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九)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孔子则说:“仁者,爱人”“君子义以为上,闻义不能徙”。据此可知()A.阶级立场影响思想主张 B.二者存在治世理念的分歧C.老子否定了仁的思想 D.二者存在生活态度的差异〖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老子主张“大道废,有仁义”“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即主张是一种合乎自然的仁义,真正的仁是与任何利益都无关的自然行为,强调的是内在的本性;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君子义以为上,闻义不能徙”,即主张仁是有等级差别的,强调的是外在的人事,这说明他们两个在治世理念上存在分歧,B项正确;老子和孔子都是先秦时期的贵族,不存在阶级立场上的差异,排除A项;老子并没有否定仁的思想,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二者的生活态度,排除D项。故选B项。2.秦代官府控制的官田实行授田制管理,农民从官府领取份地进行耕种,农民不允许迁徙。而汉景帝时期,政府下令鼓励官田里的农民“自硗陿(xiá)(贫瘠狭隘的土地)移往饶广”。这一变化源于()A.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B.汉代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C.汉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D.农业人口流动性有所增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现象是秦汉政府从限制农业人口流动到鼓励人口流动,这表明汉代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政府鼓励开荒,B正确;秦代已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与该变化无关,排除A项;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在汉武帝时期确立,排除C项;材料所示的变化就是农业人口流动性增强,但题目问的是变化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3.如表为唐代御史弹劾制度的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时间概况唐初凡中外百僚之事,应弹劾者,御史言于大夫,大事则方幅奏之,小事则署名。武则天时期监察御史萧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有贪赃行为,苏味道被贬官。御史大夫李承嘉厉声指责日:“公等奏事应报承嘉知,不然,无妄闻也。”诸御史根本不予理睬,弹劾仍“悉不禀之。”唐德宗时期御史得专弹劾,不复关白于中丞、大夫。A.御史逐渐控制朝政决策权 B.君主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C.政治决策运行具有随意性 D.御史成为依附皇权的工具〖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御史弹劾制度的发展由“言于大夫”到“不复关白于中丞、大夫”,可以看出御史弹劾机制的变化,使得御史逐渐成为皇帝监察百官及民众的耳目,成为依附于封建皇权的工具,D项正确;御史负责监察并非逐渐控制朝政的决策权,排除A项;材料叙述御史在弹劾时由原先经历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到御史弹劾权相对独立,并没有涉及君主权力受到限制,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政治决策运行具有随意性,排除C项。故选D项。4.辽政权在其统治区域内,契丹以及其他草原民族居住地实行部族制,设节度使管理。汉人和渤海人居住地设置州县。这是因为()A.草原民族居住地区不适合设立州县 B.吸取了唐代设立节度使的经验教训C.因俗而治更有利于维护辽的统治 D.辽政权统治下民族问题较为严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契丹以及其他草原民族居住地实行部族制,设节度使管理。汉人和渤海人居住地设置州县”辽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民族采用不同的治理方式,使得各民族分布的地区都能获得发展和更好的治理,这有利于维护其统治,C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在草原民族居住地区设立了节度使,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族问题严重,排除D项。故选C项。5.明清时期一些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甘蔗、烟草、荔枝、龙眼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奴仆或雇工。这表明()A.资本主义生产萌芽出现 B.工商业市镇促进商业条C.经济发展促进阶层流动 D.一些地区的土地兼并严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结合题意可知农民阶层由于从事经济作物的种植和交换而发生社会地位的变化,有的社会地位提高,有的则相对降低,C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后期的纺织业而不是农业,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阶层流动,和商业发展无关,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阶层流动,和土地兼并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6.据史料记载:“自(太平)军兴以来,徽商的资本和利润在清政府“戡乱”名义下的重税及“助饷”过程中,大量流失。”“(徽商)助饷捐赀,盈千累万”“捐至数百万之多”“六邑捐输数百千万”。由此可知()A.太平天国运动冲击旧商群体 B.战争消耗导致政府财力匮乏C.官商互动导致饷银结构变动 D.微商通过协助政府实现自保〖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可知,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军大量向徽商征税,徽商也积极进行捐助,这体现出国家军队的饷银来源不是来自国库而是民间,C项正确;徽商群体有财富数量变化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但井非是直接冲击破坏,A项错误;清政府财力困乏并非完全因为战争消耗,B项错误;徽商保护的是清朝统治而不仅是自身利益,D项错误。故选C项。7.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尊孔读经之风。但这不是从正面吸取孔子思想和儒家经典中的精华,而是要借此恢复封建主义伦理道德、纲常名教。袁世凯的这股歪风邪气()A.催生出一场思想文化的革命 B.是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补充C.表明儒家思想已经不合时宜 D.加快了民主与科学理念的传播〖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正向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起的尊孔复古逆流的最主要影响是激发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弥补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对儒家思想批判不足的缺陷,但题干中材料显示的是尊孔复古,排除B项;结合题意可知其强调儒家思想具有进步性和局限性,“儒家思想已经不合时宜”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尊孔复古本身无法加快民主与科学理念的传播,排除D项。故选A项。8.1943年,毛泽东在《论合作社》中阐述了开展农业劳动互助合作的重要意义。到1944年,陕甘宁边区除农业劳动互助组织外,共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75个,消费合作社369个,信用合作社86个,医药合作社51个。