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分类模拟题86案例分析题钱某系某市国有造纸厂厂长,在其担任厂长期间,为了获取银行贷款、有关资金以及设法减免税务,曾多次以集体的名义,以送礼、帮助解决差旅费等手(江南博哥)段,向该厂所在的市镇政府领导、财政局(所)、税务局(所)、银行等单位领导人员行贿人民币及其他财物,计30万元。又由于其在担任厂长期间不正确履行职责,徇私舞弊,管理不善致使该厂1000余万元的应收款没有收回。在企业逐年亏损的情况下,仍开支无度,最终导致厂里亏损1800万元、负债达2000万元。案发后,钱某主动地如实交代了两次挪用单位资金为其儿子操办婚事和购买高级公寓套房,资金共达150万元的事实。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1.
该国有造纸厂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如何定罪处罚?如果不构成犯罪,请说明理由。正确答案:该厂构成单位行贿罪,对此应当依法判处罚金并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2.
钱某触犯了哪些罪名,如何处理?正确答案:钱某触犯的罪名有:行贿罪、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挪用公款罪,应当依法实行数罪并罚。量刑时应当考虑挪用公款罪具有自首情节,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
假如钱某虽然以造纸厂的名义并以该单位的财物向市镇政府领导、财政局(所)、税务局(所)、银行等单位领导行贿,但因行贿所得基本上都归自己个人所有,则这一行为应当如何处理?正确答案:如果钱某虽然以单位名义和单位的财物向有关人员行贿,但行贿所得基本上都归自己个人所有,对此应当以行贿罪论处,即属于个人犯罪而非单位犯罪。
4.
本案中,接受造纸厂行贿的相对方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构成何罪?如果不构成犯罪,请说明理由。正确答案:接受造纸厂行贿的市镇政府、财政局(所)、税务局(所)、银行等单位领导人员是否构成犯罪,应当看其接受贿赂的数额是否达到法定的要求,即原则上以个人受贿达3万元以上的,就可以认定为犯罪,构成受贿罪。[考点]单位犯罪、自首、行贿犯罪等具体犯罪
5.
案情:甲、乙、丙三人协议出资成立贸易进出口公司,因甲的出资只筹集到了一半,三人便协商甲先欠公司一半出资,公司按照协议正常注册。公司成立后,前期始终坚持正当营业行为,但是始终没有利润。甲、乙、丙三人经过认真思考,认为公司成本大,且进出口服装的利润太小。于是一致认为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增加公司利润:一是通过改电路,盗用隔壁公司的电力,以节电;二是通过做假账的方式,偷逃税款;三是在进出口服装时,审时度势,适当进出口一些高档汽车。经过实践,通过这三种手段,公司利润果然大幅度提高。
对于公司和甲、乙、丙三人的行为从刑法角度进行评价。正确答案:(1)甲、乙、丙注册公司的行为,涉嫌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我国《刑法》第158条规定:“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此条规定,甲、乙、丙可能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此外,虚报注册资本成立的公司,具有合法性,具有法人资格。
(2)公司盗用隔壁公司电力的行为,不属于单位犯罪,甲、乙、丙三人构成盗窃罪。虽然盗窃行为在外表上看似单位行为,由单位负责人决策、通过单位实行,利润归单位所有。但是盗窃罪为自然犯,单位不能作为盗窃罪的主体,而甲、乙、丙作为决策人、主要责任人,构成盗窃罪。
(3)公司逃税的行为构成逃税罪,为单位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甲、乙、丙予以处罚。
我国《刑法》第201条第2、3、4款规定:“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刑法》第211条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第二百零三条、第二百零四条、第二百零七条、第二百零八条、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可见,逃税罪的主体可以为单位,而对此单位犯罪的处罚是双罚制。
(4)公司走私汽车的行为,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为单位犯罪,对单位处以罚金,对甲、乙、丙这三位主要负责人予以处罚。
我国《刑法》第153条规定:“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货物、物品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三)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走私货物、物品的偷逃应缴税额处罚。”
可见,我国刑法规定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主体可以为单位,因此题目中的公司构成单位犯罪,且实行双罚制。[考点]单位犯罪的成立条件与处罚
6.
