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拟行路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拟行路难》精读解析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二年级语文选修班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5周,星期三,第1-2节(共90分钟)
4.教学时数:2课时(45分钟/课时)
《拟行路难》教学设计围绕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中的这首古诗,通过对文本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掌握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同时结合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核心素养目标1.提升文学鉴赏能力,能够理解并分析古诗的意象、结构、韵律及情感表达,感悟诗人的思想情怀;
2.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体会古典诗词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培养文化自信;
3.发展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和解读文学作品,形成独立见解;
4.提高表达与交流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锻炼运用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个人观点。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诗句意象的解析:《拟行路难》中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学生需掌握如何从诗句中提炼意象,并理解其象征意义。
-情感表达的体会:学生需学会感受诗人在诗中的情感变化,把握其内心的挣扎与坚持。
-诗歌结构分析:强调诗的起承转合结构,以及如何通过结构分析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在逻辑。
2.教学难点
-意象与情感的关联:学生往往难以将具体的意象与抽象的情感联系起来,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意象与情感转折。
-古诗韵律的理解:学生对于古诗的平仄、押韵等韵律知识掌握不足,需通过具体诗句的剖析,如“拟行路难,恨别鸟惊心”中的韵律特点。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诗歌,如社会背景、诗人个人经历等,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提出有深度的见解。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教师对诗句的深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拟行路难》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对诗歌意象、情感、结构等方面的见解,促进思想碰撞。
-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创作中,加深对古典诗词写作技巧的掌握。
2.教学手段
-多媒体设备:利用PPT展示诗歌背景、诗句解析、诗人简介等内容,增强视觉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软件:运用互动式教学软件,设计诗歌知识问答、意象匹配等互动环节,提升课堂趣味性。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拓展学习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拟行路难》的时代背景,提出问题:“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远行意味着什么?诗人为什么会感叹‘拟行路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对诗歌主题的兴趣。
2.讲授新课(20分钟)
a.诗句意象解析(10分钟)
-教师挑选诗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如“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分析其象征意义,讲解如何通过意象理解诗人情感。
b.情感表达分析(5分钟)
-讲解诗人在不同诗句中的情感变化,如由艰难困苦到峰回路转,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c.诗歌结构解读(5分钟)
-分析《拟行路难》的起承转合结构,强调结构对诗歌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句中的意象、情感及结构,并分享各自观点。
-课堂提问:教师随机提问,检查学生对意象、情感、结构等方面的理解程度。
4.创新教学互动环节(5分钟)
a.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诗人的角色,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
b.仿写练习
-鼓励学生借鉴《拟行路难》的意象和结构,创作一首描绘现代生活困境与希望的短诗。
5.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简要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意象、情感和结构在理解古典诗词中的重要性。
6.作业布置(5分钟)
-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拟行路难》的读后感,要求结合课堂所学内容,深入分析诗歌意象、情感和结构。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双边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克服难点,提高核心素养。拓展与延伸1.拓展阅读材料
-《古诗十九首》: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诗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尤其是非屈原作品的其他古典诗歌,以拓宽文学视野。
-《离骚》:通过对比阅读《拟行路难》与《离骚》,探讨两位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情感表达和理想追求。
-《宋诗选》:选取宋代诗人的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时期诗歌风格的变迁,同时加深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主题探究:鼓励学生围绕“行路难”这一主题,收集更多的文学作品,分析不同作家如何处理这一主题,并撰写分析报告。
-文化背景研究:让学生自主研究《拟行路难》背后的文化背景,如当时的社会环境、诗人的人生经历等,以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以“行路难”为主题的现代诗或短篇小说,通过创作实践加深对文学创作方法的理解。
-跨学科学习:引导学生结合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探讨古代旅行的实际情况,如交通工具、路线选择、面临的困难等,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行路难”的含义。教学反思与总结在本次《拟行路难》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有一些收获,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教学反思:
在导入环节,我通过展示诗歌背景和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方法效果不错,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到课堂上来。但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诗句意象的解析可能过于深入,导致部分学生难以跟上我的思路。我意识到在讲解时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接受程度,适时调整讲解的深度和速度。
在巩固练习环节,我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了课堂提问。这一环节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但我发现在提问时,有些学生的回答并没有完全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这让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细致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学总结:
总体来看,学生在本节课中对于《拟行路难》的意象、情感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和诗歌的艺术特色。在技能方面,学生通过讨论和仿写练习,提高了自己的表达和创作能力。在情感态度上,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有了明显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更加深入。
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我发现部分学生在批判性思维方面还有待提高,他们在分析诗歌时往往难以提出独到的见解。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思维训练的环节,如辩论、批判性写作等。
其次,课堂时间管理方面,我在讲授新课的部分占用时间较多,导致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略显仓促。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将调整教学计划,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
改进措施和建议:
1.在讲解时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反应,通过提问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节奏。
2.设计更多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优化时间管理,确保课堂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和展示。
4.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更多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鼓励他们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重点题型整理1.分析题:请比较《拟行路难》与《离骚》中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情感表达和理想追求。
答案:《拟行路难》中,诗人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表达了在困境中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屈不挠。而《离骚》中,屈原面对国破家亡的困境,抒发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美好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两者都表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定信念和为理想奋斗的精神。
2.阐述题:请结合诗句,阐述《拟行路难》中的意象如何表现诗人的情感变化。
答案:在《拟行路难》中,诗人运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意象,展现了从困惑、忧虑到豁然开朗的情感变化。这些意象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在艰难旅程中的心境波动。
3.仿写题:请借鉴《拟行路难》的意象和结构,创作一首描绘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困境与希望的短诗。
答案:
漫漫人生路,何处是归途?
灯火阑珊处,梦想熠熠生辉。
城市森林中,孤独漫步;
心底花开时,希望重生。
4.诗歌结构分析题:请分析《拟行路难》的起承转合结构,并说明其如何对情感表达产生影响。
答案:《拟行路难》的起承转合结构清晰。起句描绘了行路的艰难,承句表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困惑,转句展示了困境中的希望,合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这种结构使诗歌情感层次分明,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