这些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A.巩固了国共团结合作抗战 B.改变了边区土地所有制C.适应了敌后战场抗战需要 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时间可知,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使边区根据地内的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产出得到显著提高,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重要措施,这适应了敌后战场抗战需要,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民党的信息,排除A项;陕甘宁边区的互助合作组织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集体劳动组织,并未改变边区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1945年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排除D项。故选C项。9.1953年8月,全国展开了一个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下图为上海国棉一厂发出开展增产节约和劳动竞赛号召的场景。该运动A.推动了国家工业化的实现 B.展示了工人阶级建设热情C.标志着“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有助于保证工业产品质量〖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图为上海国棉一厂发出开展增产节约和劳动竞赛号召的场景,通过图片可以看出工人阶级的建设热情高涨,所以B正确;根据材料时间“1953年8月”可知,这一时期处于“一五”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所以A错误;材料无法得出“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和工业产品的质量,所以CD错误。10.“倒爷”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特殊群体,在国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一些人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有关商品进行牟利,被人们戏称为“倒爷”。20世纪90年代以后,“倒爷”一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倒爷”的兴衰可以说明()A.计划经济有利于经济发展 B.商品经济滋生贪污腐败C.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 D.规范的企业化经营普及〖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由材料可知,“倒爷”兴起是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兴起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商品流通体制的完善、价格双轨制的消失和商品市场的日益丰富,“倒爷”失去存在的土壤,“倒爷”一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因此可以看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商品经济发展会滋生贪污腐败,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规范企业化的经营普及,排除D项。故选C项。11.《十二铜表法》规定: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充任。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A.限制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B.重视弱势群体利益C.侧重维护平民合法权益 D.条理清晰实用性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由材料“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充任”可知罗马法的法律条文清晰明白,操作性和实用性强,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排除A项;材料能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但《十二铜表法》,本身代表的是奴隶主的利益,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弱势群体而非平民阶级,排除C项。故选D项。12.如图是意大利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创作于1483—1485年的作品《帕里斯的评判》(局部),其突破了精准的自然比例,获得了无限娇柔、优美和谐的完美化身。该作品A.彰显了人文主义色彩 B.标志着印象主义绘画的萌芽C.反映出浪漫主义风格 D.为现实主义的出现奠定基础〖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意大利”、“1483—1485年”可知,处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依据材料“其突破了精准的自然比例,获得了无限娇柔、优美和谐的完美化身”可知,突出人性,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彰显了人文主义色彩,A项正确;印象主义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强调光与色的结合,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强调抒发个人情感,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现实主义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揭露与批判,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3.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新的格局。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原材料与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项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材料说明这一时期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C.世界贸易中心向美洲转移的趋势加快 D.世界各国的经济依赖程度加强〖答案〗D〖解析〗材料“原材料与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项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体现的是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各国的经济依赖程度加强,D项正确;材料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说法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革,排除B项;当时的世界贸易中心是在欧洲,排除C项。故选D项。14.1917年8月,“就有大约4000名中间派的孟什维克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的领导人马尔托夫曾在一封私人的信件中坦言:“群众不愿意支持我们,宁愿从护国派转向布尔什维克。”这说明,当时俄国()A.社会矛盾不可调和并日益激化 B.沙皇专制统治已经不得人心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未掌握实权 D.