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置技术方案(技术方案)_第1页
污泥处置技术方案(技术方案)_第2页
污泥处置技术方案(技术方案)_第3页
污泥处置技术方案(技术方案)_第4页
污泥处置技术方案(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章污泥处置执行方案.........................................4

第一节项目概况...............................................4

第二节项目背景...............................................13

第三节项目总体布局依据......................................16

第四节项目总体意图...........................................17

第五节项目总体布局要求......................................18

第六节项目污泥处置背景.....................................24

第七节项目总体布局要求......................................42

第八节工艺系统运行说明.....................................46

第九节污泥处理及处置工艺...................................133

第十节污泥处置设施设备和系统智能化、信息化.................135

第十一节污泥处理处置设备管理方案...........................150

第十二节主要设备管理方案...................................152

第十三节污泥干化设施设备和系统智能化、信息化...............181

第十四节污泥处理处置方案的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192

第十五节污泥处置难点、优缺点分析及解决方案.................198

第二章污染防治方案...........................................205

第一节污泥收集实施.........................................205

第二节污泥贮存实施方案.....................................205

第三节污泥利用实施方案.....................................206

第四节污泥转移实施方案.....................................219

1

第五节污泥处理过程实施方案.................................228

第六节预防污泥造成环境影响对策和措施......................249

第七节响应国家绿色无污染实施方案...........................254

第三章污泥运输方案...........................................259

第一节污泥运输中防水.......................................259

第二节污泥运输中防渗漏.....................................261

第三节污泥运输中防遗撒措施.................................262

第四节污泥污染事故应急运输处置方案.........................263

第五节运输工具上跌落、泄漏等清理措施.......................272

第六节污泥运输难点问题解决方案.............................273

第七节运输过程保持良好车容车貌............................276

第八节污泥运输过程防止二次污染实施方案...................278

第九节污泥运输方案.........................................279

第十节污泥处置方案.........................................301

第四章事故安全应急救援措施方案................................305

第一节污泥突发性大量增加事故安全应急救援措施方案.........305

第二节重大停电事故安全应急救援措施方案....................308

第三节污泥处理设备故障停产检修.............................311

第四节总体应急方案.........................................322

第五节污泥处理应急预案.....................................329

第六节污泥处置应急预案.....................................353

第五章日常运营管理方案.......................................356

2

第一节人员配置情况.........................................356

第二节日常作业管理流程图...................................361

第三节岗位设置及岗位职责...................................362

第四节污泥处置管理制度.....................................383

第五节安全作业责任管理制度.................................384

第六节质量保障管理制度.....................................390

第七节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404

第八节服务质量目标.........................................412

第九节其他管理制度.........................................412

第十节安全管理制度.........................................422

3

第一章污泥处置执行方案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基本要求

1、在签订项目合同前,投标人须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经有关主管

部门审批,选择的处置工艺设备和生产工艺符合相关要求并经环保验收合格,

同时污染防治能力满足生产需要【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告核准的量或生产能

力或类似描述不少于5.76万吨/年(或不少于157吨/日)】。

说明:投标人须在签订合同前向采购人提交上述证明材料的原件进行核

查及确认,请投标人在投标时确认本单位在签订项目合同前可满足上述要求。

如签订合同前投标人不满足上述要求的,视为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提供虚假

响应承诺并主动放弃中标资格(或视为放弃中标资格),由此导致的所有后

果均由投标人自行承担。

2、如投标人需将本项目污泥运输至**市外进行处置的,在签订项目合

同前,申请转移单位(即投标人)应当制定污泥跨市转移计划(包括转移时

间、运输路线、接受单位基本情况、污泥处置方案等信息),在接受地市人

民政府污泥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转移,并向污泥移出地市人民政府污泥主

