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二)_第1页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二)_第2页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二)_第3页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二)_第4页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第1课时认识万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的

事物。

2、结合生活中的电器价钱和商品标价,经历认识万以内数的过程。

3、了解可以用数来描述某些事物,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教学难点】

万以内数的写法。

【课前准备】

搜集生活中家用电器,工资收入等万以内数的物品。

【教学流程】

一、生活导入

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己经走进了我们的千家万户。谁想把你调查的家中的一

种家用电器的名字和价格告诉大家。……

师对有代表性的回答相应板书。

A(千以内的价格)板书一个。

B(万以内千以上的)板书三个。

千以内的,读数,说组成。(属于复习)后面数三个只是找同学读。教师在学生读数时板书

读法。(让学生感受一遍读法,但不要求学生会写读法。)

师:(手指后面三个数)同学们,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比较大的数,这节课我们就一

起认识一下《生活中的大数》(板书课题)

二、探索感知

1、大数的读法

(例一)

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几种电器,谁能说出他们的名称和价钱。(投影出示第一页例一。4人

每人说一种)

师:观察一下,这些数,都是几位数?(四位数)我们以前学过什么计数单位,还记得吗?(个

位、十位百位、千位)能按一定的顺序把数位顺序表填上吗?(试填习题纸上的数位顺序表。

订正、教师板书完整计数单位。)

师:下边从右数第五位是什么位?(万位)(教师板书。学生把自已的数位顺序表填完整。)

师:万位上的1表示了什么?(1万)3表示什么?(3万)写几就表示几万。

师:能把图中的4个大数填在表中。(试填,把自己家的一种电器的价钱也填在表中,并说

说各数的组成。)

师:最后一个自已家家用电器的价钱,同桌互相读一读,并试着说说组成。(3页练一练第一

题)

师:除了商品价格,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大数。观察图,试一读出图中数学信息。(补

充开小有图书二万一七千余册)

2、大数的写法

(2页上的四幅图)

师:在这些信息中你你找到哪些大数?

师:你会把这些大数写出来吗?(习题纸上写,小黑板前找人写)(订正。)

师:怎样判断自己写的数对不对?(再读一遍,看是不是和前面的数一样。)这是检验写数是

否正确的的好办法。

师: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大数?

假设:如果表示数量的与表示事物的或者说,就板书两列,比较两边的读法,明确数既可以

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表示事物。交流板书的事物,结合投影。

三、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生活中的大数。知道了数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生活中

的事物。感兴趣的同学不妨展开一个小调查。(调查家庭月收入,手机价钱等)愿我们以后

多多留心生活中的数,数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第2课时认识一万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和多种数学活动.经历认识并感受一万的过程。

2、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能认、读、写一万。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感受一万的实际意义,培养初步的数感。

【教学准备】

计数器、正方形模具、视频投影、课件、读数卡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填空.

(1)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它是()位数。

(2)一个数是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2、读出下面的数,再接着说出后面3个数。

3200、2760、4099、5949、9999、10000。

二、认识一万

1、数一数:出示数数要求,师生共同边数边答

一个十个地数,数到几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数到几个一百是一千?

一千一千地数,数到几个一千是一万?

从一而归纳出:10个一千是一万

算一算

出示情境“红红一家谈工资”,指名读(教师相机板书:800,,1000,,10000)

学生交流:从谈话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感受一万有多大吗?

学生自由发言,也可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父母的收入谈谈对一万的感受。

3、认一认

师:一万元人民币究竟有多少张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分别出示一种面值的人民币教具(100元、50元、10元)

学生观察插图,交流发现的信息,然后讨论:

你知道银行中1捆人民币有多少张吗?(100)

(1)1捆面值100元的人民币是多少元?几捆是万元?

(2)1捆面值50元的人民币是多少元?几捆是一万元

(3)1捆面值10元的人民币是多少元?几捆是一万元?

4、量一量(教材要求测量复印纸,根据实际情况,我班课堂上测量8开纸)

(1)测算一万张纸的厚度:

教师提出数和量的要求(数出100张纸,量一量星有多厚),小组同学合作完成,班内交流;

(2)想象一千页的书有多厚?一万页呢?(教师提供超千页的大词典作验证)

(3)师生一起推算:

1000张这样的纸叠在一起有多厚?2000张、3000张……10000张这样的纸擦在一起有多厚?推

算后,比一比1万张纸的高(厚)度与学生身高,进一步建立数感。

5、学习一万的写法:

引导小结:通过前面的各种研究活动,你能说说一万有多大吗?