社会主义革命具有社会基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十月革命爆发前,俄国大约有4000名孟什维克加入布尔什维克,这表明当时民众更支持布尔什维克,说明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项正确;材料无法表明当时社会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排除A项;二月革命后,沙皇统治已经被推翻,排除B项;当时掌握实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排除C项。故选D项。15.如表为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两国在海军军备方面的力量对比。据此可知()类别比例大型航空母舰33∶0巡洋舰33∶25核动力潜艇93∶75驱逐舰195∶100常规动力潜艇64∶320A.美国企图以高科技军备竞赛拖垮苏联 B.苏联有能力对抗美国海军C.苏联在与美国的争霸中仍处劣势地位 D.苏联改革成效得以显现〖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苏联)。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表格中美苏在军事力量上的对比存在差距,但是这种差距不足以让美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比如苏联的常规动力潜艇数量大大超过美国,表明苏联在当时有能力与美国海军形成对抗,B项正确;美国企图以高科技军备竞赛拖垮苏联是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时期,排除A项;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处于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处于劣势,排除C项;苏联改革方向是斯大林模式,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汉代统治者奉行重农积谷的国策,粮食被视为“天下之大命”的重要战略物资,采取了“务氏於农桑,薄赋敛,广畜积”的政策。汉代还实行募民入粟赐爵政策。同时,汉朝政府还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大批的粮仓,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粮食仓储体系。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政府多次进行“反田”,限制土地兼并。——摘编自张喆、戚亦农《试论汉代国家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措施》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粮食问题的实践,主要是根据粮食问题产生的不同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年到1952年,利用政权力量对粮食进行合理调配,利用市场机制使粮食得到正常流通,制定政策刺激粮食生产,加大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投入;1953年到1954年,根据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城镇人口发展的情况,采取了控制粮源的措施,制定了统购统销政策,将粮食的收购和销售控制在国家手中;1955年之后,则针对统购统销造成的农村关系紧张等问题,为了完善和改进统购统销政策,采取了定产、定购、定销的办法。——摘编自马双龙《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粮食问题的实践和经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措施,并指出其粮食政策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初期解决粮食问题的特点。(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经济政策调整给你的启示。〖答案〗(1)措施:劝课农桑,重农积粟;采取入粟赐爵的政策,剌激粮食生产;广建粮仓,建立粮食仓储体系;丈量土地,核实土地占有。特点:坚持以农为本;发展生产和加强储备相结合;注重发挥粮食的社会稳定功能。(2)特点:阶段性;突出国家主导;不断总结经验,经济政策具有灵活性和系统性;维护人民利益;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到以计划为主。(3)启示:经济政策的调整应符合人民的利益要求;经济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制度。〖解析〗【1题】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中国)。措施:据材料一“务氏於农桑,薄赋敛,广畜积”可知国家重视劝课农桑,储集粮食;据材料一“汉代还实行募民入粟赐爵政策”说明国家通过赐爵,鼓励粮食生产;据材料一“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大批的粮仓,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粮食仓储体系”可知国家广建粮仓,建立粮食仓储体系,具有防灾意识;据材料一“政府多次进行‘反田’,限制土地兼并”可知国家核定土地,保护小农生产。特点:据材料一“重农积谷”,体现了农本思想;据材料一“粮食被视为‘天下之大命’的重要战略物资”说明政府重视发挥粮食安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功能;据材料一“政府一方面鼓励农业生产,一方面建仓储粮”,体现了生产和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据材料一“国家通过抑制土地兼并来稳定小农生产”,说明小农作为维护粮食安全的基础受到国家重视;同时,一系列措施均由国家主导进行也体现了封建国家的集权特点在维护粮食安全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题】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由材料二“根据粮食问题产生的不同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可得阶段性;由材料二“利用政权力量对粮食进行合理调配,利用市场机制使粮食得到正常流通,制定政策刺激粮食生产,加大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将粮食的收购和销售控制在国家手中”等信息可得突出国家主导;由材料二“根据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城镇人口发展的情况,采取了控制粮源的措施,制定了统购统销政策,将粮食的收购和销售控制在国家手中”、“针对统购统销造成的农村关系紧张等问题,为了完善和改进统购统销政策,采取了定产、定购、定销的办法”等信息可得,不断总结经验,经济政策具有灵活性和系统性;由新中国政权的性质和所学知识可得,维护人民利益;由材料二“利用政权力量对粮食进行合理调配,利用市场机制使粮食得到正常流通”、“将粮食的收购和销售控制在国家手中”、“为了完善和改进统购统销政策,采取了定产、定购、定销的办法”等信息可得,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到以计划为主。【3题】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中国)、当代中国。根据材料一、二中汉朝和新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从经济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客观依据、理论支撑和制度保证等角度回答即可。从经济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来看,可得经济政策的调整应符合人民的利益要求;从经济政策制定的客观依据看,经济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从经济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从清政府和新中国两个政权制定经济政策的比较可得,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制度。