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第4章 免疫调节单元检测卷(四)_第1页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第4章 免疫调节单元检测卷(四)_第2页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第4章 免疫调节单元检测卷(四)_第3页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第4章 免疫调节单元检测卷(四)_第4页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第4章 免疫调节单元检测卷(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卷(四)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K答案为

1.(2021.贵州平坝期末)关于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B.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

C.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

D.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可产生细胞因子发挥免疫作用

K答案』B

K解析』T细胞产生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成熟于胸腺,A正确;T细胞参与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B错误;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故HIV感

染人体可使辅助性T细胞数量下降,C正确;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可产生细

胞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发挥免疫作用,D正确。

2.(2021.江苏常熟开学考试)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B细胞、T细胞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巨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C.浆细胞通过胞吐方式分泌抗体

D.受同种抗原刺激后,记忆细胞会迅速地增殖分化

K答案UB

K解析1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淋巴细胞在骨髓

中成熟,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成熟,A正确;巨噬细胞不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

B错误;浆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抗体,抗体属于大分子的分泌蛋白,故分泌抗体的

过程为胞吐,C正确;再次免疫过程中,受同种抗原刺激后,记忆B细胞会迅速

地增殖分化为浆细胞,而记忆T细胞会迅速地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D

正确。

3.巨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抗原片段

A.巨噬细胞特异性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K答案UB

K解析』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但不具有特异性,A错误;图示信息看出,

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B正确;加工处理后的抗原需要经过辅助性T

细胞才能呈递给B淋巴细胞,C错误;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阶段都是对抗原的处理、

呈递和识别阶段,不仅仅存在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中也存在抗原的加工和处理,

D错误。

4.(2020.吉林吉化月考)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辅助性T细胞、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三种

B.巨噬细胞仅在特异性免疫的抗原识别、加工和呈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C.有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免疫反应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巨噬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的参与

K答案UD

K解析』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辅助性T细胞、B细胞、细胞毒性T细

胞和记忆细胞,A错误;巨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在非

特异性免疫中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B错误;过敏原第一次进入人体后,

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

因此会发生免疫反应,C错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巨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

递抗原,辅助性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识别抗原并分泌细胞因子,用

于促进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D正确。

5.(2021.河南安阳开学考试)大多数B细胞必须依靠Th细胞(一种辅助性T细胞)

的帮助才能被激活,而Th细胞在Blimpl基因的调控下活性降低,在Bcl-6基

因的调控下则活性升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h细胞对抗原有识别能力

B.只要有Th细胞的辅助B细胞就能增殖、分化

C.某人患免疫缺陷病可能与其Bel-6基因的表达被抑制有关

D.B细胞的增殖分化还依赖于抗原的刺激

K答案1B

K解析』Th细胞对抗原有识别能力,A正确;在Th细胞的辅助下,同时在

抗原的刺激下,B细胞才能增殖、分化,B错误,D正确;因为Th细胞在Bel

一6基因的调控下活性升高,某人患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下降则可能与其Bel-6

基因的表达被抑制有关,C正确。

6.(2020.北京高二期末)科学家通过对小鼠的研究发现,细颗粒物(PM2.5河影响小

鼠免疫系统功能,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A.若观察到呼吸道黏膜及其分泌物受损,说明第一道防线受到影响

B.若观察到细胞因子分泌异常,说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受到影响

C.若观察到B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说明靶细胞的裂解受到影响

D.若观察到T细胞数量异常,说明特异性免疫受到影响

R答案』C

K解析1呼吸道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细胞因

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辅助性T细胞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又可

以参与细胞免疫,所以若观察到细胞因子分泌异常,说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受

到影响,B正确;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细胞毒性T细胞,属于细胞免疫,而B

细胞参与的是体液免疫,C错误;T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所以若观察到T

细胞数量异常,说明特异性免疫受到影响,D正确。

7.(202。江苏高二学业考试)艾滋病(AIDS)是由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死亡率极

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播给后代,属于一种遗传病

B.HIV不能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患者体内无相应抗体

C.HIV破坏辅助性T细胞,导致患者后期易出现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D.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用剃须刀都不会感染艾滋病

