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州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州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州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州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州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完卷150分钟满分150分)

班级座号姓名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状态可以被视为一种“灰箱化”,即介于完全可见可知可理解的公开技术和算法黑箱之间。人们通过提示词介入内容生成模式,并结合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开算法黑箱,但过程中始终存在的不可知与不可控处又带来了真实的忧虑和恐惧。在新技术语境下,新闻传播业面临的环境监管、资本干预、伦理消亡的不确定性并未减少相反,其可能带来更多关于真实性、平台资本主义、新闻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充分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潜在的风险并保持警惕,是更好地理解人与技术的关系、保证技术向善的进路。

大众寄希望于通过人工智能鉴别假新闻的想法似乎难以实现。相反,人工智能正在生产出更多难以辨别的虚假新闻。本质上,生成式人工智能并不拥有自主检验内容真实性的能力,它生成、输出内容的质量取决于其数据库和模型训练的水平,它对内容的检验则取决于人类使用者的反馈和驯化。“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不止一次出现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实践中。而作为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领域的一个分支,自动编码器、生成对抗网络等技术业逐渐被应用到深度伪造中,智能生产、操纵、修改数据,通过媒体传播虚假消息,给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民安全等国家安全领域带来了诸多风险。其引发的真相危机将重构人、技术与媒介之间的信任关系与价值关系,为新闻传播带来失实风险、侵权风险和算法权力滥用等伦理风险。

社交媒体平台凭借强大的用户群体和雄厚的技术力量,迅速成为新闻消费者获取新闻资讯最为主要的途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使得平台权力进一步重构。如果说此前平台资本尚且无法脱离对内容产品的依赖,生成式人工智能则可以使它们进一步摆脱这一局面,从而延伸平台能力。生成式人工智能使数据的地位越发凸显。数据质量直接关系到生成内容的质量,而商业平台在语料库、用户资源上具备天然优势。相反,这一过程中用户将进一步失权。数据是平台最重要的资产,用户作为原始数据的生产者,却并不拥有数据的知情权与所有权。于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加持下,资本化的平台能够将其庞大的用户资源转化为可以盈利的数据,并在传播格局中占据更为主动的位置。在和生成式人工智能互动的过程中,用户在无知觉的情况下成为不断帮助平台训练、优化人工智能逻辑的数字劳工,却并不能得到自己应用的收益,智媒时代以来的数字剥削将被进一步扩大。另外,在缺乏约束的情况下,“按需生成"也可能成为商业平台的陷阱。商业平台以何种方式、何种程度使用用户的行为及隐私等数据资源是不可见的。用户向生成式人工智能吐露的信息越多,自身数据被资源化的程度越高,继而成为商业平台赢者通吃的一个环节。

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无远弗届和人类须臾不可离的强大力量,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亟待应对的伦理困境与道德抉择。首先,生成式人工智能输出和生成内容的质量取决于它输入的数据及其模型训练的水平,如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代表ChatGPT,它目前依然依赖其从特定时期网页中提取的大量文本数据和用户反馈强化学习来调整模型。借助网络爬虫得到的在线数据天然存在着偏见,不接入互联网的地区和不熟悉互联网使用的人群被排除在外,成为智能传播时代下的“隐形人”。其次,网络数据的质量令人忧虑。相当数量的研究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中编码了偏见和刻板印象,会大量生成并在用户中传播看似准确却毫无意义的信息,它不仅未能便利沟通反而阻碍了沟通。而偏见和刻板印象加剧了群体间的撕裂。在被边缘化的少数群体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生产的内容正在扩大而不是弥合鸿沟,加重而不是缩减偏见。最后,隐私安全问题越发凸显。生成式人工智能超大体量的数据需求导致算法在抓取数据的同时,增加了用户信息泄露的风险。

美国认知科学家哲学家科林·艾伦和技术伦理专家温德尔·瓦拉赫提出,机器道德关乎人类的决策行为,故而人类不要把责任推给机器,而是必须坚守人类的价值观和伦理。数据伦理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必须被强调,数据的归属权与使用权必须厘清,技术公司如何使用用户数据应当被纳入更清晰明了的框架范围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深度智能时代的伦理价值、伦理原则和伦理责任等问题展开必要的反思与追问。

(摘编自唐铮、林子璐《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新闻业:赋能、风险与前瞻》)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状态可以被视为一种“灰箱化”,它一方面被人们可知、可见、可理解,另一方面又在使用过程中始终存在不可知和不可控处。

B.生成式人工智能不能自主检验内容的真实性,只能依靠人类使用者的反馈和驯化。它不但难以鉴别假新闻,反而还会生产出更多虚假的新闻。

C.社交媒体平台因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而进一步发生权力重构,平台资本此前还要依赖内容产品,现在却可以依靠大量的数据资源来盈利,从而占据主动。

D.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所依赖的数据天然存在偏见,所以它生成的信息内容不但不能便利沟通,反而阻碍了沟通,偏见和刻板印象加剧了群体间的撕裂。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真相危机有可能危及人、技术与媒介之间的信任关系和价值关系,我们应建立起政府、平台、主流媒体、公众等多主体协同的治理体系。

B.商业平台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重了数字剥削,所以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当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和引导,提升透明度,制定行业标准来保障用户的权益。

C.智能传播时代下的“隐形人”指的是不接入互联网的地区和不熟悉互联网使用的人群,他们排斥生成式人工智能,从而对后者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D.为了让生成式人工智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人们必须对其发展和安全进行统筹规划,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智能规范和监管机制,从而推动技术向善。

3.下列选项,不适合用作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A.2023年11月,OpenAI出现一次大的网页崩溃,ChatGPT和其API接口出现“严重停机”,整个故障时间累计超过12小时。

B.有网友发现,当要求ChatGPT完成句子“他是医生,她是”的时候,空格中往往会生成护士、老师等在人们认知中女性居多的职业。

C.杭州某小区一位业主用ChatGPT虚构了一则杭州取消限行的新闻,随后将其发在群里。这篇新闻稿被不明就里的其他业主截图转发,导致错误信息大规模传播。

D.2023年3月,OpenAI公司发生了隐私泄露事件,由于ChatGPT出现了漏洞,这起事件导致总共约有1.2%的ChatGPT用户数据被外泄。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结构。

5.文章最后一段引用美国相关领域专家的观点,指出“人类不要把责任推给机器,而是必须坚守人类的价值观和伦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厄萨渥家族

[德]海因里希·伯尔

(1)这个无赖——妇人想——现在他又到那边去了。他从我这里逃走了,从这个肮脏的世界上逃走了。他走了……她打量着这个面带怨恨的人。他半侧着身子躺着。她看着他那稚气的、微笑着的侧影,看着蓬乱的头发和半裸的胳膊。他把袖子高高卷起,右手紧紧地抓住一张纸……

