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学(一)实验指导
目录
实验一显微镜下的生物世界.........................................................1
实验二植物组织渗透势的测定.......................................................3
实验三常见食物营养成分的鉴定.....................................................5
实验四原生动物(大草履虫)的培养和观察..........................................7
实验五植物叶脉标本的制作.........................................................9
实验六ABO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实验...............................................11
实验七植物的多样性(校园植物的调查与分类).....................................13
实验八硬骨鱼的观察和解剖........................................................14
实验九甜酒酿制作与根霉的分离....................................................16
实验十淀粉酶纯化与活性测定......................................................18
实验十一酸奶中乳酸菌分离与发酵..................................................21
附录I生物实验室守则............................................................23
附录H实验报告的撰写............................................................24
附录m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25
附录IV常用的试剂和配制..........................................................26
实验一显微镜下的生物世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对运动活泼的微型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2.练习生物绘图
3.认识微小生物是水生生物的重要组分,是池塘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一环
二、实验原理
一滴池塘水中含有众多的微小生命,它们大多因个体微小而无法用肉眼判明正身,必须借助
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镜下可见,水中微小生物种类繁多,有单细胞植物和动物或低等多细
胞生物。它们是水生生物的重要组分,也是池塘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一环。
三、实验用品
1、材料富含有机质的池塘水
2、器具显微镜、镜子、载玻片、盖玻片、试管、滴管、脱脂棉。
3、试剂鲁哥式液蒸储水。
四、实验操作
(-)水样采集和处理
到池塘采集水生生物,分成两份•可将样品分装两瓶,1瓶按100毫升样品加入1.5毫
升鲁哥氏液的比例进行固定(鲁哥氏液:6g碘化钾溶于20mL水中,溶解后加入4g碘,
充分摇动待碘完全溶解后再加80mL水,溶液即配制完成)。另I瓶不固定,采样后立即观
察。
(-)制备临时装片
用滴管吸取池塘水水样一滴于载玻片中央,慢慢盖下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三)显微镜下观察
1.绿眼虫眼虫是单细胞生物。在低倍镜下观察,可看到许多绿色游动的小虫子,这是眼虫。
找到一个游动缓慢的眼虫,移至高倍镜下观察,眼虫的前端钝圆,后端尖削,虫体前端有一
个红色的眼点,细胞内有许多绿色的椭圆形小体——叶绿体,所以身体呈绿色,因为这两个
特征称为绿眼虫。将光线调节暗些,可看见虫体的前端有一根鞭毛,在不停地摆动,从而带
动身体运动。
2.喇叭虫在低倍镜下移动装片,寻找单细胞动物喇叭虫。其虫体可伸缩,伸展时,体呈喇
叭形;体表具成行的纤毛,口围有一圈口缘小膜带,顺时针旋至口旁。多数种类的大核呈念
珠状或长棒状;小核多个,极小。
3.钟虫在低倍镜下继续寻找钟虫。钟虫形体似倒置的钟,钟口即口缘有纤毛,纤毛不停地
快速摆动,虫体其他部分无纤毛•反口端有一柄,以柄附于水草或其他物体上,轻触载玻片,
可见柄能伸缩。钟虫是单细胞动物。
4.大草履虫在低倍视野中,继续寻找较眼虫稍大的单细胞动物——大草履虫。草履虫一般
运动迅速,为了限制草履虫的游动以便观察,制作装片时,将少许棉花撕松,铺在载玻片上,
滴一滴池塘水,盖好盖玻片。如果草履虫继续运动迅速,可将吸水纸放在盖玻片的一侧吸去
部分水(注意不要吸干)再进行观察。
在低倍镜下可见虫体酷似倒置的草鞋底。将光线调暗一些,可看到虫体满覆纤毛,时时在摆
动。
5.轮虫轮虫是体型极小的多细胞动物。在低倍镜下观察,虫体前端轮盘状,沿轮盘边缘
丛生着纤毛,纤毛不停地摆动,使虫体运动。身体中部即躯干部膨大,其内是内脏。躯干部
向后渐削细,为足部。调节标本移动器,将轮虫的足部移至视野中央,其足末端细细的趾附
着于玻片或其他物体上。
五、作业
1、观察两种方法获得的水样,结果有何不同.
