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主观题规范化答题示例教学反思
上传:邓素珍更新时间:20124249:43:53
对学生高考考试试卷的分析来看,历史主观题规范化答题训练的教与学,的确要引起一线历
史教师高度的重视和深度研究。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就历史主观题的答题,很大程度上并不强调张扬个性,谁做的更规范
谁就能胜出,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这个问题,一线教师都明白这个道理,也做了这方面的
工作,问题是研究没有到位,特别是没有将它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因此在历史考试
主观题答题中不会审题,不解题义,所述史实和语句,离题万里,漏洞百出,这也是不争的
事实。
下棋先打谱,举一后反三,先模仿后创新,历史主观题的教与学也需要范文和母本试题。新
课程倡导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和考试说明
提出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
题”等能力层次要求目标,对于我们高三历史教与学是极具指导意义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更多的是强调知识点掌握、分析,越多越好,越深越好,对知识点尤其是对知识群的运
用这一“过程与方法”的教与学重视程度不够,强调不足,缺少宏观上的把握。教师对于学
生主观题出现了错误,常常是简单的进行标准答案的讲评,甚至是一味埋怨学生,却没有进
行深层次的理性分析,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这一切必须引起一线教师的深思和警惕!
我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研考心得,通过一些自创试题(主要是问答题)的列举,构建一
些主要历史知识问题的解题和答题规范化模式,仅供参考。
一、政治文明发展史一一社会改造、过渡(转型)
社会改造、过渡(转型)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形态、政治经济体制和法律制度的变化,直接
地说就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
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六种形态,这种变化在西方主要是通过
革命、战争、改革等方式,使新的阶级力量掌握政权,然后实行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建立新社
会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实现的,并以法律手段加以确认,它是一种曲折的、渐进的过程,充满
着矛盾和斗争。而东方国家的社会过渡(转型)过程则显得更为复杂的,它是在西方列强的
殖民侵略扩张下,逐渐将东方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同时,客观上瓦解了东方国家和
地区的自然经济,冲击了旧的思想和制度,民族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掀起,
通过实现民族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艰难地完成社会过渡(转型)的。
举一:法国大革命期间,君主立宪派在怎样的形势下,如何改造法国旧社会的?为什么能在
短期完成?说明了什么?
[解题思路及模式]:首先,落实解题的“八字方针”一一读题、划题、破题、答题,即通过
读题、划题掌握试题中的时间限定语、中心词、答项语,通过破题明白命题者的测试意图,
考你什么知识点和能力,最后才以“三化”一一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要求做题。其次,
“形势”可以从国内国际两方面考虑,就法国国内形势可以分为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等
方面展开。第三,理解改造法国旧社会的含义就是法国是怎样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
会的,解题模式上要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是怎样全方位转型的
入手一一政治上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经济上确立资产阶级生产资料所有制,并通过法律途径
确立资本主义社会一般原则的。第四,法国社会改造的短期完成是与其国情和内外环境紧密
联系的,也还是要从法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历史潮流等方面分析入题。
[参考答案]:
形势:政治上一一7月14日起义,推翻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但
资本主义制度和一般原则尚未建立,封建特权依然存在;经济上一一大革命前资本主义工商
业发达,工业革命开始起步,但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废除;军事上一一逃亡在外的反革命分
子积极准备反攻;思想上一一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和主张深入人心;国际上一一普奥联军积极
武装干涉。
1989、7——1792、8君主立宪派将法国由封建社会初步改造为资本主义社会。
①(上层建筑):1789年7月14日起义,推翻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资产阶级君主立宪
派掌握政权,制宪议会成为最高行政和立法机构。
②(经济基础):制宪议会颁布“八月法令”,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封建
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取消关卡等,建立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在一定程度上动摇封建制度。
③(法律确认):颁布《人权宣言》,否定封建等级制度和君主专制,确立资产阶级的天赋
人权、自由平等原则。颁布“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④(短期完成原因):
a.政治上:法国大革命前,社会矛盾激化,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结盟,推翻专制统治掌握政
权,改造旧社会时机的成熟。
b.经济上: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为社会改造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c.思想上:启蒙思想的最充分的动员,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深入人心,使社会改造由了广泛的
群众基础。
d.政策上:君主立宪派用法律手段,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全面改造旧社会,实践了启蒙思
想家提供了改造的政治方案。
e.其他:英、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成功的社会改造经验。
f.根本上:君主立宪派对法国的社会改造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
⑤说明:大资产阶级通过法律手段基本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依据:确立起资本主义的若
干基本原则,实现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一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
臣民)实现了预定的革命目标;但革命继续向前发展,这是因为巩固命成果的需要,封建
势力的猖狂反扑和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形势的逼迫。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社会改造、过
渡(转型)是历史的必然,但过程充满着斗争和曲折。
反三:
1.战国时期秦国是怎样确立新的封建制度的?有什么意义?(答案略)
2.日本是怎样完成社会改造,过渡资本主义社会的?有什么意义?(答案略)
3.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是在怎样的形势下,领导人民如何完成社会改造,过渡到社会主
义初级社会阶段的?为何能短期完成?