人头蛙:你知道一万怎样写?

学生交流。

教师板书并总结:一万写作:10000也可以写作“1万”

练习写数:你会写"二万""六万""八万”吗?

指名板演。

三、练一练:进一步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一万的大小

1、看图推算玻璃球数量并填空。

2、安排看电影场次(引导说清推算过程:两场有1000人,1万人要看20场)

3、学生站成一排,测算长多少米。(鼓励学生先测量再推算)

扩展:

A:新星小学大约有1000个学生,几个这样的学校大约是10000人?一千人在操场上敬礼升

旗会是什么样的?一万人呢?

B:电脑出示学校图书馆的情景图:我们学校图书馆一个书架人约有500本书?两个这样的书

架有多少本书?几个这样的书架是10000本?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第3课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掌握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L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一切联系。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进行数的人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汇报收集到的数据。

2、教师也收集了一些数据(课件出示电器的价格数据)。

二、探究:

1、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

(1)让学生对教师收集的电器价格数据,进行比较,找出最便宜和最贵的,并说说你是怎

样比的?

(2)学生汇报:五位数》四位数》两位数》一位数

2、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

(1)让学生对剩下的位数一样多的电器价格数据,进行比较,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排?

(2)学生汇报:先看千位,千位上的数一样;着百位,百位上的数一样;看十位,十位上的数一

样;再看个位。

3、教师小结并揭题:

万以内数人小比较的方法: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位数相同的数比大小,

从最高位比起,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后一位,一位一位往后比。

三、练习: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大小比较。

2,揭开小花背后的秘密。

3、有奖竞猜活动。

4,摆卡片游戏。

四、评价小结。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第4课时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巾的事例,经历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的过程。

2.会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3.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认识近似数

1、引出近似数

咱们三年级一共有308名学生,我们经常说三年级有300多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

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描述一些事物°

例如:

(1)、某中学有学生2904名,有时说,这个中学有学生大约3000名。

(2)、某小学有学生1260名,有时说,这个小学有学生人约1300名。

2,认识近似数

⑴、3000是2904的近似数,1300是1260的近似数,

分别写作:2904~30001260^1300

二、尝试运用近似数

1、用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一下面的事物

(1)、一个大型养鸡场某一天产鸡蛋3638个

(2)、李奶奶的家庭养鸡场某一大产鸡蛋227个,试着用合适的近似数描述,想好后和小

组同学进行交济讨论。

一个大型养鸡场某一天产的鸡蛋人约3600个。李奶奶的家一天养的鸡蛋大约是230个。

(李奶奶家的养鸡场每天大约生产鸡蛋227个,可以说李奶奶家的养鸡场每天大约产鸡蛋230

个(较精细的人),也可以说每天大约产鸡蛋200个(比较粗线条的人)。但如果有人说每天大

约产300个则是不合适的。)

三、完成练一练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第5课时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1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选购电器问题,经历自己选择信息、估算和计算的过程。

2、会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初步学会用语言描述估算的过程和结果。

3、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估算意识,提升生活经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明确两个符号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1、师生谈话

师:同学们,前两大天去商场逛了逛,准备买两件家电。下面就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在商场

上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出示情景图)

2、观察情境图

师: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从图中都发现了哪些信息!(学生说出二件家电的价格等)

二、自主探索。

1、提出问题

师:下面,同学们就从这些电器中任选两件,然后,试着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学生自

已尝试解决,算完之后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估算情

况。)

2、解决问题

师:刚才,有的司学估算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套音响大约需要4500元,那么,如果我们只带

着4500元钱,够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套音响吗?大家可以商量一下。

(小组交流,也可以实际算一下)通过实际计算,学生明自:估算的结果4500元只是一个近

似的数,实际要用1280+3240=4520(元)。

师:看来呀!我们今后去买东西时,估算的结果所带的钱不一定够用,我们要适当地多带一

点钱!

