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复旦初级中学2025届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上海市复旦初级中学2025届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上海市复旦初级中学2025届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上海市复旦初级中学2025届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上海市复旦初级中学2025届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复旦初级中学2025届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如图,在△ABC和△ADE中,∠BAC=∠DAE=90°,AB=AC,AD=AE,C,D,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BD≌△ACE B.∠ACE+∠DBC=45°C.BD⊥CE D.∠BAE+∠CAD=200°2.如图,在△ABC中,∠C=90°,∠B=1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AD是∠BAC的平分线;②∠ADC=60°;③点D在AB的中垂线上;④S△DAC:S△ABC=1:1.A.1 B.2 C.1 D.43.下列图形中有稳定性的是()A.正方形 B.长方形 C.直角三角形 D.平行四边形4.关于的方程的两个解为;的两个解为;的两个解为,则关于的方程的两个解为()A. B.C. D.5.下列因式分解结果正确的是()A. B.C. D.6.下列各数:(小数部分由相继的自然数组成).其中属于无理数的有()A.3个 B.4个 C.5个 D.6个7.如图,函数y=ax+b和y=kx的图像交于点P,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A. B. C. D.8.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D是△ABC的高的是()A. B.C. D.9.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8cm,则此三角形第三边长可能是()A.3cm B.5cm C.7cm D.11cm10.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3a–2a=1 B.a2·a3=a6 C.(a–b)2=a2–2ab+b2 D.(a+b)2=a2+b211.如图,在中,,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连接,若的周长为17,则的长为()A.6 B.7 C.8 D.912.如图,在△ABC中,∠ABC=90°,AB=8,BC=1.若DE是△ABC的中位线,延长DE交△ABC的外角∠ACM的平分线于点F,则线段DF的长为()A.7 B.8 C.9 D.10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如图,,,垂足分别为,,,,点为边上一动点,当_______时,形成的与全等.14.如图,是等边三角形,点是边的中点,点在直线上,若是轴对称图形,则的度数为__________15.跳远运动员李阳对训练效果进行测试.6次跳远的成绩如下:7.5,7.7,7.6,7.7,7.9,7.8(单位:m)这六次成绩的平均数为7.7m,方差为.如果李阳再跳一次,成绩为7.7m.则李阳这7次跳远成绩的方差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6.如图,在△ABC中,∠A=50°,∠ABC=70°,BD平分∠ABC,则∠BDC的度数是_____.17.如图,将绕着直角顶点顺时针旋转,得到,连接,若,则__________度.18.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中的最大的角度是.三、解答题(共78分)19.(8分)因式分解:(1);(2).20.(8分)如图,已知△ABC,∠C=90°,AC<BC,D为BC上一点,且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点D的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连结AD,若∠B=32°,求∠CAD的度数.21.(8分)已知,k为正实数.(1)当k=3时,求x2的值;(2)当k=时,求x﹣的值;(3)小安设计一个填空题并给出答案,但被老师打了两个“×”小安没看懂老师为什么指出两个错误?如果你看懂了,请向小安解释一下.22.(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的坐标为(0,15),点B的坐标为(20,0).(1)求直线AB的表达式;(2)若点C的坐标为(m,9),且S△ABC=30,求m的值;(3)若点D的坐标为(12,0),在射线AB上有两点P,Q,使得以O,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PD全等,求点P的坐标.23.(10分)如图,Rt△ABC中,∠C=90°,∠B=30°,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1)根据作图判断:△ABD的形状是;(2)若BD=10,求CD的长.24.(10分)如图,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请画出关于轴成轴对称的图形,并写出、、的坐标;(2)求的面积;(3〉在轴上找一点,使的值最小,请画出点的位置.25.(12分)自2019年11月20日零时起,大西高铁车站开始试点电子客票业务,旅客购票乘车更加便捷.大西高铁客运专线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成将意味着今后山西人去西安旅行的路程与时间将大大缩短,但也有不少游客根据自己的喜好依然选择乘坐普通列车.已知高铁线路中从A地到某市的高铁行驶路程是400km,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是高铁行驶路程的1.3倍,若高铁的平均速度(km/h)是普通列车平均速度(km/h)的2.5倍,且乘坐高铁所需时间比乘坐普通列车所需时间缩短3.6h,求普通列车和高铁的平均速度.26.