管部门进行备案。未经批准,不得转移。

说明:投标人在签订合同前须向采购人提交上述证明材料的原件进行核

查及确认,请投标人在投标时确认本单位在签订项目合同前可满足上述要求。

如签订合同前供应商不满足上述要求的,视为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提供虚假

响应承诺并主动放弃中标资格(或视为放弃中标资格),由此导致的所有后

4

果均由投标人自行承担。

二、总体要求

1、中标人必须严格按国家(省、市)的相关规范、行业标准、法律法

规等处置污泥,确保本项目的污泥达到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

要求;中标人承担因违反污泥处置的相关规范、行业标准、法律法规所造

成的一切后果和责任。

2、污泥处置服务质量要求:污泥处置采用污泥焚烧、建材利用及堆肥

等处置结果符合国家及相关地区等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范要求的无害化、

资源再生利用方式;确保出厂污泥运输、集中无害化处理。

3、中标人应按照采购人要求及时处置,做到日产日清,不得无故积压、

延滞。如遇发生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采购人并征得采购人同意,否则因此

造成的损失由中标人负担。

4、在履行合同期间或合同规定期限内,中标人不得泄露与本合同规定

业务活动有关的保密资料。

5、投标人须保证对中标包组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收集、运输、贮存、利

用、处理处置等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要求;污泥在运输过程中严禁散落、

丢弃,并符合交通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须按污泥特性进行无害化处理,确

保不产生二次污染,并接受**市生态环境部门、污泥接收地生态环境部门、

污泥接受地生活污泥主管部门和采购人等的监督。若违反约定,中标人须承

担相关的法律责任,并赔偿由此造成的相关经济及环境损失费用。

6、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需说明污泥在**市还是外市进行处置。供应商

5

在项目执行中须提供承担本项目的固定的车况良好的符合污泥运输要求的

运输车辆【车辆须具备防臭功能且密封良好防洒漏、装有GPS定位(须由采

购人进行安装)】,签订合同前须提供车辆行驶证、准行证、驾驶人员驾驶

证及电话号码、车辆前后照片和运输路线的复印件并加盖公章给采购人进行

备案,若需变更运输车辆须提前5个工作日报采购人备案,经采购人同意后

方可更换车辆。运输过程中必须做好防渗漏等措施,中途不得在人员密集场

所逗留、停车、卸货,同时中途不得倒换车辆,不得发生因运输造成的污染

问题。同时须按照规定的运输路线运输污泥,不得擅自变更运输路线。

7、本次采购项目所服务的各个水质净化厂厂区道路等情况复杂,请各

投标人在自行现场踏勘时认真了解实际情况。

8、投标人需提供污泥从源头至终端的有效、经济、便捷的监管方案,

便于采购人落实对污泥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工作。

9、本项目服务期内中标人发生的一切安全及环保等问题、中标人工作

人员如发生人身伤亡、财务或其他各类损失,无论因何种原因,采购人均不

承担任何责任。

10、中标人在整个污泥处理处置过程接受相关环保部门等的监督,必须

遵守国家和地方各项法规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城管环卫部门的有关规定,

确保对环境无污染,不得引起群体事件。如有违反,中标人承担由此产生的

一切法律责任与后果。

11、中标人未能按时按量清运污泥的,一个月出现3次的,采购人有权

终止合同;中标人如在本合同服务期内被取消或者暂停有关资质的,采购人

6

有权终止合同。

12、每次清运处置的污泥实际重量均须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证的地磅

计量(实际重量以污泥产生单位计量为准)。

13、中标人须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采购文件确定的

事项等与采购人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如因中标人原因未能按照规定时间签订

采购合同的,视为中标人放弃本项目中标资格,所造成的一切损失均由中标

人自行承担。

三、工作时间及应遵照执行的法律法规及规范等

1、工作时间:配合各污水处理厂生产的实际需要,按照采购人(及各

水质净化厂)的要求(含作业、行驶要求等)及时转运污泥,每日必须将所

有产生的污泥转运完毕。

2、污泥处置全过程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防治条例》、《广东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管理办法(暂行)》、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行业标准有机肥料》(NY/T525-2021)、《<“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

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环资〔2021〕827号)、《城镇污水处

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等国家和地方污染物防治相关法律

法规及标准、技术规范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有新颁布的标准或规范的,中

标人将无条件按照新标准、新规范执行,相关标准或规范同时作为验收标准

使用。

7

3.在合同履行期间,甲方因执行国家、省、市的相关文件而终止履行

合同的或因国家政策或政府命令致使合同解除,甲方无须承担违约责任。

4.其他说明:由于各污水厂位置、路况、贮泥装置等各不相同,投标

人须在自行现场勘探时进行综合判断,中标后自行承担项目可能产生的各类

风险。

四、监督管理(除执行本项目规定外,采购人委托**市供水与排水治污

中心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污泥处置服务考评办法和相关规定对中标人进行

监督和考评)

1、中标人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污泥处置标准要求,建立污泥管理专项台

账,对污泥的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处理进行登记,详细记录污泥产生

量,处置方式和处置量、污泥转移量和转移去向、运输车牌照号和准行证等

情况。中标人应在污泥接受地贮存现场配置现场监控设备设施,保存好相关

监控影像资料,随时供采购人监督和调阅。

2、中标人须有适合的污泥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方案,随时做好应急准备,

防止突发事件发生后伴生的二次污染。

3、运输污泥应当使用防水、防渗漏、防遗撒的专用车辆合法装载,并

须配备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

4、根据相关要求,本项目合同由**市供水与排水治污中心履行监督管

理等职责,中标人在执行合同过程中须按照采购人及**市供水与排水治污中

心的各项要求提供服务。

五、污泥处置服务考评办法:

