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匿笑(nì)殉职(xùn)着落(zháo)力不暇供(gōng)B.酝酿(niàng)确凿(záo)搓捻(niǎn)惊慌失措(cuò)C.粗犷(guǎng)脸颊(jiá)澹澹(chán)怪诞不经(yán)D.黄晕(yūn)鉴赏(jiàn)莅临(lì)踉踉跄跄(lià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窠巢咄咄逼人个得其所喜出忘外B.静谧拈轻怕重翻来复去人际罕至C.背篓不遗余力安之若素混为一谈D.感溉博学笃志华众取宠甘之如饴二、句子默写3.古诗文默写。(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观沧海》中描写山岛上草木茂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以衬托大海的勃勃生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4)在古代,诗人常常借飞鸟来表情达意。如王湾《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用雁儿送信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刘禹锡《秋词》中“________,________。”借鹤的形象引出豪迈的诗情。(5)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6)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三、综合性学习4.综合性学习。“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某校七年级某班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班里的于阳同学在朗诵冰心的《荷叶·母亲》时,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助解决。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1)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朗读停顿。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2)朗诵这节诗时应采用的语调是()A.轻缓B.欢快C.激昂D.深沉四、名著阅读5.在读书节活动中,某班举办“《朝花夕拾》我来讲”读书交流会。一位同学提供了A、B两段文字,请回答下面的问题。A.此后我就更要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阿长与<山海经>》)B.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五猖会》AB两段文字叙述的情况分别是哪两件事产生的影响,请简要概括。6.名著阅读《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踏上取经之路后,曾几度返回花果山,请选择其中一次简要叙述经过。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一粒稻米的一生王婉霞(1)我是一粒稻米。(2)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被吃进嘴里,进入生物的食道肠胃,通过消化转变为生物的能量来源。(3)金秋八月,万物皆满,我变得饱满灿黄。为了此刻的丰硕,在过去半年里,我不遗余力地汲取养分,充分接受太阳的洗礼,遇暴雨骤至,我拼命蜷缩成一团,竭力不被雨水击落。终于,我赶上了秋日。(4)抢秋开始了,农人手持镰刀收割,稻穗从根部被割断,收敛在一起,马不停蹄地送到打谷人手上,打谷人用力击打稻穗,稻谷被分离开来,变成一粒粒金黄的稻粒。(5)不幸的是,在收割之际,我被撞到了地上。农人来来往往,却没有人看见我。“还有我!还有我!”我拼命地大喊,几乎要跳起来。然而稻田渐渐空旷,农人渐渐离去。望着他们的背影,我陷入了深深的绝望。(6)就在这时,孩子们来了!他们背着背篓,捡起地上的遗穗。我又振奋起来。一个孩子看见了我,他拾起我放在背篓里,背回家同其他稻谷放在一起。失而复得的狂喜萦绕着我。(7)“鹏儿,再去地里看看还有没有漏掉的稻谷。粒粒皆辛苦啊。”农人说。(8)“好。”孩子答。(9)晾晒了半个月,农人开始为我脱亮,我变成了米粒。(10)农人抓了一把米煮成了白米饭,他盛了一碗米饭,虔诚地端起来敬了敬天地,说了些感谢的话语,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始吃饭,他连连感慨:“今年的新米真香啊。”沉醉的模样仿佛米饭是他的孩子。(11)那一刻,我为自己是一粒稻米而备感自豪。(12)我开始期待,我也会被农人煮熟,他诚恳地感谢自然的慷慨,如获至宝似的将我吃进肚里。(13)然而,突然有一天,我被装进了口袋,经过了长途跋涉的颠簸,我终于再见到了光明。这里是厨房,堆积了许多食材,许多厨师忙碌着,我被放入了锅里。哦,我终于要被煮熟端上饭桌了吗?我的一生都在为这一刻准备着。(14)锅盖掀开,我被盛了出来端上了餐桌。(15)桌上的情形与往常不同。往常,农人每顿饭只做两三个菜,他会将所有饭菜吃完,若剩一点便喂给牲畜。但眼前却有一大桌饭菜,牛肉、鱼、猪肘……丰富极了,看着桌前的4个人,我不免怀疑起来,他们能吃完所有饭菜吗?(16)他们开始吃饭,我等待着,等待着他们吃掉我。然而,过了好一会儿,他们却一个接一个放下了筷子。(17)难道他们吃完了吗?我惊诧,可他们明明才吃了三分之一的饭菜。我毕生的愿望就是被人吃进嘴里,可我好不容易被端上了餐桌却还是不能达成愿望吗?(18)我用尽全身的力气喊:“嘿!快吃我!快吃我呀!”(19)一旁的筷子笑起来:“小稻米,别喊了,这里的人向来都会剩很多饭菜,你不过是他们浪费的食物中最不起眼的一粒米罢了,没有人在乎你的。”(20)怎么会呢?我汲取了大地精华、穿越了四季时空、经历了物竞天择才得以成熟,我是天地的恩赐,是农人的勤劳,是自然与生物和谐共处的标识。