(1)在中,,(如图1),与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2)图2,在四边形中,相于点,,,,,求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D【分析】根据SAS即可证明△ABD≌△ACE,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一一判断.【详解】∵∠BAC=∠DAE=90°,∴∠BAC+∠CAD=∠DAE+∠CAD,即∠BAD=∠CAE.在△BAD和△CAE中,∵,∴△BAD≌△CAE(SAS),∴BD=CE,故A正确;∵△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ACB=45°,∴∠ABD+∠DBC=45°.∵△BAD≌△CAE,∴∠ABD=∠ACE,∴∠ACE+∠DBC=45°,故B正确.∵∠ABD+∠DBC=45°,∴∠ACE+∠DBC=45°,∴∠DBC+∠DCB=∠DBC+∠ACE+∠ACB=90°,则BD⊥CE,故C正确.∵∠BAC=∠DAE=90°,∴∠BAE+∠DAC=360°﹣90°﹣90°=180°,故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D【详解】①根据作图的过程可知,AD是∠BAC的平分线.故①正确.②如图,∵在△ABC中,∠C=90°,∠B=10°,∴∠CAB=60°.又∵AD是∠BAC的平分线,∴∠1=∠2=∠CAB=10°,∴∠1=90°﹣∠2=60°,即∠ADC=60°.故②正确.③∵∠1=∠B=10°,∴AD=BD.∴点D在AB的中垂线上.故③正确.④∵如图,在直角△ACD中,∠2=10°,∴CD=AD.∴BC=CD+BD=AD+AD=AD,S△DAC=AC•CD=AC•AD.∴S△ABC=AC•BC=AC•AD=AC•AD.∴S△DAC:S△ABC.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④,,共有4个.故选D.3、C【分析】根据三角形稳定性即可得答案.【详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而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易于变形.四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是三角形,其他三个选项均为四边形,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角形稳定性.4、D【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的两个解为,然后把所求的方程变形为:的形式,再根据上述规律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的两个解为,∵方程即为:,∴的解为:或,解得:,.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法,解题时要注意给出的例子中的方程与解的规律,还要注意套用例子中的规律时,要保证所求方程与例子中的方程的形式一致.5、C【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概念,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把整式的加减化为整式的乘法运算.【详解】A.,故此选项错误,B.,故此选项错误,C.,故此选项正确,D.,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考查因式分解的方法,有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熟记这些方法步骤是解题的关键.6、A【分析】先化简,再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无理数为,∴属于无理数的有3个.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无理数的定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7、D【分析】根据两图象的交点坐标满足方程组,方程组的解就是交点坐标.【详解】由图可知,交点坐标为(﹣3,﹣2),所以方程组的解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解析式与图象的关系,满足解析式的点就在函数的图象上,在函数的图象上的点,就一定满足函数解析式.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8、D【分析】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过点B向AC边作垂线,点B和垂足D之间的线段是△ABC的高,逐项判断即可.【详解】∵由三角形的高线定义可知:过点B作BD⊥AC,垂足为D,则线段BD为△ABC的高;∴选项A、B、C图形中垂足不正确,都不符合题意,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高线,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线是解题关键.9、C【解析】设第三边长为xcm,则8﹣3<x<3+8,5<x<11,故选C.10、C【解析】分析: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的知识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3a-2a=a,故本选项错误;B、a2·a3=a5,故本选项错误;C、(a-b)2=a2-2ab+b2,故本选项正确;D、(a+b)2=a2+2ab+b2,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1、B【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D=BD,AB=2AE,把△BCD的周长转化为AC、BC的和,然后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AD=BD,AB=2AE=10,

∵△BCD的周长=BD+CD+BC=AD+CD+BC=AC+BC=11,

∵AB=AC=10,

∴BC=11-10=1.