2004年某日傍晚,甲来到所住小区的小路上,看到一辆崭新的奔驰轿车停在路边。甲想起有个外地的朋友乙能帮忙倒手赃车,就动了偷车的念头。当天夜里,甲带好作案工具伺机等候,见四下无人,便用工具撬开了车锁。然后开车向乙所在的城市驶去。在路过一所中学校门时,正好遇到该学校的学生下晚自习出校门回家。甲因驾驶技术不熟练,躲避不及,将一名横穿马路的中学生当场轧死。甲见状十分害怕,不敢停车,继续加大油门往前开。又遇到交警部门设置的关卡,某交警示意甲停车接受检查,甲以为已被发现而不敢停车,但交警挡在轿车必经的路上。甲一狠心,加大油门突然向交警冲了过去,交警躲闪不及,被当场撞死。此时,甲不敢再往乙所在的城市方向去了,转向邻县的朋友丙家。到丙家后,甲告诉了丙事情的经过,并请求丙帮忙给予藏身之处。丙即协助甲将车藏在自家仓库里,并让甲住在自己家里。过了半个多月,警察到丙家了解情况,丙谎称没有见过甲。又过了一段时间,甲见风声小了,就跟乙联系卖车事宜。乙在帮甲将车开往外地联系买主时被警察抓获。后甲、丙也被警方抓获。
问题:甲的行为共触犯了哪些罪名?乙、丙是否构成犯罪?乙与甲是否构成盗窃罪的共犯?请说明理由。正确答案:甲的行为构成了盗窃罪、交通肇事罪、故意杀人罪。甲偷窃他人的轿车,并将其开走企图卖掉,而且轿车的价值远远超过盗窃罪的起点数额,因此甲构成盗窃罪。甲在驾驶盗窃的轿车时因驾驶技术不熟练,导致轧死了一名中学生的后果发生,构成交通肇事罪。甲在闯关卡时,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交警的死亡后果而放任不顾,只为自己能顺利逃脱,具有杀人的故意,又实施了杀人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三项罪行,都是独立的,虽然后两罪是由于甲的盗窃所连环引起的,但是它们与盗窃没有必然联系,分别构成三项独立的犯罪,应该分别定罪量刑,实行数罪并罚。
乙的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乙明知甲盗来的轿车而帮忙甲将车开往外地进行销售,其行为已经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丙的行为构成窝藏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甲逃往丙家后已经明确告知了自己作案的事实,丙明知甲的犯罪事实还为甲提供隐藏处所,并帮助甲将车藏在自家仓库中。在警察来丙家了解情况时,丙谎称自己没有见到甲,目的是帮助甲逃避制裁。这些都是窝藏行为,构成窝藏罪。帮助甲将车藏在自家仓库的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乙不构成甲盗窃罪的共犯。乙没有与甲合谋盗窃的故意,也没有与甲进行盗窃的协调分工行为,只是甲在盗窃实施完毕后找乙帮忙销售赃车,故乙只单独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不构成盗窃罪的共犯。[考点]罪数;共同犯罪;刑法分则中财产罪名的具体认定
7.
某市科技公司工作人员甲某,因抢劫罪曾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判决后甲某在被押解去监狱的途中,借口上厕所乘机逃跑。甲某逃脱后,来到朋友乙某家中,讲明自己刚从押解途中逃出,请乙某帮助。乙某开始犹豫不决,甲某威胁他说,如果乙某不帮忙,其将揭发乙某强奸邻居一不满14周岁的幼女一事,乙某听后,赶紧说好商量,但是要求甲某事后拿出1万元报酬答谢,甲某答应了并写下欠条。乙某立即将甲某藏在家中,然后又上商场按甲的身材买了一身衣服,以方便甲某外逃时穿用。甲某欲出逃国外,因为没有足够的费用外逃,甲某于是决定先去偷盗些东西变卖后再逃。2001年3月7日深夜,甲某回家后骑自有的自行车到原公司附近,利用自己熟悉原公司的情况,潜入公司仓库偷出主板20张,液晶显示器50个以及其他计算机元器件,价值人民币约40万余元。案发后,甲某依盗窃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并处没收全部财产。经查明,甲某主要财产有合法收入存款5万元,房屋一套,家具若干,家中老母卧病在床,无人赡养。事后乙某拿着欠条来索要报酬。
请具体分析本案中行为人被处没收全部财产的范围,以及要考虑哪些情况?正确答案:没收财产的范围,是指刑法规定犯罪人的哪些财产可以没收,哪些财产不能没收的范围。在本案中,不属于没收财产刑附加适用范围的是:(1)自行车,属于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不属于没收财产刑的范围;(2)盗窃的计算机元器件,属于犯罪所得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责令退赔。本案中没收财产刑应当适用于甲某合法所有的没有用于犯罪的本人财产,包括存款、房屋和若干家具等。在没收财产时,要给由甲某赡养的母亲保留必要的生活费用。乙某的债权请求不能得到满足,因为其不是甲某的合法债务。[考点]没收财产刑
8.
