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第六单元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1911年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并无华侨代表之规定,所以华侨并无选举权,唯有“坐旁听席”。但在1912年8月,中华民国出台的《国会组织法》和《选举法》中,就明确规定了华侨的参议员的名额和选举办法。这种变化反映出A.中国革命的包容性增强B.国民党内部组织日趋完善C.政党政治成为各方共识D.资产阶级力量得到了充实2.著名学者季云飞认为“武昌起义以前,民族资产阶级、农民、市民和军人的反满取向成为政治生态的主流……而武昌起义后国民政治心态演化,出现‘崇权威’及‘追求秩序安定’两大特征”。这一转变A.加速了保路运动的爆发B.促进了民族工业春天到来C.埋下了帝制复辟的隐患D.突破了旧三民主义的束缚3.1912年1月15日,上海“工商全体休息一天,升旗悬灯,公贺总统履任,补祝纪元”;中法大药房还打出了促销广告“南北两店,凡承蒙赐顾者,概赠孙大总统纪念照一纸”“要与我同胞相更始,共伸庆祝,留一永远之纪念而已”。据此可知A.城市商业竞争日趋激烈B.资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C.民主共和思想影响渐广D.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4.《晋商史料集成》记载,1911年10月13日,蔚盛长平遥总号通过北京分号的电报第一次得知武昌起义的消息。这一情况表明汉口分号的掌柜在当时已没有机会和条件向总号通风报信。这一现象折射出A.晋商经营体制落后B.商业易受政局影响C.革命形势发展迅速D.群众对革命的支持5.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颁布了《奏定商会简明章程》、《商部劝办商会谕》、《商会章程附议》等法律,推动了各地商会的建立。到1911年,全国共有商务总会53所,商务分会787所。这些举措的实行A.构建起完整的经济法体系B.缓解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C.有效地抵制外国资本输出D.助推民主革命力量的壮大6.下图是创作于1911年的漫画《清之崩溃》。漫画所反映的政治局面直接缘于图2A.革命政党各自为政B.汉族督抚权力膨胀C.南北军阀分庭抗礼D.起义各省宣布独立7.孙中山说:“外国因为大资本是归私人所有,便受资本的害,大多数人民都是很痛苦”,“现在各国表面上的政权,虽由政府作主,但是实在由资本家从中把持”。据此可知,该言论A.体现了民族主义的精神B.明确了辛亥革命的对象C.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D.吸收了社会主义的理论8.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商业银行发展迅速。据统计,1912年设立银行14家,至1927年共设立银行185家,其中1917—1923年尤为繁荣,共设立131家。这反映了A.北洋政府大力发展近代金融业B.列强加大对华资本输出C.民族工商业对资本的需求增加D.民众积极支持国货运动9.“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启蒙,中国移植了民主宪政,却出现了严重水土不服,民主自由没有成为一种社会常识和社会共识。”材料指出了新文化运动的A.背景B.内容C.过程D.地位10.新文化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也注意到启蒙张扬个性一面,但他们并未像西方启蒙运动一样以深层的理性与自由去揭示启蒙意义,而是把启蒙定位于科学与民主这样一种外显的范畴。这是因为A.反封建思想的不彻底性B.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局限性C.救亡与启蒙的双重使命D.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11.晚清士人一方面宣传民权与女权,力倡废缠足、办女报、创女校等活动;另一方面又担心“苟尽听妇女以独立,则息息行乐,以顾其有生之身,谁肯劬劳受苦”。这表明A.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B.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发展C.女性社会地位显著提高D.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艰难12.《青浦县乡土志》记载:“清末民初之际,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又昔之所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启,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矣”。这说明A.上海引领社会风气B.欧风美雨解构传统C.传统价值荡然无存D.世风人心向往古道13.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学习价值;而1918年在《与熊纯如书》中却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逐渐深入B.西方文明弊端日益显现C.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D.维新思想阻碍时代发展14.下列四幅折线图分别反映了近代青岛在1903—1926年不同阶段棉纱输入(单位:担)的情况。其中,反映1915—1920年变化状况的是A.甲B.乙C.丙D.丁15.下图信息可以用来说明,民国初期A.民主共和制度不断发展B.民主共和观念得到传播C.政党政治建设成效显著D.列强在华争夺日趋激烈二、非选择题16.【自行车与社会】(14分)材料一一战爆发次年,即1915年,日本出口中国自行车总价值达到55687关平两,占全年总进口价值的59.70%,以绝对优势位列第一,老牌自行车工业强国英国是年占有35.73%,屈居第二。之后连续8年间,日产自行车都占据中国市场第一进口国的位置。特别要指出的是,此8年间有连续6年(1915—1920),日产自行车出口中国总价值占中国全年总进口价值,甚至超过了50%,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此时日本自行车工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未羽翼丰满,相对仍在襁褓中的中国民族自行车业,优势虽然已经十分明显,但与欧美诸国自行车工业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战结束后,待欧美各国自行车工业恢复元气,重新大量输入中国市场之后,日产自行车的市场竞争优势则不再明显。——摘自徐涛《自行车与近代中国》材料二最早于1926年,由大兴车行开始聘请2名日籍技工,购入进口钢管和接头,正式进行自行车车架的组合、焊接和油漆,配以部分进口零部件组装成红马、白马牌自行车销向市场。