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第二次质量预测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第二次质量预测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第二次质量预测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第二次质量预测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第二次质量预测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南阳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第二次质量预测数学试题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B.0.00002=2×105C. D.2.已知: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且AB:AC=3:2,则△ABD与△ACD的面积之比为()A.3:2 B.9:4 C.2:3 D.4:93.小王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连续抛4次,硬币均正面朝上落地,如果他再抛第5次,那么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A.1 B. C. D.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x2•x3=x6 B.x2+x2=2x4C.(﹣2x)2=4x2 D.(a+b)2=a2+b25.抢微信红包成为节日期间人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对某单位50名员工在春节期间所抢的红包金额进行统计,并绘制成了统计图.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红包金额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20,20 B.30,20 C.30,30 D.20,306.二次函数y=x2+bx–1的图象如图,对称轴为直线x=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1–t=0(t为实数)在–1<x<4的范围内有实数解,则t的取值范围是A.t≥–2 B.–2≤t<7C.–2≤t<2 D.2<t<77.我市某小区开展了“节约用水为环保作贡献”的活动,为了解居民用水情况,在小区随机抽查了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表:月用水量(吨)8910户数262则关于这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方差是4 B.极差是2 C.平均数是9 D.众数是98.如图,将△ABC沿BC边上的中线AD平移到△A'B'C'的位置,已知△ABC的面积为9,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为1.若AA'=1,则A'D等于()A.2 B.3 C. D.9.如图,这是根据某班40名同学一周的体育锻炼情况绘制的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可得到该班40名同学一周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A.8,9 B.8,8.5 C.16,8.5 D.16,10.510.如图所示,某办公大楼正前方有一根高度是15米的旗杆ED,从办公大楼顶端A测得旗杆顶端E的俯角α是45°,旗杆低端D到大楼前梯砍底边的距离DC是20米,梯坎坡长BC是12米,梯坎坡度i=1:,则大楼AB的高度约为()(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A.30.6米 B.32.1米 C.37.9米 D.39.4米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1.方程的解为.12.(11·湖州)如图,已知A、B是反比例函数(k>0,x<0)图象上的两点,BC∥x轴,交y轴于点C.动点P从坐标原点O出发,沿O→A→B→C(图中“→”所示路线)匀速运动,终点为C.过P作PM⊥x轴,PN⊥y轴,垂足分别为M、N.设四边形OMPN的面积为S,P点运动时间为t,则S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为13.已知点P(2,3)在一次函数y=2x-m的图象上,则m=_______.14.若方程x2﹣4x+1=0的两根是x1,x2,则x1(1+x2)+x2的值为_____.15.如图,中,∠,,的面积为,为边上一动点(不与,重合),将和分别沿直线,翻折得到和,那么△的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16.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_____.17.请从以下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多选,则按第一题计分.A.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____.B.运用科学计算器比较大小:________sin37.5°.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18.(10分)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如图,线段OA表示货车离甲地距离y(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折线OBCDA表示轿车离甲地距离y(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当轿车刚到乙地时,此时货车距离乙地千米;当轿车与货车相遇时,求此时x的值;在两车行驶过程中,当轿车与货车相距20千米时,求x的值.19.(5分)在同一时刻两根木竿在太阳光下的影子如图所示,其中木竿AB=2m,它的影子BC=1.6m,木竿PQ落在地面上的影子PM=1.8m,落在墙上的影子MN=1.1m,求木竿PQ的长度.20.(8分)(1)计算:(1﹣)0﹣|﹣2|+;(2)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过点E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F的度数.21.(10分)已知如图,直线y=﹣x+4与x轴相交于点A,与直线y=x相交于点P.(1)求点P的坐标;(2)动点E从原点O出发,沿着O→P→A的路线向点A匀速运动(E不与点O、A重合),过点E分别作EF⊥x轴于F,EB⊥y轴于B.设运动t秒时,F的坐标为(a,0),矩形EBOF与△OPA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直接写出:S与a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若点M在直线OP上,在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Q,使以A,P,M,Q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矩形且满足矩形两边AP:PM之比为1:若存在直接写出Q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10分)在矩形纸片ABCD中,AB=6,BC=8,现将纸片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折痕为EF,连接DF.(1)说明△BEF是等腰三角形;(2)求折痕EF的长.23.(12分)如图,在△ABC中,(1)求作:∠BAD=∠C,AD交BC于D.(用尺规作图法,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条件下,求证:AB2=BD•BC.24.(14分)某市教育局为了了解初一学生第一学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随机抽查了本市部分初一学生第一学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天数,并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了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扇形统计图中a的值为%,该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果该市共有初一学生20000人,请你估计“活动时间不少于5天”的大约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D【解析】