K答案Ic

K解析』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播给后代,但不是遗传病,而是一种传

染病,A错误;HIV能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患者体内有相应抗体,B错误;

HIV破坏辅助性T细胞,导致患者后期易出现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C正确;健

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不会感染艾滋病,共用剃须刀可能会感染艾滋病,

D错误。

8.(2021.新疆高二期末)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相当于机体二次免疫,因此,其发作迅速、反应强烈

B.过敏反应是由机体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

C.若某人接触一种物质并发生了过敏反应,则该过敏反应会伴随其一生

D.在过敏反应中,机体接触的过敏原会与体内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

K答案2C

K解析』过敏反应相当于机体二次免疫,因此,其发作迅速、反应强烈,A

正确;过敏反应是由机体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B正确;不同过敏反应的人的过

敏原不同,凡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只能对相同过敏原发生反应,若不接触过敏原,

不会发生过敏反应,C错误;在过敏反应中,机体接触的过敏原会与体内相应抗

体特异性结合,D正确。

9.(2021.河北邢台调研)如图为机体内发生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的流程图,图中

甲〜丁代表不同物质,字母代表不同的细胞,数字代表不同的过程,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I----------,④,1丙吸附X、组织胺哮

ip-^A-3-©I®&肥大细胞等

r3f沉淀或一A

⑦细胞集团

A.图中可呈递抗原的过程是②

B.据图示可知,第二次注射甲时,产生的浆细胞同样来源于C细胞

C.与体液免疫相比,过敏反应特有的过程包括⑧⑩

D.图中的A细胞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K答案DB

K解析了图中过程②表示抗原呈递细胞把加工处理过的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

细胞,A正确;分析图示可知,第二次注射甲时,产生的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C

细胞)和记忆B细胞(E细胞),B错误;与体液免疫相比,过敏反应特有的过程包

括⑧(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和⑩(抗原与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C

正确;图中的A细胞表示抗原呈递细胞,又具有吞噬抗原、抗体结合形成的沉

淀的功能,故为吞噬细胞,该细胞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性免疫,D正

确。

10.(2021•安徽黄山调研)如图所示为在抗原注射前后的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

体水平(箭头指示为抗原注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d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抗原,甲、乙两曲线代表的抗体由不同的浆细胞

产生

B.甲曲线表明每个抗体分子可以多次与同种抗原结合发挥作用

C.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可有较大的差异

D.c时间段甲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a时间注射的抗原类似的抗原

的刺激

K答案』B

K解析D若a、d时间所注射的抗原相同,则在d时间注射抗原后,抗体产生

的速度较初次注射应该更快,抗体含量也应更多,故两次注射的应该是不同抗原,

因此甲、乙两曲线代表的抗体应是由不同的浆细胞产生的,A正确;在多数情况

下,抗体发挥作用后会被分解失活,故每个抗体分子不能多次与抗原结合发挥作

用,B错误;由甲、乙两曲线可以看出,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有较

大的差异,C正确;c时间段甲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a时间注射

的抗原类似的抗原的刺激,人体发生了二次免疫反应,D正确。

11.(2020.河北石家庄一中高考模拟)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

面某些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

的抗体,但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致病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重症肌无力

《抗体;登.心

vrr?未被胞吞的受

乙酰胆碱受体露威乙酰

被吞噬并分解胆碱结u

A.引起该病的原因是自身免疫能力过强,因此属于过敏反应

B.浆细胞特异性识别乙酰胆碱受体从而产生该抗体

C.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与该抗体结合

D.该突触中不能完成“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的转变

K答案Uc

K解析』引起该病的原因是自身免疫能力过强,属于自身免疫病,A错误;

浆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错误;由题意可知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

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与该抗体结合,C

正确;该突触中可以完成“电信号f化学信号”的转变,D错误。

12.(2021・山东日照调研)病原体侵入机体后,机体通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将其清除,

