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病理学各病害症状_第1页
农业病理学各病害症状_第2页
农业病理学各病害症状_第3页
农业病理学各病害症状_第4页
农业病理学各病害症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水稻病害第一节稻纹枯病Ricesheathblight(我国水稻的发生面积最大的病害)症状Symptom病原物侵染循环和流行因素(Epidemiology)防治方法(Control)1.危害时期:从苗期到穗期都会发生,以分蘖盛期到穗期受害最重,尤以抽穗期前后更重。2.危害部位:主要危害基部叶鞘,也可危害叶片。严重时,可深入茎秆内部引起植株倒伏。在抽穗前如严重发生,可造成植株不能正常抽穗而出现“胎里死”;当菌丝蔓延至穗顶,可造成瘪谷,有时形成白穗,甚至引起植株枯死。症状特点:——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边缘不清楚的小病斑,以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云纹状的病斑,最后病斑中部呈草黄色至灰白色,边缘呈褐色至暗褐色,经常几个病斑相互愈合成云纹状大斑块。—叶片上的病斑与叶鞘相似,但形状不规则。受害较重时,常不能抽穗,造成“胎里死”,或全穗枯死。病征:在阴雨多湿的情况下,病部长出白色或灰白色的蛛丝状菌丝体。菌丝体匍匐于组织表面或攀缘于邻近植株之间,形成白色绒球状菌丝团,最后变成褐色坚硬菌核。菌核以少数菌丝缠结在病组织上,很易脱落。5诊断要点:病斑为云纹状,后期病部生鼠粪状菌核。有性态为佐佐木薄膜革菌Pelliculariasasakii,属担子菌亚门薄膜革菌属。无性态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2病原形态:菌丝体初期无色,老熟时变成淡褐色,直径为8~12mm3病原生物学: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C~38°C,适温30°C左右,致死温度为53°C,5min。病菌侵入寄主的温度范围为23~35°C,适温28~32°C。在适温下,如有水分,病菌经18~24h即可完成侵入。菌核在12~15°C时开始形成,以30~4.病原菌生理分化:根据菌丝融合亲和现象,病菌分9个菌丝融合群(Anastomosisgroup,AG)其中AG-1群侵染,专化性明显。按培养性状和致病力把水稻上的病菌划分为3个类型,即A、B、C型,致病力顺序为A>B>C。病菌的寄主范围:极为广泛,在自然情况下可侵染21科植物,包括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可侵染54科的210种植物。1.越冬(over-winter)和初侵染来源: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和菌核在病稻草、其他寄主和田边杂草上越冬。水稻收割时大量菌核落入田间,成为次年或下季的主要初侵染源。2.传播(spreading):灌溉水是田间菌核传播的动力。流行条件:1菌核基数Sclerotianumberorbase:田间越冬菌核残留量的多少与稻田初期发病轻重呈正相关。上季或上年轻病田,打捞菌核彻底的田块和新垦田,一般发病轻;反之,历年重病田区,上季或上年重病田,越冬菌核残留量多,初期发病也较多。2气象条件(weather):纹枯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在适宜侵染发病的温度范围内,湿度越大,发病越重。田间小气候湿度为80%时,病害受到抑制;71%以下时病害停止发展。一般平均气温稳定在22°C以上,水稻处于秧苗期或分蘖期即可发病。华北稻区在分蘖盛期,决定水稻纹枯病流行的关键生态因素是雨湿,其中以降雨量、雨日、湿度(雾、露)为最重要高温、高湿、多雨、田间郁蔽等条件与水稻易感的生育阶段孕穗期至抽穗期相吻合,病害流行程度就更严重。3水肥管理:是决定发病轻重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深水灌溉,稻丛间湿度加大,有利于病害的发展。当稻田相对湿度在95%~100%时,病害发展迅速;86%以下时病害发展缓慢。施氮肥过多、过迟,有利于病菌侵入,而且易引起倒伏,致使病害发生更重,氮素过多也使稻株茎叶茂盛,田间湿度加大,有利于发病。4种植密度(density):密度与发病呈正相关。插植苗数多、密度高时,株间湿度高,适于菌丝生长蔓延,而且光照差,光合效能低,不利于稻株积累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抗病能力差。稻田郁蔽有利于发病。5品种抗性(resistance)及生育期(growthstage):。现有的水稻品种多为感病或中感。。一般矮秆阔叶型比高秆窄叶型感病,粳稻比籼稻感病,糯稻最感病;在相同条件下,杂交稻比常规品种病重;一般生育期较短的品种比生育期长而迟熟的品种发病重;植株矮、分蘖能力强的发病重。水稻生育期和组织的老嫩与发病程度有一定关系。水稻孕穗至抽穗期较幼苗及分蘖期感病。策略是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施用化学农药和生防制剂。具体方法:1.清除菌源fieldcleaning(1)打捞“浪渣在秧田或本田翻耕灌水耙平时,要及时打捞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2)不直接用病稻草和未腐熟的病草还田。(3)铲除田边杂草,可减少菌源。2.加强栽培管理(1)合理密植,避免过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2)合理排灌,以水控病,彻底改变长期深灌高湿的环境,做到浅水发根、薄水养胎、湿润长穗,其中尤以分蘖末期至拔节前进行适时搁(晒)田、后期干干湿湿的排灌管理,降低株间湿度,促进稻株生长健壮,对控制纹枯病的危害效果显著。(3)合理施肥,氮、磷、钾要配合施用,做到农家肥与化肥,长效肥与速效肥相结合,切忌偏施氮肥和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要前期发得起、中期站得稳、后期不脱肥,做到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收割时青秆黄熟。3.种植抗病品种

羽禾、冬秋布、咸运、S-1092、华南15、IR64可以作为抗源材料。4.药剂防治chemicalcontrol在水稻分蘖末期,丛发病率达5%或拔节至孕穗期丛发病率为10%~15%的田块,需要及时进行药剂防治。①在水稻封行后至抽穗期间,或病情盛发初期,喷施井冈霉素,每hm2用药67.5~75.0g(a.i),间隔10~15d,针对稻株中、下部兑水喷雾或泼浇施药1~3次。②担菌胺,丙环唑、纹枯灵③嘧菌酯、满穗④在发病初期喷施芽孢生防菌株B908,第二节稻瘟病RICEBLAST症状Symptom病原物侵染循环和流行因素(Epidemiology)防治方法(Control)苗瘟:发生在3叶期以前。病苗基部变黑褐色,潮湿时病部长出灰绿色霉层。叶瘟:发生在3叶期以后,4种症状类型①白点型:白色,多为圆形,不产生分生孢子。②急性型:病斑暗绿色,纺锤形。正、反两面密生灰绿色霉层。③慢性型:典型的慢性型病斑呈纺锤型,最外层黄色,内圈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两端有向外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背面也产生灰绿色霉层。慢性型病斑自外向内可分为中毒部、坏死部和崩溃部。④褐点型:病斑为褐色小点,多局限于叶脉间,中央为褐色坏死部,外围为黄色中毒部,无分生孢子,常发生在抗病品种或稻株下部老叶上节瘟:主要发生在穗颈下第一、二节上,潮湿时,节上生出灰绿色霉,易折断。常因水分和养料的输送受阻,影响谷粒饱满;发生早而重时,亦可造成白穗。穗颈瘟和枝梗瘟:发生于穗颈、穗轴和枝梗上。围绕穗颈、穗轴和枝梗及向上下扩展,穗颈发病早的形成白穗。谷粒瘟:发生在谷壳和护颖上。发病早的谷壳上,病斑大而呈椭圆形,中部灰白色,造成暗灰色或灰白色的瘪谷。发病迟的则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斑点。严重时,谷粒不饱满,米粒变黑。有性态为灰色大角间座壳Magnaporthegrisea,属子囊菌亚门大角间座壳属。无性态为稻梨孢Pyriculariaoryzae,半知菌亚门梨孢霉属病原形态分生孢子梗3~5根成束或单生,从病部气孔或表皮伸出,不分枝,有2~8个隔膜,基部淡褐色,上端色淡;分生孢子梗顶端屈曲处,有分生孢子脱落的疤痕。分生孢子梨形,初无隔膜,成熟时通常有2个隔膜,顶细胞立锥状,基部细胞钝圆,有脚胞;分生孢子密集时呈灰绿色。有性态少见。病原生物学:菌丝体发育适温26~28°C。分生孢子形成适温25~28°C。孢子萌发温度与孢子形成相同,附着胞形成适温24°C,28°C以上不能形成。病菌侵入适温24~30°C。适温下,孢子附在植株表面16~20h,可完成侵入。分生孢子在适宜温、湿度下,经6~8h就可以形成,其中饱和空气湿度最适;相对湿度降至90%以下,形成大大降低(10%)且不能萌芽;在80%以下时,几乎不能形成。相对湿度96%以上且有水滴存在时,孢子才能良好萌发;病原菌致病性分化:稻瘟病菌菌株有不同生理小种或类型。