罪犯甲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于2002年1月22日考验期满,其所在服刑的监狱于当日上报了将死刑减为无期徒刑的材料。2天后即1月24日,甲某因为同监舍的乙某无故辱骂他而将乙某的一条腿打断,对甲某应如何处理?正确答案: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被判处死缓的罪犯,在缓刑考验期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的,考验期满后应当减为无期徒刑。本案中,罪犯甲某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在考验期内无故意犯罪,因而在考验期已满后,应当减为无期徒刑。甲某在1月24日将乙某的腿打断,属于在考验期满后重新犯罪。对此,应当在对其所犯新的故意伤害罪行定罪量刑后,与无期徒刑实行数罪并罚。[考点]死缓的适用与执行
1987年7月,甲某因实施暴力抢劫而被人民法院依法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后其服刑表现不错,1999年7月被假释。2001年3月的一天,甲某盗窃一辆价值8万多元的轿车而未被发现。2003年4月,甲某因参与敲诈勒索被逮捕,其后交代了自己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盗窃汽车的行为。9.
对甲某适用假释是否合法?为什么?正确答案:对甲某适用假释是合法的。因为对甲某暴力抢劫行为定罪量刑的活动发生在1997年刑法实施之前,根据刑法时间效力(“从旧兼从轻”原则),对该暴力犯是可以适用假释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法时间效力问题的若干规定》第8条)。
10.
对甲某是否还需要撤销假释?为什么?正确答案:需要撤销假释。因为其在假释期间又犯了新罪,根据《刑法》第86条第1款的规定,应当撤销假释(犯新罪的时间有限定即假释考验期间内,但发现该新罪的时间原则上并无时间限定)。
11.
对甲某上述盗窃行为应如何处理?正确答案:该盗窃罪发现的时候并没有超过追诉时效,故应当定罪处罚,但同时要考虑甲某对该盗窃罪有自首表现,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2.
对甲某上述敲诈勒索钱财的行为应如何处理?正确答案:甲某敲诈钱财构成敲诈勒索罪,而且是在假释期满后不久,构成累犯,依法从重处罚。
13.
对甲某最后的刑罚应当如何确定?正确答案:撤销假释后,将抢劫罪剩余的3年有期徒刑同盗窃罪、敲诈勒索罪实行并罚,其中,对盗窃罪要考虑因自首而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但对敲诈勒索要考虑属于累犯而依法从重处罚。
14.
假设甲某在假释考验期间并没有实施新的犯罪行为,而表现正常。现2003年4月,其因参与敲诈钱财行为而被逮捕,在侦查羁押期间发现甲某其实真实姓名为“贾某”,因为在1981年的春节期间曾经实施了一起重大爆炸案件,公安机关在全省发布通缉令而成为被通缉的重大嫌疑犯,为了逃避侦查而改名为“甲某”。请问在此种情形下对其依法如何处理?为什么?正确答案:在此情形下依然应当追究其爆炸罪的刑事责任。因为该犯罪行为已经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而犯罪嫌疑人甲某逃避侦查的,依法不受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此时,应以爆炸罪同敲诈勒索罪实行并罚。(因为爆炸罪属于漏罪且不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故假释不能撤销)。[考点]假释;刑法溯及力;数罪并罚;累犯
案情:向某,男,因犯数罪,被人民法院以数罪并罚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7年,服刑9年后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期的第7年,向某贩卖毒品而未被发现。假释考验期满后的第3年,向某因盗窃而被逮捕,在审讯中,向某交代了自己在假释考验期限内贩卖毒品的行为。
问题:15.
若向某因数罪并罚被判处无期徒刑,如果想要获得假释,需哪些条件?正确答案:向某要想获得假释,有两种情形:第一,实际服刑13年以上,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第二,如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执行刑期的限制。
《刑法》第81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16.
