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成语中,其原意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 B.百炼成钢 C.海市蜃楼 D.十里飘香2.下列应用只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煤用作燃料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加热液体D.氧气验满4.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镁带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木炭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5.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空气、氯酸钾、氧气 B.海水、二氧化锰、液氢C.氧化铁、锰酸钾、干冰 D.煤、乙醇、水银6.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粒子有3个电子层B.该粒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C.该粒子有15个质子D.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7.莽草酸(化学式C7H10O5)制取。有关莽草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由22个原子构成的 B.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8.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木炭、活性炭都具有一定的吸附性B.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9.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带正电,形成钠离子C.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10.下列是《本草纲目》记载的四种药物,其成分中Hg的化合价为+1的是A.水银(Hg) B.升丹(HgO) C.朱砂(HgS) D.轻粉(Hg2Cl2)11.缺碘易使人患甲状腺亢进,因此,在我们日常所用的食盐中一般都加入碘酸钾来补充食用碘的不足。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则下面表示碘酸钾的化学式为A.KIO B.KIO2 C.KIO3 D.KIO412.下列有关的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要氧气参与B.通过降低着火点就可以阻止燃烧C.油锅着火可以浇水扑灭D.煤矿矿井、棉织厂、加油站等场所都要严禁烟火13.十月的合肥,到处飘散着桂花香气。这个事实说明了()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间是有间隔的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14.我们常说“酒越陈越香”,酒在存放过程中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乙酸乙酯,其化学式为C4H8O2,下列有关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乙酯分子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B.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gC.乙酸乙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D.乙酸乙酯中碳元素含量最多15.由宏观到微观的认识过程是化学学科对提升核心素养作出的独特贡献。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22B.丁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一段时间,只需要增加反应物,不需要更换催化剂、D.该反应的研究,有助于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16.下列对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A.Ca2+﹣﹣2个钙离子B.H2﹣﹣2个氢原子C.2Fe﹣﹣2个铁元素D.﹣﹣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17.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A.NO B.NO2 C.N2O4 D.N218.关于CO、CO2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都是碳的氧化物C.都能用于冶炼金属D.都有毒,是大气污染物19.如图为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铷属于非金属元素B.铷原子中的电子数为37C.铷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7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g20.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的原理主要是A.隔绝氧气 B.清除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二、非选择题21.用正确的化学用语(符号)填空。(1)氢元素______。(2)一个氢原子______。(3)三个氮分子______。(4)五个铝离子______。(5)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22.(1)有下列四种物质:①石墨

