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中医经典语录_第1页
中医内科,中医经典语录_第2页
中医内科,中医经典语录_第3页
中医内科,中医经典语录_第4页
中医内科,中医经典语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内科,中医经典语录

中医经典语录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瘤是阳明火毒。

10、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胞。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芭,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到血直须凉

血散血。

52、内热日烦,外热日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5、火动风生热筋挛脉急,风扇火炽,而炽乱神迷,外窜经脉则成痉。

56、实则澹语,虚则郑声。

57>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58、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59、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60、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6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6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63、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6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65、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66、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67、形寒饮冷伤肺。

68、木扣金鸣,土中泻木。

69、耳聋宣肺。

70、胃喜清凉,脾喜温。

71、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72、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号归血气流通而愈。

73、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74、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75、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76、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77、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7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79、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80、足太阴痰厥头疼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81、内不坚则善病风。

82、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83、辛开苦降,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84、脉络空虚贼邪不泄。

85、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

86、阴平阳泌精神乃滞。

87、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88、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89、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90、恶寒非寒明是热症。

9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9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9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9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95、牙痛长,腿痛短。

96、冬不用桅子,夏不用麻黄。

9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9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10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02、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103、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104、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05、四季脾旺不受邪。

106、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07、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108、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09、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110、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11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112、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113、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114、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15、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116、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117、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118、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

如血室。

119、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120、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

补其阳。

121、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122、。外窜经络则为痉,内侵膻中则为厥

止咳常用麻黄(寒热皆可用炙麻黄,热证可配银花、前胡、黄苓、

鱼腥草甚至石膏、桅子等)

缩尿益智桑峭(个人感觉比金樱子英实好用,水陆二仙胜在平和)

疏肝莫忘麦芽(治疗乳癖习用生麦芽、丝瓜络)

闭经还须归芍(行气活血当然重要,补血调血是治病求本)

崩漏海峭茜草(二药皆有化瘀之功,可使离经之血归于常道)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

无论内伤、外伤,只要涉及到器质性损伤病变,都可用三七,包括自

身免疫造成的损伤。同时配合引经归经药使用。

久病必瘀

十年前,我院一名老中医给自己老慢支开中药方的时候,用了丹参和

当归,我当时不解,问及老医生的时候,他就说了这四个字,很受用。

其实,现在在临床上遇到一些长时间的疑难病症的时候,我就会尝试

去观察患者有无血瘀的征象,如果有,用活血的中药或放血疗法,常会有

意想不到的效果。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及肾,久病入络,百病挟痰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

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脾气喜升胃气喜降

脾喜燥而恶湿

怪病多由痰作祟,

治痰无需只祛痰,

贵在治气以为要,

气顺则津液自行,

绝其源泉痰即消。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百病生于气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久病先针足三里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

蒸。

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用药古人名言

1.秦先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

又宜慎用。——清.程杏轩《医述・卷八》——

2.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

四善清痰喘之热。——民国.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3.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

-----清.高鼓峰-----

4.黄苓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

散火之标也。——清.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5.荆芥最散血中之风。

——清・汪昂《医方集解》——

6.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

清.汪昂《医方集解》

7.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

则不必用肉桂。——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8.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9.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

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

——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10.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

加入芦根、石斛。

——清.王旭高《医学当言》——

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欲治肝者,原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

自理

外湿表散,内湿宜淡渗。

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荣则不痛,不荣也痛。

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纯用凉药,必带表散。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肺虚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虚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肾虚有痰

宜补肾以引其归脏胁为肝胆之区,禁用汗、吐、下三法。(胁痛)

《经》曰:漫而便脓血,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平治权

衡,察脉之浮沉;去荒陈座者,疏涤肠胃也;开鬼门、洁净府者,发汗、

利小便也。

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补肝,宜降气

(痿)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经日:“治痿独取阳明。”

《医法圆通》:治癫贵于养心,兼于行痰;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

《济世新编》:大抵狂为痰实,癫为心血少,治法俱豁痰顺气,清火

平肝。

热痰主急惊,当泻;脾虚主慢惊,当补。

阴阳虚者,须培肾元,以阴阳蓄于肾也;

