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哦,香雪》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高教版中职语文基
础模块上册
《哦,香雪》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哦,香雪》自80年代发表以来,一直是质朴、纯真、善良、
美好的代名词,各界人士都把她当做“天使般的女孩”极力地宣扬和
歌颂。
从第二届优秀短篇小说奖评奖初始的默默无闻到最后的大放异
彩,老作家孙型的青睐改写了铁凝以及这部小说的命运。他对这部作
品大加赞赏,曾在信中写道:”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污
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
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著名作家王蒙在读到小说时也评价道:“她
写活了香雪、姑娘们、北京话,还把火车和铁轨写得充满灵性。”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从物象、主题、人物一体的艺术观解读小说。
二、在上课时主题理解的基础上,探讨香雪形象的历史客观性,
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中人物具体行为和物象等细节。
三、从''去情节化”的结构入手,帮助学生了解诗化小说的基
本特征。
【教学重难点】
小说叙事新颖,叙事由“看”和“换”等线索词构成,由于这部
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可以由教师讲授为主。先让学习
者自主划分段落层次并归纳大意。学生在划分段落层次时,势必会关
注到教材当中线索词。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以幻灯片视为形式展示
出来,请学生思考。根据学生的回答状况,将他们所难提及的结构概
念加以解释说明,并引申出诗化小说有别于常规小说的基本特征。同
时,引进中学教材中的诗化小说代表作一一孙犁的《荷花淀》,要求
学生在课后将两篇小说作比较阅读。从诗化小说特征出发,归纳两部
小说在环境描写、人物塑造、语言风格上的相似之处并结合具体文本
展开,以此加深对这类小说的认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
比较教学法
朗读教学法
读写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哦,香雪》。
活动一:阅读课文分析“看”这个动作对文章结构的影响
阅读课文,从人物的具体感受来理解小说人物形象和主题,而在
这篇小说中,人物的具体感受集中体现为一个行为动作并引发相关的
心理感受,那就是“看”。作家花了较多篇幅写香雪的“看从一开
始香雪“看”火车到后来“看”铅笔盒到最后“看”台儿沟的风景,
这“看”的一路恰是对整段城乡关系历史的“回看”。结合香雪“看”
时的行动表现和心理状态,不难发现香雪心理经历了遥望试探、对立
冲突与理性反思三个阶段。
故事的一开始,主人公香雪同其他少女一样,对山外世界全然不
知。当一列来自山外世界的列车开始每天定时定点地在台儿沟停靠
“一分钟”,香雪以及其他台儿沟的姑娘们的生活被彻底“搅乱”了。
火车到站后,其他姑娘们都“心跳着拥上前去,像看电影一样,挨着
窗口观望”,唯有香雪“缩到火车后面去了。”
因为在她眼里,火车带来的新奇感远不及它庞大的身躯、撼天动
地的轰鸣所带来的畏惧感。在火车面前,香雪俨然像“一叶没根的小
草''。这是个体遇到新兴事物时的本能反应,刻意与新事物保持距离,
以此消减其带给自己的冲击。遥望是短暂的,个体的求知欲最终会战
胜这种恐惧感。姑娘们对火车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接连问了乘务员“北
京话”好多问题,在伙伴们积极主动的姿态感石下,香雪也忍不住地
在其他姑娘们后面,轻声问道:“你们城市里一天吃几顿板?”