我国鉴定出43小种1越冬与初侵染来源:over-winter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病谷上越冬。因此,病稻草和病谷是翌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来源。未腐熟粪肥及散落在地上的病稻草、病谷可成为初侵染源。2传播spreading在草堆、草房等处越冬的病菌,当第二年气温回升到20°C左右时,遇降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孢子主要借风雨传播3侵入infection孢子接触稻株后,遇适宜温、湿度,萌发并直接侵入表皮。病菌以表皮上的机动细胞为主要侵染点,也从伤口侵入,但不从气孔侵入。4再侵染产生分生孢子,多次再侵染。流行因素:(Epidemiology)1品种抗性及生育期:一般籼稻较粳稻抗病,耐肥力强的品种其抗病性也强。成株期抗性高于苗期。苗期(四叶期)、分蘖盛期和抽穗初期为感病时期。出叶当天最感病,5d后抗病性迅速增强,13d后就很少感病。品种抗性抗病机制一般株型紧凑,叶片水滴易滚落,可相对降低病菌的附着量,减少侵染机会。寄主表皮细胞的硅质化和细胞的膨压程度与抗侵入、抗扩展的能力呈正相关。另外,过敏性坏死反应是抗扩展的一种机制。2气象因子:温度、湿度、降雨、雾露、光照等对稻瘟菌的繁殖和稻株的抗病性都有很大影响。。当气温在20~30°C,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有利于稻瘟病发生。24~28°。稻瘟病的流行就决定于降雨的迟早和降雨量。天气时晴时雨,或早晚常有雾、露时,最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抽穗期忽遇低温,水稻的生活力削弱,抽穗期延长,感病机会增加,穗颈瘟较重。光照不足时,稻株光合作用缓慢,淀粉与氨态氮的比例低,硅化细胞数量少,植株柔软,抗病性下降,加重病害的发生和蔓延。3.栽培管理措施:①施肥:偏施氮肥会造成稻株体内碳/氮比降低,游离态氮和酰氨态氮含量增加,硅化程度减弱,增加外渗物中铵含量,引起植株徒长、组织柔软、叶披垂、含水量增加、色浓绿、无效分蘖增多,使株间郁闭,湿度增加,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和侵入。增施钾肥、硅肥可提高抗病性。②灌溉:长期深灌的稻田、冷浸田以及地下水位高、土质黏重的黄黏土田,根系不能良好生长,影响稻株的氮、碳代谢,降低蒸腾作用和稻株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使可溶性氮素增加,硅酸的吸收与运输减少,减弱叶片表皮细胞的硅质化,致使水稻抗病力降低。但田间水分不足(如旱秧田、漏水田)也影响稻株的正常发育,蒸腾作用减弱,减少对硅酸盐的吸收和运转,降低稻株组织的机械抗病能力,也易诱发稻瘟病的发生。③品种布局:不同品种间隔种植可减轻病害。(生物多样性)4地理条件:山区地势高,因光照少、水温低、气流强、云雾多、结露时间长,水稻生活力减弱,往往发病重于平原稻区。1.种植抗病品种吉粳57、吉粳60、京引127、龙粳8号可推广使用。但要做到:①抗病品种定期轮换。当抗病品种在一地种植2~3年后,应及时地轮换下来,用新的抗病良种替换老品种,避免单一抗病基因长期种植。②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在同一生态区内同时种植几个抗病基因不同的品种。2.减少初侵染来源:(1)不用带病种子。(2)处理病稻草。收获时,对病田的稻草和谷物应尽量分别堆放,室外堆放的病稻草应在春播前处理完毕,不用病草催芽和扎秧苗。如病草还田,应犁翻于水和泥土中沤烂。用作堆肥和垫栏的病草,应在腐熟后施用。(3)种子消毒:用1%石灰水浸种,时间长短因气温高低而异,15~20°C浸3d,25°C浸2d并保持水层深20cm左右和不搅动水层,以便病菌在水层和石灰形成膜层下窒息而死;用80%402浸种3.改进栽培方式,加强水肥管理。抗感间作(朱有勇)。合理施肥。不偏施和过多施用氮肥,注意氮、磷、钾配合,适当施用含硅酸的肥料,如草木灰、矿渣、窑灰钾肥等。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看天、看田酌情施肥。绿肥用量不宜超过45000kg/hm2,并适量施用石灰加速绿肥腐烂。灌水方面必须与施肥密切配合。做到:开设明沟暗渠,降低地下水位,合理排灌,以水调肥,促控结合,掌握水稻黄黑变化规律,满足水稻各生育期的需要。4.药剂防治:防治苗瘟一般在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5d施药;防治穗颈瘟可于破口至始穗期喷施1次杀菌剂,然后根据天气情况在齐穗期施第二次药。①三环唑(黑色素合成抑制剂)是防治稻瘟病的专用杀菌剂。内吸性强,具预防保护作用,施药后能迅速被稻叶及稻根吸收,喷施1h后遇雨也不需补喷。在叶瘟初期或始穗期叶面喷雾。防治苗瘟可用药液处理秧苗根部,即将洗净的秧苗根部浸泡在药液中10min,取出沥干后即可栽插,可预防早期叶瘟发生。②其他药剂有:富士一号(稻瘟灵)、40%克瘟散和嘧菌胺第三节稻白叶枯病Riceleafblight症状Symptom病原物侵染循环和流行因素(Epidemiology)防治方法(Control)由于品种、环境和病菌侵染方式的不同,病害症状有以下几种类型:普通型:即典型的叶枯型症状。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短侵染线,后沿叶脉从叶缘或中脉迅速向下加长加宽而扩展成黄褐色,最后呈枯白色病斑,可达叶片基部和整个叶片。病健组织交界明显,呈波纹状(粳稻品种)或直线状(籼稻品种)。湿度大时,病部易见蜜黄色珠状菌脓。诊断要点:病斑沿叶缘坏死,边缘呈波纹状,病部有黄色菌脓溢出,干燥时形成菌胶。(白叶枯和细条斑的差别)急性型:发生在环境条件适宜或感病品种上。病叶暗绿色,迅速扩展,几天内全叶呈青灰色或灰绿色,随即迅速失水纵卷青枯,病部也有蜜黄色珠状菌脓。此种症状的出现标志着病害正在急剧发展。凋萎型:一般不常见,多在秧田后期至拔节期发生。病株心叶或心叶下1~2叶先呈现失水、青枯,随后其他叶片相继青枯。病轻时仅l~2个分蘖青枯死亡;病重时整株整丛枯死。如折断病株茎基部并用手挤压,有大量黄色菌脓溢出;剥开刚刚青卷的枯心叶,也常见叶面有珠状黄色菌脓。中脉型:在剑叶下1~3叶中脉表现为淡黄色症状,沿中脉逐渐向上下延伸,并向全株扩展,成为发病中心,这类症状是系统侵染的结果且在抽穗前便枯死。1学名及分类:稻黄单胞杆菌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属薄壁菌门假单胞菌科黄单胞杆菌属。2病原形态与生理性状: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不形成芽胞和荚膜,但在菌体表面有一层胶质分泌物。革兰氏染色阴性。生长最适温度26~30℃。致死温度在无胶膜保护下为53℃,10min;在有胶膜保护下为57℃,10min。3寄主范围(hostrange):病菌主要侵染水稻,可侵染杂草,但杂草上发病不普遍。人工接种时还能侵染雀稗、马唐、狗尾草、芦苇等禾本科杂草。4病原菌生理分化(physiologicaldifferentiation):白叶枯菌不同菌株间致病力存在差异。我国的菌株分为7个致病型。1越冬(over-winter):病菌主要潜伏于稻种表面、胚和胚乳表面随病稻种越冬或随病稻草、稻桩越冬,作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病菌也能在马唐等多种杂草和茭白及紫云英上越冬;此外,病田长出的再生稻和落粒自生稻病株,也可成为初侵染源。带菌稻种调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也是新病区的主要初侵染源。老病区则以病稻草为主要侵染源。2侵入与发病(infection):病菌从叶片的水孔和伤口、茎基和根部的伤口以及芽鞘或叶鞘基部的变态气孔侵入。病菌从叶片的水孔侵入到达维管束或直接从叶片伤口进入维管束后,在导管内大量增殖,一般引起典型症状。病菌从茎基或根部的伤口侵入后,通过在维管束中增殖再扩展到其他部位,引起系统性侵染,使稻株出现凋萎型症状。有时秧苗虽被感染但不显症,成为带菌秧苗。移栽后,条件适宜时即可成为大田的发病中心。3传播spreading:病菌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遗留在田间、沟旁病稻草上的病菌,遇到雨水,容易冲到秧田和本田侵染秧苗引起发病。病菌在病株的维管束中大量繁殖后,从叶面或水孔大量溢出菌脓,遇水、湿溶散,借风雨、露滴或流水传播,进行再侵染。4再侵染(re-infection):具有多次再侵染。流行条件Epidemiology1品种的抗病性:一般糯稻抗病性最强,粳稻次之,籼稻最弱,籼稻品种间抗性也有明显差异。常规粳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较好,主要抗病基因为Xa-3,多年来在粳稻产区基本上控制了白叶枯病的流行。2病原菌致病型(小种)变化:病害流行取决于病菌的增殖能力和致病力强弱。日本和我国北方稻区以Ⅰ、Ⅱ或J1、J2为稳定的优势小种;江淮稻区原以Ⅱ、Ⅳ为主要菌系,但近年来Ⅳ小种逐渐上升为优势小种(占47.8%)。