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复习知识点_第1页
中医学复习知识点_第2页
中医学复习知识点_第3页
中医学复习知识点_第4页
中医学复习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的四大阶段:萌芽与奠基(春秋战国、两汉)一充实、融合与

临床发展(两晋、隋唐)~学术争鸣、理论突破、派系丛生(宋、金、元)一综合集成、深

化发展(明、清)

一、春秋战国、两汉时期一一萌芽与奠基

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1、《黄帝内经》、《难经》一一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1)《黄帝内经》

包括《素问》、《灵枢》

(2)《难经》

2、《伤寒杂病论》一一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

(1)东汉末年,张仲景作;

(2)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

3、《神农本草经》一一奠定了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二、两晋隋唐时期一充实、融合与临床发展

1、《新修本草》

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世界最早的药典。

2、《针灸甲乙经》

(1)晋朝,皇甫谧作:

(2)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

三、宋、金、元时期一一学术争鸣、理论突破、派系丛生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下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一一综合集成、深化发展

1、温病学说一一对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突破

(1)明朝;吴有性,《痕疫论》,创立“戾气”学说;

(2)清朝:叶桂、吴琏,分别创建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2、李时珍,《本草纲目》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1、含义:中医学认为,人体自身、人与环境之间具有统一性与联系性的学术思想。

2、主要内容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

1、症、证(证候)、病的区别与联系

(1)症:即症状、体征。机体发病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包括患者自身的异常感觉与医者

感知的异常表现。

(2)证(证候):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3)病: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展规律和病理演变的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

相互联系:症状是认证的基础,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病的全过程可以形

成不同的证,而同一证又可见于不同的病中。

(一般中医辨证获得的是证候,币西医诊断获得的是病,体现了中医的部分局限性)

2、辨证论治

(1)辨证:将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分析综合,辨清

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及正邪之间的关系,最后概括为某种性质的证。(等同

于西医的诊断)

(望、闻、问、切一分析综合一证候)

(2)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的过程。(等同于西医的临床

治疗)

【思考题】

1、名解:整体观念、症、证候、病、辨证、论治;

2、选择、填空: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四大阶段的代表人物、重要学说及派系、著

作及其意义。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来研究、阐释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所具有的相互对

立、相互依存及其消长变化规律的一种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

1、阳:运动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积极的、进取的、刚强无形的、功能

亢奋的;

2、阴;静止的、向内的、下降的、寒冷的、晦黯的、消极的、退守的、柔弱有形的、功能

抑制的。

(三)阴阳属性的特点

1、抽象性

阴阳代表事物相互对立而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的属性,而不是指某一特定的事物或现象。

2、相关性

划分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必须满足彼此相互关联这一基本条件。

3、普遍性

一切相关事物或现象均可用阴阳的属性划分。

4、相对性

(1)阴阳可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阴可转化为阳,阳可转化为阴;

(2)阴阳无限可分:阴阳的任何一方随着双方划分范围、条件的变化,又可进一步划分阴

阳,举例:白昼和黑夜,白昼为阳,黑夜为阴,但白昼又可分为上午和下午,上午为阳,下

午为阴;

(3)比较对象不同,阴阳的属性不同,举例:春秋相比,春为阳、秋为阴,春夏相比,春

为阴、夏为阳。

二、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指自然界一切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相互矛盾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相成)

1、阴阳互根:阴阳双方彼此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

而单独存在;

2、阴阳互用:指阴阳之间具有互相滋生、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量变)

1、阴阳消长:指相关事物或现象矛盾对立的双方,始终处于减弱或增强的运动变化中;

2、阴阳平衡:指阴阳之间的消长运动在一定范围、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进行,在总体上

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质变)

指一切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变化的运动形式。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1、说明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2、说明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分析邪气(致病因素)的阴阳属性;

2、分析人体正气(气属阳,血、津液属阴)的阴阳属性:

3、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

(1)阴阳偏盛

指阴或阳的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以邪气盛为特征)。

①阳偏盛:阳盛则热(实热)一阳盛则阴病(阳热邪气偏盛,损伤正气之阴);

②阴偏盛:阴盛则寒(实寒)一阴盛则阳病(阴寒邪气偏盛,损伤正气之阳)。

(2)阴阳偏衰

指阴或阳的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以正气虚为特征)。

阳虚则寒一虚寒征象;阴虚则热一虚热征象。

(3)阴阳互损

指人体阴阳正气的任何一方出现虚损不足,招致对方受损的病理现象。

①阳损及阴:阳气虚弱,无力化生阴液,出现阴液亏虚;

②阴损及阳:阴液亏虚,不能滋养阳气,出现阳气亏虚。

阴阳互损基于阴阳的互根互用的关系。

(4)阴阳转化

指不同的病理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I、分析四诊资料;

2、概括疾病证候

(1)阳:表、实、热;

(2)阴:里、虚、寒。

(五)指导疾病的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损其有余、补其不足;

2、归纳药物性能。

【思考题】

1、名解:阴阳、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互根、阴阳互用、阴阳消长、阴阳平衡、阴阳的相

互转化、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

2、理解阴阳的基本特征;

3、简述阴阳属性的特点;

4、简述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5、简述阴阳学说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中的应用。

第二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一)五行

1、“五”: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要素;