本案中,对向某是否需要撤销假释?正确答案:对向某需要撤销假释。
《刑法》第86条第1款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该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本题中,向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撤销假释,按“先减后并”实行数罪并罚。
17.
对向某交代自己贩卖毒品的行为应如何处理?正确答案:向某交代自己贩卖毒品的行为构成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67条第1、2款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向某是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构成自首。
18.
对向某假释考验期满后的盗窃罪应如何处理?正确答案:对向某假释考验期满后的盗窃罪应按累犯从重处罚。
《刑法》第65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向某犯盗窃罪还在假释期满后的5年期限之内,构成累犯,从重处罚。[考点]假释的条件、撤销;特殊自首的成立;累犯的成立与处罚
19.
范某系某县公安局派出所所长,因受贿被提起公诉。在侦查期间,范某为减轻罪责,向司法机关提供了发生在该县的、经该县公安机关多次追捕均未抓获的一个重大杀人嫌疑犯藏匿地点,根据该线索,公安机关顺利抓获该重大杀人嫌疑犯。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范某提供线索协助公安机抓获该重大杀人嫌疑犯的行为构成立功,且是重大立功。
根据以上案情,请回答:法院的做法是否恰当?正确答案:法院的做法是不恰当的。范某的行为不能被认定为立功。具体理由如下:
本案中被告人范某是公安人员,具有法定的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职责,其向公安机关提供重大嫌疑犯藏匿地点的行为不能被认定为立功。首先,范某具有警察这一特定的身份,抓捕或协助抓捕逃犯或犯罪嫌疑人是其法定应尽的职责,其不作为便是违法甚至可能构成犯罪,应受相应的处罚。因此,其在因其他案件被审查归案后提供其开始所隐瞒的线索,只是其主动如实交代其以前不作为的违法或犯罪行为,可作为对其不作为的违法或犯罪行为从轻处罚的情节,而不能在另外案件中认定为立功。否则,可能范某提供线索的同一行为就会得到截然不同的评价,即把范某提供犯罪嫌疑人藏匿地址的行为既作为对其不作为的违法行为予以从轻处罚的依据,又成为他的立功情节。即便对范某不抓捕的不作为的违法行为不予追究,也不应将其提供嫌疑范藏匿地址的行为认定为立功,因为,如果将其提供嫌疑犯藏匿地址的行为认定为立功,也同时就肯定了其以前不抓捕行为的正当性,这显然是不适当的,也是不合法的。其次,如果将该行为认定为立功,立功法律规范的指引和评价功能很有可能被具有法定职责的人员所利用,发生扭曲,立功法律规范的评价、指引功能实现的不是积极效果,而是消极效果,违背立法之本意。[考点]立功的成立条件
甲某因犯放火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5年,服刑10年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期的第4年,甲某抢劫5000元而未被发现。假释考验期满后的第4年,甲某因强奸而被逮捕,交代了自己在假释考验期内抢劫的行为。甲某被人民法院再次判刑后一段时间,确有悔改表现,再次申请假释。
问题:20.
对甲某是否还需要撤销假释?为什么?正确答案:对甲某应当撤销假释。因为被假释的犯罪人,在假释考验期内又犯新罪的,即使在考验期满后才发现的,也应当撤销假释。
21.
对甲某假释考验期满后的诈骗罪应如何处理?正确答案:对甲某的诈骗行为,应先对诈骗罪作出判决,然后把前罪没有执行完毕的刑罚和诈骗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先减后并的原则,数罪并罚。甲某的诈骗罪属于自首,量刑时应该考虑这一情节。
22.
对甲某再次申请假释的行为能否许可?正确答案:不能再次假释,因为甲某的假释考验期满后的强奸罪应按累犯来认定。累犯不得假释。[考点]假释的适用与撤销
被告人丁某在假释期1998年6月至2001年4月间,骑摩托车或自行车携带匕首、手电筒等工具,先后窜至所居住的十余处村庄,趁夜间翻墙入院,采取持匕首、语言威胁等暴力、胁迫手段,入户强奸作案40起,对甲某等32名妇女实施强奸,其中强奸既遂21人,强奸未遂11人。被告人丁某还抢劫作案6起,盗窃作案15起,盗窃乙某等人的摩托车、电视机等物品一宗,价值人民币16,600余元。案发后共追回赃物价值人民币8800余元,其余被其挥霍。
问题:23.
