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7兼爱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7兼爱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7兼爱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7兼爱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单元7兼爱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兼爱【基础测评】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攻:治疗B.当察乱何自起 当:应当C.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具:完备、齐全D.不行以不劝爱人者 劝:激励【答案】B【解析】当:同“尝”,尝试。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eq\b\lc\{\rc\(\a\vs4\al\co1(不知乱之所自起,臣子之不孝君父))C.eq\b\lc\{\rc\(\a\vs4\al\co1(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故窃异室以利其室))D.eq\b\lc\{\rc\(\a\vs4\al\co1(此何也,当察乱何自起))【答案】B【解析】B.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连词,表示承接关系,于是就/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C.介词,把/连词,表示目的,来。D.疑问代词,为什么/疑问代词,哪里。3.下列有关文言句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治乱者何独不然宾语前置句,应为“治乱者独不然何”B.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推断句,“……也”表推断C.当察乱何自起宾语前置句,应为“当察乱自何起”D.子自爱,不爱父宾语前置句,应为“子爱自,不爱父”【答案】A【解析】该语句不是宾语前置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4.下列有关词类活用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亏父而自利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损失B.故亏臣而自利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利C.虽父之不慈子慈:形容词用作动词,疼爱D.故乱异家以利其家乱: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乱【答案】B【解析】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获利。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观点。B.《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编。墨家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学并称“显学”。C.儒家讲“爱人”,墨家讲“兼爱”。前者强调“亲亲”“尊尊”的等级差别,后者主见“爱”没有等级差别。D.《周礼》中曾记录“邦”和“国”的区分,“大曰邦,小曰国”;而“家”指卿大夫的封地。【答案】B【解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编”错,《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意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答案】提示:①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儒家提倡的是有等级的仁爱,“以及”表明的是推己及人,先后有别;墨家主见的则是无差别的兼爱,“若视”表明的是一视同仁,爱无差别等。②可以从强调人的同等和社会公允的角度,也可从强调将个人命运融于国家与社会利益之中,增加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还可从儒、墨兼用,各取所长,有助于维护人的尊严与实现社会和谐的角度等,联系现实谈看法。(言之成理即可)7.依据上下文的意思,填空。盘古说:我开。共工说:我撞。女娲说:我______。夸父说:我追。精卫说:我______。后羿说:我射。仓颉说:我造。神农说:我尝。燧人说:我______。有巢说:我搭。鲧说:我堵。禹说:我______。干将、莫邪说:我铸。鲁班说:我锯。孙子说:我谋。孔子说:我______。孟子说:我______。墨子说:我爱。老子说:无为。庄子说:自由……这样,开天辟地、利用自然、制造工具、创立学说的先秦文化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答案】补填钻疏仁义【阅读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行不为义。”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行不为义。”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行不为义。”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行不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墙立既,谨上为凿一门,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赛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置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选自《墨子·尚贤上》,有删改)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B.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C.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D.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答案】C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亲者,指与君主关系密切的人;近者,指在左右侍奉君主的人;远者,指关系疏远、不在君主身边的人。B.国,指诸侯国;郊,指都城外百里以内的地方;远鄙,指远方边邑;四鄙之萌人,指生活在边疆的百姓。C.九州,古代中国划分的九个大区,历来说法不一,有《禹贡》九州、《尔雅》九州、《周礼》九州等,后用作中国的代称。D.爵位,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各诸侯国内亦置卿、大夫、士等。【答案】B【解析】“国,指诸侯国”错,“国”指国都。10.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认为,对国家的贤良之士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这样以后,才能吸引更多的贤良之士参加国家的管理。B.墨子所说的“贤良之士”即“国之善射御之士”,墨子希望通过“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等手段来发掘人才。C.墨子指出了富贵者、亲者、近者、远者等人不得不为义的情形,突出了君主“尚贤事能”的重要影响及意义。D.墨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一连串的类比,如文章其次段以修墙筑门作比,生动阐明白治理国家的有效方法。【答案】B【解析】“贤良之士”并非指“国之善射御之士”,而是指“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2)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答案】(1)把这三种东西授予贤能的人,并不是因为他有才德而赏赐他,而是希望他做事能胜利。(2)所以,贤士是用来担当宰相的属官的。12.第三段中,墨子举“尧”“禹”“汤”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什么?【答案】墨子举这些人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假如任用有德才的士人,就可以建立名声、成就功业。【参考译文】墨子说:“比如想要增加这个国家擅长射箭、驾车的人,肯定要使他们富足,使他们显贵,敬重他们,赞誉他们,这样以后,国家中擅长射箭、驾车的人就可以得到增加了。何况贤能的人又具有敦厚的德行,善辩的言谈,广博的学识呢,这原来就是国家的珍宝和社稷的良佐,也肯定要使他们富足,使他们显贵,敬重他们,赞誉他们,这样以后,国家的贤能之士也就可以得到增加了。”所以古代的圣王治理国政,说道:“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让他富有,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让他尊贵,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与他密切,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与他接近。”因此,国家中富有而显贵的人听到这话,都回来商议说:“从前我们所凭借的是富贵,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贫贱的人,那么我们不行不做合乎道义的事。”与君主关系密切的人听到这话,也回来商议说:“起初我们所凭借的是与君主的密切关系,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关系疏远的人,那么我们不行不做合乎道义的事。在君主身边的人听到这话,也回来商议说:“起初我们所凭借的是在君主身边,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不在身边的人,那么我们不行不做合乎道义的事。”远离君主的人听到这话,也回来商议说:“我们从前因为远离君主而无所凭借,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不在身边的人,那么我们不行不做合乎道义的事。”等到边邑郊外的臣子,宫中的宿卫之官,国都中的一般人,四方边地的人听到了,都争先做合乎道义的事。这是什么缘由呢?(墨子)说:君主用来役使臣下的,只有一种东西;臣下借以侍奉君主的,只有一种途径。就似乎富足的人家,有高墙和很大的屋子,墙修完了,仅在墙上开一扇门,有盗贼进入,关闭他进来的门再找寻他,盗贼就无从出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君主抓住了关键。“所以古代圣王处理政事,按德行排列位次,崇尚贤能的人。即使是农田和工坊中的人,只要有实力就提拔他。赐予他很高的爵位,赐予他许多的俸禄,任用他来做事情,给他决断的权力。就是说:假如爵位不高,那么百姓就不敬重他;假如俸禄不多,那么百姓就不会信任他;假如在施行政令时没有决断权,那么百姓就不会畏惧他。把这三种东西授予贤能的人,并不是因为他有才德而赏赐他,而是希望他做事能胜利。所以在那个时候,按德行来排列位次,按官级担当职务,依据功劳来确定赏赐,衡量功绩而分发俸禄。因此,官员并不会恒久富贵,百姓也不会始终贫贱。有实力就提拔他,没有实力就罢免他。出以公心,抛开私怨,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古时候尧在服泽的北边提拔了舜,把政事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