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常德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47篇(2003-2023)目录2023年 3青少年的抑郁 3在庸常的社会里学会找自己 4窗台上的紫罗兰 62022年 8“双减”政策 8人的体味是怎么来的 10好孩子 122021年 14关于“食物浪费”为主题的阅读 14真牛 17我们需要正确的“失败学” 192020年 22真实的声音 22爱的防弹衣 232019年 25关于汉字读音的阅读 25人类的体温为何是37摄氏度? 27姥爷来了 292018年 31关于《经典咏流传》的主题阅读 31想到就做 33我的语文老师 352016年 38关于给老人让座的讨论 38关节炎是冻出来的吗? 39讨分数的人 402015年 42时间让你与众不同 42唱歌的人 442013年 46雷雨 46公德 472012年 48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劲 48教诲 492011年 51远离反式脂肪酸 51献你一束花 522010年 54虎——自然保护中的旗舰物种 54求和得和 552009年 57传统文化须敬畏 57最后一个鸡蛋 592008年 60暴雪冻雨――全球变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60清明 622007年 64风筝 64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 65许多事不必在乎 672006年 68风筝 68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 70许多事不必在乎 712005年 73哨子 73旅鼠的自杀之旅 74母亲的来信 752003年 77鲁迅自传 77阴影与阳光 78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79荣誉与考验 80
2023年青少年的抑郁【材料一】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快速发展、面临多个成长议题的重要阶段,在全球范围内,青少年都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多发人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导致个人痛苦、造成家庭负担,也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潜在的影响。其中,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以及言语动作减少为典型症状的抑郁症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最大。抑郁症可分为轻度抑郁症和重度抑郁症,一般认为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心理及社会因素是形成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我国政府历来重视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工作。2019年,国家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2021年9月,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22年3月至6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万多名10~16岁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并于2023年2月发布了《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材料二】年份等级2020年2022年重度抑郁风险5.3%4.0%轻度抑郁风险13.7%10.8%无抑郁风险81%85.2%表1:2020年和2022年青少年抑郁风险检出率
时间等级<5h5~6h6~7h7~8h8~9h9~10h10h重度抑郁风险45.6%21.6%10.6%5.4%2.8%1.6%2.4%轻度抑郁风险21.6%24.1%21.8%14.3%9.5%6.7%7.3%无抑郁风险32.8%54.2%67.6%80.3%87.8%91.7%90.3%表2:上学日睡眠时长与青少年的抑郁风险检出率【材料三】不同地区、不同户口所在地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从地区上看,西部地区青少年的抑郁、孤独、手机成瘾得分均略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青少年。户口所在地方面,农村户口的青少年的抑郁、孤独、手机成瘾得分均略高于城镇户口的青少年。孤独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是个体社会关系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负性情绪体验。总体上四成左右的青少年有时或经常感到缺少伙伴、被冷落或与别人是隔绝的。因住校、父母外出工作而缺少父母照顾与陪伴的青少年有更多抑郁、孤独、手机成瘾问题。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不和睦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风险更高。对此,有专家称,对待抑郁症患者,陪伴是最好的方式。当今社会,手机已成为必需品,互联网的普及也使手机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社交、学习、娱乐的重要工具,对手机过度依赖或手机成瘾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据调查,33.4%的青少年不同程度地对“我不能忍受没有手机”表示同意,这表明这部分青少年可能已对手机产生心理依赖。同时,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青少年可能因使用手机而影响了现实中的学习和任务。7.
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说说青少年应该如何避免患上抑郁症。8.
根据上面三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展迅速、极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阶段,不仅会带来个人痛苦、造成家庭负担,也会影响社会发展。B.
抑郁症势必会让青少年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弱,不论是轻度抑郁症还是重度抑郁症,都不利于他们的成长。C.
2020年至2022年,青少年抑郁风险有所降低,这是因为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通知》。D.
不同地区、不同户口所在地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东、中部地区略好于西部地区,城镇地区略好于农村地区。(2023年湖南常德)在庸常的社会里学会找自己陈方①在一个“焦虑”成为时代流行语的社会里,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也有可能被过度诠释,因为这个社会里的每个群体由于安全感的欠缺往往变得过分敏感。比如从“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的励志标语中读出“穷二代”和“富二代”的对立,显然是因为我们过度“敏感”。既然是“励志”,自然要找到励志的模本。这一标语中,“富二代”只是一个参照的对象,只不过在当下情绪复杂的社会里,“富二代”总是被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罢了。②不能否认,国人总有一种“必须向谁看齐”的心理习惯。这种习惯表现在:父母教育孩子时会批评孩子不如谁谁谁优秀;老婆数落老公时会唠叨,说他不如谁谁谁有钱;即便别人不要求你了,自己可能还会在心里嘀咕,谁谁谁本来和我一起参加工作的,职位怎么升得那么快?!③这是一个多少让人焦虑的社会,这话说得并不夸张。在社会公共生活里,众多因素令每个人不得不焦虑。如果说这些公共生活中的焦虑是无可避免的话,在我们的私生活里,“必须向谁看齐”的社会心理,是不是又促使自己主动投下焦虑的种子,自己给自己下了套?在“必须向谁看齐”的心理阴影下,孩子们焦虑,因为他知道自己成绩没有别人好,才艺没有别人强;成年人焦虑,因为自己房子没有别人多,权力没有别人大。总而言之,我们对所谓的成功学没有免疫力,别人的成功才是自己上进的动力。④在所谓励志方面,我们为什么不能强调一下“做最好的自己”,而总是习惯于去和其他群体拼呢?“贫二代”做不了“富二代”,完全可以做“拼二代”,这么说并不是要每个社会成员都安分守己、固步自封,而是每个群体都应该适当有一些“个人主义精神”。每个人都应该有诠释自己生活的角度和能力,有观察生活、认知真理的心灵。人在“必须向谁看齐”的心理作用下,独立的批判思考能力、独立的内在精神就会被所谓的成功蛊惑,只顾着一股脑地“看”别人去了,自己的生活反而彻底丢掉了。⑤我从不认为“私生活”里的这些社会心理纯属“私事”,成年人习惯了在这个心理怪圈里打转焦虑,然后,他们会把这种“比对”规则传导给下一代,代代焦虑并不利于社会发展。当公共生活中的焦虑还未缓解,私生活中自找麻烦式的焦虑,将进一步降低个人的幸福指数。做一个内心强大、独立的人,才能免受伤害。如果仅仅是因为达不到别人的高度而焦虑,那么,即便公共生活中的焦虑解除了,个体的生活也未必幸福。⑥从这个角度看,我更希望自己身处的社会,能为个体传达“做最好的自己”的励志习惯,而非“必须向谁看齐”。庸常的日子里,每个人必须学会找自己。(选自2012年3月2日《中国青年报》,有改动)9.
根据文章内容,谈谈国人变得焦虑原因。10.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1)既然是“励志”,自然要找到励志的模本。(2)只不过在当下情绪复杂的社会里,“富二代”总是被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罢了。11.
李青和赵丹是邻居,也是同班同学。赵丹获得绘画比赛特等奖之后,李青马上报了绘画班;最近赵丹报了数学补习班,李青又跟着报了数学补习班。请运用文中观点,对这一现象作简要分析。12.
对上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在焦虑时代里,社会中的每个群体会由于缺乏安全感而过度敏感,这直接导致了“穷二代”和“富二代”的对立。B.
现今盛行的励志教育总是让我们和其他群体去拼,“贫二代”在朝着“富二代”奋斗的过程中,不得不成为“拼二代”。C.
我们应保有“个人主义精神”,更多地站在自我的立场上观察生活,并根据个人需要做出诠释,不被所谓的成功蛊惑。D.
即使公共生活中的焦虑未缓解,也不在私生活中为难自己,不因达不到别人的高度而焦虑,才能成为独立而幸福的人。【答案】9.
①“必须向谁看齐”的社会心理使得国人总是追逐和迷恋成功,总是习惯与别人去拼。②国人缺乏适当的“个人主义精神”,忽略了“做最好的自己”。③向他人看齐的“比对”规则代代相传,焦虑也代代相传,从而形成了一个心理怪圈。
10.