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晚清的教育改革时间内容1866年奕䜣提出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规定原来读儒家经典的科举人员入洋务学堂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接受洋教习的传授。1885年清政府三次派遣留学生赴欧洲诸国留学,主要学习造船、驾驶、兵技等。学生出洋后,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还要集中学习圣谕广训。1887年江南御使陈璜莹上奏建议将数学科列为科举考试科目,明习算学人员可以量予科甲出身。清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第一次将“西学”与“中学”同考。1898年总理衙门上奏《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学堂课程分“溥通学”和“专门学”两类,其中以经学、理学、诸子学、初级算学、初级格致学、体操学等为“溥通学”;“专门学”包括卫生学(含医学)高等算学、高等格致学、高等政治学(含法学)高等地理学(含测绘学)商学等十五门。1901年清政府发布上谕: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教法规定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为辅。依据材料,谈谈你对晚清教育改革的理解。〖答案〗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侵略不断加深;西学不断传入;近代企业发展;有识之士的推动等等,清政府先后进行一系列教育改革。教育改革主要涉及兴办新式学堂,增开天文、数学、商学等实用科目;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改革科举考试制度。但改革的同时注重儒学等纲常礼教的学习。清政府主导的晚清教育改革呈现中学为体、新旧并存的特点。改革冲击了传统观念,培养了新式人才,促进了西学进一步传播,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顺应了近代化的趋势。但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其改革无法挽救其统治。〖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根据“规定原来读儒家经典的科举人员入洋务学堂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接受洋教习的传授”、“清政府三次派遣留学生赴欧洲诸国留学,主要学习造船、驾驶、兵技等。学生出洋后,仍兼讲中学”、“江南御使陈璜莹上奏建议将数学科列为科举考试科目,明习算学人员可以量予科甲出身”、“总理衙门上奏《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学堂课程分‘溥通学’和‘专门学’两类”、“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等信息可从教育改革的背景、改革的内容和改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言之有理即可。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龙伟《改革开放以来海外研究的“知识图谱”》上表能够反映海外研究变化的不同阶段的情况,指出其中一个阶段或整体的情况并说明出现这一情况的历史原因。〖答案〗示例整体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海外研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进展;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发展,建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我国在国际社会领域不断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体系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以上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的领导,因此海外研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解析〗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现象阐释题。时空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柱状图主要展示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海外研究趋势变化图。从整体来看,其趋势是不断增长:论文数量由5篇到78篇,再到153篇,在2008年到2017年间,论文数量达到了580篇,据此得出结论:改革开放以来海外研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然后具体说明阶段,我们要着重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即政治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等,就政治层面而言,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发展,建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就经济层面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进展;就文化层面而言,我国在国际社会领域不断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体系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在论述的结尾部分,我们还要做一个小结,既照应现象,又使得论述结构更加完整,如以上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的领导,因此海外研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截至1922年2月,欧洲各国欠美国的战债共计108亿3千6百万美元。一战结束后,战债的偿还问题便提上了日程。英国认为最理想的方案是把所有战胜国政府间的战债一笔勾销,如果这一方案不被美国接受,则希望用德国的战争赔款去偿还美国的战债。美国认为,赔款和战债完全是两码事,坚持要求欧洲各国还债。从1923年至1926年,美国与主要债务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谈判,各债务国承认的战争债务总数是115亿美元,分62年还清。1929年,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逐渐停止了对欧洲的贷款,欧洲的债务国受到双重打击,德国表示没有能力履行赔偿义务,英国也重新希望美国做出让步,……美国前前后后收到的偿付战不到3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由英国赔付,剩下战债的绝大部分不了了之。——摘编自周旭东、车致远《债务问题与大国关系(1917-1940)》材料二1971年,随着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解体……美国联邦政府仅在1969年及1998—2001年曾实现财政盈余……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被迫救市,从2009-2012年,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每年均逾万亿美元。1990年,美国的私人储蓄率降至GDP的4.5%左右,到2005年仅为1.1%,达到历史最低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统计,1959年美国制造业占GDP的29.3%,金融服务业占10.9%,而到2005年,这一比例分别为12%和20.4%。……中美关系与以往国际体系中的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关系具有明显差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积极融入现行国际体系,中美两国在经济方面的相互依赖也日益紧密,自21世纪初以来,中美之间形成一种空前的国家间债务关系。