2、绘制观察到的2-4种生物
3、选出一些大草履虫,放进培养液中培养。
2
实验二植物组织渗透势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组织的细胞质壁分离过程及其原理和方法的掌握。
2.学会用质壁分离法测定植物细胞渗透势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渗透势是指因溶质溶解而使水的自由能降低(与纯水相比)的数值,降低的值与溶质的浓
度成正比,纯水的水势最大(值定为零),当水中具有溶质,水势便降低,此时的水势称为渗
透势,故是负值(渗透势的绝对值等于溶质的渗透压,渗透压为正值)。渗透势的单位以巴表
示,1巴=0.985大气压(或1大气压=1.013巴)。植物成熟的细胞都具有液泡,液泡中具有
各种溶质,故具有一定的渗透势,液泡外面包裹着活的原生质,原生质外面有细胞壁包围,
细胞壁可看作是层透膜,活的原生质具有选择性,所以整个细胞类似一个渗透系统。可用质
壁分离法测量细胞渗透势。
质壁分离法当细胞放在一种渗透势比其细胞液渗透势低的溶液中时,细胞液中的水向
外渗,液泡体积缩小,原生质的胞壁也跟着向内收缩,如水分继续外渗,液泡体积缩小,而
胞壁弹性有限,不能继续收缩,原生质就和细胞壁脱离,这就是质壁分离现象。
当细胞放在某一溶液中,细胞内外水分交换达到平衡,即处于渗透平衡状态,此时细
胞内的压力势为零,那么细胞液的渗透势就等于该溶液的渗透势,该溶液浓度称为等渗浓度。
利用一系列梯度浓度的溶液,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时,细胞的等渗浓度将介于刚刚引起初始质
壁分离现象时(即细胞只是角偶上与胞壁分离)的浓度和与其相邻的尚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浓
度梯度之间的溶液浓度。代人公式弘=-RTiC即可算出其渗透势。
三、实验用品
(-)材料洋葱鳞茎或紫鸭跖草叶片。
(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镜子、刀片。
(三)试剂Imol/L蔗糖溶液。
四、实验操作
1.以1mol/L的蔗糖溶液作母液,用蒸储水配成0.10,0.20,0.25,0.30,0.35,0.40,
0.45,0.50,0.60mol/L的一系列浓度的蔗糖溶液各10ml。各溶液分别装入具塞子试管中,
按浓度梯度递减的次序排成一行,并在试管壁上贴上标签注明浓度。各浓度溶液分别吸取
2ml分装在具塞子青霉素小瓶中,小瓶上同样标记好浓度标签。
2.取带有花青素的洋葱鳞茎外表皮或紫鸭跖草表皮,从高浓度开始,每隔一定的时间
(5min)依次向浓度递减的蔗糖溶液中迅速浸入3〜5片表皮(约1cm2),使其完全浸入。
3.在浸泡15〜25min之间,从0.6mol/L开始依次取出表皮放在滴有同样浓度溶液的载
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种溶液中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的情况(见表8-1),
如果在两个相邻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个开始有质壁分离的现象(30%细胞在角隅上有初次
质壁分离),而另一个没有,我们就可以初步确定细胞的渗透势与这两个溶液浓度平均值的
渗透势相等。
表8-1不同溶液中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的情况
溶液浓度(mol/L)材料在溶液中浸泡的时观察时间观察结果
间
0.52:002:25显著质壁分离
0.42:022:27在角隅上分离(30%左右)
0.32:032:28没有质壁分离
那么与细胞液等渗的浓度大致就在0.3〜0.4(mol/L)之间。
4.在找到上述浓度时,用新的溶液和新鲜撕取的外表皮重复进行一次,直到有把握为
3
止。并按下列公式计算在常压下该组织细胞液的渗透势。
^=-1.013RTiC(巴)
里表示渗透势,单位(巴),1.013巴等于1大气压;
R表示气体常数:0.0821;
T表示绝对温度,单位K,即273+/C(实验温度));
i表示等渗系数,蔗糖等于l,NaCl为1.5(平均数);
C表示等渗溶液的克分子浓度,单位是mol/L;
则本实验中蔗糖外液的渗透势(即水势)为:
必=-O.O83x(273+t)xC
五、实验建议
撕下的表皮组织必须完全浸没于溶液中。
六、实验报告及作业
1.复习细胞渗透作用的原理。
2.了解植物组织渗透势在细胞与周围环境的水分平衡中起什么作用?
3.质壁分离法测植物渗透势的结果记录在下表8-2中,并计算出细胞的渗透势。
表8-2测得质壁分离法植物渗透势的结果
蔗糖克分子浓度(mol/L)渗透势(巴)质壁分离情况细胞的渗透势
0.6
05
0.4
0.3
().2
0.1
4
实验三常见食物营养成分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临时装片(水装片)制片方法。
2、练习徒手切片技术。
3、掌握常见植物性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的定性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植物因含有叶绿素,是自然界的初级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过程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
能,贮存在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中。这些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人类食物有3000
多种,其中主要的粮食植物就有20多种。这些植物可食部分有的是果实,如苹果、梨、水
稻、玉米;有的是种子,如花生、油菜、黄豆、大豆;有的是块茎,如马铃薯;有的是块根,
如山芋(番薯)。其营养成分有的是糖类,如苹果和梨主要是可溶性的葡萄糖和果糖;水稻、
玉米、马铃薯、山芋是不溶性的多糖——淀粉;有的是蛋白质,如黄豆、大豆;有的是脂肪,
如花生、油菜。
特定的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葡萄糖、果
糖是可溶性糖中的还原糖,与斐林(Fehling)试剂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是不溶性
的多糖,被碘-碘化钾溶液染成蓝紫色。脂肪可以被苏丹IV染液染成桔红色。蛋白质与双缩