(1)“模本”即“模板”(“模式”“模型”“参照的对象”),这里指“穷二代”通过奋斗逆袭成功的典型。(2)“有色眼镜”即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的成见(看待事物时先入为主的评判标准),这里指社会对“富二代”这一群体的偏见。11.
示例:这种现象是“必须向谁看齐”的社会心理习惯的反映,李青将赵丹当作了自己成功的模本和比照的对象,才会在赵丹绘画比赛得奖后一味效仿,在她报数学补习班后盲目跟风,李青在与赵丹攀比的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忽略了自己的爱好和长处,误解了学习的真正意义,迷失了自己的生活。
12.D(2023年湖南常德)窗台上的紫罗兰罗纳德·派恩①我在读11年级时的那年暑假,去了导盲犬训练中心做志愿者,我负责训练的那条狗叫艾妮。我认为它是世界上最棒的导盲犬,它不仅非常聪明,而且性格也非常温顺。②大概是在第二周,一位名叫约翰的盲人把艾妮领养走了。我们在约翰先生的家里只训练了两天,约翰先生和艾妮彼此就已经完全适应了。③当我最后一次从约翰先生家离开的时候,约翰送我一盆他养了多年的紫罗兰,他说,不管开得多美的花,他都无法欣赏到,他希望我能好好养着它,并且能好好欣赏它的美。④我非常高兴,我把它带回家放在了卧室窗台上。不过,似乎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它。第二天,住在我家屋后的菲莉帕太太突然来到我家,她说那盆花对她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因为她每天都会从我的窗下走过,她总是担忧这盆花会掉落下去,砸中她的脑袋。她希望我把那盆花搬进卧室里。⑤我告诉菲莉帕太太,我的窗台非常宽厚,而且那个花盆是瓷器的,非常沉,再大的风也不会把它吹下去……可是,菲莉帕太太并不接受我的解释,她只是一遍遍地对我重复说:“可是,万一不知道什么原因它掉落下来了呢?万一当时我正好从下面走过呢?”⑥“你根本不必为了一些不会发生的事情而担忧!”我说,“我是不会答应你这个无理的要求的!”⑦菲莉帕太太耸耸肩,一言不发地走了。从那以后,菲莉帕太太再也没有从我窗下的小路上走过。她宁可换一条更远的路去绕,也不愿意从我的窗下走过。⑧暑假结束后,我重新回到了学校。一个周末,当我去图书馆的时候,居然在地铁上遇见了约翰先生和艾妮。艾妮一个劲地冲我叫,我惊喜地冲过去一边向约翰先生问好,一边蹲下来抚摸它。不过我吃惊地发现,它正戴着一只塑料的网格口罩,那是一种犬类专用口罩,戴着它可以呼吸、可以吃东西,且无法伤害到人。⑨我哈哈地笑着说:“约翰先生,您是忘记了吗?我对您说过,艾妮是不会伤害任何人的,事实上不仅是艾妮,每一条导盲犬都经过特别的训练,它们是不会伤害人的,你完全不必给它们戴口罩。”⑨“你说得对,艾妮不会伤害人,但是别人并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当别人面对艾妮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害怕,我给艾妮戴上口罩并不是为了防止它去伤害别人,而是为了给别人更多的安全感。”约翰先生笑着说,“很多事情,不能只是考虑自己的感受,还要多想想别人的感受,不是吗?”⑩我突然说不出话来,因为我想到了菲莉帕太太。是的,我能确定那盆紫罗兰不会掉落下去,但是她会觉得害怕,我不应该只是考虑自己的感受,我也应该多想想菲莉帕太太的感受。⑪当天,我回家后就把那盆紫罗兰搬离了窗台,我把它放在了家门口的空地上。我跑到了菲莉帕太太家,对她说:“菲莉帕太太,我向您道歉,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没有考虑您的感受,我现在已经把那盆花搬下来了,您以后可以放心从我的窗下过路了!”⑫“孩子,其实我也应该向你道歉!我也是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还要多想想你的感受才行!”菲莉帕太太笑着说,“所以我不再要求你把那盆花搬走,但是我可以改变自己出行的路线。”⑬在那一刻,我和菲莉帕太太同时都笑了,是那种充满友好与理解的笑。(选自2021年第7期《演讲与口才》,有改动)13.
文章开头画波浪线的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14.“笑”字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五次,请结合语境,分析“我哈哈地笑着说”一句中“笑”的含义。15.
文章以“窗台上的紫罗兰”为题,有何作用?16.
文中的“我”和“菲利帕太太”,你更欣赏谁?说说你的理由。【答案】13.
不能删去。①这句话交代了艾妮的“聪明”与“温顺”,为下文继续写艾妮作铺垫,并增添了行文的波澜。②这句话中艾妮“是世界上最棒的导盲犬”,与后文它“戴着一只塑料的网格口罩”形成对比,有利于突出主题,使“我”由此产生的思考更具合理性与说服力。
14.
艾妮的新形象让“我”觉得很滑稽。“我”认为导盲犬不会伤害人,约翰先生给艾妮戴网格口罩的做法纯属多此一举,此处的“笑”也带有调侃的意味。15.
①“窗台上的紫罗兰”是文章的线索,“我”和菲莉帕太太的故事是围绕这盆花展开的。②“窗台上的紫罗兰”是矛盾的焦点,也是“我”与菲莉帕太太从矛盾产生到矛盾解除的见证,这一标题有利于揭示文章“相互理解和包容”的主题。③“窗台上的紫罗兰”还是人物美好心灵与高贵人格的象征。
16.
示例1:我更欣赏文中的“我”。①“我”热心公益。“我”在导盲犬训练中心做志愿者,为盲人提供服务。②“我”善于反思。从约翰先生和艾妮处受到启发后,“我”能立刻联想到“窗台上的紫罗兰”对菲莉帕太太的伤害。③“我”勇于改过。在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后,“我”能将紫罗兰搬离窗台并主动向菲莉帕太太道歉。示例2:我更欣赏菲莉帕太太。①她性格直率。在发现花盆的“威胁”后,她直接来到“我”家,希望把花盆撤下。②她处事理智(冷静、理性)。在自己的要求遭到拒绝后,选择了冷静离开,绕道而行。③她为人大度。在“我”登门道歉时,她接受了“我”的善意同时对“我”先前的行为也表示了理解。(2023年湖南常德)2022年“双减”政策【材料一】学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寄宿制学校要统筹安排好课余学习生活。(摘自《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材料二】武汉一些小学生的家长抱怨给孩子检查作业,听写签字、背诵签字、试卷签字……最多时一天要签8个名,为了完成大量重复、机械的作业,有时家长不得不陪写甚至代写,家长们质疑,检查作业是谁的责任?作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么下去。家庭作业岂不成了家长作业?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又怎么可能养成?对此,有老师表示,老师要求家长配合,这也是对孩子负责,是为了孩子好,并不是老师偷懒,如果家长把孩子交到学校不管不问的话,对孩子的发展是没有好处的。凡有家长督促的,孩子对待作业会更认真,也有老师表示,这实属无奈之举,还有班主任老师“晒”出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表:7点到校,中午几乎没有时间休息,晚上11点左右才能回家;周末不出门准备下周的课也成了家常便饭。有专家认为,造成学生家庭作业角色错位的原因无非来自教师和家长两个方面,时代在发展,家长不能一味用以前的眼光来要求现在的老师,这不符合教育的现状,教育是双向的,在谁批改作业的问题上,教师不能将责任推给家长,家长也要从抱怨中跳出来,积极主动与学校沟通,当然,家长参与不等于家长代劳,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对课后作业的取舍,必须成为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科学布置作业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但过多过难的家庭作业,有违教育教学规律,只会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造成学生的身心疲惫,最终造成家校的矛盾与冲突。(摘编自宋运来、徐友风主编的《中国作业的革命》,有改动)7.结合上述材料,说说过重的作业负担有什么危害。8.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学生校内要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剩余作业的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B.学生在必要的课业学习之外,应积极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即使不能完成书面作业,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C.老师的工作负担过重是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老师工作强度大,甚至周末都没有休息时间,不得不把作业督促的任务推给家长。D.教育是双向的,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当顺应教育发展现状,家长的责任,则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答案】7.一、过重的学业负担会导致孩子很少或不能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适宜的体育锻炼,阅读和文艺活动,影响孩子的劳动教育、艺术教育等方面发展。