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第一六八中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强化测试卷语文(一)全卷共19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萧瑟桅杆淘气永葆生机B.已而凭吊纶巾繁冗拖沓C.赤壁风姿樯橹绘声绘色D.故垒酒樽罗网安份守己2.对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青丝染了霜烟,心事褪了红颜。(《如懿传》主题曲《梅香如故》)(对比)B.此生,如纸般薄命。(《延禧宫略》主题曲《雪落下的声音》)(比喻)C.爱恋依,爱恋依,愿今生常相随。(《西游记》插曲《女儿情》)(反复)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知否》主题曲《知否知否》)(借代)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深刻阐述并提出了红船精神。B.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近日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没那么敏感,多数情况下他们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C.目前我国中小学营养餐浪费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是源于中小学营养餐与学生的期望值的心理落差太大而造成的。D.针对海岸种树不易成活、“年年造林不见林”,林业部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推出了很多造林的新模式。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______。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____________。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________。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________。①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②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③无数巨匠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④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匠心独运,不尚速成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7小题。(9分)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绝非_____,而是有着翔实的数据支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提到的一组数据也令人______: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50%以上。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原因诸多,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防控孩子近视,已,不容丝毫延宕。其中,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据调查,孩子近视,一些家长,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显然,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当然,不独防治近视,让孩子身心健康,茁壮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同以往的是,相关制度设计已提出,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只要这一制度发力发威,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一定能够得到遏制并扭转。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混淆视听触目惊心刻不容缓不以为然B.危言耸听触目惊心迫在眉睫不以为意C.危言耸听惊心动魄迫在眉睫不以为然D.混淆视听惊心动魄刻不容缓不以为意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B.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C.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D.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B.心灵的窗户如果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C.心灵的窗户如果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D.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8-11小题。(13分)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就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B.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疾:(声音)劲疾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D.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驾:驾驶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师不必贤于弟子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