3气候条件:此病的发生一般在气温25~30℃时最盛,20℃以下和33℃以上受抑制。适温、多雨和日照不足有利于发病。特别是台风、暴雨或洪涝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入,更易引起病害暴发流行。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沿江河一带稻区发病也重。4栽培措施:栽培管理方面,以肥、水管理对白叶枯病的影响最大。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或绿肥埋青过多,均可导致秧苗生长过旺而致使稻株体内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抗病力减弱。同时造成郁闭高湿适于发病的小气候,加重发病。深水灌溉或稻株受淹,既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入,也由于植株体内呼吸基质大量消耗,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可溶性氮含量增加而降低抗病性,加重发病。大水漫灌、串灌可促使病害扩展与蔓延。防治策略是在控制菌源的前提下,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秧苗防治为关键,狠抓肥、水管理,辅以药剂防治。具体方法:1.杜绝种子传病无病区要防止带菌种子传入,保证不从病区引种,确需从病区调种时,要严格做好种子消毒工作。种子消毒方法有:①80%抗菌剂“402”2000倍液浸种48~72h;②20%叶青双500~600倍液浸种24~48h;③中生菌素(克菌康)100ppm浸种48h。2.种植抗病品种及合理布局目前各地都有抗病丰产性能较好的品种。河南省:郑梗754,豫梗6号,新90-261较抗。要注意:①注重品种的合理布局,不断更新品种。②扩大利用其他抗性基因,不断发掘和利用新的抗性基因。3.栽培管理:培育无病壮秧,控制压低菌源—选用无病种子,选择地势较高且远离村庄、草堆、场地的上年未发病的田块育秧,避免用病草催芽、盖秧、扎秧把;—整平秧田,湿润育秧,严防深水淹苗;秧苗三叶期和移栽前3~5d各喷药1次(药剂种类及用法同大田期防治);—肥、水管理应做到排灌分开,浅水勤灌,适时烤田,严防深灌、串灌、漫灌;—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避免氮肥施用过猛、过量。4.药剂防治目前常用的杀菌剂有:20%叶青双(噻枯唑)、20%龙克菌(叶青双铜络合物)、25%叶枯灵及10%叶枯净(5-氧吩嗪)等;中生菌素:秧田期可用中生菌素浸种(用量100mg/kg),大田期可用中生菌素喷雾(用量15mg/kg)。农用链霉素第四节稻曲病Ricefaslesmut症状Symptom病原物、侵染循环和流行因素(Epidemiology)防治方法(Control)仅在水稻开花以后至乳熟期的穗部发生,且主要分布在稻穗的中下部。病菌侵入谷粒后,在颖壳内形成菌丝块,破坏病粒内的组织。菌丝块逐渐增大,颖壳合缝处微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的孢子座。孢子座逐渐膨大,最后包裹颖壳,形成比健粒大3~4倍表面光滑的近球形体,黄色并有薄膜包被,随子实体生长,薄膜破裂,转为黄绿或墨绿色粉状物(厚垣孢子),一穗中仅几个或十几个颖壳变为稻曲病粒。此病诊断要点是一穗中仅几粒多者十几粒颖壳变成稻曲病粒,比健粒大3~4倍,黄绿色或墨绿色,状似黑粉病粒。有性态为Clavicepsoryzae-sativae,属子囊菌亚门麦角菌属;无性态为Ustilaginoideavirens,属半知菌亚门拟黑粉菌属。侵染循环1.越冬:以菌核在地面越冬,第二年7~8月间开始抽生子座,上生子囊壳,其中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厚垣孢子也可在被害的谷粒内及健谷颖壳上越冬,随时可萌发产生分生孢子且可维持6个月的发芽力。2.传播: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都可借气流传播,侵害花器和幼颖。在北方稻区一年只发生一次,在南方稻区则以早稻上的厚垣孢子为再次侵染源侵染晚稻,或早抽穗的水稻上的厚垣孢子可能成为迟抽穗水稻的侵染源。3.侵染:病菌在孕穗期侵害子房、花柱及柱头;后期则侵入幼嫩颖果的外表和果皮,蔓延到胚乳中,然后大量增殖,并形成孢子座。病粒则在水稻扬花末期至灌浆初期出现。流行条件Epidemiology品种抗性:矮秆、叶片宽、角度小、枝梗数多的密穗型品种较感病,反之则较抗病。如水晶稻、原丰早、珍汕97,威优29较抗病,而桂朝2号、津优83-176、丰良黏1号高度感病。——抗病性表现为一般早熟>中熟>晚熟,糯稻>籼稻>粳稻。栽培管理:——肥料过多,特别是花期、穗期追肥过多的田块发病较重;——高密度和多栽苗的田块发病重于低密度和少栽苗的田块。3气候因子:水稻抽穗、扬花期遇低温、多雨、寡日照天气有利于稻曲病发生。4地理条件:山区、丘陵稻田,山高雾多,日照少,湿度大,发病明显重于平原稻田。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如种植辽盐2号、双糯4号、威优29、减少桂朝2号、香粳4号、辽粳5号等。2.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晒田,发病田块收割后要深翻;。选用不带病种子,建立无病留种田,播种前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使用氮、磷、钾肥,施足基肥、巧施穗肥、施适量硅肥;。合理密植,适时移栽,勤灌浅灌。3.种子处理可选用40%多菌灵胶悬剂和50%苯菌灵WP500~800倍液浸种,早稻浸72h,晚稻浸48h,浸种后不需水洗可直接播种。可兼防稻苗瘟、稻恶苗病和绵腐病。4.药剂防治有效药剂有:井岗霉素、18%纹曲清(井岗霉素+烯唑醇)、50%稻后安、络氨铜、可杀得、多菌铜等,在破口抽穗前5~7d喷雾,但应注意在穗期用药对稻穗的安全性。第五节稻条纹叶枯病RiceStripe症状Symptom病原物、侵染循环和流行因素(Epidemiology)防治方法(Control)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以分蘖期更为明显。病株心叶沿叶脉呈现断续的黄绿色或黄白色短条斑,以后常连成褪绿大片,使叶片一半或大半变成黄白色,但在其边缘部分仍呈现上述褪绿短条斑。高秆品种发病后心叶细长而卷曲成纸捻状,弯曲下垂而成“假枯心”。矮秆品种发病后心叶展开仍较正常。早期发病植株枯死,发病迟的只在剑叶或叶鞘上有褪色斑,但抽穗不良或穗畸形不实。病株分蘖一般减少。病原为水稻条纹叶枯病毒[ricestripeTenuivirus(RSV)],属纤细病毒属。病毒粒体为多面体,25~35nm,多数为30nm。内含体呈“8”或“0”形,可见于病株叶鞘内表皮细胞内。病毒稀释限点为10-3~10-4,钝化温度为55℃,4min。在-20℃下提纯的病毒样品可保持侵染性一个月,而在-20℃传毒介体为灰飞虱,可经卵传播。寄主范围较广,除水稻外,还有玉米、小麦、高梁及多种杂草。三发病因素Epidemiology此病初侵染源是带毒越冬的灰飞虱,越冬小麦、大麦及有关杂草亦是越冬场所。病害的发生程度与灰飞虱发生量及迁移情况密切相关。在防治上采取防治害虫为主的防病综合措施,可得到良好的防病效果。1.防治传播介体:于灰飞虱传毒之前以10%吡虫啉WP防治飞虱具有较好效果。2.种植抗病品种:可因地制宜种植盐梗20、铁桂丰及云南合系11、12号等抗病品种。3.农业防治:清除田边、路边、沟边杂草。由于灰稻虱有趋向稗草、看麦娘等杂草上取食产卵习性,因此可在若虫孵化前铲除田间杂草,以减少虫源、毒源。品种要合理安排,提倡连片种植和连片收割小麦病害WHEATDISEASES叶部病害锈病(条锈、叶锈、秆锈)、白粉病、叶枯病|(交链孢、德氏霉、壳针孢、格氏霉)穗部病害赤霉病、黑胚病、黑穗病(散黑穗、腥黑穗、秆黑粉)根茎部病害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胞囊线虫病全株性病害黄矮病、丛矮病、土传花叶病随着栽培制度的改进和肥水条件的提高,小麦白粉病目前已成为小麦的主要病害。近年来,小麦纹枯病、全蚀病、小麦叶枯病、小麦黑胚病发生日趋严重,已经成为许多麦区的重要病害第二节小麦锈病WHEATRUST锈病包括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症状病原物(Pathogens)病害循环流行因素防治方法(Control)共性:三种锈病均产生黄色至红褐色的夏孢子堆,后期产生黑色的疱状冬孢子堆。区别:危害时期、危害部位、夏孢子堆大小,颜色,排列、破裂程度;冬孢子堆特点。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条锈病WheatStripeRust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茎秆及穗部。小麦受害后,叶片表面出现褪绿斑,以后产生黄色疱状夏孢子堆,后期产生黑色的疱状冬孢子堆。条锈病夏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在成株上沿叶脉排列成行,呈虚线状,幼苗期则不排列成行。