服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应。为此来鉴定生物组织中糖、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
三、实验用品
(一)材料
1.做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苹果、梨。
2.做淀粉的鉴定实验,选择水稻颖果和马铃薯。
3.做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花生种子。
(-)器材
剪刀,解剖刀,双面刀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
斗,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研钵,石英砂,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
纸,显微镜。
(三)试剂
1.斐林试剂
取10g氢氧化钠放入量筒中,加水至100mL,待充分溶解后倒入试剂瓶中,配成质量
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瓶口塞上胶塞,贴上标签,写上试剂甲。
取5g硫酸铜放入量筒中,加水至100mL,待充分溶解后倒入试剂瓶中,配成质量浓
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蓝色)。瓶口塞上胶塞,贴上标签,写上试剂乙。
使用时将4~5滴乙液滴入2mL甲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
2.碘-碘化钾(I-KI)染液
取3g碘化钾溶于100ml蒸储水中,再加1g碘,溶解后即可使用。它可将蛋白质(糊粉
粒)染成黄色。将4%的碘-碘化钾溶液加水稀释4倍,可用于鉴定淀粉,染成蓝紫色;若将
1%的碘-碘化钾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即制成0.01%的碘-碘化钾溶液,可用于观察淀粉粒的
轮纹,比较清晰。
3.苏丹IV染液取0.1g苏丹【V溶解于50ml丙酮中,再加入70%乙醇50ml。
四、实验操作
(-)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1.制备生物组织样液将梨洗净、去皮,切成小块。用简易磨浆机将梨进行研磨。在大漏
5
斗上垫一层纱布,将梨研磨液进行过滤,滤液置大烧杯中。供全体学生使用。
2.取1支试管,向试管内注入2mL梨组织样液。
3.向试管内注入2mL刚配制的斐林试剂。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此时溶液呈蓝色。
4.将这支试管放进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2min左右。在对试管加热煮
沸的过程中,仔细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的变化。
(-)淀粉的鉴定
1.水稻果实结构及胚乳中的淀粉。
取一粒已浸泡的水稻种子,观察外形,腹面有一纵沟,在较小的一端有一丛果毛,另一
端有一长卵形小体为胚。通过腹沟将整个“种子”纵剖为二,用放大镜观察,可明显分为两部
分,中央乳白色部分为胚乳,外部颜色较深的部分为果皮和种皮的总和,胚偏居一角(图
4-1)。如在纵剖面上滴少量1%的碘-碘化钾,变成兰色的部分是胚乳,浅黄色部分是胚的部
分。取水稻胚纵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胚的结构。它也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四部分组成,
但子叶只有一个,在靠近胚乳一面,因成盾形,也叫盾片。胚芽和胚根外都包着一套状的组
织,即胚芽鞘和胚根鞘。
2.马铃薯淀粉粒
用针从块茎上取下少许薯肉,在载玻片上涂抹,用水封片,在显微镜下看到发亮的卵圆
形或椭圆形颗粒即淀粉粒,留意淀粉粒上的轮纹。滴0.01%的碘-碘化钾溶液,观察颜色变
化。
(三)脂肪的鉴定
1.徒手切片法制备生物组织实验材料
(1)取一粒花生种子,去掉种皮,浸泡3-4小时。
(2)在培养皿中加入适量清水,将花生一片子叶断面蘸以清水(整个切片过程中均应用清
水润湿材料和刀面),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住,拇指略低于食指与中指,花生子叶切面
应稍高于食指,其余手指则略低于食指,以免损伤手指。右手持刀片,将子叶削去一层,形
成平面。
(3)刀口向内,与花生断面平行,以均匀的动作,自左前方向右后方快速拉刀,滑行切
片(注意要整个臂部用力,而不要腕部用力)。要求动作迅速,一次成型。连切数刀后,用毛
笔将最薄的几片材料移至洁净的载玻片中央。
2.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2—3滴苏丹IV染液,染色2—3min。
3.用吸水纸吸去花生子叶薄片周围的染液,在薄片上滴1—2滴50%(v/v)的酒精溶液,洗去
浮色。
4.用吸水纸吸去花生子叶薄片周围的酒精,在薄片上滴1—2滴蒸储水,盖上盖玻片,制成
临时装片。
5.在低倍显微镜下寻找花生子叶薄片的最薄处,最好只有1—2层细胞,将这部分移至视野中
央,观察细胞中被染成桔红色的圆形小颗粒。为了观察得更清楚,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
察。使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将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转动转换器,
让高倍物镜正对着通光孔;将细准焦螺旋轻轻向反时针方向转动,让镜筒略微上升,大约转
动半圈,就可以看清楚了。
五、实验报告及作业
分析总结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填写在实验报告中。
6
实验四原生动物(大草履虫)的培养和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对运动活泼的微型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2.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是一个完整的能独立生活的动物有
机体。
3.通过对草履虫观察认识原生动物的应激性。
二、实验原理
