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总结_第1页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_第2页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_第3页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_第4页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de电压和通过de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de电

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de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右图)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开关应断开

滑动变阻器J变阻(“一上一下”)

1阻值最大(”滑片远离接线柱”)

由沪表串联在电路中

-I“+”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算最大电流I=U/Rx

申压表r并联在电路中

一、《“+”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看电源电压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de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de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de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de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de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de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根据Rx=U/l电阻偏小。

⑶如图是两电阻de伏安曲线,则RI>R2

⑷若UI线是曲线:说明组织随温度de变化而变化

二.伏安法测灯泡de额定功率:——T

①原理:P=UI

2电路图

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

(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de额定电压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de

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J并联在灯泡de两端“+”接线柱流入,“一”接线柱流出。

I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一”接线柱流出。

、[根据I额=P»/U额或I额=U额/R选择量程。

二.电热

1、实验:目de: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de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原理:根据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de高度来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丝通电产生电热de多少。

实验采用煤油de目de:煤油比热容小,在相同条件下吸热温度升鬲de快:是绝缘体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de热量跟电流de

平方成正比,F艮导体de电阻成正比,F艮通电时间成

正比。

3、计算公式: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UIt=U2t/R=W=Pt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fRtoQi:Q2:Q3:-Qn=Ri:R2:R3:-;Rn

2

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Ut/RQI:Q2=R2:RI

②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产生de总热量常用公式Q=Qi+Q计…Qn

③分析电灯、电炉等电热器问题时往往使用:Q=U2t/R=Pt

四.影响电阻大小因素:

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de情况下,通过由逅de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de变化。(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

亮度de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de变化)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de大小与哪一个因素de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

3、结论:导体de电阻是导体本身de一种性质,它de大小决定于导体de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4、结论理解:

⑴导体电阻de大小由导体本身de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

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de电阻是导体本身de一种性质。

⑵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PL/S,其中P叫电阻率,与导体de材料有关。

记住:P银<P铜〈P铝,P做水P.。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de电阻小,减

小了输电线de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

五.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de关系(欧姆定律)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de关系,采用de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

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de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de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

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de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de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de常用方法。)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de情况下,导体中de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de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de情况下,导

体中de电流与导体de电阻成反比。

实验电路图:

实验六、使用电流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方法和步骤

1、照图甲接好电路。

2、分三次把电流表接入A、B、C三点,分别测出A、B、C三点de电流以、IB>IC。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各点de电流相等。

4、照图乙连好电路。

5、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点de电流IA.IB.Ic.

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r-1~~0-i-1r21—®~~

。Zi一

1|-----/-----

甲乙

实验七、使用电压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

方法与步骤:

1、照图甲把两个灯泡Li、L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

2、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B间电压、BC间电压、AC间电压。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de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de电压之和。

4、照图乙把两上灯泡Li、L2并联起来接到电源上。

5、和电压表分别测出灯Li、L?两端及总电压。

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

AcBQc1

------0—*~0—*

Zi

4—/

甲乙

实验八、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de因素

方法:

1、实验时,注意控制变量。

2、实验时,用电磁铁吸引曲别针de多少来判断磁性de强弱。

步骤:

1、将电磁铁连入电路,闭合开关,试着用电磁铁吸引曲别针。

2、保持线圈匝数一定,线圈内有铁钉,改变电流大小,比较电磁铁de磁性强弱。

3、保持线圈匝数,电流一定,比较线圈中有、无铁芯时磁性强弱。

4、保持电流一定,线圈内有铁芯,改变线圈匝数,比较电磁铁磁性强弱。

5、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de因素有电流de大小、线圈de匝数、线圈内有无铁芯

九.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de目de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de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de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de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心m〃"4a—?饱

毛巾棉布木板

分析得到de数据,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de距离越长,这就是小车受到de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推理得: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概括得: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de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

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de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de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de,且经受住了实践de检验所

以已成为大家公认de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de,因此不可能用实建来直接证明牛顿第

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de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de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de物体,不管原来做什

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丕震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

物体运动de原因。

十.滑动摩擦力: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de拉力就等于滑

动摩擦力de大小。

⑶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

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de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de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

