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峨日朵雪峰之侧》

群文阅读

【学习目标】

1.语言构建与运用:结合具体诗篇的学习,丰富词句的积累。

2.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诗歌意象的特点,体会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氛围。

3.审美鉴赏与创造:联系写作背景,通过诗歌对比,分析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特点。

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作者情感,领悟诗歌中的青春精神,激发学生的青春热情,帮助学生理解青春的价值。

【学习重点】

朗读和理解任务的全面、具体落实。

【学习难点】

激发学生的青春热情,帮助学生理解青春的价值。

【教法与学法】朗读法、提问法、品析法

【学习课时】1.5课时

篇目一《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一、作者介绍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他幼年入家塾读书青少年时代接触了大量古典文学,喜欢屈原、李白、苏轼等的诗,受到浪漫主义影响。

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天狗》,《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1921年6月,他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

二、创作背景

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

三、诗作解读

在《女神》中,鲜明地表现出雄浑豪放风格的抒情短诗,这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给人的主要感受和印象是:宏伟、强力、壮丽、炽热。诗中雄奇的形象和澎湃的激情使人惊赞、仰.慕,唤起人们对自身力量的自觉意识和对生活的巨大热情,激起人们以全部生命的力去努力创造,去追求光明,去获取力的艺术,力的美。这是崇高与壮美的统一,作者唱出的是一曲表现崇高美的激情洋溢的赞歌。

本诗结尾以“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层层推进,构成排比句式。抒情气氛犹如疾风骤雨,犹如火山爆发。置身如此诗境,我们的思想也随着一路狂奔,一路呐喊。

四、艺术特色

1、想象奇特

2、强烈的抒彩

3、语言形象生动(人格化)

五、诗歌主题

诗中雄奇的形象和澎湃的激情使人惊赞、仰慕,唤起人们对自身力量的自觉意识和对生活的巨大热情,激起人们以全部生命的力去努力创造,去追求光明,去获取力的艺术,力的美。这是崇高与壮美的统一,作者唱出的是一曲表现崇高美的激情洋溢的赞歌。

篇目二《峨日朵雪峰之侧》

一、作者介绍

王昌耀(1936~2000),笔名昌耀,湖南桃源人。1950年参军,1951年春赴朝鲜作战,其间曾两度回国参加文化培训。1953年“停战协定”签字前十余日,身负重伤,从此永远离开了部队。1955年赴青海参加大西北开发。1957年因一首短诗被定为右派,遭受了二十余年的坎坷与磨难。1979年重返文坛,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荣誉主席,专业作家。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昌耀抒情诗集》《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昌耀的诗》等。他被人誉为“他那一辈人中唯一可以被称作诗人的人"“最信赖的诗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当代诗歌史上的一个传奇”。

二、创作背景

《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作于1962年。当时王昌耀在青海生活一段时间。峨日朵雪峰在青海和甘肃交界的峨堡附近,青海的绝大部分地方都在峨日朵雪峰的西南方向。这首诗是登山勇士的自我写照。

三、诗作解读

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

诗人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攀登者形象?永不妥协、永不放弃、勇于攀登高峰的孤勇的攀登者形象。抒情主人公“我"的攀登者形象与作者自身形象是有关联的。诗人早年曾经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理想与热情,但是生活却给了他严厉的答复。但是,诗人依然保持内心的公平理智与坚定追求,在反思与坚守中验证生命个体的力量、奏响理智与清醒的独家“绝唱”。

四、艺术特色

诗中始终馥郁着浓烈的对比意绪:强大和弱小,光明和幽暗,热闹和沉寂,高拔和低矮.....然而,在峨日朵雪峰之侧坚守住高度的不是强大的雄鹰或雪豹而是弱小得可怜的蜘蛛;光明的太阳不过是虚妄的神明和幻象的真理的别称,堆砌的石砾不过是狂热的信念、迷信的追求、廉价的乐观的代号,而它们正在跃入幽暗却引力无穷的山海,正在滑向棕色的深渊;一派嚣鸣的、象军旅的喊杀声的,原来是在“滑坡",是在“远去”,而接纳和归结它们的恰恰是沉寂和冷静......

五、诗歌主题

《峨日朵雪峰之侧》一诗用峨日朵雪峰落日和岩壁上的蜘蛛等审美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描绘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群文阅读

请从意象(特点)、人物形象和情感(抒情方式)来分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这两首诗歌。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意象: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我、力。特点:宏大、阔远、雄奇、气势磅礴。形象:主体形象是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其实就是诗人的自我形象。情感:情感外显奔放五四时期青年人高歌猛进渴盼张扬自我、改造世界。抒情方式:直接抒情

《峨日朵雪峰之侧》意象:太阳、石砾、罅隙、岩壁,雄鹰、雪豹、蜘蛛。特点:雪峰、落日等一系列意象,构成雄浑、崇高、紧张的审美特征,而蜘蛛是弱小、可怜形象特征。形象:塑造了一个登山勇士的形象。情感:情感含蓄隽永、深沉冷静困境中青年人仍热爱生命、礼赞生命。抒情方式:写景叙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