二、过重的作业负担会违背教育教学规律;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造成学生的身心疲惫;造成家校的矛盾与冲突。8.B【解析】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与概括。根据材料一“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可知过重的学业负担会导致孩子很少或不能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适宜的体育锻炼,阅读和文艺活动,影响孩子的劳动教育、艺术教育等方面发展。根据材料二“过多过难的家庭作业,有违教育教学规律,只会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造成学生的身心疲惫,最终造成家校的矛盾与冲突。”可知过重的作业负担会违背教育教学规律;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造成学生的身心疲惫;造成家校的矛盾与冲突。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A.根据材料一“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可知是“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C.根据材料二“为了完成大量重复、机械的作业”“凡有家长督促的,孩子对待作业会更认真,也有老师表示,这实属无奈之举,还有班主任老师‘晒’出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表:7点到校,中午几乎没有时间休息,晚上11点左右才能回家;周末不出门准备下周的课也成了家常便饭。”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不是老师的工作负担过重,而是重复、机械的不科学的作业布置;D.根据材料二“家长不能一味用以前的眼光来要求现在的老师”“家长也要从抱怨中跳出来,积极主动与学校沟通”家长的责任还包括改变思想,顺应教育发展现状,多与学校沟通;故选B。(2022年湖南常德)人的体味是怎么来的赵天①家在农村的朋友一定不会对小鸡小鸭破壳而出的场景陌生,它们在叽叽喳喳坠地时,往往会追随在世间第一个看到的物体,无论这个物体是不是它们亲妈,甚至不管是否跟它们一个物种,它们都会将其当成自己的妈妈去依恋,这在生物学上被称为“烙印现象”。②人类也有烙印现象,只不过小朋友呱呱坠地时认妈妈靠的不是看,而是闻。原来,人类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时,虽然视力和听力还未发育,却能闻到妈妈的气味。怀胎十月后,胎儿闻到的食物气味和母亲身上的气味会构成母亲在胎儿头脑中的整体印象,所以当宝宝们降临人间时,带着早已印刻在记忆中的气味印记,能够准确将自己妈妈和其他人区分开来,绝对不可能像小鸡、小鸭那样第一眼看到谁谁就是妈……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小孩只让自己妈妈抱,别人一抱他们就哇哇大哭的原因。③母亲的气味让婴儿觉得熟悉亲近,同样,新生儿身上浓浓的“奶香”也常常吸引人们去亲近他们。研究表明,新生儿的气味能激活人们大脑中的奖赏回路,靠近新生儿,大脑就会产生更多的多巴胺,让人们感到愉悦。这种气味也吸引着大人心甘情愿地照顾他们。但新生儿发出的让人愉悦的气味在他们大约6周大的时候就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独特的个人体味慢慢形成。④科学家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味道,并且是独一无二的,甚至连长得非常相似的双胞胎也拥有独特的气味。⑤那么,人的体味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⑥研究表明,每个人的体味主要来自汗液,而汗液之所以能形成独特的体味,与基因有关,更与生活在人们身上的微生物有关。⑦首先每个人的汗液多寡,主要由基因决定。⑧在我们的印象中,与亚洲人相比,欧洲人和非洲人通常长得更高大粗犷,身上体味也更浓。为什么亚洲人的体味不那么重呢?原来,大约70%亚洲人的16号染色体上的ABCC11基因发生了突变,使得汗腺的分泌减少。⑨难道有汗液就有汗味吗?不是的。我们身上刚刚分泌出的汗液,是没有气味的。汗水中含量最多的三种成分是硫醇、类固醇和酸性物质,这三种物质本身是无色无味的,人之所以有体味,主要是汗水分泌出来后,被皮肤表面寄生的微生物转化,才生成有气味的化合物。非洲人和欧洲人汗水分泌多,所以微生物“发酵”的原料就多,体味就会更大。⑩目前科学家已经知道了一些规律,比如身上带有较多棒状杆菌的人,往往有刺鼻的气味,而男人通常比女人带有更多棒状杆菌,因此他们的体味也较浓;相反,女人通常比男人身上带有更多葡萄球菌,因此体味比较清淡。⑪这样,现在我们知道了,在遗传基因和微生物的双重作用下,我们获得了自己独特的、辨识度堪比指纹的气味。(选自2021年第12期《奥秘》,有改动)9.试用自己的话给第1段中的“烙印现象”下一个定义。10.作者的说明对象是“人的体味”,为什么要从生物学上的“烙印现象”谈起?11.根据上文,说说“人的体味”的形成过程。12.对上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人的味道都是独一无二的,人们愿意靠近新生儿,是因为新生儿的独特体味能刺激多巴胺的产生,从而让人感到愉悦。B.大约70%亚洲人因基因突变,汗腺分泌减少,体味较轻,另30%的亚洲人的体味则与高大粗犷的欧洲人和非洲人差不多。C.运动之后,人们的体味往往会加重,其根本原因是运动使得汗液分泌增多,从而为微生物的“发酵”提供了更多的原料。D.身上带有较多棒状杆菌的人,往往会发出刺鼻的气味,女人身上没有男人身上的棒状杆菌多,因此她们的体味比较清淡。【答案】9.“烙印现象”指刚获得生命不久的小动物追逐它们最初看到的能活动的生物,并对其产生依恋之情的生物学现象。10.用“烙印现象”来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并由此引出人类的烙印现象靠的是“闻”,进而亮明本文说明的对象“人的体味”。11.汗水分泌出来后,被皮肤表面寄生的微生物转化,生成有气味的化合物。12.C【解析】9.本题考查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下定义是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下定义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是×××的×××”。从首段“小鸡小鸭破壳而出的场景陌生,它们在叽叽喳喳坠地时,往往会追随在世间第一个看到的物体,无论这个物体是不是它们亲妈,甚至不管是否跟它们一个物种,它们都会将其当成自己的妈妈去依恋,这在生物学上被称为‘烙印现象’”可知,“烙印现象”是一种生物学现象,其特点是小鸡小鸭等动物追随它在世间第一个看到的物体,并产生依恋。故而可得:“烙印现象”指刚获得生命不久的小动物追逐它们最初看到的能活动的生物,并对其产生依恋之情的生物学现象。10.本题考查段首的作用。说明文的段首往往能引出说明对象,或明确说明对象的特点,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等作用。本文说明对象是“人的体味”,从“烙印现象”说起,一是因为烙印现象是日常的常见的现象,充满生活的趣味,故而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再由第②段“人类也有烙印现象,只不过小朋友呱呱坠地时认妈妈靠的不是看,而是闻”可知,从动物的烙印现象进而引出人类的烙印现象,再进一步人类的烙印现象靠的是“闻”体味,从而得出说明的对象——人的体味。11.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能力。从第⑨段“道有汗液就有汗味吗?不是的。我们身上刚刚分泌出的汗液,是没有气味的。汗水中含量最多的三种成分是硫醇、类固醇和酸性物质,这三种物质本身是无色无味的,人之所以有体味,主要是汗水分泌出来后,被皮肤表面寄生的微生物转化,才生成有气味的化合物”可知,人产生体味的第一步是“分泌汗液”;汗水分泌出来后,被皮肤表面寄生的微生物转化,这一发酵转化的过程是第二步;最后生成有气味的化合物,进而形成了体味。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12.A.“是因为新生儿的独特体味能刺激多巴胺的产生”表述错误。从第③段“……但新生儿发出的让人愉悦的气味在他们大约6周大的时候就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独特的个人体味慢慢形成”可知,新生儿的此时还没有形成独特的体味。能刺激多巴胺的产生是新生儿身上浓浓的“奶香”。B.“另30%的亚洲人的体味则与高大粗犷的欧洲人和非洲人差不多”表述错误。从第⑥段“研究表明,每个人的体味主要来自汗液,而汗液之所以能形成独特的体味,与基因有关,更与生活在人们身上的微生物有关”可知,人的体味的浓淡与汗液的多少和生活在人们身上的微生物有关。虽然另30%的亚洲人没有基因突变,汗液分泌和欧洲人非洲人差不多,但可能因为生活在人们身上的微生物较少而体味较轻。故不能得出“另30%的亚洲人的体味则与高大粗犷的欧洲人和非洲人差不多”的结论。D.“女人身上没有男人身上的棒状杆菌多,因此她们的体味比较清淡”表述错误。从第⑩段“目前科学家已经知道了一些规律,比如身上带有较多棒状杆菌的人,往往有刺鼻的气味,而男人通常比女人带有更多棒状杆菌,因此他们的体味也较浓;相反,女人通常比男人身上带有更多葡萄球菌,因此体味比较清淡”可知,女人体味较清淡,不仅因为其身上带有的棒状杆菌少,最主要原因是她们比男人身上带有更多葡萄球菌。