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1讲中古时期的亚洲、非洲和美洲课程标准1.了解中古时期亚洲、非洲、美洲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社会状况。2.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考情分析1.频率题型:该部分是高考低频考点,主要以选择题为主2.情境设计:多利用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创设新学习情境,注重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如(2023·湖南卷,12)日本土地制度;(2023·海南卷,10)非洲文化传统对法律的影响;(2023·6月浙江选考,11)阿兹特克文明;(2023·1月浙江选考,11)美洲印第安文化成就;(2021·福建卷,12)阿拉伯文化3.核心考向:阿拉伯帝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奥斯曼帝国对东西方贸易的影响以及美洲印第安文明成就整体感知知识点一中古时期的亚洲1.阿拉伯帝国(1)建立与扩张(2)帝国统治政治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辅助经济①工商业: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②贸易:在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上贸易③城市:帝国境内城市繁多,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3)帝国文化①成就: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诸多领域取得重要成就。②地位: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③影响: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2.奥斯曼帝国的兴起(1)兴起与扩张(2)帝国统治政治最高统治者是苏丹,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经济①15—16世纪,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②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影响东西方之间的贸易3.南亚与东亚的国家(1)南亚国家①笈多帝国:4世纪初,恒河中游兴起,几乎征服了北印度,帝国政局稳定,但政令不够统一;印度教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②德里苏丹国:13世纪初建立,苏丹为最高统治者,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2)东亚国家①日本②朝鲜新罗统一7世纪末,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高丽王朝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仿效中国唐朝制度建立高丽王朝朝鲜建立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抗击侵略16世纪末,面对日本侵略,明朝派军队赴朝鲜作战。明朝大将邓子龙、朝鲜大将李舜臣先后牺牲1.思考·情境问题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后,奥斯曼人对君士坦丁堡进行劫掠,三天后,苏丹穆罕默德用重惩威吓的办法,禁止继续抢劫和屠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君士坦丁堡战役的结果和危害。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结果: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国攻陷,拜占庭帝国灭亡。危害:君士坦丁堡城中的人民遭受很大伤害;城中建筑物遭到重大破坏。2.阐释·核心概念[印度教]随着印度封建社会形成,种姓制度发生新变化而出现的。印度教广泛吸收婆罗门教、佛教和耆那教教义以及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3.挖掘·教材信息阅读教材“问题探究”栏目,谈谈你对坂本太郎观念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段材料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了日本幕府统治时期的锁国政策。日本实行锁国政策在客观上加强了幕府统治,保持了国内和平,同时使国内经济得到发展,使日本文化得以昌盛,但锁国政策也使日本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日益变得落后,最终导致日本成为被侵略的对象。4.思考·情境问题唐朝与新罗保持了长期、频繁的友好往来。结合所学,简述高丽王朝仿效唐朝制度的表现。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中央设置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有,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广为传播。知识点二古代非洲与美洲1.古代非洲文明(1)班图人贡献培育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活动区域从西非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11世纪,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促进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的传播(2)古代非洲文明区域东北非公元前后,阿克苏姆王国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东非①代表:10—15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如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②原因: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③兴盛: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西非①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②桑海:击败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16世纪末,因遭遇外来入侵而逐渐衰落南非①建立: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②鼎盛: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的统治之下2.