被告人在假释考验期间、期满后又连续犯罪,是否对被告人撤销假释,数罪并罚?正确答案:被告人在假释期间、期满后连续犯罪,应撤销假释,数罪并罚。
假释是对服刑期间表现较好的罪犯有条件的提前释放,是对罪犯的一种奖励制度。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没有再犯新罪,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为确保假释制度的有效执行和应有的改造效果,《刑法》第86条明确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与前罪并罚。这是对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罪犯进行处罚的一条基本原则。实践中,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公安机关和其他监督考察机关对假释考验期间罪犯的犯罪活动和线索不能及时发现和掌握,个别假释考验期间又犯新罪的罪犯直到假释期满后才被抓获归案。如本案中,被告人丁某在假释考验期间继续大肆强奸妇女,又犯有抢劫、盗窃罪,假释期满2年后才被抓获,期间,被告人一直不断地实施新的犯罪。假释是附条件的提前释放,罪犯在考验期内必须严格遵守《刑法》第84条的规定,否则就撤销假释,以保证假释制度的权威性。所以,尽管本案中被告人丁某的主要犯罪行为是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实施的,也不能因为在考验期内被告人实施的犯罪没有被及时发现这一客观原因,影响假释制度的严肃性,应对被告人丁某撤销假释,数罪并罚。从另一角度讲,被告人丁某的犯罪行为一直处于连续状态,作为连续犯,对其进行处罚时,从整体上考虑被告人的社会危害性较适当,不宜再分假释期满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处罚。一审和死刑复核程序中对被告人撤销假释,将新罪与前罪并罚是正确的。
24.
丁某是否构成累犯?正确答案:不能作为累犯处理。
《刑法》第65条第1款规定,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同时,第2款又规定,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本案中,被告人丁某假释考验期满前后又犯新罪,从形式上看,前罪刑罚已执行完毕后被告人又犯新罪,构成了累犯。但在对被告人撤销假释后,不能作为累犯处理。这是因为,假释是附条件的提前释放,犯罪分子因犯新罪被撤销假释后,其前罪的刑罚仍须执行,而不是“已经执行完毕”,故其后罪缺乏构成累犯的必要条件。同时,对新犯之罪按“先减后并”的方式数罪并罚,已体现了从重处罚的精神,无需按累犯对待。如果对假释期限内又犯之罪认定为累犯,则不可避免地同刑法关于假释、数罪并罚等规定发生矛盾,并给法律适用造成困难。[考点]假释、累犯的认定及处理
25.
杨某于1994年8月至1995年1月在原籍河南省某市伙同他入盗窃3次,价值4700元,随后外逃。当地司法机关在办理其同伙盗窃案过程中,于1995年6月17日以盗窃罪对杨某作出批准逮捕决定(杨某依然外逃)。1995年11月至12月杨某在浙江省某市又实施盗窃,其隐瞒了在原籍的盗窃事实,1996年10月被当地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6个月。刑满释放后,杨某返回原籍,2002年10月24日被原籍公安机关依法执行逮捕。
问题:对杨某可否追究刑事责任?正确答案:已超过追诉时效,不能追究杨某刑事责任。
本案不属于无限期追诉案件。
杨某的涉嫌犯罪行为发生在1979年《刑法》施行期间,依照该法第77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民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因为杨某一作完案就外逃,没有被采取任何强制措施(批捕决定只是司法机关内部的决定,只要没有执行,就不算已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强制措施),故杨某的涉嫌犯罪行为只能在法定的追诉期限内追诉,否则,就不能追诉。若依照现行《刑法》第88条的规定,因为侦查机关已立案、被害人也已报案(这可由本案的批捕决定和犯罪数额证实),则该案就属于无限期追诉案件,即任何时候都可以追诉。两相比较,按现行《刑法》处理的结果要比按1979年《刑法》处理的结果重,不利于被告人。因此,从有利于被告人的角度出发,也就是说按照“从旧兼从轻”这一原则(现行《刑法》第12条的规定),本案在这里应“从旧”,即本案不属于无限期追诉的案件,应在法定的追诉期内追诉。
本案已超过追诉时效。
