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9课《怀疑与学问》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虚妄"不攻自破”等重点词语,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论点,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分层次论述的结构。
3.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并理解其在论述中的作用。
4.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分层次论述的结构。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2.难点:
品味论证语言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明白怀疑和创造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疑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疑问呢是轻易相信还是深入思考呢今天,我们将学习《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个人著作主要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中国当代史学》等。
1923年,顾颉刚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掀起了“古史辨"的运动。他的“古史辨”其实就是“疑古说",这一理论最初是他从戏曲的演变中由“怀疑”而得来的。他用“怀疑"的方法研究历史,探求历史,一生与“怀疑”相伴,终成一代史学大师。《怀疑与学问》是他对后代人的真情告白。
2.生难字词
(1)读准字音
程颐(yí)譬如(pì)虚妄(wàng)步骤(zhòu)懒惰(duò)塾师(shú)大儒(rú)停滞(zhì)曾经(céng)
曾祖父(zēng)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它自己就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辨伪去妄】辨别虚假的并除去不合实际的。
【停滞】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2段)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第二部分:(3—6段)层层深入论证。
①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3—5自然段)第一层:(3—4段)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亦即怀疑。
第二层:(5自然段)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②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6自然段)2.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中心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
明确:中心论点是“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引用古代名言“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开门见山地提出来的。
(2)本文由两部分构成,它们是通过哪一句话联系在一起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文通过第六段首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联系在一起。二者之间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关系。此句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使全文结构自然分为两大部分,前一个分句是第一部分的分论点,后一个分句是第二部分的分论点。
(3)什么是怀疑精神它对做学问有什么作用
明确:怀疑精神是事前经过一番思考,不随便轻信的态度。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四)精读品析
1.讨论文章第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1)第六段中的“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否去掉为什么
明确:“一切"不能去掉,因为“一切”强调了所有学问家都应该具备怀疑精神,没有例外,如果去掉就不能突出这种普遍性。四个“常常"也不能去掉,它们强调了学问家在做学问时不断怀疑、辩论、评判和修正的过程,突出了怀疑精神在做学问中的重要性,如果去掉就不能体现这种连续性和经常性。
(2)四个分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明确:四个分句不能调换顺序,因为它们是按照学问家做学问的逻辑顺序排列的,先要有怀疑的态度,然后与书中的学说辩论,接着评判书中的学说,最后修正书中的学说,这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如果调换顺序就不符合逻辑了。
2.探究论据
(1)为了证明论点,作者运用了哪些论据明确:
事实论据: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听说“腐草为萤”。戴震善问的例子。
道理论据: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做学问的人首先要善于提出疑问。)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存在可疑之处却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这还不能算是学过了;治学就一定要善于提出疑问。)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完全相信书还不如没有书。)“我怀疑,所以我存在”——笛卡尔
3.探究写法
(1)举例论证
明确:第4自然段为了论证对于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个分论点,列举了古代“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例子并连续多次追问,清楚地告诉人们做学问时怀疑的必要性以及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第6自然段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年读书善疑多问的事例做论据,也很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
明确:开头引用程颐和张载这两位古代大学问家的经验之谈作为论点,也起到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第5自然段又引用了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名言,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第6自然段的说理是:“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地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论证了“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正反对比论证
明确:第6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怀疑精神对治学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的生字词,了解了作者的相关信息,梳理了文章的结构,明确了中心论点以及分论点,还探讨了文章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培养自己的怀疑精神,不盲目轻信,善于思考和辨别。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中引用的名言。