其部分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病原”一仅能公佥工

细胞①细胞①细胞②细胞⑤物质b

A.物质a、b分别是细胞因子和抗体,均为免疫活性物质

B.细胞①摄取、加工处理病原体使其暴露出特有抗原,并呈递给②

C.细胞③受抗原刺激后进行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细胞⑤

D.当细胞④⑤再次受到同种病原体刺激后,会迅速作出免疫应答

K答案UD

K解析》物质a为细胞因子,物质b为抗体,它们均为免疫活性物质,A正

确;细胞①为抗原呈递细胞,可摄取、加工处理病原体使其暴露出特有抗原,并

将抗原呈递给细胞②辅助性T细胞,B正确;细胞③为B细胞,在抗原和辅助

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两个信号的刺激下,在细胞

因子作用下,进行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细胞⑤浆细胞,C正确;当细胞④记

忆B细胞再次受到同种病原体刺激后,会迅速作出免疫反应,细胞⑤浆细胞由B

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不能接受抗原刺激,D错误。

13.(2020・安徽合肥一中期中)有资料表明,严重的排异反应使人类心脏移植的存

活率只有47%,但人类的角膜移植成功率近乎100%。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角膜、

大脑、软骨、妊娠的子宫等,都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蛋白而不产生排异反应,这种

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免疫赦免区”。科学家认为,免疫

赦免区的细胞有赦免基因,它能启动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自杀,因而使后者不能

产生抗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移植心脏难以存活的主要原因是供者与受者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差异

B.“免疫赦免”现象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

C.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特性不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

D.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的主要途径是用药物使人体免疫系统变得敏感

K答案2A

K解析》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如果

将别人的器官如心脏移植到病人身上,病人的免疫系统就会加以排斥,A正确;

“免疫赦免”在某些情况下对人体有益,是对免疫系统的补充,是进化的结果,

B错误;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能够使子宫不排斥外来胚胎,对胚胎的发

育有利,C错误;用药物来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可以获得“免疫赦免”,

D错误。

14.(2020.江西赣州宁师中学月考)子宫颈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建康、发病率仅次于

乳腺癌的恶性肿瘤。子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某一类DNA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HPV衣壳蛋白L1在一定表达系统中能重新自我组装成病毒样颗粒

(VLPs),VLPs不含DNA分子,可用于制作预防HPV的疫苗。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A.疫苗中的VLPs注入机体后通常不会进一步增殖产生子代病毒

B.VLPs作为抗原进入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

C.癌症的发生是某一个基因突变引起的

D.接种该疫苗的个体在感染HPV时,快速产生的抗体主要由B细胞增殖分化形

成的浆细胞产生

K答案2A

K解析]DNA是HPV的遗传物质,而病毒样颗粒VLPs不含DNA分子,因

此疫苗中的VLPs注入机体后通常不会进一步增殖产生子代病毒,A正确;吞噬

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为非特异性识别,B错误;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

结果,这是一种累积效应,C错误;接种该疫苗的个体会产生记忆B细胞,当该

个体再次感染HPV后,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会合

成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因此接种该疫苗的个体在感染HPV时,快速产生的抗体

主要是由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产生的,D错误。

15.(2021.河北衡水中学统考)将某小鼠的皮肤移植给多只同种小鼠后,将受皮鼠

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环抱素A,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

水,并每天统计植皮的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甲组

)8

好:—乙组

6(

ft超4(

粗2(

101520

植皮时间(d)

A.受皮鼠与供皮鼠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不完全相同

B.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大于乙组小鼠

C.环狗素A可能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从而减弱免疫应答

D.使用环抱素A有可能提高人体器官移植的存活率

K答案』B

K解析H题图显示外源供皮在受皮鼠上的存活率最终降为零,说明发生了免

疫排斥反应,受皮鼠与供皮鼠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不完全相同,A正确;

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反应出现的时间比乙组小鼠出现的时间晚,外源

供皮存活的时间长,说明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小于乙组小鼠,进

而说明环泡素A能够减弱免疫排斥反应,其原因可能是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从

而减弱免疫应答,B错误、C正确;分析题图可推知,对人体器官移植患者使用

环匏素A,可能减弱免疫排斥反应,提高器官移植的存活率,D正确。

16.(2021•河北衡水金卷)下列关于某人免疫细胞及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毒性T细胞能裂解靶细胞,同时直接清除靶细胞中的抗原