原生动物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动物,一个原生动物体就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原生动物的
单个细胞不同于多细胞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它们可以其细胞质分化形成的各种细胞器来行
使多细胞动物的全部生命活动,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动物有机体。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命
活动充分地展现了原生动物的
这些特征,并且草履虫对各种
刺激的反应也说明应激性是原
生质的普遍特性。
草履虫个体较大,结构典
型,观察方便,繁殖快速,易
采集培养,是生命科学基础理
论研究的理想材料,尤其在细
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研究中
更具科学价值。
图5-1草履虫结构示意图
(弓I自Purves等,2004)
三、实验用品
(一)材料大草履虫培养液,草履虫横分裂及接合生殖的装片。
(二)器具显微镜、体视显微镜、镶子、载玻片、盖玻片、试管、滴管、脱脂棉。
(三)试剂蓝黑墨水、洋红粉末、蒸锵水。
四、实验操作
(一)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运动
1.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备
为限制草履虫的迅速游动以便观察,先将少许棉花纤维撕松放在载玻片中部,再用滴管
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滴1滴在棉花纤维之间,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如果草履虫游动
仍然过快,则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一侧吸去部分水(注意不要吸干),再进行观察。
2.草履虫的外形与运动
在低倍镜下,将光线适当调暗点,使草履虫与背景之间有足够的明暗反差。可见草履虫
形似倒置草鞋底,前端钝圆,后端稍尖,体表密布纤毛,体末端纤毛较长。从虫体前端开始,
体表有一斜向后行直达体中部的凹沟称口沟,口沟处有较长而强的纤毛。
游泳时,草履虫全身纤毛有节奏地呈波状依次快速摆动,由于口沟的存在和该处纤毛摆
动有力,而使虫体绕其中轴向左旋转,沿螺旋状路径前进。
3.内部构造
选择一个比较清晰而又不太活动的草履虫转高倍镜观察其内部构造。虫体的表面是表
膜,紧贴表膜的一层细胞质透明无颗粒,称外质,外质内有许多与表膜垂直排列的折光性较
强的椭圆形刺丝泡;外质以内的细胞质多颗粒,称为内质。
虫体腹面口沟末端有一胞口,胞口后连一深入内质的弯曲短管,称胞咽,胞咽壁上生有
由长纤毛联合形成的波动膜。内质内有大小不同的圆形泡,多为食物泡。在虫体的前后端各
有一透明的圆形泡,可以伸缩,为伸缩泡。当伸缩泡主泡缩小时,可见其周围有6〜7个放
7
射状排列的长形透明小管,即收集管。
大草履虫有大、小2个细胞核,位于内质中央,生活时小核不易观察到。在盖玻片一侧
滴1滴5%醋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盖玻片下的草履虫浸在醋酸中。将光线适当调亮,
1〜2min后,草履虫被杀死。在低倍镜下可见到虫体中部被染成浅黄褐色、呈肾形的大核;
转高倍镜调焦后,可见大核凹处有一个点状的小核。
(二)食物泡的形成及变化
取一滴草履虫培养液于另一载玻片中央,用牙签蘸取少许洋红粉末掺入草履虫液滴中,
混匀,再加少量棉花纤维并加盖玻片。之后立即在低倍镜下寻找一被棉花纤维阻拦而不易游
动、但口沟未受压迫的草履虫,转高倍镜仔细观察食物泡的形成、大小的变化以及在虫体内
环流的过程。
(三)草履虫的应激性实验
制备草履虫临时装片。在盖玻片的一侧加1滴用蒸储水稀释20倍的蓝黑墨水,另一侧
用吸水纸吸引,使蓝黑墨水浸过草履虫。在高倍镜下观察,可见刺丝已射出,在草履虫虫体
周围呈乱丝状。思考:刺丝泡有何功用?
(四)草履虫的生殖
取草履虫分裂生殖和接合生殖装片,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草履虫分裂生殖装片
观察草履虫的无性生殖是横裂还是纵裂。
2.草履虫接合生殖装片
观察两个虫体在何处接合。
五、实验报告及作业
1.绘制草履虫放大图,表示出各种结构,并注明其名称。
2.分析总结各项实验,举例说明:
①为什么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动物。
②为什么说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是一个完整的能独立生活的动物个体。
8
实验五植物叶脉标本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制作叶脉标本
2、培养动手能力和对生物课的兴趣
二、药品:
NaOH(具强腐蚀性,使用时应特别小心)、碳酸钠、双氧水(或漂白粉)、染料。
三、器材:
烧杯、电炉、大号镣子、牙刷、塑料盘子、玻璃棒、小塑料桶、吸水纸(或草纸)
四、操作步骤:
1、选材:选取叶质较厚、大小适中、叶面平整、叶脉丰富的叶片(如桂花叶、菩提叶),
用清水洗净备用。
2、配制溶液:称取35gNaOH和25gNa2co3放入烧杯中,加入1L水混溶,使之溶解,制
成溶液。
3、加热:把溶液放到电炉中加热,近沸时把叶片浸入溶液内,此时把电沪温度调低些,边
加热边搅拌;加热时间长短要根据叶片而定,可以过两三分钟取一片子出来观察,直至叶片
变成褐色(或叶肉有脱落)即可。
4、漂洗:停止加热,用镜子取出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小塑料桶中漂洗干净(一般在两次
以上)。
5、刷洗:将叶片放在塑料盘子中,加入一层水,把牙刷打斜(与水平面大约成45度角),
顺叶脉轻轻地刷净地肉,刷时注意:只向一个方向刷(绝对不能来回刷),以免将叶脉刷坏。
刷时先从背面开始,刷净背面再刷正面,主叶脉边沿处可用敲出法。刷洗干净后放到吸水纸
(或草纸)上晾干。
6、漂白:用20%的双氧水(或漂白粉)漂白叶脉。
7、染色绘图:可以用红药水、紫药水、品红和染料等对叶脉进行染色,也可以在叶脉上绘
图。
8、粘贴、过胶:晾干后,可用纸粘住,过胶保存。
五、讨论创新
1、对操作步骤的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2、各药品的作用各是什么?