8

序号考评内考评要求不满足要求处理方法

中标人没有制定可行的管理制度,每次扣减

中标人要制定

当月的承包合同款项10000元。

可行的管理制

没有建立完善的检测、记录、存档和报告制

度,建立完善的

度,每次扣减当月的承包合同款项10000元。

检测、记录、存

没有建立污泥管理台账制度,详细记录污泥

档和报告制度,

处理、处置量及其去向等情况,每次扣减当

建立污泥管理

管理制月的承包合同款项100000元。

台账制度,详细

1度及工运输车辆没有制定车辆管理制度,每次扣减

记录污泥处理、

作流程当月的合同款项10000元。

处置量及其去

五、中标人需制定视频监控管理制度,并保

向等情况,运输

证视频监控资料的完整性,监控视频的历史

车辆要制定车

数据需导出进行保存,以日为单位制作数字

辆管理制度。

标签保存,保存时间为3年。如中标人视频

视频监控资料

资料中出现断档或丢失,按缺失天数扣减当

保存制度

月的承包合同款项10000元/天。

一、装载前未清空车内污泥的,每吨扣减下

装车清清空存量污泥;月的承包同款项1000元。

2

运严禁超限超载。二、发现超载超重的,每次扣减当月的合同

款项5000元。

车辆出厂前及发现迟报或漏报的,每次扣减当月的合同款

9

3污泥运到达目的地后项200元。

输(15分钟内)发生渗漏、遗撒的,每次扣减当月的承运方

必须电话报信合同款项5000元。

息中心。擅自改变运输路线的,每次扣减当月的承运

方合同款项10000元。

中标人应及时中标人一年内累计10日或连续3日不因不

按照采购人要可抗力未完成当日运输收集清运任务的,除

及时清求清运处置污每日扣减当月的承包合同款项3000元外,

4

运泥。采购人将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有权单方面

解除合同并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及

损失。

按要求及时、详未及时、详细填写联单或及时送采购人处,

细填写联单,无造成环保核查无法提供联单的每次扣减当

转移联

5漏项目并及时月的承包合同款项2000元。

送达采购人。

污泥必须送至中标人不按照要求堆放及处置污泥的,一经

合同约定的具发现并经查实确认,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等

备无害化处理法律法规责任及社会不良影响全部由中标

资质的场所进人承担,采购人有权即时解除合同并没收上

污泥不行无害化处理。一月的承包合同款项,同时追究中标人的全

6按要求不得以任何理部责任

接收、由拒绝接收污合同有效期内,除不可抗力和双方约定的事

10

堆放及泥(不可抗力除项(包括中标人如因国家或地方政策要求,

处置外)。无法处理处置甲方的污泥时)外,未经采购

人同意停止接收并处理处置污泥超过24小

时(自信息中心GPS记录的最后一车次到达

本合同约定的处置点的时间起),中标人须

按每次5万元的标准向采购人支付违约金。

中标人无故停止接收处置污泥超过5日,采

购人有权单方解除本合同并要求中标人一

次性支付违约金100万元。

中标人未在采购人双方约定的处理处置地

点接收并处理污泥,则须按非约定地点已处

置污泥数量每吨污泥(含水率约80%)5万

元的标准向采购人支付违约金。中标人违反

本合同约定的,由此造成各项行政责任、法

律责任及经济损失,或导致任何第三方对采

购人提出索赔和追责,其法律和行政责任、

经济损失和费用均由中标人承担。同时,中

标人有责任如实向采购人报告所发生的事

件,并配合采购人的调查取证,采购人有权

立即解除本合同(除本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

外)。因此给采购人造成损失(包括因追究

中标人违约责任产生的诉讼费、律师费、保

11

全费等一切合理费用)的,采购人有权进一

步追究中标人的全部赔偿责任。

中标人进行计划停产检修的,应当在计划停

产检修前5个工作日以书面形式(含电子邮

件)通知采购人,并承诺按期恢复接收采购

人的污泥。并经采购人同意后才可停止接收

污泥进行停产检修。中标人不按期恢复接收

处置污泥超5日,视中标人违约,采购人有

权无条件解除合同并要求中标人向采购人

支付违约金。

中标人因突发事件停产的(除不可抗力因素

外),导致停产超过5日的,视中标人违约,

采购人有权无条件解除合同并要求中标人

向采购人支付违约金。

采购人有权从中标人上月污泥处置服务费

用中优先扣除所涉及的中标人应支付的违

约金和赔偿金,若污泥处理服务费用不足抵

扣的,则再从中标人提交的履约保证金中扣

除。

中标人要分别没有制定有效可行的应急预案并及时更新

制定有效可行扣减当月承包合同款项10000元。

的应急预案。污水厂生产出现特殊情况,需要加大/降低/

12

污水厂生产出停止污泥脱水时,中标人不响应不配合的每

8应急响现特殊情况,需次扣减当月的承包合同款项5000元)。

应要加大/降低/发生特殊情况没有及时上报(如:交通事故、

停止污泥脱水安全事故等),每次扣减当月的承包合同款

时,配合及时。项3000元。

发生特殊情况

必须及时报告。

第二节项目背景

污泥处置背景

污泥处置是指对处理后污泥的最终消纳过程。一般包括土地利用、填埋

和建筑材料利用等。处理后的污泥,弃置于自然环境中(地面、地下、水中)

或再利用,能够达到长期稳定并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的最终消纳方式。

污泥处置是一种对污泥的最终安排。一般将污泥作农肥、制作建筑材料、

填埋、焚烧和投弃等。使处理后的污泥能够达到长期稳定,并对人体健康和

生态环境不产生有害影响的最终消纳方式。

处理后的污泥,弃置于自然环境中(地面、地下、水中)或再利用,能

够达到长期稳定并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的最终消纳方式。

污泥处置是指经过减少水分或去除有机杂质并杀灭病原体后的污泥的

最终处置。污泥或废渣,除符合卫生条件的可综合利用外,必须作最终处置。

主要有深埋等、一般极少进行污泥最终处置,而是在污泥处理包括浓缩、消

化、干燥、焚烧等的过程中随时加以利用,如干化后的污泥直接用作农肥或

制作建筑材料。

13

污泥的处置是在符合国家法规和标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环

境等因素,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政策,为城市污泥提供最终的出路。

污泥处理:污泥经单元工艺组合处理,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

目的的全过程。

常见的处理方式有:

1、机械脱水:一般能处理到含水80%;

2、化学调质+板框压滤:包括加药加石灰再板框压滤,一般能处理到含

水60%;

3、厌氧发酵:在40度左右温度下在厌氧发酵罐中进行厌氧发酵,产生

沼气等可利用资源,但是厌氧后的沼渣仍然需要进行后续的处理,常见的后

续处理是好氧发酵,投入大,如运行正常,收入也客观,但是国内案例基本

运行不理想;

4、好氧发酵:利用好氧发酵原理,可达到污泥含水率40%-45%,杀死大

部分的病原菌,后期可用于做农用肥料或者绿化土和填埋场覆土;

5、热干化:带式干化、转盘和转筒干化、流化床干化,可以将污泥干

化至含水60%-90%的区间范围,根据不同的处置需要选择不同的干化设备。

污泥处置类型分为土地利用、建材利用、焚烧和填埋等四大类。

在最终处置方面,有效的只有填埋、焚烧、肥料利用、建筑材料原料。

从资源的角度出发,首先考虑的是物料的利用,那么就是堆肥;然后考

虑的是能量的利用,那么就是干化+焚烧;无法利用的选择就是填埋,还占

用土地资源。

最常见的处理方式就是堆肥和干化焚烧两种路线。

14

堆肥常用设备:BACKHUS(巴库斯)翻抛机、混料机、布料机、精筛分

机。

干化焚烧常用设备:带式干化机、焚烧炉。

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政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约2200座,随着中