古代美洲文明(1)玛雅文明政治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经济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制造精美陶器建筑城市建筑精美,建造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科学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制,也知道“零”的概念(2)阿兹特克文明政治统治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缴纳贡赋经济以农业为经济基础,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城市建设特诺奇蒂特兰作为都城,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的交通运输(3)印加文明概况12世纪,印加人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13世纪,逐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统治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将全国分为四大政区,由贵族充任长官1.挖掘·教材信息在今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的一座陵墓中,发现了15世纪左右中国的瓷器,分析其史料价值,并进行解释论述。答案在非洲出土的中国瓷器是出土文物,属于实物史料。对于研究非洲经济和古代中非经济交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它论证了东非地区对外贸易繁荣,与外界文化交流相对频繁。但在历史研究中,对历史资料要注意一手优先、多元互证、去伪存真2.挖掘·教材信息阅读教材第一目“学思之窗”栏目,概括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该观点。答案观点:世界各地都能够独立发明一些关键技术,古代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论证:许多民族独立培育驯化了不同的动植物;非洲人独立发明了冶铁技术;美洲人在没有受任何外来影响的情况下,独立发明农业,拥有其他大陆没有的特殊农作物。3.阐释·核心概念[“浮动园地”]印第安人从特斯科科湖中捞起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地。淤泥非常肥沃,耕种者甚至每年可以从他们的田园中获得七次收成。4.思考·情境问题从美洲印第安文明的形成到西班牙人入侵这一漫长的时期内,没有一件实物或一篇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接触。这体现了古代美洲文明有何特点?答案相对于旧大陆而言,古代美洲长期处于孤立封闭的状态,甚至各区域之间也很少联系。主题一交流互鉴——中古时期的亚洲视角1中外交流——阿拉伯帝国与唐朝材料公元751年唐朝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爆发战争,唐军战败。唐朝随军书记官杜环作为战俘来到大食,生活了十多年。他记载了自己的见闻:大食“今吞灭四五十国,皆为所役属,多分其兵镇守。其境尽于西海焉”。“率土禀化,从之如流。法唯从宽,葬唯从俭。郛郭(城)之内,里闸(门)之中,土地所生,无物不有。四方辐辏(指车),万货丰贱,锦绣珠贝,满於街巷。”在库法城内“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泚,织络匠者,河东人乐环、吕礼”。——据[唐]杜佑《通典》解读材料以杜环的亲身经历为主,描述了阿拉伯帝国在政治、经济、疆域等方面的表现。思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的史料价值,并从史料与所学史实相结合的角度概述当时的阿拉伯帝国。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史料价值:材料一是杜环的亲历亲闻,是研究阿拉伯帝国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习俗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文中关于在阿拉伯的唐朝工匠的记录,是研究中国与阿拉伯文化交流的见证;作为随军书记官,作者的记录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概述:实行政教合一、中央集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商贸发达;善于吸收其他地区的文化,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经过大规模扩张,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伊斯兰教伴随着帝国扩张广泛传播;阿拉伯商人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视角2中华文化圈——中国对东亚国家的影响材料一在古代朝鲜和日本有许多使用汉字的诗人,他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如:上国羁栖久,多惭万里人。那堪颜氏巷,得接孟家邻。守道惟稽古,交情岂惮贫。他乡少知己,莫厌访君频。——9世纪朝鲜人崔致远《长安旅舍与于慎微长官接邻》汉业乃公三尺剑,昭陵无骨一杯羹。元勋尽供菹醢肉,史册虚传带砺盟。久见中原争逐鹿,谁教四海始休兵。腐儒未解英雄志,却恨鸿沟不用诚。——17世纪日本人那波守之《读汉高帝纪》材料二日本大化改新内容与隋唐政治经济制度之比较项目日本大化改新中国隋唐制度经济土地班田收授法均田制赋税租庸调制租庸调制政治中央设二官八省三省六部制地方设立国、郡、里郡县制——据《世界古代史资料选编》解读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中华文化对古代日本和朝鲜的影响。材料二主要涉及日本大化改新模仿中国隋唐制度。思考从上述两则材料中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材料一反映出朝鲜和日本人使用汉字,按照律诗格式要求作诗,诗句中还使用了中国历史典故;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朝、唐朝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模仿。