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对英美苏的力量对比作过一个形象的描绘:“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而如今,欧盟的法德等国在诸多问题上却发出了响亮的、与美国不同的声音。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怎么样的趋势?——多极化趋势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政治格局含义: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1945195560年代末70年代初1991世界政治格局世界经济格局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知识梳理经济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两大经济体系形成,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经济多极化(日欧崛起、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两极格局形成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出现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1.背景:材料一: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在战争中增长50%,而欧洲(不包括苏联)却下降25%。到1953年绝大部分制造业从破坏中恢复过来后,整个欧洲所占比重只有26%,而美国达44.7%。美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在二战后迅速发展,是遇制战略的基础。材料二:二战后苏联成了公认的世界一流军事强国,有1200万人武装力量。1949年9月25日,正式宣布第一颗原子弹制造成功。进一步增强了国际威望和对世界事务的影响。结合以上材料和课文知识概述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前提)2、二战后,世界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客观原因)表现:西欧、日本衰落;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实力增强3、美苏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日益加剧(主观原因)
国家利益的矛盾(根本原因)
一.两极格局形成领域美国(资本主义阵营)苏联(社会主义阵营)政治
经济军事2.美苏冷战形成的具体表现1947年提出
杜鲁门主义欧共和工人党情报局1948年实施
马歇尔计划标志冷战正式开始和两极对峙的出现“经互会”政治政策的经济运用1949年
成立北约1955年成立“华约”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
正式形成影响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美国是慈善家吗?马歇尔计划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美国实行此计划想达到什么目的?“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它有没有进步作用?区别:杜鲁门主义是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冷战的开始;马歇尔计划着眼于经济手段,担负抗衡苏联和控制西欧的双重任务。联系:两者本质上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霸权地位。C.军事上:两大军事集团开展军备竞赛,世界处于核战威胁下,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冷战德国分裂(欧洲)古巴导弹危机(美洲)热战朝鲜战争(亚洲)越南战争(亚洲)⑴消极影响:⑵积极影响:C.不结盟运动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危险的多米诺骨牌“游戏
D.两强竞争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A.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掩盖了一些地区冲突、矛盾等;A.政治上: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使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B.经济上:严重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B.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共存借鉴,推动世界发展;学习延伸“你如何理解上述这段话?又如何评价“冷战”?3.两极格局的影响主体地位的变化特点重大影响
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推动多极化趋势的政治经济力量欧共体
(欧盟)日本第三世界中国社会主
义阵营1967年走向联合经济政
治实体经济上:与美国竞争
政治上:推行独立外交60年代末成为
世界经济大国经济
实体改一边倒外交,行以日美为轴心全方位外交1961年不结盟运动诞生的推动国家
众多标志着第三世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兴起)1971年26联大恢复合法席位政治
大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突出随着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而瓦解瓦解弱化了两大阵营的对抗,推动了多极化进程整体认识:资本主义经济三足鼎立挑战两极格局和美国霸权,政治上第三世界和中国登上国际舞台,制约着两极格局1.走向联合的欧洲(1)原因经济原因:欧洲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政治需要:摆脱美苏对西欧的控制与威胁历史渊源:具有相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心理认同感关键因素:法德矛盾的和解(2)过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3)特点: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4)影响:经济:使欧共体经济实力大增。政治: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冲击两极格局,促使多极化趋势出现。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①进行民主改革(1)原因:②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③加强政府投资,重视科技教育外因①美国的大力扶植②朝鲜战争的刺激(主要因素)内因④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2)影响日本经济的崛起给自身和世界带来什么影响?对日本:①开始摆脱美国控制。②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两极格局。
20世纪80年代,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一次演说中明确提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其政治大国的分量”。三、两极格局的终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一)东欧剧变(1989——1991)1、概况:典型国家(波兰,德国)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3、原因:2、实质:内因:照搬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阻碍外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的松绑西方的和平演变①历史原因:②直接原因:③外部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和政策上的错误,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战略。标志: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的11国签署
《阿拉木图宣言》。(二)苏联解体原因:根本原因苏联的解体对世界格局的影响:(1)导致两极世界格局结束,加速了世界多极化趋势。(2)加速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洲摆脱美国而成为独立的力量提供前提。(3)使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更大困难。苏联解体给中国的启示改革不能盲目照搬西方国家模式,一定要与本国国情结合;改革要以坚持马列主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要时刻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和平与动荡并存(1)“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2)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1、原因:四、“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2、表现:(1)南斯拉夫解体:(2)北约轰炸南联盟:(3)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911事件主要力量力量变化对多极化的影响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
中国其它发展中国家
惟一超级大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无法解决多种问题
促其重视多边合作不再是超级大国政治军事影响犹在欧元启用,合作深化影响力不断发展经济稳定发展,保持着经济大国地位经济大国谋求政治/军事大国地位改革开放,实力增强政治经济影响加强国家众多,联合自强;印\巴等国影响较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当今世界格局基本特点:一超多强
理解: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积极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如何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它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世界多极化有何积极影响?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阶段世界格局主要表现认识二战后初期(1945——1955年)两极格局美国和苏联主宰世界
①综合国力的变化决定了国际格局的变化;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③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但多极化不可逆转。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中国、日本欧共体不结盟运动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欧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题组18:期末综合测试(冲刺夺分卷)-(解析版)
- 月嫂培训实操课件
- 手术室等级评审条款汇报
- 2025年昌吉a2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
- 2025年浙江从业资格货运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长春从业资格证货运题库答案解析
- 口语交际 爱妈妈课件
- 2025不动产附负担赠与契约合同范本
- 图文预防手足口病
- 妇科肿瘤的PET-CT评估
- 基坑安全监测~个人年终总结
- 手术质量与安全监测分析制度
- A9.安规设计规范
- 模型构建的原则和主要步骤
-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教学大纲
- 衬里工业管道施工工艺标准
- 柴油泄漏应急预案演练
- 号间冷塔冷却三角组合及安装作业指导书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流程图
- 生产计划的编制步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