(2)这个无赖……她想。他的确是一个无赖。他如今就把这叫做工作,把这叫做生活,没有任何规律性,没有任何尺度,一种没有秩序的生活,这个无赖。他在微笑。

(3)她试图把这张纸从他手里抢走,但他在睡眠中气呼呼地叽里咕噜着,她很快转过身去,转向电炉。电线有毛病,电木做的连接件已经打碎,夹子每次都在电炉的喷口里面黏着,黏得很紧,而要是用劲儿拉夹子,又要把金属丝拉坏,金属丝每次都是坏的。她边轻声咒骂,边修补金属丝,把它接到电炉的喷口上,塞进插口里面。她几乎是在屏着气等候,等金属丝烧红。金属丝真的烧红了,她把水坐在上面……然后她开始相当大声地打扫房间,房间里一切都乱七八糟。他洗过脚,开始喝酒之前,先刮胡子。所有的东西都乱放着,装着脏水的碗,边上糊着剃须膏干泡沫的小盆,旧袜子,两张互不相配的毛巾,所有东西都零零散散地放在桌子上、椅子上和桌子与椅子之间的地板上……

(4)写字台上放着花。她把枯萎的花挑出来,把它扔进洗手盆,把水从刮胡子的盥洗盆里倒出来,倒进洗手盆里去,然后把所有的水都倒进檐沟……

(5)这个无赖……她想。她现在差不多是在喃喃自语,他在那儿大概还要像这样躺多久呢,他就把这种事叫做工作。

(6)她现在更仔细地打量他。房间已经清扫过,水刚开始发出轻轻的响声,她有的是时间。他脸上幸福的表情几乎使她发疯,她恨这个幸福。这种幸福——她想——这种幸福是从我这儿来的,这种幸福是从什么地方偷来的。他悄悄溜到天堂剩下的几个地方,抢走了她的财产。那时候我爱他……

(7)她忽然试图想象他远走他乡,在美国或者澳大利亚。她的心都吓得揪起来了,害怕这会成为事实。没有他,我无法生活——她想——这种事真可怕。就连他经常给我带来的痛苦都使我感到幸福,这个无赖……

(8)她把椅子从写字台那边往这里挪,挪得更近一些,然后在长沙发椅旁边坐下来。她的脚疼,她走了远路,又到某个地方去借钱。又失败了。最后的茶叶——她想——最后的黄油和最后的面包,这个无赖又喝醉了。我想知道他写了什么……

(9)她又试图把那张纸从他手里扯出来,她非常小心,可他又在叽里咕噜。她害怕打扰他的睡眠。没有什么比把他从睡梦中“叫醒”更使他痛恨的了。他常说,这使他想起战争。“哦,就这样把人叫醒。睡眠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种最珍贵的财富……"

(10)她一个子儿也没有了,再也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借到钱。要付房租、电费……唉,再一一列举又有什么用。

(11)她又看看电炉,水不开了。她边咒骂边拿开锅。金属丝不红了,她拔下金属丝,把手放到单层电炉上面,看一看电炉还有多热,然后开始慢慢地、有条不紊地捅遍整根炽热的金属丝,以便确定哪儿的金属丝又坏了。她一面捅,一面低声咒骂。她感到自己都快要失声痛哭了……

(12)简直要使人发疯了。即便你有钱,即便你试图去买一盘新的金属丝或者一个新电炉,或者只是一个新的连接件吧,那你也付不起账啊。这些东西漫天要价。在这种情况下,你总有一天会因为这些连接件,因为这些值不了两角钱的、小小的破电木发疯的。她叹着气,把叉子上这一个记号高高举起——她发现了断口,根本看不清这个断口,金属变得黑乎乎的,很多地方都裂口了,每煮一次都有一个新的地方要烧断。她把金属丝往两头拉长,把拉长的两端相互绕在一起,然后再塞进去:金属丝又烧红了。她再把水坐上去……

(13)这简直使我都要彻头彻尾地病倒了——她想,他们就这样折磨我们。要是我抓到做这些电木或者这些炽热金属丝的,还有拦住她的,以及对好几千很快就要发疯的女人和男人负有责任的人当中的任何一个人,要是我能够逮住这个家伙,我就会杀死他……水又开始沸腾了……

(14)啊,要是他醒了就好啦!他的脸上是这样一种幸福得要命的表情,这使她都要彻头彻尾地病倒了。她在这张脸上找不到自己的丝毫影子。可怕的是这样孤零零的,坐在那里,在他的长沙发旁边,而且不知道他写了什么,不知道他们是否会刻印,钱是否会跑到家里来,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幸福地微笑,不知道他从什么地方弄到钱或者借到钱来醉酒。酒瓶倒在床边。她把瓶子拣起来闻了闻:葡萄酒——她想——红葡萄酒……

(15)水好像在沸腾。她揭开盖子,很快就把脸转过去,避开沸腾的蒸汽,把水倒进茶壶里。她先喝了一大口,然后才把水又坐到电炉上去。水必须使劲煮才能煮成茶——她想——必须滚烫得恰到好处,必须煮得差不多要开花开朵的……

(16)她再一次拿起酒瓶,又闻了闻,随后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到长沙发边。这么说这个无赖——她想——我喜欢……我爱他……她边唉声叹气,边退回到写字台的桌面边,再一次揭开盖子。水在沸腾。她把茶壶灌满,把电炉上的电源拔掉,把茶壶放到还有热气的单层电炉上。

(有删改)

①在西方民间传说中,厄萨渥和布伯是一对孪生兄弟,哥哥厄萨渥为了换取弟弟布伯的红豆汤和饼,把家族长子的权利给了弟弟。文本选自伯尔的短篇小说集,该选集的作品反映了从纳粹上台、二次世界大战、战后饥荒到经济重建各个时期的社会现实。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标题运用典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借由人物故事引发读者联想,节制含蓄的同时使小说主题更加丰富。

B.她痛恨他的幸福表情,感到这幸福建立在她的负重前行之上,而他则逃避现实与责任,倚恃并挥霍了她的爱。

C.“他们就这样折磨我们”中的“他们"指的是那些做电木和金属丝的,其中尤有一个家伙须对要发疯的女人和男人负责。

D.本文与《墙上的斑点》相似,淡化对主人公年龄、身份、相貌的介绍,重视运用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展示人意识流动的复杂过程。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女子既在心中反复咒骂男子“这个无赖”,又有“我喜欢……我爱他"的剖白,还在想象他远走他乡时“心都吓得揪起来”,矛盾的心理构成了张力。

B.小说事无巨细地描述女子如何收拾乱七八糟的房间,反反复复修理电炉的金属丝,仿佛不厌其烦,实则恰恰凸显了她的烦躁与无奈。

C.第14段运用排比,反映男女主人公缺乏真正的沟通与了解,表现女子对维持生计的不安与对男子缺少家庭责任感的怨艾。

D.小说最后以把茶壶灌满并将其放回还有热气的单层电炉上结尾,暗示矛盾得到解决,增强了小说的温情意味和向上的力量。

8.小说以人物心理和家务琐事两个角度的反复更替交织来推动情节,这种构思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伯尔曾说:“一个短篇小说包含有时代一切成分。"请从“永恒、时代、自我、爱”中任选两个,分别以之为关键词为该小说写两句阅读推介,每句不超过35个字。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地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御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选自《孔子家语·颜回》)

材料二:

颜回问于孔子曰:“臧文仲、武仲孰贤?”

