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学校安全管理手册_第1页
教育局学校安全管理手册_第2页
教育局学校安全管理手册_第3页
教育局学校安全管理手册_第4页
教育局学校安全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局学校安全管理手册TOC\o"1-2"\h\u3884第一章学校安全管理总则 2299411.1学校安全管理原则 2218051.1.1以人为本原则 2143961.1.2预防为主原则 268141.1.3综合管理原则 2196451.1.4协同配合原则 3304001.1.5动态调整原则 348701.1.6安全组织制度 374121.1.7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 366161.1.8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制度 3282461.1.9安全报告与处理制度 3322091.1.10安全应急预案与演练制度 374711.1.11安全奖励与惩罚制度 3142301.1.12安全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制度 364131.1.13安全协作与交流制度 421521第二章学校安全教育与培训 4288001.1.14安全教育内容 4122111.1.15安全教育方法 4322001.1.16培训对象 4217411.1.17培训内容 576801.1.18培训方式 5243721.1.19培训考核 528291第三章学校安全设施与设备 539091.1.20概述 5109131.1.21安全设施分类 5252341.1.22安全设施配置原则 6214751.1.23概述 6202121.1.24安全设备维护内容 6249321.1.25安全设备维护原则 63354第四章学校消防安全管理 7222891.1.26消防设施配置 7284981.1.27消防器材管理 7275971.1.28消防安全教育 7285641.1.29消防演练 824009第五章学校交通安全管理 8140771.1.30目的与意义 8201171.1.31管理内容 8128351.1.32具体措施 832461.1.33目的与意义 984101.1.34管理内容 978381.1.35具体措施 917772第六章学校卫生与食品安全管理 1017377第七章学校突发事件应对 11139101.1.36预防原则 115561.1.37预防措施 11120261.1.38预警机制 11188971.1.39应急响应 12243061.1.40现场处置 12210731.1.41善后处理 1229921第八章学校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 1262291.1.42概述 12186861.1.43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12288411.1.44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13278101.1.45概述 13327601.1.46安全意识培养目标 13203881.1.47安全意识培养措施 139544第九章学校周边环境治理 13290071.1.48环境整治的意义 1355231.1.49整治内容 145531.1.50整治措施 1463851.1.51监管目标 14176481.1.52监管内容 1477141.1.53监管措施 1512400第十章学校安全管理评估与改进 15162641.1.54评估目的 1584841.1.55评估内容 15278561.1.56评估方法 1583841.1.57改进措施 16181221.1.58改进策略 16第一章学校安全管理总则1.1学校安全管理原则1.1.1以人为本原则学校安全管理应以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关注师生安全需求,切实加强安全防范与应急处理能力。1.1.2预防为主原则学校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安全的发生。1.1.3综合管理原则学校安全管理应实行综合管理,充分发挥教育、管理、技术、法制等手段,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格局,保证学校安全稳定。1.1.4协同配合原则学校安全管理应加强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1.1.5动态调整原则学校安全管理应注重动态调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安全管理策略,保证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二节学校安全管理制度1.1.6安全组织制度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组织制度,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安全职责,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1.1.7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学校应建立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1.1.8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制度学校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发觉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保证学校安全设施和安全状况符合要求。1.1.9安全报告与处理制度学校应建立安全报告与处理制度,对发生的安全及时报告,妥善处理,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1.1.10安全应急预案与演练制度学校应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1.1.11安全奖励与惩罚制度学校应建立安全奖励与惩罚制度,对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师生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规定的师生给予相应处罚。1.1.12安全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制度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制度,及时发布安全信息,引导舆论关注学校安全工作,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1.1.13安全协作与交流制度学校应加强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协作与交流,共同推进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第二章学校安全教育与培训第一节安全教育内容与方法1.1.14安全教育内容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应全面、系统,涵盖以下方面:(1)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2)安全知识教育:传授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3)安全技能教育: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能,如紧急疏散、自救互救、防火灭火等。(4)安全法规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及地方有关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1.1.15安全教育方法(1)理论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报告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演练、地震逃生演练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原因,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4)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体验安全风险,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5)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教育,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第二节教职工安全培训1.1.16培训对象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包括教师、行政人员、后勤人员等。1.1.17培训内容(1)安全意识培训:提高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2)安全知识培训:使教职员工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包括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3)安全技能培训:培养教职员工具备一定的安全技能,如紧急疏散、自救互救等。(4)安全法规培训:使教职员工了解国家及地方有关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1.1.18培训方式(1)集中培训:组织教职员工进行集中学习,邀请专业讲师授课。(2)在职培训:结合日常工作,开展岗位安全培训。(3)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安全培训。(4)实践操作:组织教职员工参与消防演练、地震逃生演练等实践活动。1.1.19培训考核(1)培训结束后,对教职员工进行考核,保证培训效果。(2)考核合格者,颁发安全培训证书。(3)对考核不合格者,进行补训,直至合格。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高学校教职员工的安全素养,为学校安全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第三章学校安全设施与设备第一节安全设施配置1.1.20概述学校安全设施的配置是保障师生人身安全的重要环节。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教育部门的要求,学校应合理配置各类安全设施,保证校园安全。