这是香雪第一次尝试与这个新事物“对话”,虽然“北京话”并
没有对她的问题做出任何正面的回应,但一句:“下次吧,下次告诉
你们!”使得这次主动的试探活动得到了些许认可。主人公与火车的
首次接触面,正如城市文明与乡土文明“对话”的初始阶段。在城
市文明猛烈的冲击下,乡士先是本能地进行“自我防御”,使得城乡
关系仅仅停留在远距离试探的初始阶段。
远距离地看到火车的外观显然不能满足这群充满幻想的青春少
女的好奇心,火车内部的人和物才是她们眼光聚焦的地方。风娇等其
他台儿沟姑娘们用灵动的双眼捕获到了妇女头上的“金圈圈”,而香
雪则在一堆琳琅满目的商品中看到了自己最心仪的物件“自动铅笔
盒”。她对自动铅笔盒,的关注来源于公社中学的一段心碎的经历。
香雪在公社同学的反复追问和嘲讽下,才发现“自动铅笔盒”的存在,
才觉察到了父亲为她做的小木盒的笨重且破旧,感受到了贫穷落后带
来的酸楚。如果没有贴着“城市”“富裕"''看不起人”标签的铅笔盒
的存在,香雪是觉得有所“缺失”的。而与这种强烈需求不相匹配
的是香雪家乡的经济状况。贫穷落后的台儿沟需要用“三十个,甚
至四十个鸡蛋”这样的“巨大代价”才能换回这个小东西,对于香雪
来说太不现实了。当精神诉求与实际条件产生对立和冲突时,香雪陷
入两难的境地。一面是魂车梦蔡的心仪之物,一面是父母辛苦攒下的
“鸡蛋”和凝聚着父爱的小木盒,如何取舍成为这个只有十七八岁
的小姑娘纠结不已的难题。这是香雪“看”的第二阶段,正如城市
与乡村经历了一开始的遥望与试探,进入到了对立冲突的部分。随着
城乡的接触不断深化,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开始激烈
碰撞,矛盾不断凸显、升级,城乡关系由此进入到了紧张的对峙阶段。
但香雪最终还是在这两难境地中给出了抉择。当她决然地提着一
篮鸡蛋跳上火车踏板,她的选择已经不言自明了。换回这只带磁铁的
铅笔盒除了四十个鸡蛋的代价,香雪还因为换铅笔盒没能及时下火车,
被载到距台儿沟三十多里的西山口。捧着这只来之非易的“宝盒”,
香雪踏上漫漫的夜归之路。当香雪贸然地跳上火车,被火车带离生育
她、养育她的台儿沟时,本能地恐惧感涌上香雪的心头。
而此时支撑她走三十里夜路的精神力量莫过于对手中的那个铅
笔盒的幻想。这只铅笔盒好像给了香雪她不同于前的双眼,大山、小
树林、群山、核桃叶子都不再像以前那样令她惧怕,香雪不由得发出
这样的感叹,”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J°在这里,香雪
进行了第三次“看”的活动一一看“台儿沟的风景”。
此时的她与台儿沟不再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她已经意识到自己是
“台儿沟”的外来人。正是因为成为外来人,合儿沟才可能成为供欣
赏的''风景接触过其他文明后猛然再回头看自己的生命起点,香
雪看到了“身在此山中”时看不到的东西,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家乡
的美丽、安全与温暖。但这美丽温馨注定与贫穷落后联系在一起,不
由得让山里人既爱又恨,既挣扎又割舍不下。香雪幻想着有朝一日“台
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
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
也许十分、八分。
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
能从从容容地下车。”这第三个“看”的阶段,正如城乡关系发展到
了成熟阶段后,城乡差异已经被客观化成一种现实,少了情感的指认,
多了理性的审视。作者已已然意识到了城乡调和的可能,并试图去寻
找城乡交融的契合点,以实现城乡之间的和平对话。
至此通过对文本“看”的具体感受的挖掘,学生能够察觉到香
雪内心世界的变化及她的成长轨迹。从起初遥望试探时的好奇胆怯到
对立冲突时的挣扎痛苦到最后的反思释然,我们能够看到经典的人
物形象并非扁平单一的,从人物的具体感受中去体察人物前后的动态
变化,感受人物的成长轨迹,构建起一个圆形的、动态的人物形象模
型,我们会对香雪多一分理解,少一份指责。同时对人物形象轨迹的
探索,也帮助我们理清了城乡发展史的脉络,从而实现对城乡关系主
题的深度思考。
活动二:理解“换”一词的象征意义
城乡发展史是由时间与空间两条轴线相伴而成的,香雪的独特性
就在于她既处在城市与乡村地域空间的分界线上,同时又处在传统与
现代的时间分界线上,完美地落脚在双重结点上。这使得香雪本身的
