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培优卷)(含答案)_第1页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培优卷)(含答案)_第2页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培优卷)(含答案)_第3页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培优卷)(含答案)_第4页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培优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培优卷)班级:姓名:同学们:练习开始了,希望你认真审题,细致做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练习。祝你收获满满,学习进步,榜上有名!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1,A.(1,−2) B.(−1,2) C.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4),D是△ABC内一点,将△ABC平移得到△A'BA.(3,-4) B.(3,4-2b)C.(3,4-2a) D.(-3,4-2b)3.若点A(a,−2),B(3,b)关于x轴对称,则a,b的值分别为()A.a=3,b=−2 B.a=−3,b=−2C.a=3,b=2 D.a=−3,b=2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1,a)与点B(b,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5.若点P(a,3)与点Q(-2,b)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a+b的值为()A.1. B.-1 C.3 D.-3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关于直线m(直线m上各点的横坐标都为1)对称,点C的坐标为(4,1),则点B的坐标为()A.(-2,1) B.(-3,1) C.(-2,-1) D.(2,1)7.已知点E(x0,yo),点F(x2.y2),点M(x1,y1)是线段EF的中点,则x1=x0+x22,y1=y0+y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个点A(1,﹣1),B(﹣1,﹣1),C(0,1),点P(0,2)关于点A的对称点P1(即P,A,P1三点共线,且PA=P1A),P1关于点B的对称点P2,P2关于点C的对称点PA.(4,0) B.(﹣2,2) C.(2,﹣4) D.(﹣4,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ΔABC进行循环往复的轴对称变换,若原来点A的坐标是(3,2A.(−3,2) B.(−3,−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分别为A(1,1).B(1,﹣1).C(﹣1,﹣1).D(﹣1,1),y轴上有一点P(0,2).作点P关于点A的对称点P1,作P1关于点B的对称点P2,作点P2关于点C的对称点P3,作P3关于点D的对称点P4,作点P4关于点A的对称点P5,作P5关于点B的对称点P6┅,按如此操作下去,则点P2011的坐标为()A.(0,2) B.(2,0) C.(0,﹣2) D.(﹣2,0)10.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边OA在x轴上,边OC在y轴上,点B的坐标为(1,3),将矩形沿对角线AC翻折,B点落在D点的位置,且AD交y轴于点E,那么点D的坐标为()A.(﹣12,135) B.(﹣25C.(﹣45,125) D.(﹣35二、填空题11.已知点M(x,y)与点N(﹣2,﹣3)关于x轴对称,则x+y=.12.已知点A(−2,b)与点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P(﹣2,1)关于y轴的对称点P′,点T(t,0)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当△P′TO是等腰三角形时,t的值是.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ABC进行循环往复的轴对称变换,若原来点A坐标是(m,n),则经过第2021次变换后所得的A点坐标是.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对抛物线y=−2x2+2x三、综合题16.点P(m+3,3−2m)与点(1)若点P位于第四象限,求m的取值范围;(2)若点P与点Q关于y轴对称,求线段PQ的长度.17.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0)、B(1)若点P与点C关于x轴对称,则点P的坐标为;(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DEF;(3)已知Q为y轴上一点,若△ABQ的面积为2,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均在网格的格点上,其坐标分别为:A(−4,4),B(−2,1),C(4,2).(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2)在(1)的条件下,分别写出点A,C的对应点A1C1的坐标.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经过点M(3,0),且平行于y轴给出如下定义:点P(x,y)先关于y轴对称得点P1,再将点P1关于直线l对称得点P',则称点P'是点P关于(1)已知A(−4,0),B(−2,0),C(−3,1),则它们关于y轴和直线l的二次反射点A',B',C'(2)若点D的坐标是(a,0),其中a<0,点D关于y轴和直线l的二次反射点是点D',求线段D(3)已知点E(4,0),点F(6,0),以线段EF为边在x轴上方作正方形EFGH,若点P(a,1),Q(a+1,1)关于y轴和直线l的二次反射点分别为P',Q',且线段P'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5),B(−1,0),C(−4,3).(1)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B'C';(2)写出点A',B',C'的坐标.(3)在y轴上找一点P,使PA+PC的长最短.