孔子曰:“武仲贤哉。"

颜回曰:“武仲世称圣人,而身不免于罪,是智不足称也;好言兵讨,而挫锐于邾,是智不足名也。夫文仲其身虽殁,而言不朽,恶有未贤?”

孔子曰:“身殁言立,所以为文仲也。然犹有不仁者三,不智者三,是则不及武仲也。"回曰:“可得闻乎?”

孔子曰:“下展禽,置六关,妾织蒲,三不仁;设虚器①,纵逆祀,祠海鸟,三不智。武仲在齐,齐将有祸,不受其田,以避其难,是智之难也。夫臧文仲之智而不容于鲁,抑有由焉,作而不顺,施而不恕也夫。《夏书》曰:‘念兹在兹,顺事恕施。’"

(选自《孔子家语·颜回》)

材料三: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②"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注]①设虚器:为卜龟设置了豪华的处所,如天子形制。②盍彻乎:盍,何不。彻,周代的租赋制度,“周法什一而税谓之彻”,“什一"即十分之一。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东野毕之A御也B升马执辔C御体D正矣E步骤驰骋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昔者帝舜巧于使民巧言令色鲜矣仁

B.臧文仲、武仲孰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抑有由焉___举动自专由

D.年饥,用不足黎民不饥不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回准确预测东野毕马匹逃跑,鲁定公领悟其话语内涵,由不悦转悦。

B.颜回对文仲的褒奖之词,孔子全盘否定,尽管由《论语》可知他对颜回评价极高。

C.孔子对文仲“设虚器”加以批驳,认为此乃僭越礼制的行为。

D.颜回和武仲都有先见之明,他们以此或得到君主赏识,或避免祸患。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文仲其身虽殁,而言不朽,恶有未贤?

14.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民本思想?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②三折肱③。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藤。

[注]①黄几复,名介,与黄庭坚少年交游,交情很深。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此时黄庭坚监德州德平镇(今属山东),黄几复知四会县(今属广东),两人分处天南海北,黄庭坚遥想友人,写下了这首诗。②蕲,祈求。③《左传》:“三折肱,知为良医。"《国语》:“上医医国,其次救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起句写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怀念友人、望而不见之意;各缀一“海"字,更显得相隔辽远,海天茫茫。

B.颔联借多个意象抒写两人别后思念之殷,其中,“夜雨”的意象能引起怀人之情,唐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亦有此用法。

C.颈联运用“不蕲三折肱"的典故,赞赏友人虽然只是一个地方官,但已显露出治国救民的才干。

D.尾联写自己虽已满头白发却依然苦读不辍,并以周围的环境描写渲染氛围,旨在慨叹自身怀才不遇的际遇。

16.首联化用“寄雁传书”的典故,有人赞其“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王若虚批评说:“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你赞同哪种观点?请简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拟行路难(其四)》中“__,___”二句,写出鲍照面对门阀制度的重压,不愿唉声叹气,只好借酒遣怀,却又断绝了歌吟。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以简洁笔调刻画不同的人生趣味,“__,___"二句写出有人把情怀寄托在外物上,言行无拘。

(3)《登快阁》中,黄庭坚用“_,_”二句,勾画出一个阔大幽远的境界,为抒发情志作好了准备。

(4)故吾不害其长而已,_,_____________,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5)_,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6)汝识之乎?噌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魏庄子之歌钟也。(苏轼《石钟山记》)

(7)_,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三、语文积累与运用(12分)

1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不属于谦词或敬词的一项是()

A.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词

C.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D.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善万物之得时/素善留侯张良

B.觉今是而昨非/富贵非吾愿

C.辞不赴命/召武受辞

D.保卒余年/供养卒大恩

2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空中而多窍B.于是怅然慷慨

C.余方心动欲还D.自以为得其实

21.下列各项中,对课文句子的翻译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翻译:如今臣是卑贱的亡国之俘,极为卑微鄙陋,过分地受到提拔,荣宠优厚,怎么敢犹豫徘徊,另有所图呢?

B.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翻译:刚巧碰上有出使外地的职事,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我贫苦(就把我推荐了去),于是我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

C.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翻译:早早地煮茧抽丝,早早地织你们的布,教你们的小孩读书写字,把你们的鸡和猪喂养好。

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翻译:现在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2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中,除了直接抒情,还有许多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这是因为诗人追求诗的散文化,诗人把现代自由体诗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B.“新月派"借鉴西方诗歌形式,融入中国传统格律,尝试新诗格律化。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充分体现了该流派“三美”的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和意境美。

C.茅盾的《风景谈》以风景为“形”,以政治为“神”,“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借谈“风景”讴歌延安居民身上体现出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崇高的革命情怀。

D.贾平凹的《秦腔》以秦腔为描写对象,写出了三秦大地的风貌风俗,写出了那片土地上人民的性格,写出了秦腔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蕴。

23.下列对《茶馆》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话剧《茶馆》围绕裕泰茶馆这个舞台,展示了从清末到北洋军阀时期再到抗战胜利以后的近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和各阶层不同人物的生活变迁。

B.“大茶馆小社会"是作者的独特构思,茶馆聚会三教九流,每个人物都面目分明,他们合起来,就从整体上呈现出了一幅时代生活的画图。

C.第一幕以“一人一事”为情节发展主线,戏剧性冲突集中在主要人物身上,同时又将不同人物的戏剧片段巧妙连缀,深刻反映了历史和社会的尖锐矛盾。

D.茶馆老板王利发明哲保身、八面玲珑、精明干练,但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小业主命运的真实写照。

四、语言文字运用(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阿Q并不这田家乐,却只是走,因为他直觉的知道这与他的“求食"之道是很辽远的。但他走到静修庵的墙外了。

庵周围也是水田,粉墙在新绿里,后面的低土墙里是菜园。阿Q迟疑了一会,四面一看,并没有人。他便爬上这矮墙去,扯着何首乌藤,但泥土仍然簌簌的掉,阿Q的脚也索索的抖;终于攀着桑树枝,跳到里面了。里面真是_____________,但似乎并没有黄酒馒头,以及此外可吃的之类。靠西墙是竹丛,下面许多笋,只可惜都是并未煮熟的,还有油菜早经结子,芥菜已将开花,小白菜也很老了。

