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行业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_第1页
公共服务行业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_第2页
公共服务行业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_第3页
公共服务行业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_第4页
公共服务行业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服务行业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TOC\o"1-2"\h\u25833第一章总体概述 3219791.1项目背景 3257651.2项目目标 3270871.3项目意义 3620第二章需求分析 4189992.1用户需求分析 4246082.1.1用户群体划分 4122852.1.2用户需求分析 4162022.2业务需求分析 5147572.2.1业务流程优化 589572.2.2业务功能设计 5107972.3系统需求分析 596402.3.1技术需求 5122922.3.2系统功能需求 619125第三章系统设计 6319393.1系统架构设计 645833.1.1总体架构 6316183.1.2技术架构 67183.2功能模块设计 789613.2.1用户管理模块 7227413.2.2服务管理模块 725623.2.3申报办理模块 7319173.3技术选型 8224053.3.1后端技术选型 877163.3.2前端技术选型 813762第四章平台建设内容 865724.1数据资源整合 8261314.2业务流程重构 8284434.3服务质量提升 917722第五章技术支持与保障 9315965.1技术标准与规范 9190935.2技术支持体系 9300915.3安全保障措施 108775第六章项目管理与实施 10282696.1项目管理组织 10167366.1.1项目管理团队 10222776.1.2项目管理职责 1132086.2项目进度安排 11253076.2.1项目启动阶段 11114496.2.2项目开发阶段 1151946.2.3项目实施阶段 11192086.2.4项目验收阶段 11265396.3项目质量控制 12295926.3.1技术质量控制 12320036.3.2业务质量控制 1284786.3.3质量管理工具 1223527第七章系统集成与对接 12157887.1系统集成策略 1229947.1.1目标与原则 1227067.1.2系统集成框架 12190147.1.3系统集成实施步骤 12124467.2对接流程与方法 13158497.2.1对接流程 137697.2.2对接方法 1389607.3系统兼容性与扩展性 1347627.3.1系统兼容性 13155467.3.2系统扩展性 1323683第八章数据治理与运营 14184008.1数据治理体系 14302208.1.1治理目标与原则 14269908.1.2数据治理架构 14270188.1.3数据治理流程 1478358.2数据质量保障 15211598.2.1数据质量控制策略 1588258.2.2数据质量管理工具 15322708.2.3数据质量评价体系 1575208.3运营策略与优化 15122048.3.1运营策略 15216788.3.2运营优化措施 153047第九章用户体验与反馈 1614569.1用户界面设计 16172579.1.1设计原则 16114409.1.2设计要素 16241869.2用户满意度调查 16167529.2.1调查方法 16112649.2.2调查内容 16319139.3反馈与改进机制 17147439.3.1反馈渠道 1756939.3.2反馈处理流程 1795779.3.3改进效果评估 1710814第十章项目评估与持续发展 172448210.1项目绩效评估 17895910.1.1评估目的与原则 172476210.1.2评估指标与方法 181453010.1.3评估结果与应用 181713710.2持续优化与更新 182348910.2.1技术优化 182474210.2.2服务优化 181732110.2.3政策更新 182623010.3发展规划与展望 193065610.3.1发展目标 193258010.3.2发展路径 193206410.3.3发展展望 19第一章总体概述1.1项目背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公共服务行业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应运而生。我国高度重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以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本项目旨在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打造一个高效、便捷、智能的政务服务平台。1.2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构建一个涵盖各级公共服务领域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数据交换。(2)优化政务服务流程,简化办事手续,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务服务平台与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多元化渠道的无缝对接,方便公众获取政务服务。(4)推动政务服务平台与其他信息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1.3项目意义本项目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2)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政务服务平台能够为公众提供一站式、全天候、全过程的政务服务,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提升公众满意度。(3)推动职能转变。政务服务平台有助于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提高治理能力。