气血虚者,须调脾胃,以气血生于脾胃也。

肾中阴虚则肝心之病起;肾中阳虚则脾肺之病生。

胃为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

肾脏内寓真阳,非温不纳;肝脏内寄相火,非清不宁。

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滋肾水即以荣肝木;泻肝火即以安肾水。

善嚏者,肺病也。善噫者,脾病也。呵欠者,胃病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切脉之法,心空为宗。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

脾脏宜补则健;胃腑宜疏自清。脾喜暖而恶寒;土恶湿而喜燥。

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邪正不争不痛;营卫不乖不寒热

宜补脾阳者,虽干姜、附子转能生津;宜补脾阴者,虽石膏、知母转

能开胃。热邪伤阴,阳明消烁,宜清宜凉;太阴告困,湿浊弥漫,宜温

宜散。

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见黑既止。

血之失于吐蚓者,阳明之不降也;血之失于便胭者,太阴之不升也。

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

益阴而暑自退。水系有形之饮;湿为无形之邪。

湿为重浊有质之邪;

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

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气不运。

燥邪辛润以开之;湿邪辛淡以开之。

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成寒。

阴虚者能发热,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阳虚者能发热,以元阳败

竭,火不归源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之;中气虚者,温而补之。

脉和缓者,元气之来也;脉强峻者,邪气之至也。

熟读而精灵自启,思深而神鬼可通。一李士材

尊古而泥古,进退皆榛芜;尊古而不泥古,无路可有路。一《北方

医话》

古人用药立例,指引迷途耳。因例达变,在后人推广之也。一《汪

石山医学全书》

善医者,法门广大无边。不善医者,小心与大胆均误也。一《古今

医案按/俞按》理不必深,但期征实;论不必高,但求适用。一《周学

海医学全书》

暑有阴阳之分。尿有赤浊之别。

病人不忌口,医生白动手

疹是太阴风热。癣是阳明火毒。

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欲求南风,先开北牖。

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其归血气流通而愈。

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

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大凡气香者,皆不利于气虚证;味辛者,多不利于见血证,所当慎也;

治火切不可久任寒凉之品,重伤脾胃,便不可救。

益阴宜远苦寒,益阳宜防增气,祛风勿过燥散,消暑毋轻下通。

上越之阳,起于肝木,而沧陷之阳,处于脾胃。一《张聿青医案》

阳本上升,阴从下吸则降。阴本下降,阳从上挈则升。阳降,则为蒸

变化生之源,阴升则为滋养濡润之助。一《张聿青医案》

宣一身之气化,务在轻清,通六腑之机窍,端在滑利。一秦伯未《清

代名医医案精华》阳气下陷者,举而扬之;阴气不降者,抑而降之。

《医贯》

气陷则仓縻不藏,阴亡则门户不闭。一《医宗必读》

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

胆火不降。一《医学衷中参西录》

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一《吴医汇

讲》

少火宜升,壮火宜降。壮火降而而少火升,气得升而血得养,三焦皆

受益矣。一《医方集解》。

1.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动息以敬,心火自足;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恬然无欲,肾水自足。一一《寿世青编》

2.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

——(同上)养心莫过于寡欲。一一《医学入门》

勿以脾胃热冷物;勿以脾胃软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一一《折肱漫

录》

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调脾胃为切要。一一《老老恒言》

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

也。

老年唯借火化,磨运易而输精多。一一(同上)

神静则心火自降,欲断则肾水自升。一一《医学入门》

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一一《景岳全

书》

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轻浅,以出入主其外。

内伤之病,多归于升降,其位在里,以升降主里。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

不休.

有触心动为惊,无触心动为悸.

治病先调气,久病要开郁.诸病寻痰火,痰火生异证,腑病责脏用,

脏病则腑用.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

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二阳之病发心脾.

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亡血家无汗.

胃中热则杀谷,胃中寒则腹胀.甘温除大热.

湿热之症,阳明必见太阴.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百病皆由痰起.百病皆因于气.久病有瘀,怪病有痰.

早上头痛属气虚.晚上头痛属血虚.

久病阴火上炎,则津液生痰不生血,补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

汗出不解,非风即湿,复杂做事,简单做人!

