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创新研究报告书_第1页
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创新研究报告书_第2页
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创新研究报告书_第3页
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创新研究报告书_第4页
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创新研究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创新研究报告书TOC\o"1-2"\h\u17511第一章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概述 363421.1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定义与分类 3307451.2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背景 465901.3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地位与作用 414117第二章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分析 5216022.1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与分布 5263682.1.1发展规模 5204972.1.2分布情况 5210712.2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5293622.2.1管理体制不完善 5158432.2.2资金投入不足 5128502.2.3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57202.3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外部环境 6150492.3.1政策环境 6158932.3.2市场环境 6308392.3.3社会环境 627311第三章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创新 695633.1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特点 684593.1.1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6194103.1.2家庭农场特点 6202683.2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创新路径 7252153.2.1优化产业结构 759043.2.2推进技术创新 765763.2.3完善政策体系 7115323.2.4强化品牌建设 7278273.3家庭农场发展政策建议 777373.3.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7243523.3.2完善土地政策 7264173.3.3加强金融支持 7197453.3.4提升农民素质 7178203.3.5促进产业融合 712088第四章农民合作社发展模式创新 8172614.1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与特点 8299854.1.1发展现状 8124774.1.2发展特点 8309004.2农民合作社发展模式创新路径 8106484.2.1优化组织结构 8207344.2.2创新经营模式 8284894.2.3强化政策支持 9201934.3农民合作社发展政策建议 9227524.3.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9307174.3.2加强政策引导 9320074.3.3优化发展环境 9147784.3.4强化监测评估 91889第五章农业企业化发展模式创新 975795.1农业企业化发展现状与特点 9322675.1.1发展现状 9208165.1.2发展特点 981825.2农业企业化发展模式创新路径 10102635.2.1政策引导与支持 1028615.2.2产业融合与创新 10103515.2.3市场导向与品牌建设 1046865.2.4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 1041445.3农业企业化发展政策建议 1088895.3.1完善政策体系 10190705.3.2加强金融服务 10269465.3.3培育人才队伍 10282085.3.4优化发展环境 104456第六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模式创新 10206476.1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现状与特点 1070136.1.1发展现状 11225696.1.2发展特点 11265116.2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模式创新路径 11210486.2.1优化组织结构 11189096.2.2创新经营模式 11300796.2.3提升技术水平 11201196.2.4加强品牌建设 11133856.3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政策建议 12249466.3.1完善政策体系 12275586.3.2优化金融支持 12211656.3.3强化人才培育 127328第七章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模式创新 12209657.1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与特点 1220937.1.1发展现状 12298827.1.2发展特点 1230257.2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模式创新路径 13203557.2.1构建多元化服务主体体系 13194527.2.2创新服务模式 1362947.2.3完善政策体系 13252577.3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政策建议 1321241第八章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创新 13153228.1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与特点 1390818.1.1发展现状 14222218.1.2发展特点 14193068.2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创新路径 1467068.2.1优化园区布局 14242428.2.2强化科技创新 1468158.2.3拓展产业链条 14140158.2.4培育人才队伍 14281828.2.5创新政策体系 15293398.3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政策建议 15154578.3.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551838.3.2优化园区基础设施 15316208.3.3加强产学研合作 1535328.3.4培育园区特色优势 151578.3.5加强园区品牌建设 1525951第九章新兴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 1543289.1新兴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现状与需求 1532159.1.1融资现状 15153009.1.2融资需求 15125079.2新兴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路径 16199399.2.1引导基金 16134609.2.2融资租赁 16284379.2.3农业供应链金融 16153659.2.4互联网融资 16182519.3新兴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政策建议 16227589.3.1完善金融体系 16114569.3.2优化融资政策 16282539.3.3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16113799.3.4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1631262第十章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创新的政策建议 17186810.1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发展环境 17496310.2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经营能力 172090810.3促进产业融合,拓展发展空间 171403910.4创新金融支持,破解融资难题 18第一章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概述1.1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定义与分类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为适应市场需求和农业发展新形势,以创新为驱动,形成的具有新型经营理念、组织形式和运营模式的农业经营实体。根据其组织形式和功能特点,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可分为以下几类:(1)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农业经营实体。(2)农民合作社:农民自愿结成的,以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为纽带,实行民主管理、按劳分配的农业经营实体。(3)农业企业: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业务的农业经营实体。(4)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信息、金融、市场等服务的专业化服务组织。1.2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已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其主要发展背景如下:(1)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为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政策保障。(2)市场需求变化: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高品质,新兴农业经营主体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3)科技进步:现代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技术支持。(4)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链条的不断完善,使得新兴农业经营主体能够更好地融入产业链,实现价值增值。1.3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主要作用如下:(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新兴农业经营主体采用现代化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新兴农业经营主体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3)增加农民收入:新兴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4)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5)提升农业竞争力: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第二章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分析2.1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与分布2.1.1发展规模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我国农业部门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达数百万家,涵盖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种形式。这些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产值、土地流转、技术引进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1.2分布情况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各地分布不均。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农业资源丰富地区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大的地区,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较快。例如,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中原地区等,这些地区的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较多,规模较大。而在西部和东北等地区,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相对较慢,数量和规模较小。2.2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2.2.1管理体制不完善虽然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但管理体制尚不完善,部分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导致部分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难以形成有效的经营机制,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2.2.2资金投入不足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资金投入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农业项目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金融机构对农业领域的投资意愿较低。