1.【答案】A【解析】【解答】解:点A(−1,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故答案为:A.【分析】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b).2.【答案】B【解析】【解答】解:∵Da,b与D'关于x轴对称,

∴D'a,−b,

∴△ABC向下平移了2b个单位长度,

∵A3,4,

∴A'3,4−2b,3.【答案】C【解析】【解答】解:

∵点A(a,−2),B(3,b)关于x轴对称,

∴a=3,b=2,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关于哪轴对称,哪坐标不变,另一个变为相反数”即可求出a和b的值,进而即可求解,4.【答案】C【解析】【解答】解:∵点A和点B关于x轴对称,

∴b=-1,a=-3,

∴点C(-3,-1),

∴点C在第三象限.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求出a,b的值,可得到点C的坐标,由此可得到点C所在的象限.5.【答案】B【解析】【解答】解:∵点P(a,3)与点Q(-2,b)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a=2,b=-3,

∴a+b=2+(-3)=-1.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可求出a,b的值,然后求出a+b的值.6.【答案】A【解析】【解答】解:∵△ABC关于直线m(直线m上各点的横坐标都为1)对称,∴C,B关于直线m对称,即关于直线x=1对称.∵点C的坐标为(4,1),∴设B(x,1)则x+42解得x=-2则点B的坐标为:(-2,1).故答案为:A.【分析】由题意可得:C,B关于直线m对称,即关于直线x=1对称,设B(x,1),则x+427.【答案】B【解析】【解答】解:∵A(1,﹣1),B(﹣1,﹣1),C(0,1),点P(0,2)关于点A的对称点P1,∴1=0+x2,解得x=2,y=﹣4,所以点P1(2,﹣4);同理:P1关于点B的对称点P2,所以P2(﹣4,2)P2关于点C的对称点P3,所以P3(4,0),P4(﹣2,﹣2),P5(0,0),P6(0,2),…,发现规律:每6个点一组为一个循环,∴2020÷6=336…4,所以点P2020的坐标是(﹣2,﹣2).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前6个点的坐标,即可发现规律每6个点一组为一个循环,根据2020÷6=336…4,进而可得点P2020的坐标.8.【答案】A【解析】【解答】解:点A第一次关于x轴对称后在第四象限,点A第二次关于y轴对称后在第三象限,点A第三次关于x轴对称后在第二象限,点A第四次关于y轴对称后在第一象限,即点A回到原始位置,所以,每四次轴对称变换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2019÷4=504余3,∴经过第2019次变换后所得的A点与第三次变换的位置相同,在第二象限,坐标为(−3故答案为:A.【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每四次轴对称变换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用2019除以4,然后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出变换后的点A所在的象限即可解答.9.【答案】D【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P1(2,0),P2(0,-2),P3(-2,0),P4(0,2),P5(2,0)……,以(2,0),(0,-2),(-2,0)和(0,2)这四个点坐标进行循环,则2011÷4=502···3,则p2011的坐标为(-2,0).【分析】根据画图可以得到点的坐标是进行循环的,每四个点的坐标进行循环一次,根据规律求出点P2011的坐标.10.【答案】C【解析】【解答】解:如图,过D作DF⊥AF于F,∵点B的坐标为(1,3),∴AO=1,AB=3,根据折叠可知:CD=OA,而∠D=∠AOE=90°,∠DEC=∠AEO,∴△CDE≌△AOE,∴OE=DE,OA=CD=1,设OE=x,那么CE=3﹣x,DE=x,∴在Rt△DCE中,CE2=DE2+CD2,∴(3﹣x)2=x2+12,∴x=43又DF⊥AF,∴DF∥EO,∴△AEO∽△ADF,而AD=AB=3,∴AE=CE=3﹣43=5∴AEAD即53∴DF=125,AF=9∴OF=95﹣1=4∴点D的坐标为(﹣45,12故选:C.【分析】过D作DF⊥AF于F,根据折叠可以证明△CDE≌△AOE,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E=DE,OA=CD=1,设OE=x,那么CE=3﹣x,DE=x,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OE的长度,而利用已知条件可以证明△AEO∽△ADF,而AD=AB=3,接着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DF、AF的长度,也就求出了D的坐标.11.【答案】1【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2,y=3.∴x+y=1故答案为:1.【分析】根据两点关于x轴对称,即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求得x、y的值,得出x+y。12.【答案】5【解析】【解答】解:∵点A、B关于原点对称,

∴a=2,b=-3,

∴a-b=2-(-3)=5.