2、“行”:行列、次序及五种物质要素的运动变化。

(二)五行学说

研究五行的概念、特性、归类方法及生克制化规律并用以阐释自然界万事万物相互关系和运

动变化的古代哲学说理工具。

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五行的特性

1、木:“木曰曲直”,形容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

2、火:“火曰炎上”,具有温热、升腾等特性的事物或现象;

3、土:“土爱稼嵇”,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特性的事物或现象:

4、金:“金曰从革”,具有肃杀、潜降、收敛、清洁之意;

5、水:“水日润下”,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或现象。

(二)事物的五行归属

1、直接归类法

记住:木、火、土、金、水一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

2、间接推演法

自行阅读教材。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

1、五行相生

(1)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滋生、助长、促进的关系;

(2)木f火f土金f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母子关系:五行存在“生我”和“我生”的关系,前者为母,后者为子,例如,木生

火则代表木为火之母。

2、五行相克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3、五行制化

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是一种生理的正常平衡状态,实

质是五行相生、五行相克关系的正常联系。

4、五行相乘与相侮

五行异常情况下的相克变化,属于病理状态。

(1)五行相乘

①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亿,次序与五行相克一样,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

金、金乘木;

②原因

•被克的某一行本身虚弱,致使克方相对较盛而乘之(举例:土虚木乘);

•克方的某一行过度亢盛,致使被克方被乘之(举例:木旺乘土);

•被克方虚弱的同时,克方过度亢盛。

(2)五行相侮

①指五行之间异常的反向克制,次序与相克、相乘相反;

②原因

■被克方的某一行过强,致使克方的一行相对虚弱无力克强,反被强者反克(举例:木火刑

金);

•克方虚弱,致使被克方相对过强(举例:金虚木侮);

•克方虚弱的同时,被克方过于强盛。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二)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I、相生关系的传变:母病及了、了病及母;

2、相克关系的传变:相乘(顺着相克关系)、相侮(逆着相克关系)。

(三)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思考题】

1、名解:五行、五行学说、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制化、五行相乘、五行相侮;

2、简述五行的特性;

3、简述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

4、简述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藏象学说

第一节概述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1、藏: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

2、象:征象、形象;

3、藏象: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二、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1、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以脏腑为基础,阐述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

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之间的相互关系;

2、脏腑的分类

①五脏:肝、心、脾、肺、肾(实质性器官)

功能:化生和贮藏精气;

②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中空管腔性脏器)

功能:受盛、传化水谷糟粕;

③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功能:贮敏精气。

3、精、气、血、津液、神:后边的章节会介绍。

第二节脏腑

一、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心

I、心主血脉:指心气有推动血液在脉中循行、周流全身、输送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1)主血: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

(2)主脉:指心气推动和调节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

2、心主神志:广义之神指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狭义之神指人的精神、意识、

思维活动;

(1)主广义之神:指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

(2)主狭义之神:指心主宰人体的心理活动。

(二)肺

1、肺主气、司呼吸

(1)主一身之气:肺具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

(2)主呼吸之气: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3)司呼吸:肺为人体主司呼吸运动的器官,具有呼吸功能。

2、肺主宣发和肃降

(1)主宣发: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

(2)主肃降:肺气向下、向内的清肃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清洁的作用。

3、肺通调水道

又称肺主行水,指肺的宣发、肃降溶动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

4、肺朝百脉、主治节

(1)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

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至全身;

(2)肺主治节: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作用。

(三)脾

1、脾主运化

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功能。

2、脾气主升

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具体表现为升清和升举内脏两方面;

(1)主升清:指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

养全身;

(2)升举内脏;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

3、脾主统血

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的正常运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

(四)肝

1、肝主疏泄

指肝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功能。

(1)调畅气机:肝使全身气机调畅的作用,常见的病理变化有肝气郁结和肝气上逆,肝气

郁结为肝疏泄功能减退,疏泄不及,肝气上逆为肝疏泄功能亢进,疏泄过多;

(2)助脾胃运化及胆汁分泌排泄;

(3)条达情志:正常的情志活动主要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因

此肝具有条达情志的功能;

(4)调节生殖功能。

2、肝主藏血

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五)肾

1、肾藏精

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1)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后天之将来源于饮食水谷,即

人出生后从饮事物中所摄取经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转化而来;

(2)肾所藏之精包含了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3)肾中精气的主要功能

①主生长、发育和繁殖;

天癸: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成熟,并维持生殖功能的物

质;

②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

2、肾主水

指仔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

3、肾主纳气

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生理功能。

二、五脏的系统连属

脏志体华窍液

肝怒筋爪目泪

心喜脉面舌汗

脾思肉.唇口涎

肺悲忧皮毛鼻涕

肾恐合骨、生髓发耳、二阴唾

请结合教材理/祥此表。

三、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1、胆:(1)胆贮存和排泄胆汁;(2)胆主决断。

2、胃:(1)胃主受纳、腐熟水谷;(2)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3、小肠:(1)小肠主受盛和化物;(2)小肠主泌别清浊。

4、大肠:大肠主传化糟粕。

5、膀胱:膀胱主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功能。

6、三焦:(1)通行元气;(2)运行水液。

第三节气、血、津液

一、气

1、概念: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又是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

2、气的生成

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自然界之清气一肺、脾胃、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一人体之气。

3、气的功能

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1)推动作用: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

(2)温煦作用:气具有产生热量,驱除寒冷,使人体温暖的作用;