政策性扶持资金分配不均,导致部分新兴农业经营主体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2.2.3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虽然部分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在技术引进和推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创新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这限制了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潜力。2.3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外部环境2.3.1政策环境我国高度重视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政扶持力度、优化金融政策、加强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等。这些政策为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3.2市场环境我国消费升级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新兴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市场环境逐渐改善。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消费者对品质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为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3.3社会环境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电商、农业产业化等领域的发展,为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机遇。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也为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章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创新3.1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特点3.1.1家庭农场发展现状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实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21年,全国家庭农场数量已超过300万户,分布在粮食、经济作物、蔬菜、水果等多个领域。3.1.2家庭农场特点(1)经营规模适中。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一般在30300亩,既能发挥规模效应,又能保障家庭成员的劳动就业。(2)生产方式多样化。家庭农场采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如设施农业、绿色防控、智能化管理等,提高了生产效率。(3)产业链条完整。家庭农场不仅从事农业生产,还涉及加工、销售等环节,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4)经济效益显著。家庭农场通过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提升品质等手段,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3.2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创新路径3.2.1优化产业结构家庭农场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强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实现产业链条延伸,提升产业竞争力。3.2.2推进技术创新家庭农场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加强农民培训,提升农民素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3.2.3完善政策体系应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支持力度,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如财政补贴、金融支持、土地流转等,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3.2.4强化品牌建设家庭农场应注重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通过参加农产品展会、开展线上线下营销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3.3家庭农场发展政策建议3.3.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应进一步加大对家庭农场的财政支持力度,包括良种补贴、农业保险、贷款贴息等,降低家庭农场的经营成本。3.3.2完善土地政策应推动土地流转,为家庭农场提供稳定的土地资源。同时加强对流转土地的监管,保障农民权益。3.3.3加强金融支持应鼓励金融机构为家庭农场提供信贷支持,简化贷款程序,降低贷款利率,缓解家庭农场的融资难题。3.3.4提升农民素质应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3.3.5促进产业融合应引导家庭农场加强与龙头企业的合作,推进产业链条延伸,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第四章农民合作社发展模式创新4.1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与特点4.1.1发展现状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农民合作社数量已超过220万家,入社农户超过1亿户。农民合作社在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1.2发展特点(1)覆盖领域广泛。农民合作社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多个领域,涵盖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2)组织形式多样。农民合作社既有单一产品的合作社,也有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合社。(3)发展速度快。农民合作社数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发展迅速。(4)带动能力强。农民合作社在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4.2农民合作社发展模式创新路径4.2.1优化组织结构(1)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运行机制,提高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2)发展联合社。通过跨区域、跨行业联合,实现资源整合,提高农民合作社的竞争力。4.2.2创新经营模式(1)发展订单农业。加强与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的合作,实现产加销一体化。(2)拓展产业链。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等业务,增加农民收入。(3)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融资担保等服务。4.2.3强化政策支持(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农民合作社给予税收优惠、项目支持等政策。(2)优化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民合作社提供信贷、保险等服务。(3)加强人才培训。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合作社人才队伍。4.3农民合作社发展政策建议4.3.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农民合作社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合作社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和责任。4.3.2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引导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4.3.3优化发展环境简化农民合作社注册程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4.3.4强化监测评估建立健全农民合作社发展监测评估体系,及时发觉和解决问题,促进农民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第五章农业企业化发展模式创新5.1农业企业化发展现状与特点5.1.1发展现状当前,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果,呈现出以下特点: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条逐步完善,经营效益逐渐提升。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融资难、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加剧等。5.1.2发展特点(1)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业企业化发展受地域、资源、政策等因素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沿海地区和发达地区农业企业化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2)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企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逐步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方向发展。(3)企业类型多样化。农业企业类型日益丰富,包括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物流等多元化企业。5.2农业企业化发展模式创新路径5.2.1政策引导与支持应加大对农业企业化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融资支持等,引导和推动农业企业化发展。5.2.2产业融合与创新农业企业应加强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实现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企业化向高质量发展转型。5.2.3市场导向与品牌建设农业企业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品品质。同时注重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5.2.4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农业企业应加强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提高整体效益。5.3农业企业化发展政策建议5.3.1完善政策体系应进一步完善农业企业化发展政策体系,明确政策导向,制定具体措施,保证政策落地生根。5.3.2加强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融资难题。5.3.3培育人才队伍和企业应共同加大对农业企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助力农业企业化发展。5.3.4优化发展环境应着力优化农业企业化发展环境,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第六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模式创新6.1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现状与特点6.1.1发展现状我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整合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实现了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涵盖了粮食、蔬菜、水果、畜牧等多个领域。6.1.2发展特点(1)组织结构多元化: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由多种经营主体组成,包括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组织结构。(2)产业链条紧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将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紧密连接,提高了产业链的协同效应。(3)技术创新驱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注重技术创新,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4)市场化程度高: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提高了产品附加值。