说明了古代朝鲜和日本的历史发展深受中国的影响。深化拓展历史解释——阿拉伯国家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影响角度阐释西方思想文化阿拉伯保留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译成拉丁文重回欧洲,为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中学西传阿拉伯人把东方的技术,尤其是中国的发明创造传入西方,有利于西方社会的转型,为西欧探索新航路提供了技术支持自然科学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成就促进了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国阿拉伯的文学、天文学、医药学和数学等领域的成就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世界阿拉伯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世界文化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主题二独具特色——古代非洲与美洲视角1独具特色的非洲文明材料解读材料列举了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东部、南部、西部等文明。思考非洲大陆,历史悠久,但各地发展极不平衡。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古代非洲文明的多样性和先进性给予说明。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非洲社会发展极不平衡。不同于撒哈拉沙漠以北地区很早就进入文明社会,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大地区,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直到欧洲殖民者入侵之前,许多地区仍未摆脱原始状态。但在进入阶级社会后,东非、西非、南非等地,出现了一系列区域文明中心,发展出独具特色的非洲文化。东非的阿克苏姆王国,公元前后兴起,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10-15世纪,东非沿海国家如桑给巴尔、摩加迪沙等产生,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8-15世纪的西非,先后兴起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这些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对外贸易发达,鼓励发展文化,因此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南部非洲的文明以11世纪末建立、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的津巴布韦为代表,城市建筑水平较高,农业有一定发展,且对外贸易发达。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与外部世界交往较少,但亦非完全与世隔绝。这种多元文明格局,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视角2辉煌的古代美洲文明材料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庄园阿兹特克的“浮动园地”解读材料列举了西欧封建庄园与美洲“浮动园地”等农耕方式。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中世纪西欧与美洲阿兹特克人的农耕方式,并加以评述。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观点:中世纪的西欧和美洲阿兹特克人的农耕方式有巨大差异。评述:中世纪的西欧统治者实行层层分封的封土制度,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封建庄园。这些封建庄园大多有耕地、果园、草场、牧场、休耕地等,体现了自给自足的特征。它是封君封臣制度存在并得以巩固的经济基础;但由于其独立性较强,为封建割据奠定了基础,采用农奴劳动也制约了生产力和工商业城市的发展。古代美洲阿兹特克人为了解决湖岛上日益增多的都城人口的生存问题,发明了“浮动园地”。这种做法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也为其扩张战争提供了经济和人力基础。深化拓展历史解释——古代美洲文明的特点孤立封闭古代印第安人几乎处于孤立封闭状态,对外交往贫乏,文明发展极为缓慢和艰难反差巨大农业生产成就与农业生产工具之间存在巨大反差,印第安人培植了众多的农作物,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但生产工具较为落后科技独特凡与宗教信仰有关系的科学技术(如天文、历法、建筑等)高度发达,而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却相对落后基础薄弱文明均处于氏族社会或早期国家的阶段,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难以提供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物质财富,导致其社会结构较脆弱,最终在外来冲击下,传统社会迅速土崩瓦解(2023·6月浙江选考,11)1519年,一群西班牙殖民者闯入墨西哥中部的高原,进攻阿兹特克人国家,抵达其岛上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之际,所发现的文明令他们大受震撼。下列项中,“令他们大受震撼”的最有可能是()ABCD答案A1.学习情境——以太政官奏疏为载体考查古代日本社会生活变化(2023·湖南卷,12)公元723年,日本太政官奏:“百姓渐多,田地窄狭。望请劝课天下,开辟田畴。其有新造沟池营开垦者,不限多少,给传三世。若逐旧沟池,给其一身。”天皇准奏。这()A.反映了灌溉技术进步 B.动摇了土地公有原则C.体现了天皇地位提高 D.推动了庄园制度发展答案B解析646年“大化改新”后,日本土地国有,据材料“新造沟池营开垦者。不限多少,给传三世,若逐旧沟池,给其一身”可知“三世一身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国有制原则日趋削弱,班田制也逐渐难以维持,故选B项;“灌溉技术进步”与材料中承认新开垦土地私有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天皇地位提高”,排除C项;日本在10世纪才形成庄园制度,排除D项。