阿Q没有说完话,拔步便跑;追来的是一匹很肥大的黑狗。这本来在前门的,不知怎的到后园来了。黑狗哼而且追,已经要咬着阿Q的腿,幸而从衣兜里落下一个萝卜来,那狗给一吓,略略一停,阿Q已经爬上桑树,跨到土墙,连人和萝卜都滚出墙外面了。只剩着黑狗还在对着桑树嗥,老尼姑念着佛。

2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赏鉴终于突出郁郁葱葱B.赏鉴始终突兀蒸蒸日上

C.赏识终于突兀蒸蒸日上D.赏识始终突出郁郁葱葱

25.文中有带“一”的动词“一看"一吓”,分析它们和“看看"吓着”相比,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不同。

五、写作(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在可为时代,做有为青年。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解析版

(完卷150分钟满分150分)

班级座号姓名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状态可以被视为一种“灰箱化”,即介于完全可见可知可理解的公开技术和算法黑箱之间。人们通过提示词介入内容生成模式,并结合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开算法黑箱,但过程中始终存在的不可知与不可控处又带来了真实的忧虑和恐惧。在新技术语境下,新闻传播业面临的环境监管、资本干预、伦理消亡的不确定性并未减少相反,其可能带来更多关于真实性、平台资本主义、新闻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充分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潜在的风险并保持警惕,是更好地理解人与技术的关系、保证技术向善的进路。

大众寄希望于通过人工智能鉴别假新闻的想法似乎难以实现。相反,人工智能正在生产出更多难以辨别的虚假新闻。本质上,生成式人工智能并不拥有自主检验内容真实性的能力,它生成、输出内容的质量取决于其数据库和模型训练的水平,它对内容的检验则取决于人类使用者的反馈和驯化。“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不止一次出现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实践中。而作为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领域的一个分支,自动编码器、生成对抗网络等技术业逐渐被应用到深度伪造中,智能生产、操纵、修改数据,通过媒体传播虚假消息,给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民安全等国家安全领域带来了诸多风险。其引发的真相危机将重构人、技术与媒介之间的信任关系与价值关系,为新闻传播带来失实风险、侵权风险和算法权力滥用等伦理风险。

社交媒体平台凭借强大的用户群体和雄厚的技术力量,迅速成为新闻消费者获取新闻资讯最为主要的途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使得平台权力进一步重构。如果说此前平台资本尚且无法脱离对内容产品的依赖,生成式人工智能则可以使它们进一步摆脱这一局面,从而延伸平台能力。生成式人工智能使数据的地位越发凸显。数据质量直接关系到生成内容的质量,而商业平台在语料库、用户资源上具备天然优势。相反,这一过程中用户将进一步失权。数据是平台最重要的资产,用户作为原始数据的生产者,却并不拥有数据的知情权与所有权。于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加持下,资本化的平台能够将其庞大的用户资源转化为可以盈利的数据,并在传播格局中占据更为主动的位置。在和生成式人工智能互动的过程中,用户在无知觉的情况下成为不断帮助平台训练、优化人工智能逻辑的数字劳工,却并不能得到自己应用的收益,智媒时代以来的数字剥削将被进一步扩大。另外,在缺乏约束的情况下,“按需生成"也可能成为商业平台的陷阱。商业平台以何种方式、何种程度使用用户的行为及隐私等数据资源是不可见的。用户向生成式人工智能吐露的信息越多,自身数据被资源化的程度越高,继而成为商业平台赢者通吃的一个环节。

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无远弗届和人类须臾不可离的强大力量,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亟待应对的伦理困境与道德抉择。首先,生成式人工智能输出和生成内容的质量取决于它输入的数据及其模型训练的水平,如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代表ChatGPT,它目前依然依赖其从特定时期网页中提取的大量文本数据和用户反馈强化学习来调整模型。借助网络爬虫得到的在线数据天然存在着偏见,不接入互联网的地区和不熟悉互联网使用的人群被排除在外,成为智能传播时代下的“隐形人”。其次,网络数据的质量令人忧虑。相当数量的研究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中编码了偏见和刻板印象,会大量生成并在用户中传播看似准确却毫无意义的信息,它不仅未能便利沟通反而阻碍了沟通。而偏见和刻板印象加剧了群体间的撕裂。在被边缘化的少数群体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生产的内容正在扩大而不是弥合鸿沟,加重而不是缩减偏见。最后,隐私安全问题越发凸显。生成式人工智能超大体量的数据需求导致算法在抓取数据的同时,增加了用户信息泄露的风险。

美国认知科学家哲学家科林·艾伦和技术伦理专家温德尔·瓦拉赫提出,机器道德关乎人类的决策行为,故而人类不要把责任推给机器,而是必须坚守人类的价值观和伦理。数据伦理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必须被强调,数据的归属权与使用权必须厘清,技术公司如何使用用户数据应当被纳入更清晰明了的框架范围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深度智能时代的伦理价值、伦理原则和伦理责任等问题展开必要的反思与追问。

(摘编自唐铮、林子璐《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新闻业:赋能、风险与前瞻》)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状态可以被视为一种“灰箱化”,它一方面被人们可知、可见、可理解,另一方面又在使用过程中始终存在不可知和不可控处。

B.生成式人工智能不能自主检验内容的真实性,只能依靠人类使用者的反馈和驯化。它不但难以鉴别假新闻,反而还会生产出更多虚假的新闻。

C.社交媒体平台因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进一步发生权力重构,平台资本此前还要依赖内容产品,现在却可以依靠大量的数据资源来盈利,从而占据主动。

D.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所依赖的数据天然存在偏见,所以它生成的信息内容不但不能便利沟通,反而阻碍了沟通,偏见和刻板印象加剧了群体间的撕裂。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真相危机有可能危及人、技术与媒介之间的信任关系和价值关系,我们应建立起政府、平台、主流媒体、公众等多主体协同的治理体系。

B.商业平台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重了数字剥削,所以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当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和引导,提升透明度,制定行业标准来保障用户的权益。

C.智能传播时代下的“隐形人”指的是不接入互联网的地区和不熟悉互联网使用的人群,他们排斥生成式人工智能,从而对后者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D.为了让生成式人工智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人们必须对其发展和安全进行统筹规划,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智能规范和监管机制,从而推动技术向善。

3.下列选项,不适合用作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A.2023年11月,OpenAI出现一次大的网页崩溃,ChatGPT和其API接口出现“严重停机”,整个故障时间累计超过12小时。