依照1979年《刑法》第151条的规定(盗窃、诈骗、抢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为杨某的盗窃数额至少已属较大,故该案的追诉期限至少应为10年。
依照现行《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因为杨某的盗窃数额仅为较大,故该案的追诉期限应为5年。
两相比较,按现行《刑法》处理的结果要比按1979年《刑法》处理的结果轻。同上一样,按照“从旧兼从轻”的原则,本案在这里应“从轻”,即本案的追诉期限为5年。
依照现行《刑法》第89条的规定(与1979年《刑法》第78条的规定完全一致:……在追诉期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本案追诉期限的起始时间应为1995年12月。因追诉期限为5年,故该期限的终了时间应为2000年12月。
侦查机关于2002年10月24日才将杨某抓获并予以追诉,显然已超过追诉时效,属无效追诉。[考点]追诉时效及其适用
甲承包了一块西瓜地,并在西瓜地南侧搭了一间草房。该西瓜地位于比较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来往。为了生活用电方便,甲从西瓜地北面一根电杆上拉了一根电线,横穿西瓜地接入草房。甲在拉电线时,未采取架空的方法,而是将电线搭在西瓜地的铁丝网架上,使电线与铁丝直接接触。某日,乙去西瓜地旁边的菜地里干活时,手碰到了西瓜地的铁丝网架,有触电的麻木感,当即告诉甲电线可能有破损,需要更换。当天甲即去查看了一下,发现电线确有几处已经磨破,露出了铜芯,他就用塑料薄膜将破损处作了包扎,又重新接通电源,后又用手在塑料薄膜包的地方碰了一下,觉得没有电麻的感觉,就没有再采取换线的措施。次日乙又去菜地浇水时,双脚踩在水塘中,右手触及西瓜架上的铁丝,因铁丝带电而触电倒地。事故发生后,甲积极协助被害人家属送被害人去医院抢救,帮助做人工呼吸,但最终乙还是死亡。根据以上案情回答以下问题:26.
甲对于乙的死亡其主观心态是什么?正确答案:甲对于乙的死亡其主观心态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在本案中,甲违反用电管理规定,私自架设电线,并且不按规定将电线架空,而是将电线搭在西瓜地的铁丝网架上,这些行为都是故意的。但其目的在于解决自家的生活用电问题,并不针对任何人。从他架设电线的目的,到他发现电线破损后采取包扎措施,直到触电事故发生后他对被害人的抢救活动,都可以看出甲对被害人的死亡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其发生,所以其主观心态并非故意。至于其主观上是否存在过失、存在哪种过失关键在于甲对于伤亡的严重后果是否可能预见、是否已经预见。在得知电线破损以后,甲已经预见到如果不采取措施,可能会出现他人触电伤亡的后果。正是因为这样甲才将电线的破损处用塑料薄膜包扎起来,并用手试着碰触包扎的地方。但是甲并没有选择更换新的电线,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甲对于包扎后这种危险仍然存在是存在认识的,但是出于侥幸心理轻率的认为这种结果不会发生。其主观心态完全符合过于自信过失的特征。
27.
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正确答案:甲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所谓过失以危害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过失使用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这种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财产的安全。本案中甲所承包的西瓜地处于偏僻地方,很少有人来往,也就是说其私自架设电线的行为并未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财产的安全。因此不构成该罪。另外甲私拉电线为的是解决自己的生活用电问题,主观上不欲加害于人,因此也不成立故意杀人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但是由于甲对乙的死亡存在过失,同时其架设电线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也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此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考点]过于自信的过失;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
28.
