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西城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市西城区西城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市西城区西城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市西城区西城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市西城区西城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西城区西城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国语·齐语》载:“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鉏(锄)夷、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春秋时期A.青铜农具使用广 B.铁器在农业中使用C.畜牧业比较发达 D.农业各项技术提高2.1954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表了《关于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公报》公布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在1953年6月30日24时总人口为601,938,035人。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主要为A.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 B.配合全国普选提供准确数据C.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 D.规划经济发展提供准确依据3.有学者指出,历史早期的政治体制依然已包含着某些因素,得以在战国时代孕育出变法运动,并在秦朝取得了最大成功,为延续两千年统一帝国的大厦,奠定了基石和骨架。材料中的“最大成功”是A.废除血缘宗亲和贵族政治 B.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变革王位继承和选官制度 D.确立了君权神授和等级秩序4.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形成这一认识的关键因素是()A.国际局势剧烈的变化动荡 B.民主与科学成为主流思想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5.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生前事迹感动了社会。沈浩生前工作的小岗村,因为当年18位村民印下红手印的契约(见图)而被称作“中国第一村”。这份契约见证了他们在1978年就开始尝试A.农村合作社B.公私合营C.人民公社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为此罗马形成了A.习惯法体系 B.公民法体系C.自然法体系 D.万民法体系7.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广东南海市逐步在农村推广土地股份制。即以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为基础,将集体所有的财产、土地和农民承包权折价入股,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这一做法A.否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C.恢复了农业生产合作化道路 D.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8.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二者共同目的是A.缓解政治危机 B.统一国内市场 C.发展资本主义 D.增加财政收入9.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没有“一战”就不会有十月革命的发生 B.俄国所有革命的必备条件是“有战争”C.“一战”激化俄国内矛盾推动革命发生 D.参与“一战”是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10.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所作的民族主义演讲中,特别褒扬《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哲学,指出“欧美的国家近来很进步,但是说到他们的新文化,还不如我们政治哲学的完全”。这反映了孙中山A.关注治国理念的本土化 B.阶级立场发生根本转变C.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主张复兴传统道德文化11.“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最能体现下列哪一时期官员的出身结构A.西汉 B.唐朝 C.宋朝 D.元朝12.他一生坚持与唯心论和教会的经院哲学作斗争,主张用具体的实验来认识自然规律。他著书立说驳斥“地静说”,曾被称为“天空的哥伦布”,其尊重事实、无畏权威的科学精神促进了近代动态统一哲学世界观的确立和传播。这位科学家是A.哥白尼 B.布鲁诺 C.伽利略 D.牛顿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周初分封以后,周朝将国家分为一系列政治单元,包括王畿和被分封的各诸侯国。在每个单元中,又有国与野之别。被封者率本族族人到达封地后,要建立一个名为“城”的军事据点(后来通常成为封国的都城),逐渐由点向面扩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这种城(包括其近郊)也被称为“国”,“国”以外的广大田土则称作“野”。国、野的居民分别称为国人、野人。国人是以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族成员,其上层即贵族。占国人大多数的下层成员皆属于平民,他们被置于宗法制控制之下,有自己的职业并承担军赋和当兵作战的义务。遇有“国危”“国迁”和“立君”等重大问题,国君要征询国人的意见。野人是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包括殷商等古老部族的后裔、周边民族成员及流亡人口等,他们原有的社会组织得到了保留,在贵族统治下虽受到较强的人身束缚,但身份不同于奴隶。作为井田制下的农业劳动者,野人以助耕公田的方式为国家负担劳役。从春秋时期开始,国野制出现破坏迹象,国人和野人逐渐合二为一,成为专制政权下的编户齐民——据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国野制度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国野制度的积极作用。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汉建立后,“即仿秦朝在中央设立御史府”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并列三公,不仅肩负辅助丞相总理国政的职责,同时握有考课、监察、弹劾百官的权力,虽称“掌副丞相”,但不受丞相制约,直接受命于皇帝。西汉中期以后,汉朝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彼此分离,又紧密联系的多元监察网络。御史府(司隶校尉)监察中央官吏,州刺史监察州郡两千石官吏,督邮监察县级官吏,廷掾监察乡里官吏。西汉也颁布了一些具有监察职能的法规,如《监御史九条》和《刺史六条》是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两条监察法规。西汉历代君主对谏诤之士非常重视,曾多次下诏征召能谏之士,形成了官员时刻规劝帝王的谏议文化。——摘编自张永智《西汉廉政建设研究》材料二1853年《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确定了招收文官一律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英国文官守则总纲规定:文官必须效忠国家,不得将个人利益置于职责之上,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必须诚实正直。文官考试及第并开始工作后,对其日常工作随时都予以监察和考核。对成绩卓越者越一级提升,对成绩欠佳者,给予指导和告诫,无法胜仼者,则通过一定程序予以降级。英国有完善的法制,文官犯罪与一般公民同罪如犯伤人、强奸、放火、严重读职等罪,不仅将被开除公职,而且在出狱以后也很难再找到工作。由于文官被视为一崇高而光彩的职业,享有公正清廉的声誉,英国的文官也以此而自豪,这种高度的荣誉感使他们自尊、自重、自律,不愿抛弃个人的前程而去以身试法。——摘编自杨联华《英国廉政制度评价》(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廉政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廉政建设主要特点并说明其历史背景。(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廉政建设的认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材料信息“恶金(铁)以铸鉏(锄)夷、斤,试诸壤土”说明春秋时期铁被铸成锄头等用于耕种,即铁器已经在农业中使用,故B正确;材料没有青铜农具的信息,故A错误;材料信息和畜牧业无关,故C错误;材料只涉及农业生产工具,故D说法错误。2、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6月进行的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主要为接下来进行的一届人大的召开和全国普选的进行提供准确的数据,B项正确;1952年底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A项错误;全国性的人口普查与制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无关,C项错误;当时的一五计划的建设和改革工作已经展开,D项错误。3、B【解析】

