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达标能力检测试卷三十一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达标能力检测试卷三十一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达标能力检测试卷三十一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达标能力检测试卷三十一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达标能力检测试卷三十一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PAGE8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更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诞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数量变更起确定作用B.探讨年龄组成能预料种群数量将来发展趋势C.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可使种群密度降低D.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K值解析:选D诞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数量变更起确定作用,是确定种群数量的干脆因素;探讨年龄组成能预料种群密度变更趋势,幼年个体占的比例大,种群数量将增加,反之则削减;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会降低诞生率,使种群密度降低;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只能引起种群密度变更,而不能引起K值的变更,K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2.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别比例是全部种群都具有的特征B.依据某生物的种群密度即可得出该生物种群数量的变更趋势C.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的数量变更干脆取决于诞生率和死亡率D.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调查到的种群密度都是估计值解析:选D有的生物没有雌雄性别之分(如玉米),所以性别比例不是全部种群都具有的特征;种群密度只反映种群在肯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更趋势,年龄组成可以预料种群数量的变更趋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的数量变更干脆取决于诞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调查到的种群密度都是估计值。3.下列关于“探究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更”试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先向计数室内滴加培育液,然后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B.从瓶中吸出培育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育瓶中的培育液C.培育用具必需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育液则不需灭菌D.为了便利酵母菌计数,培育后期的培育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解析:选D在“探究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更”试验中,应当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吸取培育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从瓶中吸出培育液进行计数之前,必需摇匀培育瓶中的培育液,使酵母菌匀称分布;培育用具必需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育液也须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酵母菌的繁殖实力很强,培育后期酵母菌数量较多,为了便利酵母菌计数,培育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4.下列调查活动或试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记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B.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的菌体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解析:选B依据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可知,当标记物脱落时,统计的种群密度偏大;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压在两条相邻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数量,所以若只统计方格内的菌体,会导致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取样时选取较密的地区统计得到的数目会偏大;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调查,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所得结果会偏大。5.下表为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的调查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组号12345面积(m2)44444田螺数量(只)1319161418A.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B.稻田中田螺种群数量的多少就是田螺的丰富度C.田螺的年龄组成干脆确定了田螺的种群密度变更D.田螺种群密度为16只/m2是种群的空间特征解析:选A田螺的活动实力较弱,因此其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可采纳样方法;丰富度是群落的特征,不属于种群的特征;诞生率和死亡率是确定种群数量变更的主要因素,即影响田螺种群密度的干脆因素是诞生率和死亡率;由表中数据计算可得田螺种群密度为(13+19+16+14+18)÷5÷4=4(只/m2),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6.如图为某同学建构的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分别指的是迁出率、迁入率、死亡率和诞生率B.春节前后,某市的人口数量变更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③和④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虫的雄虫主要是通过限制⑤,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D.悬铃木在某市街道旁每隔5米种植一棵,这是对种群数量特征的描述解析:选B依据试题分析,①是死亡率,②是诞生率,③是迁出率,④是迁入率;春节前后,某市的人口数量变更主要取决于③迁出率和④迁入率;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虫的雄虫主要是通过限制⑥性别比例,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悬铃木在某市街道旁每隔5米种一棵,这是对种群空间特征的描述。7.20世纪初,人们将驼鹿引入加拿大密执根湖的一个孤岛。该种群从1915年到1960年的数量变更状况如表所示:年份19151917192119251928193019341943194719501960数量(只)2003001000200025003000400170600500600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岛上驼鹿的种群数量主要由诞生率和死亡率确定B.驼鹿种群在1917~1921年间增长率最大C.1930~1934年驼鹿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最可能的缘由是天敌数量增加D.岛上驼鹿种群的K值是可以变更的解析:选C人们将驼鹿引入加拿大密执根湖的一个孤岛,驼鹿无法自由的迁入和迁出,种群数量主要由诞生率和死亡率确定;分析表格数据计算可知,驼鹿种群在1917~1921年间增长率最大;1930~1943年间,驼鹿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缘由最可能是气候、人为因素的影响使环境容纳量变更引起的;K值指的是环境不被破坏的状况下所能容纳的最大种群数量,环境条件变更,K值也会变。8.某生物爱好小组对一种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的田鼠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追踪调查,绘制出如图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示属于模型建构法,该模型的种类与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种类相同B.假如田鼠在被捕获过一次后更难捕获,则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偏小C.图中K值反映的是环境容纳量,该值不受气候因素的影响D.图中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点为C点,此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解析:选D图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S”型,属于数学模型,而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调查田鼠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假如田鼠在被捕获过一次后更难捕获,则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偏大;图中K值反映的是环境容纳量,会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图中的C点对应的是K/2,此时该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9.图1表示某种群数量变更的相关曲线图,图2是在志向环境和自然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2中曲线X可表示图1中前5年种群数量的增长状况B.图1中第10年种群数量最多C.图2中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图1中第15年种群数量最少解析:选D据图1可以看出,该种群在前5年的种群的λ值不变,且λ>1,说明种群的数量每年以肯定的倍数增长,所以该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更类型是“J”型增长,而图2中的曲线X表示种群数量的“J”型增长曲线,因此图2中曲线X可表示图1中前5年种群数量的增长状况;图1中第10年λ值等于1,之后λ<1,种群数量起先削减,因此第10年时该种群数量最多;图2中B点时位于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K/2处,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图1中,10~20年间λ<1,则种群数量越来越少,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20年。10.假设在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的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更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增长速率为甲时,该家畜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种群增长速率为乙时,该家畜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值C.