(3)防御作用:气具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同时又具有祛除侵入人体内

病邪的作用;

(4)周摄作用:气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从而防止其无故流失,

以及气对脏器位置的固护作用;

(5)气化作用: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功能效应。

4、气的运动

气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称为气机。

(1)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协调平衡)

(2)气机调畅和气机失调

①气机调畅: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

②气机失调:指气的运动失常,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

5、气的分类

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元气:推动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宗气:走息道以司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

(3)营气: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4)卫气: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节肌膜。

二、1(11

1、血的概念: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血的生成: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肾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

3、血的功能:营养滋润全身、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4、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气为血之帅

①气能生血:气的运动变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②气能行血:血液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

③气能摄血:气对血液具有统领和固摄作用,使血循行于脉中而不致外溢。

(2)血为气之母

①血能载气:指血为气的载体,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达全身:

②血能养气:指气的充盛及其生理功能的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

三、津液

1、津液的概念: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2、津液的代谢

(1)生成: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化及大小肠等有关脏腑的生理功能而生成;

(2)输布;依靠脾、肺、肾、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而完成;

(3)排泄:通过排出尿液和汗液完成,呼气和粪便也带走一部分水分,与肺、肾、膀胱、

大肠等脏腑功能有关。

3、津液的功能

(1)滋润濡养;(2)化生血液。

【思考题】

1、名解:藏、象、藏象、藏象学说、气、气机、气机调畅、气机失调、血、津液;

2、简述五脏、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3、简述气的生成、功能及气的运动;

4、气的分类有哪些?(填空)

5、简述血、津液的功能;

6、简述气与血的关系。

第四章病因

一、病因概述

1、病因的概念:凡是能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称为病因;

2、病因的相对性特点

(1)有些致病因素的致病与非致病具有相对性;

(2)病理产物与病因具有相对性。

3、辨证求因:又称“审证求因”,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

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称为辨证求因。

二、外感致病因素

来源于自然界,从肌表、口鼻侵入机体而发病。

(一)六yin

1、六yin的概念: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说明:风、寒、暑、

湿、燥、火为六气,只有变成外感病邪才称为六yin);

2、六yin致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环境性、相兼性、转化性;

3、内生五邪的概念:由于脏腑、气血津液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变化,称为内风、内寒、

内湿、内燥、内火;

4、六yin的性质及其特点

(1)风邪: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

百病之长;

(2)寒邪: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主收引;④寒性清澈;

(3)暑邪: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署性升散,扰神耗气伤津;③暑多夹湿;

(4)湿邪: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元气;②湿性重浊;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

易袭阴位;

(5)燥邪: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6)火邪:①火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易扰心神;③火易耗气伤津;④火易生风动血;

⑤火易致肿疡。

(二)疡气

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即现代西医所讲的传染病,具体内容了解。

三、内伤致病因素

内伤致病:指人的情志活动或生活起居有违常度,超过了人体自身调节范围,直接伤及脏腑

气血阴阳而发病。

(一)七情

1、七情: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属于正常的情志活动;

2、七情内伤:当人受到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并超过了人体自身生理调节范围与

耐受能力,造成气机紊乱、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时导致疾病发生,称为七情内伤;

3、七情的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3)影响病情转归。

(二)饮食失宜、劳逸失度

简单了解。

四、其他致病因素

(一)痰饮

1、痰饮的概念:机体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2、痰饮的致病特点

(1)阻滞气血运行;(2)影响津液代谢;(3)易扰乱神明;(4)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病

势缠绵。

(二)瘀血

1、瘀血的概念:指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

的血液;

2、瘀血的致病特点

(1)疼痛: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2)肿块:青紫肿胀;

(3)出血:血色紫暗或见血块;

(4)肌肤:面色釐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

(5)舌象:质暗或瘀斑瘀点,舌下脉络青紫曲张;

(6)脉象:细涩或结代。

【思考题】

1、名解:病因、辨证求因、六淫、内生五邪、内伤致病、七情、七情内伤、痰饮、瘀血;

2、简述病因的概念、病因的相对性特点及辨证求因;

3、简述六淫的共同特点及各自的特点;

4、简述七情的致病特点;

5、简述痰饮和瘀血的致病特点。

第五章诊法述要

1、四诊: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种;

2、四诊合参:指诊察疾病时,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全面结合分析,为准确

判断病证提供依据。

第一节望诊

1、望诊: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

诊察方法;

2、分类

(1)全身望诊:神、色、形、态;

(2)局部望诊:头面、五官、颈项躯体、皮肤、毛发;

(3)望排出物:望痰、涎、涕、唾、呕吐物、大便、小便。

一、全身望诊

(一)望神

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的方法。

1、广义之神:高度概括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2、狭义之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

3、常见的神:得神、少神、失神、假神。

(二)望色

望色是通过观察患者皮肤色泽变化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1、常色:微黄透红、明润光泽;

2、病色:青、赤、黄、白、黑。

(1)青色:主寒证、痛证、惊风、瘀血;

(2)赤色:主热证;

(3)黄色:主湿证、虚证(脾虚)、黄疸;

(4)白色:主虚证(气虚、血虚、阳虚)、寒证、失血证;

(5)黑色:主肾虚证、水饮证、瘀血证。

(三)望形、望态:简单了解。

二、局部望诊

望头面、望五官、望颈项躯体、望皮肤、望毛发。

三、望舌

(-)望舌的内容

1、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的变化;