B.有网友发现,当要求ChatGPT完成句子“他是医生,她是”的时候,空格中往往会生成护士、老师等在人们认知中女性居多的职业。

C.杭州某小区一位业主用ChatGPT虚构了一则杭州取消限行的新闻,随后将其发在群里。这篇新闻稿被不明就里的其他业主截图转发,导致错误信息大规模传播。

D.2023年3月,OpenAI公司发生了隐私泄露事件,由于ChatGPT出现了漏洞,这起事件导致总共约有1.2%的ChatGPT用户数据被外泄。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结构。

5.文章最后一段引用美国相关领域专家的观点,指出“人类不要把责任推给机器,而是必须坚守人类的价值观和伦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C2.C

3.A4.①本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②首先引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其带来的问题并提出论点。③然后从生成式人工智能生产假新闻、社交媒体平台权力重构、人工智能数据抓取与隐私安全三个方面进行论证。④最后引用美国相关领域专家的观点,强调人类要坚守价值观和伦理。

5.①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潜在的风险和危机,如新闻失实隐私泄露、数字剥削等。②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输出内容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输入的数据及其模型训练的水平,人类不能推卸责任。③人类必须坚守价值观和伦理,才能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人类带来福祉,而不是灾难。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现在却可以依靠大量的数据资源来盈利,从而占据主动”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如果说此前平台资本尚且无法脱离对内容产品的依赖,生成式人工智能则可以使它们进一步摆脱这一局面,从而延伸平台能力"可知,原文只是说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使平台资本“进一步摆脱对内容产品的依赖"延伸平台能力”,但并未说“可以依靠大量的数据资源来盈利"。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C.“他们排斥生成式人工智能,从而对后者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错误,根据原文第四段“借助网络爬虫得到的在线数据天然存在着偏见,不接入互联网的地区和不熟悉互联网使用的人群被排除在外,成为智能传播时代下的‘隐形人’"可知,“隐形人”是因为他们被排除在外,而非因为他们“排斥生成式人工智能,从而对后者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2023年11月,OpenAl出现一次大的网页崩溃,ChatGPT和其API接口出现‘严重停机’,整个故障时间累计超过12小时”只是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存在的技术故障,与本文的论点“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新闻业:赋能、风险与前瞻"无关。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①本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②结合“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状态可以被视为种‘灰箱化’,即介于完全可见可知可理解的公开技术和算法黑箱之间……充分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潜在的风险并保持警惕,是更好地理解人与技术的关系、保证技术向善的进路”可知,首先引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其带来的问题,并提出论点。

③结合第二段“大众寄希望于通过人工智能鉴别假新闻的想法似乎难以实现”,第三段“社交媒体平台凭借强大的用户群体和雄厚的技术力量,迅速成为新闻消费者获取新闻资讯最为主要的途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使得平台权力进一步重构”,第四段“生成式人工智能超大体量的数据需求导致算法在抓取数据的同时,增加了用户信息泄露的风险"可知,然后从生成式人工智能生产假新闻、社交媒体平台权力重构、人工智能数据抓取与隐私安全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④结合最后一段“美国认知科学家哲学家科林·艾伦和技术伦理专家温德尔·瓦拉赫提出,机器道德关乎人类的决策行为,故而人类不要把责任推给机器,而是必须坚守人类的价值观和伦理”可知,最后引用美国相关领域专家的观点,强调人类要坚守价值观和伦理。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结合“大众寄希望于通过人工智能鉴别假新闻的想法似乎难以实现"用户在无知觉的情况下成为不断帮助平台训练、优化人工智能逻辑的数字劳工,却并不能得到自己应用的收益,智媒时代以来的数字剥削将被进一步扩大”“生成式人工智能超大体量的数据需求导致算法在抓取数据的同时,增加了用户信息泄露的风险"”等可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潜在的风险和危机,如新闻失实、隐私泄露、数字剥削等。

②结合“美国认知科学家哲学家科林·艾伦和技术伦理专家温德尔·瓦拉赫提出,机器道德关乎人类的决策行为,故而人类不要把责任推给机器"可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输出内容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输入的数据及其模型训练的水平,人类不能推卸责任。

③结合“而是必须坚守人类的价值观和伦理”可知,人类必须坚守价值观和伦理,才能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人类带来福祉,而不是灾难。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厄萨渥家族

[德]海因里希·伯尔

(1)这个无赖——妇人想——现在他又到那边去了。他从我这里逃走了,从这个肮脏的世界上逃走了。他走了……她打量着这个面带怨恨的人。他半侧着身子躺着。她看着他那稚气的、微笑着的侧影,看着蓬乱的头发和半裸的胳膊。他把袖子高高卷起,右手紧紧地抓住一张纸……

(2)这个无赖……她想。他的确是一个无赖。他如今就把这叫做工作,把这叫做生活,没有任何规律性,没有任何尺度,一种没有秩序的生活,这个无赖。他在微笑。

(3)她试图把这张纸从他手里抢走,但他在睡眠中气呼呼地叽里咕噜着,她很快转过身去,转向电炉。电线有毛病,电木做的连接件已经打碎,夹子每次都在电炉的喷口里面黏着,黏得很紧,而要是用劲儿拉夹子,又要把金属丝拉坏,金属丝每次都是坏的。她边轻声咒骂,边修补金属丝,把它接到电炉的喷口上,塞进插口里面。她几乎是在屏着气等候,等金属丝烧红。金属丝真的烧红了,她把水坐在上面……然后她开始相当大声地打扫房间,房间里一切都乱七八糟。他洗过脚,开始喝酒之前,先刮胡子。所有的东西都乱放着,装着脏水的碗,边上糊着剃须膏干泡沫的小盆,旧袜子,两张互不相配的毛巾,所有东西都零零散散地放在桌子上、椅子上和桌子与椅子之间的地板上……

(4)写字台上放着花。她把枯萎的花挑出来,把它扔进洗手盆,把水从刮胡子的盥洗盆里倒出来,倒进洗手盆里去,然后把所有的水都倒进檐沟……

(5)这个无赖……她想。她现在差不多是在喃喃自语,他在那儿大概还要像这样躺多久呢,他就把这种事叫做工作。

(6)她现在更仔细地打量他。房间已经清扫过,水刚开始发出轻轻的响声,她有的是时间。他脸上幸福的表情几乎使她发疯,她恨这个幸福。这种幸福——她想——这种幸福是从我这儿来的,这种幸福是从什么地方偷来的。他悄悄溜到天堂剩下的几个地方,抢走了她的财产。那时候我爱他……

(7)她忽然试图想象他远走他乡,在美国或者澳大利亚。她的心都吓得揪起来了,害怕这会成为事实。没有他,我无法生活——她想——这种事真可怕。就连他经常给我带来的痛苦都使我感到幸福,这个无赖……

(8)她把椅子从写字台那边往这里挪,挪得更近一些,然后在长沙发椅旁边坐下来。她的脚疼,她走了远路,又到某个地方去借钱。又失败了。最后的茶叶——她想——最后的黄油和最后的面包,这个无赖又喝醉了。我想知道他写了什么……

