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推广策略研究报告_第1页
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推广策略研究报告_第2页
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推广策略研究报告_第3页
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推广策略研究报告_第4页
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推广策略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推广策略研究报告TOC\o"1-2"\h\u5706第1章引言 3137011.1研究背景 347251.2研究目的与意义 3167501.3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416914第一章: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415018第二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理论框架,梳理相关理论和概念,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414282第三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分析各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418532第四章: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剖析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2200第五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推广策略,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为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45155第六章:实证分析与应用案例,通过实证分析和应用案例,验证所提出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26236第2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4174612.1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4209082.2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516802.3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趋势 57290第3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框架 660573.1建设目标与原则 680103.1.1建设目标 6197233.1.2建设原则 695443.2建设内容与分类 6106873.2.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681293.2.2教育资源建设 6293693.2.3应用系统建设 7238803.2.4师生信息素养提升 7112393.3建设标准与规范 7110283.3.1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与规范 7272943.3.2教育资源建设标准与规范 7149053.3.3应用系统建设标准与规范 742093.3.4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标准与规范 712193第4章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7229664.1校园网络建设 7156134.1.1建设目标 7177344.1.2建设内容 7209924.1.3推广策略 8182414.2教育城域网建设 8124474.2.1建设目标 817504.2.2建设内容 8174544.2.3推广策略 8100784.3互联网教育融合创新 8231884.3.1建设目标 9244014.3.2建设内容 961234.3.3推广策略 929659第五章教育资源建设 9655.1数字教育资源开发 997545.1.1数字教育资源开发标准与规范 941925.1.2数字教育资源内容建设 9182525.1.3数字教育资源开发技术 10260465.2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1049855.2.1平台架构设计 10140855.2.2平台功能设计 10118665.2.3平台运营与管理 10107145.3教育资源个性化推荐与应用 10155045.3.1个性化推荐技术 10142745.3.2个性化推荐系统设计 1190545.3.3个性化推荐应用场景 119055第6章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 1129606.1智慧教室与虚拟实验室 11185176.1.1智慧教室 11266716.1.2虚拟实验室 1291116.2互动式教学设备与应用 1220926.2.1互动式教学设备 1279236.2.2互动式教学应用 12128556.3创客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12169106.3.1创客空间建设 1211026.3.2创新能力培养 1315410第7章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13237577.1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1355307.1.1政策法规建设 132657.1.2标准体系建设 1331107.2教育信息化管理组织与运行机制 1455677.2.1管理组织建设 14324097.2.2运行机制建设 14245287.3教育信息化评价与监督机制 1489067.3.1评价机制建设 14143817.3.2监督机制建设 1426234第8章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15132858.1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 1560508.1.1建立教师信息化素养标准 15188468.1.2开展教师信息化培训 1562718.1.3强化教师信息化实践 15184518.2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15175678.2.1优化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15197898.2.2加强教育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1560808.2.3深化产学研合作 15114248.3教育信息化人才培训与交流 15277158.3.1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 15250288.3.2开展教育信息化人才交流活动 1557488.3.3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资源库 16249588.3.4推动教育信息化人才流动与共享 162821第9章教育信息化推广策略 16237249.1政策驱动与激励机制 16292929.1.1政策制定 16288659.1.2激励机制 16225199.2跨部门合作与协同推进 16227569.2.1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 16232649.2.2加强部门间资源共享与协作 1634149.3试点示范与推广模式 17145029.3.1试点示范 17273449.3.2推广模式 17878第10章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展望 17254510.1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171133010.2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策略建议 172840410.3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强国建设 18第1章引言1.1研究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在此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推广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合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推广策略,为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的主要意义如下:(1)有助于完善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提高教育质量。(2)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3)有助于推动教育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助力国家经济转型升级。1.3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梳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分析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研究提供现实基础。(3)探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推广的有效策略,提出政策建议。(4)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所提出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研究分为六章,具体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第二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理论框架,梳理相关理论和概念,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分析各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案例和经验。第四章: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剖析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推广策略,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为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第六章:实证分析与应用案例,通过实证分析和应用案例,验证所提出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2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2.1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概况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范围内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各国纷纷投入大量资金,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速网络覆盖。发达国家普遍实现了高速网络在教育领域的全覆盖,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智能教学设备普及。智能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提高了教学效果。(3)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各国积极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的大力支持下,也取得了长足进步:(1)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我国已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互联网接入率不断提高。(2)教学设备配置水平提升。各级加大投入,学校教学设备配置水平不断提高。(3)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取得进展。我国数字化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初步形成了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资源体系。2.2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进。(2)设施设备利用效率低。部分学校虽然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但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设备利用效率较低。(3)数字化教学资源质量参差不齐。虽然数字化教学资源数量较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教学效果。(4)教师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教育信息化的推进。