故选C。(2022年湖南常德)好孩子莫小米①这孩子,先天听力障碍,导致语言与智力发育滞后。父母曾带他到处求医,做手术,装助听器,康复训练,效果不明显。②他三岁时,父母离异,爷爷郁郁去世。爸爸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了他和奶奶。③后来,爸爸又成了家,为了多挣钱养好两个家,按揭买了一辆高顶双卧货车,改行跑运输,南北东西到处跑。④他十三岁时,个头长到一百六十公分左右,奶奶希望爸爸出门跑车能带上他:“他不小了,我管不牢,你带身边我也放心。”⑤于是爸爸带着他出门了。出发前,爸爸特别交代,开车过程中,不能动方向盘、钥匙、挡位、手刹,其他东西随便玩。他使劲点头,一路兴奋。⑥这天到达目的地已是深夜,爸爸卸完货,随便弄了些吃的就带着儿子在车上睡了,爸爸睡上铺,儿子睡下铺。爸爸不敢深睡,突然发现老半天没动静,往下铺看,没人!⑦当我们知道这件事的时候,爸爸已经找到了孩子,或者说,是警察凭着孩子提供的线索找到了爸爸。⑧原来那天走失后,他不知不觉走了很多路,在一个地铁站出入口哭泣,被人发现交给警察。警察一时找不到孩子的亲人,只好暂时将他寄养到儿童福利院。⑨他在福利院画了一幅画:一个男人,方方的肩,浓眉大眼。一辆大货车驾驶舱上有一条连线,标注:文金川。一栋带窗带烟囱的房子,两边两个名字:文金川、刘东。这幅画画出了最重要的信息,他没上过一天学,可从这幅画来看,他的智力其实不算差。⑩警察猜想文金川应该是刘金川,然后凭着这幅图,找到了他的父亲。⑪从父亲口中我们得知了孩子的一些状况。⑫他懂得关心人。跑车的过程中,爸爸稍稍抬抬肩,他就绕到身后,又捏又捶;爸爸渴了,他把保温杯抢过去,把水倒到保温盖,一次倒三分之一,怕洒了烫着,喝了一次又倒一次;开车时间长了,爸爸打个哈欠,他双手合起来放脸下,示意休息。⑬他懂得感情,悄悄藏着妈妈的照片,不时拿出来看看。⑭他也会筹谋未来,与爸爸聊天,用手比划,让爸爸赚钱给他买挖掘机,长大了他要开挖掘机赚更多的钱,他用大拇指搓着食指示意赚钱给爸爸。一点儿不糊涂……⑮要说命,他的命不算好,但他是个好孩子。⑯要说爱,他得到的爱不算多,但那爱有效。(选自2020年11月2日《今晚报》)1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后半夜,爸爸突然惊醒,往下铺一看,没人!(2)跑车的过程中,爸爸稍稍抬抬肩,他就绕到身后,又捏又捶。14.作者为何要详细交代警察凭孩子提供的线索找到爸爸的过程?15.从“父亲”的角度,谈谈你对“要说爱,他得到的爱不算多,但那爱有效”这句话的理解。16.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文中加点的“好孩子”的含义。【答案】13.(1)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看到儿子不在下铺后的惊慌着急。(2)“稍稍”是稍微的意思,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体贴照顾,懂得关心人。14.运用插叙,解释了爸爸找到孩子的原因,表现了孩子的智力其实不算差。引出后文我们从父亲的口中得知孩子的一些状况的情节。15.他三岁时,父母离异,爷爷去世,爸爸外出打工,跟着爸爸一起跑车,他得到的爱实在不算多。但他拥有奶奶和爸爸的关爱。警察帮助他找到父亲,这是社会的关爱。这些爱让他能像健全的孩子一样成长,是“有效的爱”。16.他的智力不算差,懂得关心人,懂得感情,会筹划未来,所以说他是一个好孩子。生活中常有一些身体残疾的孩子,虽然他们的身体有残疾,却有着不凡的智力、发达的情商,他们和那些身体健全的孩子一样,都是“好孩子”。【解析】13.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1)爸爸惊醒以后,第一反应就是看看下铺儿子还在不在,体现了爸爸对儿子的关爱。往下铺一看,却没有看到儿子,“没”人,表现了父亲没有看到儿子后的惊慌与着急。(2)“稍稍”是稍微的意思。在句中表示的意思是在跑车的过程中,爸爸稍微抬一下肩,他就会“绕到身后,又捏又捶”,表现了儿子的机灵和对父亲的体贴照顾,知道关心人。14.考查赏析语段作用。第⑧⑨⑩段记叙是儿子走失后到找到父亲的经过,属于插叙。交代了爸爸找到孩子的原因,是警察把他送到了儿童福利院,凭着他画的画找到孩子的父亲。联系第⑨段中的“可从这幅画来看,他的智力其实不算差”可知,此处情节突出了孩子的智力不算差的特点。联系第⑪段中的“从父亲口中我们得知了孩子的一些状况”可知,此处插叙还引出了下文父亲介绍孩子的一些状况的情节。15.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根据第②段中的“他三岁时,父母离异,爷爷郁郁去世。爸爸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了他和奶奶”可知,他童年生活不幸,没有得到太多的亲情之爱。根据第④段中的“他十三岁时”和第⑤段中的“于是爸爸带着他出门了”可知,他十三岁就随父亲一起去跑车。可知,他得到的爱实在不算多。根据第②段中的“家里只剩了他和奶奶”第⑥段中的“爸爸睡上铺,儿子睡下铺。爸爸不敢深睡,突然发现老半天没动静,往下铺看,没人”可知,他拥有奶奶和爸爸的关爱。根据第⑧⑨⑩段记叙的警察把他送到福利院,又凭借着他画的画帮他找到爸爸可知,他拥有社会的关爱。这些“爱”让他和健全的孩子一样成长,是“有效的爱”。16.考查分析理解词意。根据第⑨段中的“可从这幅画来看,他的智力其实不算差”,第⑫段中的“他懂得关心人”,第⑬段中的“他懂得感情”,第⑭段中的“他也会筹谋未来”可知,他的智力不算差,懂得关心人,懂得感情,会筹划未来,所以说他是一个好孩子。可联系生活中那些身体有残疾,但智力超常或情商出众的孩子事例来解释“好孩子”的含义。(2022年湖南常德)2021年关于“食物浪费”为主题的阅读材料一:2021年4月29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正式通过并开始实施。该法明确规定:防止食品浪费,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个人应当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外出就餐时根据个人健康状况、饮食习惯和用餐需求合理点餐、取餐;家庭及成员在家庭生活中,应当培养形成科学健康、物尽其用、防止浪费的良好习惯,按照日常生活实际需要采购、储存和制作食品。材料二:粮食浪费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每年约13亿吨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有数据测算,在我国,每年仅在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环节造成的损失浪费就高达700亿斤而餐桌的浪费更加严重,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供养约3.5亿人一年的需要。商务宴请、公款消费、学校食堂用餐、亲朋聚餐是餐饮浪费的重点。过年过节时,浪费现象尤为突出。食物浪费带来大量餐厨垃圾,这些垃圾极易发酸发臭,滋生有害生物,其中有些被不法商贩制作成“地沟油”重返餐桌,危害消费者健康。垃圾运转造成泄漏还会污染空气、土壤及水源。同时,过量饮食还会引发人们一系列健康问题。《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超过50%,6岁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材料三:2020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报告称,到“十四五”末期,中国有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这说明,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粮食问题一刻也不能放松。“丰收不是浪费的理由,我们必须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目前,全世界76.33亿人口中,至少还有8.3亿人面临饥饿,相当于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饿。全球所有粮食出口国的年出口总量约为3亿吨,我国的粮食年消耗量约为6.5亿吨,是全球出口总量的2倍多。我们的粮食实现自给自足了,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材料四:《反食品浪费法》实施以来,北京、上海等地引导理性消费,倡导“光盘行动”,餐饮企业纷纷提供“半份、半价”“小份、适价”服务方式和环保打包服务。武汉餐饮业协会倡议“N-1点餐模式”(即10人只点9个人的莱)共青团中央联合中华环保基金会和“光盘打卡”,推出“202重启从光盘做起”光盘接力挑战赛。据统计,活动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1.1亿,覆盖上千所高校活动期间累计光盘打卡次数超过100万,据估算,相当于减少食物浪费55吨、减少碳排放196吨。而对网络上颇为流行的“大胃王吃播秀”等铺张浪费行为,央视毫不留情地点名进行了批评。(1)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反食品浪费的意义。(2)下列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颁布,将有效制止食品浪费行为,在全社会树立起文明、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B.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中国居民的超重肥胖率已经超过50%。