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

病不许治,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血不利则病水

痛而不肿曰风,肿而不痛曰湿,又痛又肿曰风湿。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一激励我精求方术。

俱视独见,无与众谋。一告诉我仔细地诊察,肯定地判断。

凡治脾胃.当以调肺气.交心肾为先.一清.唐大烈

六淫之速,莫过风、火。(牢记此句,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或许有用)

黄黄一一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

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

用炙黄芭,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黄。柴胡一一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

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

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

升举清阳的功能)。

白术一一常用量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一一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一一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一一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

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川号一一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廊子宫。

枳实——小剂量能使心脏兴奋,大剂量使之抑制。

中医内科重点

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蕨气参寒热解

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一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一银翘散

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一新加香蕾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一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一加减蕨蕤汤

6.“寒包火”(表寒里热):解表清里一双解汤

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1.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一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咳嗽:疏风清热、宣肺化痰一桑菊饮

3.风燥咳嗽: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一桑杏汤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一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一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一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7.肺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一沙参麦冬汤

三、肺痈: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

1.初期:清肺解表散邪一银翘散

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一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解毒排脓一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益气养阴清热一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

四、哮证: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

1.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一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一定喘汤

2.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一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一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一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五、喘证:喘寒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气

阴两竭生脉散。

1.实喘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一麻黄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一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一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一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肺一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一补肺汤合玉屏风散或合生脉散

2)肾虚:补肾纳气

肾阳虚一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一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六、肺胀;肺胀气平浊苏越,水泛真苓蒙涤痰。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一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一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浊壅肺:涤痰泻肺平喘一拿芮大枣泻肺汤

4)痰热郁肺:宣肺泄热、降逆平喘一越婢加半夏汤

5)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一涤痰汤

七、肺跨;肺爆阴月火合保真造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一月华丸气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一百合固金丸合秦无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一保真汤

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一补天大造丸

八、痰饮:脾苓肠夏胸柴枳,胁枣络香阴沙参,溢支寒饮小青龙,饮

退正虚肾气丸

1.痰饮

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一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一甘遂半夏汤已椒节黄丸

2.悬饮

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一柴枳半夏汤

2)饮停胸胁:逐水祛饮一十枣汤控涎丹

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一香附旋覆花汤

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一沙参麦气汤、泻白散

3.溢饮;解表化饮一小青龙汤

4.支饮:温肺化饮、下气平喘一小青龙汤

5.饮退正虚:温补脾肾、兼化水饮一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

九、自汗、盗汗:肺屏营枝阴虚六,心血归脾邪热龙。

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一玉屏风散

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一桂枝汤

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一当归六黄汤

4)邪热郁蒸:清肝泄热、化湿和营一龙胆泻肝汤

十、血证:鼻(玉龙归山),齿(清水),咳(百泻桑),吐(泻龙归),便(黄

弟归),尿(小白要归),斑(十茜归)

1.鼻出血

1)邪热犯肺:清热泄肺、凉血止血一桑菊饮

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一玉女煎

3)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一龙胆泻肝汤

4)气血亏虚:补气摄血一归脾汤

2.咳血

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一桑杏汤

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一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一百合固金丸

3.吐血

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一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一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益气、健脾、摄血一归脾汤

4.便血

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一地榆散

2)气虚不摄:益气摄血一归脾汤

3)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一黄土汤

5.尿血

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一小蓟饮子

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一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补脾摄血一归脾汤

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一无比山药丸

十一、心悸:悸怯定志虚归脾,阴天阳桂凌苓桂,淤桃痰火黄连温。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一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一归脾汤

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一桂甘龙牡汤

4)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一苓桂术甘汤

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一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

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一桃仁红花煎

十二、胸痹:胸痹淤血浊括夏,寒枳滞柴气生脉,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一血府逐瘀汤

2)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一瓜萎迷白半夏汤

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一瓜篓迷白白酒汤

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一左归饮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一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

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一参附汤合右归饮

十三、不寐:不寐郁龙痰热温,食保虚火黄阿汤,心肾不交六交泰,

心胆安神心脾归。

1.实证

1)肝郁化火:清肝泻热、佐以安神一龙胆泻肝汤

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一黄连温胆汤

2.虚证

1)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一黄莲阿胶汤、六味地黄丸

2)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心安神一归脾汤

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一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十四、厥证,厥实气五虚四物,血实通淤虚人参,痰厥导痰食保神。