(21)我不甘心,继续挥舞着双手:“你们快吃了我呀!我会让你们的身体充满力量……”我话音未落便被人收了起来,干净利落地倒进了潲水桶。(22)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吗?我做了那么多准备,在浪费面前却一文不值。我无奈,为什么要浪费粮食呢?为什么要如此冷漠地对待我?我分明看见门上写着:“浪费可耻,节约光荣。”(23)天快黑了,有人搬起了潲水桶,然后,我便被倒进了一个大坑,恶心的油水缓缓浸入土壤,我和固体食物散落在坑里,另一层土壤覆盖上来——他们在掩埋我们,想要依靠微生物的力量降解我们。(24)土壤遮挡住了最后一点光亮,我此生的光辉岁月结束了。7.请按照时间顺序,将“一粒稻米”的经历补充完整。①→变得饱满灿黄→收割之际,被撞到地上→②→脱壳变成米粒又被运走→③→被倒进潲水桶→④8.联系上下文,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语句。(任选一个作答)A.抢秋开始了,农人手持镰刀收割,稻穗从根部被割断,收敛在一起,马不停蹄地送到打谷人手上,打谷人用力击打稻穗,稻谷被分离开来,变成一粒粒金黄的稻粒。B.我话音未落便被人收了起来,干净利落地倒进了潲水桶。9.文章以“一粒稻米”的视角记叙有什么好处?10.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我爱杨柳(1)我家老屋门前有棵大柳树,就是人们常说的杨柳树。(2)我从小就喜欢杨柳,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乐——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围在他的身旁嬉戏、玩耍。它为我们架起绿荫,为我们收集欢声笑语……春天,我们爬柳树比谁的胆量大;夏天,我们在柳树上捉鸣蝉和蜻蜓;秋天,我们把柳枝盘在头上,一起玩着打仗的游戏;冬天,我们把秋千绑在柳树的侧枝上,荡在空中,一次又一次地体验着飞翔的感觉……(3)我喜欢柳树,因为它一年四季会展露出与众不同的风姿——春天,它打破冬日沉寂,挤走了冬日的凄冷。A.在春日暖阳里,肆意蔓延着它的身姿,尽情演绎着生命的舞蹈。那嫩绿的枝叶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飘荡,优美的姿态简直就是灵动活泼的少女。夏天,杨柳的叶子像是被画家涂上了一层浓浓的绿色。那绿油油的叶子如一叶叶小舟,长长的,窄窄的。小伙伴们摘下杨柳枝条,用灵巧的小手编织精美的物品。秋天,杨柳的叶子渐渐发黄发黑,像下雨一般坠落在地上,全部反哺给滋养它的泥土和根须。冬天,雪花覆盖在杨柳光秃秃的枝条上,就像是在帮助它遮挡风寒,又像是在替它打扮,让它成为风姿绰约的姑娘。(4)我喜爱杨柳,因为它有随遇而安、落地生根的美好气质——剪一根杨柳枝条插在泥土里,它就会活起来,逐渐成长,最后变成一株大树。它不需要昂贵的肥料和精心的培育,只要有泥土、阳光和水,便会成活,且生长得强健而美丽。(5)我喜爱杨柳,因为它有外表柔弱、内心坚韧的不屈性格——杨柳枝条细长,柔软下垂,那纤细的柳枝,柔弱中蕴藏着坚韧。即使你把它圈成360度的一个圆圈也不会折断;就是把它强行折断,它的皮也还要连着。它生成的轨迹和坚韧不屈的性格,常常激励着我走好人生的艰难旅程。(6)我喜爱杨柳,因为它有积极向上,不忘根本的高尚品格——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条细柳,条条不忘根本,总是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B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慈母而游戏,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旁或者干脆扑进慈母的怀里。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他高而能下、高而不忘根本!(7)我热爱杨柳,因为它是春天生命和希望的象征——“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和煦的春风徐徐吹拂,新鲜嫩绿的柳条随风摇摆,像一位殷勤的使者,站在乍暖还寒的时节,给翘首企盼的人们捎来春天的信息。带来无限希望和憧憬。……(8)我家老屋已多年无人居住,但屋前的杨柳依然不老,那青春杨柳依然姿态袅娜,仪态大方。尽管我已不能再守候它一季的绽放,可我还是常常从远方急切地回到故乡,去看望和抚慰它的成长。因为,它跳动的舞姿和飘飞的柳絮里,有我儿时的欢乐和我对它不染一尘的爱恋。11.在作者的笔下,杨柳树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通读全文,概括文章描绘了哪些图景,按照顺序填写。(1)无尽欢乐图(2)____,(3)____,(4)____,(5)____,(6)希望象征图12.品味下列语句描绘的情景,任选一个,说说其表达效果。A.在春日暖阳里,肆意蔓延着它的身姿,尽情演绎着生命的舞蹈。(从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角度品味)B.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慈母而游戏,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旁或者干脆扑进慈母的怀里。(从修辞的角度品味)13.最后一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六、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顾野有麦场(2)恐前后受其敌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16.文章中,“屠户”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17.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大都是贬义词,比如“狼心狗肺、狼子野心……”体现了对狼的排斥。