3、做叶脉标本有没有别的方法了?
互生对生轮生簇生
9
口十脉的类型
全法
用占秋
iH比设伏毛状贬黑西软
10
实验六ABO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鉴定实验和配血实验来学习、掌握人类ABO血型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血型是特指血细胞膜表面抗原的类型。ABO血型系统是一类常用的血液分型体系。在
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
体。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
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
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
胞膜上是否含A、B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表7-1)。
表7-1ABO血型系统中的抗体和抗原
血型红细胞膜上所含的抗原血清中所含的抗体
O无A和B抗A和抗B
AA抗B
BB抗A
ABA和B无抗A和抗B
此外人体还存在另一类Rh血型系统,可分为Rh(+)和Rh(-)»与ABO血型系统不同,
人群中Rh血型的不匹配非常罕见,尤其在黄种人中,Rh(+)型占到99.7%,而Rh(-)型还不到
0.3%,所以在医疗输血中,通常只考虑献血者和输血者之间ABO血型是否匹配。
ABO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存在着地理环境及民族、种族的差异,在我国汉族人群中,
各血型的比例由多到少依次是0(34.11%)>B(28.98%)>A(28,29%)>AB(8.69%)。
交叉配血是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血清分别同供血者的血清与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
现象。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要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其次才考虑受血者的
红细胞不被供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前者叫交叉配血的主侧,后者称为交叉配血的次侧。只有
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称为“配血相合如果主侧凝集,称为“配血不合”或“配血禁忌”,绝
对不能输血;如果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可以认为“基本相合”,但输血要特别谨慎,不
宜过快过多,密切注视有无输血反应。
三、实验材料
人外周血
四、实验器材与试剂
(一)器材采血针'尖头滴管、载玻片、1.5mlEppendorf管、75%酒精棉球、消毒干棉球
和记号笔。
(二)仪器显微镜、离心机。
(三)试剂标准A血清、标准B血清、生理盐水、碘酒。
五、实验操作
(一)ABO血型鉴定
1、用记号笔在载玻片两端分别作好标记A、Bo
2、采血先揉搓采血的地方(小指或耳垂),使血流畅通,以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
待酒精挥发后用右手拇指及食指捏紧采血处,使皮肤紧张,用消过毒的采血针迅速刺破皮肤,
松开手指,血液自然流出,用消毒干棉球擦去第一滴血。用两支尖头滴管分别吸取标准A
血清和标准B血清,分别滴一滴于载玻片的A端和B端。注:采血针用前要严格消毒,严
禁交叉使用!
3、用吸管吸一滴血,以少量生理盐水稀释,分别滴于载玻片两头标准A血清和标准B
血清中。
4、室温下静置10〜15min,观察凝集现象:先肉眼观察是否出现红色点状或小片状凝
集块;再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是否凝聚成团。
5、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血清所凝集来判断其血型,作好记录。
II
(二)交叉配血实验
1、血样采集及血清的制备:如上法分别获取受血者及供血者静脉血各0.5ml,用尖头
吸管移至Eppendorf管中,标明供血者与受血者,各取用一滴制备红细胞悬液,其余的待其
凝固后析出血清备用。
2、取二试管,分别注明“主"、“次"字样。前者滴入供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和受血者血
清一滴:后者滴入受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和供血者血清一滴。混匀后在离心机上以1000转/
分的速度离心1分钟,取出观察凝集,方法如实验(一)。
六、作业及思考题
根据所作的交叉配血血型,填写下表,并说明受试者可接受和输血给何种血型的人,试
述理由?试述观察到的凝集反应的现象。
表7-2不同血型配合时的凝集现象
凝集;不凝集)
凝集乒应
0型A型B型AB型
受血主次主次主次主次
0型
A型
B型
AB型
12
实验七植物的多样性(校园植物的调查与分类)
目的:I、调查校园植物主要类群
2、了解植物器官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和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江西农大校园植物调查表
时间:年月日记录人:
一征叶花果其他
生长类型
叶型叶序叶^叶脉
乔灌藤草单复互对轮簇全微波锯重深掌网平平
颜色类型颜色类型
中文木木本本叶叶生生生生缘波齿锯裂状状行行出