这是最早的国产自行车。1927年,润大车行也在自制部分零部件的基础上,配以进口零部件组装成飞龙牌自行车。两大车行的国产自行车分别参加了上海中华国货展览会和杭州西湖博览会的展出,得到与会人士的一致好评,销路渐畅。——摘自徐涛《自行车与近代中国》(1)根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期中国自行车市场的发展特征。(6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自行车业发展的原因。(8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概括说明两个时期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4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两个时期中国工业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9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新罗很早就与唐结为宗藩关系,在与唐的交往中采取的完全是一种“事唐”姿态。同时,新罗向唐朝派遣大量的留学生,据严耕望先生的考证:“自太宗贞观十四年新罗始遣派留学生起至五代中叶三百年间,新罗所派遣之留唐学生,最保守之估计当有两千人。”唐代的外国留学生一般被安排在长安的国子监学习,其学习生活费用由唐朝政府负责,“买书银货则本国支给”。新罗的留学生在回国后多有作为,为传播唐文化做出巨大贡献。——整理自耿虎《新罗、日本遣唐留学比较研究》材料二17世纪初,从西欧传入中国的火药武器主要是西洋火炮,主要是荷兰人带来的火炮。在此阶段,明朝朝廷和广东、福建地方当局都主动寻求西欧新式火器样品,并积极引进通晓制造火炮技术的西洋人士,让他们参加和指导西洋新式火炮的制造。此外,这种新式火炮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需要数理知识、实验和理论的指导,因此这一时期出现了编译火器论著的高潮。这种大规模、高层次的技术引进,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摘编自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材料三正是通过“新政”,从传统的小农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转型的迹象才真正出现。经济自由政策的颁发,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础;现代化的陆军体制、教育体制与现代人才培养也开始落地;还有,现代法律体系与司法制度已开始成形。……另外,从1905年开始,慈禧太后为首的统治者被迫将逃亡海外的政治犯梁启超于1901年所设计的预备立宪方案检起来,逐渐予以尝试。——摘自郭世佑《帝亥革命与“清末新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新罗向唐朝大量派遣留学生的原因。唐朝的政治制度对朝鲜半岛影响巨大,请以高丽王朝为例加以说明。(7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大规模引进西洋火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大规模引进西洋火器的原因。(7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背景和影响两方面评析“清末新政”。(6分)19.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20世纪20年代中国报刊新闻标题摘编时间标题报刊1920年3月31日北大男女共校以前的我和以后的我《晨报》1920年4月8日荒谬绝伦之皋鸿铭《民国日报》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罢工事件《商报》1924年1月27日广州国民党代表大会纪《申报》1925年6月25日沙面英兵枪杀巡行民众之大惨剧《广州国民日报》1926年12月20日电车上的五分钟《申报》1927年3月2日关东早婚陋俗《大公报》——摘编自周伟《时代印记》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择取材料中的有关时事,拟定一个主题,并加以阐释。(主题正确,史实准确,逻辑严谨)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测试试题评分参考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CCDDDCAC题号1112131415答案DBBCB1.【答案】A【解析】据材料民国法律规定从1911年华侨没有选举权到1912年华侨拥有选举权,辛亥革命从不接受华侨到接受华侨公民,范围扩大包容性增强,故选A项;材料重点介绍了中华民国公民权对华侨的包容性增强的事实,不属于国民党内部组织,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华侨逐渐拥有选举权,不属于政党政治,排除C项;材料中选举权扩大的对象是华侨,不能确定为资产阶级,因此不能说明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充实,排除D项。2.【答案】C【解析】据材料武昌起义以前,民族资产阶级、农民、市民和军人的反满取向成为政治生态的主流可知,武昌起义前,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是当时民心所向,而武昌起义后“国民政治心态演化,出现‘崇权威’及‘追求秩序安定’两大特征”,并结合所学可知,面对政局的动荡,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西方列强、立宪派和旧官僚为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稳定局面,积极支持掌控清朝内政的袁世凯,向中华民国进行施压,为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和复辟帝制准备了条件,埋下了帝制复辟的隐患,故选C项;保路运动发生的时间是