[参考答案]:
形势:政治上一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人民民主专政建立,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经济上
—由于内战、帝国主义长期掠夺以及国民党和官僚资本的搜刮,新中国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工业基础一穷二白,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尚未展开,百业待兴;军事上一一人民解放战争继续
进行,剿匪和镇压反革命等任务十分艰巨。外交上一一新中国实现能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思想上一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和《中
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改造作了理论、路线和方针的准备;
国际上一一新中国加入社会阵营,但在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下,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
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和包围政策,企图扼杀新中国。
1949——1956年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社会。
①(上层建筑):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无产阶级
掌握政权。
②(经济基础):
a.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展开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b.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基础,人民政府掌握国家经
济命脉;
C.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开展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和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和
生产改革,恢复经济,为社会过渡准备条件;
d.1953年颁布过渡时期总路线,制订一五计划,发展重工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国家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
③(法律确认):1950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规定了新中国的为人
民民主主义的国家;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规定了国家性质和根本的政治
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短期完成原因):
a.政治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并通过继续人民解放战争、抗美
援朝、镇压反革命和三反五反运动,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的指导,为社会改造过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供了政治前提。
b.经济上: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通过一系列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到1952年底,
国家财政经济取得根本好转,为社会改造过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供了物质基础。
c.思想上:毛泽东思想的日益成熟,特别是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毛泽东的《论人
民民主专政》,从国情出发,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理论、思想和路线、方针的准备。
d.政策上:党和政府代表人民利益,团结广大人民,制订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巩固政权和发
展生产力同步和改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并举;通过逐渐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
制,集中全国的力量完成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渡。
e.其他:苏联的帮助和支援,周边国际环境的相对缓和和稳定。
二、经济文明发展史一一世界各国工业化
世界各国工业化的过程是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由于各国国情和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各
国工业化的前提条件、特点、道路的差异,对各国历史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可以归纳为:稳定是前提;政策是保障;科技是动力;交流上途径;其
他不能少。就经济要素来说又可以归纳为:资金、劳动力、技术、市场等。
特点可以从“前”一一政治前提条件;“中”一一实施者、资金来源、投资领域、技术和市
场等(工业化道路);“后”一一经历时间、结果、影响。
举一: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英国工业化有什么特点?意义如何?
[解题思路及模式]:它虽是一道老题,但却是一道经典题,它包含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规
律和特点的归纳与总结,其示范性和规范性的价值不容忽视。
工业革命作为一场技术革命,那么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需要哪些条件?解题模式上要指导
学生从政治前提、资金、资源、技术、劳动力、市场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加以归纳。由此引申
分析出美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法国工业革命开展的不利条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
主义过渡时期经济发展不同状况的原因分析视角。甚至还为复习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
济的发展提供了方便。这样复习,避免了割裂理解、重复记忆的低效重复状况。
[参考答案]:
原因条件:
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社会相对稳定。
②政策保障:政府圈地法和《航海条例》等,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基本经济要素:
a.原始资本的雄厚:圈地运动,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
b.自由劳动力的充足:圈地运动导致农民离开土地,大量流向城市;
c.技术准备: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d.市场的扩大:国内特别是海外市场的扩大直接加速工业革命的发生。
④其他原因:海上霸权的确立和交通发达,市场观念的形成,惟利是图的驱动等。
特点:
①时间:英国起步早,经历的时间长,英国于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到1840年前
后完成,经历了大约七八十年时间,如果要算重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话,则要到第二次工业革
命的完成,持续100多年。
②实施者和领域:以私人投资为主,政府作用为辅,先轻工业一一主要集中在新兴棉纺织业,
后重工业,是比较自然地进入工业化的,从而推动政治经济协调发展;
③资金来源:英国主要是靠掠夺海外殖民地来积累工业生产所需的大量资金,此外还有奴隶
贸易,这些为其工业革命顺利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
④技术情况: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生产经验,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技术发明相互影响相互推
动,最大成就是蒸汽机。
⑤市场: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广阔的国内市场,通过坚船利炮和廉价商品获得海外市场,
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即使在工业化中出现矛盾,它也将代价与危机通过殖民贸易等
手段转嫁到广阔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去了。
⑥影响:英国工业化道路发展平衡、迅速,在政治、经济、思想和对外政策改变了英国的历