行为表现既有传统乡村的一面,又有现代城市的一面。小说中香雪
“换”的行为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换”的行动源始于''看”这一具体感受,香雪在''看火车"的
过程中,和台儿沟的姑娘们完成了“换”的第一阶段。“她们把整筐
的鸡蛋、红枣举上窗口,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面、火柴,以及姑娘们
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袜。虽然萌生的商品经济
意识使得这次交易活动有了全新的面貌,但以物易物的交易本质以及
最终交换物得不对等都说明此次尝试的不彻底性。那聚焦于香雪个体
的第二次交换活动是否彻底呢?这就涉及了小说的核心物象一一“自
动铅笔盒”的理解。历来有关它的讨议就不曾停息,议点集中在其到
底能不能实现香雪的知识梦,城市梦。事实上,这个问题无须争论,
依靠一个物象完成宏大的历史使命,从现实角度来说显然是不可行的。
但是为什么在香雪的幻想世界里这个方案却几近完美呢?事实上,香
雪对自动铅笔盒的渴求,很大程度上源于对铅笔盒为何能“自动”的
好奇。香雪是“很久才知道”那个“哒哒声”来自吸铁石,这是她
原有认知中的空白点。但是香雪又是那么渴望将这个空白点填满,从
而拥有与外人一致的认知背景。所以,凡是与求知相关的事情,她都
关注,甚至可以不惜代价。
虽然在我们今天看来,这样的举动不切实际,但以她的认识背景、
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她还只能认识到铅笔盒的标志作用,并且也只
能不计交换成本以最原始的以物易物方式换取心中圣物。或许这样显
得很“傻”,但这样的“傻”反而使香雪的新人形象更鲜明。同时,
以香雪为典型代表的时代新人整体还处在城乡关系发展的初始阶段,
即便有着不完美的未来设想,也应当被谅解和宽待。顺着这个思路,
我们再去理解“火车”这一物象,我们又能发现,最终实现历史跨
越的是历史本身。当香雪试图跨越文明“落差”时,跨越的行为是借
由“火车”这个载体实现的。列车将驶向远方,有着既定的单向轨道,
意味着历史的车辙终将会在城乡调和之路上越行越远。
活动三:小组讨论小说中的“去情节化”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讨论“去情节化”。
提示:依照《哦,香雪》的原文,在小说的48与49、68与69段
落之间各有一处空行,那这样的空白点和间距设置,对于这篇小说到
底有无必要呢?
我们需要关注到的是由两处空行自然隔离出来的小说情节。这部
分情节讲述的是香雪与公社同学的相处以及香雪因换取铅笔盒被误
带离台儿沟,是小说矛盾冲突最为集中的部分。
小说前半部分无论是台儿沟之间的姑娘的友情,风娇对“北京话”
似有若无的好感,都弥散着人情味的美好氛围。只有到这部分,出现
了与前面极不相谐的杂色,公社同学的冷嘲热讽使得香雪心痛不已。
正是因为她们的嘲讽,使得香雪萌生了不惜一切代价换取自动铅笔盒
的意愿,最终被火车带离了家乡。这是一段与前后清丽温馨不相称的
杂色,因而是没有理由与前后任一情节合并的,用两处空行将这一段
隔离出来非常合理。
其次我们还应该看到,作者在写作时刻注意安排空行,某些程度
上是为情节发展预留空间。学生不难发现,预留的空行恰好是对画面
的定格。第一处空行设置在香雪因询问自动铅笔盒的价钱追赶火车的
画面,第二处空行定格在香雪因相交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OSI参考模型体系》课件
- 甲亢及甲减的护理
- 《纳米材料制备》课件
- 《统计学抽样分析》课件
- 《离散控制系统初步》课件
- 脊髓损伤培训课件
- 大学体育与健康 教案 羽毛球-12
- 大学体育与健康 教案 舞龙舞狮15
- 大学体育与健康 教案 网球4
- 社会实践实习证明模板
- 房建施工测量培训课件
- 《领导者的沟通技巧》课件
- 【公开课】Unit+1Reading+for+writing+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艾滋病的危害
- 露营营地简介演示
- 粘土小汽车教案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道路交通安全标志
- HACCP计划年度评审报告
- 影院设备施工方案
- 中职语文教案:高尔基(节选)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