状齿脉脉脉侧脉
13
实验八硬骨鱼的观察和解剖
一、实验目的:
1、同过对鲤鱼外形和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硬骨鱼类的主要特征及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
构特征
2、掌握硬骨鱼的一般测量方法及硬骨鱼的解剖方法
二、材料用具:活鲤鱼、解剖盘、解剖器械、直尺等。
三、实验步骤:
1、观察鱼的外形,区分头部、躯干部、尾部。
2、进行鱼的一般测量
3、内部解剖和观察
(1)将鲤鱼置于解剖盘,使其腹面朝上,用手术刀在肛门前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
(2)使鱼侧卧,左侧向上,自肛门前的开口向背方剪到脊柱,沿侧线下方剪纸鳏盖后缘,
再沿鲤盖后缘剪纸下颌
(3)将左侧体壁肌肉提起,使内脏暴露
(4)用棉花拭净血迹及体液,置于解剖盘内观察。(生殖腺、胆囊、膘、肠、肾脏、膀胱、
心脏、鳏、脑等)
4、解剖器具的清洗。(到各卫生间)
四、作业与思考
1、记录鱼的外形测量的各项数据
2、根据观察、绘鲤鱼的心脏结构图、注明各器官名称。
3、制作鲤鱼的骨骼标本(选作)
4、思考: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鲤鱼测量数据表
全长体重
体长尾柄高
头长尾柄长
躯干长尾长
体高眼间距
吻长眼后头长
眼径侧线鳞数
鳍数鲤片数
14
背鳍
尾柄长
嘱盖骨
侧线鳞
鳏盖膜
全长
体长
输精管肛n尿殖孔
15
实验九甜酒酿制作与根霉的分离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甜酒酿的制作技术
2.熟悉自甜酒药中分离根霉并初步鉴定的方法
二、基本知识与原理
甜酒酿简称酒酿,是我国民间广泛食用的一种高糖、低酒精含量的发酵食品。由优质大
米(糯米)经小曲中的根霉和酹母的糖化和发酵制成的。小曲又称白药.传统的制法是用早
釉糙米粉加辣蓼草和适量水后经自然发酵和干燥而成,一般制成球状或方块状,白色,有香
味,内含丰富的根霉(R/?izop“s.”N.)、毛霉(/"corspp.)和野生酹母等天然发酵菌群。目前
市场上出售的“浓缩甜酒药”,实为用纯种根霉经过液体培养后的菌丝体干粉,由它配制的甜
酒酿一般甜味甚浓而酒味不足。
甜酒酿的制作原理十分简单。根霉的抱子在米饭基质上发芽后,迅速萌发出大量菌丝体,
它们分泌的几种淀粉酶将基质中的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这就是糖化阶段。接着,再由根霉和
多种酵母菌继续将其中一部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此即酒精发酵阶段。一般优质的甜酒酿要
求甜味浓郁、酒味清淡、香味宜人、固液分明。
甜酒酿的制作方法是:糯米用水浸透后蒸煮、冷却—►接种小曲粉并搅匀一装入洁
净容器后压实—25℃下培养3〜5d成品。若对甜酒酿进行过滤、压榨,还可得到低醇度
的营养甜酒,俗称“老白酒从甜酒酿或小曲等材料中可分离优质根霉菌种。
三、实验器材
1.实验材料:种曲:市售:“甜酒药”、“白药”等小曲或“浓缩甜酒药”(沪产根霉菌丝粉)
优质糯米
2.实验试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
3.仪器设备:铝制小饭盒、培养皿、吸管、试管、接种环、研钵等。
四、实验步骤
1.甜酒酿制作
(1)选好米料:选择优质糯米作发酵原料。
♦选择的糯米必须是优质的,待它吸足水分后再隔水蒸煮熟透,使米饭粒既粒粒饱满
又易于散开,从而可使拌种均匀、有利于空气及液体流动,并使酒醋成熟度一致。
(2)淘净浸透:糯米用清水淘净后浸泡12~24ho
(3)蒸煮熟透:用蒸笼或高压锅隔水蒸透糯米。
(4)降温接种:将蒸熟的米饭从蒸锅中取出、分散、降温(约30℃),再按干米量接种“浓
缩甜酒药沪产"浓缩甜酒药”每包能接种1.5〜2.0kg糯米。为使接种时酒药与米饭拌匀,
可将酒药先与冷开水搅匀,然后均匀撒布后再拌匀。若使用的曲种是市售块状或球状酒药,
则应按用量先将它在研钵中研细,再用一定量的炒熟面粉混匀,然后再与大量米饭拌匀。
(5)装料发酵:接种后的米饭可装入陶瓷碗中或其他容器(压实后体积占2/3),中央再留
一散热和积液孔道。
♦陶瓷碗事先应洗净和开水淋泡,以防杂菌污染。操作者的手和指甲尤应认真清洗。
(6)保温发酵:在30℃温箱中先培养2d左右。第一天可在米饭表面见到纵横交错的大量
菌丝体延伸,接着可见米饭的黏度逐渐下降,糖化液慢慢溢出;至第二天,菌丝体生长与发
酵继续进行。这是若发现米酷较干,可适当补加凉开水。
16
(7)后熟发酵:酿造2d后的酒酿已初步成熟,但口味不佳(酸涩、甜味和酒香味较差),
因此必须在8〜10℃较低温度下放置数天,进行后发酵,以减少酸味、提高糖度和酒香味。
♦酒酿保温时间稍长后,表面会产生许多黑色抱子囊,这是根霉成熟后的正常现象。若表
面出现红色、黄色或其他颜色的菌落或霉斑,则是污染杂菌的表现,严重时应弃去。
(8)质量评估:优质的甜酒酿应是色泽洁白、米粒分明、酒香浓郁、醛体充盈、甜醇爽口
的发酵食品。
2.甜酒酿中根霉的分离
(1)平板接种:先将若干酒药放入研钵中研细(若用“浓缩甜酒药”则可省略研细步骤),然
后采用稀释液平板涂布法或平板划线分离法进行平板菌落分离。
(2)在28℃培养12〜24h后进行菌落挑选。
♦因根霉的匍匐菌丝在平板表面蔓延极快.故培养时间稍长后即无法区分单菌落,从而影
响分离效果。
(3)初步鉴定:挑菌丝少许制作水浸片,然后用低倍镜观察根霉的形态,并注意假根、抱
子囊、抱子的特征。各种甜酒药中的根霉主要是米根霉(Rhizopusoryzae)和华根霉
{R.chinensis')等。
五、实验结果记录
1.把你的结果填入下表
项目色泽米粒清晰度醪液量甜度酸度酒味其他结论
结果
注:除色泽外,其他指标可以用1〜5隔“+”
六思考题:
1、为什么天然小曲(酒药、白药)可作甜酒酿制作中的菌种?
