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教学内容《念奴娇·过洞庭》教学设计,选自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熟读并背诵《念奴娇·过洞庭》;2.分析《念奴娇·过洞庭》的文学特点,如韵律、意象、情感表达等;3.探讨作者苏轼在诗中所表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比较学习《念奴娇·过洞庭》与其他古诗词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对本诗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宋代诗词的魅力,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核心素养目标1.提升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能从韵律、意象、情感等多角度分析评价古诗词,深入理解苏轼的诗歌艺术;

2.增强文化自信,让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认识古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3.培养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念奴娇·过洞庭》与其他诗词的异同,形成独立见解;

4.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学习者分析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意象等,具备了一定的文学鉴赏基础。

2.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较高,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喜欢深入探究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更关注诗词的审美体验。

3.学生在学习《念奴娇·过洞庭》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对苏轼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的了解不足,对诗词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困难,以及对诗词深层情感和哲理的把握。因此,教学中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念奴娇·过洞庭》的文学特点和苏轼的生平背景;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分析不同诗词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3.体验式教学:通过角色扮演、诗词朗诵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古诗词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PPT、视频等展示《念奴娇·过洞庭》的相关背景资料、图片和音频,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2.教学软件:运用诗词学习软件,辅助学生进行诗词背诵、词汇理解和文学鉴赏;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对苏轼及其诗词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过程首先,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苏轼的《念奴娇·过洞庭》。

1.导入新课

上课之初,我将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洞庭湖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情境。然后,我会提出问题:“你们对苏轼有怎样的了解?他的诗词风格特点是什么?”以此引起学生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诗词朗读与感悟

(1)学生自读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音准确、情感充沛。

(3)全班齐读,进一步感受诗词的韵律和情感。

3.诗词解析

(1)分析诗词的韵律特点,如:对仗、平仄等。

(2)探讨诗词中的意象,如:“碧云天”、“黄叶地”等,理解作者通过意象表达的情感。

(3)分析诗词中的关键词,如:“悠然”、“凭栏”等,揭示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4.课文主旨内容探究

(1)提问:“《念奴娇·过洞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总结出课文主旨:作者借洞庭湖美景,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表现了旷达、乐观的情感。

5.全文侧重点分析

(1)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情”与“景”的关系,理解作者以景寓情的手法。

(2)分析作者在诗词中所表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调全文的侧重点。

6.比较阅读

(1)将《念奴娇·过洞庭》与其他古诗词进行比较,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分析苏轼不同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和文学特点。

(2)小组讨论,分享比较阅读的心得体会。

7.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念奴娇·过洞庭》,领略了其韵律美、意象美和情感美。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了解了苏轼的诗词风格。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运用到日常的诗词鉴赏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8.课后作业

(1)熟读并背诵《念奴娇·过洞庭》。

(2)撰写一篇关于《念奴娇·过洞庭》的鉴赏文章,不少于800字。

(3)搜集苏轼的其他诗词作品,分析其文学特点,下节课分享。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苏轼的其他诗词作品,如《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以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苏轼的文学成就和诗词风格;

-与洞庭湖相关的历史、文化、地理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念奴娇·过洞庭》的创作背景;

-同时代其他诗人的作品,如欧阳修、王安石等,以进行比较学习,探讨宋代诗词的特色和影响;

-关于诗词鉴赏方法和技巧的资料,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课后自行阅读苏轼的其他诗词作品,对比分析其艺术风格和思想内容,撰写读后感或鉴赏文章;

-建议学生查阅与洞庭湖相关的资料,了解其历史变迁、文化故事等,结合《念奴娇·过洞庭》的描绘,加深对诗词意境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宋代诗词鉴赏”主题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位自己喜欢的诗人,深入研究其作品,并在班级内分享研究成果;

-引导学生关注诗词鉴赏方法和技巧,推荐一些诗词鉴赏方面的书籍或文章,帮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诗词朗诵、创作比赛等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典型例题讲解1.例题一:分析《念奴娇·过洞庭》的韵律特点,并举例说明。

答案:本诗采用了平仄相间的韵律,如“碧云天,黄叶地,北风紧,南雁归”一句中,平仄交替,使诗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

2.例题二:请列举诗中的意象,并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答案:诗中的意象有“碧云天”、“黄叶地”、“洞庭青草”、“近黄昏”等。这些意象展现了洞庭湖秋天的景色,寄托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例题三:请解释诗中“悠然见南山”一句的意义。

答案:此句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在繁忙的生活中,作者通过欣赏洞庭湖的美景,达到了一种心灵的宁静和淡泊。

4.例题四:比较《念奴娇·过洞庭》与苏轼的《赤壁赋》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答案:两篇作品都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历史的感慨,但《念奴娇·过洞庭》更侧重于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现了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感;而《赤壁赋》则更多关注历史沧桑,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事业的向往。

5.例题五:根据《念奴娇·过洞庭》的诗意,创作一首以洞庭湖为题材的诗歌。

答案:

洞庭湖畔秋意浓,

碧波荡漾水云空。

青草悠悠连天际,

白鹭翩翩舞晚风。

悠然垂钓临江渚,

心无旁骛任时光。

世间纷扰皆抛却,

此地悠闲胜如仙。板书设计①知识点:

-苏轼《念奴娇·过洞庭》

-韵律特点:平仄相间

-意象:碧云天、黄叶地、洞庭青草

-情感表达:悠然、旷达、乐观

②关键词:

-悠然

-洞庭湖

-秋景

-人生观

③重点句:

-碧云天,黄叶地,北风紧,南雁归。

-悠然见南山。

-青草池塘处处蛙。

板书设计将采用图示结合文字的方式,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在黑板上画出洞庭湖的简图,标注出诗词中的意象,如碧云、黄叶、青草等,以形象展示诗词的意境。

2.在简图旁边列出关键词和重点句,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如“悠然”和“洞庭湖”使用蓝色粉笔,秋景相关的词汇使用黄色粉笔。

3.在另一侧列出韵律特点和情感表达,使用箭头将知识点与关键词、重点句相连,展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4.在板书的下方,预留空间用于课堂总结和拓展,鼓励学生参与板书的完善,增加板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这样的板书设计既突出课文重点,又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诗词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理解程度。评价学生在朗读、讨论、回答问题等方面的表现,鼓励学生主动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如朗读、小组讨论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态度与兴趣: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分析能力:评价学生在讨论中对诗词内容的分析深度和广度。

-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展示成果时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性。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测试内容包括诗词理解、韵律分析、意象识别等。

-诗词理解:测试学生对《念奴娇·过洞庭》内容、主旨的理解程度。

-应用能力:测试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古诗词。

4.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鉴赏文章的撰写、诗词背诵等。

-鉴赏文章:评价学生的文章结构、观点阐述和文采。

-背诵情况:检查学生对《念奴娇·过洞庭》的熟练程度。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讨论成果、测试成绩和课后作业,给予及时、具体的评价与反馈,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与不足,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鼓励与激励:对学生的进步和优点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教学反思与总结在这堂《念奴娇·过洞庭》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体验式教学等,希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发现,学生们在讨论和体验式教学活动中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了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角色扮演和朗诵,更深入地体会了诗词的韵味。这让我意识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是需要被激发的,而不仅仅是被灌输知识。

我也注意到,在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每个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都是独特的。有的学生可能更喜欢深入探究诗词的内涵,而有的学生可能更注重诗词的审美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我需要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指导,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时,我发现他们在课堂表现、讨论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