在现代社会中,关于狼的形象你有哪些新的认识?七、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8.这首诗通过哪些景物表达伤感的愁绪?19.请从修辞手法、想象、情景交融等角度任选一个,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八、作文20.题目:______的叮嘱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1.B【详解】A.着落(zháo)——zhuó,C.澹澹(chán)——dàn,怪诞不经(yán)——dàn;D.黄晕(yūn)——yùn;故选B。2.C【详解】A.个得其所——各得其所,喜出忘外——喜出望外;B.翻来复去——翻来覆去,人际罕至——人迹罕至;D.感溉——感慨,华众取宠——哗众取宠;故选C。3.落花时节又逢君夜阑卧听风吹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我想那缥缈的空中淫慢则不能励精【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阑、卧、丰茂、雁、碧霄、缥缈、淫、励。4.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或: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或: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②D【详解】(1)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可以根据句子成分来划分,可以根据句意强调来划分,可以根据语意联系紧密程度来划分。根据成分可划分为: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主语、谓语、宾语之间皆有停顿。根据句意强调可划分为: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强调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根据语意联系紧密程度可划分为: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2)《荷叶·母亲》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亲的小诗。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对母爱的感激之情。母爱是深沉的,是感人至深的,是让人刻骨铭记的。所以应采用深沉的语调。故选D。5.①A.阿长送我绘图的《山海经》;B.在我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强迫我背《鉴略》这本书。【详解】A.本段叙述的情况是阿长送我绘图的《山海经》产生的影响,阿长是我幼时的保姆,《山海经》是鲁迅最为心爱的一本宝书。从这本书里,他感受到阿长对自己的关爱。B.本段叙述的情况是在我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强迫我背《鉴略》产生的影响。我心心念念要去看五猖会,父亲全然不顾的小儿心性,执意让我背书。书背完了,我也没了看会的兴趣。6.示例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乱杀无辜,把他赶走,悟空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宝象国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回。示例2:六耳猕猴假扮悟空抢夺了唐僧行李,抢占花果山。沙僧去讨要行李,不敌假猴王,去落伽山找观音帮忙,悟空得知此事,与之返回花果山,大战六耳猕猴。【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第一次: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乱杀无辜,把他赶走,悟空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宝象国遇难,然八戒沙僧去救百花公主,结果不敌,沙僧被抓,八戒跑了,黄袍怪进宫将唐僧变成老虎,小白龙去杀黄袍怪,结果不敌,被打伤。最后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回。第二次:真假美猴王。悟空为救唐僧,打死了几个强盗,唐僧批评悟空犯了杀戒,悟空辩解,引起唐僧不满,第二次赶他走。悟空只好去菩萨那诉说委屈。这个时候六耳猕猴变成悟空的模样,打了唐僧,抢走了行李。沙僧去花果山讨要行李结果被假悟空打跑,沙僧去找菩萨结果碰上了在菩萨处的真悟空,叙述了发生的事情,悟空气冲斗牛,回花果山去抓六耳猕猴。7.①汲取养分,接受太阳洗礼,抵抗暴风雨②被孩子拾起放进背篓③被做成米饭端上餐桌④被倒入大坑,被土覆盖。8.A.“收割”“割断”“收敛”等一系列动词,表现出农人抢秋动作的熟练与迅速。“击打”“分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由稻穗变成稻粒的过程,表现出农民的勤劳与辛苦,暗含“我”内心的喜悦与期待。(意思对即可)B.“干净利落”写出了服务员把米饭倒入潲水桶动作的熟练与迅速,说明浪费粮食的行为是经常性的,也写出了“我”的绝望与无助。9.(1)“一粒米”既是叙述者,又是叙述对象,使叙述更加自由。(2)采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更容易打动读者。(3)采用拟人手法,充满童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0.参考示例:①呼吁人们珍惜粮食,希望人们保持节约的传统美德。文中运用大量笔墨描写稻米生长变化的过程,突出农人劳动的辛苦,从这里可以看出。也可以从农人每顿饭将所有饭菜吃完,饭桌上四人一大桌菜最后倒掉的对比中。【分析】7.