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产品市场监管执法行动指南_第1页
三农产品市场监管执法行动指南_第2页
三农产品市场监管执法行动指南_第3页
三农产品市场监管执法行动指南_第4页
三农产品市场监管执法行动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产品市场监管执法行动指南TOC\o"1-2"\h\u23116第1章总则 3146331.1监管执法原则 3172481.2监管执法范围 3313661.3监管执法依据 413605第2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41912.1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462712.1.1标准制定 4232392.1.2标准实施 4193922.1.3标准监督 451392.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4249152.2.1检测体系 5243462.2.2检测技术 5278082.2.3检测方法 5187332.3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559112.3.1追溯体系建设 5270972.3.2追溯体系运行 5180522.3.3追溯体系管理 521089第3章农产品市场准入监管 5100133.1市场准入条件 5261443.2市场准入程序 6161053.3市场准入监管措施 619143第4章农产品流通监管 775354.1农产品流通主体监管 7224944.1.1监管对象与范围 745594.1.2监管内容 7263484.2农产品流通渠道监管 7252694.2.1监管对象与范围 7128444.2.2监管内容 778724.3农产品价格监管 776234.3.1监管对象与范围 844414.3.2监管内容 826590第5章农产品商标及地理标志监管 818075.1农产品商标保护 8240475.1.1注册管理 897065.1.2使用管理 8272245.1.3保护措施 83505.2地理标志保护 889715.2.1地理标志注册与保护 837745.2.2地理标志使用管理 927245.2.3侵权行为查处 916345.3侵犯商标及地理标志行为的查处 9326495.3.1查处机制 9242845.3.2查处措施 9288655.3.3法律责任 915083第6章农业投入品监管 9283076.1农药监管 9102646.1.1监管范围与对象 974856.1.2监管措施 10151346.2化肥监管 105746.2.1监管范围与对象 10165126.2.2监管措施 10105026.3农业投入品追溯体系 10110136.3.1追溯体系构建 10169016.3.2追溯体系实施 10304556.3.3追溯体系应用 1014205第7章农业生产资料监管 10123637.1农膜监管 10198317.1.1监管目的 11315207.1.2监管内容 11201727.2农业机械监管 11146567.2.1监管目的 1159327.2.2监管内容 11318707.3农业生产资料打假 1126817.3.1打假目的 11136037.3.2打假内容 1119453第8章农村市场环境监管 12176258.1农村市场环境卫生监管 12236128.1.1监管目标 1286098.1.2监管内容 12149648.2农村市场经营秩序监管 12209638.2.1监管目标 12202388.2.2监管内容 1245058.3农村市场安全隐患排查 12200988.3.1监管目标 12128278.3.2监管内容 13131第9章执法监督与责任追究 1343869.1执法监督机制 13300649.1.1建立健全执法监督组织体系,明确执法监督职责和权限,对农产品市场监管执法活动进行全程监督。 13104829.1.2完善执法监督制度,制定具体的执法程序和执法标准,保证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13174979.1.3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对执法活动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排查,及时发觉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1327679.1.4强化层级监督,上级执法部门要加强对下级执法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保证执法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13322809.1.5定期组织执法质量评估,对执法效果、执法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不断提升执法水平。 13241089.2执法过错责任追究 1398099.2.1明确执法过错责任,对执法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1346589.2.2建立健全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规范责任追究程序,保证责任追究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13187739.2.3对执法过错行为进行分类,根据过错程度和影响,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 1373069.2.4强化执法过错警示教育,对典型案例进行通报,以案说法,提高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 13159339.3执法人员违纪违法行为处理 13142389.3.1严肃查处执法人员违纪违法行为,维护执法队伍的形象和权威。 14242489.3.2对涉及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依法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 14255109.3.3建立健全执法人员违纪违法行为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监督。 1426519.3.4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预防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14187379.3.5对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轻微违纪行为,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整改,防止小错酿成大错。 1414717第10章市场监管执法保障 142076610.1执法人员培训 141737710.2执法装备与经费保障 14949010.3执法信息化建设与运用 14第1章总则1.1监管执法原则(1)依法监管原则:农产品市场监管执法行动应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保证监管执法的合法性、合规性。(2)公开透明原则:监管执法过程应保持公开、透明,及时向社会公布监管执法信息,接受社会监督。(3)公平公正原则:对监管对象一视同仁,保证监管执法公平、公正、无私,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4)高效便民原则:优化监管执法流程,提高执法效率,减轻企业负担,方便群众。1.2监管执法范围(1)农产品生产环节:包括种植、养殖、屠宰、加工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2)农产品流通环节:涵盖批发、零售、物流、仓储等环节的市场监管。(3)农产品消费环节:对餐饮、食堂等消费场所的农产品质量进行监管。(4)农产品进出口环节:对进出口农产品的检验、检疫、监管等进行执法检查。1.3监管执法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6)国家及地方关于农产品市场监管的相关法规、规章和政策。(7)国际农产品质量标准及我国加入的国际组织的相关规定。第2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2.1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和前提。本节主要阐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实施与监督。2.1.1标准制定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原则。标准制定主要包括:收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标准资料,开展风险评估和科学研究,征求各方意见,形成标准草案,最终发布实施。2.1.2标准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实施涉及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各级部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都应严格执行标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2.1.3标准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监督力度,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农产品进行查处,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2.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检测技术和方法。