研究滑动摩擦力de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卜一.探究决定动能大小de因素:

①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方法:控制变量;Q

?如何判断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快做功de多少pt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I而「;底端时速度大

小相同;--------

?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

③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③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十二.测量固体密度/液体密度

天平de使用

1、调节天平平衡。

(1)将天平水平放置。

(2)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3)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de中线处。

2、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祛码放在右盘,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3、读出祛码de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de刻度值,就是被测物体de质量。

4、若要测液体de质量,则用液体和容器de总质量减去空容器质量即可。

注意:

1、被测物体de质量不能超过称量范围。

2、向盘中加减祛码时要用镶子,不能用手接触祛码,不能把祛码弄湿、弄脏。

3、潮湿de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de盘中。

构建密度de概念

1、取大小不同de若干铝块,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de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de体积。

2、将数据填入表格甲,然后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

如图乙所示。

3、通过分析所作de图像,得出结论:同种物质de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即同种物质de质量与体积de比值是一

定de。

4、用铁、木块做实验,并作出图像,分析得出结论:不同物质de质量与体积de比值不同。

m/gV/cm3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

实验14、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de密度

质量工具:天平

他入水中:工具(量筒、水、细线)

形万法: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枳W;2、

状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

厂不物体体积V=Vz-Vi

规(

A、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

则B、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线、石块)

浮在水面:

形状规则

工具:刻度尺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方法与步骤:

测量de原理:用天平测出物质de质量,用量筒测出物质de体积,利用公式P=M/V求出物质de

密度。

步骤:

(1)测固体(石块)de密度。

A、用天平测出石块de质量m;

B、向量筒内倒入适量de水,测出de水de体积Vi;

C、把石块放入量筒中,测出石块和水de总体积V2;

D、算出石块de体积V=V2-Vi;

E、利用公式。=乂/丫算出石块de密度。

(2)测液体(盐水)de密度。为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de总质量mi;

b.将烧杯中de盐水倒入量筒中de一部分,记下体积V;

c.算出量筒中盐水de质量m=mi-m2;

d.利用公式*=m/V算出盐水de密度。

备注:此图正确顺序为乙丙甲

十三.测量长度

A>、测量细铜丝de直径、一张纸de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

de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de厚度?

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de厚度L,则一张纸de厚度为L/n。

☆如何测细铜丝de直径?

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de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例子: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de新铅笔,你

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de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de数学表达式。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

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de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i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

de直径D2=0.3NI/N2mm

B>、测地图上两点间de距离,园柱de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de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

然后拉直测量)

☆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de铁路长吗?

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de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

出铁路线de长度。

O、测操场跑道de长度等常用轮逡法(用已知周长de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D>、测硬币、球、园柱de直径圆锥de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de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

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de直径?(简述)

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

②、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

③、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

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de两刻度线之间de长度。

十四.凸透镜成像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de中心(即焰心、光心、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de

是:使烛焰de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

①蜡烛在焦点以内(u<f)

②烛焰在焦点上(u=f)

②口焰、凸透镜、光屏de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③口烛到凸透镜de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de地方,光具座de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④口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

具体见下表:

像de性质

物距像距应用

倒、正放、缩虚、实

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

f<u<2f倒立放大实像v>2f幻灯机

u<f正立放大虚象v|>U放大镜

3、对规律de进一步认识:

(l)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de分界点。

(2)u=2f是像放大和缩小de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红de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de实像。

⑷成实像时:

物距减小:»像距增大_:像变大

(增大)-*(减小)■*(变小)

⑸成虚像时:

物距减小:A像距减小_「像变小

(增大)(增大)(变大)

卜五.反射定律

方法与步骤:

(1)、如下左图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de

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de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

入射光E0和反射光OFde径迹。

(3)、改变光束de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de笔,记录光de径迹

(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de角i和r。记录下来

角i角r

第一次

第二次

(5)、如上右图所示,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吗?