1911年6月,发生于武昌起义前,所以材料中涉及的国民政治心态转变,无法加速保路运动的爆发,排除A项;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近代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中国的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而不是国民政治心态的转变导致的,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国民政治心态的转变,“崇权威”及“追求秩序安定”,这没有体现出突破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是在1924年形成的,排除D项。3.【答案】C【解析】据材料“1912年1月15日,上海‘工商全体……永远之纪念而已’”结合所学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政治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帝制,启蒙和传播了民主的思想,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民国成立初期上海工商业的积极回应和庆祝,反映了工商业者受到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对新政权的支持和期待,故选C项;题干主旨主要反映上海工商业对于民国成立的回应,没有涉及城市商业竞争前后变化的相关史实,“竞争日趋激烈”无法体现,排除A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兴起的表现主要包括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成立是辛亥革命的结果,排除B项;‌工商业包含民族资本主义、私营工商业、私人资本主义、私营经济等,题干材料中的工商业并不一定都是民族资本主义,排除D项。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在《晋商史料集成》中记载,1911年10月13日,蔚盛长平遥总号是通过北京分号的电报才第一次得知武昌起义的消息,汉口分号的掌柜在当时已没有机会和条件向总号通风报信,这体现了当时汉口的通信已经受到了影响,社会动荡,形势严峻,清政府已经控制不了武昌地区的形势了,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革命形势发展迅速,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在革命形势的影响下,汉口地区的通信收到了限制,没有条件向总号通风报信,而晋商的经营体制是一个多元化、系统化的体系,它包含了家族企业制度、信用制度、合作制度、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了政局变动对商业信息传递有影响,但材料核心是革命形势的迅猛,排除B项;“群众对革命的支持”指的是群众对革命的态度,而材料只是强调革命形势的变化很快,排除D项。5.【答案】D【解析】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律和章程促进了商会的发展,这些商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商会的建立和壮大为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一个组织和行动的平台,有助于他们参与到政治和经济活动中,尤其是在推动民主革命方面。因此,这些举措的实行有助于助推民主革命力量的壮大,故选D项;从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来看,清政府只是颁布了几项关于商会的法律,并没有提及这些法律是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法体系。因此,A项的推断过于夸大,排除A项;商会的建立并没有直接缓解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反而可能加剧了民族资产阶级对清政府的不满,排除B项;题目中并未提及商会建立与抵制外国资本输出的直接关系,因此C项的推断没有依据,排除C项。6.【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漫画中,清朝的龙形图案被多个省份的旗帜所包围并撕裂,正是象征着这些省份已经或正在宣布独立,从而对清朝政权构成直接冲击。这一局面直接源于辛亥革命期间各省的起义和独立运动,故选D项;虽然辛亥革命时期有多个革命政党,但漫画中并未直接体现这一点。漫画主要反映的是清朝政权被多个省份的独立所冲击,而非革命政党之间的内部矛盾,排除A项;虽然清朝末年汉族督抚的势力有所增强,但漫画并未直接展示这一点。漫画的核心是清朝政权被多个省份的独立所动摇,而非汉族督抚的权力问题,排除B项;军阀割据的局面主要出现在辛亥革命之后,特别是袁世凯死后。漫画创作于辛亥革命前夕,此时尚未形成南北军阀分庭抗礼的局面,排除C项。7.【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孙中山认为西方大多数人民都受到私人资本家的迫害,同时资本家又会干预政治,这体现了孙中山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评,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所以可以看出孙中山的言论吸收了社会主义的理论,故选D项;民族主义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要求反对西方侵略和压迫,争取民族独立,排除A项;辛亥革命的对象是腐朽落后的清政府,要推翻封建主义,材料是批评资本主义制度,排除B项;孙中山看到的是西方私有制下资本家对人民的迫害,并不是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C项。8.【答案】C【解析】据材料“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商业银行发展迅速”,“1917—1923年尤为繁荣,共设立131家”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民族工商业迅速发展,随着民族工商业的兴起和扩张,对资金的需求自然会增加,从而促进了商业银行的设立和发展,故选C项;结合所学可知,北洋政府时期确实有一些金融政策的调整,但材料并未直接提及北洋政府的具体政策,也未反映出北洋政府对金融业的直接推动作用,排除A项;列强加大对华资本输出确实会影响金融业,但材料并未明确提及列强资本输出的具体数据或影响,且这一因素更多是从外部经济环境考虑,而非直接解释为何商业银行会在此期间迅速发展,排除B项;国货运动确实反映了民众对民族产业的支持,但国货运动主要影响的是消费市场和生产领域,而非金融领域,排除D项。9.