2、为何用天然小曲制作的甜酒酿其甜味和酒味都很浓郁,而用“浓缩甜药酒”制作的则甜味
浓而酒味淡,有什么方法可提高后者的酒味?
17
实验十淀粉酶纯化与活性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淀粉酶对不同底物的专一性;
2.了解温度对酶的影响;
2.掌握测定淀粉酶活力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二、基本知识与原理
1.酶的概念
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都与酶的活动有关系。活细胞内全部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
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如果离开了酶,新陈代谢就不能进行,生命就会停止。酶是生物体活
细胞产生的具有特殊催化活性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及核酸,又称为生物催化剂。绝大
多数醐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
2.酶的性质
酶是生物催化剂,除了具有化学催化剂的特性(例如只需微量就可以使所催化的反应加
速进行,而其本身的质和量都不发生变化)以外,还具有一些不同于化学催化剂的特性。(1)
酶的催化能力远远超过化学催化剂;(2)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3)同一般的催化剂相比,
酶很容易失活。
3.影响酶活力因素
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温度、pH和某些化合物等因素的影响。(D温度的影响在一定
的温度范围(0〜40℃)内,酶催化作用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超过60℃,绝大多
数的酶就会失去活性。(2)pH的影响酶对环境中的pH十分敏感,只有在一定的pH范围
内才能表现出活性,超过这个范围,酶就失活了。一般酶的最适pH在4〜8之间。(3)激活
剂和抑制剂的影响有些物质(大都是离子或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能够增强酶的活性:有
些物质能够抑制酶的活性。
5.淀粉酶
淀粉酶能作用于淀粉中的a-l,4葡萄糖昔键,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反应方程式如下:
2(CeHioOs)n+nH2O--------►nCi2H22O11
但是不能作用于蔗糖分子的a-D毗嚏葡萄糖的C1和b-D-吠喃果糖的C2之间的糖普
键。淀粉的还原性极小,而唾液淀粉酶(主要含a-淀粉酶)水解淀粉后形成的麦芽糖有还
原性,能使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还原成棕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据此可以
检验蔗糖和淀粉有无被唾液淀粉酶水解,从而了解酶作用的专一性。
6.酶活力
也称酶活性,是以酶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催化一定的化学反应的初速度来表
示。本实验是以一定量的唾液淀粉醐液,于37℃、pH6.8的条件下,在一定的初始作用时间
里将淀粉转化为还原糖,然后通过与DNS试剂作用,比色测定,求得还原糖的生成量,从
而计算出酶反应的初速度,即酶的活力。在一定范围内,反应液的棕色深浅与还原糖的含量
成正比,在波长540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液浓度得吸光度,便可求得样品中
还原糖得含量。
18
三、实验器材
1.实验材料:淀粉酶液
2.实验试剂:可溶性淀粉、二硝基水杨酸、酒石酸钾钠、磷酸缓冲液(0.2moi/L,pH6.8)、
lmg/ml标准麦芽糖溶液
3.实验设备:洗瓶、试管架、玻棒、水浴锅、分光光度计
四、实验步骤
1.唾液淀粉酶的制备
(1)提取:先用水漱口清洁口腔,然后含1小口(约5ml)蒸储水于口中轻漱1〜2min。
(2)过滤:将口腔中的酶提取液用一层脱脂棉过滤。
(3)稀释:取滤液1ml,用水定容至50ml。作为淀粉酶的样品。
♦由于不同人或者同一人不同时间收集到的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并不相同,稀释倍数可以
是50〜300倍,甚至超过此范围。
2.唾液淀粉酶的专一性实验
取4支试管,按表5.1编号并记录所观察到的颜色。
衣5.1唾液淀粉酶的专•性实验和酶活测定
管号123455
操作
pH6.8缓冲液(ml)121121
蔗糖溶液(ml)110000
淀粉溶液(ml)001111
淀粉酶液(ml)101000
煮沸过的唾液(ml)000100
标准麦芽糖溶液(ml)000001
酶促反应摇匀,37℃水浴3min
DNS试剂(ml)各2
显色反应沸水浴5min
颜色
A5(X)nm光吸收值
3.唾液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用5号空白管座对照:在500nm处测定3、5管的吸收值。将数据填入表5.1。
4.计算
根据溶液浓度与光吸光值成正比的关系,即:
A标准=c标准则c(酶液管中麦芽糖浓度)=A酶xc酶
A酶c酶A标准
(其中c为浓度,A为吸光值)
本实验规定:在37℃、pH6.8的条件下,每3min水解淀粉释放Img麦芽糖所需的酶量
为1个酶活单位。
总活力单位=。酶乂11酶(c酶为麦芽糖的浓度;n酶为稀释倍数)