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仍不断增加,污泥产量也呈持续快速

增长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产生含水80%的湿污泥为3000多万吨,

并逐年以10%左右递增。

长期以来,我国在污水处理厂从设计到运行,普遍存在“重水轻泥”的倾

向。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是达标了,但污泥处理处置基本处于缓慢发展状态。

要解决污泥处理处置问题,首先必须强化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概

念问题。污泥处理是将饱含水份的原生污泥,通过浓缩、脱水及后续的生物

活化处理使其达到稳定化状态。污泥处置是在污泥减量化、稳定化处理后进

行的最终处理。

我国城镇污水厂普遍采用机械方式对污泥进行脱水,脱水污泥含水率一

般在75~85%,呈胶质粘结状。污泥具有“四高”特点:一是含水率高;二

是有机物含量高,很容易腐烂恶臭;三是重金属含量较高;四是病菌含量高,

含有大量的细菌、寄生虫、病毒。污泥不经过无害化处理,任意弃置,简单

填埋,容易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污泥具有

“环境杀手”之称,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将污泥视为“危险品”,污泥造成二

次污染后再去治理,将付出更高代价。

据《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报告(2010版)》调研结果显示,我国污水处

15

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有80%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污泥随意堆放及所造成的污染

与再污染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并且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国家的重视。2010

年初,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称,“十二五”将重点放在污泥处置等方面,应

“千方百计地将污泥处置搞上去”,鼓励污泥无害化后进行土地综合利用。

2010年11月26日,国家环境保护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

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减量化、

稳定化、无害化的原则。污水处理厂新建、改建和扩建时,污泥处理设施(污

泥稳定化和脱水设施)应当与污水处理设施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

运行.不具备污泥处理能力的现有污水处理厂,应当在本通知发布之日起2年

内建成并运行污泥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厂以贮存(即不处理处置)为目的将污

泥运出厂界的,必须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要因地制宜,推动通过

填埋、焚烧、建材综合利用,现有工业窑炉(如电厂锅炉、水泥窑等)共处

置等方式,提高污泥无害化处置率。透过《通知》精神,可谓“机遇与挑战

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第三节项目总体布局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

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4.《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管理办法(暂行)》

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

行)(HJ-BAT-002)

6.《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CJ/T221-2005)

16

7.《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8.《土壤监测分析方法》

9.《水和污水监测分析方法》

10.《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11.《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

12.《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管理办法(暂行)》(粤建城[2019]127

号)

13.《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

14.《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

15.《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

16.《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17.《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

18.《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

19.《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制砖用泥质》

20.相关的国家级标准

21.如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新颁布的标准或方法等,我单位无条件按照新标准、

新规范执行。

第四节项目总体意图

(1)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

律、法规、标准、规范。

(2)污泥处理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从全局出发,正确处理减量

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之间的关系,以“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

17

为目的,充分利用污泥处理过程中的能量和物质。

(3)污泥处理要始终坚持节能减排的原则,尽量减少污泥处理过程的能

源消耗和二次污染,充分利用国家节能减排奖励政策促进污泥处理处置项目

的建设和运行。

(4)污泥处理处置建设方案与技术工艺要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坚持

技术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采用先进、成熟、可靠、

适用的“友好型”技术,节省投资,做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相

统一。

(5)污泥处理工程应确保最终消纳方的安全可靠。提倡与鼓励污泥生态

和谐利用与环境友好型土地消纳,杜绝污泥处理处置不当对环境造成的二次

污染,实现生态和谐利用。

(6)项目的建设运行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7)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做到技术可靠、经

济合理,管理简便;

(8)积极慎重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

性,尽量减少工程投资与运行费用,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程量,改善工人操

作条件。

第五节项目总体布局要求

一、设备维护要求

设备的维修保养是合理使用设备的重要环节,必须用强制性的保养制度

取代那些随坏随修,以修代保,进行频繁的大拆大卸的做法。设备的维修保

养就是在以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把设备保养作业项目按其周期长短分别

18

组织在一起,分级定期执行,设备的定期保养分为:一级保养,二级保养,

三级保养。

(1)一级保养是各级技术保养的基础,各级技术管理部门必须十分重

视一级保养工作的质量。由专业维修工负责执行。主要作业内容以清洁、润

滑、紧固为主,检查操纵、指示用仪器、仪表、安全部位、各种阀门、润滑

油平面。

(2)二级保养:以清洁、检查、调整、校验为中心内容。由专业维修

人员负责执行。除执行一级保养作业项目,并检查运动部件的润滑油状况,

清洗各类滤清器,检查安全机件的可靠性,消除隐患,调整易损零部件的配

合状况,旋转运动部位的磨损程度,校验指示用仪器仪表和控制用仪器仪表、

计量用仪器仪表,延长使用寿命,维护设备的技术性能。

(3)三级保养:以解体清洗、检查、调整为中心内容。拆检齿轮变速

和电磁变速器,清除污垢、结焦,视需要对各部件进行解体、清洗、检查,

清除隐患,排除缺陷,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视需要进行除锈、补漆,对电

气设备进行检查、试验。

(4)季节性保养:冬、夏气温相差悬殊,设备的工作条件也发生明显

变化。为此,在进入冬夏两季之前,应结合二级保养进行季节性保养作业,

以避免因气温变化造成设备性能不良和机件损坏。

二、运输处置要求

根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

境防治法》、《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城镇污水处理厂污

泥处理技术规程》、《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

19

行)》、城镇污水处理厂应将污泥(固体废物)交由有经营资质的单位处置

利用,并对产生的污泥和处理处置后的污泥去向、用途、用量等进行定期回

访跟踪,保障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

三、应急预案要求

1、贯彻“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规范和强化环境保护

系统应对突发污泥外漏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为目标,以预防突发环境事件为重

点,逐步完善一体化应急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处置及善后工作机制,

建立环境保护系统防范有力、指挥有序、快速高效和统一协调的突发环境事

件应急处置体系。

2、建立和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机制,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