(6)、归纳分析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分居在法线de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十六、探究平面镜成像de特点

方法与步骤:

如图所示,1、在桌面上铺一长大纸,纸上竖立着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

下平面镜de位置;

2、把一支点燃de蜡烛放在玻璃板de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de像;

3再拿一支没有点燃de相同de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那支蜡烛de像完全重合。这个位

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de像de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de大小和它de像de大小是否相

回;

4、用直线把实验中蜡烛和它de像de位置连起来,观察连线与平面镜是否垂直,并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de

距离;

5、移动点燃de蜡烛,重做实验,将结果记录入下表。

物到平面镜de距离像到平面镜de距离像与物大小de比较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

第一次

第二次

归纳分析得出结论:物体在平面镜里成de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它们de连线与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de

距离相等。

(4)、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观察在屏上能得到烛焰de像吗?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de像是放大de还

是缩小de?是正立de还是倒立de?

(5)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物距与焦距de关像de性质

系实虚正倒缩放

u>2f实倒缩

f<u<2f实倒放

u<f虚正放

十七:使用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de沸腾过程

方法与步骤:

1、按图图所示安装实验仪器。

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

这个图里面两处错误:1.读数时视线应水平

2.温度计与烧杯底部接触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Imin记录一次温度,填在下表中

3、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de曲线。

时间/min01234・・・

温度/C

4、分析现象和图像,得到结论: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

点。

+A: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de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de物质;

(2)晶体和非晶体de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

(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de温度);

4、晶体熔化de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

5、晶体凝固de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6、同一晶体de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7、晶体de熔化、凝固曲线:

(I)AB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

(2)B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

(3)BC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

(5)CD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6)DE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7)E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

(8)EF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

(10)FG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de物体传给温度低de物体,发生热传递de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十九.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de实验:

实验通过海绵de凹陷程度观察压力力作用效果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

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丙.丁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

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de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二十、大气压de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瓦,一端封闭de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

放开堵管口de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de高度差约为760mln。760.冰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de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de

压强平衡。即向上de大气压=水银柱产生de压强。

(3)结论:大气压po=76OmmHg=76cmHg=l.01Xl(f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de变化而变化)

⑷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de目de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

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de长度为改.3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de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若外界大气压为HcmHg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de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

(H-h)cmHg(H-h)cmHg

E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de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L01义10°Pa

2标准大气压=2.02><10论1,可支持水柱高约20.6m

二十一、探究液体压强de规律

方法与步骤:

(1)如图所示,将水倒入底部蒙有像皮膜de玻璃管中,会发现橡皮膜向下凸出,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2)将水倒入侧壁小孔上蒙有橡皮膜de玻璃管中,会发现橡皮膜向外凸出,这个现象说明液体对侧壁有压强。

(3)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de实验中,我们用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在图甲中,将探头放入水中,U型管de

两个液面之间出现高度差,这说明液体内部有压强。保持深度不变,将探头向各个方向转动,发现液面高度差不多,

这说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de压强都相等,观察图乙和图丙de实验现象,得出de结论是液体de压强还与

液体密度有关。

(4)由上述实验过程得出如下规律:液体内部de压强随深度de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

向de压强相等;液体压强还与液体密度有关,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甲乙(水)丙(盐水)

二十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de物体受到向上de浮力,浮力de大小等于它排开de液体受至Ude重力。

方法与步骤:

1.如图(a)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de重量力G;

2.如图(b)所示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de示数F;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i^G-F,并且收集物体

所排开de液体。

3.如图(c)所示测出被排开de液体所受de重力;

4.分析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de物体所受de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de液体所受de重力,这就是著名de阿

基米德原理。।।

|可卷*«工3a实喙

(2)、公式表示:F浮=G排=P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

物体de浮力与液体de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de体积有关,而与

物体de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de深度等均无关。

)分析②、③、④,可以说明金属块所受浮力大小跟有关。

(2)分析,说明金属块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de浮力是

二十三、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方法与步骤:

1、调节杠杆两端de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

衡状态。

2、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de钩码,移动钩码de位置,使杠杆平衡。这时

杠杆两端受到de作用力等于各自钩码de重量。

3、把支点右边de钩码重量当作动力Fi,支点左边de钩码重量当作阻力F2;量出杠杆平衡时de动力臂h和阻

力壁L;把Fi、F2、1卜Lde数值填入表中。

4、改变力和力臂de数值,再做两次实验。

实验次数动力臂

动力Fi/NLi/M阻力F2/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