——摘编自孙海泳《中美债务关系的相互依赖及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欧洲与美国债务关系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剩下战债的绝大部分不了了之的原因。(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债务攀升的国内因素,并分析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答案〗(1)特点:债务因战争而产生;债务额度大;债务谈判旷日持久,并与复杂的国际关系相伴;债务归还与重新借贷相伴而行;英国是主要的债务承担者;最终未完成全部赔偿。(2)原因:缓和与欧洲国家之间矛盾的需要;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使欧洲国家无力偿还。(3)国内因素:国家过度干预经济;国内低储蓄和提前消费;实体经济衰退,产业结构日益服务化。影响:推动了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出台;减少了中美之间直接爆发冲突的概率。〖解析〗【1题】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世界。根据材料信息“战债”可知,债务因战争而产生;据材料“108亿3千百万美元”可知,债务额度大;据材料“希望用德国的战争赔款去偿还美国的战债”可知,债务归还与重新借贷相伴而行;据材料“从1923年至1926年……1929年”可知,债务谈判旷日持久,并与复杂的国际关系相伴;据材料“停止了对欧洲的贷款,欧洲的债务国受到双重打击”“大部分由英国赔付,剩下战债不了了之”可知,英国是主要的债务承担者,且最终未完成全部赔偿。等概括即可。【2题】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世界。根据材料“1929年,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使欧洲国家无力偿还;根据材料“欧洲的债务国受到双重打击,德国表示没有能力履行赔偿义务,英国也重新希望美国做出让步”可知,缓和与欧洲国家之间矛盾的需要。【3题】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世界。因素:依据材料中“美国政府被救市”可知,国家过度干预经济;据材料“私人储蓄率降至最低点”可知,国内低储蓄和提前消费;根据材料“金融服务业占……20.4%”可知,实体经济衰退,产业结构日益服务化。影响:根据材料“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积极融入现行国际体系,中美两国在经济方面的相互依赖也日益紧密,自21世纪初以来,中美之间形成一种空前的国家间债务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推动了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出台,也有利于减少中美之间直接爆发冲突的概率。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九)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孔子则说:“仁者,爱人”“君子义以为上,闻义不能徙”。据此可知()A.阶级立场影响思想主张 B.二者存在治世理念的分歧C.老子否定了仁的思想 D.二者存在生活态度的差异〖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老子主张“大道废,有仁义”“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即主张是一种合乎自然的仁义,真正的仁是与任何利益都无关的自然行为,强调的是内在的本性;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君子义以为上,闻义不能徙”,即主张仁是有等级差别的,强调的是外在的人事,这说明他们两个在治世理念上存在分歧,B项正确;老子和孔子都是先秦时期的贵族,不存在阶级立场上的差异,排除A项;老子并没有否定仁的思想,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二者的生活态度,排除D项。故选B项。2.秦代官府控制的官田实行授田制管理,农民从官府领取份地进行耕种,农民不允许迁徙。而汉景帝时期,政府下令鼓励官田里的农民“自硗陿(xiá)(贫瘠狭隘的土地)移往饶广”。这一变化源于()A.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B.汉代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C.汉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D.农业人口流动性有所增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现象是秦汉政府从限制农业人口流动到鼓励人口流动,这表明汉代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政府鼓励开荒,B正确;秦代已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与该变化无关,排除A项;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在汉武帝时期确立,排除C项;材料所示的变化就是农业人口流动性增强,但题目问的是变化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3.如表为唐代御史弹劾制度的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时间概况唐初凡中外百僚之事,应弹劾者,御史言于大夫,大事则方幅奏之,小事则署名。武则天时期监察御史萧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有贪赃行为,苏味道被贬官。御史大夫李承嘉厉声指责日:“公等奏事应报承嘉知,不然,无妄闻也。”诸御史根本不予理睬,弹劾仍“悉不禀之。”唐德宗时期御史得专弹劾,不复关白于中丞、大夫。A.御史逐渐控制朝政决策权 B.君主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C.政治决策运行具有随意性 D.御史成为依附皇权的工具〖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御史弹劾制度的发展由“言于大夫”到“不复关白于中丞、大夫”,可以看出御史弹劾机制的变化,使得御史逐渐成为皇帝监察百官及民众的耳目,成为依附于封建皇权的工具,D项正确;御史负责监察并非逐渐控制朝政的决策权,排除A项;材料叙述御史在弹劾时由原先经历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到御史弹劾权相对独立,并没有涉及君主权力受到限制,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政治决策运行具有随意性,排除C项。故选D项。4.辽政权在其统治区域内,契丹以及其他草原民族居住地实行部族制,设节度使管理。汉人和渤海人居住地设置州县。这是因为()A.草原民族居住地区不适合设立州县 B.吸取了唐代设立节度使的经验教训C.因俗而治更有利于维护辽的统治 D.辽政权统治下民族问题较为严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契丹以及其他草原民族居住地实行部族制,设节度使管理。汉人和渤海人居住地设置州县”辽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民族采用不同的治理方式,使得各民族分布的地区都能获得发展和更好的治理,这有利于维护其统治,C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在草原民族居住地区设立了节度使,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族问题严重,排除D项。故选C项。5.明清时期一些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甘蔗、烟草、荔枝、龙眼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奴仆或雇工。这表明()A.资本主义生产萌芽出现 B.工商业市镇促进商业条C.经济发展促进阶层流动 D.