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选必修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_第1页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选必修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_第2页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选必修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_第3页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选必修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_第4页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选必修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人物素材《屈原列传》

【主旨概要】《屈原列传》一文中,司马迁对屈原政治上的遭遇表示了深刻的理解和同情,对屈原为坚持理想而斗争的精神进行了歌颂。屈原的高洁之处在于,他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与陷害,总是坚持自己的操守,对此,司马迁赞美道:“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写作角度一】生命的意义

有的人一生漫长而琐碎,充斥着空虚和无聊,他的生命黯淡无光。有的人一生虽短暂,却留给后人丰厚的精神财富,他的生命绚烂夺目。【运用示例】生命的长短与意义相比,紧要的是生命的意义。屈原不随俗而毅然沉江,以身殉国,其生命之光可与日月争辉。古往今来,多少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默默产生又默默消亡,有几人能够像屈原这样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仍熠熠生辉?屈原以死有力地维护了不随波逐流、不苟且偷生的人格尊严,屈原以死彰显了忠君爱国、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屈原以死体现了为昭示真理而不惜牺牲生命的人生信念。人的生命是可贵的,但真理更可贵。【写作角度二】执着

执着是水滴石穿不懈努力,是夸父追日奔跑不辍,是精卫填海信念坚定。人生道路上,选择与执着同行,与执着为友,就如在沙漠中与骆驼为伴,定能在茫茫沙海中找到美丽的绿洲。【运用示例】受命于危难之际、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往往是“执子”们。他们胸中自有乾坤。披发行吟泽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谗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式的。执着如屈子!【写作角度三】爱国主义

屈原的著作有《离骚》《九章》等,这些著作文字华美,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他看清了贵族的虚伪、昏庸与腐朽,看清了奸臣排斥贤才的行为,看清了社会的种种不公……屈子用他不屈的忠魂谱写了爱国主义的赞歌,我们见证着他的不朽,他也在用自己的思想影响中国,影响世界!【运用示例】“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为追求国家富强而上下求索,九死不悔。他忠于楚国,在理想无法实现时,没有“良禽择木而栖”,而是始终心系家国。尽管国家孱弱,他却从未选择放弃。屈原这种坚定的爱国情怀代代传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跳海殉国的陆秀夫;为救亡图存而死的秋瑾、赵一曼;放弃国外舒适生活和高薪职位,怀着赤子之心毅然归国,扎根西北荒地,致力于“两弹一星”事业的程开甲……时代不同,精神不改。忠贞的爱国情怀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从古至今,百虑一致,屈子身上的爱国之情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追根溯源,屈子为我们诠释了“爱国”二字的真正内涵:言行合一,赤胆忠肝,至死不休。《苏武传》

【主旨概要】《苏武传》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写作角度一】信念

青丝白了,节旄落了,流年如刺,分分秒秒都是煎熬。大汉朝最英武的皇帝殡天了,公羊又怎么会产乳?北海的雪依然是那种坚固如铁的白,湖面映出他苍老如野草的面容,青筋突兀地显露在皮肤上,好似断裂的冰湖湖面,呈现出一道道伤口。衰老的印记,让人触目惊心。可是老了,老了又能怎样呢?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环节。就算老,也不能摧毁他的信念。【运用示例】心中怀有信念,才会在生死荣辱面前坚守气节,不为利益所动。在出使匈奴时,面对危难,苏武坚守国家的利益,抱定必死的决心,决不“屈节辱命”;面对卫律的威胁利诱,他不为所动,从容处之;在被关押受审时,他以自刎来避免受辱;在匈奴将他置于荒无人烟的北海时,他仍然杖节牧羊,毫不屈服,渴饮雪,饥吞旃;面对好友李陵的劝降,他以“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自剖心迹,令李陵无言以对。是什么令苏武如此岿然不动,铁石心肠?是他心中对大汉尊严的坚守,是他心中“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鬼”的永远不变的信念。是信念让他坚守住了民族的气节,也让他在中华的历史中熠熠生辉。【写作角度二】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意见

有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于是相信别人,让别人决定自己。有人说:“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于是闭目塞听,在错误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运用示例】苏子卿在贝加尔湖湖畔。他披着一件白羊裘,毡履,毡裳,毡巾覆首,独立在苍茫无际的西伯利亚荒原当中,有雪潮一样的羊群在他背后。他在孟春的黄昏时分,待要归返穹庐,背景中贝加尔湖上的冰涛,与天际的白云波连山竖。他向着东行,遥遥地望南翘首:眼眸中含蓄着无限的悲哀,又好像燃着希望一缕。他只相信自己,只相信自己的祖国。他的心里只有大汉。卫律的威逼利诱他视若无物,李陵的苦劝他坚决不从,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的心,幼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他只相信自己心灵的声音,相信他心中对大汉的赤胆忠诚,别人的苦口婆心都丝毫不能动摇他心中的信念。【写作角度三】民族气节

面对匈奴王威胁,苏武以死抗争,维护祖国的尊严,威武不能屈;面对金钱、高官的诱惑,苏武不动心,这就是富贵不能淫;心向祖国,生死置之度外,他是一个有气节的丈夫。苏武忠贞爱国,拒绝折节叛国,甘愿与羊为伍。地窖冰冷,他咽白雪啮毡毛;北海荒远,他“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他用赤胆忠心奏响了千古绝唱。【运用示例】气节,就是志气和节操,是面对敌人或压力时表现出的不屈服的高品质。你曾两次举刀自杀,是因为事情败露后被牵连,怕丢了国家的颜面,是面对单于的威逼利诱使你投降时为表明气节的豪壮之举。然而你却又千方百计地活下来,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苦等十九年,毡毛尽落,须发皆白。卫律的威胁你置之不理,李陵的劝降你更是岿然不动。你心中坚守的,便是作为大汉臣民宁折不弯的精神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如今的贝加尔湖畔,仍驻留着你当年牧羊的足迹,大汉的麒麟阁中,依然供奉着你这个大功臣的牌位,从此你便成为一座中华民族精神气节的丰碑,屹立千年而不倒,流传万古而不衰。《过秦论》