三、尝试应用

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之后出示问题,因为我们把1280的近

似数看作1300,所以把850看成800要比把850看成900的结果更接近一些。囚为前个数多

估了,后一个数只有少估,才能使估算和计算的结果更接近些。

第2题:这道题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判断的过程和方法。

第3题:重点提示:手摇车最少500元,最多750元。妈妈已经带了380元,所以最少还要

500-380=120(元),最多还要带750-380=370(元)。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第6课时学会购物

【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问题,经历了解信息、制定购物方案和跟定购物方案和根据现实情况制定购物计

划的过程。

2.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购物方案,能表达制定购物方案的过程和结果。

3.丰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消费意识。

【教学重点】

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购物方案。

【教学难点】

能表达制定购物方案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我们平时购买东西时,经常遇到许多数学问题,如应找多少钱,给售货员钱后,应找

回多少元等。前几天,老师的一个朋友,在购物时,碰到了意见“奇怪”的事情,用85元

钱买了一件标价为100元的毛衣。你能猜到是怎么回事吗?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可能有不同猜测,如:

毛衣有毛病了。

售货员算错了。

是打折促销吧。

学生说不出打折,教师介绍。

师:对了,是打折促销。没当过年、过节或换季的时候,商场经常搞一些促销活动,你了解

到哪些信息?

学生说各种商品名称、价钱和“好消息”的内容。

师:请你们解释一下“好消息”的意思。“下列商品”指什么?

生1:给出的商品。

生2:只有这些商品。

师:“购买1000元商品,奖100元”是什么意思?

生1:买的所有商品的价格够1000元,就返还100元。

生2:购买1000元的商品,就少要100元。

生3:买1000元的商品,只要903元。

只要学生说的对,就给予肯定。如果学生说,买够1000元的商品,就给10。元的购物券。

教师可肯定有些商家是这样做的,但这个“好消息”中没有明确是给奖券。

师:亮亮的爸爸想买一部手机和一部电话。请同学们给他当个参谋,每人制定一个购物方案,

怎样购买最合适?

学生独立制定方案。教师巡视时,了解学生制定方案的情况,知道有困难的同学。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制定的方案?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案:

买135元的电话机和860元的手机。因为135元的电话便宜,两样菜花995元。

买228元的电话机和860元的手机。因为228元的电话机质量好。另外买228元的电话还可

以获奖,比买135元的还省钱呢。两样价钱是1088元,奖100元,才花988元。

师:呀,奇怪了,为什么买贵的逐省钱呢?

学生讨论,只要说明意思就可以了。

虽然买228元的电话机贵,但是两样合起来是:228+860=1088(元),够1000元就可以获得

100元的奖励,那就是买这两样东西花篮988元,而买135元的电话机和860元的手机要花

998元,购买商品的价钱不够100。元,没有获奖,所以买贵的到省钱了。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还想到了哪些购物的问题?

一台电视标价1080元,由于够1000元,奖100元,其实买一台电视才花980元。

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块手表花914元。

买一台洗衣机和一部135元的电话机花963元。

只要合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三、课堂小结

师: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不但要学会合理购物,还要学会计划购物。特别是购物买大件物品,

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购物的方案。你们看,亮亮全家正商量着买一台电脑呢。我们来看一

看°(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观察,你了解了那些信息?

师生共同交流对话中的信息和电脑的价钱。

师:现在亮亮家计划买一台电脑,要制定购物计划,必须确定什么?

必须知道亮亮家一个月的收入是多少。

知道他们家每个月剩多少钱。

确定要买那种电脑?

教师可以进行引导:还要适当考虑除生活费外的一些花销,比如有时来客人了,买一些吃的

东西等等。

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制定一个购买电脑的计划。教师巡视,指导合作,了解学生的购物

计划。

师:你们组计划买哪种电脑?怎样考虑?

学生可能买同一种电脑会出现不同的计划。

只要学生说的合情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口算乘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会进行口算。

【教具】

多媒体课件或者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揭题

1、口算

2x37x46«55x9

2、口答

20是()个十。60是()个十。8个十是()。16个十是()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引一学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1)出示情境图1。

每包书有20本,4包书有多少本?