一些地区的土地兼并严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结合题意可知农民阶层由于从事经济作物的种植和交换而发生社会地位的变化,有的社会地位提高,有的则相对降低,C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后期的纺织业而不是农业,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阶层流动,和商业发展无关,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阶层流动,和土地兼并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6.据史料记载:“自(太平)军兴以来,徽商的资本和利润在清政府“戡乱”名义下的重税及“助饷”过程中,大量流失。”“(徽商)助饷捐赀,盈千累万”“捐至数百万之多”“六邑捐输数百千万”。由此可知()A.太平天国运动冲击旧商群体 B.战争消耗导致政府财力匮乏C.官商互动导致饷银结构变动 D.微商通过协助政府实现自保〖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可知,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军大量向徽商征税,徽商也积极进行捐助,这体现出国家军队的饷银来源不是来自国库而是民间,C项正确;徽商群体有财富数量变化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但井非是直接冲击破坏,A项错误;清政府财力困乏并非完全因为战争消耗,B项错误;徽商保护的是清朝统治而不仅是自身利益,D项错误。故选C项。7.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尊孔读经之风。但这不是从正面吸取孔子思想和儒家经典中的精华,而是要借此恢复封建主义伦理道德、纲常名教。袁世凯的这股歪风邪气()A.催生出一场思想文化的革命 B.是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补充C.表明儒家思想已经不合时宜 D.加快了民主与科学理念的传播〖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正向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起的尊孔复古逆流的最主要影响是激发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弥补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对儒家思想批判不足的缺陷,但题干中材料显示的是尊孔复古,排除B项;结合题意可知其强调儒家思想具有进步性和局限性,“儒家思想已经不合时宜”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尊孔复古本身无法加快民主与科学理念的传播,排除D项。故选A项。8.1943年,毛泽东在《论合作社》中阐述了开展农业劳动互助合作的重要意义。到1944年,陕甘宁边区除农业劳动互助组织外,共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75个,消费合作社369个,信用合作社86个,医药合作社51个。这些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A.巩固了国共团结合作抗战 B.改变了边区土地所有制C.适应了敌后战场抗战需要 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时间可知,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使边区根据地内的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产出得到显著提高,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重要措施,这适应了敌后战场抗战需要,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民党的信息,排除A项;陕甘宁边区的互助合作组织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集体劳动组织,并未改变边区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1945年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排除D项。故选C项。9.1953年8月,全国展开了一个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下图为上海国棉一厂发出开展增产节约和劳动竞赛号召的场景。该运动A.推动了国家工业化的实现 B.展示了工人阶级建设热情C.标志着“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有助于保证工业产品质量〖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图为上海国棉一厂发出开展增产节约和劳动竞赛号召的场景,通过图片可以看出工人阶级的建设热情高涨,所以B正确;根据材料时间“1953年8月”可知,这一时期处于“一五”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所以A错误;材料无法得出“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和工业产品的质量,所以CD错误。10.“倒爷”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特殊群体,在国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一些人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价格差别,在市场上倒买倒卖有关商品进行牟利,被人们戏称为“倒爷”。20世纪90年代以后,“倒爷”一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倒爷”的兴衰可以说明()A.计划经济有利于经济发展 B.商品经济滋生贪污腐败C.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 D.规范的企业化经营普及〖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由材料可知,“倒爷”兴起是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兴起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商品流通体制的完善、价格双轨制的消失和商品市场的日益丰富,“倒爷”失去存在的土壤,“倒爷”一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因此可以看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商品经济发展会滋生贪污腐败,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规范企业化的经营普及,排除D项。故选C项。11.《十二铜表法》规定: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充任。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A.限制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B.重视弱势群体利益C.侧重维护平民合法权益 D.条理清晰实用性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由材料“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充任”可知罗马法的法律条文清晰明白,操作性和实用性强,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排除A项;材料能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但《十二铜表法》,本身代表的是奴隶主的利益,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弱势群体而非平民阶级,排除C项。故选D项。12.如图是意大利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创作于1483—1485年的作品《帕里斯的评判》(局部),其突破了精准的自然比例,获得了无限娇柔、优美和谐的完美化身。该作品A.