2.2.1检测体系我国已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检测机构。各级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检测能力,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2.2.2检测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包括化学分析、生物技术、快速检测等方法。科技发展,检测技术不断更新,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有力保障。2.2.3检测方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方法包括定期监测、监督抽查、风险监测等。各级部门应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2.3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的重要手段。本节主要阐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运行和管理。2.3.1追溯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应涵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全过程。部门要推动企业建立追溯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3.2追溯体系运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运行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等环节。各级部门和企业应保证追溯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及时。2.3.3追溯体系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推动追溯体系有效运行。同时加强对追溯信息的保护,保证消费者权益。第3章农产品市场准入监管3.1市场准入条件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秩序,农产品市场准入应遵循以下条件:(1)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应具备合法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相关证件;(2)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应具备相应的生产、经营能力,保证农产品质量;(3)农产品应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得含有违禁物质;(4)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储存到运输、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5)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应遵守国家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得有违法违规行为。3.2市场准入程序农产品市场准入程序如下:(1)申请: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件、资料;(2)受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受理;(3)审核: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申请者的生产、经营条件、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等进行审核;(4)现场检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申请者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检查;(5)抽样检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申请者的农产品进行抽样检验,保证农产品符合国家标准;(6)发放许可证:经审核、现场检查和抽样检验合格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放农产品市场准入许可证。3.3市场准入监管措施为保证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采取以下监管措施:(1)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日常监管,督促其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2)定期对农产品市场进行巡查,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农产品及时进行处理;(3)开展农产品质量监测,对不合格农产品进行追溯,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4)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信息公示制度,及时公布合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名单;(5)加强部门协同,与农业、商务、卫生等部门共同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监管工作;(6)对违反农产品市场准入规定的生产、经营者,依法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市场准入许可证。第4章农产品流通监管4.1农产品流通主体监管4.1.1监管对象与范围农产品流通主体监管主要针对从事农产品收购、销售、运输、储存等活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其他经济组织。监管范围包括各类农产品市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电商平台等。4.1.2监管内容(1)市场主体资格:检查农产品流通主体是否具备合法经营资质,严厉打击无证无照经营行为。(2)经营行为:规范农产品流通主体的经营行为,严禁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3)产品质量:加强对农产品流通主体的产品质量监管,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4.2农产品流通渠道监管4.2.1监管对象与范围农产品流通渠道监管主要包括对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包括批发、零售、直销、电子商务等渠道。4.2.2监管内容(1)渠道合规性:检查农产品流通渠道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严厉打击非法渠道。(2)渠道秩序:维护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正常秩序,严禁垄断、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3)渠道安全:加强对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安全监管,保证农产品在运输、储存等环节的质量安全。4.3农产品价格监管4.3.1监管对象与范围农产品价格监管主要针对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的价格形成、价格传导、价格波动等现象,涉及农产品生产者、流通主体、消费者等。4.3.2监管内容(1)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严厉打击价格操纵、价格垄断等违法行为。(2)价格波动监控:密切关注农产品价格波动,及时分析原因,防止价格异常波动对市场造成不利影响。(3)价格违法行为查处:加大对农产品价格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保障消费者权益。第5章农产品商标及地理标志监管5.1农产品商标保护5.1.1注册管理(1)加强农产品商标注册指导,提高农产品商标注册率;(2)完善农产品商标注册审查机制,保证商标注册的公正、公平;(3)建立农产品商标信息数据库,便于查询、管理和监督。5.1.2使用管理(1)规范农产品商标使用行为,保障农产品商标的合法权益;(2)加强对农产品商标使用的监督检查,打击非法使用、冒用、侵权等行为;(3)提高农产品商标使用效率,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5.1.3保护措施(1)建立农产品商标保护协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2)开展农产品商标保护专项行动,打击商标侵权行为;(3)加强对农产品商标案件的查处力度,依法维护商标权利人合法权益。5.2地理标志保护5.2.1地理标志注册与保护(1)推进地理标志产品登记工作,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2)加强对地理标志的保护力度,打击假冒地理标志产品;(3)开展地理标志资源调查,挖掘和培育地理标志产品。5.2.2地理标志使用管理(1)规范地理标志使用行为,保证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和信誉;(2)加强对地理标志使用者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地理标志使用效益;(3)加强对地理标志使用的监督检查,维护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秩序。