2、舌质(正气):也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3、舌苔(邪气):舌苔是附于舌面的一层苔垢,由肾气上蒸而成,病苔是由于肾气挟邪气上

蒸而成。

(二)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1、舌质:(1)舌色:淡红、明润;(2)舌形:胖瘦适中;(3)舌态:柔软灵活。

2、舌苔:(1)苔色:薄白均匀;(2)苔质:干湿适中。

(三)望舌质

望舌色:淡红舌(正常)、淡白舌、红绛舌、青紫舌;

望舌形:老嫩、胖瘦、芒刺、裂纹、齿印。

1、舌色---淡白舌

(1)舌象特征:淡于正常舌色;

(2)临床意义:主虚证(气虚、血虚、阴虚)、寒证。

①舌淡白而胖嫩:阳虚寒湿;②舌淡白而瘦弱:气血两虚。

2、舌色——红绛舌

(1)舌象特征:①红舌:舌色较淡红色为深,甚至呈鲜红色;②绛舌:舌色深红甚于红舌;

(2)临床意义:主热证

①舌质深红(绛)有苔,甚至起芒刺:实热;②舌质嫩红(绛),少苔或无苔:虚热。

3、舌色一一青紫舌

(1)舌象特征:①青舌:淡紫无红;②紫舌:深绛而暗;

(2)临床意义:主瘀血证或寒盛、热极。

①舌色淡紫带青,嫩滑湿润:寒盛;②舌色紫绛,干燥苔黄:热盛;③全舌青紫:全身学行

瘀滞;④局部青紫:瘀血阻滞局部。

4、舌形----老嫩

(1)舌象特征:①苍老舌:舌质纹理粗糙、坚敛苍老;②娇嫩舌:舌质纹理细腻,浮胖娇

嫩或边有齿痕;

(2)临床意义:舌质老嫩是辨虚实的关键。

①苍老舌:主实证或热证,多见于热病极期;②娇嫩舌:主虚证或寒证,多见于疾病后期。

5、舌形----胖瘦

(1)舌象特征:①胖肿舌:舌体肥大肿胀;②瘦瘪舌:舌体瘦小薄瘪;

(2)临床意义

①胖肿舌:主脾虚湿蕴;

•舌淡白胖嫩,苔白滑:脾肾阳虚,水湿停留;

•舌红绛胖大,苔黄厚腻:脾胃湿热,痰浊停滞。

②瘦瘪舌:主气血亏虚或阴虚;

•舌瘦瘪淡红而嫩:气血不足;

•舌瘦瘪绛干:阴虚热盛。

6^舌形----芒刺

(1)舌象特征:舌乳头增大,高起如刺:

(2)临床意义:主热盛。

根据芒刺出现的部位,可分辨热在何脏:①舌尖有芒刺:多为心火亢盛;②舌边有芒刺:多

属肝胆火盛;③舌中有芒刺:主胃肠热盛。

7、舌形——裂纹

(1)舌象特征:舌面有裂沟,深浅不一(裂纹之处有舌苔覆盖为正常,无舌苔覆盖为病态);

(2)临床意义:阴血亏虚。

①舌质红绛,少苔燥裂:热盛伤阴;

②舌色浅淡而有裂纹:血虚;

③舌生裂纹细碎:老年阴虚。

舌形----齿痕

(1)舌象特征:舌边有齿痕印;

(2)临床意义:脾虚、水湿内停。

①舌质淡红胖嫩,边有齿痕:脾虚、水湿内停;

②舌质淡白,苔白湿润而有齿痕:寒湿困脾或阳虚水停。

(四)望舌苔

1、苔质——厚薄

(1)舌象特征: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

①薄苔:通过舌苔隐约可见舌质;②厚苔:通过舌苔不能见到舌质。

(2)临床意义:反映病邪的深浅和轻重。

①薄苔属正常舌苔或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为邪入脏腑,病情较重;

②舌苔由薄而增厚,多为病情由轻转重,舌苔由厚变薄,多为病情由重转轻。

2、苔质----润燥

(1)舌象特征:①舌面润泽,干湿适中一一润苔:②水液过多,甚至伸舌涎流欲滴一一滑

苔;③舌苔干枯,扪之无津一一燥苔;

(2)临床意义:反映津液的存亡。

①润苔表示津液未伤或正常人,滑苔主脾虚湿盛或阳虚水泛,燥苔多见于津液耗伤;

②舌苔由润变燥,多为燥邪伤津,或热甚耗津,表示病情加重,舌苔由燥变润,多为燥热渐

退,津液渐复,说明病情好转。

3、苔质----腐腻

(1)舌象特征:①腐苔:颗粒粗大,苔厚疏松,状如豆腐渣,边中皆厚,易于刮脱:②腻

苔:颗粒细腻,致密而粘,边薄中厚,刮之不脱;

(2)临床意义:反映中焦湿浊情况,主痰饮、积食。

4、苔色——白苔

(1)舌象特征:舌苔为白色,有厚薄之分。

①白苔能透过舌苔看到舌体,为薄白苔;②白苔不能透过舌苔看到舌体,为白厚苔。

(2)临床意义:表证、寒证。

①苔白而薄:病邪在表,病邪轻派或正常人;

