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_第1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_第2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_第3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_第4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教学目标3.探究作者的采访感受与主观评价,体会和理解新闻报道立场。(教学难点)2.通过分析人物通讯的典型性特征,掌握人物通讯的阅读策略。(教学重点)1.学习以典型事件和细节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感受人物精神品格,领悟劳动的时代价值。

课前准备1.阅读本文和本单元其他两篇人物通讯《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尝试填写下面的表格。课文篇目人物小标题及

典型事件精神品格《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说明:三篇文章中有小标题的,请以“小标题—典型事件一精神品格”对应的形式填写。)课前准备2.查找、阅读袁隆平的生平和相关事迹,多方面了解其人其事。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属于新闻作品中的人物通讯,阅读人物通讯我们总能被所报道的人物的事迹深深感动,这是为什么呢?人物通讯具有怎样的特点?如何从这些特点出发阅读一篇人物通讯?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几个问题。一、导入新课二、研讨探究任务1:发现并反思我们的“感动”

1.2004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2009年,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01年,袁隆平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在领奖的前几天,记者沈英甲采写了这篇人物通讯。课前

同学们阅读了这篇文章,请说说袁隆平院士在哪些方面让你受到感动。

袁隆平院士在哪些方面让你受到感动发现并培育杂交稻,并进一步选育“超级稻”用事实反驳对杂交稻的贬斥,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成功培育杂交水稻,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自给自足难题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袁隆平仍挽起裤腿工作在稻田里01020304二、研讨探究任务1:发现并反思我们的“感动”

2.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都是人物通讯写作的材料,思考: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材料来表现人物精神品格和巨大贡献,并让读者深受感动的。快速阅读课文,以“时间+事件经过”的形式,叙述文中每个部分的典型事件以及由此所表现的人物精神品格。

典型事件1961年,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株(以科学态度面对失败)1964年7月5日,袁隆平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1992年,袁隆平用高产优质的事实反驳对杂交稻的贬斥(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平和大度)1986年到1998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勇于担当,不断进取)01020304二、研讨探究任务1:发现并反思我们的“感动”

2.除了典型事件,说说还有哪些细节描写也让你受到感动。细节描写①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试验田,“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挽起裤腿走下稻田”,“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赶到试验田,发现特殊水稻时“屏气静神”,“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等。这些细节描写体现了袁隆平院士注重实践、坚持在实验田里开展科学研究的精神。细节描写②袁隆平“用布条扎上记号”“格外精心地照顾这蔸稻禾”“一种失望的情绪掠过”“可以断定”“返回试验田”“一一做了详尽记录”“经过反复统计计算”等。这些细节表现了袁隆平院士反复实践、探索真理的可贵品格。细节描写③“他高兴地回答:他曾经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稻穗像扫帚那么大”,这一细节体现出袁隆平院士对土地、对农民的热爱。追问:文章开头就对袁隆平进行了细节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开头部分是作者的采访感受,点出了采访对象袁隆平的突出特点——“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这样写是为引出“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之问,统领全文,后文的典型事件都是对这一疑问的回答。二、研讨探究任务1:发现并反思我们的“感动”

3.围绕人物可以有很多事件和细节选择,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典型事件和细节?提示:可从选材标准、材料来源和组织角度思考。

因为这些材料更能凸显人物的典型特征、主要事迹、精神品格。材料源自作者采访时的所见所感、采访对象的言论、媒体采访、他人评论。作者以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的时间为线索,用小标题、多角度分层次地组织材料。小结:

由此可见,通过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让一个热爱土地、热爱农民的“泥腿子专家”形象丰满而立体地呈现在读者而前,并深深地感动了读者。二、研讨探究任务2:理解与评价作者的“感动”1.袁隆平院士的事迹不仅令我们读者感动,其实作者本人也深受感动,找出文中作者表达自己受感动的语句,品读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因为这些材料更能凸显人物的典型特征、主要事迹、精神品格。材料源自作者采访时的所见所感、采访对象的言论、媒体采访、他人评论。作者以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的时间为线索,用小标题、多角度分层次地组织材料。作者的感动:①“我跟随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袁隆平“一边甩去手上的泥巴一边对我说”……从这些作者采访时的主观感受的语句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袁隆平院士的细致观察,以及隐含在文字中的对其品格的钦佩。作者的感动:②“袁隆平对真理的发现,使他不可避免地要向国际知名的权威和他们的权威结论发起挑战”,“它宣示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和实现途径,开创了水稻研究的新纪元”,“凡是涉及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事,他都能挺身而出毫不含糊地阐明事实”……作者的这些直接抒情和议论,凸显了袁隆平院士的精神品格和巨大贡献。追问:除了采访感受和抒情、议论的句子,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标题中的“喜”字,表达了作者的感动之情。“喜看”的主语:一是袁隆平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表达他们用自己的劳动造福百姓的喜悦;二是作者和广大读者对袁隆平成功增育杂交水稻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粮食自给自足难题的感动,对袁隆平院士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由衷高兴。二、研讨探究任务2:理解与评价作者的“感动”新闻追求真实客观,但总有作者立场隐含其中。结合我们对作者的“感动”的分析,你认为这篇人物通讯的作者的立场是怎样的?提示:可以结合写作背景。

文章是在袁隆平院士即将赴京领取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之际的采访,作者对采访对象——袁隆平院士是赞美与肯定的,写此文是为了宣传袁隆平的事迹、卓越科研成果和伟大的精神品质,从而感染读者、教育读者。二、研讨探究任务3:提炼概括人物通讯的阅读策略1.人物通讯的报道对象一般是时代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其重心是表现典型人物的精神品质,从而感染教育读者。“典型性”是人物通讯报道的特点,请结合你对本文的学习理解,补充表中有关人物通讯“典型性”的内涵。人物通讯“典型性”内涵要素内涵人物典型性人物的精神品格和工作业绩能够充分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广泛影响力典型事件事件能够多角度凸显人物鲜明的精神品格;事件的组织有逻辑、有层次典型细节典型细节能够把人物形象表现得丰满、立体;能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精神品格新闻立场思想主旨鲜明显豁;新闻场景生动;

适当表达采访感受及主观评价;进

一步感染读者二、研讨探究任务3:提炼概括人物通讯的阅读策略2.分析讨论。根据表中提炼的人物通讯“典型性”内涵,概括人物通讯的阅读策略。

阅读人物通讯时,可以通过对所报道的人物的特殊称谓等,把握人物的典型特征;梳理典型事件,理清内容脉络;分析事件,可关注细节描写、抒情与议论的句子、标题等,来把握人物形象和精神品格;分析作者的采访感受和主观评价,结合时代与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立场和态度。

文章紧紧扣住袁隆平院士“泥腿子院士”这一典型特征,从“人物典型性,典型事件,典型细节”等方面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肯实践、能创新、重事实、有梦想,以辛勤劳动与创造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工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