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工厂方案_第1页
制造业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工厂方案_第2页
制造业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工厂方案_第3页
制造业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工厂方案_第4页
制造业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工厂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造业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工厂方案TOC\o"1-2"\h\u24401第一章概述 319781.1制造业发展趋势 3314411.2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概念 314024第二章工业互联网架构与关键技术 4298512.1工业互联网架构 445252.1.1感知层 4296392.1.2网络层 4109352.1.3平台层 447642.1.4应用层 419182.2关键技术概述 4274132.2.1传感器技术 4250362.2.2通信技术 483562.2.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594242.2.4应用开发技术 564342.3技术发展趋势 5125102.3.1传感器技术向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5261102.3.2通信技术向高速、实时、可靠方向发展 55942.3.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向高效、智能、个性化方向发展 5102852.3.4应用开发技术向模块化、集成化、易用化方向发展 531813第三章智能制造工厂规划与设计 5195703.1工厂布局规划 5241213.2设备选型与优化 6109883.3生产流程优化 725581第四章数据采集与传输 7112784.1数据采集技术 7186704.2数据传输技术 8262274.3数据安全与隐私 830121第五章智能制造执行系统 810635.1制造执行系统(MES)概述 925635.2制造执行系统关键功能 9295285.2.1生产管理 9229855.2.2生产调度 9178185.2.3质量控制 9208445.2.4物料管理 9312535.2.5设备管理 9117585.3系统集成与优化 946955.3.1系统集成 922845.3.2系统优化 103757第六章智能监控与运维 105416.1设备监控技术 1056656.1.1传感器技术 10229896.1.2数据采集与传输 10285636.1.3数据处理与分析 10112836.2故障预测与诊断 10236956.2.1故障预测方法 11150606.2.2故障诊断技术 11112076.3运维优化策略 11258166.3.1预防性维护 11185196.3.2智能调度 1167726.3.3故障自愈 11297626.3.4能源管理 1125751第七章智能工厂管理 1140437.1生产管理 11310427.2质量管理 1273167.3库存管理 1228845第八章能源管理与优化 13252528.1能源数据采集与监控 1322178.2能源消耗分析 1337888.3能源优化策略 144096第九章智能制造工厂安全与环保 1474239.1安全生产管理 1486719.1.1安全生产理念 14139769.1.2安全生产制度 14229309.1.3安全生产措施 14111739.2环保监测与治理 15105199.2.1环保监测 15101579.2.2环保治理 1544389.3安全环保技术 1514239.3.1安全技术 15125379.3.2环保技术 15873第十章项目实施与效益评估 15185810.1项目实施策略 152423410.1.1项目阶段划分 152926310.1.2项目组织与管理 162501510.1.3项目实施步骤 162781310.2项目风险与控制 163067910.2.1技术风险 162764910.2.2管理风险 171669210.2.3市场风险 17505110.3效益评估与优化建议 171234210.3.1效益评估 171619510.3.2优化建议 17第一章概述1.1制造业发展趋势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经济的走向。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制造业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智能化: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2)绿色化: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制造业正逐渐向绿色化转型。通过采用环保材料、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3)服务化: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4)网络化:制造业正逐渐向网络化方向发展。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实现设备、工厂、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5)国际化:制造业向国际化发展,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1.2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概念工业互联网是指通过工业控制系统、工业云平台、工业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人、设备、工厂、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网络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智能制造是指在制造过程中,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生产设备、生产过程、生产管理的智能化。智能制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设计: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虚拟仿真等技术,提高产品设计效率和创新能力。(2)智能生产:通过自动化生产线、等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3)智能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生产管理、设备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环节的智能化。(4)智能服务: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在线监控、远程诊断、故障预测等服务。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为智能制造提供技术支撑,智能制造为工业互联网提供应用场景。在我国,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的发展,将其作为国家战略,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第二章工业互联网架构与关键技术2.1工业互联网架构工业互联网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基础设施,其架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面:2.1.1感知层感知层是工业互联网架构的基础,主要包括各类传感器、执行器、智能设备等。这些设备通过实时采集工业现场的数据,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原始信息。2.1.2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将感知层采集的数据传输至平台层,主要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网络层的关键技术包括边缘计算、5G、工业以太网等。2.1.3平台层平台层是工业互联网架构的核心,主要包括工业大数据平台、工业云计算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平台层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为应用层提供支持。2.1.4应用层应用层是工业互联网架构的顶层,主要包括各类工业应用,如智能监控、故障预测、生产优化等。应用层通过调用平台层的资源和能力,实现工业互联网的最终价值。2.2关键技术概述以下为工业互联网架构中的关键技术:2.2.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工业互联网感知层的关键技术,其精度、可靠性、功耗等方面对整个系统的功能有着直接影响。