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细胞毒性T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的刺激后可以迅速增殖和分化

D.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K答案2A

K解析H细胞毒性T细胞能裂解靶细胞但不能直接清除靶细胞中的抗原,抗

原的清除还需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和吞噬细胞,A错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识

别抗原,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参与细胞免疫,B正确;记忆B

细胞接受抗原的刺激后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C正确;细胞因子能促进B

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D正确。

17.(2021•河南顶级名校联考)早在19世纪末,有医生发现,癌症患者手术后意外

感染酿脓链球菌,其免疫功能增强、存活时间延长,从而开启了“癌症免疫疗法”

的大门。“癌症免疫疗法”是指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来抗击癌细胞的疗法。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免疫功能增强可能是因为酿脓链球菌侵入导致发生自身免疫而攻击癌细

胞,使其裂解死亡

B.酿脓链球菌激活患者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消灭癌细胞

C.癌症免疫疗法主要是通过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来杀死癌细胞

D.癌症免疫疗法通过改变癌细胞的遗传信息来达到治疗目的

K答案1D

K解析』患者免疫功能增强可能是因为酿脓链球菌侵入导致发生自身免疫而

攻击癌细胞,使其裂解死亡,A正确;酿脓链球菌激活患者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从

而消灭癌细胞,B正确;分析题意可知,癌症免疫疗法主要是通过增强患者的细

胞免疫功能来杀死癌细胞,C正确;癌症免疫疗法通过杀死癌细胞来达到治疗目

的,D错误。

18.(2020.吉林辽源期末改编)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I----------——-------------------------------记忆B细胞

精底呈

册原=噩髓;甲细胞一B细胞-

一乙细胞抗原

紧密结合I与物

一戊一质戊

(物质)结合

正常细胞一丙细胞———丁细胞

A.图中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虚线表示细胞免疫

B.图中甲、乙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有关

D.当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后,会引起记忆细胞周期变短

K答案UB

K解析』图中物质戊可与抗原结合,应该为抗体,故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虚

线代表的免疫结果为丙细胞裂解死亡,故虚线表示细胞免疫,A正确;图中甲细

胞为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可特异性识别抗原;乙细胞为浆细胞,浆细

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即蛋白质有关,C正确;记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迅速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变短,

D正确。

19.(2021.山东聊城调研)图甲表示人体内部分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

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据图分析,下列选项错误

4巨噬细胞

干B细胞£记忆B细胞

细浆细胞

3细胞毒产记忆T细胞

性T细胞[⑦

L二细胞毒性T细胞

A.图甲中①〜⑦,不需抗原刺激就可发生的只有①②③

B.浆细胞不可以增殖分化为新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C.辅助性T细胞可以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

D.图乙中m>n,de<ac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抗体

K答案』D

K解析1图甲中①〜⑦,不需抗原刺激就能发生的只有①②③,④⑤⑥⑦的

发生均需要抗原的刺激,A正确;浆细胞高度分化,不能增殖,B正确;辅助性

T细胞可以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C正

确;图乙中加〉〃,de<ac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记忆B细胞,

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D

错误。

20.(2021•河南顶级名校联考)2019年末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2019新型冠

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冠状病毒是一种具有囊膜的病毒,其表面的刺突蛋

白能帮助病毒侵染人的呼吸道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2019—nCoV侵入细胞后会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而失去感染能力

B.若将刺突蛋白提取出来并注射到健康人体内,可能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却不

使机体患病

C.感染了2019-nCoV的患者康复后短期内可能不会再受其感染,与体内产生的

抗体和记忆细胞密切相关

D.皮肤和黏膜等构成了防止2019-nCoV侵染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K答案』A

K解析』抗体不会进入细胞与抗原结合,A错误;在病毒侵染机体的过程中,

刺突蛋白发挥了关键作用,若将其提取出来并注射到健康人体内,可能会刺激机

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起到预防作用;提取物中不含2019—nCoV的核酸,因

此不会产生病毒后代,故机体不会患病,B正确;根据特异性免疫机理,若人体

感染病原体并使机体发生了特异性免疫,那么机体内就会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

胞,从而使人不易再受该病原体感染而发病,同理感染了2019—nCoV的患者康

复后也可能由于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作用而不会在短期被其再次感染发病,C正确;