2.3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加大投入,缩小地区差距。将继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着力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2)提高设施设备利用效率。通过加强管理和培训,提高学校设施设备的利用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3)优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加大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质量,满足教育教学需求。(4)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推动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第3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框架3.1建设目标与原则3.1.1建设目标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满足教育现代化需求为导向,构建覆盖全面、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应用高效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提供有力支撑。3.1.2建设原则(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结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制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建设重点和时序,保证项目建设的有序推进。(2)需求导向,注重实效。紧密围绕教育教学需求,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保证建设项目能够真正发挥作用。(3)资源共享,促进均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促进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4)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保证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安全管理,保障系统和数据安全。3.2建设内容与分类3.2.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1)校园网络:实现宽带接入,满足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多种需求。(2)教育城域网:搭建区域性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3)教育专网:为教育行业提供高速、安全、稳定的网络通道。3.2.2教育资源建设(1)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满足教育教学需求。(2)教育资源平台:构建统一的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便捷获取和高效利用。3.2.3应用系统建设(1)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管理、质量监控等功能。(2)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学习、互动交流、教育咨询等服务。(3)教育大数据分析系统:收集、分析教育教学数据,为教育决策提供支持。3.2.4师生信息素养提升(1)教师培训: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学生培养: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3.3建设标准与规范3.3.1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与规范(1)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网络基础设施合规建设。(2)参照国际、国内标准,制定网络基础设施的技术规范、安全规范等。3.3.2教育资源建设标准与规范(1)制定教育资源建设规范,保证资源质量。(2)采用国际、国内通用的教育资源分类与编码标准,实现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3.3.3应用系统建设标准与规范(1)遵循国家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保证应用系统建设符合教育行业特点。(2)采用成熟的技术框架和开发规范,提高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3.3.4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标准与规范(1)制定师生信息素养提升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和内容。(2)建立师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保证培训效果。第4章网络基础设施建设4.1校园网络建设4.1.1建设目标校园网络建设旨在为师生提供一个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满足教育教学、科研创新、校园管理等多方面的需求。4.1.2建设内容(1)网络硬件设施:包括有线和无线的网络接入设备、核心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2)网络软件平台:包括校园网络管理系统、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网络教学资源系统等;(3)网络覆盖范围:实现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等区域的全面覆盖;(4)网络带宽:提供足够的带宽,满足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教育教学需求。4.1.3推广策略(1)政策支持:加强政策引导,推动校园网络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2)资金投入:加大财政投入,保障校园网络建设的资金需求;(3)技术培训:开展针对师生的网络技术培训,提高网络应用能力;(4)宣传推广:加强校园网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师生网络素养。4.2教育城域网建设4.2.1建设目标教育城域网建设旨在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高效共享,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4.2.2建设内容(1)网络架构:构建高速、稳定、安全的教育城域网,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互联互通;(2)教育资源: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内容;(3)服务平台:搭建教育城域网服务平台,为区域内学校提供便捷的服务;(4)网络安全: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保证教育城域网的安全稳定运行。4.2.3推广策略(1)协同发展:加强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的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2)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学校参与教育城域网建设;(3)技术支持: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学校解决网络建设中的问题;(4)评估考核:建立教育城域网建设评估体系,定期对学校进行考核。4.3互联网教育融合创新4.3.1建设目标推动互联网技术与教育行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4.3.2建设内容(1)教学模式创新: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2)教育资源共享:构建互联网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传播;(3)教育管理创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高教育管理的智能化水平;(4)教育服务拓展: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服务。4.3.3推广策略(1)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互联网教育融合创新;(2)项目示范:开展试点项目,总结经验并推广;(3)企业合作: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4)宣传推广: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互联网教育融合创新的认知度。第五章教育资源建设5.1数字教育资源开发数字教育资源作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信息化的推广和应用效果。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5.1.1数字教育资源开发标准与规范为保证数字教育资源的质量和通用性,应制定一系列资源开发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包括:教学内容分类、编码体系、元数据标准、质量评价体系等。5.1.2数字教育资源内容建设数字教育资源内容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保证资源内容的准确性、权威性和时效性;(2)系统性:构建涵盖各学段、各学科的完整教育资源体系;(3)实用性:注重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4)创新性:鼓励创新教育理念、方法和手段。5.1.3数字教育资源开发技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提高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效率和质量。5.2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是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关键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共享平台的建设。5.2.1平台架构设计共享平台应具备以下特点:(1)高可用性:保证平台稳定、可靠运行;(2)高扩展性:满足不断增长的教育资源需求;(3)高安全性:保障教育资源的安全存储和传输;(4)易用性: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和便捷的检索功能。5.2.2平台功能设计共享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1)教育资源、与管理;(2)教育资源检索与推荐;(3)教育资源评价与反馈;(4)教育资源共享与交换;(5)平台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5.2.3平台运营与管理制定合理的平台运营策略,包括:(1)制定教育资源审核、发布和更新机制;(2)建立完善的用户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3)加强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的合作,推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5.3教育资源个性化推荐与应用为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本节探讨教育资源的个性化推荐与应用。5.3.1个性化推荐技术结合用户行为数据、教育资源和教学场景,采用以下技术实现个性化推荐:(1)协同过滤推荐;(2)基于内容的推荐;(3)混合推荐。5.3.2个性化推荐系统设计个性化推荐系统应包含以下模块:(1)用户建模:收集用户基本信息、学习行为等数据,构建用户画像;(2)资源建模:对教育资源进行分类、标签化处理,构建教育资源库;(3)推荐算法:结合用户模型和资源模型,设计合适的推荐算法;(4)推荐结果展示:根据用户需求,展示个性化的教育资源推荐列表。5.3.3个性化推荐应用场景将个性化推荐应用于以下场景:(1)学习路径规划: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学习路径;(2)学习资源推荐:为学习者推荐符合其兴趣和需求的教育资源;(3)学习效果评估: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成果,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第6章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6.1智慧教室与虚拟实验室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教室与虚拟实验室已成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6.1.1智慧教室智慧教室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教学环境智能化、教学内容个性化、教学方法灵活化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硬件设施:包括智能黑板、智能投影、智能音响、智能照明等设备,为教学提供舒适、便捷的环境。