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第一空:根据第三段中的“我不遗余力地汲取养分,充分接受太阳的洗礼,遇暴雨骤至,我拼命蜷缩成一团,竭力不被雨水击落”可得:汲取养分,接受太阳洗礼,抵抗暴风雨。第二空:根据第六段中的“一个孩子看见了我,他拾起我放在背篓里,背回家同其他稻谷放在一起”可得:被孩子拾起放进背篓。第三空:根据第十三段中的“我被放入了锅里”和第十四段中的“我被盛了出来端上了餐桌”可得:被做成米饭端上餐桌。第四空:根据第二十三段中的“我便被倒进了一个大坑,恶心的油水缓缓浸入土壤,我和固体食物散落在坑里,另一层土壤覆盖上来”可得:被倒入大坑,被土覆盖。8.考查赏析句子。A.“收割”“割断”“收敛”是对农人收割稻子的动作描写,从这些动作当中,可以看出农人收割动作的熟练与迅速,表现出他们的辛苦与勤劳。“击打”“分离”表现了我在农人手下由稻穗变成稻米的过程。“我”终于要变成一粒“金黄的稻粒”,马上就会被做成饭,给人们提供能量,表现了“我”心中的喜悦与期待之情。B.“干净利落”本义是形容动作熟练、敏捷准确。在句中表现了服务员把根本就没有动过的米饭倒入潲水桶时动作的熟练与迅速。也侧面说明服务员做这种事做得很多了,浪费粮食的行为经常发生。“我”被“倒进了潲水桶”,再也没有别的被利用的可能,表现了“我”的绝望与无助。9.考查对记叙视角的理解。在文中,“一粒稻米”是故事的叙述者,同时它又是故事中的主人公,这样使文章叙述的角度非常全面,也更加灵活自由;对一粒稻米运用第一人称,体现了故事的真实性,更容易把读者带入到故事当中,随着主人公的经历而唏嘘,更容易表现作者的感情,也更容易打动读者,引起共情;以“一粒稻米”的视角记叙,把故事的主人公人格化,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充满了童真童趣,更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0.考查赏析文章主旨。联系文本内容可知,本文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记叙“我”的生长变化和收割过程,突出了“我”成长的不易和农人的辛苦;第二层写农人把稻穗变成稻米,虔诚地礼敬天地,把所有的饭菜都吃完,表现了他们对粮食的珍惜;第三层写“我”在饭店里被人们浪费,根本没有吃就倒入了潲水桶,最终为土掩埋。农人如此辛苦的种植粮食作物,我们当然更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农人对粮食的虔诚与珍惜与饭店里人们对粮食的浪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提醒人们应珍惜粮食,不能浪费。所以本文表现的主题是呼吁人们要保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珍惜每一粒粮食。11.不同风姿图美好气质图不屈性格图高尚品格图12.A.“肆意”是任意、任性的意思,在这里是贬词褒用,赞扬了杨柳旺盛的生命力的特征。B.运用比喻、拟人修辞,赋予柳枝人的情态,和泥土亲吻,把柳枝下垂在微风的吹拂下围绕泥土的根本,比喻成孩子环绕母亲嬉戏,或者扑向母亲的怀里,那样的亲近,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杨柳不忘根本的高尚品格。(意思对即可)13.对杨柳的无限喜爱、赞美之情,以及对儿童时光的无限怀念情感。【分析】11.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三段中的“因为它一年四季会展露出与众不同的风姿”可得:不同风姿图。根据第四段中的“因为它有随遇而安、落地生根的美好气质”可得:美好气质图。根据第五段中的“因为它有外表柔弱、内心坚韧的不屈性格”可得:不屈性格图。根据第六段中的“因为它有积极向上,不忘根本的高尚品格”可得:高尚品格图。12.(1)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肆虐”本义为:肆行暴虐。是一个贬义词。但在本句表现地却是作者对杨柳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所以这里是贬词褒用的手法。在句中表示的是在春日的暖阳里,杨柳努力生长。突出了杨柳春天到来时焕发的无限生命力,表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2)考查赏析句子。这句话把柳枝比作一群活泼的孩子,这是比喻。“亲吻、依傍、扑进”等动词把柳枝人格化,这是拟人。联系语境可知,这个句子表示的是柳枝在春风中摇摆,不时触碰身处泥土中的树根。联系后句“但他高而能下、高而不忘根本”可知,这句话比喻和拟人综合运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杨柳不忘根本的品格。13.考查赏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尽管我已不能再守候它一季的绽放,可我还是常常从远方急切地回到故乡,去看望和抚慰它的成长”可知作者对杨柳有无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所以才会常回故乡去看杨柳。“有我儿时的欢乐和我对它不染一尘的爱恋”一句表现了我对自己儿童快乐自由时光的怀念和对杨柳的爱恋之意。14.(1)看、环顾(2)胁迫、攻击15.(1)骨头已经投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2)(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来(用来)诱惑敌人的。16.刚开始屠户害怕;后来他镇定下来,和狼对抗,最终杀死了狼。(意思对即可17.示例:我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狼的形象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传统的形象贪婪狡猾逐渐成为野性、激情、挑战、团结勇猛的新的形象。(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分析】14.本题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1)句意: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顾:看,看见。

