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群文阅读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群文阅读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群文阅读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群文阅读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群文阅读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义的抗争和人性的美好——《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群文阅读在旧中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黑暗势力的压迫,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正义的抗争和人性的美好从未缺席。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两篇课文,就是体现中国人坚韧意志和美好人性的经典作品。请大家打开课本第6页。导入:学习目标1.领略杨成武和聂荣臻两位将军风采,了解长征和大决战的背景。2.掌握回忆录的文体特征,探究回忆录写人叙事的艺术特色。3.梳理文章的叙述思路,学习文章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方法。4.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情怀,总结他们对战争的思考,感悟他们不同的革命情怀。5.体会本文恰当的抒情和议论所带来的表达效果。第壹章

重返历史现场——了解作者和历史背景杨成武(1914-2004),福建长汀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9年1月,参加了闽西古城地方武装暴动并加人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起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赣州、漳州、南雄水口等重要战役战斗。1934年10月随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长征,多次率部担任前卫,在强渡乌江、抢占娄山关、飞夺泸定桥、攻破天险腊子口等重要战斗中屡立战功。此后转战祖国大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立下了不朽功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杨成武回忆录》《忆长征》《杨成武军事文选》等。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1992年5月14日),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人。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聂荣臻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130秒重温红军长征英雄诗篇》视频:《130秒重温红军长征英雄诗篇》

《长征胜利万岁》: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大战中的插曲》:井陉煤矿是日本掠夺我国煤炭资源的最大阵地,当时的井陉矿是我国三大煤矿之一,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矿区有铁路直通正太铁路,往东可迅速出击石家庄,往西据守娘子关天险,最重要的是源源不断为日寇提供燃料。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正式开战,井陉煤矿成为八路军首要攻占目标。在各部队的密切配合和战士们的英勇战斗下,八路军解放了3000矿工,还彻底毁灭了井陉煤矿,即使日军运来全部设备重新安装开工,恢复生产至少半年,这对物资本已十分紧张的日军是个极大打击,起到了釜底抽薪作用,被华北日军形容为“挖心之战”。第贰章

直击文体特征——了解回忆录的基本特征回忆录回忆录是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它不像历史记录那样拘于形式和要求完备,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具有真实、广泛、突出的特点。回忆录回忆录还要求“三亲”原则,即亲闻、亲见、亲历。因此,回忆录经常作为可供查阅参考的第一手文献资料。第叁章

聚焦典型场景——概括分析主要场景的内容

《长征胜利万岁》的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矛盾双方是国共两党;写的是长征胜利会师之后的事件。红军仍处于实力弱小的一方。作者并非是长征的领导者。

《大战中的插曲》的事件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矛盾双方是中国和日本侵略者;写的是百团大战胜利之后的事件。八路军仍处于势力弱小的一方。作者参与指挥了百团大战。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长征胜利万岁》

沸腾

fèi

缴获

jiǎo

跋涉

疲惫

bèi

窑洞

yáo追剿

jiǎo

给养

jǐ熙熙攘攘

xīxīrǎngrang

迂回

yū运筹帷幄

chóuwéiwò

雷霆

tíng筹款

chóu

马镫

dèng骤然

zhòu

马嘶

sī寒噤

jìn借助工具书,解决重点字词。

《长征胜利万岁》积累成语万水千山: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长途跋涉: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久别重逢: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互诉衷肠:形容相互之间诉说对对方心底里的感情,通过诉说,大家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恨之入骨:意思是恨到骨头里去。形容痛恨到极点。拍手称快:拍着手说痛快。多用来形容正义伸张、公愤消除时大家高兴满意的样子。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反悔。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运筹帷幄:在帷幕之中指挥、谋划。后泛指策划机要。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大战中的插曲》借助工具书,解决重点字词。井陉(xíng)殒命(yǔn)兵戎相见(róng)辗转(zhǎn)孤苦伶仃(língdīng)颠簸(diānbǒ)襁褓(qiǎngbǎo)幡然(fān)无辜(gū)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大战中的插曲》积累成语刀光剑影:形容激烈的厮杀、搏斗或杀气腾腾的气势。孤苦伶仃:形容孤独困苦,无依无靠。翻山越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背井离乡:离开自己的故乡,到外地生活。兵荒马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现象。来龙去脉: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化干戈为玉帛: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兵戎相见:发生武装冲突。兵戎,指武器、军队。自主阅读《长征胜利万岁》与《大战中的插曲》均选取了非常典型的场景作为回忆的重点,请阅读两篇文章,简要概括各场景的内容,仿照示例填写下表。概括场景《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胜利到达吴起镇指挥所喂饭问话歼灭二马骑兵路遇小平同志毛主席讲话指挥所救助小姑娘(给梨吃)小姑娘如影随形老乡挑担送小姑娘重点品读(1)运用细节描写:“战士们在一旁手里握着枪,眼睛紧盯着川里”,一“握”一“盯”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战士们的斗志昂扬。(2)运用对比手法:我军“轻、重武器一齐吼叫起来,两厢伏兵一齐杀了出来”,敌军“受惊的马狂奔乱跳,敌人无法控制坐骑,纷纷从马背上跌落下来”对比鲜明,场面壮观。(3)用词精当形象:“万马奔腾”“千钧雷霆”“七零八落”等词语的运用,贴切生动。《长征胜利万岁》作者重点回忆了抗击“二马骑兵”的这场战役,读来惊心动魄,试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场景描写达到令人身临其境的效果的。品读毛主席讲话1.毛主席讲话时,罗列了许多数字,有何作用?(1)强调长征时间长,路程艰难;(2)罗列省市地域,体现长征的艰辛;(3)“几十万大军”与“两只脚”对比,表达骄傲之情。品读毛主席讲话2.请结合毛主席的讲话,说说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1)长征是宣告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2)长征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3)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品读聂荣臻书信2.仔细阅读聂荣臻元帅写给日本人的信,分析聂帅的写信缘由。(1)表明严正立场:直斥日军暴行。(2)表明人道的坚守,人性的光辉,表明抗战是为了中日双方人民谋求和平的正义之战。(3)对敌进行政治工作的需要。品读聂荣臻书信2.聂荣臻将军给日本官兵的信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待战争怎样的态度?(1)讲仁爱正义,办事负责,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2)为了民族的生存和世界和平,也必将抗战到底,直至胜利。第肆章