1.气厥

1)实证:顺气开郁一五磨饮子

2)虚证:补气回阳一四味回阳饮

2.血厥

1)实证:活血顺气一通瘀煎

2)虚证:补养气血一独参汤

3.食厥:和中消导一神术散合保和丸

4.痰厥:行气豁痰一导痰汤

十五、郁证:郁肝柴火丹逍遥,气滞痰郁半夏厚,心神失养甘麦汤,

心脾归阴火地黄

1.实证

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一柴胡疏肝散

2)气郁化火:清肝泻火、疏肝解郁和胃一丹桅逍遥散

3)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一半夏厚朴汤

2.虚证

1)心神惑乱:养心安神、甘润缓急一甘麦大枣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一归脾汤

3)阴虚火旺:滋阴清热、补益肝肾一滋水清肝饮

十六、癫狂,癫狂结痰脾养心,火铁阴二淤梦狂

1.癫证

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一顺气导痰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一养心汤

2.狂证

1)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一生铁落饮

2)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一二阴煎

十七、痫证:风定痰涤淤通窍,心脾六归肾左天。

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一定痫丸

2)痰火内盛:清汗泻火、化痰开窍一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3)心肾亏虚:补益心肾、健脾化痰一大补元煎、六君子汤

十八、胃痛:胃寒良食保滞柴,瘀失虚寒黄建中,湿热清中阴虚贯。

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理气止痛一良附丸

2)饮食停滞: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一保和丸

3)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一柴胡疏肝散

4)肝胃郁热:疏肝理气、泄热和胃一丹桅逍遥散

5)胃阴亏虚:滋养胃阴、和中止痛一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6)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和胃理气一失笑散合丹参饮

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一黄黄建中汤

十九、噎膈,痰启津沙淤通优,气虚阳微补运脾。

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一启膈散

2)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一沙参麦冬汤

3)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一通幽汤

4)气虚阳微:温补脾肾、益气回阳一补气运脾汤或右归丸

二十、呕吐.呕邪蕾香食保和,痰夏肝气四七煎,脾香阳理胃阴麦。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一蕾香正气散

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一保和丸

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一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一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一理中丸

6)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一麦门冬汤

二十一、呃逆,呃寒丁火竹气五,阳理阴亏益胃汤。

1)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一丁香散

2)胃火上逆:清热和胃、降逆止呃一竹叶石膏汤

3)气机郁滞:顺气解郁、降逆止呃一五磨饮子

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和中降逆一理中汤

5)胃阴不足:益气养阴、和胃止呃一益胃汤

二十二、泄泻:泄寒湿蕾湿热葛,食保郁痛脾参四。

1)感受寒湿:芳香化湿、解表散寒一蕾香正气散

2)湿热内盛:清热利湿一葛根黄苓黄连汤

3)食滞胃肠:消食导滞一保和丸

4)肝气乘脾:抑肝扶脾一痛泻要方

5)脾胃虚弱:益气健脾化湿一参苓白术散

6)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一四神丸

二十三、痢疾:痢湿芍药疫毒白,寒湿正气噤口开,息连阴驻虚寒真。

1)湿热痢:清热解毒、清肠化湿、调气行血一芍药汤

2)疫毒痢:清热凉血解毒一白头翁汤

3)寒湿痢:温中化湿、调和气血一胃苓汤

4)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一桃花汤或合真人养脏汤

5)阴虚痢:凉血滋阴清肠一驻车丸

6)休息痢: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一连理汤

二十四、腹痛.腹痛寒良湿热承,脏寒小建食导滞,滞柴血瘀少腹逐。

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一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一大承气汤

3)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一小建中汤

4)饮食积滞:消食导滞一枳实导滞丸

5)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一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汤二十

五、便秘.热秘调承气六磨,气黄血润冷温脾,阴虚增液阳虚济。

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一麻子仁丸

2)气秘:顺气导滞通便一六磨汤

3)虚秘:气虚:益气润肠一黄黄汤

血虚:养血润燥一润肠丸

4)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一大黄附子汤

二十六、胁痛:胁痛郁柴淤复元,湿龙肝阴亏一贯。

1)肝气郁结:疏肝理气一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一龙胆泻肝汤

3)肝阴不足:养阴柔肝一一贯煎

4)瘀血停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一血府逐瘀汤

二十七、黄疸:黄疸湿表麻甘露,热菌湿五胆柴胡,寒湿术附脾建中,

热盛黄解陷犀角。湿四

脾柴淤逍遥。

1)热重于湿:清热利湿、佐以通腑一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一茵陈五苓散或甘露消毒丹