叶锈病(WheatLeafRust)主要危害小麦叶片,有时也危害叶鞘和茎。叶片受害,产生许多散乱的、不规则排列的圆形至长椭圆形的橘红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夏孢子粉。夏孢子堆较秆锈菌小而比条锈病菌大,多发生在叶片正面。后期在叶背面散生椭圆形黑色冬孢子堆。秆锈病(WheatStemRust)主要危害茎秆和叶鞘,也可危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长椭圆形,在三种锈病中最大,隆起高,褐黄色,不规则散生。成熟后表皮大片开裂并向外翻起如唇状,散出锈褐色夏孢子粉。后期产生黑色冬孢子堆,破裂散出黑色冬孢子粉。学名及分类条锈病菌:条形柄锈菌Pucciniastriiformisf.sp.tritici叶锈病菌:隐匿柄锈菌Pucciniareconditaf.sp.tritici秆锈病菌:禾柄锈菌Puccciniagraminisf.sp.tritici三种病菌均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2病原形态条锈病菌:夏孢子堆长椭圆形,橙黄色。夏孢子单胞、球形,表面有细刺,鲜黄色;冬孢子堆多生于叶背,长期埋生于寄主表皮下,灰黑色。冬孢子双胞,棍棒形,顶部扁平或斜切;分隔处稍缢缩,褐色。叶锈病菌:夏孢子单胞,球形或近球形,黄褐色,表面有微刺,冬孢子双胞,棍棒状,上宽下窄,顶部平截或稍倾斜,暗褐色。秆锈病菌:夏孢子堆椭圆形至狭长形,夏孢子单胞,暗黄色,长圆形,表面有细刺。冬孢子有柄,双胞,椭圆形或长棒形,浓褐色,表面光滑,横隔处稍缢缩,顶端壁厚,圆形或略尖,有孢子柄。3病原生物学:条锈病菌:小麦条锈菌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温度较低。菌丝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适温为10~15℃;夏孢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2~3℃,最高温度20~26℃,最适温度7~10℃;侵入适温9~12℃。夏孢子的萌发和入侵需饱和湿度或叶面具水滴(水膜)。条锈菌夏孢子不耐高温,在36℃下经2d即失去生活力。叶锈病菌:小麦叶锈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既耐低温,又耐高温。夏孢子萌发温度为2~31℃,最适温度15~20℃,在有水膜时可萌发。冬孢子、锈孢子的萌发适温为14~19℃和20~22℃。秆锈病菌:秆锈菌要求较高的温度,菌丝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低温度为15℃。夏孢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3℃,最高温度31℃,最适温度为18~22℃。冬孢子萌发和担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均为20℃。在小檗上,锈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0~32℃,而萌发适温为16~18℃。夏孢子的萌发和入侵需在叶表面具水滴(或水膜)或100%的大气湿度下进行。病菌只有在充足光照条件下才能在植物上正常生长和发育,否则其生长和发育就会受到抑制。条锈病1越夏:小麦条锈病是一种低温病害,不耐高温,因此越夏便成为条锈病侵染循环中的关键环节。夏季最热一旬均温超过22~23℃,条锈菌便不能越夏病菌通过气孔侵入叶片,距越夏区越近,播种越早,秋苗发病越重。越冬:病菌以侵入叶组织的菌丝体休止越冬。只要受侵叶片未被冻死,病菌即可渡过寒冬。条锈菌能否越冬的临界温度为最冷月平均气温-6~-7℃,但麦田若有积雪覆盖,即使气温低于-10在我国多数麦区,由于大面积种植的是感病品种,决定春季流行的关键因素是越冬菌量和春季降雨量。越冬菌量大,春季降雨量多,容易引起条锈病流行。叶锈病小麦叶锈菌在我国大部分麦区,小麦收获后病菌转移到自生麦苗上越夏;冬麦秋播出土后,病菌又从自生麦苗上转移到秋苗上危害、越冬。病菌在晚播小麦的秋苗上侵入较迟,以菌丝体潜伏在叶组织内越冬。冬小麦播种越早,秋苗发病也越早、越重。一般9月5~20日播种的发病较重,此后播种的发病较轻。冬季气温高、雪层覆盖厚、覆雪时间长、土壤湿度大,对病菌越冬有利,越冬菌源多。叶锈菌夏孢子萌发后长出芽管,沿叶表生长,遇到气孔后,芽管顶端膨大形成附着胞。附着胞下方长出侵入丝,在气孔下腔内形成泡囊,再长出侵染菌丝,在叶肉细胞间隙蔓延生长,以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夺取寄主的营养。叶锈菌除典型的从气孔侵入外,还可以直接侵入寄主细胞。芽管在叶表面延伸,顶端稍膨大形成附着胞,直接侵入寄主组织。病菌侵入后形成夏孢子堆和夏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VCD)秆锈病:小麦秆锈菌夏孢子随气流传播到感病植株上,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夏孢子萌发产生芽管沿叶片生长,遇气孔后顶端膨大,形成明显的附着胞,后长出侵入丝,钻入气孔并形成泡囊,再长出侵染菌丝,在寄主叶肉细胞间隙蔓延,以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吸取营养。条件适宜,侵入的菌丝经过5~6d即可形成夏孢子堆。小麦秆锈菌有时可在先前形成的夏孢子堆周围又生出几个小的次生孢子堆,所以,秆锈菌在叶片组织内为局部定殖。小麦秆锈菌夏孢子随气流传播到感病植株上,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夏孢子萌发产生芽管沿叶片生长,遇气孔后顶端膨大,形成明显的附着胞,后长出侵入丝,钻入气孔并形成泡囊,再长出侵染菌丝,在寄主叶肉细胞间隙蔓延,以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吸取营养。条件适宜,侵入的菌丝经过5~6d即可形成夏孢子堆。小麦秆锈菌有时可在先前形成的夏孢子堆周围又生出几个小的次生孢子堆,所以,秆锈菌在叶片组织内为局部定殖。小麦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取决于锈菌小种的变化、品种抗性以及环境条件。1.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化:条锈菌生理小种群体结构的重大变化是导致大批抗病品种抗锈性丧失和锈病流行的主要原因。—20世纪50年代,条中1号上升为优势小种,导致碧蚂1号品种丧失抗锈性;2.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与菌量密切相关:秋季,当广大冬麦区陆续播种出苗后,夏孢子借西北高空气流由西向东、向北传播,侵染小麦幼苗,并在当地越冬。在冬季温暖的地区,条锈菌可不断繁殖,为春季条锈病的流行提供了大量菌源。春季4月前后,大量的锈菌夏孢子可自南向北传播至黄、淮、海等广大麦区,造成侵染。3品种抗病性:品种抗锈性有多种类型,主要包括低反应型抗锈性、数量性状抗锈性和耐锈性等三大类型。其表现形式、强度和机制多样。低反应型抗锈性:低反应型抗锈性的抗锈强度可由免疫到中度抗病,特点是在锈菌侵入后迅速发生过敏性坏死反应,侵染点及周围的寄主细胞迅速坏死,抑制病菌扩展,形成较低的反应型。它是由少数主效抗病基因控制的,对锈菌生理小种有高度的专化性,这是小麦抗锈育种所利用的主要抗锈性类型。数量性状抗锈性:数量性状抗锈性的抗病因素很复杂,品种间抗病性的差异表现为数量差异,包括侵染率、潜育期、孢子堆数目和孢子堆大小等,难以用定性的方法鉴别。此种抗病性也称为一般抗病性、部分抗病性等,由多数微效基因控制。在流行学上表现为流行速率降低,这种性状也称为慢锈性或迟锈性。耐锈性:指某些品种发病程度与感病品种相当,但其产量损失显著低于感病品种的现象。耐锈品种可能具有较强的生理补偿作用,如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光合效率高、灌浆速度快等,足以抵销因锈病造成的部分损失。在锈病流行时,耐锈品种具有明显的保产作用。4气象因子:影响条锈病发生和流行的环境条件主要是雨水和结露。夏秋多雨,有利于越夏菌源繁殖和秋苗发病;冬季多雪,有利于保护菌源越冬;3~5月,尤其是3-4月份雨水多、结露时间长,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发展和蔓延。在早春无雨情况下,病叶死亡快,不利于条锈病流行。5栽培管理措施:如耕作、播期、密度、水肥管理和收获方式等对麦田小气候、植株抗病性和锈病发生也有很大的影响。冬灌有利于锈菌越冬;麦田管理不当,追施氮肥过多过晚,使麦株贪青晚熟,加重锈病发生;大水漫灌能提高小气候湿度,有利于锈菌侵染。防治策略是:种植高产抗病品种为基础,减少菌源为前提,加强保健栽培为关键,药剂防治为辅助。主要防治措施:1.推广抗病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农业防治:3药剂防治:(1)种子处理:烯唑醇三唑酮(2)春季喷药:烯唑醇三唑酮、敌力脱、戊唑醇、福星等具体方法有:1.种植抗病品种和品种合理布局(1.)