师:有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①学生独立仅思考。

②交流汇报。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在交流的基础上重点解决20x4=80是怎样用乘法算出来的,使学

生明自:20是2是十,2个十乘4等于8个十,就是80。

③教师肯定,鼓励说得好的学生,然后板书。

20+20+20+20=80

20x4=80(元)

答:4包书有80本。

(2)根据书包问题,请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并计算。

(3)小结:在口算几十乘几时,我们可以把几十看作几个十,与几相乘后得到的是几个十就是

几十,板书课题。

⑷练习:

40x260x370x450x3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1"练一练”。先一让学生独自计算,并引导学生先把每组中的两个题进行

比较,交流时,比较一下每组题中的两个得数。

2、完成练习,先理解题意,然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3、身边的数学,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再进行计算交流。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2课时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目标】

1、会正确地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2、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激发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3、能正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4、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竖式的写法和算理

【教具】

小棒、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检复铺垫:

1、口算:3x22x710x620x48x3

二、交流算法:

1、列成乘法算式12x3=(本),该怎么笔算呢【教师作为参与者,提出问题】

2、学生交流:

引导小结“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今学的是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时要注

意“先乘个位的数,积要写在乘数个位的下面;再乘十位上得数,积写在乘数十位的下边。"

(相机板书课题“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3、教师引导小结”笔算进位乘法要注意什么”;鼓励学生联系板书的儿道例题,完整地说说

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要注意哪几点。

4、实践应用:“练一练”

投影出示习题,重点指导学生读懂题意'然后学生独立解答。交流第3题时,要重点让学生

说一说是怎样发现规律的。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3课时笔算乘法(三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

2、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学具】

小棒、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多媒体课件出示基本练习题:

L口算下列各题。

400x2=300x3=100x2=4x300=

400x6=700x8=300x9=53x3=

学生边回答边说出口算的方法。

2.笔算下列各题。

24x4=48x3=

这是两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题,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竖式并计算出结果,然后说一

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练习列式计算,并说出计算方法。

师边巡视边向学生强调: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要注意一位数和两位数的个位数相乘

时,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学生完成基本练习题后师指名说一说计算结果,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刚才同学们可真细心,真会观察C其实不仅仅是数学课堂上有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

中也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任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许多的数学知识。不信,你瞧!

(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24页例题。

例题:动物园里有一只雄狮,体重是223千克。一头牛的体重是一只雄狮的3倍,一头大象

的体重是一头牛的5倍。

让学生观察这幅图,你获得了什么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相应出示2个问题在黑板上:

(1)一头牛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一头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头牛的体重是多少千克,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

指名回答:需要知道一只雄狮体重是223千克,一头牛的体重是一只雄狮的3倍,这两个信

息。

师:应该怎样列式?

指名说出算式:223X3=(教师板书:223x3=)

师:你能估算出一头牛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吗?

学生可能会说出:660多T克;600多T克。(教师给予肯定。)

师:到底是多少千克?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准确值呢?小组交流讨论。

指名说出:需要通过笔算才能得到准确值。师引导说出列竖式:

223

X3

教师板书这个竖式,指出这是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师:你们能计算出这个竖式的结果吗?请借助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经验,尝试探索用竖式

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大胆地尝试一下吧,然后小组交流。(师巡视,个别辅导。)

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

223x3应从个位起,用3分别乘223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先从个位起,用3乘223个位

上的3,相乘得9,在积的个位写上9,再用3乘223十位的2,相乘得6,在积的十位写上

最后用3乘223百位上的2,相乘得6,在积的百位上写6。(教师板书,强调要补充完整

竖式。)

223

X3

669

师说明:这是不进位的乘法。

师:要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头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

指名回答出:需要知道一头牛体重是669千克,一头大象的体重是一头牛的5倍,这两个信

息。

师:应该怎样列式?

指名说出算式:669x5=(教师板书:669x5=)

师:请借助刚才的笔算经验,再次尝试探索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然后小组交

流。(师巡视,个别辅导。)

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与刚才计算有所不同,需要进位。669x5应从个位起,用5分

别乘669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先从个位起,用5乘669个位上的9,相乘得45,在积的个

位写上5,4进位到十位,再用5乘669十位上的6,相乘得30,与刚才进到十位的4相加

得34,在积的十位写上4,3进位到百位,最后用5乘669百位上的6,相乘得30,与刚才

进到百位的3相加得33,在积的百位上写3,3进位到千位,在积的千位上写3。

教师板书竖式:669

X5

3345

(教师强调注意进位,可根据进位来判断积是几位数。)

即时练习:

36238618

x3x4x5

不计算,你能判断积是几位数吗?