附: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19
(1)先了解仪器的各个操作旋钮的功能和电表的读数方法。
(2)开启电源,指示灯亮,选择开关置于“T”,波长调置使用波长。打开比色皿暗箱盖(光
门自动关闭),预热20min后。
(3)将预先装好空白溶液和待测液的比色杯,依次放入暗箱内的比色皿架上。
♦比色杯中所盛溶液不宜过满,大概2/3体积,若不慎使溶液流出比色杯外面,应用滤纸
吸干,再用擦镜纸擦净后才能放入比色杯架内。
♦手不能接触比色杯的光滑面,切忌用滤纸等物擦拭比色杯的光滑面。
(4)打开暗箱盖,调节“0”旋钮,使数字显示为“00.0”。盖上暗箱盖,将对照液处于校正
位置,使光电管受光,调节透光率“100”旋钮,使数字显为“100.0”。连续几次调整“00.0”和
“100.0”,仪器即可进行测定工作。
♦如果显示不到“100.0”,则可适当增加微电流放大器的倍率档数,但尽可能使用低倍率
档,这样仪器有更高的稳定性。但改变倍率后必须按步骤4重新校正“00.0”和“100.0”。
(5)将选择开置于“A”,调节吸光度调零旋钮,使得数字显示为“.000”,然后将待测样品
移入光路,现实值即为吸光值。
♦测定时尽量使光吸收值不要超过1。
(6)测定完毕,将每个旋钮、开关和调节器等复原和关闭,拔掉电源插头。
♦用完比色杯后立即用自来水冲洗比色杯,再用蒸储水洗净,将比色杯倒立晾干;每套仪
器所配套的比色皿,不能与其他仪器上的比色皿单个调换。
五、实验结果记录
1.计算酶活
2.为什么酶促反应要在37℃水浴?沸水浴的目的是什么?
3.本实验验证了酶的哪些特性?
20
实验十一酸奶中乳酸菌分离与发酵
一、目的要求
(1)初步掌握乳酸菌分离的一般方法。
(2)了解乳酸菌在乳发酵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酸奶发酵方法。
二、基本原理
一般指酸牛奶,它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马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
酵剂),经发醇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目前市场上酸奶制品多以凝固型、搅拌型
和添加各种果汁果酱等辅料的果味型为多。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
经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
面粉经发酵制成馒头就容易消化吸收,牛奶发酵制成酸奶也有同样效果,发酵过程使奶
中糖、蛋白质有20%左右被分解成为小的分子(如半乳糖和乳酸、小的肽链和氨基酸等)。
奶中脂肪含量一般是3%-5%。经发酵后,乳中的脂肪酸可比原料奶增加2倍。这些变化使
酸奶更易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素的利用率得以提高。酸奶由纯牛奶发酵而成,除保留了鲜
牛奶的全部营养成分外,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还可产生人体营养所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如
VB1、VB2、VB6、VB12等。
特别是对乳糖消化不良的人群,吃酸奶也不会发生腹胀、气多或腹泻现象。鲜奶中钙含
量丰富,经发酵后,钙等矿物质都不发生变化,但发酵后产生的乳酸,可有效地提高钙、磷
在人体中的利用率,所以酸奶中的钙磷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酸奶还是钙的良好来源虽然说酸奶的营养成分取决于原料奶的来源和成分,但是一般
说,酸奶比原料奶的成分都有所提高,一方面因为原料质量的要求高,另一方面因为有些酸
奶制作中加入少量奶粉。所以一般来讲,饮用一杯150克的酸奶,可以满足10岁以下儿童
所需的一大钙量的1/3、成人钙量的1/5。
乳酸菌的细胞形态为杆状或球状,一般没有运动性,革兰氏染色阳性,微需氧、厌氧或
兼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构招生小课包课程设计
- 机床构造与设计课程设计
- 机场场道课程设计
- 机器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 2.2 旅游景观欣赏教案 鲁教版选修3
- 机器人科技特色课程设计
- 机器人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 本溪社火英语课程设计
- 本安反激电源课程设计
- 本地护栏施工方案
- SJG 130-2023 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规程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点归纳
- 新入职员工心理培训
- ISO22000、BRC、IFS三合一体系一整套程序文件汇编
-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T 5190.3
-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幼儿园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考察审批表(文档良心出品)
- 内镜下痔疮套扎治疗术
- 尼莫地平口服溶液-临床用药解读
- 2024年国企改革培训
- 特种设备“日管控”安全检查记录、每周安全排查治理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