C.全世界目前尚有约九分之一的人口处于饥饿状态,另据相关报告,到“十四五”末期,我国粮食缺口或许会达到1.3亿吨左右。D.《反食品浪费法》实施以来,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倡导“光盘行动”,举办光盘接力挑战赛,活动现已覆盖了上千所高校。【参考答案】【分析】这是一组关于反食品浪费的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材料内容的分析。第二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1)根据材料二中“食物浪费带来大量餐厨垃圾,这些垃圾极易发酸发臭,滋生有害生物,其中有些被不法商贩制作成‘地沟油’重返餐桌,危害消费者健康”可知,反食品浪费可以防止地沟油危害消费者健康;根据“垃圾运转造成泄漏还会污染空气、土壤及水源”可知,反食品浪费有利于保护环境;根据“过量饮食还会引发人们一系列健康问题。《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成年居民起重肥胖率超过50%,6岁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可知,反食品浪费有利于防止因过度饮食造成超重肥胖的问题。(2)A.有误,根据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正式通过并开始实施,该法明确规定:防止食品浪费……个人应当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可知,个人应当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B.有误,根据材料二“《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成年居民起重肥胖率超过50%,6岁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可知,中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超过50%,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超重率达到10%;C.正确。D.有误,根据材料四“共青团中央联合中华环保基金会和‘光盘打卡’,推出‘2020重启从光盘做起’光盘接力挑战赛。据统计,活动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1.1亿,覆盖上千所高校”可知,是活动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1.1亿,覆盖上千所高校;故选:C。答案:(1)有利于防止地沟油危害消费者健康;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防止因过量饮食造成超重肥胖的问题;有利于世界粮食安全等。(2)C【点评】信息的提取和整合属于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考点,其核心是通过提炼、概括、压缩、推理、分类等方法获取语段或材料的准确信息。本考点的答题思路是:(1)明确筛选整合的目的,确定展开筛选整合的范围。也就是审题,应以阅读试题为依据,从整体着眼,明确目的,确定范围。要求筛选的信息有的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2)归纳、整合筛选范围的内容,发掘其隐含信息。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方能获得。(2021湖南常德)真牛徐慧芳爷爷对小学一年级的孙子说,牛年了,今天爷爷带你到一个地方去,让你见识一下各种各样的牛。孙子以为爷爷要带他参观动物园,开心得跳了起来。爷孙俩乘了一辆车子到了一家单位门口,爷爷指着外墙上整齐划一的满墙铜皮牌子对孙子说,这就是我让你看的牛!牛在哪里呀?孙子有点莫名其妙。爷爷说,这上面的每一块牌子都代表着一种荣誉,我退休前就在这家单位工作,你数一下多少牌子就知道爷爷的单位多么牛!孙子开始数起来,数到一半说数不过来了。爷爷有些生气地说,你个小鬼,已经读书了,数个数都不会啊?嫌烦不想数算了,那么你看看每一块牌子上写着什么。小学生就仰头盯着一块块牌子,结结巴巴念起来:什么什么先进单位、什么什么模范基地、什么什么示范点、什么什么中心……有些字小学生不认识,爷爷就在旁边帮他读。念了没几块牌子,小学生对爷爷说,这个奖牌贴得那么高,我看得脖子也累了。爷爷又说,那你就从最下面的那块念起。孙子说,往下面看,我蹲下来也要累的。唉!爷爷叹了口气说,知道你识字不多,但是你要明白爷爷带你到这儿来看的目的,爷爷是希望你在学习上也能获很多很多的奖状,将来也当一个牛人。孙子说,这个我懂,但是你们单位也有点笨耶!哪里笨呀?爷爷诧异。你们单位在外面墙上挂那么多牌子,就是想让别人知道你们单位牛,但是那么多牌子,走过路过的人谁会有耐心一块一块看呀,再说这么多牌子贴在墙上,也不好看,还不如在大门口放一头牛呢,牛在那儿一站,大家就知道你们单位牛了!瞎三话四!你看看周围哪里有活牛站在大门口的?不是的,我是说做一个假的牛,就是那种石头狮子一样的,放在门口,这样不是挺有意思吗?假牛有啥意思?我们单位这些牌子,都是真货,不是随便想有就有的,那是全单位人上下一致的努力,经过上级部门的批准才能获得的。反正我跟你说,你要获得荣誉就要努力,以后你也要从学校里多拿些奖牌奖状回来让爷爷高兴高兴。那么我有了奖状以后,是不是也可以贴在家门外面呀?你又瞎三话四了!你看看谁家孩子拿了奖状贴在大门口啊,做人要谦虚,要低调,才会不断取得进步。那么你们单位为啥要把这些牌子都挂在外面墙上啊?那是集体的荣誉!好了,我不跟你说了,你个小鬼真烦!快到吃午饭时间了,爷爷说,现在我带你去尝尝真正的牛肉生煎,那家店可真是牛啊,门口天天有人排队,去晚了就吃不到了。到了那家店门口,真的有很多人在排队。孙子看了看门口对爷爷说,这么牛的单位,他们为啥墙上没有一块奖牌呀?这么小的店要奖牌干什么?大家都说好才是真好,口碑才是最好的奖牌,你懂吗?爷爷很严肃地说。小学生歪着头吐了吐舌头转动着眼球,又不知道要讲出哪些话来让爷爷对付他了。(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1年第8期)(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烦”字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①嫌烦不想数算了,那么你看看每一块牌子上写着什么。②好了,我不跟你说了,你个小鬼真烦!(2)这篇小说基本上由对话构成。小学生的话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读小说中画横线的句子,根据语境,发挥想象,写出小学生有可能说出的话。(不超过35字)(4)说一说题目“真牛”的含义。【参考答案】【分析】文章写了爷爷领着小学生去看单位门口看“牛”,以及领着孩子去饭店吃饭,让孩子见识了什么是“真牛”,也让我们明白了:“真牛”指真正的厉害,不是表面上的荣誉,而是大家的有口皆碑,普遍认同。【解答】(1)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理解。①从“嫌烦不想数算了”,可知,爷爷对孙子很了解,知道孙子说数不过来,不是真的数不过来,而是嫌枯燥无味不想数。明知如此,爷爷也并没有责备孙子,只是说“算了”,可见爷爷对孙子的爱和包容。②从“你个小鬼真烦”可知,爷爷由于自己对孙子的教育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反而差点被问倒,感到无奈,但因为孙子聪明伶俐,对孙子又是责备又是疼爱。同时,孙子若是再追问,怕自己就真的被问得答不上来了,有对自己的自嘲。(2)本题考查对话的作用。小说中对话的作用,通常有推进情节发展,造成故事波折,同时,对话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丰满人物的形象,引起读者共情。从本文看,小学生的话,找出了爷爷话里的破绽,促使着爷爷进行下一步回答,因此起到了推进情节发展的作用。此外,小学生的话并非胡搅蛮缠,而是很有道理,让爷爷也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体现出小学生聪明伶俐、善于思考。(3)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本题是开放性问题。根据前文小学生的对话,可知小学生说话能挑出爷爷话的漏洞,并且能将爷爷不同时候说的话拿来对比,不顺着爷爷的话表示赞同,因此在回答时,也要体现出小学生不顺从、引用爷爷之前的话来证明自己见解的特点。注意,小学生说话虽然内容犀利,但语气礼貌,故要注意语言文明礼貌得体。示例:“这么说,有奖状和奖牌不代表真的好,大家都说好,口碑好才是真的好,是吗?”(4)本题考查标题含义。首先,我们要理解标题的表层含义,也就是说标题的字面含义和在文中的含义,第二是深层的含义,可以有引申义和比喻义,还有象征义。从“不是的,我是说做一个假的牛,就是那种石头狮子一样的”可知,标题“真牛”涉及到对牛这种动物的讨论,从“指着外墙上整齐划一的满墙铜皮牌子对孙子说,这就是我让你看的牛”可知,“真牛”还包含了厉害、成功的含义。从“大家都说好才是真好,口碑才是最好的奖牌”可知,“真牛”不是只靠奖杯奖牌才能证明,大家都认同的厉害才是真的牛。答案:(1)①“烦”字体现出孙子觉得数牌子枯燥无味的心理,和爷爷对孙子的包容和疼爱。②“烦”字体现出谷爷差点被孙子问倒后的责备和无奈,也体现出对孙子不忍苛责的爱和对自己的自嘲。(2)推进情节发展。小学生的话,都是对爷爷说的话的应答,并指出了爷爷话中的漏洞,使故事发生波折,幽默中发人深省,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塑造人物性格。