1.1.21安全设施分类(1)防护设施:包括校园围墙、校门、防护栏、视频监控等,用于预防外部侵害和内部安全的发生。(2)火灾防控设施:包括消防器材、消防栓、烟雾报警器、疏散指示标志等,用于预防火灾和指导师生安全疏散。(3)安全警示标志:包括交通安全标志、紧急疏散指示标志、禁止标志等,用于提醒师生注意安全。(4)应急设施:包括急救包、紧急疏散通道、应急照明等,用于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师生安全。1.1.22安全设施配置原则(1)合理规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安全设施布局,保证其发挥最大效用。(2)遵守法规: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要求,配置安全设施。(3)经济适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实用,避免资源浪费。(4)动态调整: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安全设施配置。第二节安全设备维护1.1.23概述安全设备的维护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发挥安全防护作用的重要措施。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设备维护制度,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1.1.24安全设备维护内容(1)定期检查:对安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2)消防设备维护:包括消防器材、消防栓、烟雾报警器等设备的检查、保养和更换。(3)电气设备维护:对学校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其正常运行,防止电气火灾。(4)机械设备维护:对学校内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保证其安全运行。(5)环境整治:对校园环境进行整治,消除安全隐患。1.1.25安全设备维护原则(1)专业性:安全设备维护应遵循专业性原则,由专业人员负责。(2)定期性:安全设备维护应定期进行,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3)及时性:发觉设备问题,应立即整改,防止发生。(4)记录完整性:对安全设备维护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便于追踪和追溯。(5)持续改进:根据设备运行情况,不断优化维护方案,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第四章学校消防安全管理第一节消防设施与器材1.1.26消防设施配置学校应按照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配置完善的消防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灭火器:学校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并根据不同场所选择合适的类型。灭火器应放置在易于取用、明显的地方,并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换。(2)消火栓系统:学校应设置完善的消火栓系统,包括室内消火栓、室外消火栓和消防泵等。消火栓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学校应在重要场所和易燃区域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降低火灾风险。(4)烟雾报警系统:学校应安装烟雾报警系统,以便在火灾发生初期及时发觉并采取措施。1.1.27消防器材管理(1)消防器材的选购:学校应选购符合国家标准的消防器材,保证其质量可靠。(2)消防器材的存放: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消防器材存放室,保持室内干燥、通风,避免潮湿和高温。(3)消防器材的检查与维护:学校应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维护,发觉问题及时整改。(4)消防器材的使用培训:学校应组织教职工参加消防器材的使用培训,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正确地使用消防器材。第二节消防安全教育与演练1.1.28消防安全教育(1)教育内容:学校应制定消防安全教育计划,包括火灾的危害、预防措施、灭火器材的使用、疏散逃生方法等。(2)教育形式:学校可采用课堂教育、讲座、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进行消防安全教育。(3)教育对象:学校应面向全体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保证每个人都具备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1.1.29消防演练(1)演练计划:学校应制定消防演练计划,明确演练时间、地点、内容、参演人员等。(2)演练内容:消防演练主要包括火灾报警、疏散逃生、灭火器材使用、消防设施操作等。(3)演练频率:学校应定期开展消防演练,至少每年一次。(4)演练效果评估:学校应对消防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通过消防安全教育与演练,学校可提高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应对火灾的能力,为校园消防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第五章学校交通安全管理第一节校内交通安全1.1.30目的与意义校内交通安全管理旨在保证校园内师生员工的交通安全,预防交通的发生,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1.1.31管理内容(1)校内道路规划:合理规划校园道路,明确道路功能,保证道路畅通,减少交通的发生。(2)交通标志设置: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设置交通标志,提醒师生注意交通安全。(3)交通安全教育:定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4)校内交通秩序维护:加强校园交通秩序管理,保证师生遵守交通规则,维护校园交通安全。1.1.32具体措施(1)完善校园道路设施:定期检查校园道路设施,发觉问题及时整改,保证道路安全。(2)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交通安全知识。(3)开展交通安全培训:组织师生参加交通安全培训,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4)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交通,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第二节校外交通安全1.1.33目的与意义校外交通安全管理旨在保障师生在校园外的交通安全,预防交通的发生,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1.1.34管理内容(1)校外交通环境调查:了解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发觉安全隐患,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共同解决。(2)交通法规宣传教育:加强交通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3)校外活动交通安全管理:针对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制定交通安全措施,保证活动顺利进行。(4)家长交通安全教育: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家长对子女校外交通安全的关注度,共同保障学生安全。1.1.35具体措施(1)建立校外交通安全协作机制: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共同维护校园周边交通安全。(2)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师生安全意识。(3)定期开展交通安全检查:对校园周边交通环境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觉并解决安全隐患。(4)完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交通,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第六章学校卫生与食品安全管理第一节卫生环境与设施学校卫生环境与设施的完善是保障师生健康的基础。以下是具体管理措施:(1)环境卫生管理学校应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保证校园环境的清洁与卫生。定期对校园进行清扫、消毒,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整洁。强化垃圾分类回收,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2)卫生设施配置学校应配备足够的卫生设施,如洗手间、垃圾箱、消毒设备等。洗手间应保持清洁,配备肥皂或洗手液,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宿舍应配备必要的卫生用品,如扫把、拖把、洗衣粉等。(3)健康教育与培训学校应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师生的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对教职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保证他们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4)环境监测与评估定期对学校环境进行监测,保证空气质量、水质等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对卫生环境进行评估,及时发觉问题并采取措施整改。第二节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是学校卫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措施:(1)食品来源管理学校应严格审查食品供应商的资质,保证食品来源安全可靠。