归纳总结:

大家共同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师引导说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侈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

算方法相同。计算时从个位起,用一位数分别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满几十,

就向前一位进几。

三、快乐尝试

第一关:基础题

1.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83x3=624x4=26/7=

2.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一题。

第二关:深化题

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2题。

第三关:拓展题

一节火车车厢有112个座位,7节这样的车厢能坐下800人吗?(提示:先求出7节这样的

车厢能坐多少人,再和800进行比较。)

四、拓展延伸

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3题。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三位数乘一位数)

223669

*3*5

6693345

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

笔算方法之后的拓展。笔算的方法对学生来说不是难点,关键是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

正确地进行计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较注重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同时使估算与笔算相辅

相成,因此本节课设计时有意地将估算渗透其中,利用估算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得到提高,这是其一;其二,计算教学较为枯燥,属于“纯数学”的内容,如何让这部分知

识"活"起来,变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需要对这节课的结构动一番

脑筋淇三,本节课对如何在II算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进行了一些尝武。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4课时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目标】

1、理解o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理解并掌握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

合作交流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进行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

1.口算并讨论。

0x2=6x0=0x9=lxC=0x0=

讨论:关于0的乘法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星期天,6只小白兔在森林里采蘑菇,每只小白兔采了0朵,那么6只小白兔一共采了多少

朵呢?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师巡视,个别辅导。

师:指名回答,并说一说算法。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算法:

加法0+0+0+0+0+00(朵)进而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0x6=0(朵)或6>0=0(朵)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3.一个鱼缸里面只有水,没有鱼.

提问:5个鱼缸里一共有几条鱼?10个呢?15个呢?

指名回答:5x0=0(条)或0x5=0(条)。

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说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匀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师板书课题: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其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相乘

的两个数中间有。的情况,不信你瞧。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例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南宁、百色三个城市传递。三个城市共

有火炬手多少名?

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然后独立列式,并尝试解答,最后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进行计算的。教师边板书边引导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和计算

方法。

208x3=624(名)

208

x3

624

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积的十位上的2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

想法,师巡视,个别辅导。

师指名引导说出,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先从个位乘起,用3乘208

个位上的8,相乘得24,在积的人位写上4,2进位到十位,再用3乘208十位上的0,相

乘得0,与刚才进到十位的2相加得2,在积的十位写上2,再用3乘208百位上的2,相乘

得6,在积的百位上写6。

小结208x3的计算方法(与前面学到的笔算方法相同)。

教师再次指名学生说出208X3的笔算应从个位起,用3分别乘208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先

从个位起,用3乘208个位上的8,相乘得24,在积的个位写上4,2进位到十位,再用3

乘208十位上的0,相乘得0,与刚才进到十位的2相加得2,在积的十位写上2,最后用

3乘208百位上的2,相乘得6,在积的百位上写6。

归纳总结:

引导说出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计算

时从个位起,用一位数分别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三、快乐宏试

第一关:基础题

L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05x3=104x3=201x6二

307x8=605x9=703x7=

不计算,想一想说出乘积是几位数。

406x3602x5407x2

309x3206x5501x2

第二关:深化题

教材第27页练一练第1题。

第三关:拓展题

争当小医生,给题来看病。

308402704

x2x3。3

6061262102

607506803

X5x3x7

33515085601

四、拓展延伸

1、一头奶牛每天要吃106千克青草,1000千克青草能够9头奶牛一天吃吗?