告、快速反应、及时控制;

3、按照“先控制后处理”的原则,迅速查明事件原因,果断提出处置

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尽量减小污染范围;

4、以事实为依据,重视证据、重视技术手段,防止主观臆断;

5、制定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处置人员及周围群众的人身安全;

6、明确自身职责,妥善协调参与处置突发事件有关部门或人员的关

系;

7、建立以生产部为主、部门联动,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

四、污泥突发事件应急种类

1、污泥流失

(1)脱水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在80%左右,在半干化(40%~50%含水)之

前,几乎可以和水互溶,成为稀泥浆,四处漫流,污染水体、农田等。造成

20

污泥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大暴雨或长时间的连阴雨,处置现场没有防雨设施,

污泥过量集中堆放。

(2)特别在每年春季,阴雨天多,污水系统处于出泥高峰,生产压力

大,而处置处于低谷,巨大反差逼迫下,不理智的使用场地,超量堆放,容

易造成污泥流失,生产大面积污染,近几年污泥发生的事件基本由此造成。

2、污泥臭味扰民

污泥臭味问题是近两年来时刻困扰处置工作的难点,主要由于管网系统

的不断完善,污水浓度的提高,导致污泥中有机组分的上升,易降解物质增

加,污泥容易腐败,生产臭味,污泥堆放时间一长,发生厌氧发酵,特别是

雨水淋泡的污泥,极易发酵生产恶臭。

3、群众投诉

群众投诉基本上由上述两种问题引起,尤其臭味扰民为甚。如果不能适

当增加投入,做好除臭及周边环境工作,协调各方利益,就容易产生纠纷。

五、污泥处理应急处置程序

1、迅速报告

发现污泥外漏事件报警后,必须第一时间向应急领导组办公室报告。对

重特大污泥外漏经认定后及时向当地政府环保局报告。同时,立即启动应急

指挥系统。

2、快速出击

接到指令后,应急现场指挥组率各应急小组携带环境应急专用设备,在

最短的时间内赶赴事发现场。

3、现场控制

21

应急处置小组达到现场后,应迅速控制现场、划定紧急隔离区域、设置

警告标志、制定处置措施,切断污染源,防止污染物扩散。

4、现场调查

应急处置小组应迅速展开现场调查、取证工作,查明事件原因、影响程

度等。

5、现场报告

(1)各应急小组将现场调查情况及时报告应急现场指挥组。

应急现场指挥组按6小时速报、24小时确报的要求,负责向应急领导组

报告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动态情况。

(2)应急领导组根据事件影响范围、程度,决定是否增调有关专家、

人员、设备、物质前往现场增援。

6、污染处置

(1)各应急小组根据现场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向应急现场指挥组提

出污染处置方案。

(2)对造成污泥外漏事故的,应急监测小组需测量流速、流量,估算

污染物转移、扩散速率。

(3)迅速联合当地环境监察人员对事故周围环境(居民住宅区、农田

保护区、水流域、地形)和人员反应作初步调查。

7、污染跟踪

应急小组要对污染状况进行跟踪调查,根据监测数据和其他有关数据编

制分析图标,预测污染迁移强度、速度和影响范围,及时调整对策。每24

小时向应急现场指挥组报告一次污染事故处理动态和下一步对策(续报),

22

直至突发事件消失。

8、污染警报解除

污染警报解除由应急现场指挥组根据监测数据报应急领导组同意后发

布。

9、调查取证

全程详细记录污泥外漏事故过程、污染范围、周围环境状况、污染物排

放情况、污染途径、危害程度等内容,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尽可能采用原

始的第一手材料,科学分析确定事故责任人。

10、结案归档

污染事故处理完毕后,及时归纳、整理,形成总结报告,按照一事一卷

要求存档备案,并上报有关部门。

六、污泥外运应急预案

1、污泥由签订合同的公司运输填埋,当泥饼仓的污泥太多时,应立即

通知运输单位及时运走污泥,以防泥饼仓负荷过重。

2、当发现污泥重金属含量超标时,应立即通知运输单位运走污泥进行

卫生填埋。

七、污泥处理日常防范

各部门要组织开展对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突发环境事件的普查,建立重

大危险数据库。加强对污水处理各个环节的日常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明确

职责,严防各种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23

第六节项目污泥处置背景

一、污泥处置简介

污泥处理对污泥进行浓缩、调质、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减量化、

稳定化、无害化的加工过程。

污泥处置是指对处理后污泥的最终消纳过程。一般包括土地利用、填埋

和建筑材料利用等。处理后的污泥,弃置于自然环境中(地面、地下、水中)

或再利用,能够达到长期稳定并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的最终消纳方式。

污泥处置是一种对污泥的最终安排。一般将污泥作农肥、制作建筑材料、

填埋、焚烧和投弃等。使处理后的污泥能够达到长期稳定,并对人体健康和

生态环境不产生有害影响的最终消纳方式。

处理后的污泥,弃置于自然环境中(地面、地下、水中)或再利用,能

够达到长期稳定并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的最终消纳方式。

污泥处置需要经过减少水分或去除有机杂质并杀灭病原体后的污泥的

最终处置。污泥或废渣,除符合卫生条件的可综合利用外,必须作最终处置。

主要有深埋等、一般极少进行污泥最终处置,而是在污泥处理包括浓缩、消

化、干燥、焚烧等的过程中随时加以利用,如干化后的污泥直接用作农肥或

制作建筑材料。

污泥的处置是在符合国家法规和标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环

境等因素,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政策,为城市污泥提供最终的出路。

(一)处理方式

污泥处理污泥经单元工艺组合处理,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

目的的全过程。

24

常见的处理方式有:

1.机械脱水:一般能处理到含水80%;