种植抗病品种条锈病:注意小种变化叶锈病:藁麦8901,新麦18,郑农16,濮优938,豫展9705,豫麦34,豫麦49(2.)实行抗锈基因合理布局在小麦锈病的越夏区和越冬区分别种植不同抗源类型的小麦品种,可切断锈菌的周年循环,减少锈菌优势小种形成的机会,减缓小麦品种抗锈基因失效的速度;同一地区应实行抗源多样化。2.栽培防治条锈适期播种,避免早播,减轻秋苗发病,减少秋季菌源。越夏区要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的积累和传播;在土壤缺乏磷、钾肥的地区,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减少锈病发生;合理灌溉,将病害的发生和产量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叶锈精耕细耙,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控制越夏菌源;在秋苗易发生叶锈病的地区,避免过早播种,可显著减轻秋苗发病,减少越冬菌源;合理密植和适量适时追肥,避免过多过迟施用氮肥。锈病发生时,南方多雨麦区要开沟排水;北方干早麦区要及时灌水,可补充因锈菌破坏叶面而蒸腾掉的大量水分,减轻产量损失。3.药剂防治目前可用粉锈宁、速保利等三唑类杀菌剂拌种或成株期喷雾。、第三节小麦白粉病WheatPowderyMildew.症状病原物(Pathogens)病害循环流行因素防治方法(Control).危害时期:小麦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危害。危害部位: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茎杆和穗部。症状和病征: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表面生一层白粉状霉层(分生孢子),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闭囊壳)。一般叶片正面病斑比反面多,下部叶片多于上部叶片。病斑多时可愈合成片,并导致叶片发黄枯死。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细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明显下降,对产量影响很大。1学名及分类:有性态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graminisf.sp.Tritici;属子囊菌亚门布氏白粉菌属;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串珠状粉孢菌Oidiummonilioides。2病原形态:病菌为表面寄生菌,菌丝生于寄主体表,无色,仅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菌丝上垂直生成分生孢子梗,基部膨大成球形,梗上生有成串的分生孢子,一般可有6、7个乃至10多个。分生孢子卵圆形,单胞,无色。3病原生物学:白粉病菌对湿度和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相对湿度0-100%之间分生孢子均可萌发,一般湿度越大,萌发率越高,但在水滴中反而萌发率下降。分生孢子在0.5-30℃之间均可萌发,以10-17℃最为适宜。分生孢子不耐高温,夏季寿命很短,一般只有4天左右。在温度为10-20℃条件下,子囊孢子形成、萌发和侵入都比较适宜。直射阳光对分生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因此在植株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或阴天时发生较重。4病原菌生理分化:小麦白粉病菌主要危害小麦,有时可侵染黑麦和燕麦,但不侵染大麦。大麦白粉病菌(B.graminisf.sp.hordei)也不侵染小麦。据报道,在温室人工接种条件下,小麦白粉病菌可侵染鹅冠草属(Roegneria)、披碱草属(Elymus)和冰草属(Agropyrum)的一些种。小麦白粉病菌内生理分化现象十分明显,国内选用9个鉴别寄主并采用8进制编码命名生理小种,已鉴定出生理小种70多个。1.病原菌的越夏和越冬:小麦白粉病菌的越夏方式目前认为有两种:一种是以分生孢子在夏季气温较低的地区(最热一旬的平均气温不超过24℃另一种越夏方式是以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越夏。病菌越夏后侵染秋苗,导致秋苗发病。在冬季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植株下部叶片或叶鞘内越冬。如冬季温暖,雨雪较多或土壤湿度大,则有利于病菌的越冬。2.传播和侵入:传播: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助于气流传播,而且病菌可借助高空气流进行远距离传播。侵入:病菌的孢子随气流传到感病品种的植株上后,遇到合适的条件即可萌发产生芽管,芽管的顶端膨大形成附着胞,附着胞上再产生侵入丝直接穿透寄主表面的角质层,侵入寄主表皮细胞,并在表皮细胞内产生吸器,吸取寄主营养。3.再侵染:病菌完成侵染并建立寄生关系后,菌丝即可在寄主组织表面不断蔓延生长,随后在菌丝中分化形成分生孢子梗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由气流向周围传播引起多次再侵染。白粉病潜育期很短,21~25℃时只有3d,整个生育期再侵染十分频繁1品种抗病性:根据抗病性表现,又可把小麦品种对白粉病菌的抗性分为低反应型抗病性、数量性状抗病性和耐病性等。①低反应型抗病性:又称小种专化抗病性,由少数主效基因控制,在白粉病菌侵入时迅速发生过敏性坏死反应,表现为反应型级别低(0,0;1和2),如白免3号、肯贵阿1号、郑州831.②数量性状抗病性:表现为侵染率低,潜育期长,孢子堆小,产孢量少,病情增长较慢等,如望水白、阿勃、豫麦2号、豫麦15号、小偃6号等。③耐病性:由于植株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光合作用效率高,灌浆速度快等,具有较强的补偿作用,在植株感病后产量损失较小。2气候条件:(1)温度:对春季小麦白粉病的影响包括3个方面:一是始发期的早晚,二是潜育期的长短和病情发展速度的快慢,三是病害终止期的迟早。小麦白粉病在温度0~25℃均可发生,15~20℃为发病最适温度,10℃(2)湿度和降雨:一般来说,干旱少雨不利于病害发生,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相对湿度增加,病害会逐渐加重。虽空气湿度较高有利于病菌孢子的形成和侵入,但湿度过大降雨过多则不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和传播,对病害发展反而不利。3栽培条件:氮肥施用过多,灌水量大,往往导致田间通风透光不良,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侵染;同时植株生长过于密茂,贪青徒长,叶片幼嫩,而且易于倒伏,植株抗病性差,白粉病发生较重。因此,肥水条件好的高产地块易于发病。播种过早,播量过大,密度大,发病严重。4菌源数量:秋苗发病轻重与越夏地的菌源量有密切关系防治策略:以推广抗病品种为主,辅之于减少菌源、栽培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其中抗病性表现较好的有:白兔3号、郑州831、花培28、豫麦17号、鲁麦14号、冀麦5418等等。近年鉴定矮早4110、豫麦47号、周麦16、中育6号、豫麦18号、豫麦70、济麦1号、豫麦49号、太空6号、豫麦34、新麦18等比较抗病。2.减少初侵染来源由于自生麦苗上的分生孢子是小麦秋苗的主要初侵染菌源,因此在小麦白粉病的越夏区,在麦播前要尽可能消灭自生麦苗,以减少菌源,降低秋苗发病率。在病原菌闭囊壳能够越夏的地区,麦播前要妥善处理带病麦秸。3.加强栽培管理①适期适量播种,控制田间群体密度②合理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施用量,可显著降低病情,要坚决避免偏施氮肥。③合理灌水,降低田间湿度。北方麦区应根据土壤墒情进行冬灌,减少春灌次数,降低发病高峰期的田间湿度。4.药剂防治①播种期拌种:三唑酮(粉锈宁)拌种进行防治,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03%(a.i),用药量切忌过大,否则会影响出苗。烯唑醇按种子量0.02%(a.i)进行拌种,对防治小麦苗期白粉病、锈病和根病亦有较好效果。②春季喷药防治:15%三唑酮、20%三唑酮、12.5%烯唑醇等。一般喷洒一次即可基本控制白粉病危害。25%敌力脱(氧环宁、丙环唑)、40%多-硫、70%甲基硫菌灵、50%退菌特等对小麦白粉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这些药剂残效期较短,一般需要喷洒2-3次。