(4)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政务服务平台能够提高政务服务效率,降低社会成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5)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政务服务平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为公共服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第二章需求分析2.1用户需求分析2.1.1用户群体划分公共服务行业政务服务平台的目标用户群体主要包括工作人员、企业用户和公众用户。根据不同用户群体的特点,需求分析如下:(1)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平台实现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传、业务办理、数据统计等功能,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政务服务。(2)企业用户:期望通过平台获取政策信息、申报项目、办理许可证等,以便顺利开展生产经营活动。(3)公众用户:希望利用平台查询政务信息、办理个人事务、参与社会事务等,满足日常生活需求。2.1.2用户需求分析以下为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分析:(1)工作人员需求:实现政务信息快速发布与更新;提供业务办理流程优化与简化;实现数据统计与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2)企业用户需求:提供政策信息查询与推送;实现项目申报、审批、监管等功能;提供许可证办理与查询;实现企业信息管理与公示。(3)公众用户需求:提供政务信息查询与推送;实现个人事务办理,如挂号、缴费、预约等;提供社会事务参与渠道,如投诉、建议、投票等;提供便民服务,如地图导航、天气预报等。2.2业务需求分析2.2.1业务流程优化为满足用户需求,政务服务平台需对以下业务流程进行优化:(1)政务信息发布与更新;(2)业务办理流程;(3)数据统计与分析;(4)部门间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5)项目申报、审批、监管;(6)许可证办理与查询;(7)个人事务办理;(8)社会事务参与。2.2.2业务功能设计政务服务平台需具备以下业务功能:(1)政务信息发布与管理;(2)业务办理与审批;(3)数据统计与分析;(4)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5)用户认证与权限管理;(6)便民服务与互动交流;(7)系统监控与维护。2.3系统需求分析2.3.1技术需求政务服务平台需满足以下技术需求:(1)高功能: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功能,满足大量用户同时在线的需求;(2)安全性:系统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保证用户数据安全;(3)可扩展性:系统应具备可扩展性,方便后期功能升级与拓展;(4)兼容性:系统应支持多种操作系统、浏览器和移动设备;(5)可靠性:系统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保证长时间稳定运行。2.3.2系统功能需求政务服务平台需具备以下系统功能:(1)用户管理:实现用户注册、登录、权限管理等功能;(2)信息发布与管理:实现政务信息发布、审核、撤回等功能;(3)业务办理与审批:实现业务在线办理、审批、反馈等功能;(4)数据统计与分析:实现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可视化等功能;(5)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协作办公等功能;(6)便民服务与互动交流:提供便民服务、在线咨询、投诉建议等功能;(7)系统监控与维护:实现系统运行监控、日志记录、故障排查等功能。第三章系统设计3.1系统架构设计3.1.1总体架构本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架构遵循分布式、模块化、可扩展的设计原则,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总体架构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数据层:负责存储和管理政务服务平台所需的数据,包括用户数据、服务数据、系统配置数据等。(2)业务逻辑层:实现对数据层的操作,提供业务处理逻辑,如用户认证、服务办理、数据统计等。(3)服务层:提供各种服务接口,供前端应用调用,实现政务服务的在线办理、查询、申报等功能。(4)前端展示层:负责展示政务服务平台的各种页面和界面,与用户进行交互。3.1.2技术架构技术架构采用成熟的开源框架和组件,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Web服务器:使用Apache或Nginx作为Web服务器,负责处理HTTP请求和响应。(2)应用服务器:采用Tomcat或JBoss等应用服务器,运行政务服务平台的核心业务逻辑。(3)数据库服务器:使用MySQL或Oracle等关系型数据库存储和管理数据。(4)缓存服务器:使用Redis或Memcached等缓存服务器,提高系统功能。(5)负载均衡:采用LVS或Nginx等负载均衡技术,实现多服务器间的请求分发。3.2功能模块设计3.2.1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的注册、登录、信息修改、权限管理等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子模块:(1)用户注册:提供用户注册界面,收集用户基本信息,用户账号。(2)用户登录:验证用户账号和密码,实现用户登录功能。(3)用户信息修改:允许用户修改个人信息,如密码、联系方式等。(4)权限管理:对用户进行权限分配,实现不同角色的用户访问不同功能。3.2.2服务管理模块服务管理模块负责政务服务的发布、审核、查询、统计等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子模块:(1)服务发布:提供服务发布界面,允许管理员发布政务服务事项。(2)服务审核:对发布的服务进行审核,保证服务内容的合规性。(3)服务查询:提供服务查询功能,方便用户查找所需服务。(4)服务统计:统计服务使用情况,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3.2.3申报办理模块申报办理模块负责政务服务的在线申报、审批、办理等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子模块:(1)申报提交:提供申报界面,收集用户申报信息。