在完成此类化简题时,应先将分子、分母中能够分解因式的部分进行分解因式.有些需要先提取公因式,而有些则需要运用公式法进行分解因式.通过分解因式,把分子分母中能够分解因式的部分,分解成乘积的形式,然后找到其中的公因式约去.【详解】解:A、原式=;故本选项错误;B、原式=2×10-5;故本选项错误;C、原式=;故本选项错误;D、原式=;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一般是统一为乘法运算,如果有乘方,还应根据分式乘方法则先乘方,即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然后再进行乘除运算.同样要注意的地方有:一是要确定好结果的符号;二是运算顺序不能颠倒.2、A【解析】试题解析:过点D作DE⊥AB于E,DF⊥AC于F.∵AD为∠BAC的平分线,∴DE=DF,又AB:AC=3:2,故选A.点睛: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3、B【解析】

直接利用概率的意义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因为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只有正反两面,所以不管抛多少次,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都是,故选B.此题主要考查了概率的意义,明确概率的意义是解答的关键.4、C【解析】

根据同底数幂的法则、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积的乘方法则、完全平方公式逐一进行计算即可.【详解】A、x2•x3=x5,故A选项错误;B、x2+x2=2x2,故B选项错误;C、(﹣2x)2=4x2,故C选项正确;D、(a+b)2=a2+2ab+b2,故D选项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合并同类项、积的乘方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各运算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

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就是众数,把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中间那个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中位数.【详解】捐款30元的人数为20人,最多,则众数为30,中间两个数分别为30和30,则中位数是30,故选C.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众数和中位数,这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6、B【解析】

利用对称性方程求出b得到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1,则顶点坐标为(1,﹣2),再计算当﹣1<x<4时对应的函数值的范围为﹣2≤y<7,由于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1﹣t=0(t为实数)在﹣1<x<4的范围内有实数解可看作二次函数y=x2﹣2x﹣1与直线y=t有交点,然后利用函数图象可得到t的范围.【详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解得b=﹣2,∴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1,则顶点坐标为(1,﹣2),当x=﹣1时,y=x2﹣2x﹣1=2;当x=4时,y=x2﹣2x﹣1=7,当﹣1<x<4时,﹣2≤y<7,而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1﹣t=0(t为实数)在﹣1<x<4的范围内有实数解可看作二次函数y=x2﹣2x﹣1与直线y=t有交点,∴﹣2≤t<7,故选B.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把求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与x轴的交点坐标问题转化为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分析:根据极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以及方差公式S2=[(x1-)2+(x2-)2+…+(xn-)2],分别进行计算可得答案.详解:极差:10-8=2,平均数:(8×2+9×6+10×2)÷10=9,众数为9,方差:S2=[(8-9)2×2+(9-9)2×6+(10-9)2×2]=0.4,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极差、众数、平均数、方差,关键是掌握各知识点的计算方法.8、A【解析】分析:由S△ABC=9、S△A′EF=1且AD为BC边的中线知S△A′DE=S△A′EF=2,S△ABD=S△ABC=,根据△DA′E∽△DAB知,据此求解可得.详解:如图,∵S△ABC=9、S△A′EF=1,且AD为BC边的中线,∴S△A′DE=S△A′EF=2,S△ABD=S△ABC=,∵将△ABC沿BC边上的中线AD平移得到△A'B'C',∴A′E∥AB,∴△DA′E∽△DAB,则,即,解得A′D=2或A′D=-(舍),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平移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移变换的性质与三角形中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9、A【解析】