【答案】A【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是在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之后,由于民主宪政的“水土不服”和民主自由未能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进行思想启蒙,推动民主和科学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与材料描述的背景高度吻合,故选A项;材料中并未直接提及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如提倡民主、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迷信等,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详细描述新文化运动的具体过程,如它是如何开展的,经历了哪些阶段等,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历史或文化中的地位,而是强调了其兴起的背景,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据材料“新文化运动定位于科学与民主这样一种外显的范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下兴起的,是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为了拯救衰弱的中国,从思想启迪明智,提倡民主和科学,兼顾救亡与启蒙的双重使命,故选C项;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有力地打击和动摇了长期以来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排除A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局限性在于软弱性和妥协性,与新文化运动的史实不符,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是手段,深层原因是救亡图存,思想启蒙,排除D项。11.【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晚清士人一方面宣传民权与女权,力倡废缠足、办女报、创女校等活动;另一方面又担心“苟尽听妇女以独立,则息息行乐,以顾其有生之身,谁肯劬劳受苦”,这表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艰难,故选D项;材料主旨是“民权与女权”问题,而不仅仅是自由平等思想,且“深入人心”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晚清士人对民权与女权的宣传以及对女权地位提高的担心,未涉及革命运动的信息,“蓬勃发展”说法有误,排除B项;材料中的担心,显示了女性社会地位亟需提高,排除C项。12.【答案】B【解析】据材料“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启,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矣”可知,清末民初,上海租界工资较高,吸引了妇女前往,甚至出现了弃家不顾的,民国时期,又出现了男子因从事贩运而变得奢华、女子变得不尊礼教等现象,这体现了西方文化的传入影响了近代中国的社会风气,故选B项;材料并未出现其他城市的情况,没有对比信息,不能得出“上海引领社会风气”,排除A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等传统与近代并存,“传统价值荡然无存”过于夸大,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上海的社会生活逐步近代化,并未提及人们对传统生活的向往,不能得出“向往古道”,排除D项。1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严复在1895年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而在1918年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这是因为1918年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的竞争、以及对利润的盲目追求等问题,这些都是西方文明的弊端,所以严复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故选B项;1918年严复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是对西方文明反思后做出的,并不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逐渐深入的结果,排除A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并不是对立的关系,与当时时代的需求有关,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思想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君主立宪,这有利于时代发展,排除D项。14.【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15—1920年,由于一战,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发展迎来了春天,棉纱输入量应呈下降趋势,故选C项;1903—1914年,由于列强的经济侵略,青岛棉纱输入量应该呈上升趋势,排除A项和B项;1921—1926年,由于列强卷土重来,青岛棉纱输入量应呈上升趋势,排除D项。15.【答案】B【解析】据图示信息,图示揭示了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张勋复辟帝制失败,从侧面可以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得到传播,故选B项;图示中并没有提及民主共和制度本身发展概况,“不断发展”更没有依据,A项说法具有片面性,排除A项;政党政治建设主要涉及政党的组织架构、制度规范、党员队伍、政治纲领、政策主张以及党内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与图示信息不符,排除C项;图示揭示了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张勋复辟帝制失败,与“列强在华争夺”不相关,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6.【答案】(1)发展特征:一战期间,日本超过英国等欧美国家,取得自行车销售的绝对优势;随着一战的结束,欧美重新重视中国市场,日本自行车优势丧失;列强对中国市场的争夺十分激烈;中国民族工业在与日本和西方国家存在明显差距。(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2)原因:民国政府颁布了大量促进经济发展的法律措施;倡导国货风潮的鼓舞;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自行车维修和销售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消费群体增加,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民族资本家的不懈努力;外国技术人员与零件的引进。