2.生活情境——以谚语广泛引入非洲法庭为载体考查非洲法律(2023·海南卷,10)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诉讼当事人除列举事实外,还可广泛援引谚语,比如“勿因黑猩猩丑就杀死它”“到癞蛤蟆家做客只能自贬身份”等,善用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有学者认为,当地谚语的效力相当于英美法系中的法律箴言。据此可知()A.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B.风俗习惯奠定立法基础C.程序公正助推法律进步D.遵循先例成为审判原则答案A解析材料只是强调谚语对司法审判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这属于司法实践的范畴,与立法过程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谚语对当地司法审判过程存在较大影响,而不是法律自身的进步,实际上这是法制不健全的体现,排除C项;“诉讼当事人除列举事实外”说明当地法庭审判除了受到谚语影响,还需要立足事实,谚语和先例并非当地司法审判的主要原则,排除D项。3.历史解释——以阿拉伯翻译文献为载体考查阿拉伯人的历史贡献(2021·福建卷,12)公元8-9世纪,阿拉伯人大规模地将其他文明的古代文献翻译成阿拉伯语。到了14世纪,其中的一些文献已陆续传到欧洲。这为()A.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B.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C.启蒙运动提供了依据D.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阿拉伯人保存的典籍传到欧洲,其中包括指南针技术、人文主义(冒险精神)的典籍、古希腊地理学家的地圆学说,这些为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A项正确;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时间为18世纪末,距离14世纪较远,故排除B、C、D项。1.[学术前沿·新认知]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指出,印度数字先由希腊人发明,后传入印度,再以早期的形式传给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又修改为古巴尔字体(又称阿拉伯数字),替代了累赘的罗马数字。这体现了()A.文化交流促进文明进步B.古印度科技领先世界C.商业贸易加速文明交流D.阿拉伯善于学习创新答案A解析阿拉伯数字是在文明的交流中不断地演变而产生,故选A项;材料仅涉及印度数字,不能判断其科技领先世界,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商业贸易,排除C项;阿拉伯数字的产生过程中涉及了多个国家,阿拉伯善于学习创新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D项。2.[国家治理·新考向]据记载,封建时代,日本武士集团的成分以父子、兄弟、堂兄弟等亲属为基础。上级武士利用血缘亲属关系支配下属武士及其附庸,甚至统治全国。此外,武士集团中,甥舅、妹丈等姻戚关系也占有很大比重。由此可见,日本武士集团()A.以家族制度作为社会基础B.维护了天皇的专制权力C.照搬了中国唐王朝的做法D.使不同阶层间关系和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武士集团以家族制度作为社会基础,故A项正确;B、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及史实均不相符,排除;D项表述材料无法体现,排除。3.[时空观念·新角度](2024·南通模拟检测)公元1世纪的希腊著作《厄立特里亚海航记》中首次提到阿克苏姆王国。阿杜利斯是阿克苏姆王国最重要的贸易中心。来自意大利、埃及和印度的铁器、棉布和酒源源不断运到此地,同时运出大量的黄金、象牙和香料。据此推断,阿克苏姆王国繁荣得益于()A.古希腊的殖民活动B.优越的地理位置C.阿拉伯帝国的建立D.西非农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厄立特里亚海航记》记载了阿克苏姆王国对外贸易繁荣,阿杜利斯是阿克苏姆王国最重要的贸易中心,物资交流频繁,可知阿克苏姆王国繁荣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B项正确;材料只是说希腊著作中记载了阿克苏姆王国,未涉及古希腊的殖民活动,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建立于8世纪,排除C项;阿克苏姆王国在东非,排除D项。欧洲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古代美洲文明以“我”为中心的世界观是古典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哥伦布远航美洲之后固存于古典传统的中心主义迅速发酵,欧洲人对美洲的认知无不打上“我”优“他”劣的深刻烙印。这样,他们传递给外界的信息很大程度上讲的是他们“脑海”中早就存在的美洲,而不是现实中的美洲。欧洲人把印第安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些特性按照自己所需无限夸大,以便“对号入座”他们已经设置好的框架。——摘自王晓德《古典传统与欧洲人对美洲的早期认知》[材料解读]欧洲人构建的印第安人形象并不能反映所观察对象的真实状况,只是他们虚构或创造出来的,以便为奴役原住居民寻求不受到道德谴责的合法理由。[命题方向]史学理论;破除欧洲中心论;文明史观。课时精练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3·白山一模)早在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王朝时期,一些学者就注重保存和发扬爱琴海地区以及印度的文化,在首都巴格达不仅有学者专门翻译希腊文、叙利亚文和梵文的哲学、文学和其他科学著作,而且还对这些著作进行了译注。据此可知()A.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B.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化作出卓越贡献C.阿拉伯文化对西方发展产生重要影响D.阿拉伯帝国创造出了领先世界的文化答案B解析材料说明阿拉伯帝国对保存世界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故选B项;题干信息主要着眼于阿拉伯帝国对其他地区文化的保存和传播作出的贡献,主旨不是阿拉伯文化的形成、影响西方,排除A、C项;材料中没有对阿拉伯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进行比较,得不出“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D项。