2.2.2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工业互联网网络层的核心技术,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5G、工业以太网等技术在传输速率、实时性、可靠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2.2.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层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这些技术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和分析,为应用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2.2.4应用开发技术应用开发技术是工业互联网应用层的核心技术,包括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界面设计等。这些技术有助于构建功能丰富、易于操作的工业应用。2.3技术发展趋势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工业互联网技术也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2.3.1传感器技术向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传感器技术将朝着更高精度、更低功耗、更小尺寸的方向发展,同时实现与网络的无缝对接,为工业互联网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支持。2.3.2通信技术向高速、实时、可靠方向发展通信技术将不断升级,以满足工业互联网对传输速率、实时性和可靠性的需求。5G、工业以太网等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2.3.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向高效、智能、个性化方向发展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将朝着更高功能、更智能、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2.3.4应用开发技术向模块化、集成化、易用化方向发展应用开发技术将实现模块化、集成化,降低开发难度,提高开发效率。同时界面设计将更加人性化,提升用户体验。第三章智能制造工厂规划与设计3.1工厂布局规划智能制造工厂的布局规划是保证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在进行工厂布局规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功能分区明确:根据生产流程、设备类型、物料流向等因素,将工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生产区、仓储区、办公区等。(2)物流优化:合理规划物料流向,降低物料搬运距离和时间,提高物流效率。(3)设备布局合理:根据生产需求和设备特性,合理布置设备,保证生产流程顺畅。(4)安全环保:充分考虑生产安全、环境保护等因素,保证工厂布局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具体布局规划措施如下:(1)采用模块化设计:将生产流程划分为若干模块,便于调整和优化生产布局。(2)优化生产线布局:根据生产流程,合理布置生产线,减少物料搬运和等待时间。(3)优化仓储布局:合理规划仓储区域,提高仓储效率,降低物料库存。(4)优化办公布局:将办公区与生产区分开,提高办公效率,降低生产干扰。3.2设备选型与优化设备选型与优化是智能制造工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设备选型与优化的一些建议:(1)设备选型原则:(1)适应性:选择具有较强适应性的设备,以满足生产需求的变化。(2)高效性:选择高效、稳定的设备,提高生产效率。(3)安全性:选择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设备,保证生产安全。(4)经济性:考虑设备的购置成本、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选择经济性较好的设备。(2)设备优化措施:(1)设备自动化: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2)设备联网: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设备协同作业能力。(3)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证设备运行稳定。(4)设备升级:根据生产需求,及时对设备进行升级,提高生产效能。3.3生产流程优化生产流程优化是智能制造工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以下为生产流程优化的几个方面:(1)生产计划优化: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制定生产计划,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完成。(2)生产调度优化:通过智能化调度系统,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生产效率。(3)生产过程监控: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及时发觉和解决问题。(4)质量控制优化:引入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质量。(5)生产效率提升:通过改进生产流程、优化生产方法,提高生产效率。(6)物料管理优化:采用先进的物料管理方法,降低物料消耗,提高物料利用率。通过以上措施,智能制造工厂的生产流程将得到有效优化,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第四章数据采集与传输4.1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采集技术在制造业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工厂方案中占据核心地位。当前,常用的数据采集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条码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视觉识别技术等。传感器技术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理量进行实时监测,将监测到的数据转换为电信号,进而实现数据采集。传感器种类繁多,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场景。条码识别技术是通过扫描设备对条码进行识别,从而获取产品信息、生产批次等数据。条码识别技术具有识别速度快、准确率高、成本较低等优点,已在制造业广泛应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无线数据采集技术,通过射频信号实现对标签的识别,从而获取相关信息。RFID技术具有远距离识别、高抗干扰能力、多标签同时识别等优点,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数据采集。视觉识别技术是通过对生产现场的图像进行识别和处理,获取产品外观、尺寸等数据。视觉识别技术具有识别精度高、实时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质量检测、视觉等领域。4.2数据传输技术数据传输技术在制造业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工厂方案中承担着关键角色。数据传输技术主要包括有线传输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有线传输技术包括以太网、串行通信、工业以太网等。以太网具有传输速率高、稳定性好、易于扩展等优点,适用于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串行通信在传输距离较近、速率要求不高的场景中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工业以太网则针对工业现场的特殊环境进行了优化,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实时性高等特点。无线传输技术包括WiFi、蓝牙、LoRa、NBIoT等。WiFi具有传输速率高、覆盖范围广等优点,适用于工厂内部的数据传输。蓝牙技术在传输距离较近的场景中具有较低的功耗和成本。LoRa和NBIoT则具有长距离传输、低功耗等特点,适用于远距离、低速率的数据传输场景。4.3数据安全与隐私在制造业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工厂方案中,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的一环。数据安全与隐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加密技术是保护数据安全的关键。通过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和篡改。身份认证技术是保证数据访问权限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保证合法用户才能访问数据。数据访问控制技术可以对数据访问权限进行精细化管理,限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范围和操作权限。