②足球烯

③活性炭④煤气。请按要求用序号填空:a、会引起人中毒的是_____;b、由分子构成的单质是_____。(2)用化学用语填空:a、人体中质量最大的物质_____。b、元素周期表中第18号元素_____。c、酒精完全燃烧的方程式_____。23.建立“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化学符号”是化学学习的特有方式。在化学学习中,运用粒子的观点来认识变化的本质非常重要。(1)用化学符号表示: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②构成氯化钠的粒子_____;(2)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发生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反应,试回答:①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②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该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填微粒符号)③写出该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2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为电解水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a管得到的气体是___,此实验揭示了水是由___组成的。(2)如图2蜡烛燃烧2分钟后,天平的指针会向_______(填“左”或“右”)偏转。(3)图3实验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原因是_______。(4)如图4,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25.实验是学习与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1)实验1中,通过对比a、b处的现象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2)实验2中,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3)实验3中,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26.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的气体发生与收集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填序号,F除外),化学方程式是____。(3)实验室用熟石灰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在加热情况下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填字母),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若用装置F收集氨气,应从_____(填“b”或“c”)端通入。27.工业制取氧气主要有下列步骤。将经过除尘、除二氧化碳、除水的空气进行下列操作:(1)从步骤②可以得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_______(填“高”或“低”);(2)步骤②剩余液体为_______(填“有色”或“无色”);(3)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是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4)用_______可以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5)蒸发出的氮气的用途_______(举一例)。28.小明同学在做家庭实验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溅到妈妈刚刚切好的土豆丝上,发现土豆丝上立即冒气泡,激发了小明的探究欲望,请你参与小明的探究。【猜想】土豆丝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设计并完成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下表中的空格。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结论总结实验一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少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速率_____土豆丝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土豆丝伸入带火星的木条______水和土豆丝不能放出氧气实验三______迅速产生大量气泡,____。土豆丝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2)请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3)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_。【反思】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实验证明猜想是正确的: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土豆丝________。29.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化肥。试计算:(1)每个硝酸铵分子中共有_____________个原子;(2)硝酸铵分子中氮、氢、氧三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__;(3)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4)硝酸铵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30.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g,加热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2g。求:(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步骤)参考答案1.B【详解】A、刻舟求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正确;C、海市蜃楼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十里飘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2.D【详解】A.煤用作燃料,利用了煤具有可燃性,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用二氧化碳灭火,利用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和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利用了氧气供给呼吸的化学性质,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3.B【详解】A.向试管中倒入液体,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此选项错误;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此选项正确;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用手拿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先移动试管,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位加热,此选项错误;D.气体的验满在瓶口处进行,此选项错误。故选B。4.B【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固体,放出大量的热,不会产生蓝紫色火焰,故A错误;B、镁带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故B正确;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不产生白雾,故C错误;D、木炭在氧气气中燃烧产生白光,放热,故D错误。故选B。【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5.B【详解】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氯酸钾是由K、Cl、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B、海水是由氯化钠、水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二氧化锰是由Mn、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液氢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符合题意;C、氧化铁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锰酸钾是由K、Mn、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D、煤的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乙醇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水银是汞的俗称,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6.B【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详解】A、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有3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5,不属于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核电荷数=15,核电荷数=质子数,该粒子有15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5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3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7.D【详解】A.莽草酸由22个原子构成,说法,宏观意义与微观意义混淆,故A错误;B、莽草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B错误;C、莽草酸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故C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莽草酸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为CO2和H2O,故D正确。故选D。8.C【详解】试题分析:A、木炭、活性炭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吸附性,正确,B、木炭、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正确,C、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略小,不能采用排空气法收集,错误,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正确,故选C考点: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9.C【详解】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而不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0.D【详解】A、水银是汞的俗称,汞单质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0,不符合题意;B、氧化汞中氧元素显-2价,设汞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2)=0,x=+2,不符合题意;C、HgS中硫元素显-2价,设汞元素的化合价为y,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y+(-2)=0,y=+2,不符合题意;D、Hg2Cl2中氯元素显-1价,设汞元素的化合价为z,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2z+(-1)×2=0,z=+1,符合题意。故选D。11.C【详解】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A.钾元素显+1价,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则x=+1价,故错误;B、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KIO2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则y=+3价,故错误;C、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则z=+5价,故正确;D、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KIO4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m,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则m=+7价,故错误。故选:C。12.D【详解】A、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例如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不符合题意;B、一般情况下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不能改变,可以通过降低温度阻止燃烧,不符合题意;C、油锅着火应该用锅盖盖灭不能用水浇灭,不符合题意;D、煤矿矿井、棉织厂、加油站等场所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都要严禁烟火,符合题意;故选D。13.C【详解】试题分析:物质的溶解、扩散,挥发,以及闻到各种气味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构,故十月的合肥,到处飘散着桂花香气。这个事实说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故C考点:分解的基本性质14.D【详解】A、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应表述为:乙酸乙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或乙酸乙酯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故A选项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1不写出,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克,故B选项错误;C、分子由原子构成,应准确表述为:一个乙酸乙酯分子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故C选项错误;D、乙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碳元素所占比例最多,所以碳元素含量最高,故D选项错误;故选D。15.B【详解】根据反应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写出化学方程式为;A.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6:44=3:22,说法正确;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丁的化学式为H2O,但该反应中反应物有单质,不是复分解反应,说法错误;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反应一段时间,只需要增加反应物,不需要更换催化剂,说法正确;D.该反应需要消耗二氧化碳,有助于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说法正确。故选:B。16.D【详解】A、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Ca2+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H2中的“2”表示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Fe中的“2”表示铁原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错误;D、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可表示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7.B【详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等号左边有2个铜原子、4个氮原子和12个氧原子,等号右边除了4X外,有2个铜原子、4个氧原子,则4X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8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NO2,故选B。18.B【详解】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故A说法错误;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碳的氧化物,故B说法正确;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而二氧化碳不能用于冶炼金属,故C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属于空气的成分,不属于大气污染物,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属于大气污染物,故D说法错误;故选B。19.B【详解】A、由“金”字旁可知,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错误;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电子数=37,正确;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85-37=48,错误;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错误。故选B。20.A【详解】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故选A。21.(1)H(2)H(3)3N2(4)5Al3+(5)CO2【详解】(1)由氢元素名称可知,故表示为:H;(2)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当数字为1时可省略不写。故一个氢原子表示为:H;(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氮分子表示为:3N2;(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五个铝离子表示为:5Al3+;(5)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其符号为:CO2。【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2.

H2O

Ar

【详解】(1)a

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会引起人中毒,故填④;b

石墨是碳原子构成的单质,选项错误;足球烯是由分子构成的碳单质,选项正确;活性炭是碳原子构成的单质,选项错误;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还含有其它气体,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故填②;(2)a

人体中质量最大的物质是水,其化学式为H2O,故填H2O;b

元素周期表中第18号元素是氩,其元素符号为Ar,故填Ar;c

酒精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2H5OH+3O22CO2+3H2O。23.

Al

Na+、Cl-

1∶2

H2

H、O

H2+O2H2O

化合反应【详解】(1)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化学式为:Al;②氯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其离子符号分别为Na+、Cl-;(2)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所以:①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2;②氢气是由分子构成的,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原子,该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符号为H、O;③该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24.(1)

氢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H、O)(2)右(3)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形成压强差(4)b中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a中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后变红【详解】(1)电解水是正氧负氢,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如图,a试管内气体较多则是氢气;水通电生成氢气和与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则天平指针片右;(3)木炭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形成压强差,所以不能得出氧气含量的结论;(4)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会先进入下方的b管内,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使石蕊变红;然后再进入上方的a管内,故填:b中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a中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后变红。25.(1)温度达到着火点(2)(3)B【详解】(1)实验1中,通过对比a、b处的现象左侧的白磷燃烧,右侧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的着火点比较低,此时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白磷与氧气接触因此燃烧,而红磷的着火点较高,虽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未到着火点不能燃烧,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2)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3中,红墨水滴在水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范畴,而B中的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属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范畴,故填:B。26.(1)(2)

C

(3)

A

b【详解】(1)装置A的试管中有棉花团,因此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装置C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反应化学方程式:;(3)实验室用熟石灰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在加热的情况下制取氨气,反应条件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择A;若用装置F收集气体,应从短管b进入,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集气瓶中的空气沿长导管c逸出。27.(1)低(2)有色(3)混合物(4)燃着的木条(5)保护气【解析】(1)从步骤②可知,氮气先从液态空中分离出去,可以得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2)步骤②剩余液体为液氧,液氧是淡蓝色的,为有色液体;(3)贮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除了氧气外,还有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