3)阴黄:健脾和胄、温化寒湿一茵陈术附汤

4)急黄: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一犀角散加减

二十八、积聚,积聚肝遥食六磨,气柴虚珍淤血膈。

1)肝气郁滞:疏肝解郁、行气消聚一逍遥散

2)食滞痰阻:导滞通便、理气化痰一六磨汤

3)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一金铃子散合失笑散

4)瘀血内结:祛瘀软坚、兼调脾胃一膈下逐瘀汤

5)正虚瘀结:补益气血、化瘀消积一八珍汤、化积丸

二十九、鼓胀,气柴湿实热中消,脾苓阴贯淤结调。

1)气滞湿阻:疏理肝气、除湿散满一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2)寒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一实脾饮

3)湿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一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4)肝脾血瘀:活血化瘀、行气利水一调营饮

5)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化气行水一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

6)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凉血化瘀一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

三十、头痛:头痛寒川热其芷,湿羌肝天肾补元,痰浊半夏瘀通窍,

气虚补气血虚四。

1)风寒头痛:疏风散寒一川苛茶调散

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一茸芷石膏汤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一羌活胜湿汤

4)肝阳头痛:平肝潜阳一天麻钩藤饮

5)肾虚头痛:养阴补肾一大补元煎

6)气血虚头痛:气血双补一八珍汤

7)痰浊头痛:健脾化痰、降逆止痛一半夏白术天麻汤

8)瘀血头痛:活血化瘀一通窍活血汤

三十一、眩晕:眩亢麻亏归浊夏,肾精左右淤通窍。

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滋养肝肾一天麻钩藤饮

2)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一归脾汤

3)肾精不足:阴虚:补肾滋阴一左归丸

阳虚:补肾助阳一右归丸

4)痰浊中阻: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一半夏天麻白术汤

三十二、中风:中风络虚白丸子,风痰天麻肝阴镇,痰热桃仁痰火林,

痰浊涤痰脱参附。风解

语气虚补,肝肾左归地黄饮。

1)中经络:风痰入络:真方白丸子

2)风阳上扰;天麻钩藤汤

3)阴虚动风:镇肝熄风汤

4)中脏腑:闭证:痰热腑实:桃仁承气汤

5)痰热瘀闭:羚羊钩藤汤合安宫牛黄丸

6)痰浊瘀闭: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附脱证:参附汤合生脉散

1)恢复期:风痰瘀阻:解语丹

2)气虚络瘀:补阳还五汤

三十三、痉证,痉羌邪热甚羚羊,阴四火营阳虚痰,刚葛柔括萎桂枝。

1)邪壅经络:祛风散寒、和营燥湿一羌活胜湿汤

2)热甚发痉:泄热存津、养阴增液一增液承气汤

3)阴血亏虚:滋阴养血、缓急止痉一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4)刚痉:解肌发汗、益阴养津一葛根汤

5)柔痉:疏风解表、和营养津一瓜篓桂枝汤

三十四、疟疾,正柴温虎劳何人,寒姜冷金热清瘴。

1)正疟:祛邪截疟、和解表里一柴胡截疟饮

2)温疟:清热解表、和解祛邪一白虎加桂枝汤

3)寒疟:和解表里,温阳达邪一柴胡桂枝干姜汤

4)劳疟: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一何人饮

三十五、水肿:水肿风水越婢术,水浸胃皮湿滞疏,毒麻脾实肾真桃

1)风水泛滥:疏风清热、宣肺行水一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一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

3)水湿浸渍: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一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分利湿热一疏凿饮子

5)脾阳虚衰:温运脾阳、以利水湿一实脾饮

6)肾气衰微: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一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三十六、