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家畜,可以在丙点时适当捕获D.种群增长速率为丁时对应的种群数量可随环境的变更而发生变更解析:选B种群增长速率为甲时,种群数量增加,说明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种群增长速率为丁时,该家畜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值,在乙时,种群的数量为K/2;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家畜,可以在丙点时适当捕获使种群增长速率维持在乙点旁边;种群增长速率为丁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即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可随环境的变更而发生变更。11.科学家探讨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更时,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诞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其中R=诞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状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图中可知O~d期间田鼠种群数量出现了周期性波动B.该田鼠种群增长方式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C.田鼠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验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始终在下降D.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自然增长率相等解析:选C在O~d范围内,只能体现出一个变更过程,没有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在c~d期间,田鼠种群的R小于1,即诞生率小于死亡率,所以田鼠的种群数量始终在削减,d点时,种群密度最小;在a~d之间,R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加,R小于1时,种群数量削减,图中R值先大于1后小于1,故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削减;a、b两点田鼠种群的R相等,但田鼠种群的自然增长率=诞生率-死亡率,所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自然增长率不肯定相等。12.如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更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变更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更的缘由分析,错误的是()A.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变更的缘由可能是大量放养了该种鱼类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变更的缘由可能是增加了养分供应C.图③中c点后种群的诞生率大于死亡率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解析:选C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变更的缘由可能是大量放养了该种鱼类,导致生物环境容纳量下降;曲线②表明该种群数量增加并且达到新的平衡,且K值增加,可能是由于外界变更,如增加养分、空间等,环境条件更加优良;图③中c点后种群数量削减,种群的诞生率小于死亡率;图④中生态系统在受到较小干扰时,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整实力,种群数量快速复原到原有状态,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使种群数量维持在K/2左右。二、非选择题13.某生物爱好小组为了解草原生态系统,对草原生物种群进行了各项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爱好小组对该草原上牧草进行丰富度的调查,为保证调查结果的精确,调查时应留意:①样方大小要相宜;②取样时要做到________;该小组还采纳标记重捕法对草原田鼠进行了种群密度的调查。田鼠天性警觉,经捕获后难以再次捕获,则最终估算的结果比真实值________。(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该草原,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爱好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并绘制了以下两图:①图中虚线表示在志向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假如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而且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②图甲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上的实际增长状况,投药一段时间后,田鼠种群数量回升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图乙表示某时刻该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则图甲中____点不行能出现该种年龄组成。解析:(1)应当采纳样方法调查草原上牧草的丰富度,为减小调查结果的误差,调查中应留意随机取样、样方大小相宜、取足够的样方等。据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重捕总数×第一次捕获并标记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田鼠天性警觉,经捕获后难以被再次捕获,则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削减,则最终估算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大。(2)①图中虚线表示“J”型增长曲线,是在志向状态下产生的。对田鼠来说,繁殖一代后原来个体还存在,个体总数应为a×(1+m);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1+m)n。②投药后田鼠种群数量变更的缘由是经鼠药的选择作用,田鼠种群中抗药性个体不断增加,所以投药后田鼠的数量先下降很快又复原到原来水平。③图乙中幼体多,成体少,所以该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而图甲中A、B、C点的种群数量均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D点种群增长速率为0,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答案:(1)随机取样偏大(2)①a(1+m)n②经鼠药的选择作用,田鼠种群中抗药性个体不断增加③D14.酵母菌生长的相宜温度在20~30℃,能在pH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足够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h增殖一代。某探讨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育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更,进行了如下试验,试验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育液和活化酵母菌液。其次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装置编号ABCD装置容器内的溶液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育液(mL)101055无菌水(mL)--55活化酵母菌液(mL)0.10.10.10.1温度(℃)525525第三步: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相同且相宜的条件下培育。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改正试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第5天在运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①振荡摇匀试管,取1mL培育液并适当稀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②先将________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育液滴于其边缘,让培育液自行渗入,多余培育液____________________,制作好临时装片。③显微镜下视察计数:在视察计数时只计________(填“被”或“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3)如所运用的血细胞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每1个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计数室的总容积为0.1mm3(1mL=1000mm3)。请推导出1mL培育液中酵母细胞的计算公式:1mL培育液中酵母细胞个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试验中要留意遵循单一变量和比照原则,该试验中要留意在每天同一时间取样,否则会由于时间不同而影响结果的精确性。(2)在计数操作时,应先盖上盖玻片,然后滴加培育液,多余的培育液用吸水纸吸去;活的酵母菌不能被染色。(3)计数时,假如运用16格×25格规格的计数板,要按对角线位,取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个中格(即100个小格)的酵母菌数。假如规格为25格×16格的计数板,除了取其4个对角方位外,还需再数中心的1个中格(即80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按下列公式计算每1mL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个数。①16格×25格的血细胞计数板计算公式:1mL培育液中酵母细胞个数=(100个小格内酵母细胞个数/100)×400×104×稀释倍数。②25格×16格的血细胞计数板计算公式:1mL培育液中酵母细胞个数=(80个小格内酵母细胞个数/80)×400×104×稀释倍数。答案:(1)第五步中应每天同一时间(定时)取样(2)②盖玻片用滤纸(吸水纸)吸去③不被(3)平均每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400×104×稀释倍数15.“种群存活力”分析可用于探讨一些因素如何影响到种群灭亡的可能性,这种探讨方法目前已被用来评价秦岭大熊猫现有种群的存活实力,并借此探讨相应的爱护措施。请回答下列问题:(1)探讨秦岭大熊猫种群动态,常须要调查其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2)在环境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对秦岭大熊猫进行“种群存活力”分析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请据表分析回答。初始种群规模(只)1020252830405070种群在200年内的灭亡概率0.4120.1320.0760.0650.0410.0100.0020若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亡概率小于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则该种群维持存活所需的最小初始规模范围在________只之间。(3)若以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灾难以及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