第四节小麦叶枯病WheatLeafBlightandSpot表小麦几种叶枯病发生时期、危害部位和症状特点比较病害种类雪霉叶枯病根腐叶枯病链格孢叶枯病壳针孢类叶枯病发生时期幼苗~灌浆期苗期~收获期小麦生长中后期小麦生长中后期危害部位和症状类型危害幼芽、叶片、叶鞘和穗部,造成芽腐、叶枯、鞘腐和穗腐等症状,以叶枯为主危害叶片、根部、茎基部、穗部和籽粒,造成苗腐、叶枯、根腐、穗腐和黑胚主要危害叶片和穗部,造成叶枯和黑胚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穗部,造成叶枯和穗腐叶片上病斑特点病斑初为水浸状,后扩大为近圆形或椭圆形大斑,直径1~4cm,边缘灰绿色,中央污褐色,多有数层不明显轮纹。早期在叶片上形成褐色近圆形或椭圆形较小病斑。成株期形成典型的淡褐色梭形叶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初期在叶片上形成较小的黄色褪绿斑,后扩展为中央呈灰褐色,边缘黄褐色长圆形病斑。初形成淡褐色卵圆形小斑,扩大后形成浅褐色近圆形或长条形,亦可互相连结成不规则形较大病斑。病征病斑表面常形成砖红色霉层,潮湿时病斑边缘有白色菌丝薄层。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黑色霉层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灰黑色霉层病斑上密生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原物.病害循环流行因素防治方法(Control)1学名及分类:小麦雪霉叶枯病菌:有性态为Monographellanivalis根腐叶枯病菌:有性态为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sativus无性态为Bipolarissorokiniana链格孢叶枯病菌:为小麦链格孢Alternariatriticina壳针孢类叶枯病菌:为小麦壳针孢Septoriatritici1越冬几种叶枯病菌多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或以孢子附着于种子表面,或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在病残体中越夏或越冬。种子和田间病残体上的病菌为苗期的主要初侵染来源。一般感病较重的种子,常常不能出土就腐烂而死。病轻者可出苗,但生长衰弱。2传播和侵入病组织及残体所产生的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直接侵入或由伤口和气孔侵入寄主。3再侵染如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发病后不久病斑上便又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致使叶片上产生大量病斑,干枯死亡。尽管多数叶枯病菌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危害,但以抽穗后灌浆期发生较重,是主要危害时期。小麦叶枯病的发病程度与气象因素、栽培条件、菌源数量、品种抗病性等因素有关。1.气候因素:潮湿多雨和比较冷凉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雪霉叶枯病的发生。14~18℃适宜于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产生,18~22℃则有利于病菌侵染和发病。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降雨量对病害发展影响很大,如此期降雨量超过70mm发病严重,40mm以下则发病较轻。苗期受冻,幼苗抗逆力弱,叶枯病往往发生较重。小麦开花期到乳熟期潮湿(r﹥80%)并配合有较高的温度(18~2.栽培条件:氮肥施用过多,冬麦播种偏早或播量偏大,造成植株群体过大,田间郁闭,发病重;东北地区报道春小麦过迟播种,幼苗根腐叶枯病也重。麦田灌水过多,或生长后期大水漫灌,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有利于病害发生。此外,麦田杂草多,倒伏严重,土地耕翻粗糙,病害均有加重趋势。3.菌源数量:种子感病程度重,带菌率高,播种后幼苗感病率和病情指数也高。东北地区研究报道种子感病程度与根腐叶枯病病苗率和病情指数之间呈高度正相关。4.品种抗病性:小麦品种对各种叶枯病的抗病性研究发现,没有免疫品种。虽品种间抗性存在一定差异,但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多数不抗病。矮杆品种雪霉叶枯病发生较重;软粒小麦一般高感链格孢叶枯病,而硬粒小麦则抗病性较强。据报道,成株期蚜虫危害重的小麦田,叶枯病发生也往往较重。小麦叶枯病的防治以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为主,使用无病种子和较抗(耐)病品种。1.使用无病种子和种子消毒使用健康无病种子,减少菌源量,可减轻病害发生。做好种子田的防治,降低种子带菌率;尽可能不去重病区调种。对带菌种子可用2.5%适乐时种衣剂1:500(药:种)包衣,或20%克福种衣剂1:50包衣,或种子重量0.5%的50%福美双,或种子量0.03%的三唑酮(a.i)拌种。2.农业防治播前精细整地,并注意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进行适期适量播种;施足基肥,氮磷钾配合使用,避免过量过晚施用氮肥,以控制田间群体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使小麦健壮生长。控制灌水,特别是小麦生长后期不能大水漫灌,雨后还要及时排水。麦收后要翻耕,加速病残体腐烂,以减少菌源。3.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在东北地区发现温州和尚、华东3号、93系列品系对小麦根腐叶枯病抗病性较好;河南省发现藁麦8901,新麦18,郑麦9405,郑农16,中育8号、矮早4110、周麦16、百农878等比较抗病。叶枯病较轻。4.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应及时喷洒杀菌剂进行防治。防治雪霉叶枯病可使用15%三唑酮、12.5%烯唑醇、50%甲基硫菌灵和50%多菌灵;防治其他叶枯病可用20%敌力脱、75%代森锰锌或12.5%烯唑醇等药剂。一般第一次喷药后根据病情发展,间隔10-15d再喷药一次。由于小麦叶枯病病原菌比较复杂,不同杀菌剂复配使用效果更好。第五节小麦赤霉病WheatScab小麦赤霉病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而且降低小麦品质,使蛋白质和面筋含量减少,出粉率降低,加工性能受到明显影响。同时感病麦粒内含有多种毒素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等,可引起人、畜中毒,发生呕吐、腹痛、头昏等现象。严重感染此病的小麦不能食用。病症病原物病害循环流行因素防治方法赤霉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能发生。苗期形成苗枯,成株期形成基腐、秆腐和穗枯,以穗枯危害最重。穗枯:部分小穗或整穗受害。被害小穗最初在基部变水渍状,后渐失绿褪色而呈褐色病斑,然后颖壳的合缝处生出一层明显的粉红色霉层。一个小穗发病后,不但可以向上、下蔓延,危害相邻的小穗,并可伸入穗轴内部,使穗轴变褐坏死,使上部没有发病的小穗因得不到水分而变黄枯死。后期病部出现紫黑色颗粒状物。籽粒发病后皱缩干瘪,变为苍白色或紫红色,有时籽粒表面有粉红色霉层。1.学名及分类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zeae,属于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赤霉属;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此外,黄色镰刀菌F.culmorum和燕麦镰刀菌F.auenaceum等多种镰刀菌也可以引起赤霉病。2病原形态禾谷镰刀菌大型分生孢子多为镰刀形,稍弯曲,顶端钝,基部有明显足胞。一般有3-5个隔膜,单个孢子无色,聚集成堆时呈粉红色。一般不产生小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有性态产生子囊壳,散生或聚生于感病组织表面,卵圆形或圆锥形,深蓝至紫黑色,表面光滑,顶端有瘤状突起为孔口。子囊无色,棍棒状,两端稍细,内生8个子囊孢子,呈螺旋状排列。子囊孢子无色,弯纺缍形,多有3个隔膜。3病原生物学: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分生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为24-28℃,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子囊壳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5-20℃,子囊和子囊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为251越冬(Overwinter):小麦赤霉病菌腐生能力强,麦收后可继续在麦秸、玉米秆、豆秸、稻桩、稗草等植物残体上存活,并以子囊壳、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各种寄主植物的残体上越冬。