淋证.淋热八石苇劳比,沉?蓟柏膏清淋。

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一八正散

2)血淋:实证:清热通淋、凉血止血一小蓟饮子

虚证:滋阴清热、补虚止血一知柏地黄丸

3)石淋: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一石韦散

4)气淋:实证:利气宣导一沉香散

虚证:补中益气一补中益气汤

5)劳淋:健脾益肾一无比山药丸

6)膏淋:实证:清热利湿、分清泄浊一程氏革解分清饮

虚证:补虚固涩一膏淋汤

三十七、癖闭:醒湿正肺热清肺,滞沉阻挡脾中肾。

1)膀胱湿热:清热利湿、通利小便一八正散

2)肺热壅盛:清肺热、利水道一清肺饮

3)肝郁气滞:疏调气机、通利小便一沉香散

4)尿路阻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一代抵挡丸

5)中气不足:升清降浊、化气利尿一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

6)肾阳衰惫:温补肾阳、化气利尿一济生肾气丸

三十八、腰痛::寒姜湿热四,淤身肾虚左右归

1)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一甘姜苓术汤

2)湿热腰痛:清热利湿、舒筋活络一加味二妙散

3)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一身痛逐瘀汤

4)肾虚腰痛:偏阳虚:温补肾阳一右归丸

偏阴虚:滋补肾阴一左归丸

三十九、消渴:上消渴中玉术,下消六味肾气丸

1)上消(肺热津伤):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一消渴方

2)中消(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一玉女煎

3)下消:肾阴亏虚:滋阴固肾一六味地黄丸

阴阳两虚:温阳滋肾固摄一金匮肾气丸

四十、痹证:行防寒乌着饮汤,热虎痰合虚荣筋,阳虚真武阴虚六

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一防风汤

2)痛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一乌头汤

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一慧饮仁汤

4)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一白虎桂枝汤

四十一、痿证,痿肺清燥湿二妙,脾参肾虎淤圣俞

1)肺热津伤:清热润燥、养肺生津一清燥救肺汤

2)湿热浸淫:清热利湿、通利筋脉一加味二妙散

3)脾胃亏虚:补脾益气、健运升清一参苓白术散

4)肝肾亏损:补益肝肾、滋阴清热一虎潜丸

四十二、内伤发热:气郁丹桅淤血府,血归阴清气补中,阳虚金匮痰

连中

1)肝郁发热:疏肝解郁、清肝泻热一丹桅逍遥散

2)瘀血发热:活血化瘀一血府逐瘀汤

3)血虚发热:益气养血一归脾汤

4)阴虚发热:滋阴清热一清骨散

5)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一补中益气汤

四十三、虚劳,气,肺福四元,血,心血,阴虚,沙天胃肝归,阳,

保父归。

1.气虚

1)肺气虚一补肺汤

2)脾气虚一加味四君子汤

3)肾气虚一大补元煎

2.血虚

1)心血虚一养心汤

2)肝血虚一四物汤

3.阴虚

1)肺阴虚一沙参麦门冬汤

2)心阴虚一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一益胃汤

4)肝阴虚一补肝汤

5)肾阴虚一左归丸

4.阳虚

1)心阳虚一拯阳理劳汤

2)脾阳虚一附子理中丸

3)肾阳虚一右归丸

病名的出处:《金匮》痈悸喘痹汗痰虚痞。

《脉因证治》,内伤发热。

《医学正传》郁血。

《景岳全书》,呃逆,

《济生方》,痢疾。

《中医内科学》课程考试常考知识点第一篇肺系病证

123.咳嗽痰湿蕴肺证的治法和主方: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一二陈汤、

三子养亲汤

45哮证和喘证的鉴别要点: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

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

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

一个症状

6.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关系到脾肾肝心病机:痰阻气道,肺失宣

7.

8.本

9.冷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虚哮证的治法和主方10..

11.

12.七位都气丸合生脉散。

13.喘证表寒肺热痰浊阻肺肾虚不纳证的治法和主方

14.15.肺痈四期的治疗原则和主方:1)初期:清肺解表散邪一银翘散

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

痈一一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3)溃脓期:解毒排脓一加味桔梗汤4)

恢复期:益气养阴清热一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

16.

17.18.肺痍治疗原则:补虚培元抗熔杀虫

19.耗伤:益气养阴一保真汤

20.《十药神书》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痍的专著

21.22.肺胀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第二篇心系病证

1.