②苔白而厚:湿浊、寒湿、痰饮。

5、苔色——黄苔

(1)舌象特征:舌苔呈现黄色,有微黄、深黄、焦黄之分;

(2)临床意义:里证、热证,黄色越深,热邪越重。

①苔黄而薄:风热在表;②苔黄厚滑:湿热;③苔黄粘腻:湿热或痰热食滞;④苔焦黄干裂

或有芒刺:热盛伤阴。

6、苔色——灰黑苔

(1)E象特征:浅黑为灰,较灰苔色深为黑;

(2)临床意义:均主里热、里寒之重证,仅程度差异而已。

①苔灰黑而润滑、舌质淡白:寒湿、痰饮;

②苔灰黑而干燥、舌质红绛:热盛津伤。

7、苔形

(1)全苔:舌苔布满全舌,痰湿(了解);

(2)偏苔:舌苔分布于局部,肝胆病证(了解);

(3)剥苔:舌苔部分剥脱,主阴虚。

①花剥苔:苔剥多处而不规则,主胃气阴不足;

②镜面舌:全部剥脱,光洁如镜,主胃阴枯竭。

第二节闻诊

1、概念: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察疾病的方法;

2、听声音:高亢洪亮为实证,细小低弱为虚证;

3、嗅气味:各种排泄物与分泌物,凡有恶臭者,多属实证热证,凡带腥味者,多属虚设。

第三节问诊

问诊的概念:是通过对患者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以及治疗经

过,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一、问寒热

1、寒:病人自觉怕冷。

(1)恶风:遇风觉冷,避之可缓;(2)恶寒: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不能缓解;

(3)畏寒: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能够缓解。

2、热:发热,包括病人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而病人自觉全身或局部发热。

(1)壮热:高热不退;(2)潮热: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3)微热:发热不高,或仅有自

觉发热。

寒热情况分类表

表现意义

恶寒发热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表证

但寒不热只感寒冷而不发热里寒证

但热不寒只发热而无怕冷的感觉里热证

寒热往来恶寒和发热交替出现少阳病、疟疾

二、问汗

1、自汗

(1)临床表现:汗出不已,动则加重;

(2)临床意义:多为阳气虚损,卫阳不固。

2、盗汗

(1)临床表现:睡时汗出,醒则汗止;

(2)临床意义:多为阴虚内热。

三、问疼痛

1、胀痛:气滞;2、刺痛:瘀血;3、绞痛:有形实邪阻滞气机,或阴寒之邪凝滞气机;4、

隐痛:精血亏虚,或阳虚有寒;5、重痛:湿邪困阻;6、酸痛:见于肢体多为湿阻,见于腰

膝多属肾虚;7、冷痛:寒邪阻络或阳虚;8、灼痛:邪热亢盛;9、窜痛:气滞或风盛;10、

痛处固定:发于胸胁脱腹为血瘀,发于关节为痹证。

第四节切诊

切诊的概念: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生运用指端的触觉,在病人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

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一、脉诊部位和方法

1、脉诊部位:寸口诊法,梯动脉腕后浅表部分,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分。

(1)关:槎骨茎突内侧为关;(2)寸:关前(腕侧)为寸;(3)尺:关后(肘侧)为尺。

2、寸口脉分候脏腑

寸关尺

左心肝胆肾

右肺脾胃肾

3、脉诊方法

诊脉时间、体位、布指、运指、平息、五十动,均有要求,了解即可。

4、三部九候(名解)

脉分寸、关、尺部,每部皆有轻、中、重三法,称为三部九候。

二、正常脉象

正常脉象特征:亦称平脉或常脉。其基本形象是三部有脉,不符不沉,不快不慢(一息四五

至,每分钟约60~90次),节律均匀,来去从容,和缓有力。

三、常见病脉及主病

浮沉、迟数、弦滑、涩洪、细结、代促。

I、浮脉

(1)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稍弱;(2)临床意义:主表证、虚证。

①表证:正邪相争,脉气鼓动于外而致;②虚证:浮大无力,散乱无根,脉气浮散于外。

2、沉脉

(1)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2)临床意义:主里证。

①沉而有力:里实证;②沉而无力:里虚证。

3、迟脉

(1)脉象特征:脉来缓慢,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钟少于60次);(2)临床意义:主寒证。

①迟而无力:虚寒证;②迟而有力:实寒证;③迟而和缓有力:见于久经锻炼者,健康之象。

4、数脉

(1)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每分钟90次以上);(2)临床意义:主热证。

①数而有力:实热;②数而无力:虚热。

5、弦脉

(1)脉象特征:形直体长,如按琴弦;

(2)临床意义:主肝胆病、痛证、痰饮、疟疾。春令平脉也见弦象。

6、滑脉

(1)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2)临床意义:主痰饮、食积、实热。

①脉滑数:痰热;②平素健康,脉来滑利而和缓:平脉;③育龄妇人停经而见脉象滑利冲和:

孕脉。

7、涩脉

(1)脉象特征: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2)临床意义:主气滞,血瘀,精血亏虚。

①脉涩有力:实证;②脉涩无力:虚证。

8、洪脉

(1)脉象特征:脉形宽大,壮如波涛,来盛去衰;(2)临床意义:主气分热盛。

细脉

(1)脉象特征: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2)临床意义:虚证、湿证。

①脉来细小无力:虚证;②脉来细小而缓:湿证。

10>结、代、促脉

(1)结脉:脉来缓慢,时有中止,止无定数;