史,使其成为“世界工厂”,其经济政治处于健康良性发展之中。其他一些国家工业革命主
要是从英国引进技术而进行的,由此带来了世界性的变化,工业资本主义阶段到来。
意义:
①对英国:a.政治上: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基础,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进一步完
善。b.经济上:生产力提高,逐渐成为工业化国家;近代城市兴起,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
市,城乡人口比例变化;c.阶级上:两大阶级对立产生,工人运动掀起。d.思想文化上:
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自由主义思潮盛行;自然科学迅速发展。e.对外上:英国疯
狂地殖民扩张,成为“世界工厂”,雄霸世界霸主近一个世纪。
②对世界:a.政治上:推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兴起,工
业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适合于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国制度等
相继确立统治地位,最终战胜封建势力。b.经济上: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了资义力
量,促进了人类由农业文明迈进工业文明一一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和为主的经
济体制确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城市化过程开始,迈进工
业文明社会;能源结构变化一一煤炭成为主要燃料;大工厂制度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的社会
化大生产提供了可能。c.阶级上: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潮流形成。d.思想文化上:工业革命使自由主义、社会主
义、民族主义思潮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自然科学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进入了又
一个迅速发展时期。e.对外上:工业资本主义征服世界,冲击了东方的旧制制度和旧思想,
封建社会逐渐瓦解;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反三:
1.美德工业化的共同历史条件和特点有哪些?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条件
①政治前提: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政策保障:政府主导,加强对工业的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坚持走高速发展工业的道路。
积极调整生产关系,垄断组织发展程度较高,有利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③基本经济要素:
a.新兴国家易于采用新技术一一科学理论和使用技术发明领先世界;
b.统一的国内市场;
c.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工农业现代化得到较协调的发展;
④其他原因:重视科学教育事业;民族的开放、进取、求实等精神。
显著特点:科技兴国,走高速发展工业的道路,建立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国家;工业化
发展迅速,工业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对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启示:国家的工业化必备条件一一先进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社会的稳定,政策的正确;统一
的市场,充足的资金和资源;开放交流,科技创新。观念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
2.归纳德国、日本工业化的共同特点,分析两国工业化共同特点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略
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法工业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各有哪些?共同特点怎样?有
何教训?
[参考答案]:略
4.苏联的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影响怎样?
[参考答案]:略
5.新中国工业化初步基础奠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特点怎样?有什么意义?(略)
三、精神文明发展史一一科技文化
古今中外,各个国家、地区和历史时期的科技文化事业的兴衰,其原因和条件都有规律可循
的,即一定时代的思想文化总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并反过来影响这一时代的政经济。
具体来说就是: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是科技文化事业发展的前提;经济繁荣是其物质基
础;政府政策是其保障;交流是是其途径;思想的解放,历史的继承,个人的努力是其不可
缺少的条件。反过来亦然。
举一: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又有什么意义?
[解题思路及模式]:参照科技文化发展原因条件的一般规律来做题,但要注意的是要将散落
在课本不同章节、子目中的的一些知识点,有条理的加以整合回答。
[参考答案]:
①政治: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斗争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
②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③政策: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
④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
⑤交流: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更加密切;一代代科学家的辛勤工作、继承发展
影响:政治、经济、政策、思想、交流一一世界意义(略)
反三:
1.前两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与旧中国擦肩而过,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为什么落伍了,又是怎
样及时追赶的,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处在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政治上一一封建专制主义统治达到顶
峰;经济上一一在“重农抑商”政策下,自然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政策上一一明清政府实行文化专制,推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等,压制个性和思想解
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建筑小青瓦安装合同
- 私募基金财务总监聘用合同
- 工程项目电梯供应合同
- 招投标咨询合同文本
- 海口市设计工作室租赁合同
- 浙江省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4年代理合同:代理销售与分成协议
- 2024年农作物高产创建技术支持合同
- 2024年加工承揽合同风险防范
- 大班打击乐教案:抬花轿
- 2024年涉密人员考试试题库保密基本知识试题附答案(考试直接用)
- 2024年黑龙江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丁香人才周”(春季)事业单位引才招聘24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教案模板电子版
- 项目化学习在跨学科教学中的实施
- VSD负压吸引术应用及护理
- 2024年山东省青岛中德生态园(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管委会选聘52人历年(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3下半年四川绵阳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1471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详解
-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
- DL∕T 5362-2018 水工沥青混凝土试验规程
- 牙列、牙合与颌位(口腔解剖生理学)
- 2024年中考物理(安徽卷)真题评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