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讲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制度变化与创新课程标准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考情分析1.频率题型:该部分是高考中频考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所涉及2.情境设计:多利用文献、表格、示意图等史料创设新情境,如(2022·广东卷,3)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2022·湖南卷,3)九品中正制的兴衰;(2022·1月浙江选考,5)三省六部制;(2021·海南卷,5)元朝恢复开科取士;(2021·江苏卷,3)进士出身。利用原始史料、采用非选择题形式,对制度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考查,如(2023·6月浙江选考,22)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关系;(2023·湖南卷,17)唐代税制改革;(2023·1月浙江选考,23)三省制运行机制等3.核心考向: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两税法知识点一选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背景①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②地方大族操纵选官,严重干扰人才选拔兴衰曹魏创立,隋朝废除内容机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标准初创时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西晋时主要看重家世实质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1.图解·关键知识全面认识古代的科举制2.科举制形成①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②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完善①唐太宗时期,科举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②武则天时,首创了武举和殿试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作用①扩大了统治的基础;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③加强了中央集权2.挖掘·教材信息教材“学思之窗”中写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体现科举制度实施有何作用?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三省六部制发展过程职能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特点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影响①削弱相权,皇权加强②分工明确,提高了工作效率③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影响深远图解·关键知识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知识点三赋税制度1.魏晋时期:租调制(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2.唐初:租庸调制(1)内容: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定量谷物)、调(人头税)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2)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时,促进农业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3.唐中后期:两税法1.辨析·易混易错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度(1)区别:均田制是土地分配和管理制度,租庸调制则是赋税政策,二者定义不同,适用范围不同,沿革历史时期不同。(2)联系: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和依据,唐中期以后,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后被两税法取代。2.拓展·思维点拨两税法的历史地位两税法的实行,反映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使封建国家由对人丁的控制转移到对土地的控制,由征发劳役转向征收实物,这说明我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已由税人过渡到税地。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经济的新发展。主题一日臻完备——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的政治制度演进视角1制度创新——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材料一在九品中正制创立初期,中正评定人物时还能注意清议,做到德才并举,秉公办理。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不断深入,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下,独占政治、经济等不同领域大权的门阀世族地主阶层,为了自身的地位和利益,逐渐封闭选官制度,操纵中正的评议和任免,并日益扩大中正的权力。——摘编自周升华《试论九品中正制创立之由及其蜕变》材料二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解读九品中正制是在汉末以来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注意客观认识;同样对科举制也要辩证看待。思考(1)根据材料一,说明九品中正制下选官标准的变化及原因。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的内涵。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角2中枢权力机构创新——三省六部制材料“贞观之治”成绩的取得,是以人为本、以德治国这一政治路线的成功。以往谈及贞观之治,只是一味强调唐太宗、魏徵等人的自觉,常常忽略中国制度的重要背景。魏徵从贞观七年开始担任门下省的长官,直至贞观十七年去世,都是门下省的负责人。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与三省制关系密切,而三省制的运行机制,更值得重视。唐朝也被称为“律令国家”,因为它把中国自汉魏以来的传统律法、律令做了一番非常完善的总结和提炼,形成了律令制度……《唐律疏议》对古代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等的立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摘编自荣新江等《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解读材料一方面以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为例论证了中央官制三省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了唐朝《唐律疏议》的地位和影响。思考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从三省制运行机制的角度说明“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并概括《唐律疏议》在中外法制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化拓展1.历史解释——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2.历史解释——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1)皇帝通过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逐步削弱、君权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的转变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是专职,是对相权限制压缩的表现。(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即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以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主题二量出制入——魏晋到隋唐的赋税制度变化视角赋税征收——租庸调制与两税法材料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同时不再按照丁、中(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的原则征租庸调,而是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将贵族也纳入征税范围。——黄永年《唐史十二讲》解读材料从背景、原则、内容三个方面解读了唐朝的赋税改革:由租庸调制到两税法。思考根据材料,指出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原因;分析两税法在征收标准和纳税对象上的新变化及其影响。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化拓展1.历史解释——两税法中的思想原则课税对象天下皆同——加大征税范围,贵族、官僚、僧侣也要交税征课内容简化税目——以户税和地税代替租庸调,统一税收课税标准以资计税——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体现公平征课时间两税三收——一年夏秋两季收税,上交中央、地方和节度使征课原则量出制入——由国家作出财政预算,分配到地方,进行征税2.唯物史观——两税法的评价积极政治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利于社会公平,缓和了阶级矛盾,维持了中唐的稳定经济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消极钱重物轻钱币流通不足,农民贱卖绢帛、谷物缴纳税钱,增加负担土地兼并严重土地买卖合法,土地兼并盛行,更多农民沦为佃户、客户(2022·广东卷,3)下图为南北朝时期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1.复杂情境——从选官制度变化看隋唐社会结构(2022·湖南卷,3)据下表可知()时间事件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始置进士科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恢复九品中正制唐太宗贞观初年(627)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2.学术情境——通过枢密使设置看唐代中枢机构变化(2022·重庆卷,3)唐代宗始设枢密使,“初不置司局,但有屋三楹,贮文书而已。其职掌惟承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据此可知,当时的枢密使()A.主要负责军事事务 B.类似皇帝秘书机构C.地位在中书省之上 D.下属机构较为完备3.学习情境——以唐朝政策考查三省六部制(2022·1月浙江选考,5)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1.[挖掘信息·新情境]东汉末年曹操自任丞相,移原隶少府的尚书吏部曹、选部曹等尚书诸曹为丞相属官。后来,魏文帝曹丕以曹操设立的专门处理机密文书的秘书省为基础另设一省,掌管机要,起草和发布诏令。曹魏行政机构的调整()A.遵循了中央集权制原则B.有利于中央事权的统一C.降低了中央的行政效率D.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2.[挖掘信息·新角度]唐朝前期,在三省六部制度的政治保障下,君主励精图治,国家实现空前繁荣。唐玄宗统治后期,疏于朝政,任用奸佞,宠幸宦官,终于酿成安史之乱。高度成熟的政治设计没有能够防止唐朝由盛转衰。这表明()A.政体影响国家政治生态状况B.三省六部制度的缺陷明显C.治乱交替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规律D.国运兴衰取决于吏治情况3.[图文综合·新情境]如图为唐朝怀集庸调银饼,是岭南道广州怀集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缴朝廷时由地方官府折纳的银饼,出土于陕西西安何家村。与此银饼相对应的制度是()唐朝怀集庸调银饼A.滋生人丁,永不加赋B.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C.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D.为田开阡陌封疆,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级责任明确与分工计划
- 班级新媒体利用教学活动计划
- 农畜产品批发服务行业相关投资计划提议
- 《讲生命和生命科学》课件
- 加氢系列产品行业相关投资计划提议
- 花卉植物运输合同三篇
- 快递物流行业保安工作总结计划
- 民风民俗和我们的生活
- 【培训课件】财务报账员培训 法律法规
- 《项目管理培训课程》课件
- 课内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 院感课件下载
- 2022幼儿园教师读书参考心得体会5篇
- 2024年《内科护理学》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江苏省常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卷(含答案)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招聘人员真题
-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软件测试汇报
- 租赁部绩效考核制度
-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〇八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政管线(道)数字化施工组”赛项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