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1页
1.3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2页
1.3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3页
1.3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4页
1.3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2022年版课程标准: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1.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早期城市”“宽阔的城壕”“社会分化加剧”“社会规范”等关键词可用于学习(

)

BA.

原始农业兴起

B.

早期国家产生C.

社会等级制度

D.

华夏民族形成2.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长1

900米,宽1

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能够修建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城市,说明当时良渚(

)

BA.

以原始农耕生活为主

B.

统治者组织调动能力强C.

具有原始的宗教信仰

D.

社会阶级分化相当明显3.山西襄汾陶寺古城遗址中的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墓中往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陶盘等器物,表明墓主人的尊贵身份。很多小型墓则没有任何随葬品。这说明当时的社会(

)

DA.

已经诞生封建王朝

B.

进入部落联盟时期C.

尚未兴起原始农业

D.

有明显的阶级分化4.(2024·佛山市顺德区期末)相传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据考古发现,河南荥阳城东青台村中出土了距今约5000年的炭化丝织物。据此可知(

)

CA.

考古发现能佐证所有神话传说B.

中国是最早出现丝织业的国家C.

神话传说能折射一定历史信息D.

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5.我国儒家经典《尚书·尧典》中有“尧舜禅让”的记载,《尚书·大禹谟》中也有“舜禹禅让”的记载。文献中记载尧舜禹“禅让”的标准是(

)

AA.

德能兼备

B.

部落势力

C.

治水功绩

D.

征战功绩6.远古传说中蕴含着历史留下的一道道印迹。下列有关舜和禹的传说有助于我们了解(

)

D舜的故事:孝感动天大禹治水A.

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

B.

先民与洪水作斗争的历史C.

商周世袭制度的起源

D.

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形成7.中华文明悠久而灿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何借鉴意义?(3分)[答案]

制度:禅让制。(1分)借鉴意义:选贤任能,任人唯贤。(2分)材料二: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为了治理洪水,他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三过家门而不入”。(2)根据材料二,指出大禹治水成功的原因。这给我们在对待自然方面带来了什么启示?(4分)[答案]

原因:①团结民众。②采用正确的治水方法。③公而忘私。(答出两点即可,2分)启示: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言之有理即可,2分)材料三: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