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和运维管理规范》征求_第1页
《美丽乡村建设和运维管理规范》征求_第2页
《美丽乡村建设和运维管理规范》征求_第3页
《美丽乡村建设和运维管理规范》征求_第4页
《美丽乡村建设和运维管理规范》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CCS点击此处添加CCS号

□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XX/TXXXX-XXXX

美丽乡村建设和运维管理规范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XX/TXXXX—XXXX

,11—A—

刖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1

DBXX/TXXXX—XXXX

美丽乡村建设和运维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美丽乡村建设和运维管理的总则,并规定了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公共

服务、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运维管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和运维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6标准电压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68.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

GB5768.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32000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GB/T37066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导则

GB/T38353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规范

GB/T38354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服务与管理规范

GB/T38549农村(村庄)河道管理与维护规范

GB/T38699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

GB/T38836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

GB/T38838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技术规范

DL/T5118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SL310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DB34/T2635美丽乡村村卫生室建设与运行规范

DB34/T3511儿童主任服务规范

DB34/3527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T/CHES18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

3术语和定义

GB/T3200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DBXX/TXXXX—XXXX

4总则

4.1规划先行、统筹推进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科学推进“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把美丽乡村与农村基础设施、传统村落保

护、农村精神文明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等统筹规划建设,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加强

农房建设风貌引导和安全管控,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属于国家级、省级历

史文化名村和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要编制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按照规划要求进行保护和利用。

4.2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顺应村庄发展规律,传承乡村的历史文化,按照村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分

类推进,科学确定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目标,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内外兼修,注重保留乡土风貌。

4.3注重管养、长效运行

在美丽乡村建设好的基础上,要注重后期管护,要将建后管养提到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样重要的位置,

建立有效管护机制,科学合理确定运行管护方式,保障各类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

4.4村民主体、多方参与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创党委

政府、群众主体、社会力量等多方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的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

4.5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乡村原有的生态环境,注重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

发展,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

5基础设施建设

5.1道路交通

5.1.1村主干道应以现有道路为基时,顺应现有村庄格局,宜保留原始形态走向。

5.1.2村主干道建设应进出畅通,主干道路硬化率达100%,入户路亦宜进行硬化。材料宜选用乡土材

质或与传统路面风格相协调的材质。

5.1.3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通村主干道路路面宽度应工4.5m,山区等特殊区域特殊路段宽

度工3.5m,巷道宽度宜叁2.5m。皖北地区和具有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性质的公路宜按照四级以上公

路标准建设。

5.1.4道路交通标志应结合道路线型合理设置,村主干道应按照GB5763.1和GB5768.2的要求设置

道路交通标志,并根据需要设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加强占桥保护,定期维修养护。

5.1.5村庄主干道应合理布局配置公共照明设施,照明时间应根据所在村庄的地理位置、季节变化和

村民的作息时间合理确定。

5.1.6宜利用空余场地、道路周边、农户庭院等,科学规划布设停车场(位),户均车位数应工1。

5.1.7村庄应设置公共交通站点,站点布设合理,安全方便。

5.2饮用水

2

DBXX/TXXXX—XXXX

5.2.1供水管网布置合理、便于维护,供水工程建设和管护应符合SL310的规定。安全饮水比例应达

100%,供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饮水安全应符合T/CHES18的规定。

5.2.2供水水量、水压应满足村民日常生活需求,中心村供水保证率工95的自然村供水保证率工90%。

5.3电力通讯

5.3.1农村电网实现全覆盖,农村电力网建设与改造的规划设计应符合JL/T5118的规定,电压等级

应符合GB/T156的规定。

5.3.2广播、电视、网络等公共通信设施齐全,中心村应设置有线电视节点,实现光纤网络和4G网络

全覆盖,有条件的村庄宜建设5G通信网络。

5.3.3电线杆应排列整齐、安全美观,无私拉乱接电线、电缆现象。有条件的村庄可采用管道下地敷

设。

5.4农房

5.4.1根据村庄特征,合理规划农村住房建设与改造布局,宜根据皖北、皖中、沿江、皖西、皖南各

片区的建筑特色,确定农房风貌。

5.4.2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应符合建筑安全相关要求,无D级危房和涉及公共安全的C级危房。宜在农

村住房醒目处安装门牌。

5.4.3传统村落住房的新建与改造,其形制、高度、色彩等应与其周边传统建筑景观保持协调。

5.5燃气

坚持“宜网则网、宜罐则罐”的原则,推进燃气供应设施布点建设。市、县周边乡镇和村,宜供应管

道天然气;距离市、县距离较远的,推广罐装燃气入户。

6环境整治

6.1自然环境

6.1.1耕地、林地、水域、湿地等生态保护空间和历史文化及特色风貌保护空间得到有效保护。

6.1.2林长制、湖长制、河长制作用充分发挥,无破坏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资源现象。

6.1.3大气、声、土壤环境质量分别应符合GB3095、GB3096、GB15613中与当地环境功能区相对应

的要求。村内主要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水质应符合GB3838与当地环境功能区相对应的要求。

6.2垃圾治理

6.2.1坚持源头减量,宜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体系,推进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应工85%:

a)易腐垃圾就地就近堆肥(江肥)还田;

b)有毒有害垃圾单独收集贮存和处置;

c)其他生活垃圾收运至市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d)可回收垃圾纳入供销回收利用体系。