(2)代脉:脉来虚弱,或快或慢,时有中止,止有定数;

(3)促脉:脉来急促,时有中止,止无定数。

【思考题】

1、名解:四诊、四诊合参、望诊、神、闻诊、问诊、切诊、三部九候;

2、简述望神、望色及其意义;

3、简述正常舌象及不同舌质、舌苔的特点及其意义;

4、简述常见的问诊及其意义;

5、简述常见病脉及主病。

第六章防治原则

1、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总原则,是指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临床治疗立法、

处方、用药的普遍原则。

主要包括: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与祛邪、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三因制宜。

2、治法: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是治则的具体化。

主要包括: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一、治病求本

概念:就是要寻求并针对疾病根本原因进行治疗。

1标与本:现象与本质。

(1)正气与邪气;(2)新病与久病;(3)病因与症状。

2、治病求本的具体内容

(1)正治与反治;(2)标本缓急。

(-)正治与反治

1、正治;是在疾病症状性质与疾病本质相一致的情况下,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法

则,又称“逆治

(1)寒者热之:寒性病证表现寒象,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来治疗;

(2)热者寒之:热性病证表现热象,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来治疗:

(3)虚则补之:虚损病证表现虚弱的征象,用补益性质的方药来治疗;

(4)实则泻之:邪实病证表现实证的征象,用攻邪泻实的方药来治疗。

2、反治:是在疾病的症状性质与疾病的本质不一致的情况下,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

疗法则,又称“从治”。常见的反治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

(二)标本缓急

1、急则治其标:在标病甚急,如不及时治疗其标病就会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对本病的治疗

时所采用的暂时应急性治疗原则:

2、缓则治其本:在病情不急的情况下,针对疾病本质治疗的原则;

3、标本兼治:在标本并重或标本均不太急时,遵从标本兼治的法则。

二、扶正袪邪

1、扶正: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

2、祛邪:祛除病邪,减轻或消除邪气的毒害作用,使邪去正安。

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1、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由于病情发展阶段和病机变化不同,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所

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原则;

2、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表现出同一性

质的证候,采取相同方法治疗的原则。

四、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包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1、因时制宜:指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选择治疗用药的原则(用寒远寒、用热远热);

2、因地制宜: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选择治疗用药的原则;

3、因人制宜:指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选择治疗用药的原

则。

【思考题】

1、名解:治则、治法、治病求本、正治、反治、标本缓急、扶正祛邪、同病异治、异病同

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2、简述常见的防治原则。

第七章中药、方剂基本知识

第一节中药基本知识

中药的性能

1、药性:中药的性能简称为药性,是指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

2、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毒性、配伍禁忌等内容。

一、四气

1、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名解);

2、分类与功效(了解)

(1)寒凉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如:石膏、知母、山桅等);

(2)温热药:温里、敌寒、助阳、通脉(如:附子、肉桂、干姜等);

(3)平性药:药性平和、作用缓和(如:甘草、天麻、党参、山药等)。

3、使用注意(了解)

(1)寒凉药治热证,温热药治寒证;(2)寒与凉、温与热之间有程度差异。

二、五味

1、五味:是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名解);

2、五味的含义既代表了药物味道的“味”,又包含了药物作用的“味”。

(一)辛味

1、功用: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2、适应症:治疗表证、气滞、血瘀等。

(二)甘味

I、功用:具有补益、调和、缓急的作用;

2、适应症:治疗虚证、脏腑不和、拘挛疼痛等。

(三)酸味

1、功用: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2、适应症:治疗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滑脱,遗精遗尿,崩漏带下等。

(四)苦味

1、功用:具有清泄火热,通泄大便,降泄气逆,燥湿的作用;

2、适应症:治疗实热火证,湿热等。

(五)咸味

1、功用: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2、适应症:治疗大便秘结、擦。uo)疡(li)瘦(ying)瘤、颖zheng)痕(jia)痞(pi)块等。

三、升降浮沉

1、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对人体的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名解);

2、升降浮沉表明了药物作用的定向概念。

四、归经

1、归经: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名解);

2、归经理论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包含了药物定位的概念;

(1)功用相同的药物可以归经不同;(2)归经相同的药物可以功用不同。

3、引经药:指不但能自入某经,而且还能引导他药进入某经的药物(名解)。

(补充说明:经指的是脏腑、经络)

五、中药毒性

凡是中药则具有毒性,因此要合理用药。

第二节方剂基本知识

组方原则:

1、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2、臣药

(1)辅助君药加强君药疗效的药物;(2)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

(1)佐助药: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2)佐制药:消除或者减缓君、臣药的毒性和

烈性;(3)反佐药: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

(1)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

(2)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思考题】

1、名解;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君药、臣药、佐药、使药;

2、简述五味的功用及适应症;

3、简述组方原则。

第八章辨证

中医的辨证主要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其中

我们重点学习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

第一节八纲辨证

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种辨证纲领。(名解)

一、表里辨证

1、概念:表里辨证是辨别病变部位深浅、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一种辨证方法(名解);

2、表证:病位浅在肌肤的一类证候,是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所致的外感病

初起阶段;

3、里证:是病变部位深在于内(脏腑、气血等)的一类证候。

二、寒热辨证

I、概念:寒热辨证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种辨证方法,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名解);

2、寒证: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表现为机体机能活动抑制或衰减的证候;