根据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分别求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详解】解: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8;而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20,21两个数的平均数,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9.故选A.考查了中位数、众数的概念.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错误地将这组数据最中间的那个数当作中位数.10、D【解析】解:延长AB交DC于H,作EG⊥AB于G,如图所示,则GH=DE=15米,EG=DH,∵梯坎坡度i=1:,∴BH:CH=1:,设BH=x米,则CH=x米,在Rt△BCH中,BC=12米,由勾股定理得:,解得:x=6,∴BH=6米,CH=米,∴BG=GH﹣BH=15﹣6=9(米),EG=DH=CH+CD=+20(米),∵∠α=45°,∴∠EAG=90°﹣45°=45°,∴△AE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G=EG=+20(米),∴AB=AG+BG=+20+9≈39.4(米).故选D.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1、.【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去掉分母,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然后解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检验即可求解:,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12、A【解析】试题分析:①当点P在OA上运动时,OP=t,S=OM•PM=tcosα•tsinα,α角度固定,因此S是以y轴为对称轴的二次函数,开口向上;②当点P在AB上运动时,设P点坐标为(x,y),则S=xy=k,为定值,故B、D选项错误;③当点P在BC上运动时,S随t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故C选项错误.故选A.考点:1.反比例函数综合题;2.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13、1【解析】

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解答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y=2x-m的图象经过点P(2,3),∴3=4-m,解得m=1,故答案为:1.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关键是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14、5【解析】由题意得,,.∴原式15、4.【解析】

过E作EG⊥AF,交FA的延长线于G,由折叠可得∠EAG=30°,而当AD⊥BC时,AD最短,依据BC=7,△ABC的面积为14,即可得到当AD⊥BC时,AD=4=AE=AF,进而得到△AEF的面积最小值为:AF×EG=×4×2=4.【详解】解:如图,过E作EG⊥AF,交FA的延长线于G,

由折叠可得,AF=AE=AD,∠BAE=∠BAD,∠DAC=∠FAC,

∵∠BAC=75°,

∴∠EAF=150°,

∴∠EAG=30°,

∴EG=AE=AD,

当AD⊥BC时,AD最短,

∵BC=7,△ABC的面积为14,

∴当AD⊥BC时,,即:,∴.

∴△AEF的面积最小值为:

AF×EG=×4×2=4,故答案为:4.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16、﹣1、0、1【解析】

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找不等式组解集的规律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不等式得:,解不等式得:,不等式组的解集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1,0,1.故答案为:-1,0,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题关键是注意解集范围从而得出整数解.17、9,>【解析】

(1)根据任意多边形外角和等于360可以得到正多边形的边数(2)用科学计算器计算即可比较大小.【详解】(1)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40°,任意多边形外角和等于360(2)利用科学计算器计算可知,sin37.5°.故答案为(1).9,(2).>此题重点考察学生对正多边形外交和的理解,掌握正多边形外角和,会用科学计算器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18、(1)30;(2)当x=3.9时,轿车与货车相遇;(3)在两车行驶过程中,当轿车与货车相距20千米时,x的值为3.5或4.3小时.【解析】