数据审计技术可以对数据操作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觉和处理安全隐患。在数据隐私保护方面,可以通过数据脱敏、数据匿名化等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处理,保证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不被泄露。同时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数据安全意识培训,提高整体数据安全防护能力。第五章智能制造执行系统5.1制造执行系统(MES)概述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简称MES)是智能制造工厂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实时数据采集、监控、调度与分析,以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MES位于企业资源计划(ERP)与车间控制系统(PCS)之间,承担着生产管理、生产调度、质量控制、物料管理、设备管理等多方面的任务,为工厂提供全面、实时的生产信息。5.2制造执行系统关键功能5.2.1生产管理生产管理功能主要包括生产计划编制、生产任务分配、生产进度跟踪等。通过对生产计划的制定与调整,保证生产任务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顺利进行。同时实时监控生产进度,及时发觉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5.2.2生产调度生产调度功能负责根据生产计划、物料供应、设备状态等因素,进行生产任务的动态调度。通过对生产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5.2.3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功能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分析,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及时发觉产品质量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保证产品满足标准要求。5.2.4物料管理物料管理功能主要包括物料采购、库存管理、物料配送等。通过对物料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处理,实现物料需求的精确预测,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物料利用率。5.2.5设备管理设备管理功能负责对生产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故障诊断与维护保养。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及时发觉并解决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利用率。5.3系统集成与优化5.3.1系统集成MES系统需要与工厂内部其他系统(如ERP、PCS、SCADA等)进行集成,实现数据交互与共享。系统集成的主要任务包括:(1)数据接口设计:设计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2)数据传输与同步:保证数据在各个系统间实时、准确地传输与同步。(3)系统互操作:实现不同系统间的互操作,提高工厂整体运营效率。5.3.2系统优化为了提高MES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需要进行以下优化措施:(1)硬件优化:提高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功能,满足系统运行需求。(2)软件优化:优化系统架构,提高软件运行效率。(3)数据优化:对生产数据进行清洗、压缩、存储,降低数据存储成本。(4)网络优化:提高网络传输速度与稳定性,保证数据实时、准确地传输。(5)安全优化:加强系统安全防护,防止数据泄露与恶意攻击。第六章智能监控与运维6.1设备监控技术制造业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工厂的不断发展,设备监控技术在保障生产稳定运行方面发挥着的作用。设备监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1.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设备监控的基础,通过安装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环境参数等关键信息。传感器种类繁多,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它们可以精确地收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为后续分析和处理提供基础信息。6.1.2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采集与传输是设备监控技术的核心环节。通过采集设备运行数据,传输至监控平台,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控。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6.1.3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是设备监控技术的关键环节。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算法,对采集到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为设备监控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6.2故障预测与诊断故障预测与诊断是智能监控与运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前发觉潜在故障,降低生产风险。6.2.1故障预测方法故障预测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模型的方法、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对设备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故障预测模型,实现对设备未来故障的预测。6.2.2故障诊断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包括信号处理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和智能诊断技术等。通过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异常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故障类型的识别和定位。6.3运维优化策略运维优化策略是提高制造业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工厂运行效率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几种常见的运维优化策略:6.3.1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是指在设备发生故障前,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换零部件。通过预防性维护,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6.3.2智能调度智能调度是根据生产任务、设备状态等因素,对生产资源进行合理分配。通过智能调度,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6.3.3故障自愈故障自愈是指设备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换至备用设备或采取其他措施,保证生产不受影响。通过故障自愈技术,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运维成本。6.3.4能源管理能源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优化能源使用,降低能源成本。通过能源管理,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生产。第七章智能工厂管理7.1生产管理生产管理是智能工厂管理的核心环节,其目标是保证生产过程的高效、稳定和优质。在智能工厂中,生产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计划管理:智能工厂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实时收集生产线上的数据,结合生产任务和资源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同时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生产计划,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完成。