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学生应能够理解历史事件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是由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2.时空观念:学生需要通过历史地图和时间轴,构建起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等事件的时空框架,理解这些事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位置和影响。3.史料实证: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他们的历史证据意识和分析能力,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进行历史解释。4.历史解释:学生应能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培养历史解释能力,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戊戌维新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和历史影响。《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教学难点戊戌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理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史料分析法:通过展示历史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戊戌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问题探究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戊戌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辛丑条约》的影响。比较法:比较戊戌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历史事件。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甲午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状况,如割地赔款、民族危机加深等。提问: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危机?中国人民是如何挽救民族危亡的?引出课题: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戊戌维新运动背景展示史料:甲午战争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史料,引导学生总结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民族危机加深:甲午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经济发展: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思想传播:甲午战争后,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入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广泛传播,为戊戌维新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主要内容政治方面: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教育方面: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方面: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历史意义展示史料:戊戌维新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分析史料,引导学生总结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它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失败原因展示史料: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分析史料,引导学生总结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进行变法,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维新派在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措施不当,得罪了许多既得利益者。维新派缺乏群众基础,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客观原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他们对变法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列强不希望中国通过变法走上富强之路,对变法进行了干涉。义和团运动兴起展示图片: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山东。讲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民族危机加深: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洋教势力的侵略:西方列强在中国传教,一些传教士和教民仗势欺人,横行乡里,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自然灾害频繁:甲午战争后,中国自然灾害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口号展示史料:义和团的口号“扶清灭洋”。分析“扶清灭洋”口号的含义和影响:含义:“扶清”即扶助清朝政府,“灭洋”即消灭外国侵略者。影响:积极方面:“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强烈愿望,具有爱国性质。消极方面:“扶清”容易使义和团放松对清朝政府的警惕,被清政府利用;“灭洋”带有盲目排外的倾向。活动范围展示地图:义和团运动的活动范围。讲解义和团运动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山东、直隶、京津地区。历史影响展示史料:义和团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分析史料,引导学生总结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影响: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义和团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失败原因展示史料: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分析史料,引导学生总结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观原因:义和团运动具有盲目性和落后性,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义和团运动缺乏统一的领导和组织,力量分散。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八国联军侵华过程展示图片: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争场景。讲解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1900年,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等地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顽强抵抗。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往西安。《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展示《辛丑条约》的内容: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以在中国的战略要地驻扎军队。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分析《辛丑条约》的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课堂小结总结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思考:戊戌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