思。

故选:C。

(3)A.“张溥考中进士后,张彩方考中”错误;原文“崇祯元年以选贡生入都,采方成进士,两人名彻都下"可见,张溥是以选贡生的身份入都,张采已经考中进士。

故选:A。

(4)①重点词语:“钞”,抄写;“已”,完毕;“始已”,才停止。句意:所读的书必亲手抄写,抄完朗诵一遍,立即烧掉,又抄,像这样六七遍才停止。

②重点词语:“坐”,因为;“恨”,痛恨;“甚”,非常。句意:闽人(福建人)周之夔曾经是苏州推官,因为犯事而被罢官,他怀疑是张溥害了他,内心极为痛恨。

(5)兴起:崇祯元年,张溥和张采名声响彻都城。张溥归来后,集合郡中名士复古学,成立“复社”。四方追求名声的人争相投奔,“复社"影响力逐渐扩大。“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

受挫:里人陆文声因求入社不许且曾被张采扶事而怀恨,向朝廷告发“复社"乱天下。虽有官员为“复社”辩解,但仍遭贬斥,此事被严旨穷究。闽人周之夔也因个人恩怨指责“复社"。“里人陆文声者输赀为监生求入社不许采又尝以事扶之,文声诣阙言……提学御史倪元珙、兵备参议冯元扬、太仓知州周仲连言复社无可罪。三人皆贬斥,严旨穷究不已。”

衰落:至崇祯十四年,张溥已去世,而针对“复社"的事端仍未结束,刑部侍郎蔡奕琛仍指责“复社”,但最终也没有明确结果。“至十四年,溥已卒,而事犹未竟。刑部侍郎蔡奕琛坐党薛国观系狱,未知溥卒也,讦溥遥握朝柄……"。

答案:

(1)BDE

(2)C

(3)A

(4)①所读的书必亲手抄写,抄完朗诵一遍,立即烧掉,又抄,像这样六七遍才停止。

②闽人(福建人)周之夔曾经是苏州推官,因为犯事而被罢官,他怀疑是张溥害了他,内心极为痛恨。

(5)产生(创办):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

发展(兴盛):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

抨击(受挫):各方诋毁打压至死后仍然有人不满。

参考译文:

张溥,字天如,是太仓人。他的伯父张辅之,是南京工部尚书。张溥自幼就喜爱学习。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完朗读一遍,随即烧掉,然后再抄,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后来他把读书的书房命名为“七录”,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和同乡张采一起学习,名声同样响亮,号称“娄东二张"。

崇祯元年,张溥以选贡生的身份进入都城,张采刚成为进士,两人的名声传遍都城。不久张采到临川为官。张溥回乡,召集郡中的名士一起恢复古代的学问,把他们的文社命名为复社。崇祯四年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因为安葬亲人请求休假回乡,读书就像经学书生一样,不论寒暑。四方追求名声的人争相前往他的家门,都自称为复社成员。张溥也倾心结交,交往的人一天天增多,名声和气势在朝廷中也很响亮。他对人物品评高下,很能决定人的荣辱。那些奔走依附的人,总是自夸说:“我是继承东林党的。”执政的高官因此厌恶他们。同乡陆文声,出资捐了一个监生,请求加入复社未被准许,张采又曾经因事扶持过他,陆文声到朝廷告发说:“社会风俗的弊端,都源于读书人。张溥、张采是盟主,倡导复社,扰乱天下。"温体仁正执掌国家政事,把这件事交给有关部门。拖延了很久,提学御史倪元珙、兵备参议冯元扬、太仓知州周仲连说复社没有罪过。这三个人都被贬斥,朝廷严厉旨意追查不停。福建人周之夔,曾经担任苏州推官,因事被罢官,怀疑是张溥所为,非常怨恨。听说陆文声告发张溥,于是到朝廷上奏说张溥等人把持考核官员的典章,自己被罢职实际上是张溥的所作所为,顺便提及复社肆意横行的情况。奏章下发,巡抚张国维等人说周之夔已经被罢官,与张溥的事情无关,也被朝廷下旨斥责。