6.2.2应合理配置垃圾收集点、垃圾箱、垃圾清运工具等设施设备,村庄保洁员比例不宜低于村庄常

住人口的2%,且每个自然村应不少于1人,确保可视范围内无明显垃圾。

6.2.3宜建立垃圾分类回收奖励激股机制。

6.2.4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应符合GB/T37066的规定。

3

DBXX/TXXXX—XXXX

6.3改厕治污

6.3.1.1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与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集中处理与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鼓励

联户、整村、村镇一体化处理:

e)中心村宜实行集中处理、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模式,中心村污水设施覆盖率应达100%,处

理率285%,其中离城区较近的可纳入城市污水管网一体化处理;

f)自然村宜以分散处理为主,通过分户式、联户式方式,采用三格式化粪池等处理技术,就地进

行生态治理。

6.3.2积极推进雨污分流。生活污水处理及排放应符合DB34/3527的要求。

6.3.3合理确定改厕模式,水冲式厕所宜进院入户,三格式户厕建设符合GB/T38836要求,集中下水

道收集户厕符合GB/T38838要求,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应符合GB/T38353的要求。农村卫生厕所

基本普及。

6.3.4具备条件的村庄可采用人工湿地、氧化塘等生态处理模式。宜就地就近就农进行无害化处理和

资源化利用。

6.4农村水系

6.4.1开展坑塘水系治理,村域内河流、池塘等水体应保持清洁、清淤疏浚,水面无垃圾、无异味、

无障碍物,无农户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现象。

6.4.2村庄水系的管理与维护应符合GB/T38549要求。

6.5村庄绿化

村口、道路两侧、池塘旁边、房前屋后、广场等公共区域应进行绿化。宜采用本地果树林木花草品

种,兼顾生态、经济和景观效果:

a)村口景观营造应自然、亲切、宜人,体现地域特色,可通过小品配置、植物造景、活动场地与

建筑空间营造等突出景观效果;

b)道路两侧、池塘旁边等绿化应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宜自然式种植,打造立体绿化效果;

c)房前屋后宜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花园、小茶园等。

6.6农业生产废弃物治理

6.6.1农药包装、农膜、育秧盘、农作物秸秆、畜禽炎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应及时回收处理或资源化

利用,不应随意丢弃。

6.6.2村庄畜禽宜圈养,也可划定散养区域,规范畜禽散养行为。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

应关闭或搬迁,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18596的要求。

6.7庭院环境

6.7.1庭院设计布局合理、物品摆放整齐、环境卫生清洁。

6.7.2有条件的农户开展庭院美化。

6.8其他

6.8.1村庄内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电力、通信线路架设安全规范,杂物整齐堆放,农机具、

农用车等有序停放。

6.8.2废旧广告牌、非法小广告、乱涂乱花等应及时清除。

6.8.3残垣断壁、废弃畜禽圈舍、废弃厕所等应及时拆除。

4

DBXX/TXXXX—XXXX

7公共服务

7.1基础教育

7.1.1应普及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295%,九年义

务教育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100%,巩固率295乐

7.1.2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符合教育布局规划要求,鼓励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

养改善计划,做到应享尽享。

7.1.3开展多种形式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有条件的村宜设立儿童主人,儿童主任应符合DB34/T

3511的规定。

7.2医疗卫生

7.2.1村卫生室房屋建筑面积260m?,每千服务人口至少应配备1名乡村医生,每个村卫生室至少应

配备1名乡村医生执业。

7.2.2应针对妇幼、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服务,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条件的宜配

有康复服务。

7.2.3村卫生室建设和运行应符合DB34/T2635的规定。

7.3社会保障

7.3.1村民享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210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2100%。

7.3.2优抚对象、困难家庭、残疾人等群体应及时救助和帮扶。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

理补贴覆盖率295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目标对象覆盖率达到100除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

率250%。

7.3.3家庭经济困难、高龄失能人员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250%

7.3.4拓展乡(镇)养老服务中心、村养老服务站功能,建设敬老院、村级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设施。

7.4便民服务

7.4.1应建设线上线下一体的综合便民服务机构,依照GB/T38699的规定提供代办、咨询、村级事务

审批等多种服务。

7.4.2应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快递站(点)等服务平台,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应依照GB/T38354的

规定提供服务。

8经济发展

8.1根据乡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手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

村生活生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主导产业、特色产业。

8.2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等技术模式,鼓励使用可降解环保型农膜,确保农业面源

污染得到有效防治,发展绿色产业。

8.3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企业应完善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小

农户共同发展。

8.4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集体资产稳定保值增值,人均集体经济年收入应高于所在省平均水平。

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应高于所在省平均水平。

9社会治理

5

DBXX/TXXXX—XXXX

9.1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村务监督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其他经济社会组织

等村级组织体系健全并规范运行。

9.2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遵循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

村民自治要求。

9.3生活方式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封建迷信、违规信

教等陈规陋习得到明显遏制。

9.4地方传统文化挖掘充分、宣传有力,文化服务设施等能满足村民需要。

9.5为民服务大厅服务流程清晰、规范、高效。

10运维管理

10.1组织建设

10.1.1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参与村庄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