【主旨概要】金圣叹评点《过秦论》时说:“‘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贾谊不仅看到秦国由日益强盛到统一天下,根本原因在于其行动和当时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相一致,而且看到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失去民心。【写作角度一】民心团结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者,人心齐也。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涣散,则万事难成。九国兵多将广、谋士如云,可各怀私心,在秦咄咄逼人的攻势下,终至纵散约败,束手就擒。究其根本,是六国缺乏统一的指挥、统一的领导,各自为政,未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所以,无论集体还是国家,都必须上下团结一心,唯有人和,才能产生真正坚不可摧的力量。【运用示例】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凭借谁的力量灭掉六国,统一天下?拥有整个天下的强秦二世而亡,这又是谁的过错?贾谊在历数了秦统一天下的过程,分析秦亡的原因后说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是秦的教训,也应是世代为官执政之人的教训。谁施仁政,谁得民心,谁有天下;反之,谁失民心,谁失天下。任你有坚船利炮、雄兵百万、长江天堑,也无济于事。作为统治者,应该心怀天下,心忧苍生,才能赢得百姓的爱戴和支持。而秦王朝统治者骄奢淫逸,一味地放任自我欲望膨胀,用残酷的手段对待天下士民,致失去民心,进而失去了天下。【写作角度二】得难失易“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秦始皇之所以能创造一统天下的辉煌局面,得益于先祖打下的坚实根基。创业也是如此,都要经历漫长的跋涉、探索甚至倒退,才能最终达到成功的顶点。然而,如果不能谨慎行事,万世之业也会毁于一旦。【运用示例】大秦帝国二世而亡,秦始皇的千秋帝王梦轰然破碎。高举反秦大旗的陈涉是一个服苦役的人。他出身低微,没有名望,也没有雄厚的财力。他率领的是“疲弊之卒”,他的武器不过是木棒,但当他“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时,却“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强秦始败于这些有罪而被征发的“谪戍之众”,原因令人深思。“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对人民施行暴虐统治使秦王朝从强盛的顶峰跌入败亡的谷底,势力之强与败亡之速形成的鲜明对比将永远警醒后世。【写作角度三】心态

心态影响人生。贾谊尽管才华横溢,但在提拔受阻和梁怀王坠马而死后,便意志消沉,没有保持良好的心态,年纪轻轻就抑郁而死。【运用示例】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年代,有很多人终生困于自己的“生不逢时”而郁郁而终。错生在帝王家的亡国诗人李煜,那个忧愤了一生最终病死的贾谊,倘若他们能正视自己的生活年代,能用自己的力量去做一些改变,那么结局是否会有所不同?不论我们生在繁华的时代,抑或萧条的岁月,都应当使出自己的力量让自己活得很精彩。那不是残忍的力量,不是无情的力量,它或许微弱并伴随苦难,却能给深渊里的人带来光明,使其在坚韧中捍卫生之尊严——这便是对生逢其时的最好诠释。

《五代史伶官传序》

【主旨概要】《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史论。欧阳修通过对后唐王朝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写作角度一】自律成事逸豫亡身《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对后唐王朝的盛衰进行分析,得出执政者必须忧劳,才能振兴国家,如果沉湎于享乐,就会亡国的结论。【运用示例】悲哉,李存勖,九泉之下如遇吴王夫差,当相对而哭矣!此二君皆玩物丧志之典范也。一个玩伶人,一个玩美人,玩得把雄才大略、冲天之志丢到了九霄云外,最后国破身亡。历代君王中,玩物丧志者数不胜数,而玩物丧志的普通人更是比比皆是,赌博的丧家财,丧人格;沉湎于电脑游成的丧豪气,丧志向。“玩物”使人沉迷,沉迷而后“忘志”,如此,“亡身”不远矣。【写作角度二】自满谦虚

身处逆境时,庄宗唯恐辜负先人之托,用兵时负矢在身,冲锋在前,终于一胜再胜。“仇雠已灭,天下已定”后,庄宗一改初衷,宠幸伶人,贪图享乐,以致政事废弛,国势日衰。古之英雄豪杰,有不少人栽倒在享乐上,如李自成、洪秀全等,一朝自满,便招来破败。今天,不是也有不少功臣精英栽倒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之中吗?【运用示例】一声“呜呼”,欧阳修感叹后唐王朝盛极而衰,“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庄宗身死国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为繁华盛世敲响警钟;“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说出至理名言“满招损,谦得益”。如果说自满是人生旅途中的陷阱,是表面平如镜,深处却动荡不定的旋涡,那么谦虚则是通向希望城堡的捷径,是祸害来临时拯救自身的避风港。“满招损,谦得益”,伶人和伶人的歌,会在你忘乎所以的时候悠然飘来,而聪慧的你知道该如何应对。【写作角度三】重视细节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感叹道:“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这启示我们做事、生活时要注重细节,提防可能发生的祸患、危险,及时预防。同时,我们也要把握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遇,成就自己。注重细节,需要我们具有自我反省的意识,能对自己的优势、劣势作出反思。【运用示例】欧阳修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