(2)软件平台:搭建智慧教室管理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统一管理、教学过程智能分析、学生学习数据追踪等功能。(3)应用服务:开发智能教学、在线答疑、课堂互动等应用,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6.1.2虚拟实验室虚拟实验室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实验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和探究。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硬件设施:配置高功能计算机、VR头盔、3D打印机等设备,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实验体验。(2)软件平台:开发虚拟实验室管理系统,实现实验资源的共享、实验过程的监控、实验数据的存储等功能。(3)应用服务:构建虚拟实验课程体系,涵盖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满足多样化教学需求。6.2互动式教学设备与应用互动式教学设备与应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本节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6.2.1互动式教学设备互动式教学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电子白板:通过触摸操作,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2)答题器:学生通过答题器进行课堂互动,教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3)智能平板:学生利用智能平板进行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6.2.2互动式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在线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实时互动、资源共享、作业布置等。(2)课堂互动软件:通过抢答、讨论、投票等功能,激发学生课堂积极性。(3)教育APP:针对不同学科和教学需求,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互动工具。6.3创客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创客教育是一种以创新、实践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6.3.1创客空间建设创客空间是创客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建设内容包括:(1)硬件设施:配置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电子设备等创客工具。(2)软件平台:搭建创客教育管理平台,实现项目展示、资源共享、在线交流等功能。(3)课程体系:开发创客课程,涵盖编程、设计、工程等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6.3.2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跨学科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2)项目式学习:以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培养创新能力。(3)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第7章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7.1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以规范和推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推广工作。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7.1.1政策法规建设(1)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领域。(2)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推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与应用、技术支持与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3)加强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的衔接,将教育信息化纳入教育改革与发展整体布局。7.1.2标准体系建设(1)制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技术应用等标准,保证教育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2)推动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国际化,借鉴国际先进标准,提升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3)加强标准宣传与培训,提高教育信息化从业人员对标准的认识和应用能力。7.2教育信息化管理组织与运行机制教育信息化管理组织与运行机制是保障教育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本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7.2.1管理组织建设(1)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领导机构,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形成工作合力。(2)设立专门的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教育信息化规划、政策制定、项目实施等工作。(3)加强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7.2.2运行机制建设(1)建立教育信息化项目申报、审批、实施、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制度,保证项目质量。(2)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机制,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推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7.3教育信息化评价与监督机制教育信息化评价与监督机制是保证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手段。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7.3.1评价机制建设(1)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过程评价、效果评价、用户满意度评价等。(2)制定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评价内容、方法和标准。(3)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评价工作,及时发觉问题和不足,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持续改进。7.3.2监督机制建设(1)加强对教育信息化项目的监督,保证项目按计划、按质量完成。(2)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问责制度,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追责。(3)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第8章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8.1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8.1.1建立教师信息化素养标准为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需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信息化素养标准。该标准应涵盖信息意识、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网络资源利用、在线教育互动等方面的内容。8.1.2开展教师信息化培训组织系统化、针对性的教师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教育信息化理论、教学软件应用、网络课程开发等。8.1.3强化教师信息化实践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开展信息化教学竞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8.2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8.2.1优化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合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调整和优化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8.2.2加强教育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技术专业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提升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8.2.3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与教育技术相关企业的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和就业机会。8.3教育信息化人才培训与交流8.3.1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设立专门的教育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为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人才提供培训、实践和交流的平台。8.3.2开展教育信息化人才交流活动组织国内外教育信息化专家讲座、研讨会、工作坊等形式的活动,促进教育信息化人才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学术交流。8.3.3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资源库整合教育信息化人才资源,建立人才资源库,为教育信息化项目实施、政策制定和人才选拔提供有力支持。8.3.4推动教育信息化人才流动与共享鼓励教育信息化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流动,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第9章教育信息化推广策略9.1政策驱动与激励机制政策是教育信息化推广的重要驱动力。本节从政策层面探讨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教育信息化推广策略。9.1.1政策制定(1)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路径。(2)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总体布局。(3)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引导和规范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推广工作。9.1.2激励机制(1)设立教育信息化专项基金,支持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推广。(2)完善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各级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效进行评价和激励。(3)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先进典型的宣传和表彰力度,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9.2跨部门合作与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加强跨部门合作,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9.2.1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1)成立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2)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及时解决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