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证据推理促进化学概念深度学习_第1页
基于证据推理促进化学概念深度学习_第2页
基于证据推理促进化学概念深度学习_第3页
基于证据推理促进化学概念深度学习_第4页
基于证据推理促进化学概念深度学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概念的深度学习是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基于证据的推理分析等学习活动,进行概念的提取、归纳和初步构建,在此基础上理解与运用,并批判性地接收和学习新知识,建立新旧知识问的联系,进行深度高阶思维的学习。该文围绕素养为本,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反应热”教学为例,聚焦以证据推理为抓手,以高质量对话为依托,寻求促进学生关于化学概念的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一、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中,本章包括2节内容:第一节“反应热”,介绍了反应热的概念、叶,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焓變、热化学方程式和燃烧热等;第二节“反应热的计算”,介绍了盖斯定律和反应热的计算。“反应热”是化学学科核心概念,教材中存在许多概念与其构成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如图1所示)。人教版教材中呈现图1所示概念时思路清晰明了。体系与环境的引入首先帮助学生认识研究“反应热”的前提条件;接着通过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研究反应热的含义;最后从能量角度,引出内能、焓,再通过限定恒温恒压的条件引出焓变,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反应热又是整个概念系统的核心,该章内容具体编排如图2所示,内容之间的逻辑顺序极为清晰。二、教学目标1.能通过认识体系与环境的概念,掌握反应热的概念。2.分析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原理,并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反应热,培养综合能力与计算能力。3.从体系内能的视角出发,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概念关系,培养对问题多角度分析的能力,4.了解燃烧热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熟练掌握以符号表征为核心的表达方式。5.能够分析发现反应的能量关系,体会盖斯定律的意义,在化学学习中渗透化学学科的价值三、单元教学流程依据“反应热”的相关概念的逻辑关系,以人教版新教材为基础并结合学情,笔者设计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流程如图3所示。四、核心概念教学过程以下教学过程为3个课时,本文只展示课时1的部分师生对话。课时1:1.能量变化、体系与环境、反应热[教师](展示一盒自热火锅)自热锅发热原理是什么?从能量角度,生产商需要考虑什么问题?从能量安全角度,使用者要考虑什么问题?[学生]自热锅原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厂商需要考虑加热包中生石灰的量、米饭的量、加热的时间等。不能随便丢弃加热包,有着火的可能,且碱性强,污染环境。[教师]人们利用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往往需要定量。刚才同学们说的保护环境是我们熟悉的“环境”。在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能量变化时,需要明确的2个概念——“体系与环境”中也有“环境”。如何理解这2个概念呢?(演示实验: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发生反应,用手摸试管壁。)我们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为例,研究体系是什么?环境是什么?[学生]体系包括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微粒,还有中和反应本身以及反应产生的微粒。环境包括体系之外所有的东西。[教师]老师的手也算是环境的一部分,我刚刚用手触摸试管壁,感受到外壁温度升高,有同学可以解释一下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吗?[学生]因为该反应放热,使体系温度升高。老师的手作为环境,温度较低,能量(热量)由体系传递给环境。[教师]假如我的手是温度计,体系放出的热全部被我感知到,那我能知道这部分能量是多少吗?你能根据物理学知识解释说明吗?[学生]根据Q=c×m×△T,△T取最高温度与反应前的温度差。[教师]等温条件下(即反应后体系温度恢复至反应前),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或者吸收的热量,称之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给“反应热”下定义时,为什么规定始末态温度相同?[学生]只有规定体系的始末态温度相同,才能保证反应热全部传给环境,便于测量。设计意图:从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作为探索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起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体系与环境的概念教学中,将课本的图片变成了眼前的实验。由学生熟悉的概念出发,进行新概念的构建。在引入反应热概念时,教师对实验条件进行假定,学生通过推理分析,真正理解“等温”在反应热定义中的意义,也为接下来测量反应热的原理做铺垫。2.中和反应反应热、内能与焓、焓变[教师](展示实验仪器及用品)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方案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请讨论实验原理,细化实验细节,制定实验步骤。[学生]讨论,汇报:(1)根据物理公式Q=c×m×△T。(2)用水的比热容近似处理c。(3)用量取体积的方法求得溶液质量m。(4)用同1只温度计分别测量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求算温度差△T。[教师]请同学们思考如下几个问题:实验过程使用的量热计有什么特点?实验操作注意什么?温度传感器记录的数据图(图略),该读取哪个点的数据?依据是什么?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前后温度发生变化,所计算的热量还能称为“反应热”吗?[学生]讨论,汇报:(l)隔热层和杯盖主要作用是尽可能防止热量散失。(2)要注意反应时快速混合溶液,并用玻璃搅拌器搅拌。