2.化学调质+板框压滤:包括加药加石灰再板框压滤,一般能处理到含

水60%;

3.厌氧发酵:在40度左右温度下在厌氧发酵罐中进行厌氧发酵,产生

沼气等可利用资源,但是厌氧后的沼渣仍然需要进行后续的处理,常见的后

续处理是好氧发酵,投入大,如运行正常,收入也客观,但是国内案例基本

运行不理想;

4.好氧发酵:利用好氧发酵原理,可达到污泥含水率40%-45%,杀死大

部分的病原菌,后期可用于做农用肥料或者绿化土和填埋场覆土;

5.热干化:带式干化、转盘和转筒干化、流化床干化,可以将污泥干化

至含水60%-90%的区间范围,根据不同的处置需要选择不同的干化设备。

(二)处置方式

污泥处置类型分为土地利用、建材利用、焚烧和填埋等四大类。

在最终处置方面,有效的只有填埋、焚烧、肥料利用、建筑材料原料。

从资源的角度出发,首先考虑的是物料的利用,那么就是堆肥;然后考

虑的是能量的利用,那么就是干化+焚烧;无法利用的选择就是填埋,还占

用土地资源。

最常见的处理方式就是堆肥和干化焚烧两种路线。

(三)常用设备

堆肥常用设备:BACKHUS(巴库斯)翻抛机、混料机、布料机、精筛分

机。

25

干化焚烧常用设备:带式干化机、焚烧炉。

二、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发展概述

(一)污泥来源、特征、数量

1.污泥处理处置概述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分离或截留的固体物质称为污泥。污

泥作为污水处理的副产物通常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或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的物质,必须妥善处理,否则将出现二次污染。污泥中的固体物质可能是污

水中早已存在的,如各种自然沉淀池中截留的悬浮物质;也可能是污水处理

过程中转过形成的,如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过程中,由原来的溶解性物质和

交替物质转化而来的生物血蹄和悬浮物质;还可能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投加的

化学药剂带来的。当所含固体物质以有机物为主时称作污泥;以无机物为主

时称之为泥渣。

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

污泥处理处置从技术和操作层面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采用集中方式

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处理,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处理后的污泥外运而造

成二次污染的风险,这一阶段主要是污泥处理的范畴;第二阶段是对处理后

的污泥进行合理的安全处置,使污泥能达到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这阶段

主要是污泥处置的范畴。

2.污泥来源

(1)根据污水来源,污泥主要可分为:

1)生活污泥,是指在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产生的污泥,

有机物含量较高,颗粒较细,密度较小,且呈胶体结构。

26

2)工业污泥,是指工业污水处理厂和以工业污水处理为主的综合污水

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与生活污泥相比,工业污泥的来源更广,成分更复杂,

其具体的成分和特性与其来源密切相关。

3)企业预处理污泥,是指工业企业污水预处理过程产生的物化、生化

和深度氧化污泥等,常见的企业预处理污泥包括印染污泥、造纸污泥、制革

污泥、食品污泥等。

4)其他污泥,还包括给水水源净化以及河道、湖泊、池塘等自然或人

工水体疏浚等过程中产生的污泥。

(2)污泥的性质恶化特征主要取决于污泥的来源,同时还与污水处理

工艺有着密切的关系。按污水处理工艺的不同,污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初沉污泥:来自污水处理的初沉淀;

2)剩余污泥:来自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二沉池或生物反应池;

3)消化污泥:经过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处理后的污泥;

4)化学污泥:用混凝、化学沉淀等化学方法处理污水时产生的污泥。

除以上污泥外,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污泥总还包括栅渣和沉砂池沉渣。栅渣呈

垃圾状,沉砂池沉渣中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含量较高,所以这两者一般都作

为垃圾处置。初尘池污泥和二沉池生物污泥,因富含有机物,容易腐化、破

坏环境,必须妥善处置。初尘池污泥总还含有病原体和重金属化合物等。二

沉池污泥基本上是微生物集体,含水率高,数量多,更需注意。这两者在出

之前常需处理,处理的目的在于:

①降低含水率,时期变流态为固态,同时减少数量。

②稳定有机物,使其不容易腐化,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7

3.污泥的特性

污泥的特性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污泥中的固体

污泥中的总固体包括溶解性物质和不溶解物质两部分。前者叫溶解固体,

后者叫悬浮固体。总固体,溶解固体和悬浮固体,又可依据其中有机物的含

量,分为稳定性固体和挥发性固体。挥发性固体是指在600℃下能被氧化,

并以气体产物溢出的那部分固体,它通常用来表示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

(VSS),而稳定性固体则为挥发后的残余物。

(2)污泥固体的组分

污泥固体的组分与污泥的来源密切相关,如来自于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固

体组成部分主要为蛋白质、纤维素、油脂、氮、磷等;而来自金属表面处理

厂的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固体组分则主要为各种金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来自

石油化工企业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固体则含有大量的油。污泥固体组分不同,

污泥的性质也不同,于此对应的处理处置方法也不同。

(3)含水率

污泥中水的质量分数叫含水率。污泥中固体的质量分数叫含固率。很显

然,含水率与含固率存在以下关系:含固率+含水率=100%。不同的污泥,其

含水率差异很大,对污泥特征有重要影响。

(4)污泥相对密度

污泥相对密度是指污泥的质量与同体积水质量的比值。污泥相对密度主

要取决于含水率与污泥中固体组分的比例。固体组分的比例越大,含水率越

低,则污泥的相对密度也越大。城镇污水及其类似污水处理系统排出的污泥

28

相对密度一般略大于1。

4.污泥的产生量

污泥的产生量是指各种废水净化处理后所排出的污泥量。由于废水的水

质和处理方法不同,即使用相同的方法处理产生的污泥量也不同,加之操作

控制不同,污泥的含水率不定,推断污泥的产生量极为困难。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泥产生的主要环节为:格栅、沉