到了崇祯十四年,张溥已经去世,但是这件事还没有结束。刑部侍郎蔡奕琛因结党薛国观被关进监狱,不知道张溥已经去世,告发张溥在远处操纵朝廷大权,自己的罪行是因为张溥,顺便说张采结党扰乱政事。皇帝下诏责令张溥、张采回复奏报,张采上奏说:“复社不是我的事情,然而我和张溥一生相互砥砺,至死躲避罗网,违背道义以求保全,情谊不会超出这个。想到张溥日夜解读经典论述文章,一心想着报答,未曾有一天担任官职,怀着忠心入土。如今在严厉的诏令之下,也不能哭出血泪来自我表明,实在值得悲哀。”

【点评】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

第一步,初读文章,整体感知,把握大意。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读懂个大概即可。

第二步,细读文章,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读中,要结合选项的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较为简单的题目。

第三步,在读文章,加深理解。这一步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进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四、古代诗歌阅读(9分)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居仁①报李季言论养生之益

(宋)刘子翚

平生外骛已知非,木枕藤衾老可依。

春半风光唯掩户,病边怀抱自忘机。

不知静守绵绵息,何似闲随栩栩飞。

欲寄勤渠②问仙李③,玄关底处是真归。

【注】①居仁:犹指居家,内心存仁,行事循义。②勤渠:表殷勤。③仙李:指道家的老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并没有认识到以往的错误,所以年老后只能以卧床休养为养生之道。

B.诗人抱病居家,既有辜负春日风光的遗憾之情,也有放下世俗机心之意。

C.诗人想要写信给道家的老子询问养生之道,暗含对道家思想的推崇之情。

D.全诗多处使用典故阐述他的养生之道,表意委婉含蓄,有言简意丰之效。

(2)钱锺书先生称作者是“诗人里的一位道学家”,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悟得了哪些“养生”之道。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

【解答】(1)A.“诗人并没有认识到以往的错误"错误,诗句“平生外骛已知非”中“知非"是“认识到以往的错误”之意。

故选A。

(2)“木枕藤衾老可依"描绘了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暗示诗人认为宁静的生活有助于养生;“春半风光唯掩户”表达出即使春光大好,诗人也选择闭门不出,这可能是因为他处于疾病之中,“病边怀抱自忘机"意味着在疾病中,诗人不再计较世事,放下了机巧之心,表达一种忘却世俗,不慕名利的态度;“不知静守绵绵息,何似闲随栩栩飞”表达了诗人对于修炼内在精神世界的向往,“欲寄勤渠问仙李,玄关底处是真归"表现了诗人想要向道家的老子请教养生之道,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的宁静自在的态度。

答案:

(1)A

(2)生活简朴;忘却世俗,不慕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自在。

【点评】理解诗歌的方法: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五、名篇名句默写(6分)

5.(6分)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阿房宫的桥如龙般长而俊伟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说:“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一样写到头发稀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青玉案元夕》中,寻找的那人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还描写了与之形成对比的人物,其人物描写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尤其要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故答案为: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重点字:卧)

(2)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重点字:萧、沧)

(3)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重点字:蛾)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六、语言文字运用Ⅰ(10分)

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这一天中午的时候,许三观来到了林浦,他沿着那条穿过城镇的小河走过去,他看到林浦的房屋从河两岸伸出来,一直伸到河水里。这时的许三观解开棉袄的纽扣,让冬天温暖的阳光照在胸前,于是他被岁月晒黑的胸口,又被寒风吹得通红。他看到一处石阶以后,就走了下去,在河水边坐下。河的两边泊满了船只,只有他坐着的石阶这里没有停泊。不久前林浦也下了一场大雪,许三观看到身旁的石缝里镶着没有融化的积雪,在阳光里闪闪发亮。从河边的窗户看进去,他看到林浦的居民都在吃着午饭,蒸腾的热气使窗户上的玻璃白茫茫的一片。