2.(2023·广州高三月考)阿拉伯帝国哈里发马门(813-833年在位)曾派学者访问君士坦丁堡,向拜占庭皇帝索取希腊古典著作,并将其译成阿拉伯文。马门还在巴格达创立了一所规模宏伟的智慧宫,有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及信仰其他宗教的学者在此工作。马门的上述举措()A.开创了多种宗教并行的局面B.促进了阿拉伯文明的崛起C.改变了帝国对外扩张的方式D.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答案D解析马门作为阿拉伯帝国最高统治者,积极吸收希腊古典文化,采取宗教包容政策,发展科学文化事业,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故选D项;阿拉伯帝国疆域辽阔,疆域内长期存在多种宗教,马门并非多种宗教并行局面的开创者,排除A项;7世纪时,阿拉伯文明崛起,排除B项;马门的科学文化举措与帝国对外扩张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3.(2024·南京统考模拟)东罗马帝国灭亡前,君士坦丁堡的市场经常又被称为“威尼斯人的集市”。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后,威尼斯呼吁西欧的基督教国家团结对抗奥斯曼帝国,而大多数国家对此不感兴趣,并转而寻求到达东方的新航路。这反映出()A.威尼斯渴望向东方国家传播基督教B.西欧多国不满威尼斯人的商业垄断C.基督教国家希望与奥斯曼帝国交好D.奥斯曼帝国维系了传统商路的畅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君士坦丁堡的市场经常又被称为“威尼斯人的集市”,说明威尼斯在此处形成了垄断。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后,威尼斯呼吁基督教国家对抗奥斯曼帝国只是利用宗教当借口,B项正确;据材料无法看出威尼斯的传教热情,排除A项;奥斯曼帝国宗教是伊斯兰教,排除C项;奥斯曼帝国的建立阻断了传统的商路,排除D项。4.(2023·葫芦岛高三质检)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后,政府不仅任命希腊正教的头面人物为希腊正教徒的大教主和文职首领(管辖希腊人及不同族群的东正教徒),还分别任命了亚美尼亚教派的主教和伊斯坦布尔的犹太教大拉比为各自的首领。此举反映出()A.帝国统治模式的创新 B.不同文化与族群交融C.因俗而治的统治特点 D.政教分离的政治特点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奥斯曼帝国任用被征服地区的上层人物为当地的首领,反映出因俗而治的统治特点,故选C项;因俗而治的统治模式并不是奥斯曼帝国的创新,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奥斯曼帝国因俗而治的统治特点,并不是不同文化与族群交融,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政教合一,排除D项。5.(2023·襄阳三模)印度教开始摆脱只属于某一特定地区之中特定阶级宗教的狭隘属性,发展成为拥有众多信徒、真正代表印度的宗教,它包罗南亚次大陆所有的宗教派别、哲学思想、信仰观念,并无统一经典,也没有绝对必须信奉的神灵,信徒只要尊敬婆罗门,理论上接受吠陀经典即可。这体现印度教()A.继承了以往婆罗门教的开放包容性B.传播方式兼顾时代变化和文化传统C.缺乏完整体系实际上信仰相当无力D.内容博大有利于消除各类教派矛盾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得出,印度教多元和宽容的特点适应了时代变化和文化传统,有利于印度教的传播和发展,B项正确;婆罗门教维护种姓制度,具有狭隘性,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肯定印度教的多元宽容,而非指出其局限,排除C项;“消除矛盾”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6.(2023·大同高三模拟)日本历史上的八位女天皇中只有两位是在大化改新前登基的,其他女天皇均在大化改新后执政。大化改新后普通妇女依旧享有财产继承权,甚至出嫁后的女子也可以在父母亲死后分得财产。在婚姻关系上,男女双方的自由度是一样的,男子可以再婚,女子也可以再嫁。据此可知大化改新()A.化解了性别带来的社会矛盾B.维持了女性较高的社会地位C.赋予了女性更多的政治权利D.促进了国民家庭生活的和谐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后,日本妇女有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女子依旧享有财产继承权,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性别导致的社会矛盾,A错误;材料并未反映出女性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C错误;材料与家庭生活的状态无关,D错误。7.(2023·丹东高三月考)高丽王朝的《高丽律》规定:“年七十以上父母无守护,其子孙犯罪应配岛者,存留孝养。”据史载,高丽“刑无惨酷之科,唯恶逆及骂父母者斩”。这表明高丽王朝()A.法律的礼法融合特征 B.以立法保护弱势群体C.社会各阶层推崇儒学 D.民族孝文化历史悠久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高丽王朝的法律和史书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孝道,说明高丽王朝法律的礼法融合特征,故选A项;高丽王朝以立法维护儒家思想的价值体系,强调对父母的孝道,不属于保护弱势群体,排除B项;“社会各阶层推崇儒学”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高丽王朝的孝文化来自中国儒家思想,排除D项。8.下表反映的是班图人大迁徙的概况。据表中信息可知,班图人大迁徙()路线概况西线最早的迁徙路线,进入西赤道非洲,西迁后形成刚果人、隆达人、卢巴人、库巴人等南线向南迁徙最多,直至抵达南非,最终建立了祖鲁部落联盟东线9—10世纪时抵达东非沿海地区,一部分人同移居的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混合,形成斯瓦希里人A.破坏了南非的先进生产方式B.促使撒哈拉以南地区形成统一国家C.加速了阿拉伯帝国衰弱的进程D.