建立食品采购记录,对食品来源进行追溯,保证食品安全。(2)食品加工与储存学校食堂应遵循食品安全操作规程,保证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安全。食品储存应遵守规定,防止食品变质或污染。(3)食品卫生监督定期对食堂卫生进行检查,保证食品加工、储存环境的清洁卫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保证其健康状况符合食品安全要求。(4)食品安全教育学校应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通过宣传栏、讲座等形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识,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5)应急处理建立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保证在食品安全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对食品安全进行调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第七章学校突发事件应对第一节突发事件预防与预警1.1.36预防原则学校突发事件预防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全面排查,消除隐患:对学校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觉并整改,保证校园安全。(3)落实责任,明确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保证安全工作落到实处。1.1.37预防措施(1)加强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安全教育课、宣传栏、网络等多种形式,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安全工作有章可循。(3)加强安全检查:定期对校园进行安全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4)加强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1.1.38预警机制(1)建立预警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建立预警系统,实时监控校园安全状况。(2)加强信息收集与处理:密切关注国内外安全形势,及时收集、处理相关信息。(3)制定预警响应措施:针对不同级别的预警,制定相应的响应措施,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第二节突发事件应急处理1.1.39应急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要求进行应急响应。(2)组织救援: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进行现场救援,保证师生生命安全。(3)信息报告: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情况,保持信息畅通。1.1.40现场处置(1)疏散师生:组织师生有序疏散,保证人员安全。(2)控制现场: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防止次生灾害发生。(3)救助伤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及时送往医疗机构。1.1.41善后处理(1)调查原因:对突发事件进行深入调查,查明原因,分清责任。(2)处理责任人:依法依规对责任人进行处理,保证公正、公平。(3)恢复生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4)总结经验教训: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吸取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第八章学校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第一节心理健康教育1.1.42概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1.43心理健康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适应能力。(2)增强学生心理承受力,减轻心理压力。(3)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沟通能力。(4)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发学习动力。(5)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1.1.44心理健康教育措施(1)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提高师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2)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3)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素养。(4)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5)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心理素质。第二节安全意识培养1.1.45概述学校安全意识培养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安全意识培养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预防安全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1.46安全意识培养目标(1)使学生了解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素养。(2)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降低安全发生概率。(3)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轻损失。(4)增强学生安全责任感,营造安全校园环境。1.1.47安全意识培养措施(1)开展安全教育课程,系统传授安全知识。(2)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宣传栏等渠道,进行安全知识宣传。(3)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加强安全设施建设,保证校园安全。(5)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责任追究。通过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意识培养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安全意识,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第九章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第一节校园周边环境整治1.1.48环境整治的意义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是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通过环境整治,可以有效减少安全隐患,提升学校周边环境品质,为师生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1.1.49整治内容(1)建筑环境整治:加强校园周边建筑物的规划与管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美观与实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及时进行整改,对严重影响校园环境风貌的建筑进行改造。(2)交通环境整治:优化校园周边交通布局,合理设置交通标志、标线,保证交通秩序井然。对违规停车、占道经营等现象进行整治,保障师生出行安全。(3)绿化环境整治:加强校园周边绿化工作,提高绿化覆盖率,打造生态宜居的校园环境。对绿化带进行修剪、养护,保证绿化效果。(4)环境卫生整治:加大校园周边环境卫生治理力度,提高清扫保洁质量。对乱贴乱画、乱扔垃圾等现象进行整治,营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1.1.50整治措施(1)建立健全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整治合力。(2)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专项活动,对重点区域、重点问题进行集中整治。(3)强化执法检查,对校园周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第二节校园周边安全监管1.1.51监管目标校园周边安全监管旨在保证师生人身安全,预防和减少安全的发生,为学校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1.1.52监管内容(1)校园周边治安监管:加强对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的监管,预防并及时处置各类治安案件,保障师生人身安全。(2)食品安全监管:加强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管,保证食品质量,预防食品安全。(3)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监管:加强对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的监管,预防交通,保障师生出行安全。(4)校园周边环境安全监管: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监管,预防自然灾害、火灾等安全。1.1.53监管措施(1)建立健全校园周边安全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责任,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