3、热证:热证是感受热邪,或脏腑阳气亢盛,或阴虚阳亢,表现为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的

证候。

三、虚实辨证

1、虚证:指人体的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血虚证、气虚证、阴虚证、阳

虚证)(名解);

2、实证:指邪气过盛,脏腑功能亢盛所表现出来的证候(名解)。

四、阴阳辨证

1、阴阳辨证是概括病证类别的辨证纲领;

2、阴阳是八纲的总纲,可以概括其他三对纲领。

第二节脏腑辨证

一、心病辨证

()心气虚

1、临床症状: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自汗,面白无华,体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或结代;

2、治法方药:(1)治法:补益心气;(2)方药:养心汤。

(-)心阴虚

1、临床症状:心悸、失眠、健忘、多梦、兼有心烦、颔红、潮热、五心烦热、盗汗、舌红

少津、脉细数:

2、治法方药:(1)治法:滋阴清热、补心安神;(2)方药:天王补心丹。

(三)心火炽盛

1、临床症状:心胸烦热、失眠、面赤口渴、舌尖红赤、苔黄、脉数,或见口舌生疮,舌体

糜烂疼痛,或吐血Ml血,甚者狂躁,澹语;

2、治法用药:(1)治法:清心泻火利尿;(2)方药:导赤散。

(四)心血瘀阻

1、临床症状: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刺痛,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舌暗或有瘀斑瘀点,

脉细涩或结代,重者暴痛欲绝,口唇青紫,四肢厥冷,神昏,脉微欲绝;

2、治法用药:(1)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2)方药:血府逐瘀汤。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一)肺气虚

1、临床症状:咳喘无力,动则气短,面色皓白无华,体倦无力,声音低微,痰液清稀,或

畏风自汗,易患感冒,舌淡,脉虚弱;

2、治法方药:(1)治法:补益肺气;(2)方药:补肺汤(表虚自汗明显、易患外感者,加

用:玉屏风散。)

(二)肺阴虚

1、临床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甚则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

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颈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2、治法方药:(1)治法:滋阴润肺;(2)方药:百合固金汤。

(三)痰热壅肺

1、临床症状:咳嗽气喘,呼吸气促,甚则鼻翼煽动,痰黄粘稠,甚或痰中带血,发热,胸

痛,烦躁不安,口渴,小便黄,大便秘结,或咳脓血痰,有腥臭味,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治法方药:(1)治法:清热化城,止咳平喘;(2)方药:清气化痰丸。

(四)大肠湿热

1、临床症状:腹痛,泄泻秽浊,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小便短赤,舌

红苔黄腻,脉滑数;

2、治法方药:(1)治法:清热利湿,凉血解毒;(2)方药:白头翁汤。

三、脾与胃病辩证

(一)脾气虚

1、临床症状:食少纳呆,口淡无味,脱腹胀满,便清,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四肢倦怠,

肌肉消瘦,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脉缓弱;

2、治法方药:(1)治法:益气健睥;(2)方药:四君子汤。

(二)脾阳虚

1、临床症状:纳呆食少,皖腹胀满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面色萎黄,口淡不渴,或

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大便清薄清稀,或白带量多质稀,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2、治法方药:(1)治法:温中散寒;(2)方药:理中丸。

(三)脾气下陷

I、临床症状:腕腹有坠胀感,食后益甚,头晕目眩,或便意频频,肛门重坠,或久痢不止,

甚则脱肛。或内脏下垂,小便混浊如米泪,伴头晕目眩,少气无力,肢体倦怠,食少便清,

舌淡苔白,脉虚弱;

2、治法方药:(1)治法:补气健睥,升阳举陷;(2)方药:补中益气汤。

(四)脾不统血

1、临床症状:便血,尿血,肌蚂,鼻翅,齿融或月经过多,崩漏,伴有食少便滤,神疲乏

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弱;

2、治法方药:(1)治法:益气摄血;(2)方药:归脾汤。

(五)胃火炽盛

1、临床症状:胃脱灼热疼痛,舌酸嘈杂,或食入即吐,渴喜冷饮,消谷善饥,或牙龈肿痛

溃烂,齿鲍,口臭,大便干结或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2、治法方药:(1)治法:清泻胃火;(2)方药:清胃散。

四、肝与胆病辩证

(-)肝气郁结

I、临床症状:情志抑郁或易怒,善太息,胸胁或少腹胀痛,或咽有梗塞感,或胁下痞块,

妇人见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甚至闭经,舌质紫或边有瘀斑,脉沉弦涩;

2、治法方药:(1)治法:疏肝解郁;(2)方药:柴胡疏肝散。

(二)肝火上炎

1、临床症状: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苦咽干,不眠或噩梦纷纭,胁肋灼痛,

耳鸣耳聋,尿黄便秘,或吐血,幽血,或目赤肿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2、治法方药:(1)治法:清泻肝胆实火;(2)方药:龙胆泻肝汤。

(三)肝血虚

1、临床症状: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夜盲,肢体麻木,

筋脉拘挛,月经量少或闭经,舌质淡,脉细;

2、治法方药:(1)治法:补血养肝;(2)方药:四物汤。

(四)肝阴虚

1、临床症状:头晕头痛,耳鸣,胁肋隐痛,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烦躁失眠,五心烦热,

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2、治法方药:(1)治法:养阴柔肝;(2)方药:一贯煎。