(2)审批流程:根据申报类型,设置相应的审批流程。(3)办理进度查询:允许用户查询申报事项的办理进度。(4)办理结果反馈:反馈申报事项的办理结果。3.3技术选型3.3.1后端技术选型(1)开发框架:采用SpringBoot作为后端开发框架,提高开发效率。(2)数据库:使用MySQL作为关系型数据库,存储政务服务平台数据。(3)缓存:采用Redis作为缓存服务器,提高系统功能。(4)消息队列:使用RabbitMQ作为消息队列,实现异步处理和分布式事务。3.3.2前端技术选型(1)开发框架:采用Vue.js作为前端开发框架,实现页面组件化。(2)样式框架:使用ElementUI作为样式框架,提高页面美观度。(3)前端构建工具:采用Webpack作为前端构建工具,实现模块化开发和自动化构建。(4)数据可视化:采用ECharts作为数据可视化工具,展示政务服务统计数据。第四章平台建设内容4.1数据资源整合在公共服务行业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数据资源整合是首要任务。为实现数据资源的全面整合,应遵循以下原则:(1)梳理各类政务数据资源,明确数据来源、数据类型和数据属性,为后续整合工作奠定基础。(2)建立数据资源目录,实现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保证数据资源的共享与交换。(3)采用先进的数据整合技术,如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关联等,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4)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保证数据整合过程中的数据安全。4.2业务流程重构业务流程重构是提升公共服务行业政务服务平台效能的关键环节。具体措施如下:(1)梳理现有业务流程,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流程重构提供依据。(2)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办理环节,提高办事效率。(3)建立业务协同机制,实现部门间业务协同,减少办事时间。(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降低人力成本。4.3服务质量提升提升公共服务行业政务服务平台服务质量,是平台建设的重要目标。以下为具体措施:(1)完善服务功能,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2)加强平台运维管理,保证平台稳定运行,提高用户满意度。(3)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用户需求,不断优化服务质量。(4)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政务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5)引入第三方评估,对平台服务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推动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第五章技术支持与保障5.1技术标准与规范在公共服务行业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技术标准与规范是保证平台高效、稳定运行的基础。应参照国家电子政务的相关标准,制定一套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数据交换格式、接口规范、系统架构等方面。需依据政务服务特点,细化相关技术规范,如数据安全、用户隐私保护、系统稳定性等。还应关注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适时更新技术标准与规范,以保障平台的长期可持续发展。5.2技术支持体系技术支持体系是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关键环节。为保证平台的高效运行,应建立以下技术支持体系:(1)软件开发与维护支持:采用敏捷开发模式,以需求为导向,快速迭代优化平台功能,同时加强软件维护,保证平台稳定可靠。(2)硬件设施支持:选用高功能、高可靠性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安全设备,构建稳定的硬件基础环境。(3)数据支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展示等环节,为平台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4)系统集成与兼容支持:保证平台与现有政务系统、第三方系统及未来可能接入的系统之间的集成与兼容性。(5)技术培训与支持:为政务服务平台的使用者提供全面的技术培训,保证其熟练掌握平台操作,同时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解决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5.3安全保障措施政务服务平台涉及大量敏感信息和关键数据,安全保障。以下为政务服务平台的安全保障措施:(1)网络安全: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等技术,保证平台网络安全,防止外部攻击和内部泄露。(2)数据安全: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保证数据安全。(3)系统安全:定期对平台系统进行安全检测和漏洞修复,提高系统抗攻击能力。(4)用户认证与权限管理:建立严格的用户认证和权限管理机制,保证用户合法访问和操作平台。(5)应急响应与处理: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保证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和处理。第六章项目管理与实施6.1项目管理组织为保证公共服务行业政务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需建立一套高效、严谨的项目管理组织架构。