砂池、初尘池和二沉池。前三个环节产生的污泥来源于废水原来含有的悬浮

固体而成为初沉污泥,二沉池产生的污泥则由废水中胶体和溶解性污染物经

微生物代谢产生,一般称二沉污泥或生化污泥。污泥的产率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废水水质、处理工艺和处理要求等。

(二)污泥处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们国家城市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城市排水基础设施的

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城镇污水处理率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在污水处

理能力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污水处理的副产物——污泥也大量产生。

污泥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易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环境压力

及经济负担。污泥不仅含水量高、易腐烂、有强烈臭味,还含有病原菌、重

金属物质及有害物质,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处置,经过雨水的侵蚀及渗透

作用,极易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甚至直接危害人体的健康。

由此可见,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已经成为污水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污水处理设计、运行必须考虑的重要环节。如何高效处理处置

日益增多的污泥,如何使污泥处理处置做到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

化,已经成为深受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环保事业以及污

29

水处理的发展。

由于国内污泥处理处置的起步较晚,许多城市没有将污泥处置场所纳入

城市总体规划,造成许多城镇污水处理厂难以找到合适的污泥处置方法和污

泥弃置场所;我国污泥利用的基础较薄弱,人们对污泥利用的认识不足,对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最终处理问题缺乏关注,致使污泥的处理处置及利用

率不是很高,目前仍有一部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只经贮存即由环卫部门外运

至市郊直接堆放。

我国大部分污泥采用填埋处置,资源化利用率较低。面对我国污水处理

厂污泥产生和处置的现状,随着城市污水污泥产生量及污水处理厂的逐渐增

多,同时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对环境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已不能满足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

续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应在综合考虑污泥特征、地理位置、

环境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以无害化为目标,以稳定化

为首要途径,稳定化的污泥以土地利用为首选方式,因地制宜地确定污泥处

理处置方式,组件一批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转和管理的城镇污泥处理处置中心,

以适应目前形势的需求。

(三)污泥处理行业主要特点

1.行业集中度较低

由于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必然伴生物,污水处理厂的分散使得污泥分布也

较为分散。为完成污泥无害化处置要求,各个地区均有一定数量的污泥处理

企业,从而导致污泥处理行业内单个企业的业务范围通常具有一定的区域性

且市场占有率普遍不高。

30

受长期以来“重水轻泥”的影响,我国污泥处理行业起步相对较晚,目

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多数涉足污泥处理的企业主营污水处理,而污泥处理仅

是其为完善污水处理产业链的业务拓展,行业内仅有少数企业专门从事污泥

处理。因此,当前我国从事污泥处理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参

差不齐,尚未出现行业标杆企业。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污泥处理行业的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格局较为

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

2.地区发展不均衡

我国污泥产生量以及污泥处理技术发展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

通常而言,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以及污水处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污泥产生量更大,并且通常此类地区污染治理观念

较强、对环保要求较高,同时也更有能力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污泥处理处置。

因此,现阶段大规模的污泥处理处置项目以及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多集中于经

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各地区的环境治理观念和治理能力都在

逐渐提高,因此未来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污泥处理处置市场也将逐步扩

大。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污泥产生量较大,且随着污水处理

能力、城镇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的污泥处理处置需求还将

进一步扩大,对污泥处理技术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因此,在经济发展水平

较高地区也仍存在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3.业主单位对项目运行稳定性要求较高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必然伴生物,污泥能否及时得到处理处置将会直接影

31

响污水处理单位能否稳定运行。污水处理单位主要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其作

为市政公用设施,对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选择污泥

处理技术和运营单位时通常较为谨慎。

由于不同技术路线对应需要的主要设备不同,改变技术路线的设备更换

成本较高。即使是采用同一技术路线的不同污泥处理运营单位,其技术差异

通常也会引致对设备需求的差异,更换污泥处理运营单位通常也需要较大的

设备改造投入。

因此,若污泥处理项目能够满足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需求和环保要求,

污水处理厂不会轻易更换污泥处理技术路线和污泥处理运营单位。

(四)污泥处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行业集中度低

污泥处理行业中企业数量众多,其中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市场较为分

散。行业内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一批具有核

心竞争力且市场占有率大的大规模企业,即行业标杆的引领作用有待加强,

良性竞争机制仍有待完善。

2.业务拓展受制于污泥处置路径

从整体来看,污泥处理是过程,污泥处置才是目的,污泥处置是对脱水

干泥的最终消纳过程。经处理的脱水干泥必须要满足处置利用技术的要求才

能完整解决污泥问题。污泥经热干化、深度脱水或好氧发酵等不同技术路线

处理后,都仍可能面临减量化后的干泥后续处置利用路径不畅的情形。

以焚烧处置为例,焚烧厂受运行参数的影响,对脱水干泥的接纳情况仍

不稳定。由于脱水干泥的燃烧特性与煤存在较大差异,单独焚烧或掺烧比例

32

较大时需要对燃煤锅炉进行改造或调整相关参数才可使其稳定燃烧。若一个

地区支持脱水干泥焚烧的条件较弱或允许掺烧的污泥量较小,便会导致脱水

干泥难以及时处置,也即难以在该地区开展规模较大的污泥处理项目。

3.区域发展不均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不断改善,基础

设施建设也都在稳步推进,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较为明显的东西

部和城乡差异,而这一差异在环保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

由于污水产生量和处理能力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地理环

境等因素密切相关,而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产物也会呈现相应的区域性特征,

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污泥产生量相对较大。此外,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