土壤和带病种子也是重要的越冬场所。病残体上的子囊壳和分生孢子以及带病种子是下一个生长季节的主要初侵染源。2传播与侵染SpreadingandInfection子囊孢子借气流和风雨传播。小麦抽穗后至扬花末期最易受病菌侵染。病菌主要通过凋萎的花药侵入小穗(少数可以从张开的颖缝处直接侵入)。孢子落在麦穗上后萌发产生菌丝,先在颖壳外侧蔓延后经颖片缝隙进入小穗内并侵入花药,引起小穗凋萎。小穗被侵染后,条件适宜,3-5d即可表现症状。尔后菌丝逐渐向水平方向的相邻小穗扩展,也向垂直方向穿透小穗轴进而侵害穗轴输导组织,导致侵染点以上的病穗出现枯萎。3再侵染re-infection潮湿条件下病部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但再侵染次数有限,作用也不大。穗枯的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花期的初侵染量和子囊孢子的连续侵染。气象条件、菌源数量、寄主抗病性及生育时期、栽培条件等因素与赤霉病发生有密切关系。充足的菌源,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和小麦扬花期相吻合,就会造成赤霉病流行。气象条件:气候因素对小麦赤霉病的影响,在前期主要是影响基物上接种体的产生,后期则主要影响病原菌的侵入、扩展和发病。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降雨量、降雨日数和相对湿度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小麦抽穗期后降雨次数多,降雨量大,相对湿度高,日照时数少是构成穗腐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尤其开花到乳熟期多雨、高温,穗腐严重。2.菌源数量:越冬菌源量和孢子释放时间与田间病害发生程度的关系十分密切。具有充足菌源的重茬地块和距离菌源近的麦田发病严重。另外,影响苗期发病的主要因素是种子带菌量,种子带菌量大,或种子不进行消毒处理,病苗和烂种率高。在我国北方麦区,菌源量较多,一般不是流行的限制因素。3.品种抗病性和生育时期:小麦品种间对赤霉病抗病性存在有一定差异,但尚未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特别是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主栽品种对赤霉病抗性均较差。我国育种工作者在抗小麦赤霉病育种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曾选育出苏麦3号、扬麦4号、华麦6号、宁7840、万年2号等抗病品种。从生育期来看,小麦整个穗期均可受害,但以开花期感病率最高,开花以前和落花以后则不易感染,说明病菌的侵入时期受到寄主生育期的严格限制。4.栽培条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开花期灌水过多,造成田间湿度较大,有利于发病;麦田施氮肥较多,植株群体大,通风透光不良或造成贪青晚熟,也能加重病情。应采取以农业防治和减少初侵染源为基础,充分利用抗病品种,及时喷洒杀菌剂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1.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如苏麦3号、扬麦4号、华麦6号、宁7840、万年2号等。河南省:豫麦34,豫展9705,郑农16,郑麦9023,中育8号发病较轻。2.加强农业防治,消灭或减少菌源数量播种时要精选种,减少种子带菌率;适量播种,以免造成植株群体过于密集和通风透光不良;要控制氮肥施用量,实行按需合理施肥,氮肥作追肥时也不能太晚;小麦扬花期应少灌水,更不能大水漫灌,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降湿。采取必要措施消灭或减少初侵染菌源,小麦扬花前要尽可能处理完麦秸、玉米秸等植株残体;上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翻耕灭茬,促使植株残体腐烂,减少菌源数量。3.药剂防治在当前品种普遍抗性较差的情况下,药剂防治仍是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关键和有效措施。①种子处理:是防治芽腐和苗枯的有效措施。可用50%多菌灵,每100kg种子用药100-200g(a.i)湿拌。亦可用适乐时和烯唑醇拌种。②喷雾防治:是防治穗腐的关键措施。各地应根据菌源情况和气象条件,适时作出病情预测预报,并及时进行喷药防治。防治穗腐的最适施药时期是小麦齐穗期至盛花期,施药应宁早勿晚。比较有效的药剂是多菌灵等内吸杀菌剂。每hm2用药(a.i)450-600g兑水喷雾。第六节小麦黑穗(粉)病WheatSmuts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秆黑粉病小麦散黑穗病(loosesmut)普遍发生于各国产麦区。一般发病比较轻,在1%-5%之间,个别发生较重的地区发病率在10%以上。小麦腥黑穗病(StinkingSmut,Bunt)在世界各国麦区均有发生。我国主要是光腥黑穗和网腥黑穗,矮腥黑穗病在我国尚未发生,是重要的进境植物检疫对象。腥黑穗病病菌孢子因含有毒物质三甲胺,使面粉不能食用。如将混有大量菌瘿和孢子的麦粒作饲料,会引起家禽和牲畜中毒。小麦秆黑粉病(FlagSmut)过去在我国曾普遍发生于黄淮海冬麦区,以河南、山东等省发生较重。解放后经大力防治,已基本上控制了该病的危害。但20世纪70年代后,在一些地区又有所回升。病症病原物病害循环流行因素防治方法小麦散黑穗病:系统性侵染病害,病株在抽穗前症状不明显,一般病株较矮而直立,抽穗早。起初,穗外面包一层灰色薄膜,里面充满黑粉。抽穗后不久,薄膜破裂,黑粉飞散,剩下穗轴。一般病株比健株提早几天抽穗。小麦腥黑穗病:主要在穗部表现症状。病株一般较健株稍矮,分蘖增多,矮化程度及分蘖情况依品种而异。病穗短直,颜色较健穗深,初为灰绿色,后变灰黄色,病粒较健粒短而胖,因而颖片略开裂,露出部分的病粒(称菌瘿),初为暗绿色,后变灰黑色,如用手指微压,则易破裂,内有黑色粉末(即病菌的冬孢子)。菌瘿因含有挥发性三甲胺,有鱼腥气味,所以称“腥黑穗病”。小麦秆黑粉病:主要危害麦秆、叶和叶鞘,拨节期以后症状最明显。主要症状为:病斑初淡灰色条纹,逐渐隆起,转深灰色,最后寄主表皮破裂,露出黑粉(冬孢子)。病株显著矮小,分蘖增多,病叶卷曲,病穗很难抽出,多不结实,甚至全株枯死。小麦散黑穗病菌:有性态为散黑粉菌Ustilagonuda,属于担子菌亚门黑粉菌属。冬孢子略呈球形或近球形,浅黄色至茶褐色,表面生有微细突起。冬孢子萌发后产生先菌丝,先菌丝四个细胞可分别长出单核分枝菌丝,但不产生担孢子。小麦腥黑穗病菌我国病原主要有2种,即网腥黑粉菌Tilletiacaries、光腥黑粉菌Tilletiafoetida。网腥黑粉菌的冬孢子多为球形或近球形,褐色至深褐色,孢子表面有网纹。光腥黑粉菌的冬孢子圆形,卵圆形和椭圆形,淡褐色至青褐色,孢子表面光滑,无网纹。小麦秆黑粉病菌:病菌以1-4个冬孢子为核心,外围以若干不孕细胞组成孢子团。孢子团圆形或长椭圆形。冬孢子单胞,球形,深褐色。冬孢子萌发产生圆柱状先菌丝,先菌丝无色透明,顶端轮生出担孢子3-4个。担孢子长棒状,顶端尖削,微弯。1.小麦散黑穗病:散黑穗病菌属花器侵染类型,一年只有一次侵染。病穗散出冬孢子时期,恰值小麦开花期,冬孢子借风力传送到健花柱头上,冬孢子发芽产生先菌丝和单核分枝菌丝,亲和性单核菌丝结合后产生双核侵染菌丝,多在子房下部或籽粒的顶端冠基部穿透子房壁表皮直接侵入,并穿透果皮和珠被,进入珠心,潜伏于胚部细胞间隙。当籽粒成熟时,菌丝体变为厚壁休眠菌丝,以菌丝状态潜伏于种子胚里。带病种子播种后,胚里的菌丝随着麦苗生长,直到生长点,以后并随着植株生长而伸展,形成系统侵染。在孕穗期到达穗部,在小穗内继续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菌丝变成冬孢子,成熟后散出,被风传到健穗的花器上萌发侵入,以菌丝状态潜伏于种子胚内越冬,造成下一年发病。2.小麦腥黑穗病:此病是一种单循环系统侵染的病害,其侵染来源有3个方面:①种子带菌:小麦在脱粒时,碾碎了病粒,使冬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菌瘿及菌瘿的碎片混入种子间。②粪肥带菌:打麦场上的麦糠,碎麦秸及尘土混入肥料,或用带菌麦草饲喂牲畜及带菌种子饲喂家禽,通过消化道后,冬孢子没有死亡,而使粪肥成为侵染来源。③土壤带菌:病粒落入田间,或靠近打麦场的麦田,在打场时,由风吹入冬孢子,而造成土壤传染。上述3种情况,以种子带菌为主。小麦种子播种后,当种子发芽时,冬孢子也随即萌发,由胚芽鞘侵入幼苗,并到达生长点,菌丝随小麦生长而发展,到小麦孕穗期,病菌侵入幼穗的子房,破坏花器,形成黑粉,使整个花器变成菌瘿。3.小麦秆黑粉病:秆黑粉病菌以土壤传播为主,种子和粪肥也能传播。