(1)根据图象可知货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由此求出货车的速度为60千米/时,再根据图象得出货车出发后4.5小时轿车到达乙地,由此求出轿车到达乙地时,货车行驶的路程为270千米,而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则此时货车距乙地的路程为:300﹣270=30千米;(2)先求出线段CD对应的函数关系式,再根据两直线的交点即可解答;(3)分两种情形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根据图象信息:货车的速度V货=,∵轿车到达乙地的时间为货车出发后4.5小时,∴轿车到达乙地时,货车行驶的路程为:4.5×60=270(千米),此时,货车距乙地的路程为:300﹣270=30(千米).所以轿车到达乙地后,货车距乙地30千米.故答案为30;(2)设CD段函数解析式为y=kx+b(k≠0)(2.5≤x≤4.5).∵C(2.5,80),D(4.5,300)在其图象上,,解得,∴CD段函数解析式:y=110x﹣195(2.5≤x≤4.5);易得OA:y=60x,,解得,∴当x=3.9时,轿车与货车相遇;(3)当x=2.5时,y货=150,两车相距=150﹣80=70>20,由题意60x﹣(110x﹣195)=20或110x﹣195﹣60x=20,解得x=3.5或4.3小时.答:在两车行驶过程中,当轿车与货车相距20千米时,x的值为3.5或4.3小时.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对一次函数图象的意义的理解,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运用,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的运用,本题有一定难度,其中求出货车与轿车的速度是解题的关键.19、木竿PQ的长度为3.35米.【解析】

过N点作ND⊥PQ于D,则四边形DPMN为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DP,DN的长,然后根据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求出QD的长,即可得出PQ的长.试题解析:【详解】解:过N点作ND⊥PQ于D,则四边形DPMN为矩形,∴DN=PM=1.8m,DP=MN=1.1m,∴,∴QD==2.25,∴PQ=QD+DP=2.25+1.1=3.35(m).答:木竿PQ的长度为3.35米.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作出辅助线,根据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列出比例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0、(1)﹣1+3;(2)30°.【解析】

(1)根据零指数幂、绝对值、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出每一部分的值,代入求出即可;(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C=∠B=,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1)原式=1﹣2+3=﹣1+3;(2)∵△ABC是等边三角形,∴∠B=60°,∵点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DE∥AB,∴∠EDC=∠B=60°,∵EF⊥DE,∴∠DEF=90°,∴∠F=90°﹣∠EDC=30°.(1)主要考查零指数幂、绝对值、二次根式的性质;(2)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1、(1);(2);(3)【解析】

(1)联立两直线解析式,求出交点P坐标即可;(2)由F坐标确定出OF的长,得到E的横坐标为a,代入直线OP解析式表示出E纵坐标,即为EF的长,分两种情况考虑:当时,矩形EBOF与三角形OPA重叠部分为直角三角形OEF,表示出三角形OEF面积S与a的函数关系式;当时,重合部分为直角梯形面积,求出S与a函数关系式.(3)根据(1)所求,先求得A点坐标,再确定AP和PM的长度分别是2和2,又由OP=2,得到P怎么平移会得到M,按同样的方法平移A即可得到Q.【详解】解:(1)联立得:,解得:;∴P的坐标为;(2)分两种情况考虑:当时,由F坐标为(a,0),得到OF=a,把E横坐标为a,代入得:即此时当时,重合的面积就是梯形面积,F点的横坐标为a,所以E点纵坐标为M点横坐标为:-3a+12,∴所以;(3)令中的y=0,解得:x=4,则A的坐标为(4,0)则AP=,则PM=2又∵OP=∴点P向左平移3个单位在向下平移可以得到M1点P向右平移3个单位在向上平移可以得到M2∴A向左平移3个单位在向下平移可以得到Q1(1,-)A向右平移3个单位在向上平移可以得到Q1(7,)所以,存在Q点,且坐标是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题、勾股定理以及逆定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22、(1)见解析;(2).【解析】

(1)根据折叠得出∠DEF=∠BEF,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AD∥BC,求出∠DEF=∠BFE,求出∠BEF=∠BFE即可;(2)过E作EM⊥BC于M,则四边形ABME是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EM=AB=6,AE=BM,根据折叠得出DE=BE,根据勾股定理求出DE、在Rt△EMF中,由勾股定理求出即可.【详解】(1)∵现将纸片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折痕为EF,∴∠DEF=∠BEF.∵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DE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