乙某是大货车车主郭某所雇请司机。2005年某日,乙某驾驶郭某另外的一辆无牌照大货车拉货,甲某随车回家。当晚约11时许在到达运货地后,乙某将车交给被告人甲某驾驶。甲某驾驶该车行驶,车行至山区三岔路口左转弯时,与直行的高某驾驶的两轮摩托车相撞。造成高某及乘车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鉴定,甲某负本次交通事故全部责任。由于甲某系无证驾驶,出事后当时即与乙某合谋,由乙某顶替甲某承担交通事故责任。由于乙某向公安机关所作的虚假供述,掩盖了甲某的犯罪事实,包庇被告人甲某,致使其逃避法律制裁。2006年1月乙某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案件真相大白后公安机关多次对被告人甲某抓捕未果,其后,甲某才于2006年4月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问题:甲某构成何罪?乙某构成几个罪?郭某是否构成犯罪?正确答案:甲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二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乙某明知甲某犯交通肇事罪,而向司法机关作虚假供述,掩盖其罪行,其行为已构成包庇罪,二被告人均应承担刑事责任,甲某投案自首,依法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乙某只构成包庇罪,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其理由是:从主体上讲,乙某不是事故发生时的驾车人员,也不是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三种人”(即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所有人或机动车辆承包人),其不具备交通肇事罪的主体资格。同时,其没有指使强令甲某违章驾驶车辆的情形,因而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相反,作为年满16周岁,熟悉交通法规的公民,他明知甲某无证驾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应承担法律责任,但为使甲某逃脱罪责,向公安机关作出了虚假的供述,误导了公安机关的侦查方向,作出了错误的处理决定,掩盖了甲某的犯罪事实,使甲某得以逃避法律制裁,其行为严重妨碍了司法机关对甲某犯罪行为的追诉,完全符合包庇罪的犯罪构成。法院以包庇罪定案,准确地把握了本案的关键。
郭某虽然是该无牌证车辆的所有人,但不能仅仅以此就认定为郭某构成交通肇事罪。要认真分析导致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本案而言,导致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是驾车人即本案第一被告人甲某无证驾驶,驾驶技术生疏造成的,而非车辆本身机械方面的原因。该车虽然无牌证,但与交通事故没有因果关系。换言之,在甲某无证驾驶且驾驶技术生疏的情况下,一套齐全的车辆牌证并不能阻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郭某不应承担刑事责任。[考点]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包庇罪
29.
李某在某工厂打工,吃住均在周某家。同年11月某天,被告人李某为了劫取周某的钱款,便趁周某为女儿办婚事停工之机,购买两瓶白色粉状老鼠药。11月16日下午,李某利用为周某一家煮饭之机,将两瓶老鼠药投放到米饭中。晚饭时,被告人李某借故外出,不与周某等五人一起吃饭。周某及其妻子、女儿和两名工人吃了被告人李某煮的米饭后,便先后出现了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医院抢救后脱险。周某等五人经医院诊断,为急性灭鼠药中毒。当晚,由于周某父亲及亲戚等人在家,被告人李某无法下手,但她并没有放弃劫取钱款的念头。第二天早上,周某父亲及亲戚均到医院看望病人,便将钥匙交给被告人李某。被告人李某拿到钥匙后,趁家中无人之机,用钥匙打开周某的卧室,并从其衣柜中拿走了现金人民币12,000元。11月19日上午,周某等人从医院回来后,发现12,000元现金不见了,便追问被告人李某,被告人李某对其投毒和劫取钱款之行为均供认不讳,并主动将现金退还给周某。
问题:李某的行为如何认定?正确答案:被告人李某的行为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理由如下:
在客观方面,被告人李某实施了投放毒药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安全的行为。在主观方面,被告人李某是出于一个目的,即占有周某的钱款。但是被告人李某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却触犯了另一个罪名即投放危险物质罪,因此,被告人李某的行为属于牵连犯。
从司法实践看,对于牵连犯,刑法上是采用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即按其中法定刑较重的一个罪引用刑法相应规定判处。本案中,投放危险物质罪属危害公共安全方面的犯罪,而抢劫罪属危害财产方面的犯罪,在量刑上较投放危险物质罪轻,因此,本案方应定为投放危险物质罪。
牵连犯,是指犯罪的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与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分别触犯了不同罪名的情况。即在犯罪行为可分为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时,如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分别触犯不同的罪名,便成立牵连犯;在犯罪行为可分为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时,若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分别触犯不同的罪名,也成立牵连犯。通常认为,牵连犯具有三个特征:(1)必须出于一个犯罪目的;(2)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数行为,而数行为之间存在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3)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了一个罪名的情况下,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另一个罪名。基于牵连犯的这些特征,牵连犯可能因各国刑法规定不同而被视为一罪或者数罪,实行择一重罪处罚、定数罪从重或者加重处罚、数罪并罚等。
我国刑法总则对牵连犯的概念及其处断原则没有明确规定。刑法分则对某些牵连犯罪规定要实行数罪并罚,例如,《刑法》第157条第2款规定。那么,对其他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牵连犯罪能否参照上述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牵连犯虽然实际上构成了数罪,在社会危害程度、行为人主观恶性等方面都比单纯的一罪严重,但其追求的犯罪目的只有一个,同追求几个犯罪目的数罪相比,社会危害性又相对较小,所以,我国刑法学界和刑法实践中,在刑法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对牵连犯一般不适用数罪并罚的原则,而实行从一重处罚的原则。
本案中,被告人李某出于劫取周某财产的目的,实施了在米饭中投放老鼠药、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的行为,被告人李某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劫取财产,毒害周某一家并非其实施犯罪想达到的最终目的,而是作为其劫取财产的一种手段,但其实施犯罪的手段又触犯了另一个罪名即投放危险物质罪。因此,本案被告人李某的行为符合抢劫罪和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该两个行为之间存在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并指向同一个犯罪目的,故构成了牵连犯。就本案抢劫情节看,被告人李某吃住在周某家,不属于入户抢劫,其法定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投放危险物质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其法定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两者相比,按照“从一重处罚”的原则,显然应当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对本案被告人李某予以定罪处罚。[考点]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定
30.
