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落实_第1页
浅谈“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落实_第2页
浅谈“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落实_第3页
浅谈“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落实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语文园地》有多个固定栏目和轮换安排的栏目,但有一个栏目仅在一年级教材中出现了,那就是“和大人一起读”,很显然这是从幼小衔接的角度专门为一年级学生量身定制的。梳理一年级上下册教材,可以看出每个《语文园地》中都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内容多数是采用循环往复构段方式的儿童故事、儿童歌谣,适合一年级学生在与大人一起读的过程中进入课外阅读状态。那么,教师该如何将“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落到实处呢?一、在陪伴朗读中培养读起来的情趣一年级学生在幼儿园是以听读为主的,自己对着书本中的文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出声音来,自然是需要学习的,这种学习通常需要经历听读、教读、跟读、带读、一起读、尝试读的过程,需要大人的陪伴朗读;这种陪伴需要教师适时指导和积极鼓励,充分调动学生读起来的情趣。一是师生共读,在陪伴中指导。教师作为具有专业优势的大人,能够通过丰富多样的阅读形式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情趣和乐趣。师生共读一般在课堂上以“1+X”的模式开展。陪伴学生一起读时,教师需要注意学生是这一活动的主体。这种主体体现在学生朗读《语文园地》中的诗文时,教师要舍得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允许学生猜读,鼓励学生互相请教。教师要善于做倾听者,并乐于见到学生的朗读成果。在开始朗读阶段,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字词,通顺地读句子,教师都要充分肯定与激励,使他们获得读得好的成就感。学生看到诗文时,就想放声读一读,有了主动阅读的意识,就能够产生读起来的情趣和乐趣。学生有读得不够好的地方,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让学生获得读正确的方法。可见,教师在共读中的指导,并不是一味地教学生怎样读,而是悉心陪伴,真心鼓励。在师生共读中,教师需要适时转换角色,即以儿童视角引导学生朗读诗文,这样的指导才能让学生容易接受。如朗读《小熊住山洞》一文,故事说四个季节里爸爸要砍伐树木被小熊劝阻了,体现了小熊的善良和爱心;只是故事中只有小熊的劝说,没有出现爸爸的言语。师生共读这个故事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小熊,教师扮演爸爸,要求学生设计爸爸回答小熊的话语,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非常高,不仅读好了小熊说的话,而且想出了爸爸的多种回答。这样的师生共读,教师的指导体现在情境创设中,落实在促进学生越读越有情趣上。二是亲子共读,在陪伴中鼓励。亲子共读指向家长在陪伴中以鼓励为主,家长的身份和自身的阅读能力与教师区别很大,同时学生在家庭中与家长在一起阅读,通常是以“1+1”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家长与学生的共读重在通过放声读带动学生一起读。有调查显示,学生都喜欢家长在家大声朗读,学生也跟着大声读出来。家长在读诗文的时候不像教师有许多讲究,只有大声读出来这一要求,让学生觉得自己可以和家长比一比,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读起来的兴趣。家长在陪伴朗读中,还可以结合文本特点用多样化的阅读游戏来丰富孩子的阅读体验,如互相扮演读、拍手读、比赛读等。如《夏夜多美》是一篇比较长的故事,故事中出现的小动物比较多,一年级的学生读起来有难度。家长可以和孩子开展“看谁读得准”的比赛,即谁出现读错的情形,就让对方读起来,看谁一次能够读比较多的文字,最后看谁能够一点不错地把故事读出来。三是三方联读,在互动中增趣。所谓三方联读是指教师在适当的时间邀请家长进入课堂,选取“和大人一起读”的阅读材料,开展联读活动。教师可以与家长交流、探讨共读的策略,也可以指导家长与孩子共读的具体方法,还可以营造共读的独特氛围,让“和大人一起读”更有趣。在开展三方联读时,教师要精心选择适宜阅读的文本,通常是有比较多的角色,有适度拓展的空间。《春节童谣》就是适合三方联读的文本。在学生初读童谣后,教师让学生就童谣中自己不知道的内容请教家长;家长在向孩子介绍后,还可以轮流给全班学生读读童谣,讲讲“腊八粥”“扫房子”“磨豆腐”的春节习俗,补充介绍童谣中没有出现的本地春节习俗;之后再開展互动阅读,可以是拍手合作读、亲子展示读、学生比赛读等,让春节习俗在形式多样的诵读中入脑入心。二、在多元交流中培养读下去的能力“和大人一起读”看上去就是让学生读起来,实际上是让学生在读中学习交流,在读有所得中形成读的浓厚兴趣。一是在读中思考生活道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文本能够读正确、读通顺就很不错了,但并不是说在读的过程中教师不需要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根据所读文本的自身特点,结合学生的学情,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话题,引导学生针对所读文本进行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如在《猴子捞月亮》这一经典故事中,学生读到猴子之间惊慌的重复话语和老猴子恍然大悟的惊叹时,都会觉得趣味十足。对此,教师可以用“月亮明明在天上,猴子为什么会从井里捞月亮呢”设置话题,让学生读读故事,想想话题,换位思考:如果你就是那只发现月亮掉在井里的小猴子,会怎么办?学生有了这样的思考,尽管还不能真正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却能够产生在生活中怎样避免做那只小猴子的意识,就达到了阅读的目的,能够促进学生继续去读这样的故事。二是在读中感受做事的道理。有些阅读材料所说的内容,与学生的家庭生活、学习环境联系密切,教师需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与体会,触动学生的心灵,懂得怎样去做事情。如读《谁和谁好》,这是一年级学生自己经常遇到的事情:学生和谁是好朋友就喜欢和谁在一起玩,而且玩得很高兴。以这样的想法来看儿歌中成为好朋友的对象,学生就明白“藤和瓜”“白云和风”“蜜蜂和花”都是经常在一起“玩”得很快乐的朋友。三是在读中领悟人生哲理。在“和大人一起读”中,还有一些文本具有言浅意深的特点,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不应用自己的理解来贴标签,而应该引导学生自主交流,甚至让学生提出疑问去感悟文字背后的内涵。如读《阳光》,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阳光给哪些事物带来了变化,思考对这些事物来说,如果没有阳光会怎样;再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阳光还给哪些事物带来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