(提示:先求出9头奶牛一天吃多少千克青草,再和1000千克进行比较。)

2.智力冲浪:把0、2、4、5填入算式,使所得的积最大。

板书设计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208x3=624(名)

208

X3

624

答:三个城市共有火炬手624名。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教学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时我先从口算题和小兔子

采蘑菇的故事引入,让学生思考,6只小白兔一共采了几朵呢?怎么冽算式?学生很快会说

出算式:0+0+0+0+0+00(朵)。进而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0x6或6x0得出结论:0朵。及时

总结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而且也会计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所以我在这里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独立计算相关题目然后交流,指名回答

并总结中间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和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样,该进位的要进

位,乘的顺序一样,只是注意和0相乘时仍是0,中间的。不能去掉。让学生通过计算练习,

进一步掌握中间有0的三位教乘法的笔算方法,提高正确笔算相关乘法计算题的能力。接下

来我安排的是争当小医生,给题来看病。呈现了学生在实际计算中容易出现的几种典型错

误,让学生在找错和改错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计算方法,并启示学生计算时尽可能避免类似

的错误。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5课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数与一位数的乘法,末尾有o的三位数奏一位数的算理算法,

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能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多样。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正确率与计算速度。

【教学重点】

巩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熟练掌握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正确率与计算速度,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

口算下面各题,并回答问题:

20x7=30x6=200x9=

80x4=400x4=2000x3=

700x5=900x9=60x5=

师:你发现以上各算式被乘数有什么特点?它们的乘积有什么特点?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指名回答,并引导学生说出:被乘数都是整十整百的数,积的末尾都有0。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6x3=7872x6=432

2672

X3X6

78432

解放军叔叔向灾区人民共送去多少箱水?

师:观察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回答上面的问题。

学生进行观察、思考。

指名回者列出算式130x3,教师引导说出过程(教师板书):130x3=390(箱)

答:解放军叔叔向灾区人民共送去390箱水。

130130

x3x3

390390

师:对上面两种计算方法进行肯定和鼓励。

指名说一说上面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一:按照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时从个位起,用一住数分别乘多位数的

每一位上的数。

方法二: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先用乘数乘被乘数。前面的数,然后再看被乘数末尾

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师: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说一说为什么。

学生独立发言,教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指导,及时进行肯定和鼓励。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了: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先用卖数乘被乘数0前面的

数,然后再看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或者,按照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

法进行计算。其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相乘的两个数,末尾有0的情况,不信你瞧。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笫28页例题:

乳品厂平均每天批发出牛奶260箱,牛奶厂3天批发出牛奶多少箱?

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然后独立列式,并尝试解答,最后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进行计算的。教师边板书边引导学㈢说出计算过程和计算

方法。

260x3=780(箱)答:3天批发出牛奶780箱。

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积的百位上的1是怎么算出来的?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想

法,师巡视,个别辅导。

师指名引导说出: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乘到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方法一:先从个位乘起,用3乘260个位上的0,相乘得0,在积的个位写上0,再用3乘

260十位上的6,相乘得18,在积的十位写上8,1进位到百位,最后用3乘260百位上的2,

相乘得6,与刚才进到百位的1相加得7,在积的百位写上70方法二:把260看成26个十,

乘3得78个十,即780,也就是按照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用3先乘26,得78,再在78

的末尾添1个0。)

归纳总结:

师引导说出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计

算时从个位起,用一位数分别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

几。或者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被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快乐尝试

第一关:基础题

L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20x3=230x3=460x6=

710x8=560x9=610x7=

2.不计算,想一想说出乘积是几位数。

430x3610x5440x2

320x3240x5570x2

第二关:深化题

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2题。

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3题。

第三关:拓展题

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4题。

四、拓展延伸

教材第29页教学冲浪。

板书设计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130x3=390(箱)

答:解放军叔叔向灾区人民共送去390箱水。

130130

x3x3

390390

260x3=780(箱)答:3天批发出牛奶780箱。

260260

X3x3

780780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教学末尾有o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k。教学时我先从整十、整百数的

乘法口算题引入,让学生回忆并思考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为这节课学习末尾有

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打下基础。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位数荚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而且也会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所以我在这节课里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独立计算相关题目,

然后交流,指名回答并总结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和计算多位教乘一位数

一样,该进位的要进位,乘的顺序一样;或者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被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

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在练习中提倡算法多样化,及时总结。

通过计算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末尾有0的三位教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提高正确笔

算相关乘法式题的能力和快速计算能力。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6课时估算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形成初步的估算意识,培养初步的估算能力。

3、了解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估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普遍应用,懂得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并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初步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