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定理的应用.12、B【解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出DE,得到DF∥BM,再证明EC=EF=AC,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在RT△ABC中,∵∠ABC=90°,AB=2,BC=1,∴AC===10,∵DE是△ABC的中位线,∴DF∥BM,DE=BC=3,∴∠EFC=∠FCM,∵∠FCE=∠FCM,∴∠EFC=∠ECF,∴EC=EF=AC=5,∴DF=DE+EF=3+5=2.故选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1【分析】当BP=1时,Rt△ABP≌Rt△PCD,由BC=6可得CP=4,进而可得AB=CP,BP=CD,再结合AB⊥BC、DC⊥BC可得∠B=∠C=90°,可利用SAS判定△ABP≌△PCD.【详解】解:当BP=1时,Rt△ABP≌Rt△PCD,∵BC=6,BP=1,∴PC=4,∴AB=CP,∵AB⊥BC、DC⊥BC,∴∠B=∠C=90°,在△ABP和△PCD中,∴△ABP≌△PCD(SAS),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SSS、SAS、ASA、AAS和HL)是解题的关键.14、15°或30°或75°或120°【分析】当△PAD是等腰三角形时,是轴对称图形.分四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详解】如图,当△PAD是等腰三角形时,是轴对称图形.∵AD是等边三角形BC边长的高,∴∠BAD=∠CAD=30°,当AP=AD时,∠P1AD=∠P1AB+∠BAD=120°+30°=150°∴∠AP1D===15°,∠AP3D===75°.当PA=PD时,可得∠AP2D===120°.当DA=DP时,可得∠AP4D=∠P4AD=30°,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APD的值为120°或75°或30°或15°.故答案为15°或30°或75°或12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分情况讨论.15、变小【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求法先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再根据方差公式求出这组数据的方差,然后进行比较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李阳再跳一次,成绩为7.7m,∴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7.7,∴这7次跳远成绩的方差是:S2=[(7.5﹣7.7)2+(7.6﹣7.7)2+3×(7.7﹣7.7)2+(7.8﹣7.7)2+(7.9﹣7.7)2]=,∴方差变小;故答案为:变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和方差,掌握平均数和方差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16、85°.【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得出∠C=60°,再利用角平分线得出∠DBC=35°,进而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得出∠BDC的度数.【详解】∵在△ABC中,∠A=50°,∠ABC=70°,∴∠C=60°,∵BD平分∠ABC,∴∠DBC=35°,∴∠BDC=180°﹣60°﹣35°=85°.故答案为85°.17、70【分析】首先由旋转的性质,得△ABC≌△A′B′C,然后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角转换,即可得解.【详解】由旋转的性质,得△ABC≌△A′B′C,∴AC=A′C,∠BAC=∠B′A′C,∠ACA′=90°,∴∠CAA′=∠CA′A=45°∵∴∠BAC=25°∴∠BAA′=∠BAC+∠CAA′=25°+45°=70°故答案为:7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利用全等三角形旋转求解角度,熟练掌握,即可解题.18、90°【解析】试题分析: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可以设一份为k,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方程求三个内角的度数,从而确定三角形的最大角的度数.解:设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k,2k,3k.则k+2k+3k=180°,解得k=30°,则2k=60°,3k=90°,这个三角形最大的角等于90°.故答案为9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解答题(共78分)19、(1);(2)【分析】(1)提公因式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即可;(2)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展开,合并后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详解】(1);(2).【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0、(1)答案见解析;(2)26°.