(2)生产调度管理:智能工厂利用先进的生产调度算法,实现生产线的自动调度。通过实时监控生产线运行状态,合理分配生产资源,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3)生产过程控制:智能工厂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4)设备维护管理:智能工厂通过设备健康管理平台,实时收集设备运行数据,预测设备故障,实现设备的预防性维护,降低设备故障率。7.2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智能工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保证产品符合质量标准,提高客户满意度。智能工厂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策划:智能工厂在产品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产品质量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2)质量控制:智能工厂采用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和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实时检测,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3)质量改进:智能工厂通过数据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持续提高产品质量。(4)质量追溯:智能工厂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追溯,找出根本原因,防止问题再次发生。7.3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智能工厂管理的关键环节,其目标是保证库存物资的合理储备,降低库存成本。智能工厂库存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库存计划:智能工厂根据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和销售计划,制定合理的库存计划,保证库存物资的供需平衡。(2)库存监控:智能工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库存物资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库存策略。(3)库存优化:智能工厂采用先进的库存优化算法,对库存物资进行合理配置,降低库存成本。(4)库存分析:智能工厂对库存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库存管理中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提高库存管理水平。第八章能源管理与优化8.1能源数据采集与监控在制造业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工厂方案中,能源数据采集与监控是能源管理与优化的基础。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能源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对工厂各类能源消耗设备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管理。该系统应具备以下特点:(1)实时性:能源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为后续能源消耗分析提供实时数据支持。(2)准确性:数据采集系统应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保证能源消耗数据的准确性。(3)完整性:数据采集系统应涵盖工厂所有能源消耗设备,保证能源数据的完整性。(4)安全性:数据采集系统需具备较高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5)易用性:数据采集系统应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便于操作和管理。8.2能源消耗分析能源消耗分析是能源管理与优化的核心环节。通过对能源数据采集与监控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工厂能源消耗的规律和问题,为制定能源优化策略提供依据。以下为能源消耗分析的主要内容:(1)能源消耗趋势分析:分析工厂能源消耗的总体趋势,了解能源消耗的波动原因。(2)能源消耗结构分析:分析各类能源消耗所占比例,找出能源消耗的主要环节。(3)能源消耗效率分析:计算工厂能源利用效率,评估能源使用效果。(4)能源消耗异常分析:发觉能源消耗异常情况,查找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5)能源消耗预测分析:根据历史数据,预测未来能源消耗趋势,为能源优化策略提供参考。8.3能源优化策略基于能源消耗分析,制定以下能源优化策略:(1)设备更新与改造:淘汰高能耗设备,引入低能耗、高效的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生产工艺优化:优化生产工艺,减少能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3)能源需求侧管理:通过调整生产计划、设备运行参数等,降低能源消耗。(4)能源回收利用:对废弃能源进行回收利用,降低能源浪费。(5)能源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强化能源管理和监督。(6)能源培训与宣传:加强员工能源培训,提高员工能源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的能源节约氛围。第九章智能制造工厂安全与环保9.1安全生产管理9.1.1安全生产理念在智能制造工厂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应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为此,企业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氛围。9.1.2安全生产制度智能制造工厂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包括安全培训、安全检查、处理等方面的规定。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识别和控制。9.1.3安全生产措施(1)设备安全:保证生产设备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定期进行设备检查、维护和保养,避免设备故障引发安全。(2)作业环境安全:保持作业环境整洁、有序,消除安全隐患,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条件。(3)安全防护设施:配置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安全生产设施,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4)应急预案: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9.2环保监测与治理9.2.1环保监测智能制造工厂应建立健全环保监测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进行实时监测,保证排放指标符合国家及地方环保要求。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9.2.2环保治理(1)废水治理: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保证排放水质达到国家标准。(2)废气治理:采用活性炭吸附、光催化氧化等技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降低污染物排放。(3)噪声治理:采取隔音、减震等措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噪声污染。(4)固体废弃物处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采取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的方式进行处理。9.3安全环保技术9.3.1安全技术(1)防火、防爆技术:采用先进的防火、防爆技术,降低火灾、爆炸的发生概率。(2)电气安全技术: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预防电气火灾和触电。(3)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功能,降低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9.3.2环保技术(1)节能技术: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2)清洁生产技术: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废弃物产生量。(3)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