(9)她又试图把那张纸从他手里扯出来,她非常小心,可他又在叽里咕噜。她害怕打扰他的睡眠。没有什么比把他从睡梦中“叫醒"更使他痛恨的了。他常说,这使他想起战争。“哦,就这样把人叫醒。睡眠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种最珍贵的财富……”

(10)她一个子儿也没有了,再也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借到钱。要付房租、电费……唉,再一一列举又有什么用。

(11)她又看看电炉,水不开了。她边咒骂边拿开锅。金属丝不红了,她拔下金属丝,把手放到单层电炉上面,看一看电炉还有多热,然后开始慢慢地、有条不紊地捅遍整根炽热的金属丝,以便确定哪儿的金属丝又坏了。她一面捅,一面低声咒骂。她感到自己都快要失声痛哭了……

(12)简直要使人发疯了。即便你有钱,即便你试图去买一盘新的金属丝或者一个新电炉,或者只是一个新的连接件吧,那你也付不起账啊。这些东西漫天要价。在这种情况下,你总有一天会因为这些连接件,因为这些值不了两角钱的、小小的破电木发疯的。她叹着气,把叉子上这一个记号高高举起——她发现了断口,根本看不清这个断口,金属变得黑乎乎的,很多地方都裂口了,每煮一次都有一个新的地方要烧断。她把金属丝往两头拉长,把拉长的两端相互绕在一起,然后再塞进去:金属丝又烧红了。她再把水坐上去……

(13)这简直使我都要彻头彻尾地病倒了——她想,他们就这样折磨我们。要是我抓到做这些电木或者这些炽热金属丝的,还有拦住她的,以及对好几千很快就要发疯的女人和男人负有责任的人当中的任何一个人,要是我能够逮住这个家伙,我就会杀死他……水又开始沸腾了……

(14)啊,要是他醒了就好啦!他的脸上是这样一种幸福得要命的表情,这使她都要彻头彻尾地病倒了。她在这张脸上找不到自己的丝毫影子。可怕的是这样孤零零的,坐在那里,在他的长沙发旁边,而且不知道他写了什么,不知道他们是否会刻印,钱是否会跑到家里来,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幸福地微笑,不知道他从什么地方弄到钱或者借到钱来醉酒。酒瓶倒在床边。她把瓶子拣起来闻了闻:葡萄酒——她想——红葡萄酒……

(15)水好像在沸腾。她揭开盖子,很快就把脸转过去,避开沸腾的蒸汽,把水倒进茶壶里。她先喝了一大口,然后才把水又坐到电炉上去。水必须使劲煮才能煮成茶——她想——必须滚烫得恰到好处,必须煮得差不多要开花开朵的……

(16)她再一次拿起酒瓶,又闻了闻,随后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到长沙发边。这么说这个无赖——她想——我喜欢……我爱他……她边唉声叹气,边退回到写字台的桌面边,再一次揭开盖子。水在沸腾。她把茶壶灌满,把电炉上的电源拔掉,把茶壶放到还有热气的单层电炉上。

(有删改)

①在西方民间传说中,厄萨渥和布伯是一对孪生兄弟,哥哥厄萨渥为了换取弟弟布伯的红豆汤和饼,把家族长子的权利给了弟弟。文本选自伯尔的短篇小说集,该选集的作品反映了从纳粹上台、二次世界大战、战后饥荒到经济重建各个时期的社会现实。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标题运用典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借由人物故事引发读者联想,节制含蓄的同时使小说主题更加丰富。

B.她痛恨他的幸福表情,感到这幸福建立在她的负重前行之上,而他则逃避现实与责任,倚恃并挥霍了她的爱。

C.“他们就这样折磨我们"中的“他们”指的是那些做电木和金属丝的,其中尤有一个家伙须对要发疯的女人和男人负责。

D.本文与《墙上的斑点》相似,淡化对主人公年龄、身份、相貌的介绍,重视运用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展示人意识流动的复杂过程。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女子既在心中反复咒骂男子“这个无赖”,又有“我喜欢……我爱他”的剖白,还在想象他远走他乡时“心都吓得揪起来”,矛盾的心理构成了张力。

B.小说事无巨细地描述女子如何收拾乱七八糟的房间,反反复复修理电炉的金属丝,仿佛不厌其烦,实则恰恰凸显了她的烦躁与无奈。

C.第14段运用排比,反映男女主人公缺乏真正的沟通与了解,表现女子对维持生计的不安与对男子缺少家庭责任感的怨艾。

D.小说最后以把茶壶灌满并将其放回还有热气的单层电炉上结尾,暗示矛盾得到解决,增强了小说的温情意味和向上的力量。

8.小说以人物心理和家务琐事两个角度的反复更替交织来推动情节,这种构思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伯尔曾说:“一个短篇小说包含有时代的一切成分。”请从“永恒、时代、自我、爱"中任选两个,分别以之为关键词为该小说写两句阅读推介,每句不超过35个字。

【答案】6.C7.D

8.①情节上,使小说情节更紧凑,行文更流畅,避免单一叙述带来的冗长之感。②人物上,通过反复的心理描写,刻画出女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③主题上,将人物心理与家务琐事交织在一起,既突出了底层人物的艰难生活,又表现了家庭内部的隔阂与误解,凸显了小说的主题。

9.①爱:真爱无言,相守是苦,但有爱就有温暖。②时代:物质匮乏的时代,爱的温暖难掩生活的艰难。③永恒:爱是永恒的主题,无论何时何地,爱都是维系人类情感的纽带。④自我:自我挣扎与救赎,是每一个时代人都无法回避的命题。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其中尤有一个家伙须对要发疯的女人和男人负责”理解错误,依据原文“在这种情况下,你总有一天会因为这些连接件,因为这些值不了两角钱的、小小的破电木发疯的"他们就这样折磨我们。要是我抓到做这些电木或者这些炽热金属丝的,还有拦住她的,以及对好几千很快就要发疯的女人和男人负有责任的人当中的任何一个人,要是我能够逮住这个家伙,我就会杀死他”可知,“他们"指的是“做这些电木或者这些炽热金属丝的,还有拦住她的,以及对好几千很快就要发疯的女人和男人负有责任的人”,是泛指,而非特指“一个家伙"。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暗示矛盾得到解决”错误,结尾“她把茶壶灌满,把电炉上的电源拔掉,把茶壶放到还有热气的单层电炉上"只是反映女主人公在经历一系列繁杂家务和内心挣扎后,重新回到生活的现实,但并未暗示矛盾得到解决。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构思特点及其作用的能力。