彰显了人文主义色彩 B.标志着印象主义绘画的萌芽C.反映出浪漫主义风格 D.为现实主义的出现奠定基础〖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意大利”、“1483—1485年”可知,处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依据材料“其突破了精准的自然比例,获得了无限娇柔、优美和谐的完美化身”可知,突出人性,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彰显了人文主义色彩,A项正确;印象主义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强调光与色的结合,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强调抒发个人情感,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现实主义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揭露与批判,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3.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新的格局。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原材料与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项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材料说明这一时期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C.世界贸易中心向美洲转移的趋势加快 D.世界各国的经济依赖程度加强〖答案〗D〖解析〗材料“原材料与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项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体现的是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各国的经济依赖程度加强,D项正确;材料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说法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革,排除B项;当时的世界贸易中心是在欧洲,排除C项。故选D项。14.1917年8月,“就有大约4000名中间派的孟什维克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的领导人马尔托夫曾在一封私人的信件中坦言:“群众不愿意支持我们,宁愿从护国派转向布尔什维克。”这说明,当时俄国()A.社会矛盾不可调和并日益激化 B.沙皇专制统治已经不得人心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未掌握实权 D.社会主义革命具有社会基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十月革命爆发前,俄国大约有4000名孟什维克加入布尔什维克,这表明当时民众更支持布尔什维克,说明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项正确;材料无法表明当时社会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排除A项;二月革命后,沙皇统治已经被推翻,排除B项;当时掌握实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排除C项。故选D项。15.如表为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两国在海军军备方面的力量对比。据此可知()类别比例大型航空母舰33∶0巡洋舰33∶25核动力潜艇93∶75驱逐舰195∶100常规动力潜艇64∶320A.美国企图以高科技军备竞赛拖垮苏联 B.苏联有能力对抗美国海军C.苏联在与美国的争霸中仍处劣势地位 D.苏联改革成效得以显现〖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苏联)。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表格中美苏在军事力量上的对比存在差距,但是这种差距不足以让美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比如苏联的常规动力潜艇数量大大超过美国,表明苏联在当时有能力与美国海军形成对抗,B项正确;美国企图以高科技军备竞赛拖垮苏联是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时期,排除A项;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处于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处于劣势,排除C项;苏联改革方向是斯大林模式,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汉代统治者奉行重农积谷的国策,粮食被视为“天下之大命”的重要战略物资,采取了“务氏於农桑,薄赋敛,广畜积”的政策。汉代还实行募民入粟赐爵政策。同时,汉朝政府还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大批的粮仓,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粮食仓储体系。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政府多次进行“反田”,限制土地兼并。——摘编自张喆、戚亦农《试论汉代国家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措施》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粮食问题的实践,主要是根据粮食问题产生的不同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年到1952年,利用政权力量对粮食进行合理调配,利用市场机制使粮食得到正常流通,制定政策刺激粮食生产,加大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投入;1953年到1954年,根据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城镇人口发展的情况,采取了控制粮源的措施,制定了统购统销政策,将粮食的收购和销售控制在国家手中;1955年之后,则针对统购统销造成的农村关系紧张等问题,为了完善和改进统购统销政策,采取了定产、定购、定销的办法。——摘编自马双龙《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粮食问题的实践和经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措施,并指出其粮食政策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初期解决粮食问题的特点。(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经济政策调整给你的启示。〖答案〗(1)措施:劝课农桑,重农积粟;采取入粟赐爵的政策,剌激粮食生产;广建粮仓,建立粮食仓储体系;丈量土地,核实土地占有。特点:坚持以农为本;发展生产和加强储备相结合;注重发挥粮食的社会稳定功能。(2)特点:阶段性;突出国家主导;不断总结经验,经济政策具有灵活性和系统性;维护人民利益;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到以计划为主。(3)启示:经济政策的调整应符合人民的利益要求;经济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制度。〖解析〗【1题】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中国)。措施:据材料一“务氏於农桑,薄赋敛,广畜积”可知国家重视劝课农桑,储集粮食;据材料一“汉代还实行募民入粟赐爵政策”说明国家通过赐爵,鼓励粮食生产;据材料一“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大批的粮仓,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粮食仓储体系”可知国家广建粮仓,建立粮食仓储体系,具有防灾意识;据材料一“政府多次进行‘反田’,限制土地兼并”可知国家核定土地,保护小农生产。