小学生的话符合其年纪特点,将小学生天真可爱、聪明伶俐、善于思考的特征表现了出来。(3)示例:爷爷,虽然我没有得很多奖牌和奖状,但我们班的同学都说我好,您刚才说了,大家都说好才是真好,所以其实我也是真的牛,对不对?(4)示例:标题“真牛”一语双关,既指牛这种动物,也指在某方面很厉害。“真牛”一方面是相对于假牛来说,是真正的厉害;另一方面也是指真正的厉害,不是表面上的荣誉,而是大家的有口皆碑,普遍认同。【点评】记叙文怎么揣摩人物心理:揣摩记叙文人物的心理可以从文章的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神态等方面入手,要将人物的心理整合到文章中去,再联系文章的主旨大意进行,也就是有分到总的思维过程。其实阅读理解题的答案大部分都能在文章中找到,但是要注意分点回答,答题全面并紧扣主题。(2021湖南常德)我们需要正确的“失败学”刘瑜不确定性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也是社会进步的代价。人类社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带来更多机会和可能,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焦虑和无处不在的竞争。为了应对这种风险和竞争,我们需要通过教育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但在知识储备的过程中,会形成“军备竞赛”模式,它包含两个策略--学历越高越好,技能越多越好。具体体现在,中国的年轻人上大学、读研、读博,国内读完国外读,拿了第一学位拿第二学位,拿了学位,还想拿各种各样的证书。人生是否真的是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得到的越多越好?我觉得人生的目的并不是越高、越快、越多,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当每个人都被鼓励去寻找自己最大的亮点,施展自己最大的优势,一个社会的创造力就会被发挥到极致。现在,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成功学,但是却没有“失败学”。社会、老师、家长不停地引导孩子“有志者事竟成”,实际上成功有实力、运气、情商等多重因素,不是空有一腔热血,就能成功。失败其实是认识自我的一条必经之路,因为失败,让我们知道自己能力的限度,兴趣的限度。失败是一个信号机制,提醒我们该拐弯的时候拐弯,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我们的教育不应该鄙视放弃、鄙视失败,也不必过分强调坚韧不拔、坚定不移、决不放弃、战胜自我,如果一个人的方向都错了为什么还要决不放弃?很多时候,放弃是一种止损机制。李雪琴是目前中国最好的脱口秀演员之一。她去纽约留学之前是一个标准的北大人,但是因为个人原因,没拿到学位就回老家了开始网络卖货。用世俗的标准来看,她失败了。但是,这种失败对她来说,恰恰是一个转机,她转型为网红、成为脱口秀演员所以,认识自我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没有失败的勇气,就没有发现的惊喜。另一个可怕的“失败观”就是成功标准的单一化。一个社会哪有那么多成功人士?那么多马云、那么多郎朗,那么多姚明?大部分人就是普通人。一个朋友对我说:要坚信自己的孩子会长成一个普通人接受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这一点之后,正确的教育观是什么?不是非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苍天大树,而是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一棵美好的小草,一棵健康的小草大部分人可能天赋都很普通,但是他的兴趣爱好个性,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我们家孩子没有任何比较优势,怎么办?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所谓的比较优势,不是说你一件事情干得比所有人都好,而是在你自己能干的所有事情中,哪件事情能够干得最好。哪怕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比如做饭、化妆,你把它做到极致,也可以成为你的亮点。日本有个工作叫做“收纳咨询师”,你看,收纳都可以成为一个工作,甚至事业你家孩子可能不是天才,但在一个小小的天地里过上怡然自得的生活,这就够了,这就是成功。(选自2020年11月20日《新华日报》)(1)联系全文,说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失败”。(2)有人说,“在一个小小的天地里过上怡然自得的生活”是一种消极无为的态度,你怎么看?(3)有一些“虎妈”“狼爸”不断地给孩子打鸡血,不停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由此培养的孩子被称为“鸡娃”。请运用上文观点,谈谈你对“鸡娃”现象的理解。(4)根据上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作者对社会、老师、家长引导孩子“有志者事竟成”,鄙视放弃、追求成功、无视孩子的比较优势等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批判。B.一个社会的创造力要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就应该激励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寻找到自己最大的亮点,施展自己最大的优势。C.从网络卖货到做脱口秀演员,李雪琴的成功经历了一个试错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自我认识的过程,也是不断发现自己独特性的过程。D.如果我们成功的标准太过单一,如果我们忽略了孩子的个性特点,凡事都希望他干得比所有人都好,就看不到孩子身上的比较优势。【参考答案】【分析】本文作者对社会、老师、家长引导孩子“有志者事竟成”,鄙视放弃、追求成功、无视孩子的比较优势等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引导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失败”。【解答】(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从第四段“失败其实是认识自我的一条必经之路,因为失败,让我们知道自己能力的限度,兴趣的限度。失败是一个信号机制,提醒我们该拐弯的时候拐弯,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可知失败是认识自我的一条必经之路,失败是一个信号机制。从第五段“如果一个人的方向都错了,为什么还要决不放弃”和第七段“认识自我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没有失败的勇气,就没有发现的惊喜”可知,承认失败,就会有转机,有一个新的天地。从第八段“另一个可怕的‘失败观’就是成功标准的单一化”,可知,应树立正确的失败观。(2)本题考查语句的理解。从第九段“所谓的比较优势,不是说你一件事情干得比所有人都好,而是在你自己能干的所有事情中,哪件事情能够干得最好。哪怕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比如做饭、化妆,你把它做到极致也可以成为你的亮点”和第八段“要坚信自己的孩子会长成一个普通人。接受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这一点之后,正确的教育观是什么”,可以理解本句话,正是正确教育观的具体体现。(3)本题考查理解运用。“鸡娃”现象,正是教育成功标准单一化的具体体现,与正确的教育观是背道而驰的。我们需要建立正确的教育观,让孩子能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活出自我活,出风采,而不是拼输赢,否则,只能给孩子增加负担,影响孩子健康成长。(4)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解本题,需要看清选项,对照原文的相关表述,仔细比较辨析。ABD.正确。C.有误,文中第八段,对李雪琴的分析总结是“认识自我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没有失败的勇气,就没有发现的惊喜”,而选项的表述是“自我认识”。“认识自我”和“自我认识”是两个概念。故选:C。答案:(1)失败是认识自我的一条必经之路,失败是一个信号机制。承认失败,就可能带来转机,有一个新的天地。树立正确的失败观。(2)示例: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我们的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天赋都很普通,很难成为像马云那样的成功人士,但是我们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在自己感兴趣、能发挥自己特长、展示自己个性的小天地里有一番作为,也是成功,也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因而,也应该感到快乐,何来消极。(3)示例:鸡娃教育,本质上是成功教育单一化的社会焦虑,我认为大可不必。我们理解部分家长的选择,更应透过鸡娃现象思考什么才是更好的教育,如何才能改善我们的教育。