作《师说》以贻之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10.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学习使人“知明而行无过”的中心观点,劝导君子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B.荀子善于把深奥的道理寄寓于大量的浅显贴切的比喻中,使行文变得生动形象,“木受绳则直”就喻示了君子接受学习的重要性。C.在作者看来,君子学习应务求“积”,而要到达圣人的思想境界,前提还是积累善行。这对时下一些人学习的浮躁心态敲响了警钟。D.作者还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12-13题。(6分)游西湖苏辙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注:苏辙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颍昌(今河南许昌市东),自号颍滨遗老。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句说游览西湖如梦一般,结尾说古时的贤人在梦中纷纷向“我”走来,前后照应,强调“梦”带来快乐。B.“归去”一句,是说回到家后什么话也不说,掩挡住屏风就睡下,是前面主要事件游西湖的结局。C.本诗最后说“无言掩屏卧”,只能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表现出诗人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D.本诗结构圆合,以“闭门”始,以“掩屏”终。语言自然淡泊,意境闲淡,情趣悠远。13.本诗颔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五、(5分)14、补充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2)酾酒临江,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适。(4)《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军队攻破荆州顺流而下时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18小题。(15分)一份久远的歉疚阎连科宛若我不知道我的出生年月一样,也说不清我是何年何月开始读书。家在中原的一个偏穷村落,父母计时,一般都依着农历序法,偶然说到公元年月,村人们都要愣怔半晌。在中国乡村,时间如同从日历上撕下的废纸。之所以有着时间,是因着某些事件。事件是年代的标记,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标志着的岁月。20世纪70年代,我由初中晋升高中时,对阅读小说过分迷恋,而对人生,也因此变得有些迷惘。想横竖反正,我的命运就是同父母一样种地,不得不作于日出,息于日落;因此,并不相信你考取高中就可以不再耕田种地,可以让你变为不是农民的城里人了。也就无为而治,随遇而安,陪着同学们如同打哄看戏一样,参加了那年的升学考试。其时,录取的政策是凡有城镇户口的同学,必须百分之百地予以录取;而对农村户口的学生,既要看考试分数,还要看大队和学校的共同推荐。就分数而言,二姐的分数远高于我;就推荐而言,我姐弟二人,就只能有一人可读高中。话是午饭时候父亲从门外带进家的。那是夏天,知了的叫声,在果实累累的树枝上,叫得烦躁不安。父亲坐在我家的院里,说了我和二姐只有一人可以读书上学的景况之后,他看着我和二姐,有些为难、又有些犹豫地说道,家里的境况,你们也都明白,人多嘴多,谁都必须吃饭,又要给你们大姐看病(我大姐那时常年有病),这样,也是确实需要你们有一个留在家里种地,挣些工分。父亲说完,我和二姐在那个时候都端着饭碗,僵在父亲面前,谁都没有说话。有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就像时间成了石块,无形地砌在了我与二姐和父亲之间。就这样过了许久许久,母亲从灶房端着饭碗出来,说都吃饭吧,吃完了饭,再说这事。就都各自吃饭去了。忘记了二姐是端碗进了屋里,还是端碗去了别处,而我,端着用红薯叶子煮了红薯面条的一碗粗粮汤饭,到了门外的一棵树下。树下空无他人。我就在那乡村的空无里,却是无论如何也无心食咽那碗汤水饭食。也就在这个时候,在所谓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在我正为上学还是不上的迷惘里,下乡到我们村里的一个知青,男,穿着蓝色制服,三七分头,高个,他款款地从村街上走过,还和熟人点头说话。说话的顺序,是村人恭敬地先和他说。而他自己,只是懒懒洋洋地点头哼哈着答话别人。他答着去了。可我,在他走后很长的时间里,都还看着他的背影,就像看着一条通往远处的道路。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猛烈地,想要继续读书,想要去念我的高中。也就匆匆地吃饭,匆匆地回到家里,看见二姐也正端着空碗,从哪儿出来到厨房盛饭。我们在院里对望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就和彼此谁都不太认识对方一样。下午,下地劳动,不知为何二姐没去。晚饭,二姐也没有在家吃饭。饭后,二姐也没有很快回家。我问母亲,二姐呢?母亲说,找她同学去了。也就这样,把一段命运暂时搁着,就像把一个疮疤暂时用膏药糊了一般,也就睡了。月落星稀,窗外有清明夜色,有蛐蛐的叫声,还有半透明的潮润的夜气。睡到半夜时候,也许我刚要睡着,也许我已经睡着,刚好醒来,就在这个时候,我家大门响了。二姐的脚步,轻柔地落在院里。接下,那脚步的声响,到了我睡的门口,犹犹豫豫,滞重下来,仿佛是犹豫之后,二姐推开了我睡的屋门,进来站到了我的床前。我从床上坐了起来。二姐说:“你没睡?”我以“嗯”做了回答。二姐说:“连科,念高中,姐不去了,还是你去念吧。”说完这话,二姐似乎借着窗中的月色,看了看我。我不知道那时的二姐,看见了我什么表情。而我,却隐约看见,二姐的脸上仿佛挂着凄淡的笑容。笑着转身走时,还又对我说道:“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高中的开学。在开学的前一天里,二姐给我买了一支钢笔,送给我时,她眼里含着泪水,却是依然地笑着说道:“好好读书,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现在,三十年之后,我给我的孩子和侄男甥女们说起这些他们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不是不敢相信二姐因是女的,方才让我这个男孩读书,而是不敢相信,有个漫长的时代,作为父母,普遍无力去供他们的孩子吃饱肚子,并读完初中、高中。这是一个时代给所有做父母和子女的人们,留下的一份社会自己早已忘记了的歉疚。我想,我应该把这份歉疚记述下来,不说留给别人,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选自《今日文摘)2020年第14期)1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列举了几个典型型事例“说不清自自己出生年月”“村人们说到公元年月要愣怔半晌”,表现了当时农村思想文化方面的状况。B.“无为而治”“随遇而安”在文章中到村里的知青,态度发生了改变。表明了我在开始时对考高中的态度很随便,后来我看到人们对村里的知青的态度,激发了内心读书的愿望。C.“就像看着一条通往远处的道路”这句话饱含深意,写出了我对外面生活的向往,我开始重新考虑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D.我的后辈们听了我和二姐的故事后“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表明了两个时代差异很大,两代人之间无法理解和沟通。1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写出我和二姐此时因为只有一人可以上学的问题而内心沉重。B.“下地劳动,不知为何二姐没去”“晚饭,二姐也没有在家吃饭”“饭后,二组也没有很快回家”这些语句引起读者的想象,为后文做了铺垫。C.文章描绘了优美热闹的夜景,意在烘托二姐主动牺牲自己成全弟弟的美好形象。抒发了对二姐的赞美之情,为全文增添了一丝轻快色彩。D.文章描述男知青时,通过外貌描写突出了他与村民的不同,同时男知青“点头哼哈”的态度和村民“先和他说话”的恭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17.请阅读全文,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含意及作用。18.本文画线部分隐含着二姐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七、(4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南山三月,香花绕径,春意拂满,诗意盎然。