【解析】试题分析:(1)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一点,这点就是D点位置;(2)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BAC的度数,再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DAB的度数,进而可得答案.试题解析:(1)如图所示:点D即为所求;(2)∵△ABC,∠C=90°,∠B=32°,∴∠BAC=58°,∵AD=BD,∴∠B=∠DAB=32°,∴∠CAD=58°﹣32°=2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本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作图的基本步骤,掌握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1、(1)5;(2)±;(3)见解析【分析】(1)根据代入可得结果;(2)先根据,计算的值,再由即可求解;(3)由可知题目错误,由错误题目求解可以得出结果错误.【详解】解:(1)当时,,;(2)当时,,,;(3)由题可知x>0,∴,∵不能等于,即使当时,,的值也不对;题干错误,答案错误,故老师指出了两个错误.【点睛】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将所求式子进行适当的变形是解本题的关键.22、(1);(2)m=4或m=12;(3)P1(12,6),P2(4,12),P3(36,-12)【分析】(1)运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2)结合C的坐标,表示出三角形ABC的面积,分类求解即可;(3)针对P的位置进行分类讨论即可.【详解】(1)∵点A(0,15)在直线AB上,故可设直线AB的表达式为y=kx+15又∵点B(20,0)在直线AB上∴20k+15=0,∴k=,∴直线AB的表达为;(2)过C作CM∥x轴交AB于M∵点C的坐标为(m,9)∴点M的纵坐标为9,当y=9时,x+15=9,解得x=8,∴M(8,9),∴CM=|m-8|,∴S△ABC=S△AMC+S△BMC=CM·(yA-yM)+CM·(yM-yB)=CM·OA=|m-8|∵S△ABC=30,∴|m-8|=30,解得m=4或m=12;(3)①当点P在线段AB上时,(i)若点P在B,Q之间,当OQ=OD=12,且∠POQ=∠POD时,△OPQ≌△OPD,∵OA=15,OB=20,∴AB==25,设△AOB中AB边上的高为h,则AB·h=OA·OB,∴h=12,∴OQ⊥AB,∴PD⊥OB,∴点P的横坐标为12,当x=12时,y=x+15=6,∴P1(12,6),(ii)若点P在A,Q之间,当PQ=OD=12,且∠OPQ=∠POD时,有△POQ≌△OPD,则BP=OB=20,∴BP:AB=20:25=4:5,∴S△POB=S△AOB,作PH⊥OB于H,则S△POB=OB·PH,∴OB·PH=×OB·OA,∴PH=OA=×15=12,当y=12时,x+15=12,解得x=4,∴P2(4,12),②当点P在AB的延长线上时,(i)若点Q在B,P之间,且PQ=OD,∠OPQ=∠POD时,△POQ≌△OPD,作OM⊥AB于M,PN⊥OB于N,则PN=OM=12,∴点P的纵坐标为-12,当y=-12时,x+15=-12,解得x=36,∴P3(36,-12),(ii)若点Q在BP的延长线上或BP的反向延长线上,都不存在满足条件的P,Q两点.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为P1(12,6),P2(4,12),P3(36,-12).【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坐标与图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熟练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灵活对问题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23、(1)等腰三角形;(2)1【分析】(1)由作图可知,MN垂直平分线段AB,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2)求出∠CAD=30°,利用直角三角形30度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1)由作图可知,MN垂直平分线段AB,∴DA=DB,∴△ADB是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等腰三角形.(2)∵∠C=90°,∠B=30°,∴∠CAB=90°﹣30°=60°,∵DA=DB=10,∴∠DAB=∠B=30°,∴∠CAD=30°,∴CD=AD=1.【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4、(1)图见解析;的坐标为、的坐标为、的坐标为;(2);(3)见解析.【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关于y轴的对称的点A1、B1、C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依据割补法即可得到△ABC的面积.(3)找出点B关于y轴的对称点B′,连接B′A与x轴相交于一点,根据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交点即为所求的点P的位置.【详解】解:(1)△A1B1C1如图所示,,,;(2)(3)如图所示,作点B关于y轴的对称点B',连接B'A,交y轴于点P,则PA+PB最小.【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轴对称变换、三角形的面积以及轴对称确定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