以下为项目管理组织的具体内容:6.1.1项目管理团队项目管理团队由以下成员组成:(1)项目总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整体策划、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2)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技术方案制定、技术指导及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支持。(3)业务负责人:负责项目业务需求的梳理、业务流程的优化及业务培训。(4)财务负责人:负责项目的预算编制、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5)项目助理:负责项目文档管理、会议组织、沟通协调等事务性工作。6.1.2项目管理职责(1)项目总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决策,保证项目按照预定目标顺利进行。(2)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技术实施,保证项目技术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3)业务负责人:负责项目业务需求的实现,保证项目满足实际业务需求。(4)财务负责人:负责项目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保证项目预算合理使用。(5)项目助理:负责项目文档管理、会议组织、沟通协调等事务性工作。6.2项目进度安排为保证项目按期完成,以下为项目进度安排:6.2.1项目启动阶段(1)确定项目目标和需求。(2)梳理项目任务和资源。(3)制定项目计划和预算。(4)建立项目管理组织。6.2.2项目开发阶段(1)设计项目技术方案。(2)开发项目功能模块。(3)进行项目测试和调试。6.2.3项目实施阶段(1)部署项目系统。(2)开展业务培训和推广。(3)监测项目运行情况。6.2.4项目验收阶段(1)完成项目功能验收。(2)审核项目财务报表。(3)总结项目成果。6.3项目质量控制为保证项目质量,以下为项目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6.3.1技术质量控制(1)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2)加强项目技术团队的培训和技能提升。(3)进行项目技术评审,保证技术方案的合理性。6.3.2业务质量控制(1)梳理项目业务需求,保证需求清晰、准确。(2)制定项目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操作。(3)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业务人员素质。6.3.3质量管理工具(1)制定项目质量管理计划,明确质量管理目标、方法和措施。(2)运用项目管理软件,实时监控项目进度和质量。(3)建立项目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项目质量进行评估。第七章系统集成与对接7.1系统集成策略7.1.1目标与原则为实现政务服务平台的高效运行,系统集成策略需遵循以下目标与原则:(1)目标:保证政务服务平台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2)原则:遵循国家电子政务相关政策、标准与规范,保证系统集成的安全、稳定、高效。7.1.2系统集成框架政务服务平台系统集成框架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数据层:实现各子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保证数据一致性。(2)应用层:实现各子系统业务协同,提高公共服务效率。(3)服务层:提供统一的政务服务接口,便于与外部系统对接。(4)管理层:对系统运行进行监控与管理,保证系统稳定可靠。7.1.3系统集成实施步骤(1)需求分析:了解各子系统的业务需求,明确集成目标。(2)技术选型:选择合适的集成技术与工具,保证系统集成的高效性。(3)系统集成:按照集成框架进行系统整合,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4)测试与调试:对集成后的系统进行测试与调试,保证系统稳定可靠。7.2对接流程与方法7.2.1对接流程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需求确认:明确对接双方的业务需求,确定对接目标。(2)技术方案制定:根据需求分析,制定技术对接方案。(3)接口开发:根据技术方案,开发对接接口。(4)接口测试:对接口进行功能测试与功能测试,保证接口稳定可靠。(5)上线部署:将接口部署到生产环境,实现业务对接。(6)运行维护:对接口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保证接口正常运行。7.2.2对接方法(1)数据交换:采用数据交换协议,如HTTP、等,实现数据传输。(2)服务调用:通过Web服务、RESTfulAPI等方式,实现业务协同。(3)消息队列:利用消息队列中间件,如Kafka、RabbitMQ等,实现异步消息传递。(4)分布式服务框架:采用分布式服务框架,如Dubbo、SpringCloud等,实现微服务架构。7.3系统兼容性与扩展性7.3.1系统兼容性政务服务平台应具备良好的系统兼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系统兼容性:支持主流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2)数据库兼容性:支持主流数据库,如Oracle、MySQL、SQLServer等。(3)中间件兼容性:支持主流中间件,如WebLogic、Tomcat、Jboss等。(4)浏览器兼容性:支持主流浏览器,如Chrome、Firefox、Safari等。7.3.2系统扩展性政务服务平台应具备良好的系统扩展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模块化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系统功能扩展。(2)分布式架构:采用分布式架构,提高系统并发处理能力。(3)弹性伸缩:支持系统资源的动态分配与释放,实现弹性伸缩。(4)接口标准化:制定统一的接口标准,便于与其他系统对接。