小麦收获后,冬孢子散落于土壤中或随病残体进入土壤中越冬。越冬的冬孢子,在小麦种子播种发芽后,也开始萌发并从幼苗胚芽鞘侵入,并进入生长点,为系统侵染病害。单循环病害,一年只能侵染一次。1.小麦散黑穗病:散黑穗病发病率高低,与上一年病菌侵入率有直接关系,上一年开花期的气象条件与病菌数量对下一年的发病影响很大。小麦开花期遇有细雨和多雾、温度高的环境,有利冬孢子萌发和侵入,种子带菌率就高;相反,如开花期干旱,孢子难以发芽,种子带菌率就低。此外,开花期遇有暴风雨,可将冬孢子淋于地下,不利于传播,发病亦少。品种抗病性对病害也有一定影响,抗病性强的品种发病轻,一般颖片开张大的品种较感病。2.小麦腥黑穗病:腥黑穗病属幼苗侵入系统侵染的病害,凡是影响小麦幼苗出土快慢的因素,如土温、墒情、通气条件、播种质量、种子发芽势等均影响此病发生的轻重。但最主要的是地温和墒情。温度低不利于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延长了幼苗出土时间,增加了病菌侵染的机会,因而发病重。土壤过于干燥,由于水分不足而影响孢子的萌发。土壤过湿,由于供氧所不足,也不利于孢子萌发。一般含水量40%以下的土壤,适于孢子萌发,有利于病菌侵染。此病发生的严重程度与地势、播种期及播种深度有密切关系。高山发病重,浅山丘陵次之,平原最轻;阴坡发病重,阳坡发病轻。冬小麦晚播或春小麦早播发病都较重。播种过深、覆土过厚,麦苗不易出土,也增加病菌侵染的机会,加重病害的发生。3.小麦秆黑粉病:发病轻重与土壤带菌量、土壤条件、耕作制度有关。与土壤带菌量呈正相关。播期土壤温度对小麦秆黑粉病的发生有较大影响,土壤温度以14-21℃病田连作,施用带菌肥料都有利于病害发生。小麦黑穗(粉)病的防治应采用以加强检疫和种子处理为主,农业防治和抗病品种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1.加强检疫工作小麦矮腥黑穗病是我国的进境检疫对象,应加强检疫工作,防止病害随种子或商品粮传入我国。2.种子处理药剂种类和使用方法:①2%立克秀:每100kg种子用药20g拌种。②12.5%烯唑醇:每100kg种子用药20g(a.i)拌种。③3%敌畏丹:按1:500-1000(药:种)进行种子包衣。3.建立无病留种田,繁育和使用无病种子留种田要与生产田隔离200m以上;播种的种子要在精选后严格进行消毒;田间管理时应注意施用无病肥及时拔除病株等;发现检疫对象的种子田,应进行销毁。4.栽培防病播种前要作好整地和保墒工作,适期播种,冬春播种不宜过迟,播种不宜过深,促进幼苗早出土,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而减少发病。播种时用硫铵等速效肥作种肥,每hm2用硫铵225kg,掺5倍细土,混匀后与麦种一起播下,也可获得良好的防病效果。以土壤和粪肥传播为主的病害,可采用与非寄主作物实行1-2年轮作,或1年水旱轮作,并要施无病肥。第七节小麦纹枯病WheatSharpEyespot我国80年代以来,由于小麦品种更换、农业栽培制度的改变以及肥水条件的改善,发病逐年加重。病症病原物病害循环流行因素防治方法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受害,造成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倒伏、枯孕穗等多种症状。1.烂芽和死苗:种子发芽后,芽鞘受侵染变褐,继而烂芽枯死,不能出苗。主要在小麦3-4叶期发生,在第一叶鞘上呈现中央灰白、边缘褐色的病斑,严重时因抽不出新叶而造成死苗。2花秆烂茎:返青拔节后,病斑最早出现在下部叶鞘上,产生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多个病斑相连接,形成云纹状的花秆,条件适宜时,病斑向上扩展,并向内扩展到小麦的茎秆,在茎秆上出现近椭圆形的“眼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两端稍尖。田间湿度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蛛丝状白色的菌丝体,以及由菌丝纠缠形成的黄褐色的菌核。小麦茎秆上的云纹状病斑及菌核是纹枯病诊断识别的典型症状。3倒伏:由于茎部腐烂,后期极易造成倒伏。4枯孕穗:发病严重的主茎和大分蘖常抽不出穗,形成“枯孕穗”,有的虽能够抽穗,但结实减少,籽粒秕瘦,形成“枯白穗”。枯白穗在小麦灌浆乳熟期最为明显,发病严重时田间出现成片的枯死。此时若田间湿度较大,病植株下部可见病菌产生的菌核,菌核近似油菜籽状,极易脱落到地面上。1学名及分类无性态:禾谷丝核菌Rizoctoniacerealis(CAG-1菌丝融合群)属于真菌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有性态:担子菌亚门角担菌属(Cenatobasidium),自然情况下不常见。立枯丝核菌(RizoctoniasolaniAG-5等)也能引起小麦纹枯病。病原形态:初生菌丝无色较细,菌丝分枝呈锐角或近直角,分枝处大多缢缩变细。菌丝以后变褐色,分枝和隔膜增多,分枝与母枝之间几乎呈直角。部分菌丝膨大成念珠状。菌核初为白色,后变成不同程度的褐色,表面粗糙,不规则,菌核之间有菌丝连接,大小如油菜籽。禾谷丝核菌菌丝细胞双核,菌核较小,色泽较浅,菌丝生长速度慢,较细(直径2.9-5.5μm);立枯丝核菌菌丝细胞多核(3-25个,多数4-8个核),菌核色泽较深,菌丝生长较快,较粗(5-12μm)。病原生物学:菌丝生长的适温为22-25℃,13℃以下、菌核萌发无休眠期,适温下4d即可萌发。菌核抗干热能力强,80℃下处理3h仍能萌发。干热条件下,菌丝体致死温度为75℃1h。但在湿热条件下,菌丝体致死温度为49℃病原菌生理分化:小麦纹枯病菌种下根据菌丝融合划分为不同的菌丝融合群(anastomosisgroup,简称AG)。我国小麦纹枯病菌的优势菌群是禾谷丝核菌的CAG-1群,约占90%;立枯丝核菌AG-5群数量较少。AG-5虽也有一定的致病力,但较CAG-1弱,同时病害扩展较慢。小麦纹枯病菌除侵染小麦外,对大麦也表现强致病力;还能侵染玉米、水稻,但致病力不及对小麦强,对大豆和棉花不致病。1越冬场所及初侵染来源:病菌以菌核和病残体中的菌丝体在田间越夏越冬,作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其中菌核的作用更为重要。试验表明,菌核在干燥条件下保存6年仍可以萌发。菌核具有多次萌发的特性。传播:此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带菌土壤可以传播病害,混有病残体和病土而未腐熟的有机肥也可以传病。侵染与发病:土壤中的菌核和病残体长出的菌丝接触寄主后,形成附着胞或侵染垫产生侵入丝直接侵入寄主,或从根部伤口侵入。冬麦区小麦纹枯病在田间的发生过程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1冬前发病期2越冬静止期3病情回升期4发病高峰期5病情稳定期再侵染:小麦纹枯病靠病部产生的菌丝向周围蔓延扩展引起再侵染。田间发病有两个侵染高峰,第一个是在冬前秋苗期;第二个则是在春季小麦的返青拔节期。影响小麦纹枯病发生流行的因素包括品种抗性、气候因素、耕作制度及栽培技术等。1.品种抗病性河南、山东、江苏等省对各地推广的品种进行抗纹枯病鉴定的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绝大多数为感病品种,只有极少数表现耐病或中抗,缺乏免疫和高抗品种。感病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是当前小麦纹枯病严重发生的原因之一。据调查,矮早4110、濮优938、郑11、豫麦34比较抗病;9023,豫农026,高优505,新原9312,郑麦98,豫麦49感病2.耕作与栽培措施:纹枯病是一种“高产病害”,随着水肥条件改善,产量提高而加重。灌溉条件的改善,播种密度的增高,化肥特别是速效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是纹枯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播种早,播量大,施氮肥多,田间群体过大,植株郁闭,相对湿度增加,纹枯病加重。小麦地连作年限长、土壤中菌核数量多,有利于菌源积累,发病重。3.气候条件:一般冬前高温多雨有利于发病,春季气温已基本满足纹枯病发生的要求,湿度成为发病的主导因子。3月-5月上旬的雨量与发病程度密切相关。河南省1997、1998、1999年继续三年纹枯病大流行就与当年春季多雨有关;而2000年冬春季干旱,直到4月上旬调查小麦纹枯病,仅在下部叶鞘危害,尚未扩展到茎秆,当年小麦纹枯病为轻发生年。4.土壤条件:小麦纹枯病发生与土壤类型也有一定关系。沙壤土地区纹枯病重于黏土地区,黏土地区纹枯病重于盐碱土地区。中性编酸性土壤发病较重。1.种植抗(耐)病品种目前生产上缺乏高抗纹枯病品种,重病地块选用耐病品种明显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研究表明,选用当地丰产性能好、耐性强或轻度感病品种,在同等条件下可降低病情20%-30%。我省鉴定出耐病品种如偃4110,濮优938,豫麦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