2.心悸基本病机:虚证:气血阴阳亏耗心失所养实证:实证;痰饮气

火扰乱心气心主不安

3.脉见参伍不调的一种证候。主要由于阳气不足,阴虚亏损,心失所

养;或痰饮内停,瘀血阻滞,心脉不畅所致。惊悸、怔忡虽属同类,但两

者亦有区别:惊悸常因情绪激动、惊恐、劳

累而诱发,时作时辍,不发时一如常人,其证较轻;怔忡则终日觉心

中悸动不安,稍劳尤甚,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重,惊悸日久不愈,可发

展为怔忡

4.心悸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治法和主方5.•标实(本虚:气虚阴

伤阳衰及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标实:瘀血寒凝痰浊气滞痹阻胸阳阻滞心

脉)

6.胸痹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主治和主方7.交。病理性质有虚实

两面,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神不安为实;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肾

不交,心神失养为虚,但久病可表现为虚实兼夹,或为瘀血所致

8.9.不寐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10.痴呆和癫证的鉴别11.

癫狂的基本病机

12痫证的临床表现基本病机13.

第三篇脾胃系病证

1.2.

3.胃痛寒邪客胃证.肝气犯胃证.胃阴不足证的病机治法和主方

4.肝失疏泄犯胃乘脾可导致胃痛呕吐泄泻,其病机治法和主方有何异

5.

6.呕吐治疗的证型治法和主方7.口壹膈的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

——标实一一)辨证论治证型主方

8.

9.呃逆治疗原则:理气和胃,降逆止呃

10.

11.泄泻基本病机其病理因素离不开湿

12.13.泄泻湿热伤中证.肝气乘脾证.脾胃虚弱证.肾阳虚衰证的病机治

法和主方14.痢疾的临床特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粘冻

15.16.

17.湿热痢,疫毒痢,阴虚痢,休息痢的治法和主方18.

19.便秘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胃肝肾有关

20.便秘肠胃积热证,阴寒积滞证,阳虚寒凝证的治法和主方第四篇肝

胆系病证

1.胁痛的病位:在肝胆,与脾胃及肾有关基本病机:肝气郁滞,络脉

失和

2.

3.4.胁痛肝气郁结证,肝络失养证的治法和主方5.黄疸的临床特征病

位:6.阳黄:湿热阴黄:寒湿辨证以阴阳为纲

11.阳黄热重于湿,湿重于热,疫毒炽盛证的主方,阴黄寒湿阻遏证的主

方12.阳黄,阴黄,急黄的鉴别13.

14.

15.鼓胀与水肿的鉴别16.17.鼓胀证治的证型和主方18.关于逐水法应

用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19.头痛引经药的应用太阳头痛:羌活,蔓荆子,川苗

阳明头痛: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柴

胡,黄苓,川苛厥阴头痛:吴茱萸藁本

20.21.头痛风寒证,风热证,风湿证,肝阳证,瘀血证,痰浊证的主方2223.

以虚者居多眩晕痰浊中阻证的病机治法和主方24.《素问》病机十九条:“诸

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膻郁,皆属于

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督瘦,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

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慷,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

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

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

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

如鼓,皆属于热。诸病月付肿,痛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

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

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26.”《景岳全书》强调“

27.中风的病位及基本病机28.中脏腑中经络的鉴别

29.补阳还五汤.牵正散的适应症30.中风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

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

31.瘦病的病位:在肝脾,与心有关基本病机:气滞痰凝血瘀雍结颈前

32.由实证转化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治疗原则:理气化痰消瘦散结

33.瘦病气郁痰阻证,心肝阴虚证的治法和主方第五篇肾系病证

1.2.

3.水肿证治的证型和主方

4.《内经》分为“风水”“石水”“涌水”

5.6.

7.热淋,石淋,血淋,气淋,膏淋,劳淋的治法和主方89

10.醒闭膀胱湿热证,浊瘀阻塞证,脾气不升证,肾阳衰惫证的治法和主

方11.12.遗精的病位基本病机治疗原则:实则清泄虚则补涩

13.

14遗精证治的证型和主方第六篇气血津液病证

1《丹溪心法》提出“六郁”之说(越鞠丸)

2郁证痰气郁结证和心神失养证的病机治法和主方3梅核气脏躁的临

床表现4血证的治疗原则:治火治气治血

5

6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治吐血“三要法”(行血补肝降气)

7《景岳全书》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概括为“火盛”和“气虚”两个方

8《血证论》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

9《金匮》四饮的诊断依据

10

11.痰饮的基本病机:三焦失通失宣,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蒸化,

阳虚水液不运,水

饮停积为患治疗原则:温阳化饮(“用温药和之”)

12寒饮伏肺证的的治法和主方13

14消渴的本证(三多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