秦朝最大的成功是在政治体制方面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正确;血缘宗亲和贵族政治在春秋战国的转型过程中就已经破坏,并不是秦朝废除,排除A;秦朝的选官制度是对战国选官制度的继承,排除C;等级秩序不是秦朝确立的,排除D。4、C【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此时的陈独秀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已经表现出怀疑态度。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此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能挽救内忧外患的中国,并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作用,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是陈独秀形成这一认识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关键因素;B选项错误,资产阶级民主和科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它与材料中陈独秀批判资产阶级政治共和制度不符;D选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是让中国的知识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缺陷,并未使其形成建立劳动阶级专政的国家思想,不是形成这一认识的关键因素。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5、D【解析】

1978年小岗村村民率先实行包干到户政策,开始尝试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正确;A是1953年开始实行;B是1953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C是1958年。6、D【解析】

从材料中的“帝国”可排除A、B、C三项,只有D项是帝国时期形成的法律。故选D项。考点: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万民法【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7、D【解析】

南海市将集体所有的财产、土地和农民承包权折价入股,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这一做法顺应了市场经济,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D正确;这一做法并未否定农民对土地承包权,只是在形式上进行了调整,不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否定,排除A;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农村城镇化建设两者并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生产合作化不同,后者不利用市场,因此不能简单认为前者是对后者的恢复,排除C。8、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克里米亚战争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和内战时期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都是为了缓解严峻的政治危机,A项正确;俄国沙皇废除农奴制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统一国内市场和发展资本主义,BC两项错误;俄国废除农奴制和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都不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D项错误。9、C【解析】

材料中列宁的意思是因为一战促使了俄国革命的条件成熟,缩短了革命形势发展准备时间。根据所学,一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促使了革命条件的加快成熟,故C项正确;战争只是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促进因素,排除AB;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的爆发,不是说.参与“一战”是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排除D。故选C。10、D【解析】

根据题干,孙中山赋予其民族主义以传统政治道德内涵,反映其主张复兴传统道德文化以丰富近代民族主义,D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民族主义观念,并非治国理念,排除A项;孙中山阶级立场并未改变,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马克思主义对孙中山民族主义内涵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11、C【解析】

唐朝实行科举制,但科举制不如宋代完善。宋代科举制程序比较规范,录取比重较大,从而出现比唐代更显著的学而优则仕状况,故排除B,C符合题意;西汉时期实行察举制,以才德的标准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人才了,具有半封闭的特征,所以读书人难以真正脱颖而出,故A不符合题意;元朝文人地位低下,科举制几乎停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C【解析】

根据“一生坚持与唯心论和教会的经院哲学作斗争,主张用具体的实验来认识自然规律”、“促进了近代动态统一哲学世界观的确立和传播”可知,这位科学家是伽利略,其重视实验方法,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C正确;哥白尼的著作在其死后才发表,可见其并未和教会作斗争,排除A;布鲁诺宣传日心说,被教会烧死,但是其并未达到“促进了近代动态统一哲学世界观的确立和传播”,排除B;牛顿生活的时代,思想相对解放,其并未和教会作斗争,排除D。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特点:国人和野人的权利与义务不同(因类而治);行政管理与军事控制相结合;带有集体统治和浓厚的部族色彩;以分封制、宗法制为基础;与井田制相结合。(2)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国人和野人各安其分、各司其责,维系了西周的长久统治;促进了土地开发和经济发展;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推动了中国早期国家的发展。【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中“王畿和被分封的各诸侯国……有国与野之别”,“(城)军事据点(后来通常成为封国的都城),逐渐由点向面扩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城(包括其近郊)也被称为‘国’,‘国’以外的广大田土则称作‘野’。国、野的居民分别称为国人、野人”,“国人……被置于宗法制控制之下,有自己的职业并承担军赋和当兵作战的义务”,“国君要征询国人的意见”,“野人是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作为井田制下的农业劳动者,野人以助耕公田的方式为国家负担劳役”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和野的主要区别、管理方法、等级划分、与分封、宗法和井田制的关系等方面,概括西周国野制度的主要特点。(2)作用:根据材料中“被封者率本族族人到达封地后,要建立一个名为“城”的军事据点,逐渐由点向面扩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平民)被置于宗法制控制之下,有自己的职业并承担军赋和当兵作战的义务”,“但身份不同于奴隶。作为井田制下的农业劳动者,野人以助耕公田的方式为国家负担劳役”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管理、经济发展、文化扩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分析西周国野制度的积极作用。14、(1)内容:继承发展中央监察制度;中央与地方形成多元监察网络;制定具有监察职能的法规;重视谏诤之士,形成谏议文化。(2)特点:严格考试,精选人才;格遵守则,不容谋私;监察考核,促使守法;法律遏制,文官自律。背景: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