后地区更容易存在污泥处理处置观念薄弱、技术落后、用于解决污泥问题的

财力有限等问题,制约了这些地区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发展。因此,当前我

国的污泥处理处置规模和技术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不平衡。

4.技术路线生搬硬套

污泥处理技术主要有污泥浓缩脱水、好氧消化、厌氧消化、干化、堆肥

和焚烧等。污泥处置技术主要有填埋(包括地面、地下和水中)和土地利用。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污泥干化焚烧是当前比较先进的污泥处理技术,代表

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因而不加分析地加以推广。个别企业以盈利为目

的,一味地夸大其先进性,对很多不了解的人造成了误导。

5.资源化不是目的,保护生态环境才是目的

误认为污泥就是资源,强调污泥处理处置的资源化和经济效益,并以资

源化为首要目的。个别企业利用这一误区强调个别单元工艺可以实现能量回

33

收和物质回用,割裂其他处理处置过程需要投入的能量和费用,误导了技术

的选取和对污泥资源化的认识。

污泥处理处置应该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为目的,“资源化”

并不是的目的,应尽可能利用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的能量和物质,以实现经

济效益和节约能源的效果,实现其资源价值。

(五)污泥处理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1.明确责任主体,健全管理体制

污水处理厂是政府的实施机构,不能独立承担责任。政府应加大对于污

泥处置的资金投入,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实施将污泥处理费纳入污水

处理费。

2.企业和政府应该把污泥处置当做是责任

如果污泥处理处置不当,污水处理企业将承担首要责任,当然其前提是

污水收费必须包含污泥处理所需的费用。

3.技术路线的选择需要因地制宜

不同地区的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产生的污泥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具有

明显区别,因此建议在选择工艺路线时应综合考虑污泥泥质特征、地理位置、

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污泥处理处置方式。

三、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发展趋势

(一)行业发展态势

1.污泥的资源化、能源化将成为未来趋势

污泥拥有污染物和资源的双重属性。发达国家已逐渐不再把污泥视为废

弃物,如德国的《循环经济法》已经从法律层面上将污泥定义为资源物,通

34

过技术开发和政策扶持来鼓励和强化对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欧盟也越来越

重视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开发了如污泥与有机物协同消化制

生物燃气、污泥热解碳化、污泥热解气化、污泥协同焚烧、污泥磷回收等新

技术来提高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率。

我国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面对社会发展

对生物质能源以及环境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国污泥处理处置需要以无害

化为目标,以资源化为手段,大力开发高效回收、利用污泥中能源与资源的

技术,并在实现污泥中能源资源高效回收的同时,实现污泥中污染物的稳定

化或高效去除,提高污泥处理产物后续利用的安全性,解决污泥的最终出路

问题。

2.污泥处理工艺路线选择应考虑环保性和经济性

污泥处理技术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具体技术的成熟适用性,还应该要从保

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所采用的技术不仅应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能,更

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污泥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污泥可能引起的污染问

题,若在污泥处理的过程中产生污染或污泥处理的产物仍具有环境危害性,

就会与最初的污泥处理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在污泥处理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

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保证处理过程的环保性和所产生脱水干泥的无害性。

住建部2017年发布的《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也指出,应对技术方案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比选。技术经济比选应以全局协

调、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安全稳定、环境友好为原则,综合评价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未来污泥处理工艺在围绕着实现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目标

35

发展的同时,还应当兼顾环保性与经济性。

3.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体系和政策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也得到了高速发展,为

解决随之而来的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我国自“十一五”以来加大了科技投入。

通过“水专项”的技术研发,我国的污泥处理处置研究在污泥干化、炭化、

焚烧、超高温堆肥、厌氧消化、生物质协同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已经取

得一定成果,包括污泥生物稳定化和资源化成套技术、污泥脱水干化技术与

装备产业化应用、污泥(协同)热化学处理技术等污泥处理处置关键技术与

重大装备获得长足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体系和政策标准

体系初具雏形。

(二)污泥处理行业发展趋势

1.适应“碳减排”与“碳中和”需求的低耗高效污泥处理技术将加速推

广,2020年9月,我国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

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

攻坚战,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协同

推进减污降碳,不断改善空气、水环境质量,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

“碳减排”与“碳中和”背景下,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的碳减排有着很

大的必要性。我国污水行业碳排放量占全社会总排放量的1—2%,污水甲烷

排放量排名第一,虽然碳排放量整体占比不大,但结合行业自身的发展需求,

污水处理需要节能降耗和碳减排。污水资源化,一方面是水的综合利用,另

36

一方面是污染物的综合利用。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副产物,富集了污水中带

入和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难降解的有机物、重金属和病原体等有毒有害物质,

同时含有N、P、K等营养物质,源头上具有“污染”和“资源”的双重属性。

因此,污泥处理处置过程碳减排对污水处理行业的“减污降碳”具有重要意

义。

在此背景下,碳排放量有望成为未来污泥处理处置工艺路线选择的重要

指标之一,低碳工艺和高效节能设备等符合绿色节能导向的技术与装备有望

加速推广。

2.污泥焚烧在国家相关规划中的重要性持续提升,焚烧处置有望成为经

济发达地区污泥处置主流方式。

国内常用的污泥处置手段包括卫生填埋、焚烧、土地利用和建材利用。

其中,卫生填埋由于没有实现完整处置且浪费土地资源,难以适应我国当前

和未来的环保发展要求,且《“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

划》明确指出要加快压减污泥填埋规模,积极推进污泥资源化利用,因而卫

生填埋的处置方式将逐步被淘汰。土地利用能够充分利用污泥中的有机物和

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及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但对污泥的来源

和泥质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且政策限制较大、消纳能力有限。建材利用实现

了污泥资源化,但在利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二次污染难以避免、建材产品质

量受到影响等问题,且建材生产企业通常对污泥成分有特定的要求,消纳能

力受建材生产企业的影响。

污泥焚烧处置能够将污泥中有机物在高温条件下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

和水,同时释放热量,实现最大限度地污泥减量化与无害化,可大幅减小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