(2)句意: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敌:攻击。15.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1)尽:完。矣:语气词,相当于“了”。而:表转折关系。并,一起。之:主谓间,地义。如故,跟原来一样。(2)乃:才。假寐:假装睡觉。寐:睡觉。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

16.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活动的梳理与理解。结合原文“屠惧……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进行分析。刚开始屠户害怕,“投以骨”;但狼“并驱如故”,然后镇定下来,“弛担持刀”,和狼对抗;最终屠夫“暴起,以刀劈狼首”,杀死了狼。据此归纳前后变化。17.本题考查拓展阅读。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大都是贬义词;但在现代文学中,狼逐渐成为野性、激情、挑战、团结、勇猛的形象。如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白牙》等彰显的是对野性的呼唤;法利·莫厄特的纪实性作品《与狼共度》中对一个狼家庭的描绘,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狼性中有悖于传统观念的一些品质,如团结、忠诚、友爱等。在现代文化中,狼性文化是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对团队协作的重视,以及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精神,还有克服困难的勇气等。

【点睛】参考译文:一个屠户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途中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而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过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齐追赶屠户。屠户十分窘迫,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于是屠户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砍狼的脑袋,又砍了几刀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正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打洞,打算将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杀死了这只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大概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狼真狡猾啊,但一会儿两只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18.杨花、子规、明月19.示例一: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是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示例二: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使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分析】18.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根据“杨花落尽子规啼”可得:杨花和子规。根据“我寄愁心与明月”可得:明月。杨花飘零,子规哀啼,渲染了与友人离别时的伤感。作者把自己的愁心寄托给明月,表现了对友人强烈的牵挂与思念之意。19.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本题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多种手法,从中任选一个角度回答即可。鉴赏时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修辞的角度: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当作使者,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意,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心。奇特的想象: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情景交融的角度:把明月之景和对朋友的情交融在一起,明月代表思念,景中有情,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牵挂之情。20.例文:爱的叮嘱“还不快去做作业,玩到什么时候?”“路上小心,遇到什么事我可不帮你。”听妈妈的唠叨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地直灌入我的耳朵。2005年8月21日星期四晴真巧!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