特点:据材料一“重农积谷”,体现了农本思想;据材料一“粮食被视为‘天下之大命’的重要战略物资”说明政府重视发挥粮食安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功能;据材料一“政府一方面鼓励农业生产,一方面建仓储粮”,体现了生产和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据材料一“国家通过抑制土地兼并来稳定小农生产”,说明小农作为维护粮食安全的基础受到国家重视;同时,一系列措施均由国家主导进行也体现了封建国家的集权特点在维护粮食安全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题】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由材料二“根据粮食问题产生的不同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可得阶段性;由材料二“利用政权力量对粮食进行合理调配,利用市场机制使粮食得到正常流通,制定政策刺激粮食生产,加大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将粮食的收购和销售控制在国家手中”等信息可得突出国家主导;由材料二“根据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城镇人口发展的情况,采取了控制粮源的措施,制定了统购统销政策,将粮食的收购和销售控制在国家手中”、“针对统购统销造成的农村关系紧张等问题,为了完善和改进统购统销政策,采取了定产、定购、定销的办法”等信息可得,不断总结经验,经济政策具有灵活性和系统性;由新中国政权的性质和所学知识可得,维护人民利益;由材料二“利用政权力量对粮食进行合理调配,利用市场机制使粮食得到正常流通”、“将粮食的收购和销售控制在国家手中”、“为了完善和改进统购统销政策,采取了定产、定购、定销的办法”等信息可得,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到以计划为主。【3题】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中国)、当代中国。根据材料一、二中汉朝和新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从经济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客观依据、理论支撑和制度保证等角度回答即可。从经济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来看,可得经济政策的调整应符合人民的利益要求;从经济政策制定的客观依据看,经济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从经济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从清政府和新中国两个政权制定经济政策的比较可得,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制度。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晚清的教育改革时间内容1866年奕䜣提出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规定原来读儒家经典的科举人员入洋务学堂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接受洋教习的传授。1885年清政府三次派遣留学生赴欧洲诸国留学,主要学习造船、驾驶、兵技等。学生出洋后,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还要集中学习圣谕广训。1887年江南御使陈璜莹上奏建议将数学科列为科举考试科目,明习算学人员可以量予科甲出身。清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第一次将“西学”与“中学”同考。1898年总理衙门上奏《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学堂课程分“溥通学”和“专门学”两类,其中以经学、理学、诸子学、初级算学、初级格致学、体操学等为“溥通学”;“专门学”包括卫生学(含医学)高等算学、高等格致学、高等政治学(含法学)高等地理学(含测绘学)商学等十五门。1901年清政府发布上谕: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教法规定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为辅。依据材料,谈谈你对晚清教育改革的理解。〖答案〗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侵略不断加深;西学不断传入;近代企业发展;有识之士的推动等等,清政府先后进行一系列教育改革。教育改革主要涉及兴办新式学堂,增开天文、数学、商学等实用科目;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改革科举考试制度。但改革的同时注重儒学等纲常礼教的学习。清政府主导的晚清教育改革呈现中学为体、新旧并存的特点。改革冲击了传统观念,培养了新式人才,促进了西学进一步传播,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顺应了近代化的趋势。但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其改革无法挽救其统治。〖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根据“规定原来读儒家经典的科举人员入洋务学堂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接受洋教习的传授”、“清政府三次派遣留学生赴欧洲诸国留学,主要学习造船、驾驶、兵技等。学生出洋后,仍兼讲中学”、“江南御使陈璜莹上奏建议将数学科列为科举考试科目,明习算学人员可以量予科甲出身”、“总理衙门上奏《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学堂课程分‘溥通学’和‘专门学’两类”、“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等信息可从教育改革的背景、改革的内容和改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言之有理即可。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龙伟《改革开放以来海外研究的“知识图谱”》上表能够反映海外研究变化的不同阶段的情况,指出其中一个阶段或整体的情况并说明出现这一情况的历史原因。〖答案〗示例整体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海外研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档案借调委托书范文
-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动物行为的特点课件
- 第一册 英语听说课教案
-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实践
- 临时停车场护理
- 私营企业劳资管理实施办法
- 主题酒店保安招聘合同细则
- 志愿服务合作合同
- 外资企业图书室管理办法
- 水资源保护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 【基于活动理论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8300字(论文)】
- 年产15万吨PET的生产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 烟气含氧量计算公式
- 光的反射(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
- 《左道:中国宗教文化中的神与魔》读书笔记模板
- 中医饮食护理课件ppt
- 社会问题概论
- 高中语文-如何读懂古诗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知识考试参考题库(350题)
- 虚假诉讼刑事控告书(参考范文)
- RB/T 125-2022种养殖企业(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通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