教育有竞争的成分,但绝不是只有输赢的比赛,不是花了多少钱、上了多少辅导班的比拼。唯有尊重教育的规律、回归教育的本真,才能让孩子少一点负重前行,多一些健康成长。(4)C【点评】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解答这种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2)合理地概括信息;(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在提取信息过程中要注意,有时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需要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其次还可以抓住关键的标志词寻找要点,如“除了”“还有”“另外”等。(2021湖南常德)2020年真实的声音①你了解自己的声音吗?②相信不少读者在用社交软件和别人进行语音聊天时,都会有意无意地按到自己发送出去的语言信息,听到被录下的声音,却发现自己的声音是如此陌生,和原先认为的大相径庭;也有些喜欢唱歌的朋友,在用唱歌软件录制自己歌声并上传后,却听到自己的音色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连忙尴尬地删除。③这一系列现象的发生,不免让我们疑惑,我们自己的声音究竟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自己说话时觉得声音还不错,但传到别人耳朵里后,却变得“傻乎乎”的?或许很多朋友会认为,其实别人听到的才是自己真实的声音,而自已说话时听到的,是经过“自行脑补”后美化了的,并不真实。④这样认为的朋友,其实你们只猜对了一半,自己说话时听到的声音和別人同时听到的确实不一样,但自已听到的也并非“脑补”,它也是真实的。⑤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声音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⑥第一个渠道是空气传导。当外界出现嘈杂的声音时,这些声音会首先通过你耳朵的外耳道报动鼓膜,再通过鼓膜传导到听觉感受器中,最后通过感受器中的听觉神经将声波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导到大脑皮层,声音就这样被听到了。我们听自己的录音,或者别人听我们自己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导。⑦第二个渠道是骨传导。当我们自己发出声音时,声音会通过中耳的听小骨传递到颅骨,再由颅骨传递到听觉感受器,经听觉神经在大脑皮层感知声音。我们自己说话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就是通过骨传导被大脑接收。这就是为什么就算你用双手将自己的耳朵严实地堵住,然后轻轻地说话,无论再小声都能感觉得到的原因——我们听自己的声音,不用通过空气。⑧那么问题来了,空气传导也好,骨传导也罢,究竟哪个声音,才是自已最真实的声音呢?⑨其实。你自己说话时通过骨传导被大脑接收的声音,才是你最本真的声音。声波在固态物质中传递的速度最快,因为固态物质微粒之间的间距比气态和液态物质更小,微粒振动时的能量能够紧密传递下去,所以声波在颅骨中传播的能量不会有太多损失。音调、响度、音色都最接近真实。⑩而声音在空气中传导时,能量损失较大,因为声波在空气中传递最慢,振动的能量有很大部分会被空气中的分子吸收。音调.响度、音色都会发生改变。⑪简而言之,其实当你说话时自已听到的声音,才是失真最小,最真实的,但可惜的是全世界只有您自己才能听到这真正的声音:而他人听到的你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导都失真了。⑫习惯了自己真实的声音。听到失真的当然会感到厌恶了。
(选自《奥秘),2019年第4期。有改动〉
8.第④段中说,“其实你们只猜对了一半”,那么,“另一半”指什么?<2分)
9.“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异呢?”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它最恰当的位置应该是(3分)(
C
)A.第②段后
B.第③段后
C.第④段后
D.第⑤段后10.第⑥段中的“最接近真实”与第⑪自然段中的“最真实”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11.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你自己才能听到这真正的声音”?13分)
【参考答案】8(2分)自己听到的声音也是真实的(我们自己说话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也是真实的)。10.
(2分)不矛盾。“最接近真实”即不是完全的真实,这是就骨传导本身而言的。骨传导时,声波在颅骨中传播的能量只有很小的损失。(1分)“最真实则是相对于空气传导而言的。与空气传导相比,骨传导的能量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1分)11.
(3分)因为自己的声音是通过骨传导被我们的大脑接收的,而骨传导失真最小,因此是“真正的声音”:(1分)他人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是经过空气传导的,都失真了。(1分)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自己的“真正的声音”的唯一接收者。(1分)(2020湖南常德)爱的防弹衣陈学长儿子去买菜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回来。妻子开始埋怨我了,说,锻炼孩子,也不是这个法子啊?十一二岁的孩子,能独自买菜吗?去那个菜市场,要穿过一条车来车往的马路,况且,外面的雨下得哗哗的,瓢泼一般。起初,我对妻子的话不以为意,琢磨了一会,竟也有了担心,而且这担心随着琢磨的深入愈来愈烈。终于,我坐不住了,关掉电视,拿把雨伞,匆匆下了楼。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一盏茶的工夫,终于来到菜市场。收好雨伞一回头,发现妻子也跟了来,她在家里放心不下。可能是下雨的原因,平时人山人海的菜市场,今天竟然冷冷清清,买菜的比卖菜的人还少。在靠近肉市的水果摊前,我们发现了儿子,要不是我把食指竖在嘴前,妻子肯定会大叫起来。儿子很狼狈,身上满是泥水,显然在路上滑倒过。不知为什么,他蹲在过道上,正在捡拾橘子。他的前面,是散落一地的黄橘,有些橘子已经烂了,白色的地板上粘有星星点点的黄色汁液,不远处还有个蓝色的塑料筐,倒扣在地上。我牵着妻子躲在一边,远远地看着。“小家伙,这筐橘子就是你撞倒的。眼睛长哪儿去了?走路怎么这样莽撞!”声音来自苹果、橘子、香蕉等围成的半圆形摊位内,里面站着一位穿着蓝色围裙的中年男人,年纪约摸三十一二岁,中等身材,四方脸庞,可能是卖水果需要熬夜的原因,眼袋很大,眼圈略微发黑。白衬衫的领口微微敞开,袖口撸到手臂中间,露出古铜色的皮肤,他双手按在摊位上,伸着脖子,瞪着通红的眼睛冲儿子吼道。“叔叔,真不是我撞倒的,我根本就没碰到橘子筐,我经过的时候,它恰巧歪倒了。”儿子说。“不是你撞倒的,那你干吗捡拾啊?”“我是帮你啊。”儿子站了起来,他不想继续捡拾橘子了。“橘子难道长腿了?它自己会跑到地上吗?你这个小家伙不但很笨,而且还很不诚实。”妻子有点沉不住气了,想过去和胖男人争论,被我一把拉住。她疑惑地看着我,似乎觉得我太窝囊。我压低声音解释说:“小孩顺风顺水的长大,承受能力会很差,遇到点委屈和挫折便会受不了。让他接受点挫折教育也好。”妻子白了我一眼,对我的主意不太赞同,但还是依了我,继续旁观。“我还是那句话,我没有撞倒你的橘子筐。”儿子斩钉截铁地说。“你这个小坏蛋,看你一身脏的,是个乞丐吧,犯了错,还不敢承认?”胖男子从半圆形摊位内走了出来。这些话,就像嗖嗖射出的子弹,连妻子都给伤到了,泪水迅速充盈了她的眼眶。这一次,我没有拉住,她一下子就冲到胖男人面前,指着胖男子嚷道:“我们说话,都要讲道理呀,你说是我儿子撞的,我儿子说他没撞,我也不知道你们俩谁说的不对。”“哎哟!”胖男子转脸又和妻子吵起来,“大人来了更好,我这橘子摔烂了很多,正愁找不到头呢!”“你家橘子是摔烂了很多,我也很同情,可不一定就和我儿子有关系啊?他帮你捡拾,你不能赖上他呀。”妻子拉着儿子想走,被胖男人伸出的胳膊拦住。胖男人说,继续捡吧,我不会错怪任何一个好人!我走过去拍拍胖男人的肩膀,说:“师傅,上面有监控呢,我们看看监控吧,如果是我儿子摔烂的,这筐橘子我全买了,如果不是,你可要道歉喔!”“好,看监控就看监控,我这橘子不能白摔。”胖男子喘着粗气,摆手让邻摊的一位老人帮他看摊,拉着我就去监控室。录像放得很慢,也放了好几遍,原来是橘子筐摞得太高,又有点歪,才倒的。橘子筐倒时,我儿子离它有一大截距离呢,他只是恰巧经过。“师傅,看清楚了吧。”我撇着嘴说。“对不起,小兄弟,怪我没看清。”胖男子给儿子道了歉。回家的路上,妻子问儿子:“孩子,胖男人骂你笨蛋,骂你乞丐,你心里难受吗?”儿子仰着头回答说:“我不难受,我只是气愤。”妻子很纳闷,妻子问:“那话像子弹一样,很伤人的,为什么就伤不到你呢?”儿子咧嘴笑了笑,说:“爸爸给我穿了防弹衣呢,爸爸经常夸我是一位聪明、善良的孩子。”(选文有删改)
12.根据语境,发挥想象,描摹画横线句子中“我”所“琢磨”的内容。(不超过60字)(3分)
13.赏析下面两个句子,(4分)(1)外面的雨下得哗哗的,瓢泼一般。
(2)这些话,就像嗖嗖射出的子弹,连妻子都给伤到了,泪水迅速充盈了她的眼眶。
14.文章以“爱的防弹衣”为题。有何好处?(4分)
1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胖男人”这一人物形象的看法,(5分)
【参考答案】12.
