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瓦亭镇初级中学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瓦亭镇初级中学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瓦亭镇初级中学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次巩固与训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否则零分)1.近年来,直播电商的市场规模迅速增长,“直播带货”方兴未艾,但同时也存在部分主播宣传产品不实、夸大产品功效、涉嫌偷税漏税等问题⋯⋯这启示我们中学生要()①恪守道德,远离网络直播带货②依法行政,规范网络市场的秩序③理性购物,学会辨别网络信息④遵守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互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具体表现在()①网络远程教育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②沉迷网络游戏使人们的娱乐生活充实③网络语音或视频电话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④网上银行、网上购物改变了人们的商品交易方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数字技术促进了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互联网平台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近日,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合阿里研究院线上举办《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报告》发布会,并公布数字乡村百强县榜单。河北数字乡村百强县上榜数量居全国第二。数字乡村的发展()①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②拓宽了农副产品销售渠道③体现了网络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④为科技创新搭建了新的平台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4.陈女士的儿子上学期迷上了手机,放学后一边玩手机,一边做作业,晚上要玩到很晚才睡觉。让陈女士担心不已的是,以前孩子常和她说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进到什么烦恼,自打孩子爱上玩手机后,在家基本就不和她交流了。陈女士的儿子应该懂得沉迷于网络(①影响学习和生活②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③耗费了自己的时间④影响现实的人际沟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全国首个政务服务小程序、广东“数字政府”改革的首个重要成果——“粤省事”,上线了很多便民功能,其中“随手拍”功能可以举报河湖污染问题,点击“河长信箱”即可实时定位,了解河段详情,查询投诉信息及办理进度。这主要体现了网络()A.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B.拓宽了民主渠道,保障公民监督权C.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D.促进了科技创新,丰富了人民生活6.网络是万花筒,网络是聚宝盆。对我们中学生来说,要合理使用网络就要做到()①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完善自我②善于在网络上寻找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帮助的信息③不沉溺虚拟时空,不上网,不玩电脑游戏④学会辨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7.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指出,鼓励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平台发布和传播正能量内容的信息,不得制作传播违法信息、不良信息,不得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营造良好网络生态。这()①表明网络自由有边界,不能任性②有利于规范网络秩序,弘扬主旋律③缩小了公民自由和公民权利范围④有利于让网络空间充满更多正能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在社会生活中,遵守“一米线”规则,有助于营造安全、舒心、有序的公共环境。我们要1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因为()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③社会秩序就是公共场所秩序④破坏社会秩序要承担法律责任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9.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追逐打闹;在公园里,要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设施;等等。以下关于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有了社会规则,就有了社会秩序B.二者是对立的,要规则就无秩序,要秩序就无规则C.先有社会秩序,才有社会规则D.社会规则明确和保障社会秩序10.国庆长假,记者在千岛湖景区发现,随地吐痰、乱扔乱丢、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逐渐减少,绝大多数游客都能文明游览。之所以要文明旅游,是因为()A.社会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B.违背了社会秩序就要受到法律制裁C.良好的社会秩序使社会正常运转D.维护了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11.乘车时要自觉排队;观影时,不能高声喧哗;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这些规则,因为()①社会生活需要规则来维护②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③人们在生活中是不自觉的④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小冬在数学课上学会了尺规作图,每当用尺规画图时总会联想到规则。下列他对规则的认识正确的是()A.所有的规则都要调整和完善B.规则一旦制定,人们无权改变C.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D.规则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遵守13.据《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与友人外出,因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解道:“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这个故事教育我们()A.要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B.遵守规则需要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C.遵守规则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D.不遵守规则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14、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过程中,有一条立法修改意见来自某中学的学生。为此,他们还收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感谢信,这让学生们备受鼓舞。这说明①规则是在逐步达成默契与共识基础上形成的②规则既是自由的边界,也是享有自由的保障③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规则需要改进④我们要参与规则的改进与完善,积极建言献策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15、下列能体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有()A.君子之交淡如水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人之初,性本善D.过而能改,善莫大焉16、“某次参观博物馆后,我遇见了一个流浪汉……我尝试像描绘贵族或圣人那样描绘他,因为每个人都值得被尊重和关心,人类的尊严不应该只建立在社会经济地位的基础上。”这是一位画家对其参赛作品的解读,精湛的技巧加上一颗平等心,使他赢得肖像画大奖。此肖像画传达出的思想是()①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认真对待他人②只有把对方当成贵族或圣人,才是真正的尊重③要平等对待他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④要全面认识他人,接纳别人的缺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小刘说起道德与法治课本上的知识的时候头头是道,但他与同学交往中总是斤斤计较不肯吃一点亏。对于小刘的言行,下列看法正确的是()①讲究文明礼貌,重在学习②践行文明礼貌,从我做起③讲礼貌是大家都能做到的④讲究礼貌,重在践行文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8、“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陶容宽,背容直。”某中学之所以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文明有礼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③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必定会受他人尊重④文明有礼体现个人素质,体现学校形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9、“人文积淀”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是学生对名言的解读,你认为完全正确的是()①“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尊重是相互的,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③“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诚实守信能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④“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告诉我们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0.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情境中用语不恰当的是()A.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指点说“赐教”B.麻烦别人说“打扰”,归还物品说“奉还”C.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赴约说“赏光”D.起身作别说“久违”,请人谅解说“拜托”二、材料题(每题15分,共30分)21.材料一:为方便人们出行,我县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区域投放了共享单车,并设定了指定停车区域。有人说,用共享单车图的就是方便,把车停哪儿是我的自由,凭什么设指定区域来限制我(1)请结合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对材料一中的人物观点进行评析。(2)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自觉遵守和维护规则?22.杭州亚运会让亚洲人民看到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风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