6.2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模式创新路径6.2.1优化组织结构(1)加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的协同,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发展格局。(2)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运行效率。6.2.2创新经营模式(1)推广“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实现产业融合和利益共享。(2)发展订单农业,稳定农产品供应,降低市场风险。6.2.3提升技术水平(1)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2)推广农业新技术、新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6.2.4加强品牌建设(1)建立统一的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2)开展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6.3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政策建议6.3.1完善政策体系(1)制定有利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政策,明确支持方向和措施。(2)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政策知晓度。6.3.2优化金融支持(1)加大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2)摸索建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保险制度,降低经营风险。6.3.3强化人才培育(1)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素质。(2)引导和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与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合作,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第七章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模式创新7.1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与特点7.1.1发展现状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迅速,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从传统的农业生产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涵盖了种子、化肥、农药、技术指导、市场信息、金融保险等各个方面。(2)服务主体日益增多。除了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外,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专业化服务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3)服务方式不断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逐渐成为主流,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7.1.2发展特点(1)政策引导作用明显。国家层面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2)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的逐步完善,服务主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促进了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3)地域发展不平衡。受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在地域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东部地区相对领先,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7.2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模式创新路径7.2.1构建多元化服务主体体系(1)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专业化服务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2)加强与市场合作。应发挥引导作用,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与资源的整合,实现优势互补。7.2.2创新服务模式(1)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2)摸索多元化服务方式。结合当地实际,发展订单服务、托管服务、租赁服务等多元化服务方式。7.2.3完善政策体系(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给予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政策扶持。(2)加强监管和评估。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监管制度,对服务质量、价格等进行定期评估。7.3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政策建议(1)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地位、作用和责任。(2)加大财政投入。将农业社会化服务纳入国家财政支持范围,保证资金投入。(3)优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4)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国际化。加强与国际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第八章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创新8.1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与特点8.1.1发展现状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驱动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在数量、规模、功能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8.1.2发展特点(1)类型多样化。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涵盖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多种类型,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需求。(2)功能集成化。农业科技园区不仅具备技术创新、产业孵化、人才培养等基本功能,还承担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产业升级、农村创新创业等重要任务。(3)集聚效应显著。农业科技园区吸引了大量农业企业、科研机构和人才,形成了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高度集聚。(4)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和地方对农业科技园区的扶持政策不断加强,为园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8.2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创新路径8.2.1优化园区布局根据我国农业产业特点和区域优势,优化农业科技园区布局,形成特色鲜明、互补发展的园区体系。同时加强园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8.2.2强化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园区核心竞争力。8.2.3拓展产业链条发挥园区企业龙头作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实现产业链延伸和拓展。同时发展农业服务业,提升园区综合服务功能。8.2.4培育人才队伍加强园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人才。同时加强园区人才培训,提升园区整体素质。8.2.5创新政策体系完善农业科技园区政策体系,优化政策环境。在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园区企业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8.3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政策建议8.3.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园区政策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项目审批、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园区企业更多支持。8.3.2优化园区基础设施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重点推进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8.3.3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园区内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通过合作研发、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方式,提升园区科技创新能力。8.3.4培育园区特色优势发挥园区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优势。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扶持等手段,推动园区特色产业发展。8.3.5加强园区品牌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建设,提升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举办农业展会、论坛等活动,展示园区发展成果,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加入园区。第九章新兴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9.1新兴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现状与需求9.1.1融资现状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在融资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主要依靠银行信贷、补贴、民间资本等途径。尽管这些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但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高、融资风险较大等问题依然突出。9.1.2融资需求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对融资的需求具有以下特点:(1)资金需求量大: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往往涉及多种经营项目,对资金的需求较大。(2)融资周期长:农业项目投资回报周期较长,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对融资期限有较高的要求。(3)融资风险较高:农业项目受自然和市场双重影响,融资风险较大。(4)融资用途广泛:新兴农业经营主体融资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资料、扩大生产规模、技术创新等方面。9.2新兴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路径9.2.1引导基金设立引导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方式,支持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引导基金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实现与社会资本的共同投资。9.2.2融资租赁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可以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获取所需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融资租赁具有融资期限长、还款方式灵活等特点,可以有效降低融资成本。9.2.3农业供应链金融通过农业供应链金融,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可以与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资金在供应链中的高效流动。9.2.4互联网融资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众筹、P2P借贷等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