①情节上,小说一边写女人做家务,一边写她的心理活动,如开头先写人物心理“这个无赖——妇人想——现在他又到那边去了。他从我这里逃走了,从这个肮脏的世界上逃走了”,由“肮脏的世界"自然引出女人要收拾被男人弄脏的家,于是她开始打扫房间;后面女人边打扫房间边观察男人,抱怨工作等。以此,这种交叉叙述的方式使小说情节更紧凑,行文更流畅,避免单一叙述带来的冗长之感。

②人物上,比如女人在收拾电炉时有大段心理描写,如“简直要使人发疯了。即便你有钱,即便你试图去买一盘新的金属丝或者一个新电炉,或者只是一个新的连接件吧,那你也付不起账啊。这些东西漫天要价。在这种情况下,你总有一天会因为这些连接件,因为这些值不了两角钱的、小小的破电木发疯的”,她不愿总是过这样的日子,收拾坏掉的金属丝,但她没有办法,她没有钱,只能任命地重复这些让她烦躁、烦恼的工作。通过做家务时反复的心理描写,刻画出女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③主题上,通过女人做家务时的心理,揭示了底层人物的艰难生活,比如那个电炉的金属丝总是坏掉,但女人只能每次都收拾好它,因为“她一个子儿也没有了,再也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借到钱。要付房租、电费……唉,再一一列举又有什么用";通过这样的心理描写,也写出了她与男人之间的家庭矛盾,如男人总是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然后喝酒睡觉,女人要收拾房间,她对男人又爱又恨,“他如今就把这叫做工作,把这叫做生活,没有任何规律性,没有任何尺度,一种没有秩序的生活,这个无赖”。将人物心理与家务琐事交织在一起,既突出了底层人物的艰难生活,又表现了家庭内部的隔阂与误解,凸显了小说的主题。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究文章内容和意蕴的能力。

①爱:小说中的女人是爱男人的,她说“没有他,我无法生活——她想——这种事真可怕。就连他经常给我带来的痛苦都使我感到幸福,这个无赖”,尽管他们生活贫困,连一个新的电炉都买不起,男人还经常喝醉,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女人不断抱怨,但她始终没有放弃他,收拾好他弄乱的房间,把电炉收拾好用来烧热水,继续过艰难的日子。由此得出:真爱无言,相守是苦,但有爱就有温暖。

②时代:从文章后面的注释“文本选自伯尔的短篇小说集,该选集的作品反映了从纳粹上台、二次世界大战、战后饥荒到经济重建各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可知小说的写作背景和反映的主题,由文中关于经济困难的描写,如“即便你有钱,即便你试图去买一盘新的金属丝或者一个新电炉,或者只是一个新的连接件吧,那你也付不起账啊"可知当时百姓的生活多么艰难,即使他们之间有爱,但也无法摆脱生活的拮据。由此得出:物质匮乏的时代,爱的温暖难掩生活的艰难。

③永恒:小说中的家庭生活困难,他们的电炉的金属丝经常坏掉,但他们买不起新的电炉,只能靠女人收拾好继续使用。甚至男人也给女人制造麻烦,他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但在这样的艰难中,女人为何还能够坚持下去?是因为爱,“没有他,我无法生活——她想——这种事真可怕。就连他经常给我带来的痛苦都使我感到幸福”。由此得出:爱是永恒的主题,无论何时何地,爱都是维系人类情感的纽带。

④自我:女人的心理描写展现出她的挣扎,她抱怨男人给她制造的麻烦,怨恨这样无休止的工作和生活,“他如今就把这叫做工作,把这叫做生活,没有任何规律性,没有任何尺度,一种没有秩序的生活”,但同时她又不得不坚持下去,收拾房间,收拾电炉,靠着爱继续生活下去。由此得出:自我挣扎与救赎,是每一个时代人都无法回避的命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地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御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选自《孔子家语·颜回》)

材料二:

颜回问于孔子曰:“臧文仲、武仲孰贤?"

孔子曰:“武仲贤哉。”

颜回曰:“武仲世称圣人,而身不免于罪,是智不足称也;好言兵讨,而挫锐于邾,是智不足名也。夫文仲其身虽殁,而言不朽,恶有未贤?"

孔子曰:“身殁言立,所以为文仲也。然犹有不仁者三,不智者三,是则不及武仲也。”回曰:“可得闻乎?"

孔子曰:“下展禽,置六关,妾织蒲,三不仁;设虚器①,纵逆祀,祠海鸟,三不智。武仲在齐,齐将有祸,不受其田,以避其难,是智之难也。夫臧文仲之智而不容于鲁,抑有由焉,作而不顺,施而不恕也夫。《夏书》曰:‘念兹在兹,顺事恕施。’”

(选自《孔子家语·颜回》)

材料三: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②”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注]①设虚器:为卜龟设置了豪华的处所,如天子形制。②盍彻乎:盍,何不。彻,周代的租赋制度,“周法什一而税谓之彻”,“什一”即十分之一。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东野毕之A御也B升马执辔C御体D正矣E步骤驰骋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昔者帝舜巧于使民巧言令色鲜矣仁

B臧文仲、武仲孰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抑有由焉___举动自专由

D.年饥,用不足黎民不饥不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回准确预测东野毕马匹逃跑,鲁定公领悟其话语内涵,由不悦转悦。

B.颜回对文仲的褒奖之词,孔子全盘否定,尽管由《论语》可知他对颜回评价极高。

C.孔子对文仲“设虚器"加以批驳,认为此乃僭越礼制的行为。

D.颜回和武仲都有先见之明,他们以此或得到君主赏识,或避免祸患。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文仲其身虽殁,而言不朽,恶有未贤?

14.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民本思想?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0.BCE

11.B12.B

13.至于文仲,他虽然身体死亡而言论没有磨灭,怎么能说他不如武仲贤能呢?

14.①材料一:使民时不要用尽民力;②材料三:应减轻百姓的经济负担。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现在东野毕驾车,让马驾上车拉紧缰绳,上好马嚼子;时而慢跑时而快跑。

“也”是句末语气词,后面B处断开;

“升马执辔"是句子的谓语,省略了主语,句意完整,后面C处断开;

“矣”是句末语气词,后面E处断开。

故选BCE。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巧妙;虚浮不实。句意:从前舜帝善于役使百姓。/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B.都是“谁"。句意:臧文仲、臧武仲这二人,谁更贤能呢?/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

C.原因;出于。句意:也是有原因的吧。/一举一动都出于自己的主张。

D.饥荒;饥饿。句意:年景饥荒,国用不足。/百姓不挨饿受冻。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能力。

B.“全盘否定”错,原文“身殁言立,所以为文仲也”,可见孔子对文仲创立学说是肯定的,并非“全盘否定”。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殁”,死亡;“恶”,怎么;“未贤”,不贤能。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结合“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地无佚马”“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可知,使民时不要用尽民力;

