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23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初中语文++第23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初中语文++第23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初中语文++第23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初中语文++第23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点击画面播放视频23《孟子》三章了解孟子及其作品,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重点)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难点)体会“人和”“大丈夫”的内涵,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体会行仁政、走正道、经磨炼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作用。(重点)学习目标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主张以“仁政”治理天下,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至圣:孔子。作者简介《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它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有关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它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其显著特点:①长于言辞,气势磅礴,论证严密,雄辩色彩鲜明,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②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道理,化抽象为具体,生动易懂。“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出处背景主张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本文三章分别出自《公孙丑下》《滕文公下》和《告子下》。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孟子・梁惠王上》;人民:民有饥色,野有饿殍。“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的作用,主张施行“仁政”“王道”。背景链接文体知识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作者表明的主张或观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据: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道理论据:某种正确的言论、名言警句、公理等。事实论据: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包括历史事件、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现象)论证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之后,加以证明,使自己观点有一个证实的方法。比喻论证:用比喻进行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举例论证:用具体事例加以论证。(具体地论证了……)对比论证: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论证。(突出强调地论证了……)道理论证:引用名言或警句加以论证。(有力地论证了……)文体知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fúsùpàn疏通文意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内城外城围表修饰句首发语词,无实意这表转折,却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人心所向,内部团结译文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疏通文意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城墙护城河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精良弃城而逃这是因此,所以。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粮食委:放弃;去:离开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兵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疏通文意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少到极点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同“叛”,背叛归顺凭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通假字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字词清单古今异义委而去之委而去之七里之郭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古义:放弃。今义:委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

的地方(跟“来”相对)。](古义:外城。今义:姓氏。)(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古义:兵器。今义:军人。)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利天时不如地利兵革非不坚利也(名词,有利形势)(形容词,锐利、锋利)城三里之城城非不高也(名词,内城)(名词,城墙)而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一词多义之三里之城夫环而攻之(代词,它,指“三里之城”)(助词,的)寡助之至攻亲戚之所畔(动词,到)(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词类活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在疆域内、居住)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请同学们一起把课文朗读一遍,然后我们再来讨论问题:【把握观点和思路】用“

”画出文中的观点句,用“∥”划分文章层次,并梳理论述思路。1.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作者又是怎样来证明这一观点的?本文列举了两个有关战争的事例。其一:攻城失利一事其二:守城失利一事课堂探究其一:攻城失利一事天时而环攻之地利不如胜守方败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论点一:天时不如地利(从进攻一方而言)课堂探究其二:守城失利一事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论点二:地利不如人和(从防御一方而言)城高池深兵革利米粟多地利委而去之败胜人和不如守城攻方课堂探究课堂探究3.至此,孟子的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已经被完整论证,为什么文章还没结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战争治国治国需要“人和”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反面论证,强调“域民”“固国”“威天下”应当依靠“人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4.本文得出了什么结论?表明了作者的什么主张?观点结论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课堂探究5.本文采用什么论证结构?总——分——总本文先摆出观点,然后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说明战争需要人和;接着从理论上进行论证,类推出治国也需要人和;最后,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论,突出的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6.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提出观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论述战争层面治国层面“人和”之重要失道者寡助得出结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攻城战例守城战例对比域民固国威天下反面亲戚畔之天下顺之不以君子战必胜天时<地利地利<人和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小结梳理②③课后拓展7.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你是如何认识的?孟子的这一主张反映了孟子在那个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中的远见卓识,即使在今天也具有借鉴意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中国儒家思想对维护和平、避免战争有一定借鉴意义。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长久。是否合乎道义正成为一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判断标准。孟子的这一理论更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威天下”不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也需要强大的国防实力和先进的军事力量。课堂练习理解性默写(1)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2)阐述君子施行仁政就可以得民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