故答案为:5

【分析】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可得到a,b的值,然后求出a-b的值.13.【答案】54或4或5或−【解析】【解答】由题可知,点P′的坐标是(2,1),则OP′=22+12=5,(1)当OP′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时,点T就是OP′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的交点,根据三角形相似可得:OT=54;(2)当OP′是等腰三角形的腰时,若点O是顶角顶点,则点T就是以点O为圆心,以OP′为半径的圆与x轴的交点,则坐标是(4,0),则t的值是4,若点P′是顶角顶点,则点T就是以点P′为圆心,以OP′为半径的圆与x轴的交点,则坐标是(5,0)或(﹣5,0),则t的值是5或﹣5.由(1)(2)可知t的值是5【分析】点P′是已知点P(﹣2,1)关于y轴的对称,则点P′的坐标是(2,1),则OP′=5,OP′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或腰,应分几种情况讨论.14.【答案】(m,-n)【解析】【解答】解:第一次变换后A点坐标是(m,-n),第二次变换后A点坐标是(-m,-n),第三次变换后A点坐标是(-m,n),第四次变换后A点坐标是(m,n),每四次变换一个循环,∵2021=4×505+1,∴经过第2021次变换后所得的A点坐标是(m,-n),故答案为:(m,-n).

【分析】分别求出第一次变换后A点坐标是(m,-n),第二次变换后A点坐标是(-m,-n),第三次变换后A点坐标是(-m,n),第四次变换后A点坐标是(m,n),从而得出每四次变换一个循环,据此即可求解.15.【答案】(【解析】【解答】解:∵y=−2∴抛物线y=−2x2点A第一次关于x轴对称后在第四象限,第二次关于原点对称后在第二象限,第三次关于y轴对称后在第一象限,回到原始位置,所以每3次对称为一个循环组,∵2020÷3=673⋯⋯1∴经过第2020次变换后所得的A点位置第一次变换后的位置相同,在第四象限,坐标为(故答案为:(【分析】观察变换可知每3次对称为一个循环组,由2020÷3=673⋯⋯1,可得经过第2020次变换后所得的A点位置第一次变换后的位置相同,据此求解即可.16.【答案】(1)解:∵P(m+3,∴m+3>03−2m<0解得m>3即m的取值范围是m>3(2)解:∵点P(m+3,3−2m)与点Q(m∴m+3+m2−5m=0由m+3+解得m1由|2m−3|=3−2m得,2m−3<0,解得m<3综上可知,m=1,此时m+3=4,m2−5m=−4∴点P(4,1),∴4−(−4)=8,∴线段PQ的长度为8.【解析】【分析】(1)根据第四象限点坐标的特征可得m+3>03−2m<0,再求出m的取值范围即可;

(2)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坐标的特征可得m+3+m217.【答案】(1)(3,-2)(2)解:如图所示,∴△DEF是所求图形;(3)解:点Q的坐标为(0,1)或【解析】【解答】解:(1)解:∵点P与点C关于x轴对称,点C(∴点P(故答案为:(3,−2(3)解:点Q在y轴上,设点Q(∵△ABQ的面积为3,∴1∴m=1或5,∴点Q(0,1)综上所述:点Q的坐标为(0,1)或【分析】(1)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可直接得出点P的坐标;

(2)利用方格纸的特点及轴对称的性质,分别作出点A、B、C关于y轴的对称点D、E、F,再顺次连接即可得出所求的△DEF;

(3)设点Q(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