第八章数据治理与运营8.1数据治理体系8.1.1治理目标与原则数据治理体系旨在保证政务服务平台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安全性和一致性,提升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支撑公共服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数据治理原则包括:(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2)以数据为核心,以业务为导向;(3)强化数据安全,保障数据隐私;(4)落实数据治理责任,明确数据管理职责。8.1.2数据治理架构政务服务平台数据治理架构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数据源层:包括政务数据、公共服务数据、第三方数据等;(2)数据集成层:实现数据清洗、转换、合并等操作,形成统一的数据视图;(3)数据存储层:保证数据的安全存储和高效访问;(4)数据管理层:负责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隐私等管理;(5)数据应用层:为公共服务行业提供数据支持。8.1.3数据治理流程数据治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数据梳理:梳理政务服务平台现有数据资源,明确数据来源、数据类型、数据格式等;(2)数据清洗:对数据源进行清洗,去除重复、错误、不一致的数据;(3)数据整合:将清洗后的数据按照统一的数据模型进行整合;(4)数据治理: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质量监控、安全防护、隐私保护等;(5)数据应用:将治理后的数据应用于公共服务行业,提升业务效能。8.2数据质量保障8.2.1数据质量控制策略数据质量控制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源头控制:保证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等环节的数据质量;(2)数据校验:对数据进行逻辑校验、格式校验等,保证数据的正确性;(3)数据监控:实时监控数据质量,发觉异常数据及时处理;(4)数据改进:针对数据质量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优化数据质量。8.2.2数据质量管理工具政务服务平台可运用以下数据质量管理工具:(1)数据质量管理平台:实现对数据质量的全过程监控和管理;(2)数据挖掘与分析工具:发觉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辅助决策;(3)数据清洗工具:自动化处理数据清洗任务,提升数据质量。8.2.3数据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数据质量评价体系,对政务服务平台数据进行定期评价,包括:(1)数据准确性:评价数据的正确性、真实性;(2)数据完整性:评价数据的全面性、连续性;(3)数据一致性:评价数据在不同时间、不同来源的一致性;(4)数据安全性:评价数据的安全防护措施。8.3运营策略与优化8.3.1运营策略政务服务平台运营策略主要包括:(1)数据驱动:以数据为核心,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2)用户导向:关注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3)技术创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平台功能;(4)合作共赢: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拓宽数据来源,实现数据共享。8.3.2运营优化措施政务服务平台运营优化措施包括:(1)优化数据架构:提高数据存储和访问效率;(2)强化数据安全:保证数据安全,防范数据泄露;(3)提升数据质量:通过数据治理,提升数据准确性、完整性;(4)拓展数据应用:开发更多数据应用场景,提升政务服务平台价值。第九章用户体验与反馈9.1用户界面设计9.1.1设计原则在公共服务行业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用户界面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简洁明了:界面布局应简洁、直观,易于用户快速理解和操作。(2)一致性:界面风格、布局、操作逻辑应保持一致性,以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3)易用性:充分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简化操作流程,提高操作效率。(4)美观性:界面设计应注重美观,提升用户体验。9.1.2设计要素(1)页面布局:合理划分页面空间,保证信息展示清晰、有序。(2)色彩搭配:根据政务服务平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提升视觉效果。(3)字体与排版:使用合适的字体和排版方式,保证文字清晰、易读。(4)交互设计:优化操作流程,提高用户操作便捷性。9.2用户满意度调查9.2.1调查方法为全面了解用户对政务服务平台的使用体验,可采取以下调查方法:(1)在线问卷调查: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向用户推送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用户反馈。(2)电话访谈:针对重点用户,进行电话访谈,了解用户需求和意见。(3)现场访谈:在政务服务中心等场所,与用户面对面交流,收集用户意见。9.2.2调查内容满意度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用户对政务服务平台整体满意度。(2)用户对平台各项功能的满意度。(3)用户对平台操作便捷性的满意度。(4)用户对平台信息准确性的满意度。9.3反馈与改进机制9.3.1反馈渠道政务服务平台应建立以下反馈渠道:(1)在线反馈:在政务服务平台设置在线反馈功能,方便用户随时提出意见和建议。(2)电话反馈:设置专门的电话,接受用户反馈。(3)现场反馈:在政务服务中心等场所设立反馈意见箱,收集用户意见。9.3.2反馈处理流程(1)收集反馈:对用户反馈进行整理、分类。(2)分析反馈:分析反馈内容,找出问题所在。(3)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反馈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4)实施改进:对政务服务平台进行改进,提升用户体验。(5)跟踪效果:对改进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