皮肤和黏膜等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对包括2019—nCoV在内的许多病原体

均有抵御功能,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2分)(2021・河南百校联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核酸疫苗是一种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DNA或RNA)直接导入动物体

细胞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

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的疫苗,如2020年美国某公司生产的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苗mRNA—1273(可编码2019—nCoV的刺突蛋白)

就是一种mRNA疫苗。

⑴核酸疫苗主要是利用其表达的“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抗原的特点

有O

⑵2019—nCoV疫苗mRNA-1273在健康人体内表达出的抗原激活B细胞时,

需要的两个信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激活后的B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免疫活性物质对B细胞的

分裂、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3)如果接种疫苗mRNA-1273后的机体能够抵御2019-nCoV的侵染,在接种

疫苗后的几周内再次受到2019-nCoV的侵染,机体内首先发挥主要作用的物质

或结构有;如果机体在接种mRNA-1273几年后仍对2019-

nCoV具有预防作用,简述其主要发生的免疫应答过程

K答案』(1)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2)刺突蛋白的刺激、辅助性T细胞

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细胞因子(3)抗体和记忆细胞2019

一nCoV侵入机体后被相应的记忆细胞识别,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

量抗体和细胞毒性T细胞,消灭进入机体的病毒

K解析了(1)抗原的特点有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2)抗原一方面直接刺

激B细胞,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一个信号,另一方面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并加

工处理后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

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激活后的B细胞开始分裂、分化,细

胞因子对B细胞的分裂、分化具有促进作用。(3)如果接种疫苗mRNA—1273后

的机体能够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在接种疫苗后的几周内再次受到2019

一nCoV的侵染,机体内还有一定水平的抗体,因此,首先发挥主要作用的物质

或结构有抗体和记忆细胞;如果机体在接种mRNA-1273几年后仍对2019-

nCoV具有预防作用,而机体内的抗体浓度不会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此时发挥

主要作用的是记忆细胞。2019—nCoV侵入机体后被相应的记忆细胞识别,记忆

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和细胞毒性T细胞,消灭进入机体的病毒。

22.(13分)(2021•安徽合肥模拟改编)细胞因子(如TNF—a等)是由免疫细胞和某些

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甲类细胞因子

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促进免疫炎症反应,乙类细胞因子则抑制免疫炎症反应,

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反应的进行。为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

的发生与上述两类细胞因子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

⑴细胞因子引起的免疫属于(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院疫。甲类

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属于甲类细胞因子的有,属于乙

类细胞因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甲、乙的作用分析,推测RA的发生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的免疫失调。

(4)根据以上资料,请提出治疗RA的两条思路:

思路—:O

思路二:。

K答案》(1)特异性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2)TNF-a和IL-6IL-4和

IL-10(3)甲类细胞因子增多、乙类细胞因子减少(4)思路一:减少相关细胞

的甲类细胞因子分泌量思路二:使用甲类细胞因子抑制剂

K解析D(1)细胞因子引起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甲类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

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2)根据题意可知,甲类细胞因子促进免疫炎

症反应,乙类细胞因子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题图显示,与RA患者相比,健康

人的TNF-a和IL-6含量较低,IL-4和IL-10的含量较高,说明属于甲类细

胞因子的有TNF—a和IL-6,属于乙类细胞因子的有IL-4和IL-10o(3)结合

甲、乙的作用分析,推测RA的发生可能是甲类细胞因子增多、乙类细胞因子减

少导致的免疫失调。(4)根据以上分析,治疗RA的两条思路分别为,思路一:减

少相关细胞的甲类细胞因子的分泌量;思路二:使用甲类细胞因子抑制剂(K答案》

合理即可)。

23.(12分)(2021.湖北孝感联考)科学家发现,疫苗与佐剂S一起使用,可使机体

的免疫应答更强烈、持久。为揭示其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系列研究:

⑴如图所示,接种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被吞噬细胞通过_______的方式摄取

形成吞噬小体。在R-G作用下,吞噬小体中的抗原被处理成抗原肽,呈递给

细胞,产生免疫应答。当细胞内的R—G过多时,吞噬小体与溶酶体融

合,形成吞噬溶酶体,抗原被,免疫应答受阻。

(2)研究者发现佐剂S通过影响体内物质G的合成,进而影响对疫苗的免疫应答。

为了探究该影响是促进还是抑制,研究者分别给四组小鼠注射表中所示的相应物

质,一段时间后,测定四组小鼠抗体水平。

注射成分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

疫苗++++

佐剂S——++

物质G—+—+

注:“十”表示注射,“一”表示不注射。

测定结果显示第3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说明佐剂S可体内物

质G的合成。

⑶综合上述研究,佐剂S的使用有利于吞噬细胞对抗原的

,从而促进T细胞的活化,加强机体免疫应答。

K答案』(1)胞吞辅助性T完全降解(2)抑制(3)加工处理和呈递

R解析D(1)疫苗进入吞噬细胞是通过胞吞作用,吞噬细胞摄取抗原形成吞噬

小体。在R—G作用下,吞噬小体中的抗原被处理成抗原肽,抗原肽移动到细胞

膜的表面,被辅助性T细胞特异性识别,启动特异性免疫,产生免疫应答。当

细胞内的R-G过多时,吞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抗原被溶酶

体中的水解酶完全降解,特异性免疫受阻。(2)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佐剂S对体

内物质G的合成是促进还是抑制,进而影响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对照组为第1

组,第2、3、4组形成相互对照。根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若第3组抗体

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组,说明佐剂S抑制体内物质G的合成,减少R—G的生

成,阻碍吞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在R-G作用下,启动特异性免疫,产生免疫

应答。

(3)综合以上分析,推测佐剂S通过抑制物质G的合成,减少R—G的生成,抑

制抗原被吞噬溶酶体降解,有利于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促进T细胞的活化,

加强机体免疫应答。

24.(12分)(2021•重庆西南大学附中高三月考)癌症治疗经历了三次革命,第一次是

手术+化疗+放疗,第二次是靶向治疗,2018年10月1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颁发给美国科学家爱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用以奖励他们在癌症免疫治

疗(第三次革命)上的重大贡献,请回答以下问题:

通常

免疫

器细胞细胞

如果结合

免疫细胞会

停止攻击

图1图2

⑴研究发现,人体内与癌症相关的基因高达100多个,但必须是多个

发生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的全部特征,据统计,人可能每

天有50~100个细胞发生癌变,而正常免疫系统所具有的功能有效控制

癌细胞在体内的数量。

(2)免疫治疗常用到全称为自然杀伤力细胞的NK细胞,这是一种淋巴细胞,与T

细胞和B细胞都起源于o艾利森和本庶佑在研究中发现:NK细胞利用

其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来识别并保护正常细胞(如PD-1就是这些蛋白质中的一

种,它能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但是某些癌细胞常常具有免疫逃逸

现象。机理是癌细胞表面具有PD—L1,能与NK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如图

1所示,从而逃过NK细胞的追杀。根据这一理论,科研团队开发出PD—1抑制

剂类药物,能阻断PD-L1与PD-1的结合,从而使NK细胞可以清除癌细胞(原

理如图2所示)。NK细胞的PD—1和PD—L1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PD—1免疫治疗给许多癌症病人带来生的希望,但是在治疗中发现,PD—1

免疫治疗对有些种类的癌症却基本没有疗效,请分析药物无效的可能原因

(4)科学家们同时也发现,免疫疗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有些病人在治疗过程中

出现了自身免疫性肠炎、肺炎、狼疮皮肤病等副作用,请运用相关免疫知识解释

副作用出现的原因:o

K答案1(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免疫监视(2)造血干细胞进行细胞间的

信息交流(3)这些癌细胞开启了另外的免疫逃逸通道(或有另外的受体蛋白被

NK细胞识别或NK细胞的PD-1蛋白结构改变或肿瘤体积太大)(4)抑制剂使

得免疫细胞不能识别正常细胞,对正常细胞进行攻击

K解析1(1)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机体识别

和清除突变的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