(3)记录最高点的温度,体系放出的热量使温度升高,温度最高点代表体系中酸和碱完全中和时所放出的热量:[数据处理]学生根据相关数据,计算该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教师]在这组实验中,你计算得到的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Q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如果有一个数据能够代表中和反应:H+(aq)+OH-(aq)=H2O(1)生成lmol水,我们对于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定量研究可能会更为方便,清你进行换算。设计意图:打破传统教学的验证性实验模式,让学生分析实验原理这个过程比学生按照课本步骤做实验,这种探究要有趣得多。并且可以加深学生对反应热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概念内化,在讨论论证过程中充分将思维外显,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实验过程中使用温度传感器能将数据外显,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温度的变化曲线,通过分析,确定最高点的意义。数据处理的最后,教师的问题推进,加深了学生对化学反应计量关系与能量变化的理解,为学生之后学习热化学方程式和歸纳Q与AH的关系做铺垫。[教师]化学反应为什么会产生反应热?能量从何而来?内能(U)是体系内物质各种能量的总和,根据水有三态,结合微观角度讨论物质的内能包含哪些具体能量?哪些因素会引起内能的变化?[学生]反应前后体系内能发生变化,就会产生反应热。内能受温度、压强、物质的聚集状态影响,包括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教师]焓(H)是与内能相关的物理量。在等压等温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反应热可视为焓变(△H)单位为kj/mol。焓和内能都是状态函数,状态函数的变化规定为末状态减去初状态。请根据课本图1-4,归纳△H的“正负”与吸热或放热反应的关系。[学生]△H>0,吸热反应;△H<0,放热反应。[教师]还可以从体系的角度来认识,体系放热,焓减少。体系吸热,焓增大。[教师]展示课本图1-5能量变化示意图及相关数据。[学生]化学反应中能最变化的本质,是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时的能量变化。设计意图:内能是物理学科的重要概念,是学生的已有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出焓这个新的概念。强调“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热可视为焓变,说明“反应热”与“焓变”并非同一概念,有助r避免学生产生“反应热即焓变”的迷思概念。结合图示,并通过状态函数的变化规定以及从体系出发,说明清楚△H>0或△H<0的规定,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系与环境的关系。课时2:3.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教师]25℃时,101kPa,1molH+和OH-反应产生1mol液态H2O时,放出57.3kJ的热量。请用化学符号用语表示该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情况。为什么热化学方程式要标明状态、温度、压强等?请根据你之前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数据,归纳Q和△H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中和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的表达,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用语是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尊重和表达。学生亲身经历的实验及数据更有真实感,明白热化学方程式中要标明的内容不是强制的规定,而是由于“焓”与内能一样都与物质的种类、数量、聚集状态、温度、压强有关,△H自然也会随影响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教师]燃烧热是一种反应热。几种常见燃料的燃烧热见表1。[讨论]根据燃烧热的定义,以甲烷为例说明表述其燃烧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写出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讨论]根据表1燃烧热的数据,计算相同质量的碳、氢气、甲烷在25℃、101kPa时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请你根据计算结果说明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请你判断相同质量的甲烷、乙烷、丙烷完全燃烧,热值最大的是哪种?设计意图:热化学方程式只是化学特有的符号语言,它背后的反应热才是人类真正关注的焦点。通过数据计算比较,学生切实体会到能源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在数据计算的过程中,通过已知数据,再由计算结果运用质量守恒进行推断,能够培养学生迁移运用的思维能力。课时3:4.盖斯定律[教师]如果物质都能够完全燃烧,人类就可以有效使用地球上有限资源。然而,燃烧不充分是常见的。C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测量这个反应的反应热是有难度的,很难做到在反应中控制条件全部生产CO而不生产CO2。盖斯定律是基于科学家大量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的客观规律,你能以我们熟悉的碳的燃烧为例(如图4所示),从理论[二证明盖斯定律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继续深入理解“焓”作为状态函数的特点。当状态确定,H确定,△H只与反应的始末状态有关,跟反应途径无关。图4相比于人教版课本第15页的图,更利于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盖斯定律。[教师]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了放热反应Fe(s)+CuSO4(aq)=Cu(s)+FeSO4(aq)的焓变△H。在用同样方法测量反应Fe(s)+Fe2(SO4)3(aq)=3FeSO4(aq)焓变的时候,发现把铁粉加入Fe2(SO4)3溶液中,有气体产生,用量热计无法测定其反应热,为什么?如何获得反应Fe(s)+Fe2(SO4)3(aq)=3FeSO4(aq)的焓变呢?请设计实验方案。设计意图:盖斯定律的最大价值在于可以利用实验测定的少量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