解释估算的过程,调整估算策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

在估算1263+3312时,一般先把1263看作(),把3312看作(),再用()加()

等于()。

在估算352+147时,一般先把352看作(),把147看作(),再用()加()等于()。

2.口算下面各题:

11x6-34x2-22x4-13x5-

13x3=23x3=42x2=14x7=

70x6=4x900=9x80=600x6=

400x4=5x500=800x4=5x800=

3.试着填一填

在估算199x5时,可以把199看作(),再用()x5等于();在估算1004x7时,

可以把1004看作(),再用()x7等于()0

师:刚才同学们复习了多位数加法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整十、整百数乘一位

数的口算,题目完成的非常好,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在复习中同学们也试着估算了一下三、

四位数乘一位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二、探究新知

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30页例题:

例1学校组织293名同学参观科技展。门票每张6元,学生参观,每张门票优惠1元。估算

下:购买门票大约需要多少元钱?

(1)师提示:估算就是不用算出准确的结果。

(2)自主探索。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中不同的想法,并给予

必要的指导。

(3)交流讨论。

指名汇报,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估算过程:

列式:6-1=5(元)293x5=1500(元)答:购买门票大约要1500元钱。

估算过程:可以把293看作300,再用300x5等于1500。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及时进行肯定和鼓励。

(4)提出质疑°

师:估算花多少元钱,是多估一些好还是少估一些好?(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思考,然后在小

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础提出质疑。

指名回答,师再总结:在能够方便口算的原则下多估一些比少估一些好,多估一些肯定够花,

少估一些很可能不够花。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和交流,你有什么体会?

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估算可以大概知道消费多少钱,同时了解估算的

结果是个近似数,与精确值有一定的差距,在生活中去消费时要适当地多带一些钱。

(5)总结归纳。

师:怎样进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可以先把被乘数看成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然后

再计算。

教师要边强调边板书以下两点:

取近似值时首先要考虑取的近似数与原数不能相差很大;

同时要考虑运算的简便,要方便口算。

2.多媒体出示教材第30页例题:

例2王大爷种了4个大棚的西红柿,一个大棚的西红柿卖了1052元。4个大棚的西红柿

大约卖多少元?

(1)师提示:大约多少元,是求近似值,不是求准确值。

(2)自主探索。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中不同的想法,并给予

必要的指导。

(3)交流讨论。

指名汇报,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估算过程:

方案一:

列式:1052x4=4000(元)

答:4个大棚的西红柿大约卖4000元。

估算过程:可以把1052看作1000,再用1000x4等于4000。

方案二:

列式:1054x4=4200(元)

答:4个大棚的西红柿大约卖4200元,

估算过程,可以把1052看作1050,再把1050x4等于4200。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及时进行肯定和鼓励。

(4)提出质疑。

师:估算卖多少元钱,是多估些好还是少估些好?(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思考,然后在小

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指名回答,师再总纳:只要能够接近准确值,方便计算就行。

(5)总结归纳。

师:怎样进行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可以先把被乘数看成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

然后再计算。

师:在估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师弓导学生说出,取近似值时首先要考虑取的近似数与原数不

能相差很大,同时要考虑运算的简便,要方便口算。

三、快乐尝试

第一关:基础题

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1题,估算下面各题。

493x3=508x6=987x52

389x9=-:811x8="=1032x7=-

第二关:深化题

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2题。

王晓丽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她平均每分钟骑192米。王晓丽6分钟本约骑多少米?王晓丽家

到学校有米,她骑车8分钟能到学校吗?

第三关:拓展题

教材31页练一练第3题、第4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一个室内体育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1个座位。

(1)这个体育场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2)500人看一场体育比赛,座位够吗?

4.李阿姨摘了一棵苹果树上的苹果,一共是517个,一共有9棵这样的苹果树。估算一下:

李阿姨的果园里大约能摘多少个苹果?