回味文中手法——体会恰当的抒情和议论之效果交流研讨回忆录表达形式灵活,除了叙述关键事件,还会穿插议论和抒情,请从两篇文章中,挑选一到两处,分析其表达效果。直接抒情举例:“你们——党的领导人,不知疲倦地操劳着,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党的事业,为了红军的胜利,全都消瘦了,花去了多少心血啊!你们在这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运筹帷幄,把我们从一个胜利引向一个新的胜利,是多么不易啊!要说辛苦,你们最辛苦了!想到这里,我的心情和同志们一样,十分激动。”品味: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表达自己兴奋激动的情感以及对领导人艰苦卓绝、运筹帷幄的赞赏之情。下面左侧是某报道记录的聂荣臻将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穗子的场景,描写细致。有人觉得这一场景意义重大,应该放入回忆录中,而不是采用原文中的议论。请说说你对此的看法。报道:7月14日,聂帅在人民大会堂的新疆厅接见了美穗子一家人。见到聂帅,美穗子觉得与在照片上所看到的严肃形象完全不同,非常温和,美穗子不由得产生错觉,好像见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她拉着聂帅的手,用日本的最高礼节,将自己的额头触在聂帅手上。美穗子泣不成声:“您是我的再生父母。”课文:美穗子及其全家来我国探望的时候,我接见了他们。美穗子很激动,热泪盈眶,一再表示感谢。我对她讲,这件事,不只是我一个人会这样做,我们的军队,不论谁,遇到这样的事情,同样都会这样做的,这是我们的政策,是我们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所决定的。议论课文:美穗子及其全家来我国探望的时候,我接见了他们。美穗子很激动,热泪盈眶,一再表示感谢。我对她讲,这件事,不只是我一个人会这样做,我们的军队,不论谁,遇到这样的事情,同样都会这样做的,这是我们的政策,是我们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所决定的。品味:课文的议论更好。作者的写作目的不是为了表达美穗子对他的感激,而是为了突出中国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深刻意义,议论部分用“我们的军队”“我们的政策”“中国人民”这样具有代表性的主题词,更加凸显了这一主题的民族意义。分组探讨,解决问题1、《长征胜利万岁》中,作者通过一些具体的场面和细节记录这一重大历史时刻,并融入恰当的议论和抒情来表达感受。请结合文本,赏析这些场面和细节。2、思考本文的标题为《大战中的插曲》,有何用意?作者是如何叙述这一“插曲”的?场面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场面场面特点表达技巧表达效果到达吴起镇吴起镇战役全军干部会议特定时间与地点内人物活动欢乐,热烈心理、动作、环境渲染(拟人)表现红军的兴奋与激动紧张、激烈动作,心理、细节描写敌人:狼狈溃败战士:英勇无畏,骁勇善战幽默生动,如在眼前热烈、盛大语言、心理描写,环境的衬托战士们兴奋激动的心情,侧面突出了毛泽东讲话令人欢欣鼓舞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4.大战中的插曲开篇点题,所谓“插曲”是指什么?如何理解文中的“插曲”?百团大战中,我们的部队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比喻事情发展过程中临时发生的小事件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拯救日本小姑娘对于残酷的战争来说,就是“插曲”。这是插曲,却不是偶然发生的,是源于作者的善良,更是源于作者以及共产党八路军身上的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