(3分)[示例](1)十一二岁的孩子了,难道不应该学会独立面对生活吗?不过,他走了一个多小时了吧?外面下这么大雨,该不会出什么事吧?(2)凡事都会有第一次嘛,当然,孩子毕竟要独自横过一条车来车往的马路呢。这都走了一个多小时,按理应该早就回来了呀!(心理描写I分,符合特定情境I分,写出人物的内心矛盾1分)13.(4分)(1)用一个拟声词和一个比喻句写出了大雨倾盆的情状,创设了特定的场景,(1分)也为后而写自己的担心和故事冲突作了必要的铺垫。(1分))(2)将话语比作颇具杀伤力的"子弹”,表现了“胖男人”的诬陷与辱骂在“我”和“妻子”心中所激起的强烈反应,(1分)“充盈”词,也生动地写出了妻子对儿子的怜惜之情。(1分)14.(4分)(1)“防弹衣”比喻新奇,对读者的阅读期待形成了强烈的吸引。(2分)(②)这一标题也很好地表现了文章主旨:父亲对儿子的鼓励、欣赏及挫折教育像一道坚固的屏障,让儿子的内心变得十分强大。(2分)15.(5分)(1)“胖男人”是一个底层劳动者的形象。“胖男人”是一个水果摊的摊主,穿着围裙、眼袋很大、眼圈发黑等都表现出他生活的不易。(2)“胖男人”是主观的,霸道的。他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一口咬定是“儿子”撞倒了橘子筐,并强迫“儿子”把橘子捡拾起来,表现出他自以为是和恃强凌弱的一面。(3)“胖男人”是偏执的,刻薄的。他根本不听“儿子”和“妻子”的辩解,并恶语相向,咄咄逼人,表现出他胡搅蛮缠和素质低下的一面。(4)“胖男人”是知过能改的。在事实面前,他马上承认了错误并给“儿子”道了歉。(应有概括和阐释。答出1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3点给满分)(2020湖南常德)2019年关于汉字读音的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7题。(7分)【新闻事件】“说(shuì)服”变成了“说(shuō)服”,“一骑(jì)红尘”变成了“一骑(qí)红尘”,“梗(jīng)米”变成了“梗(gěng)米”,“荨(qián)麻疹”变成了“荨(xún)麻疹”……2019年2月19日,来自微信公众号“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一篇《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在朋友圈里刷屏,文中列举了一大串读音改变的例子,使得网友纷纷惊呼“上了个假学”。【记者探访】四川省视协主持人专委会副主任海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家都念错了就把它算做正确读音,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媚俗。它损失的是这个读音的历史渊源。照顾大众的读法会不会让我们的文字含义越来越浅,最终丢掉了文化中丰富的内涵?”《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部分内容,即诗词中读音的修改和词(成)语中读音的修改。对于前面一部分,黄安靖说,这种差异实际上是由古音和今音的不同造成的,而所谓古音与今音之差并非只发生在当代。他同时还表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对于部分字的语音变化还是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说服”的“说”,“原先shuì这个读音的含义‘劝说别人使听从自己’,和shuō这个读音中‘解释,解说’的含义是有联系的,因而这个字统读为shuō,是符合语音发展规律的。”教育部语用所普通话审音委员会汉字与汉语拼音研究室的何副研究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6年,教育部就《<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修订稿》中很多异读词的拼音打破了大众原本认知,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时隔三年尚未正式发布。“这个征求意见稿里有些读音还在调整。”【专家观点】南开大学语言学教授马庆株表示,语言是社会交流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发音也会出现变化。“就比如说‘确凿’的‘凿(záo)’字,大家都这样读,读着读着就成了‘对的’。”“进行普通话审音也是为了适应大众的需要。”他进一步解释,为了顺应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与需求,语言文字也要相对地做出调整。马庆株也表示,汉字语音的调整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应该符合字面本身所有的意思,不能随波逐流,丢失汉字拼音原有的表意语言魅力。著名文化学者郦波在自己的著作《诗酒趁年华》中,曾专门提到了关于古诗词中“斜”字的读音。他用苏轼的“春未老,风细柳斜斜”来举例,认为这个字只有在读xiá的时候,才能够感受到一种春风荡派、细柳成行的春意和春感。他曾经向语委的朋友建议说,“斜”这个字在古诗词里用得太多了,一定要在统读字音里加上xiá这个音。“当然,如果不压韵脚的话,这个‘斜’字是可以读xié的。”【教师声音】语文老师邓京:“汉字的不同读音是有不同含义的,尤其是古诗。很多时候我们推蔽琢磨,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情达意。改变多音字的读音,就很难区分其中的含义了。”语文教师郑朝晖:语音的变化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语言发展自身的原因,一个是社会文化对于语言的外部干预。以这样的视角看语委的征求意见方案,我们不难发现,所作的大多数的改变,恰恰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加以纠正的错误。比如“说(shuì)服”和“劝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商合同规范管理科工作职责
- 杭州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管理办法
- 《氩弧管管水平固定》课件
- 《母亲节促销方案》课件
- 2025年长春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2025年哈尔滨货运从业资格考试题库答案大全
- 2025年和田货运上岗证考试题库答案
- 第25课《活板》知识点梳理及练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教师版
- 精密制造防火封堵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测-14.1电阻
- 小学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
- 2023年飞行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版)
- 脊柱区1教学讲解课件
- 人工智能对中学教学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 闭合导线自动计算表
- 分管学校安全、德育、后勤等业务副校长述职报告
- 笔试考试:HSK笔试(三级)真题模拟汇编(共603题)
- 全国城市一览表-excel
- 《WPS演示制作与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高职专科一等奖(含课件制作试题及答案)
-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 GB/T 6728-2017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