有利于古代非洲文明演进的多样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西迁后形成刚果人、隆达人、卢巴人、库巴人”“最终建立了祖鲁部落联盟”“同移居的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混合,形成斯瓦希里人”等信息可知,班图人迁徙后与非洲当地人融合,形成新的族群,这有利于古代非洲文明演进的多样性,故选D项。9.有学者认为:不同地区各自“发明”了农业;考古证据也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该学者意在说明()A.非洲湖区孕育了最初文明B.世界文明呈多元一体的特征C.人类早期文明具有独立性D.早期技术传播存在地理障碍答案C解析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独立创造各具特色的文明,非洲地区也独立创造了非洲人特点的文明,因此该学者意在说明人类文明具有独立性,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非洲湖区孕育最初文明,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地区独立创造文明的事实,不是世界文明的“多元一体”,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文明之间的交流障碍,排除D项。10.(2023·沈阳一模)1843年,美国旅行家和考古学家约翰·劳埃德·斯蒂芬斯在《尤卡坦纪闻》一书中描述了位于尤卡坦半岛的古代金字塔遗址(如图),该遗址所属的文明()A.用当地特有的莎草制作纸张B.王宫大门的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C.具有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D.知道“零”的概念并创造出20进制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关键词“尤卡坦”“金字塔”可知,该文明为玛雅文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玛雅人知道“零”的概念并创造出20进制,故选D项;“用当地特有的莎草制作纸张”的是埃及人,排除A项;亚述帝国“王宫大门的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排除B项;“具有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的是苏美尔人,排除C项。11.(2022·沈阳高三模考)在玛雅城市的发展中,社会最下层是奴隶,他们一般来自战俘、小偷、未赎身的奴隶子女、杀人犯、离婚的妇女、孤儿、无力偿还债务的负债人等,奴隶可以自由买卖。这反映出玛雅城市()A.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B.商业经济较为繁荣C.社会分工日益扩大 D.奴隶占有制得到发展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玛雅存在奴隶制,并且奴隶的来源十分广泛且可以自由买卖,反映出玛雅城市奴隶占有制得到发展,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玛雅实行奴隶制,并不是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其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排除B项;玛雅奴隶的来源十分广泛,奴隶占有制得到发展,这与社会分工扩大无关,排除C项。12.(2023·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二模)玛雅文字的组成原则和苏美尔文字的组成原则基本类似,都利用了语标和语言符号。玛雅文字的语音符号多半是由一个辅音和一个元音构成,这同日语的假名符号和迈锡尼时代希腊的B类线性文字音节表一样。这说明()A.玛雅文明受欧亚文明影响B.世界文明发展呈现多元性C.玛雅文字已经被释读成功D.人类的创造力具有普遍性答案D13.(2023·淄博高三模考)阿兹特克文明有高度密集的人口,产生了初级的文字和阶级分化,而且他们的生计活动富有创造力,利用浮动园地和水利设施达到了很高的生产效益和生态维护效能,但没有使用金属工具,也不会使用畜力甚至没有发达的陶器制作。据此可知阿兹特克文明()A.依然处于原始社会 B.文明演进动力不足C.无法建立中心城市 D.尚未进入国家阶段答案B解析与亚欧文明相比,美洲的阿兹特克地理位置封闭,生产力水平较低,文明演进动力不足,故选B项;阿兹特克产生了初级的文字和阶级分化,已进入文明阶段,不属于原始社会,排除A项;阿兹特克文明的首府在特诺奇蒂特兰城,排除C项;阿兹特克人国家存在于在14—16世纪的墨西哥地区,排除D项。14.(2023·长沙月考)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帝国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以贵族充任。政区之下,再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为征税和征兵,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这说明()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罗马帝国方式C.官僚体系日益完善 D.加强了与东方交流答案C解析印加帝国根据人口的多少设置了比较完备的官僚体系;材料“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健康管理知识分享方案
- 家用抛光设备和机器非电动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物流行业仓储管理制度宣贯实施方案
- 2024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合作协议
- 医院餐饮食品安全措施方案
- 艺术院校师生互动组织架构方案
- 医疗行业代理佣金制度
- 包装委托协议:2024年规范
- 房地产广告制作项目实施方案
- 慈善晚宴高端活动方案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 湖北省武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 1000字作文稿纸模板(完美修正版)
- 中学学生操行等级评定表
- 钢结构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新时代女大学生修养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枣庄学院
- 项目复盘工作报告PPT模板
- 食谱编制-食谱编制案例分析(食品营养与配餐课件)
- 患者安全目标与核心护理制度课件
- 句子成分及句子基本结构(共32张PPT)
- 幼儿教育学基础(第二版)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