古人云“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涧边听瀑布,觉耳中别有不同”。你看,你听,四季有胜景,生活有跫音。请选择一次与某种景象邂逅的经历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察、体验、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适当展开景物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请适当结合诗歌单元语言特点构筑作文典雅之美。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参考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D.“安份守己”的“份”应写作“分”。故选D。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解答本类题需要根据不同修辞手法的特点,联系具体语句进行分析。A项,前半句“青丝染了霜烟”用了比喻,将白发比作“霜”;后半句“心事褪了红颜”用了拟人和夸张,心事使容颜衰老,没有使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故选A。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语序不当,把“深刻阐述”和“提出”调换位置;C项,句式杂糅,“源于……造成的”句式杂糅;D项,成分残缺,“针对”缺少宾语,应在“年年造林不见林”后加“的情况”。4.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此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和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顺序,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对于句意的理解,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首句是总起句,纵观五个句子,只有①是总起,且“细活”“靓汤”呼应后一句“很多事急不得”,②的主语是“精神”,③的主语是“巨匠”,④的主语是“古人”,都不能与“很多事”衔接,排除CD;③④都是列举古人事例,应放在中间两空;②则是总结“工匠精神”的内涵,是对整个语段的收束,应放在语段末尾,排除A。故选B。5.B6.B7.D【解析】5.第一空,“混淆视听”,用假象或谎言让旁人分辨不清是非。“危言耸听”,故意说些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根据“有着翔实的数据支撑”可知,并不是故意说吓人的话,所以选用“危言耸听”。第二空,“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轰动。“惊心动魄”,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通过《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提到的一组数据让人感觉事态严重,所以选用“触目惊心”。第三空,“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结合“不容丝毫延宕”分析,所以选用“迫在眉睫”。第四空,“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结合“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显然,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分析可知,所以选用“不以为意”。故选B。6.本语句有两处错误: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句式杂糅,可改为“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二,“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多人”不合逻辑,可改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或“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人”。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选项B。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关’上”“蒙了尘”两者是选择关系,所以用连词“或者”而不是“甚至”。同时,“如果”应在主语“心灵的窗户”后面,所以排除B、C。“美丽未来”“拥有出彩人生”之间,“精彩人生”应该在后,更符合语境内容,所以排除A。故选D。8.D9.A10.D11.A【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句意: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故选D。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于:均作介词,表比较,比。句意: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B.而:连词,表转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教育家精神融入公费师范生培养的实践模型与长效机制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家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及其干扰管理研究
- 2025年度个人快件运输合同范本(快递服务版)2篇
- 二零二五版龙门吊设备维修配件供应与库存管理合同4篇
- 影视作品2025年度海外发行合同3篇
- 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投资合同2篇
- 二手房买卖合同按揭贷款范文(2024版)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文化交流捐赠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排水管网疏浚承包合同样本4篇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更换服务合同模板4篇
- 广东省佛山市2025届高三高中教学质量检测 (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重点句子
- 公司结算资金管理制度
- 2024年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测试卷(有答案)
-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咨询管理服务方案1
- 5岁幼儿数学练习题
- 2024年全国体育单招英语考卷和答案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可打印【7】
-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名著阅读《儒林外史》考前练附答案
- 农村个人房屋抵押借款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