5.2.3侵权行为查处(1)建立健全地理标志侵权案件查处机制,提高案件办理效率;(2)加强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作,形成打击侵权行为的合力;(3)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地理标志权益的行为,保护地理标志产品的合法权益。5.3侵犯商标及地理标志行为的查处5.3.1查处机制(1)建立侵犯商标及地理标志行为的举报、投诉处理机制;(2)完善查处工作流程,保证查处工作依法、规范、高效;(3)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5.3.2查处措施(1)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制止侵权行为;(2)对侵权行为进行查处,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3)对涉嫌犯罪的侵权行为,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3.3法律责任(1)依法对侵权行为人追究行政责任;(2)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对侵权行为实施联合惩戒。第6章农业投入品监管6.1农药监管6.1.1监管范围与对象对农药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管,保证农药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监管对象包括农药生产企业、经营单位及使用者。6.1.2监管措施(1)加强农药生产许可管理,规范农药生产行为;(2)严格农药登记管理,保证农药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强化农药市场监管,打击违法生产、销售行为;(4)加强农药使用技术指导,提高农药使用效率,降低农药残留。6.2化肥监管6.2.1监管范围与对象对化肥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管,保障化肥质量,防止土壤污染,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象包括化肥生产企业、经营单位及使用者。6.2.2监管措施(1)加强化肥生产许可管理,规范化肥生产行为;(2)严格化肥登记管理,保证化肥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加大化肥市场监管力度,打击违法生产、销售行为;(4)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化肥施用量。6.3农业投入品追溯体系6.3.1追溯体系构建建立农业投入品追溯体系,实现农业投入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6.3.2追溯体系实施(1)制定农业投入品追溯体系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2)建立农业投入品追溯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3)督促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主体落实追溯责任;(4)加强对农业投入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和监督,保证追溯体系有效运行。6.3.3追溯体系应用(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竞争力;(3)增强消费者信心,保障消费者权益。第7章农业生产资料监管7.1农膜监管7.1.1监管目的加强农膜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管,防止农膜残留和污染,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7.1.2监管内容(1)农膜生产环节:对农膜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保证生产合格的农膜产品。(2)农膜销售环节:对农膜销售商家的经营资格、进货渠道、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膜行为。(3)农膜使用环节: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膜,推广农膜减量、降解等技术,减少农膜残留。7.2农业机械监管7.2.1监管目的保证农业机械安全、高效、节能、环保,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7.2.2监管内容(1)农业机械生产环节:对农业机械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保证生产合格的农业机械产品。(2)农业机械销售环节:对农业机械销售商家的经营资格、进货渠道、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业机械行为。(3)农业机械使用环节:加强农业机械操作培训和安全生产监管,预防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7.3农业生产资料打假7.3.1打假目的净化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保护农民利益,保证农业生产安全。7.3.2打假内容(1)种子打假:对种子生产、销售环节进行监管,打击假冒伪劣种子,保障良种供应。(2)农药打假:对农药生产、销售环节进行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农药,保证农药安全使用。(3)肥料打假:对肥料生产、销售环节进行监管,打击假冒伪劣肥料,保障农业生产效果。(4)农资市场监管:加强对农资市场的日常巡查,严厉打击各类农资违法经营行为,维护农资市场秩序。本章内容旨在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的监管,保证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需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第8章农村市场环境监管8.1农村市场环境卫生监管8.1.1监管目标针对农村市场环境卫生问题,保证市场环境卫生状况达到相关标准,保障消费者健康。8.1.2监管内容(1)加强市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市场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公共卫生设施等满足需求;(2)对市场内经营者进行环境卫生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环境卫生意识;(3)定期对市场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督促整改;(4)建立健全市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保证环境卫生工作落实到位。8.2农村市场经营秩序监管8.2.1监管目标规范农村市场经营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8.2.2监管内容(1)加强对市场经营者的资质审核,保证经营者具备合法经营资格;(2)打击市场内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3)对市场内商品质量进行抽检,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商品;(4)加强价格监管,防止价格欺诈和哄抬物价等行为;(5)建立健全市场经营秩序监管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效能。8.3农村市场安全隐患排查8.3.1监管目标消除农村市场安全隐患,预防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8.3.2监管内容(1)对市场内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检查,保证其正常运行;(2)加强对市场内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的监管,防止火灾、爆炸等;(3)检查市场内用电、用气安全,排除安全隐患;(4)对市场内建筑物及设施进行检查,防止坍塌、脱落等;(5)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市场安全运营。第9章执法监督与责任追究9.1执法监督机制9.1.1建立健全执法监督组织体系,明确执法监督职责和权限,对农产品市场监管执法活动进行全程监督。9.1.2完善执法监督制度,制定具体的执法程序和执法标准,保证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9.1.3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对执法活动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排查,及时发觉问题,制定整改措施。9.1.4强化层级监督,上级执法部门要加强对下级执法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保证执法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9.1.5定期组织执法质量评估,对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