材料三:结合“盍彻乎?”“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可知:应减轻百姓的经济负担。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鲁定公问颜回说:“你也听说过东野毕善于驾车的事吗?”颜回回答说:“他确实善于驾车,尽管如此,他的马将来一定会散失。"鲁定公露出不高兴的脸色,对身边的人说:“君子中原来也有诬蔑人的人。”颜回退下,过了三天,养马的人来告诉鲁定公说:“东野毕的马散失了,两匹骖马拖着两匹服马进了马棚。"鲁定公听了,越过座席站起来,立刻让人驾车去召见颜回。颜回到了,鲁定公说:“前几天我问你东野毕驾车的事,而你说‘他确实善于驾车,(但)他的马将来一定会散失’,我不明白你是怎样知道的?”颜回回答说:“我是根据政治情况知道的。从前舜帝善于役使百姓,造父善于驾驭马。舜帝不用尽民力,造父不用尽马力,因此舜帝时代没有流民,造父没有散失的马。现在东野毕驾车,让马驾上车拉紧缰绳,上好马嚼子;时而慢跑时而快跑,步法已经调理完成;经历险峻之地和长途奔跑,马的力气已经耗尽,然而还让马不停地奔跑。我因此知道马会散失。"鲁定公说:“说得好,的确如你说的那样。你的这些话,意义很大啊,希望稍微进一步(地讲一讲)。”颜回说:“我听说,鸟急了会啄人,兽急了会抓人,人走投无路则会诈骗,马筋疲力尽则会散失。从古至今,没有使手下人陷入穷困的境地而他自己却能没有危险的。"鲁哀公很高兴,于是把此事告诉了孔子。孔子对他说:“他之所以是颜回,就因为常有这一类的表现,所以这一次的表现哪里值得过分地称赞呢?”

材料二:

颜回问孔子说:“臧文仲、臧武仲这二人,谁更贤能呢?"

孔子说:“武仲更加贤能。”

颜回说:“武仲被世人称为圣人,而他自身不免于罪责,这是他的智慧还不足以称道;他喜好说用兵讨伐之事,而与邾国打仗却失败了,这是他的智慧和名声不相符合。至于文仲,他虽然身体死亡而言论没有磨灭,怎么能说他不如武仲贤能呢?"

孔子说:“文仲身体死亡而学说创立,所以被称为文仲。然而他仍然有不仁的事三件,不智的事三件,这方面是不如武仲的。”颜回说:“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孔子说:“他让展禽处于下位,设置六关来收税,让妾织蒲草席赚钱,这是三不仁;他非法拥有天子才能拥有的器物,纵容不合顺序的祭祀,祭祀海鸟,这是三不智。武仲在齐国时,齐国将有灾祸,武仲不接受齐庄公封给他的田地,以此躲避了灾难,这是有智者也难以做到的。藏武仲这样有智慧却不被鲁国宽容,也是有原因的吧。因为他所做的事有的不顺于事理,所为的事有的也不合乎恕道。《夏书》说:‘想着这个,一心在于这个。这就是要顺于事理还要合乎恕道。’”

材料三:

鲁哀公向有若问到:“年景饥荒,国用不足,怎么办呢?"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十分收一的田租制度呢?”哀公说:“十分收二,我仍然不够用,怎么能只十分收一呢?"有若回答说:“百姓用度足了,君上怎么会不足呢?百姓用度不足,君上怎么会足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②三折肱③。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藤。

[注]①黄几复,名介,与黄庭坚少年交游,交情很深。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此时黄庭坚监德州德平镇(今属山东),黄几复知四会县(今属广东),两人分处天南海北,黄庭坚遥想友人,写下了这首诗。②蕲,祈求。③《左传》:“三折肱,知为良医。"《国语》:“上医医国,其次救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起句写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怀念友人、望而不见之意;各缀一“海"字,更显得相隔辽远,海天茫茫。

B.颔联借多个意象抒写两人别后思念之殷,其中,“夜雨”的意象能引起怀人之情,唐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亦有此用法。

C.颈联运用“不蕲三折肱"的典故,赞赏友人虽然只是一个地方官,但已显露出治国救民的才干。

D.尾联写自己虽已满头白发却依然苦读不辍,并以周围的环境描写渲染氛围,旨在慨叹自身怀才不遇的际遇。

16.首联化用“寄雁传书”的典故,有人赞其“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王若虚批评说:“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你赞同哪种观点?请简析。

【答案】15.D16.首联化用“寄雁传书”,一般来说此典故是希望借雁传书,而这里说雁“谢不能”,创新地突出了两人相隔之遥,连雁都无法传书,使思念之情更加深沉。这种化用不是简单的抄袭,而是在原典故的基础上进行了巧妙的改造和创新,赋予了新的意境和情感,所以是“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尾联“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藤”是想象友人黄几复勤奋读书已经头发花白,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听到猿猴的哀啼,以景结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而非慨叹自身怀才不遇的际遇。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典故用法及所蕴含的感情的能力。

我赞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观点。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诗人化用“寄雁传书”的典故,说想给友人寄信,大雁却拒绝传书。一般而言,“雁传书"常表达希望借助大雁传递书信的美好愿望,但此处说大雁“谢不能”,反其道而行之。通过这一独特的化用,更加凸显出诗人与友人相隔之遥远,连大雁都无法传递书信,深刻地表达出两人联络的艰难,从而强烈地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这种化用并非简单地照搬原典故,而是巧妙创新,赋予了典故新的意义和情感深度。“寄雁传书谢不能"一句,以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了一种无奈和失落的情境,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渴望相见却不能的痛苦,是对原典故的创造性运用,堪称“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拟行路难(其四)》中“__,___”二句,写出鲍照面对门阀制度的重压,不愿唉声叹气,只好借酒遣怀,却又断绝了歌吟。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以简洁的笔调刻画不同的人生趣味,“__,___"二句写出有人把情怀寄托在外物上,言行无拘。

(3)《登快阁》中,黄庭坚用“_,_”二句,勾画出一个阔大幽远的境界,为抒发情志作好了准备。

(4)故吾不害其长而已,_,_____________,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5)_,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6)汝识之乎?噌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魏庄子之歌钟也。(苏轼《石钟山记》)

(7)_,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答案】①.酌酒以自宽②.举杯断绝歌路难③.或因寄所托④.放浪形骸之外⑤.落木千山天远大⑥.澄江一道月分明⑦.非有能硕茂之也⑧.不抑耗其实而已⑨.素衣莫起风尘叹⑩.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舟遥遥以轻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酌"骸”“澄"硕”“耗"射”“窾"镗鞳”“飏"等。

三、语文积累与运用(12分)

1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不属于谦词或敬词的一项是()

A.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词

C.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D.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伏惟:俯状思量。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词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句意: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

B.窃:私下。自谦之词。句意: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近来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

C.小:形容词活用做名词,意为“小相”。句意: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呢?这里的“小"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