2.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怀疑与学问》的基本内容,了解了怀疑精神在做学问中的重要性。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这篇文章,品味其论证语言的特点,进一步理解怀疑与学问的关系。
(二)析读课文
1.作者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者通过引用名言“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提出中心论点“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引用学者的名言,既表明了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的观点,又使文章开头显得活泼有新意,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有力的论
据,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2.文章是怎样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的
明确:文章首先指出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的依据,即怀疑能辨别传说的真假。然后论述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只有经过怀疑才能不盲从迷信。接着通过举例说明对于别人的话和书中的学说都应该保持怀疑的态度。最后得出结论,只有通过怀疑才能辨伪去妄。
3.在论述“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的过程中,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上文对怀疑精神的论述,引出下文对做学问需要怀疑精神的具体阐述。同时,第3段也为后文的论证提供了基础,使文章的论述更加深入和全面。
4.文章是怎样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的
明确:文章先提出“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一观点,然后通过举例论证,以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年读书善疑多问的事例,说明怀疑能够促使人们思考和探索,从而推动新学说的建设和新发明的启迪。接着,文章通过道理论证,阐述了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才能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的道理。
5.说说文章是怎样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的
明确:文章首先提出分论点,即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然后通过举例论证,如戴震善问的例子,说明怀疑能够激发人们的思考和探索精神,从而为新学说的建设和新发明的启迪提供可能。接着,文章运用道理论证,强调只有具备怀疑精神,才能不断发问和求解,推动学问的发展。最后,文章通过对比论证,将有怀疑精神和没有怀疑精神的人进行对比,突出了怀疑精神在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中的重要作用。
(三)品析方法
1.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明确:道理论证(引证法)。运用孟子的名言,使论证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有力地证明了做学问要有一点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的观点。
(2)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
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明确:举例论证(例证法)。通过列举戴震幼时读书善疑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明确:对比论证。将“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的人与“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人进行对比,突出了怀疑精神在治学中的重要性,有力地证明了只有具备怀疑精神,才能推动学问的发展的观点。
2.“怀疑”“思索"辨别”这三个步骤的前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不能调换。因为“怀疑"是前提,只有对事物产生怀疑,才会进一步“思索”疑点;“思索"是对怀疑的深入思考,通过思考来判断事物的真伪;“辨别”是在思索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分辨和判断,确定其正确与错误。这三个步骤是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排列的,不能随意调换。
3.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这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1)开头的“一切"是否太过绝对对此,你怎么看
明确:不绝对。“一切”在这里强调了所有学问家都应该具备怀疑精神,这是做学问的基本要求。如果没有怀疑精神,就不可能对过去学者的学说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判,也就无法推动学问的发展。因此,这里的“一切"是为了突出怀疑精神的重要性,而不是过于绝对的表述。
(2)这段文字中有四个以“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
明确:它们的顺序不能任意调整。因为这四个“常常"是按照学问家做学问的逻辑顺序排列的。首先,学问家要有怀疑的态度,然后与书中的学说辩论,接着对学说进行评判,最后修正学说。这个顺序体现了学问家做学问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如果调整顺序就会打乱这个逻辑,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4.文章最后一句中,“学术”和“文化"这两个词能互换吗
明确:不能互换。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文化"活动中的一种,“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这句话是从部分到整体的表述,强调了学术对文化的重要影响。如果互换位置,就会导致逻辑混乱,无法准确表达作者的意思。
(四)拓展延伸
1.思考:本文首先论述“做学问,首先需要研究问题",接着论述“做学问,其次需要提倡怀疑精神”,这两部分内容能否互换顺序为什么
明确:不能互换顺序。因为文章开篇就指出“问题意识决定研究方向,没有问题意识,不知朝哪钻;怀疑精神决定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顶级担保协议协议样例
- 2024年鱼类购销专项协议范本
- 2024年光伏技术合作协议样本
- 2024年行政赔偿协议模板
- 2024年度企业设备采购内部控制协议
- 2024环保型进户门交易协议书
- 2024重要会议场所租赁协议
- 2024年装修工程承包协议明细
- 2024专业司机陪同车辆租赁服务协议
- 2024年度商业大厦建设简易协议协议
- 从局部到整体:5G系统观-概要版-vivo通信研究院
- GB/T 22844-2009配套床上用品
- GB/T 14683-2017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胶
- 无人机校企合作协议
- GB 16809-2008防火窗
- 《百团大战》历史课件
- 八年级上册道德及法治非选择题专项训练
- 2023年徐州市国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机械课程设计~二级减速器设计教程
- 国家开放大学《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实验参考答案
-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