五、肾与膀胱病辩证

(一)肾阴虚

1、临床症状:眩晕,耳鸣耳聋,失眠多梦,咽干舌燥,腰膝酸软,形瘦,五心烦热,潮热

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闭,不孕或崩漏,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2、治法方药:(1)治法:滋补肾阴;(2)方药:六味地黄丸。

(二)肾阳虚

1、临床症状: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面色胱白,尿少,浮肿或五更泻,梦

遗阳痿,宫冷不孕,性欲低下,舌淡胖苔白,脉沉而无力;

2、治法方药:(1)治法:温补肾阳;(2)方药:金匮肾气丸。

(三)肾虚水泛

1、临床症状:肾阳虚证兼全身水肿,腰以下尤甚,按之没指,甚则腹水,阴囊水肿,腹部

胀满,小便不利或心悸气短,咳喘痰多,舌淡体胖齿痕,苔向滑脉沉细;

2、治法方药:(1)治法:温阳化水;(2)方药:真武汤。

(四)膀胱湿热

1、临床症状:尿频,尿急,尿涩少而痛,尿黄赤浑浊,或尿血,或尿有沙石,可伴有发热,

腰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治法方药:(1)治法:清热泻火,利湿通淋:(2)方药:八正散。

【思考题】

1、名解:八纲、表里辨证、寒热辨证、虚证、实证;

2、简述常见脏腑辨证的临床症状和治法方药;

3、根据临床症状诊断常见脏腑辨证。

第九章针灸学基础

本章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讲述:经络总论、腌(shu)穴总论、针灸方法、常用胸穴。

第一节经络总论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的概念:经络是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

总称。(经:路径、主干,络:网络、分支)(名解)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由经脉和络脉构成。

(一)十二正经

1、十二经脉的概述(了解)

(1)十二经脉是十二脏腑所属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故又称

为“正经”;

(2)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点,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

的规律,同时与体内的相关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2、十二经脉的命名

十二正经的名称依据手足、阴阳、脏腑三个方面命名。

(1)用手足将十二经分成手六经和足六经;

(手经: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足经: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足。)

(2)用肢体内侧和外侧将十二经分为阴经和阳经;

(阳经:阳明、太阳、少阳;阴经:太阴、少阴、厥阴)

(3)阴经隶属于脏,阳经隶属于腑。

(阴经:胸中三脏为手经,腹中三脏为足经;阳经:与胸中三脏相表里者为手经,与腹中三

脏相表里者为足经。)

综上所述,十二正经分别为:

•手六经:①手三阴经一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②手三阳经一手阳明大

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六经:①足三阴经一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②足三阳经一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3、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I)在四肢的分布规律(重要)

①体位:按正立姿势,两臂下垂,拇指向前的体位,将上下肢的内外侧分别分成前、中、后

三条区线;

②手足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面,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③手足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面,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阴经(属脏)阳经(属腑)循行部位(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

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前缘

手厥阴心包经少阳三焦经上肢中线

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后缘

太阴脾经阳明胃经前缘

足厥阴肝经少阳胆经下肢中线

少阴肾经太阳膀胱经后缘

(2)十二经脉在头面部、躯干的分布规律

自行阅读教材了解,不作考试要求。

4、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关系(掌握)

(1)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合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

(2)互为表里的阴经和阳经在体内有络属关系,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

(3)在循行路线上,凡是有表里关系的两条经脉,均在四肢末端交接,分别循行于四肢内

外侧面的相对位置。

十二经脉表里关系表

表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里手太阳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5、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掌握)

(1)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2)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3)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6、十二经流注次序(顺序要记住)

手太阴肺经一手阳明大肠经一足阳明胃经一足太阴脾经f手少阴心经一手太阳小肠经一足

太阳膀胱经一足少阴肾经一手厥阴心包经一手少阳三焦经一足少阳胆经一足厥阴肝经一手

太阴肺经。

传递规律(理解,重点是记住上述顺序):

(1)始于手太阴肺经,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又往复传至于手太阴肺经,周而复始;

(2)阳经之间是手足同名经相传,且从手经传至足经;

(3)阴经之间是依太阴-少阴、少阴-厥阴、厥阴-太阴相传,且从足经传至手经;

(4)阴经与阳经之间是表里相传。

(二)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

总称。(名解)

2、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其分布和作用有异于十二正经,且与脏腑没有直

接的相互络属,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故称“奇经”,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

二经脉的作用。(了解)

3、督任冲带的分布(选择、填空)

脉名分布作用

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称“阳脉之

督脉后正中线(重要)

海”(重要)

源总督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脉气,称“阴脉之

任脉前正中线(重要)

海”(重要)

歧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涵蓄十二经气血,称“十二经之海”;又因与月

冲脉

口唇经密切相关,称为“血海”

带脉起于胁下,环绕一周,状如束带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三)经别、经筋、皮部(理解)

1、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具命名依十二正经而定;

2、十二经筋: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其命名依十二正经而定;

3、十二皮部: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其命名依十二经脉而定。

三、经络的功能(简答)

1、生理功能:(1)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2)运输渗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3)

调节机能平衡,感应传导作用;

2、阐释病理变化;

3、指导疾病诊断;

4、指导疾病防治。

第二节腌穴总论

一、“俞穴的概念

腌穴的概念:腌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映点和针灸等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