板书设计

估算

①取近似值时首先要考虑取的近似数与原数不能相差很大

②同时要考虑运算的简便,要方便口算

教学反思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产生估算的需要,没有需要,教学估算的意义无法体现。这堂课深

刻地揭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与生活密切联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一理念。教师不是以

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平等地参与到教学之中。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思路广、方法多、策略新。教师把

课堂当作一个小社会,把静态的知识改变成动态的探究对象,展示知识的发展过程,让学生

学会参与合作,学会做学习的主人。学生以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

究学习,参与到教学之中。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7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模拟做花篮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初步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点】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究,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

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交流「做花篮问题”导入

1.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情境图。

师:同学们,敬老院的李奶奶病了,王老师带领她的学生去看望李奶奶,想买个花篮送给李

奶奶。同学们愿意运用最近学会的乘法知识帮助王老师制定一个做花篮的方案吗?帮忙算一

算,看看要花多少元钱。就让我们和她们一起解决问题。

学生观察画面,了解相关信息,进行小组交流。

教师板书相关信息:

粉百合每枝6元、白掌每枝7元、郁金香每枝9元、非洲菊每枝7元、玫瑰花每枝6元、剑

兰每枝8元,做好的花篮198元。

2.教师提出: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做花篮方案。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II做花篮方案。

二、交流探究方案

师:让我们大家来看看每个小组设计的做花篮的方案吧!

要求篮内不少于3种花,总枝数不低于20枝花。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设计的做花篮方案。

教师记录(板书)其中几种不同的方案:

1.花篮内放置3枝粉百合、3枝白掌、5枝郁金香、6枝非洲菊、3枝剑兰。

3+3+5+6+3=20(枝)

6x3=18(元)7x3=21(元)9x5=45(元)

7x6=42(元)8x3=24(元)

18+21+45+42+24=150(元)

2.花篮内放置2枝白掌、9枝郁金香、9枝剑兰。

2+9+9=20(枝)

7x2=14(元)9x9=81(元)8x9=72(元)14+81+72=167(元)

3.花篮内放置9枝粉百合、2枝白掌、9枝玫瑰花。

9+2+9=20(枝)

6x9=54(元)6x9=54(元)

54+14+54=122(元)这样最省钱!

师:议一议,你认为哪种方案最好,为什么?

指名回答。

三、快乐尝试

练一练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花篮内放置3枝粉百合、3枝白掌、5枝郁金香、6枝非洲菊、3枝剑兰。

3+3+5+6+3=20(枝)

6x3=18(元)7x3=21(元)9x5=45(元)

7x6=42(元)8x3=24(元)

18+21+45+42+24=150(元)

4.花篮内放置2枝白掌、9枝郁金香、9枝剑兰。

2+9+9=20(枝)

7x2:14(元)9x9=81(元)8x9=72(7E)14+81+72=167(元)

5.花篮内放置9枝粉百合、2枝白掌、9枝玫瑰花。

9+2+9=20(枝)

6x9=54(元)6x9=54(元)

54+14+54=122(元)这样最省钱!

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学设计的优点体现在:能够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节课

中,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丰富学生学习的资源。比如

让学生发现现实情境中的基本信息,也就是以往课堂中所说的条件,这样,使数学学习不再

是枯燥无味、重复再现,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到了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学生的发现交流,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同时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自觉地委与到

学笥活动中去。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第1课时平移

【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探索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作法

【教学准备】

方格纸、纸片、尺子、彩笔、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旋转和平移,谁能具体说一说什么现象是平移吗?如果把平移的现象表现

在纸上,又该怎么做呢?让我们来做一做吧。

二、认识平移现象。

(一)做一做:

1、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操作。

2、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

3、讨论:

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

(-)说一说: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交流时,只要学生能

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概的意思即可。然后教师说明书本等物品的运动就是平移。)

三、做一做:

第1题:内容涉及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另外,平移的方法很多,鼓励学生探索、交流

不同的平移路线。小动物吃食物,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作平面图形平移的图形,进一步理解了平移的性质,并且还知道要确定一个

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需要有:①此图形原来的位置.②平移方向.③平移距离等三个条件.

在作图时,要注意语言的表达。

同学们这节课即将结束,你们学的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同学们动脑筋想想,在生

活中怎么应用平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第2课时旋转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现象的过程。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现象°在对物体旋转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1、正确判断旋转现象

2、对没有旋转到一周的物体的判断。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旋转现象

(一)做风车:(教材39页)

1、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

学生动手做风车,教师参与其中,给予个别指导。

(1)先把正方形纸沿对角方向折成四个三角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