被告人吴某、张某经过共谋,先后在本县趁夜深人静耕牛无人看守之机,采用将杀鼠药(含氟乙酰胺)灌进耕牛嘴里的方法,毒死他人的耕牛,然后以低价向耕牛的主人收购,再到菜市场出售有毒牛肉,从中牟利。被告人吴某、张某合伙或单独作案共57次,毒死耕牛57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计35,000余元。由于两被告人作案次数多,毒死耕牛数量大,致使有的村庄因耕牛全部被毒死而无法种田,严重破坏了农业集体生产。对吴某和张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正确答案:吴某和张某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1)吴某和张某毒杀耕牛的行为不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吴某和张某虽然使用了投毒的方法残害耕牛,但他们是把毒药直接灌入牛嘴里将其毒死,每次投毒的目标是特定的,只能毒死特定农民的特定耕牛,不会对其他不特定的耕牛造成危害,所以他们的投放有毒物质行为没有危害公共安全,不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2)被告人毒杀耕牛的行为虽然不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但由于他们作案次数多,毒死耕牛数量大,致使有的村庄竟无一头耕牛能够幸免,给农民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他们这种毒杀耕牛的行为,既触犯了《刑法》第275条规定的故意毁坏财物罪,又触犯了《刑法》第276条规定的破坏生产经营罪,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的想象竞合犯,应当按照其中的一个重罪即破坏生产经营罪从重处罚。
(3)被告人将有毒的牛肉拿到市场上销售,违反了国家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危害了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他们这种行为是继毒杀耕牛之后又单独实施的犯罪行为,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考点]破坏生产经营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犯罪构成
赵某系某车队驾驶员,一日开车在公路上行驶,农民谢某因急事从路边树林疾步冲出穿行抢过马路,赵见状向左猛打方向盘,并紧急刹车,仍躲避不及,车右前轮将谢某左腿碾断。该事故发生后,赵某内心十分恐惧,害怕承担责任。他看见天色已晚,此地荒僻,无人目击现场,遂将昏迷不醒的谢某拖至路旁约2米深的护路沟内,开车迅速逃走。次日晨谢某的尸体被人发现。后经法医鉴定:谢某左腿粉碎性骨折,因抢救不及时,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
问题:31.
赵某将谢某压伤的行为是否犯罪?为什么?正确答案:赵某将谢某撞伤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在本案中,该起交通事故的发生完全归因于谢某的过错。首先,是谢某从树林中冲出抢过马路,司机赵某对谢某的突然出现根本不可能预见到。同时,赵某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合同
- 湿地公园绿化工程方案
- 2024年净水器质保服务合同
- 快递行业售后服务优化方案
- 2024年企业无人机拍摄与影视制作合同
- 光缆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方案
- 销售团队激励团建活动方案
- 电商平台安全防护设计方案
- 济宁学院《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济宁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委托代理协议范本(中英文)
- DB23∕T 389-2001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 家长开放周活动家长意见反馈表
- 风景区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31页)
-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 PPT课件:《春分》
- 八级体育武术健身南拳教案图文稿
- 2017年新版初一英语语法知识点总结复习(超详细)
-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2017年版
- 自控专业工程设计用标准及规范
- 第六章 气体射流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