他从包裹里拿出了一只碗,将河面上的水刮到一旁,舀起一碗下面的河水,他看到林浦的河水在碗里有些发绿,他喝了一口,冰冷刺骨的河水进入胃里时,使他浑身哆嗦。他用手嘴巴后,起脖子一口将碗里的水全部了下去,然后他双手抱住自己猛烈地动了几下。过了一会,觉得胃里的温暖慢慢地回来了,他再舀起一碗河水,再次一口喝了下去,接着他再次抱住自己抖动起来。

(1)下列句子中的“伸”,与文中加点词语“伸"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当下脆皮大学生现象多,比如“我伸个懒腰,脖子断了……”

B.《基督山伯爵》中唐泰斯为那些受到冤屈的人伸张正义。

C.院子里的瓜藤不止爬满了这片篱笆,还延伸到邻家的院子里。

D.他有今日的地位,完全是能屈能伸,善于处世的结果。

(2)将下列动词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抹了抹仰喝抖

B.擦了擦昂灌颤

C.抹了抹昂灌颤

D.擦了擦仰喝抖

(3)第二段文字重复描写许三观喝水的动作,有什么作用?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辨析能力。解答时,要明确相关词语的含义,再判断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语境分析判断。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重复描写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明确重复的作用,再分析作答。

【解答】(1)句中的“伸"字意思是向水面伸出,表示向一个方向延伸或扩展。

A.“伸”是舒展、放松的意思;

B.“伸"是伸张、申辩的意思;

C.“伸”表示向一个方向延伸或扩展;

D.“伸"是伸直、伸展的意思。

故选C。

(2)根据上下文,许三观在喝水后用“抹了抹嘴巴”,表示他喝水后擦拭嘴巴的动作;然后是“仰起脖子一口将碗里的水全部喝了下去”,表示他仰头喝水;接着是“喝”字,表示他再次喝水;最后是“抖动了几下”,表示他喝水后身体颤抖的动作。

故选A。

(3)由“他从包裹里拿出了一只碗,将河面上的水刮到一旁,舀起一碗下面的河水,他看到林浦的河水在碗里有些发绿,他喝了一口,冰冷刺骨的河水进入胃里时,使他浑身哆嗦”“过了一会,觉得胃里的温暖慢慢地回来了,他再舀起一碗河水,再次一口喝了下去,接着他再次抱住自己抖动起来"可知,叙述频率的重复,强调了许三观喝水的决绝与艰难;同时,重复手法的使用,可以引发读者的关注,充满了对许三观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喝冷水的同情。

答案:

(1)C

(2)A

(3)叙述频率的重复,强调了许三观喝水的决绝与艰难;引发读者的关注,充满了对许三观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喝冷水的同情。

【点评】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

①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②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

③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

④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

⑤改正语段中的病句;

⑥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考查考生在一个语段中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试题材料可以来自于考生所学教材,也可来自于课外生活。

七、语言文字运用Ⅱ(10分)

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形成沙尘天气有两个最基本的因素:一是大风,①;二是沙尘,丰富的沙尘物质是沙尘暴的物质基础,潮湿的地面缺少沙尘物质,这也就是沙尘暴一般都发生在干旱沙漠地区的原因。

如果要形成强沙尘天气,还要具备另一个因素,②,这是强沙尘天气发生的重要触发因素。强沙尘天气多发生在下午到傍晚,就是这个因素导致的。因为午后地面最热,低层大气最不稳定,上下对流最旺盛,沙尘得到了额外的向上动力,自然就飞扬得更高了。相反,冷锋如果夜间过境,由于气层稳定,上下对流受到抑制,风速增强,沙尘难以上扬,③。所以春季风沙天气期间,西北航线的飞机多数安排在夜间飞行,沙尘暴多出现在3~5月也与此有关。因为干旱地区地面的沙源条件全年几乎是一样的,冬春季节大风都很多,而实际上春季是沙尘暴的多发期,这除了冬季地面可能冻结以外,主要是和春季地温比冬季高、对流强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