(8分,每点2分,答出4点即可)【解析】(1)据材料一“日本出口中国自行车总价值达到55687关平两,占全年总进口价值的59.70%,以绝对优势位列第一”,可得一战期间,日本超过英国等欧美国家,取得自行车销售的绝对优势;据材料一“一战结束后,待欧美各国自行车工业恢复元气……日产自行车的市场竞争优势则不再明显”,可得随着一战的结束,欧美重新重视中国市场,日本自行车优势丧失;据材料一“老牌自行车工业强国英国是年占有35.73%,屈居第二”、“一战结束后,待欧美各国自行车工业恢复元气……日产自行车的市场竞争优势则不再明显”,可得列强对中国市场的争夺十分激烈;据材料一“而此时日本自行车工业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对仍在襁褓中的中国民族自行车业,优势虽然已经十分明显”,可得中国民族工业在与日本和西方国家存在明显差距。(2)据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注意从民国政府的政策、倡导国货风潮的鼓舞、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以及民族资本家的不懈努力等方面思考;据材料二“配以部分进口零部件组装成红马、白马牌自行车销向市场”,可得自行车维修和销售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消费群体增加,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据材料二“最早于1926年,由大兴车行开始聘请2名日籍技工,购入进口钢管和接头”,可得外国技术人员与零件的引进。17.【答案】(1)图5:民国初期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或地域分布不平衡),且以轻工业为主(或行业发展不平衡)。(每点1分,共2分)图6: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建设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并兼顾中西部地区(或地域分布更加合理),且优先发展重工业(或工业结构更加完善、合理)。(每点1分,共2分)(2)随着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沿海城市最早开放为通商口岸,自然经济最早瓦解,为近代企业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作用下,早期中国的近代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由于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近代企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任意2点4分)(笼统答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亦可得2分)新中国建立后,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被迫卷入与美国的直接军事对抗,从而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威胁(或国防建设的需要);原有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工业门类残缺不全,这种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迫切要求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当时我国的经济建设很大程度还要依靠苏联的援助,东北靠近苏联,便于接受苏联援助,故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的工业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或国家政策导向影响)。(每点2分,答出任3点得5分,共5分)【解析】(1)第一小问关于民国时期中国工业特点,结合图5分析可知在地理空间上沿海工业多,内地工业少得出地域分布不平衡;同时广州、厦门、上海、杭州等多个通商口岸明显工业较多得出分布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处;在行业分布上,主要集中食品、纺织等轻工业。第二小问关于建国初期工业分布特点,据图6可知,在地理空间上各方位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北;行业分布上主要是汽车、钢厂、机床等重工业。(2)第一小问分析民国时期工业发展特点的形成原因,据所学可知此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列强侵略,通商口岸众多;另外沿海地区与外界联系早,自然经济解体早,外商企业多,民族企业最早也诞生于此,具备众多企业建立的条件;同时这些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所以呈现出这种地理空间分布格局;结合所学可知民族工业受制于社会环境和自身条件,呈现“出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特点,只能优先发展轻工业。第二小问分析建国初期工业发展的原因,结合时空信息一五计划期间即“1953—1957”,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体系尚未建立,在国家战略和苏联援助下开展工业建设。另外分布在东北和内地的原因主要受国际形势影响,此时帝国主义仍包围封锁加上1950—1953年爆发朝鲜战争,国防安全面临持续威胁,所以内地分布较多。分布东北除了考虑东北具有工业基础外也有考虑就近获得苏联支持和支援朝鲜战争等因素。18.【答案】(1)原因:新罗与唐结成宗藩关系;唐朝统治者开明的对外政策;唐朝的国力强大,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于新罗;交通便利。(4分)说明:高丽王朝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为十道;采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员。(3分)(2)特点:政府主导;以西洋火炮为主;引进火炮同时引进技术和人才(带动火器论著的编译)。(3分)原因:新航路的开辟;西欧的早期扩张(或西方殖民者)成为明朝海防的新问题;明朝的火药武器制造落后于欧洲(或者欧洲武器制造领先于明朝);女真族的威胁。(4分)(3)评析:20世纪初,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与发展;西学的进一步传播(从背景角度写出三点)。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或者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